棘红细胞在肾小球和非肾小球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棘红细胞在肾小球和非肾小球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一、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姜世敏[1](2020)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模型建立及ACEI/ARB治疗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全球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位病因,在我国是第二位病因且数量仍在持续增多,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一定是DN,如何使用无创诊断方法迅速作出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DN的基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抑制剂(ACEI/ARB)是迄今为止治疗DN最广泛的药物,ACEI与ARB治疗DN在疾病转归上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明确。此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cotransporter-2,SGLT2)是当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SGLT2抑制剂是否会影响肾脏局部RAAS?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1)镜下血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在DN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建立临床诊断模型;(2)应用ACEI和ARB治疗DN在远期肾脏预后和患者死亡率方面有无差异;(3)SGLT2抑制剂对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和醛固酮受体表达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纳入评价镜下血尿或DR对DN和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鉴别诊断作用的研究,研究对象是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的金标准是肾活检病理,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似然比,构建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2)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诊断的DN和NDRD患者,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将患者随机且不均等地分为两组,一组用于建立DN预测列线图(70%患者),另一组用于模型的外部验证(30%患者)。(3)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纳入评价ACEI或ARB(任何剂量或类型)治疗DN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干预措施可以是ACEI与ARB直接比较,也可以是ACEI(或ARB)与安慰剂、未治疗组或其他降压药等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为肾脏结局(ESRD、血肌酐翻倍、微量白蛋白尿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消退等)和死亡率(包括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研究的随访时间至少1年。(4)利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建立高滤过期DN模型,正常对照组采用同窝出生的m/m小鼠(n=15),模型组小鼠随机均等地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n=15)和达格列净组(n=15),喂药组给予达格列净1mg/kg/d灌胃8周,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喂药8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肾组织,组织蜡块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分析AT1R和醛固酮受体的表达。结果:(1)纳入38项研究(共4,353例2型糖尿病患者),评价镜下血尿或肾小球性血尿在DN和NDRD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镜下血尿预测NDRD的灵敏度是0.42,特异度是0.72,AUC为0.59;肾小球性血尿预测NDRD的灵敏度是0.27,特异度是0.94,AUC为0.79。(2)纳入45项研究(共4,561例2型糖尿病患者),DR预测D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7和0.78,AUC为0.79。增殖型DR(proliferative DR,PDR)预测DN的灵敏度为0.34,特异度为0.99,AUC为0.58。(3)纳入302例接受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预测指标,即性别、已知的糖尿病病程、DR、镜下血尿、糖化血红蛋白、贫血、血压、尿蛋白定量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内部验证该模型诊断DN的C指数为0.91,外部验证C指数为0.88。(4)纳入61项RCT(共16,929例患者),贝叶斯网状分析尽管没有显示出ACEI和ARB在肾脏转归和患者死亡率上的差异,但Rank等级概率排序显示,与ARB相比,ACEI在降低ESRD、血肌酐翻倍、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等风险事件上提供了更高的治疗有效性。(5)在db/db小鼠16周龄时给予喂药,服用达格列净8周后不仅限于其降糖和降低肾小球高滤过等作用,还可降低肾组织AT1和醛固酮受体的表达,尤其是肾小管区域AT1和醛固酮受体的表达。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镜下血尿和DR可较好地协助DN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且DR的严重程度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是否患有DN并不平行。诊断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DN的可能性。与ARB相比,在降低肾衰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等风险方面,ACEI治疗DN能提供更高的治疗有效性。在DN早期应用SGLT2抑制剂可抑制肾脏局部RAAS激活,从而延缓DN进展。

沈小琴,代超,邸师红,焦婷婷,张成磊,杨秀莲,王利新[2](2019)在《尿红细胞位相、血尿红细胞MCV差值及肾功能4项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红细胞位相,血、尿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差值及肾功能4项指标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肾内科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患者142例,非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差显微镜检测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中红细胞的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血、尿红细胞MCV,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补体C1q、胱抑素C(CysC)、肌酐(Cr)、尿素(UREA)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中可见变形红细胞,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中变形红细胞检出率(61.63%)明显高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0.36%)和非肾小球性肾炎患者(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1q、Cr、UREA、CysC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肾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来评价诊断肾小球肾炎的效能,MCV差值法与尿红细胞位相法联合检测诊断肾小球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但特异度仅为79.2%,而3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肾小球肾炎的AUC为0.940,灵敏度(92.0%)、特异度(91.5%)、阳性预测值(89.0%)、阴性预测值(92.5%)明显高于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和某一方法单独检测结果。结论采用尿红细胞位相,血、尿红细胞MCV差值及肾功能4项指标联合检测,既可排除检测人员的主观判断误差,又可提高诊断肾小球肾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降低漏诊率。

