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21)在《《小二黑结婚》的文本特征与电影改编》文中研究表明小说《小二黑结婚》的主题包括三个方面:破除封建迷信,争取婚姻自主,打倒封建恶势力。在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语境下,破除封建迷信具有反击日本侵略者奴化宣传的意义,因而成为重点表现对象。建国后,随着历史语境的改变,电影改编呈现出另一幅图景:反对封建传统、实现婚姻自主的主题更加典型,同时加强抗日民主政权与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斗争及其典型性。这可见出历史语境对文艺创作的深刻影响。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蒋飞燕[3](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陈俊[4](2021)在《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放区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全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一元性、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服务于战争和生产的实用性。坚持群众路线,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在文化实践中培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高质量干部。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的人民政权,为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事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充分利用文献档案和地方史志,将史料的总结梳理与理论阐释相结合,并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本文除了引言部分外,共有五部分:第一章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从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三个方面梳理了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第三章主要从文学艺术事业、教育事业、宣传事业、卫生健康事业和科技事业五个方面阐释了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第四章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元性、服务于战争和生产的实用性以及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三个方面;第五章总结了解放战争时期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当代启示。总结的主要经验有:在文化建设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紧密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全局、积极培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干部。这些经验启示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和传承革命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杨诗羽[5](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研究》文中指出“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观风察俗、齐正风俗的传统。“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风俗移易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中的常态。社会越是变革,越加呼唤移风易俗。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典型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与陈风陋习做坚决斗争,由内到外进行社会改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实践及其经验,对于新时代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论文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关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观点出发,分析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传统的“扬弃”思维,为移风易俗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论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背景和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禁娼禁赌禁毒运动、狠抓党风建设、破除封建迷信、平等妇女地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个方面进行详尽阐释。为了更好地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积极利用教育手段教化人民以改变陈旧观念;依靠法律手段约束行为以强化制度保障;开展针对性陋俗整治运动以彻底清除封建遗毒;利用文化建设来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以净化社会风气。经过移风易俗后的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移风易俗之所以能够取得显着成效,一方面在于中国共产党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党员担当意识,为移风易俗增加动力;另一方面在于注重发挥文化、风气、教育的作用,以营造健康的氛围,推动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新时代移风易俗必须借鉴新中国成立初期移风易俗的有益经验,始终重视人民的主体性、坚持破立并举的推进方式、坚持全面系统的工作思路。同时更要结合当下时代任务、立足现实实践推进移风易俗创新。通过移风易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摒弃落后文化、发扬先进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保持科学、先进的底色。将移风易俗作为社会治理的方式,深化实体、虚拟、精神三大空间的治理,让社会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景象。
牛建立[6](2021)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迷信运动》文中研究表明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封建迷信现象,这不仅给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阻碍其参加抗战。针对这种情况,华北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反迷信运动,通过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戏剧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改造、瓦解、取缔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会道门组织,破除封建迷信的束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的封建迷信活动大幅减少,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也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了健康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反迷信运动塑造了"新人",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和参与抗战的热情,对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农民争取抗战胜利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苏彬[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王烨[8](2020)在《南京政府初期的社会改造与巴金《家》的书写意义》文中认为从创作发生学角度看,《家》的写作明显受到国民党社会改造运动的影响。国民党南京政府施行的"新婚制"及开展的破除封建迷信、风俗改良运动,影响到《家》的写作意图及叙事虚构,使《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现实指涉性。在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的历史困境中,巴金并未放弃自己的"主义"及对国民党政权的敌意。在南京政府的社会改造语境中,《家》的"爱情"书写和"封建迷信"书写具有启蒙批判性,前者揭示了国民党"新婚制"的政治虚妄,后者呈现了国民党破除迷信运动的不足,隐喻巴金对自己"革命主义"的孤独坚守。
