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公务移动无线通信网组网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佟哲[1](2021)在《5G通信技术在货运站场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在核心技术及产品均已实现突破的5G技术,实现货运站场自动驾驶的应用可能。详细介绍基于5G技术的货运站场自动驾驶应用网络体系的组建方案及具体技术标准以及应用。通过对基于5G通信技术的货运站场自动驾驶应用网络体系组建方案的解析介绍,可以看出,该系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值得在全国铁路系统范围内推广的货运安全自动驾驶系统。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闽政办[2021]4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9月3日福建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消防救援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闽政办[2021]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前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王汉杰,许炜,吴鹏[4](2021)在《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发展新局面》文中研究指明历时13年,警用数字集群( PDT)通信系统在我国公安部门的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取得决定性成果。近年来,PDT正从公安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PDT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曾凡海,邵宾[5](2021)在《PDT在武汉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指出警用数字集群PDT (Police Digital Trunking)作为一种普遍的警用通讯方式,以其覆盖广、成本低、独立组网等技术优点,在警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为了有效的提升350兆警用电台在各类警务工作中,通信指挥调度的精确性、时效性,武汉公安进一步深化PDT系统在各警种业务中的传统应用,并且结合现有的各类智能警务终端工作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将PDT系统功能在多个智能警务终端上实现,扩展了PDT的工作场景,增加了PDT新的应用方式,对武汉公安警务通信带来了新的变革。通过对PDT系统应用的探索和深挖,验证了PDT系统在警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朱凌萱[6](2021)在《A物联网科技公司业务市场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梁梁[7](2021)在《简析北京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建设规划方案》文中研究表明总结北京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目前各项业务及智慧化需求,对主流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分析比较,规划"十四五"期间无线通信系统建设方案,并研究5G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业务应用。
郭博迪[8](2021)在《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的逐步拓宽,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需求的长期演进通信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 for Metro,LTE-M)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下一代车地通信系统的研究焦点,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也因此对实现列车与地面设备双向、大容量信息传输的车地通信系统业务承载能力以及服务质量提出愈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优化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通信性能,提高车地通信系统服务质量,对于保证CBTC系统安全数据的可靠传输,实现列车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联合多项车地通信系统性能指标量化分析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以实现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与列车运行控制性能联合优化为目标,对CBTC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LTE-M系统的技术背景和系统架构,并以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技术原理为基础,对车地通信系统服务质量需求进行研究。分析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特性,分别从物理层、链路层两个层面建立信道模型,对车地通信无线信道进行描述。其次,依据LTE-M技术特性,联合传输时延、丢包率以及切换时延等无线通信性能指标,建立基于LTE-M的车地通信系统弹性模型,量化分析车地通信系统在面对无线传输扰动时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通过引入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 Control System,NCS)原理,建立基于弹性指标的CBTC多列车控制NCS模型,量化分析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与列车运行控制间的关系,并通过MATLAB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高车地通信系统弹性,可有效减少计划外牵引、制动情况的发生,降低无线传输扰动对列车运行控制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以车地通信系统弹性量化模型为基础,提出基于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策略。将车地通信过程中的切换决策与无线链路最大重传次数自适应决策描述为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联合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与列车牵引能耗估计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并使用Q-learning算法对模型最优策略进行求解。通过MATLAB仿真平台验证可知,所提优化策略能显着提高车地通信系统弹性性能,使车地通信系统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实现车地通信系统多性能指标与列车运行控制性能的联合优化。