周乐飞,蒋霞明,陈利珍,王芳,丁雅萍[3](2014)在《145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结果的分析,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对血尿来源诊断的意义。[方法]检测本院确诊为肾小球疾病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尿中的红细胞数目和形态,比较不同疾病血尿红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肾小球性疾病77例,检出畸形红细胞63例,混合形红细胞10例,正形红细胞4例;非肾小球性疾病68例,检出正形红细胞56例,畸形红细胞7例,混合形红细胞5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检测出尿畸形红细胞为81.8%,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则仅有10.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红细胞形态对区分血尿来源、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姚勇[4](2014)在《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价值》文中提出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具有简便实用、无创可靠的特点,是临床鉴别血尿来源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诊断肾小球性血尿方面,由于该方法的局限性和诸多干扰因素(如尿比重、尿pH以及利尿剂治疗等)影响,存在假阴性结果。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联合其他具有血尿定位价值的方法或指标综合评判,可以减少临床误诊与漏诊。

张婷婷[5](2013)在《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及评价体系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和鉴别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来源的综合评价体系;探讨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和综合评价体系对鉴别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沉渣检查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的建立:将安装好的Combi scanXL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在Laboman UriAccess软件中“工具栏”内点击“仪器绑定”绑定Combi scanXL和UF-1000i;在Laboman中“设置”内点击“系统注册”,输入注册号码,注册scanXL和UF-1000i,然后在Laboman中“设置”内点击“系统设定”,打开“启动通信程序”启动SDF通信传输,完成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的连接。然后从Combi scanXL自动尿液分析仪上输送尿液标本进行检测。2.建立鉴别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综合评价体系:即通过分析平台测定尿液隐血,RBC总数、RBC-info、RBC-P70Fsc. RBC-Fsc-DW及RBC散点图、直方图和相差显微镜RBC计数分类结果,通过医院金仕达卫宁常规检测系统(ELIMS)对上述检测数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发出综合性评价报告。3.准确计算正常人群尿隐血,RBC总数、RBC-info、RBC-P70Fsc. RBC-Fsc-DW和RBC散点图、直方图各参数参考值。4.准确计算尿隐血阳性,镜检尿RBC总数≥8000/mL, RBC-info与相差显微镜均显示为非均一型RBC时,RBC-P70Fsc、RBC-Fsc-DW和RBC散点图、直方图参考值范围。5.准确计算尿隐血阳性,镜检尿RBC总数>8000/mL, RBC-info与相差显微镜均显示为均一型RBC时,RBC-P70Fsc. RBC-Fsc-DW和RBC散点图、直方图参考值范围。6.准确计算尿隐血阳性,镜检尿RBC总数>8000/mL, RBC-info与相差显微镜均显示为混合型RBC时,RBC-P70Fsc、RBC-Fsc-DW和RBC散点图、直方图参考值范围。7.尿隐血阳性,RBC总数增多时,RBC-P70Fsc、散点图、直方图与相差显微镜RBC形态学分型的一致性比较。8.相差显微镜观察法与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法和整体化综合分析法对RBC形态学分型的结果比较。9.