张戈[9](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陈怡璇[10](2020)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语文教科书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依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研究百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改进。本论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在数量、价值取向、共选篇目方面的变迁具有哪些特征?影响变迁的因素有哪些?变迁对于当前的语文教科书编制与使用又会带来哪些启示?论文以清末、民国、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时期的12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制订了个人私德、家庭伦理、社会公德、国家情怀、科学精神、民风民俗等6个维度33个类目的价值取向分析框架,对12套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载体——中国神话、寓言、名人故事、古诗词篇目的数量、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作了分析研究。论文梳理了12套教科书中共有篇目20篇,对篇目内容及表达方式的发展变化作了归纳分析。论文还对百年小学语文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变迁作了归因,并揭示这一研究的当代价值。研究发现,从篇目数量变迁上来看,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改革开放后占比最高。名人故事是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中最受青睐的表征文体。从价值取向变迁上来看,各个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虽然对家庭伦理的关注有所旁落,但十分重视个人私德、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社会公德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对人与自然关系、民风民俗传承的重视逐步提高。从共有篇目的分析来看,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变迁体现时代的需要与对儿童的观照。研究还表明,社会性质、文化传统、教育政策、文化运动及教育思潮对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百年小学语文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变迁及原因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制带来如下启发:尊重经典适当改编;兼顾文学性与政治性;增加社会公德取向和“超越性价值取向”篇目。教师在使用小学语文教科书时要尊重和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文化底蕴,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二、必须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须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小二黑结婚》的文本特征与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二黑结婚》的文本特征 |
二、《小二黑结婚》文本特征的由来 |
三、新的历史语境下的电影改编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 |
2.文献分析法 |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四)相关概念阐释 |
1.文化 |
2.新民主主义文化 |
3.鲁中南解放区 |
4.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 |
(五)研究的创新处及不足 |
1.研究的创新处 |
2.研究的不足 |
一、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根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理论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 |
(三)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 |
二、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国共两党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 |
(二)国共两党在军事战场上的较量 |
(三)鲁中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开展 |
三、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鲁中南解放区的文学艺术事业 |
1.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形式 |
2.开展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
3.创办鼓舞人心的文化刊物 |
(二)鲁中南解放区的教育事业 |
1.扩大基础教育 |
2.重视人民群众教育 |
3.强化干部教育 |
(三)鲁中南解放区的宣传事业 |
1.加强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
2.发挥标语口号的宣教功能 |
(四)鲁中南解放区的卫生健康事业 |
1.加大对卫生防疫的财政投入 |
2.建立与健全卫生组织机构 |
3.开展人民群众卫生防疫及宣传教育工作 |
(五)鲁中南解放区的科技事业 |
1.农林水利的科技实践 |
2.医药卫生的科技实践 |
四、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一元性 |
(二)服务于战争和生产的实用性 |
(三)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
五、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当代启示 |
(一)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
1.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 |
2.紧密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全局 |
3.积极培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干部 |
(二)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1.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2.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 |
3.传承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理论基础 |
一、移风易俗的内涵及功用 |
(一)风气、风俗的含义 |
(二)移风易俗的起源和内涵 |
(三)移风易俗的功能和作用 |
二、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社会功能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对待传统的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传统文化渊源 |
(一)中国古代社会移风易俗的思想观点 |
(二)中国古代社会移风易俗的主要实践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实践探索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
(一)历史背景:巩固新生政权和经济基础的需要 |
(二)实践基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丰富的移风易俗实践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具体内容 |
(一)禁娼、禁毒、禁赌,净化社会风气 |
(二)肃清不正之风,狠抓党风建设 |
(三)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思维 |
(四)确立妇女地位,倡导自由平等 |
(五)改善卫生条件,健康生活方式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主要途径 |
(一)进行教育疏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
(二)健全法律规章,提供制度保障 |
(三)开展主题运动,革除陈规陋习 |