李齐星[9](2019)在《列车旅客网络服务系统的研制》文中指出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在运营的铁路长度超过12.4万公里,高速铁路突破2.2万公里。铁路逐渐成为我国人民中长距离出行的首要选择,但是旅客在列车上的娱乐方式存在方式固定,内容单一等缺点,能否有一种方式为列车上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必需品。如何能让列车上的旅客享受更好的互联网服务。由于高速列车车体密封性能好,运行速度快,使得车内无线网络质量较差。本文致力于列车通信网中的列车旅客网络服务系统的研究,通过系统的研究实现旅客在列车上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列车通信的发展现状、特点及相关技术。结合铁路总公司的具体需求分析,对列车旅客网络服务系统进行了架构总体设计,系统架构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车内局域网层”;第二层为“车地互联网层”;第三层为“地面运维管理中心”,然后对三层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对车内局域网层中的核心服务器和车厢服务器进行了指标的设计,并根据物理、电气、性能、功能和可靠性指标,对核心服务器和车厢服务器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对地面运维管理中心中的运维管理平台进行了平台界面的设计。针对开发的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测试与分析,根据测试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当前的服务器软硬件、网络环境下系统功能、性能、均符合系统设计预期要求。
葛云翔[10](2019)在《兰州城市轨道交通TD-LTE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为兰州城市轨道交通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移动通信技术应用,首先通过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外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运用情况,对TD-LTE移动通信技术的系统及功能进行介绍。通过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几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的比选,从业务承载、可靠性、移动性等方面考虑,最终采用了以LTE技术作为兰州地铁1号线PIS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案。本次工程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方案构成、信源勘察布点、设备材料选型、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数量统计等。在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陈官营东岗段),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车地无线通信采用了TD-LTE无线通信技术组网,结合兰州1号线线路情况及PIS车地无线通信的业务需求,提出了相应的LTE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在车站及控制中心、场/段设置LTE基带控制单元BBU(Base Band Unit),隧道内设置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两种基本功能模块,构建出全线PIS车地无线通信网络。本篇论文详细介绍了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业务需求及解决方案,通过兰州地铁1号线兰州大学站至东岗站实际的线路测试结果分析,证明了本次PIS-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满足系统业务需求,性能良好。在设计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如系统间的信号干扰问题。通过计算提出了与其他频段信号的带宽隔离度要求,其中移动DCS1800频段与LTE系统频段相邻,难以通过带宽隔离的方式解决信号干扰问题,经协商讨论,最终未将DCS1800频段引入地铁范围,确保了系统可靠运行。最后,结合现有的LTE综合业务承载案列,从可靠性、并发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讨论了未来TD-LTE无线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前景。
二、铁路公务移动无线通信网组网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公务移动无线通信网组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5G通信技术在货运站场自动驾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5G通信技术的特点 |
3 货运站场列车自动驾驶的发展历程 |
4 5G通信技术在货运站场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
5 5G应用网建设方案 |
5.1 5G应用网络覆盖方案 |
5.2 4G/5G公网网络拓扑 |
5.3 4G/5G公网无线路由器 |
5.4 产品功能 |
5.5 信号优先级保障 |
5.6 控制系统信息指令 |
5.6.1 控制中心向机车发送的数据 |
5.6.2 机车向控制中心发送的数据 |
6 结论 |
(4)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发展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PDT发展情况 |
(一)标准发布 |
1. 国家标准 |
2. 公安行业标准 |
3. 团体标准 |
(二)全国规模建设 |
(三)全国联网 |
1. 公安部门全国联网 |
2. 应急管理部门全国联网 |
3. 公安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互联互通 |
二、PDT行业应用情况 |
(一)行业公安的应用 |
1. 移民管理部门建设PDT系统 |
2. 部分行业公安使用PDT系统 |
(二)应急管理部门的应用 |
(三)PDT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
三、PDT走向世界 |
四、展望 |
(一)加快全国联网 |
(二)加快各行业建设 |
(三)技术升级 |
(四)从单一到体系 |
(5)PDT在武汉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PDT在武汉公安工作中的传统应用 |
(一)语音通信 |
(二)短数据的应用 |
(三)定位功能 |
二、PDT在武汉公安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
(一)制定详细预案、加强业务培训 |
(二)以科技为支撑,在警种间形成合力 |
(三)整体规划,实现跨部门的“合” |
三、PDT在多种警务终端上的融合通信应用 |
(一)终端之变 |
(二)系统之变,宽窄带融合通信探索 |
四、结语 |
(8)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LTE-M的车地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系统弹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基于LTE-M的 CBTC车地通信系统 |
2.1 LTE-M技术概述 |
2.1.1 TD-LTE系统网络架构 |
2.1.2 TD-LTE关键技术 |
2.1.3 基于TD-LTE的 LTE-M系统总体架构 |
2.2 基于LTE-M的 CBTC车地通信系统 |
2.2.1 基于LTE-M的 CBTC车地通信系统 |
2.2.2 CBTC车地通信系统Qo S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车地无线传输信道模型 |
3.1 车地无线通信物理层信道传播模型 |
3.1.1 大尺度衰落模型 |
3.1.2 小尺度衰落模型 |
3.2 链路层信道模型 |
3.2.1 基于列车位置的小尺度衰落FSMC模型 |
3.2.2 链路层信道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车地通信系统弹性对CBTC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1 基于LTE-M的车地通信系统弹性分析 |
4.1.1 系统传输时延计算 |
4.1.2 系统丢包率计算 |
4.1.3 系统切换时延计算 |
4.1.4 车地通信系统弹性量化分析 |
4.2 基于LTE-M通信的CBTC多列车控制模型 |
4.2.1 CBTC多列车控制NCS模型 |