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法、相差显微镜观察法、整体化综合分析法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符合率的分析比较。结果:1.正常人群尿隐血阴性,RBC总数<8000/mL, RBC-info显示未分类时,UF-1000i RBC,总数参考区间为0-15.81/μL2.非均一型血尿患者:尿隐血阳性,镜检尿RBC总数≥8000/mLRBC-info与相差显微镜均显示为非均一型RBC时,尿沉渣RBC-P70Fsc≤70.5ch;散点图中RBC集中分布点在纵坐标<70.0ch位置;直方图曲线呈散点多峰分布,最高峰位点在横坐标<69.5ch处,RBC-Fsc-DW≥25.5ch≦3.均一型血尿患者:尿隐血阳性,镜检尿RBC总数≥8000/mL,RBC-info与相差显微镜结果均显示为均一型RBC时:尿沉渣RBC-P70Fsc>98.0ch;散点图中RBC集中分布点在纵坐标>98.0ch位置;直方图曲线呈尖锐,单峰分布,最高峰位点在横坐标>99.0ch的位置;RBC-Fsc-DW<27.0ch。4.混合型血尿患者:尿隐血阳性,镜检尿RBC总数≥8000/mL,RBC-info与相差显微镜结果均显示为混合型RBC时,尿沉渣RBC-P70Fsc为70.5~98.0ch;散点图中RBC集中分布点在纵坐标70.0~98.0ch位置;直方图RBC为散点分布宽度,且为多峰状分布,最高峰位点在横坐标69.5-99.0ch的位置;RBC-Fsc-DW>37.0ch。5.尿隐血阳性,RBC总数增多时,RBC-P70Fsc、散点图、直方图与相差显微镜RBC的分型一致率分别为:90.3%、85.9%、91.0%;其检测的Kappa值分别为0.830、0.747、0.845。6.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法、整体化综合分析法、相差显微镜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以相差显微镜的RBC形态学分型为参照,UF-1000i和整体化综合分析法比较,其一致率分别为:84.5%、94.8%,kappa值分别为0.730、0.909。7.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法、相差显微镜观察法、整体化综合分析法三种方法对鉴别肾小球血尿和非肾小球血尿的敏感性分别为:90.0%、84.0%、96.0%;特异性分别为:82.35%、88.24%、94.12%;总符合率分别为:89.55%、85.07%、95.52%。结论:1.应用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和综合评价体系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及临床符合率均高于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0i单独分析法;2.尿沉渣整体化综合分析法是目前鉴别血尿来源最客观,最准确可靠和最有效的分析方法,对鉴别血尿来源部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3.尿沉渣整体化综合分析可有效排除结晶、酵母样菌、脂肪小体及造成RBC与隐血试验假阳性/阴性的干扰,避免相差显微镜法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对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杨立顺,赵广明[6](2011)在《尿红细胞在相差油镜下的形态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相差油镜下所摄尿红细胞形态代替文献中以文字形式描述的红细胞形态,并以图片形式描述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形态学特征和两者的鉴别。方法用Pixera数码相机在Olympus BX50相差显微镜油镜下拍照,对正态红细胞、畸形红细胞和念珠菌孢子、卵磷脂小体等进行分类和分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剪切、组合成尿液红细胞形态等图谱。结果正态红细胞呈圆形,边缘较厚,中心较薄且较透明,呈双凹面碟形,在某种情况下正常红细胞会发生变形,在渗透压降低时可出现稍胀大、中心苍白区扩大,渗透压升高时可出现齿轮样及皱缩红细胞,pH值降低时可出现大小、形态相同或稍小的影子红细胞;畸形红细胞可见于高色素性、折光性增强性和桑椹状小红细胞,中心透明区明显增大的红细胞,环形(包括炸面包圈样、珍珠环状、古币形、裂口样和靶形)、半环形红细胞,G1型红细胞,花斑形红细胞、断裂形红细胞和碎裂形红细胞,酵母菌样红细胞和哑葫芦状红细胞,芽生型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缺损、破裂和红细胞碎片,异形影细胞。还可见到类似于红细胞的白色念珠菌孢子、卵磷脂小体或类卵磷脂小体。结论相差油镜下所摄尿红细胞给人以不同于文字描述的视觉效果和认知程度,比普通光镜(高倍镜)检查尿液红细胞形态具有质的飞跃,该方法用于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