(四)繁荣文化事业,涵养社会氛围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历史作用 |
(一)赢得了人民信任,巩固了人民政权 |
(二)转变了思想观念,推动了文化建设 |
(三)净化了社会风气,稳定了社会秩序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历史经验 |
一、注重激发内生动力 |
(一)改善社会经济基础 |
(二)培育党员示范带头意识 |
(三)培育群众主体地位意识 |
二、注重营造外部环境 |
(一)行政命令与说服教育结合 |
(二)思想改造与社会改造结合 |
(三)党风建设和民风转变结合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当代启示 |
一、新时代移风易俗需要坚持科学方法 |
(一)新时代移风易俗要重视人民主体性 |
(二)新时代移风易俗要坚持破立并举的推进方式 |
(三)新时代移风易俗要坚持全面系统的工作思维 |
二、新时代移风易俗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一)移风易俗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先进性 |
(二)移风易俗促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良性互动 |
三、新时代移风易俗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
(一)“移风易俗+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宜居环境 |
(二)“移风易俗+网络生态治理”,清朗网络空间 |
(三)“移风易俗+文明礼仪治理”,实现素质提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迷信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迷信现象的普遍存在和严重危害 |
(一)封建迷信活动严重危害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二)迷信活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
(三)迷信活动严重阻碍农民参加抗战。 |
二、反对封建迷信的主要举措 |
(一)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
(二)借助戏剧等文艺形式反迷信。 |
(三)改造、瓦解、取缔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会道门组织。 |
三、反迷信运动的积极成效及其影响 |
(一)农民的迷信活动大幅减少,促进了生产发展。 |
(二)破除迷信后,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了健康水平。 |
(三)反迷信活动塑造了“新人”,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和参与抗战的热情。 |
四、结语 |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南京政府初期的社会改造与巴金《家》的书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京政府的婚制变革与《家》的“恋爱”书写 |
二、南京政府的风俗改造与《家》的“封建迷信”书写 |
结语 |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基本概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5.2.1 小学阶段 |
5.2.2 初中阶段 |
5.2.3 高中阶段 |
5.2.4 大学阶段 |
5.2.5 党校(行政学院) |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
6.2.1 发展学术组织 |
6.2.2 推出优秀成果 |
6.2.3 培养专业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要素的研究 |
(二)关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二)语文教科书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七、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
(一)样本教科书 |
(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征的四类文体 |
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一)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的确立依据 |
(二)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的确立 |
(三)价值取向分析框架各级类目定义 |
第三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的变迁研究 |
一、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变迁分析 |
(一)总体分析 |
(二)四个阶段分析 |
二、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数量变迁特点 |
(一)整体变迁特点 |
(二)四类文体变迁特点 |
第四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 |
一、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
(一)清末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
(二)民国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
(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
(四)改革开放后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分析 |
二、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价值取向变迁特点 |
(一)始终重视个人私德之养成,私德取向各有侧重 |
(二)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家庭伦理约束力逐渐减弱 |
(三)由家族公德转向社会公德,从被动忍让转为积极行为 |
(四)爱国主义是永恒主题,爱国行为逐渐生活化 |
(五)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始终,愈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
(六)对民风民俗态度有转变,从一味摒弃到重视文化传承 |
第五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的变迁研究 |
一、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数量统计 |
二、优秀传统文化共选篇目的变迁特点 |
(一)篇目内容的变迁特点 |
(二)表达方式的变迁特点 |
第六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性质的影响 |
二、文化传统的影响 |
三、教育政策的影响 |
四、文化运动及教育思潮的影响 |
第七章 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变迁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
一、对教科书编写者的启示 |
(一)尊重经典,改编适当 |
(二)注重文学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
(三)增加社会公德意识选文 |
(四)增加“超越性”价值取向 |
二、对教师的启示 |
(一)尊重、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二)提升文化底蕴,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
(三)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赋予其现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必须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小二黑结婚》的文本特征与电影改编[J]. 李慧. 电影新作, 2021(05)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鲁中南解放区文化建设研究(1945-1949)[D]. 陈俊.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研究[D]. 杨诗羽.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迷信运动[J]. 牛建立. 党的文献, 2021(01)
-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8]南京政府初期的社会改造与巴金《家》的书写意义[J]. 王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 [1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研究[D]. 陈怡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