4.2.2 基于弹性指标的增广型多列车控制NCS模型 |
4.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4.3.1 仿真场景及参数配置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SMDP的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 |
5.1 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理论基础 |
5.1.1 SMDP模型要素 |
5.1.2 SMDP最优策略 |
5.2 基于SMDP的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模型 |
5.2.1 行为与状态 |
5.2.2 状态转移概率 |
5.2.3 奖励函数 |
5.2.4 最优方程 |
5.2.5 约束条件 |
5.3 基于Q-learning的最优策略求解 |
5.4 仿真验证及分析 |
5.4.1 信道模型 |
5.4.2 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效果验证 |
5.4.3 列车运行控制性能优化效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Q-learning算法的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流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列车旅客网络服务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列车网络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技术要求 |
2.3 旅客网络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心服务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核心服务器技术指标 |
3.3 核心服务器总体设计 |
3.4 各子模块硬件设计 |
3.4.1 电源模块设计 |
3.4.2 控制模块设计 |
3.4.3 LTE上联模块设计 |
3.4.4 合路模块设计 |
3.4.5 Wi-Fi上联模块 |
3.4.6 总线模块 |
3.5 核心服务器软件设计 |
3.5.1 管理功能软件设计 |
3.5.2 上联认证软件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厢服务器功能设计 |
4.1 引言 |
4.2 车厢服务器技术指标 |
4.3 车厢服务器总体设计 |
4.4 车厢服务器硬件设计 |
4.4.1 电源模块设计 |
4.4.2 控制模块设计 |
4.4.3 AP模块设计 |
4.4.4 总线模块 |
4.5 车厢服务器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营维护管理平台设计 |
5.1 引言 |
5.2 运维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
5.3 网络管理设计 |
5.3.1 信息上报设计 |
5.3.2 拓扑管理设计 |
5.3.3 信息管理设计 |
5.3.4 轨迹管理设计 |
5.3.5 配置管理设计 |
5.3.6 分组配置管理 |
5.3.7 无线管理设计 |
5.3.8 流量管理设计 |
5.3.9 安全管理设计 |
5.3.10 告警管理设计 |
5.3.11 日志管理设计 |
5.3.12 设置管理设计 |
5.4 运营管理设计 |
5.4.1 用户管理设计 |
5.4.2 Protal管理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静态测试 |
6.2.1 Wi-Fi吞吐量测试 |
6.2.2 高清视频并发测试 |
6.2.3 LTE上网性能测试 |
6.2.4 静态测试分析 |
6.3 动态测试 |
6.3.1 测试组网环境 |
6.3.2 高速运行3G/LTE无线下载速度测试 |
6.3.3 高速运行单终端WiFi上网速度测试 |
6.3.4 动态测试分析 |
6.4 服务器性能测试 |
6.4.1 测试组网环境 |
6.4.2 高低温下核心服务器性能测试 |
6.4.3 高低温下车厢服务器性能测试 |
6.4.4 服务器性能测试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专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10)兰州城市轨道交通TD-LTE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
1.2.1 LTE技术发展状况 |
1.2.2 LTE技术运用情况 |
1.3 论文的结构及安排 |
2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LTE技术应用 |
2.1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概况 |
2.2 LTE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2.2.1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介绍 |
2.2.2 PIS-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需求 |
2.2.3 PIS-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LTE系统性能测试 |
3.1 LTE系统性能测试 |
3.1.1 性能测试原理 |
3.1.2 LTE物理层测试 |
3.1.3 LTE链路性能测试 |
3.2 LTE系统QOS保障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4 兰州1号线LTE系统线路测试 |
4.1 兰州地铁1号线LTE系统链路仿真 |
4.2 兰州地铁1号线线路测试结果 |
4.2.1 参考电平RSRP |
4.2.2 信干噪比SINR |
4.2.3 单用户平均上传和下载速率(移动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5 LTE系统干扰和综合承载分析 |
5.1 干扰因素 |
5.1.1 干扰频段分析 |
5.1.2 系统内干扰分析 |
5.1.3 系统间干扰分析 |
5.2 解决干扰的方法 |
5.2.1 系统内干扰 |
5.2.2 外部干扰 |
5.3 LTE综合承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铁路公务移动无线通信网组网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5G通信技术在货运站场自动驾驶中的应用[J]. 佟哲.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1(12)
- [2]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1)
- [4]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发展新局面[J]. 王汉杰,许炜,吴鹏. 警察技术, 2021(04)
- [5]PDT在武汉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J]. 曾凡海,邵宾. 警察技术, 2021(04)
- [6]A物联网科技公司业务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 朱凌萱.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7]简析北京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建设规划方案[J]. 梁梁.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1(06)
- [8]基于LTE-M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弹性优化研究[D]. 郭博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9]列车旅客网络服务系统的研制[D]. 李齐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10]兰州城市轨道交通TD-LTE移动通信技术应用[D]. 葛云翔.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