蒋翡翎,李国栋,陈彬,韩永,邱梅花[7](2010)在《尿液中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液中棘形红细胞检出率在肾小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血尿病例尿沉渣标本离心,运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寻找棘形红细胞,并计算棘形红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113例血尿疾病患者,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血尿中的比率为5.97%,而在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比率仅0.15%。如以棘形红细胞≥5%为界,在58例肾小球病变的血尿标本中共有46例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其敏感性达79.31%(46/58);而在55例非肾小球性病变中,仅有8例观察到有棘形红细胞存在,且这8例棘形红细胞比率均<5%,故棘形红细胞在诊断肾小球性血尿中的特异性为100%(χ2=73.57,P<0.01)。结论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血尿中的比例显着高于非肾小球性血尿,表明棘形红细胞百分率,可以作为肾小球疾病与非肾小球疾病鉴别的一项特异性指标。

初梅[8](2009)在《血尿的定位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表现之一,近年无症状性血尿就诊和住院的患儿有所增多。由于血尿病因复杂,在首先明确为真性血尿后我们试图通过将其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予以定位诊断,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性的辅助检查。目前对血尿的定位诊断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尚存有争议。本文将介绍主要的方法和其应用价值。

王学宽[9](2009)在《尿红细胞曙红染色诊断血尿来源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尿样经曙红染色法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从而达到诊断血尿来源的目的。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血尿住院患者共102例,纳入标准:肉眼血尿及尿常规检查红细胞>3个/HPF者并做尿红细胞管型图文分析(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61例;年龄3-84岁,平均年龄44岁。清晨留取新鲜中段尿于尿杯中,后倒入塑料试管中至10ml刻度处,放入离心机中以1500r/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注意不要让吸管吸取底层的沉渣),剩留1ml;之后加入1滴2%曙红生理盐水溶液后混匀,用10-20微升的玻璃棒吸取染色尿液约10微升灌充牛鲍氏计数板,用奥林巴斯CX21型光学显微镜高倍镜(10×40)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尿红细胞总数及各种不同形态尿红细胞的数量,并同时对管型、白细胞、其他细胞等进行计数,根据血尿的诊断标准,从而诊断出是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混合性血尿等,以确定血尿的最终来源。并与综合了肾活检、肾影象学检查以及免疫、生化、微生物等检查后最后确定的临床诊断做统计学研究分析。肾小球源性疾病组与非肾小球源性疾病组的数据统计后进行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再结合镜下管型、异常细胞等的检查以评价通过曙红染色法对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诊断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肾小球源性疾病组与非肾小球源性疾病组的数据统计结果: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2%曙红生理盐水溶液染色后的血尿中的非均一性RBC对肾小球源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76.79%,漏诊率为5.36%。结论:根据肾小球源性血尿组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进行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的数据表明: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尿红细胞形态存在显着性差异。从而得出:曙红染色法对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以诊断血尿来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经2%曙红染液处理后的尿中的红细胞着色力强,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背景清楚,各种畸形红细胞便于区别而且该染液具有等渗、杂质少等特点。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同时,也要注意尿中白细胞的数量、结晶、上皮细胞的类型及数量、RBC和WBC等管型的数量以及其他异常的观察。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后再作出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汤晓静[10](2008)在《相差显微镜与UF-100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相差显微镜与UF-100在血尿来源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我院肾内科及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共152例,所有患者尿红细胞)8000个/ml。通过。肾活检确诊为肾性血尿101例,平均年龄39.18±15.68岁,男性45例,女性56例。经过临床及血、尿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等确诊为非肾性血尿51例,平均年龄57.90±17.39岁,男性33例,女性18例。可能同时兼有肾性和非肾性血尿者不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至少留取一次晨尿行相差显微镜及UF-100检查,其中81例肾性血尿患者及13例非肾性血尿患者留取三次尿液重复相差显微镜及UF-100检查(其中一次为清晨第二次尿液)。用UF-100与相差显微镜检查分析尿液中的红细胞信息。其中UF-100将红细胞信息分为均一性、非均一性及混合性;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分为10种,即大圆盘形、小圆盘形、锯齿形、环形、影形、裂形、靶形、口形、连接形及棘形,其中前五种形态定义为均一型,后五种为非均一型。对各种红细胞形态分类计数值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价,了解不同形态红细胞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的检测意义。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晨尿与清晨第二次尿间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血尿严重程度对相差显微镜及UF-100检查结果的影响。直线相关分析比较尿pH、尿渗透压、尿蛋白、尿钙、肾功能等对尿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信息的影响。【结果】1、肾性血尿组中,5类异型红细胞出现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非肾性血尿组(P值均<0.05),其中以棘形红细胞最为多见(5(1~19)个/100RBC vs.0(0~0)个/100RBC,P=0.000),总的异型红细胞百分率也明显高于非肾性血尿组(17(4~31)个/100RBC vs.0(0~2)个/100RBC,P=0.000)。非肾性血尿组以均一型红细胞占绝大多数(100(97~100)个/100RBC vs.83(69~96)个/100RBC,P=0.000)。以棘形红细胞≥2%或异型红细胞≥8%诊断肾性血尿,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7.2%和90.2%,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和66.7%。以上述判断标准,重复三次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其中有一次阳性即判断为肾性血尿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7%和63.6%。2、以UF-100红细胞信息为非均一性作为肾性血尿的诊断依据,均一性为诊断非肾性血尿的依据,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2.2%和52.9%,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和93.1%。如以UF-100红细胞信息为非均一性及混合性都作为肾性血尿的诊断依据,敏感性可提高到97%。3、比较晨尿与清晨第二次尿检结果,在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计数、渗透压、pH值上均无显着差异。肾性血尿组与非肾性血尿组渗透压分别为543.09±186.72mOsm和537.39±179.49mOsm,两组间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示渗透压对尿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锯齿形红细胞与尿pH呈正相关(r=0.4,P<0.001),棘形红细胞与尿pH呈负相关(r=-0.3,P<0.001)。当尿pH<6.5时,相差显微镜诊断肾小球疾病的敏感性明显提高(89.4%vs.54.3%,P=0.000),特异性无显着差异(86.4%vs.93.1%,P>0.05)。尿pH值对UF-100红细胞信息无明显影响。血尿的严重程度对相差显微镜检查无明显影响,但对于UF-100尿自动分析仪,当尿中红细胞计数较少时,其特异性明显降低(25.0%vs.65.7%,P=0.007),易使红细胞信息由均一性向混合性或阴性转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肾功能、血糖、尿钙对棘形红细胞无明显影响。4、相差显微镜与UF-100检查结合可使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达到94.2%和93.8%。【结论】UF-100与相差显微镜对血尿的鉴别诊断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结合使用更有利于对血尿的定位诊断。尿pH值对尿红细胞的形态有明显影响。重复多次尿液检查可提高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

二、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模型建立及ACEI/ARB治疗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血尿在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作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ACEI与ARB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评估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血管紧张素受体和醛固酮受体表达的作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MAS受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尿红细胞位相、血尿红细胞MCV差值及肾功能4项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标本采集与检测
    1.4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和数量诊断标准
        1.4.1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位相法(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形态)诊断标准
        1.4.2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红细胞数量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肾小球肾炎和非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红细胞位相结果比较
    2.2 各组患者血、尿中红细胞MCV值及差值比较
    2.3 各组肾功能4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2.4 肾功能4项指标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
3 讨论

(3)145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检查方法
    1.5 血尿诊断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尿畸形红细胞比较
    2.2 肾小球性血尿与尿红细胞形态的关系
    2.3 非肾小球性血尿与尿红细胞形态的关系
    2.4 G1细胞的分布情况
3 讨论

(4)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方法
2 尿中的红细胞形态
3 尿红细胞变形的机制
4 尿红细胞位相的结果评价
    4.1依据总变形率判定
    4.2依据特定变形红细胞率判定
        4.2.1选择总G细胞比率做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
        4.2.2选择G1细胞比率做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
    4.3依据变形种类数判定
5 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的影响因素
    5.1病种
    5.2肾病理
    5.3临床
    5.4尿标本的留取

(5)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及评价体系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对象
    2.2 仪器与试剂
    2.3 标本留取
    2.4 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正常人群尿沉渣各参数的调查
    3.2 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与RBC分型的分析
    3.3 UF-1000i各参数诊断点与血尿分型的一致性分析
    3.4 尿隐血与红细胞数量相关性分析
    3.5 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尿红细胞在相差油镜下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正态红细胞
    2.2 畸形红细胞
    2.3 鉴别
3 讨论
    3.1 尿液红细胞的正常参考值
    3.2 血尿的发病机制
    3.3 来自文献中有关尿红细胞形态的文字描述
    3.4 来自文献中有关描述尿红细胞形态的图片
    3.5 本研究涉及的几个问题
    3.6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分类方法和判断标准

(7)尿液中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肾小球性血尿中各种红细胞比率
    2.2 肾小球性血尿棘形红细胞诊断敏感性
3 讨论

(9)尿红细胞曙红染色诊断血尿来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一) 综述
    (二) 参考文献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四、致谢

(10)相差显微镜与UF-100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四、棘突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模型建立及ACEI/ARB治疗评估[D]. 姜世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尿红细胞位相、血尿红细胞MCV差值及肾功能4项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诊断价值[J]. 沈小琴,代超,邸师红,焦婷婷,张成磊,杨秀莲,王利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20)
  • [3]145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分析[J]. 周乐飞,蒋霞明,陈利珍,王芳,丁雅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 [4]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及其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价值[J]. 姚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4)
  • [5]尿沉渣整体化分析平台及评价体系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婷婷. 中南大学, 2013(03)
  • [6]尿红细胞在相差油镜下的形态学研究[J]. 杨立顺,赵广明. 河北医药, 2011(20)
  • [7]尿液中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蒋翡翎,李国栋,陈彬,韩永,邱梅花. 中国热带医学, 2010(07)
  • [8]血尿的定位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J]. 初梅. 中国医刊, 2009(04)
  • [9]尿红细胞曙红染色诊断血尿来源的研究[D]. 王学宽.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
  • [10]相差显微镜与UF-100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D]. 汤晓静. 复旦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棘红细胞在肾小球和非肾小球血尿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