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薏苡仁加白糖治疗扁平疣

生薏苡仁加白糖治疗扁平疣

一、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1](2014)在《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辛凉解表药的探究》文中提出临床背景:从古至今的医疗环境中,普遍存在外感病初期治疗中的中医药误治情况,在所有误治的病例当中,以误用、滥用寒凉药物的情况居多。由于现行表证概念的模糊不清,大部分医者对表证概念理解不到位,最终导致对疾病的辨证失误。清代温病学兴起以来,表证被分为“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治法亦变成“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种,这两种证型的主证不同、用药迥异,风寒宜辛温解表,风热宜辛凉解表。虽然辨证施治的规则看似简单,但在临床运用中却存在诸多疑点与盲点,在表证辨识不清的同时,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的“多温少寒”甚至“有温无寒”观念的影响,医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辛凉解表药”,反将辛温发散之药视若虎狼,认为误用凉药比误用热药更加安全。但临床实际上,不管是误用辛温还是辛凉,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一样严重。理论背景:基于临床治疗表证时用药不规范的现状,导师肖相如教授提出现行的表证概念应该予以纠正,以更准确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肖教授经过数十载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表证的根本机理是寒邪束缚肌表,使卫气郁滞不能行“温分肉”的功能而产生“恶寒”的症状,所以“恶寒”是表证的关键辨识点,需严格遵循“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准则去看待分析临床上的外感病。肖教授也认为外感风热证是感受温热之邪而导致的,但热邪与寒邪收引、凝滞的性质不同,它具有宣通、流动之性,故不能收引束缚卫气而产生恶寒的症状,故外感风热不能形成表证;而且叶天士指出温热之邪首先犯肺导致肺热证,属里热证、气分证,证明了外感风热证不是表证;因外感风热证是没有寒邪来束缚肌表,故无恶寒症状,若出现了恶寒,则是在肺热证的基础之上复感寒邪,即形成了表寒里热证。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时行的“辛凉解表药”进行探究,挖掘其本质属性概念,并探索应如何在临床上正确使用。其方法步骤可大致分为四步:首先,通过查阅历代相关温病着作,分析总结“辛凉解表药”概念的形成时期、形成情况;其次,查阅从古至今历代的本草、方书、医案医话等文献,结合在“辛凉解表药”概念形成时期,分析总结在此时期前后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的药物属性、方剂记载、临床医案使用等情况,包括药物属性从古至今的变化,方书中治疗那些疾病的种类,通过医案观察古代医家的具体运用;最后,结合肖氏表证辨治思路的概念,逐层剖析辛凉解表药的本质内涵,包括药物属性、与表证治疗的关系和实际临床运用。结果讨论: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发现辛凉解表药中薄荷与牛蒡子的寒温属性众说纷纭,由此根据方书、医案的记载情况,分析薄荷牛蒡子寒温属性不清的原因,并且明确“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性味应属辛凉,非真正意义上的解表药,而是清热药,质轻上浮,用于清上焦之热,如肺热、头面部热等。研究结果一方面在理论上分析、阐述了“辛凉解表药”之所以能够解除外感温热初起的病症的内在机理,另一方面对临床上的外感病初期用药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纠正临床上碰到外感病就盲目使用“辛凉解表药”的风气,而且可以在面对真正的里热气分证时,可以准确有效地根据病位、病性进行使用,使药达病所。

胡烈[2](2001)在《薏苡仁临床新用举隅》文中指出

吴润德,周安邦[3](1981)在《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文中指出 过去使用中药苡仁煎水服治疗扁平疣,用量大且效果并不好,笔者采用生苡仁研末服用,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于下: 方法:取生苡仁1斤,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砂糖1斤,共拌和。每日服2~3次,每次一匙,用温开水

吴润德,周安邦[4](1977)在《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文中研究说明 近几年来,我们临床应用单方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19例,治愈16例,无效3例。方法是;取生苡仁一斤,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砂糖一斤,共拌和。每日服2~3次,每次一匙。一般在连服7~14天后,皮疹逐渐消失,乃至痊愈。典型病例:沈××,女,23岁,本院职工。面部患扁平疣已2年,曾多次用过维生素B12、板蓝根、次水杨酸铋油剂、鸦胆子等治疗,均未奏效,改用上方后,服用10天皮疹开始逐渐消失,1月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二、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辛凉解表药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辛凉解表”质疑
    1. 肖氏表证辨治思路要点
    2. 外感病误用、滥用寒凉(辛凉解表)的现状研究
    3. 外感病误用、滥用寒凉(辛凉解表)的原因研究
        3.1 现行“表证”概念存在误区
        3.2 现代“截断扭转”学说和“中医西化”的不良影响
        3.3 感冒类中成药偏于寒凉(辛凉解表)
    4. 外感病误用、滥用寒凉(辛凉解表)的危害
        4.1 唐宋金元时期医家记载之表证滥用寒凉之危害
        4.2 民国恽铁樵四子伤寒误用寒凉之危害
        4.3 当代医界感冒滥用寒凉之危害
    5. 纠正外感病误用寒凉(辛凉解表)的意义与迫切性
        5.1 治未病思想的极大体现
        5.2 有效遏止“外感病滥用寒凉”的时弊
        5.3 有效地指导“辛凉解表”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历代医家对“辛凉解表药”的认识和运用
    1. “辛凉解表”概念的形成(时间、方式)
        1.1 唐及以前无“辛凉解表”的概念
        1.2 北宋韩祗和首先在辛温解表剂中加入寒凉药物
        1.3 金元刘完素等认为发汗亦可用寒凉药
        1.4 明代出现“辛凉解表”概念
        1.5 清代“辛凉解表”概念流行
        1.6 小结
        参考文献
    2. 历代本草对辛凉解表药的认识
        2.1 以薄荷和牛蒡子作为研究对象的说明
        2.2 薄荷篇
        2.2.1 唐代本草认为薄荷辛温,主贼风伤寒
        2.2.2 宋代首先记载薄荷性凉
        2.2.3 金元本草认为薄荷可清利头目、皮肤
        2.2.4 明代本草中认为薄荷性凉者渐多
        2.2.5 清代时期薄荷“辛凉”、“走表”
        2.3 牛蒡子篇
        2.3.1 唐代及以前牛蒡子辛平
        2.3.2 宋代牛蒡子清热解毒
        2.3.3 金元刘完素李东垣等认为牛蒡子辛温
        2.3.4 明代出现牛蒡子性寒
        2.3.5 清代牛蒡子辛凉或辛寒,性冷滑利
    参考文献
    3. 历代方书有关于辛凉解表药使用的认识
        3.1 薄荷篇
        3.1.1 晋唐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1.2 宋代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1.3 金元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1.4 明清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2 牛蒡子篇
        3.2.1 汉唐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2.2 宋朝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2.3 金元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3.2.4 明清时期方书记载概括
        参考文献
    4. 历代医案有关辛凉解表药使用
        4.1 薄荷篇
        4.1.1 唐宋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1.2 金元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1.3 明代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1.4 清代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1.5 现代当代医案记载概括
        4.2 牛蒡子篇
        4.2.1 宋金元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2.2 明代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2.3 清代时期医案记载概括
        4.2.4 现代当代医案记载概括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总结
    1. 薄荷的本草记载总结
    2. 薄荷的方书记载总结
    3. 薄荷的医案记载总结
    4. 总结薄荷的主要功效
    5. 牛蒡子本草记载总结
    6. 牛蒡子方书记载总结
    7. 牛蒡子医案记载总结
    8. 总结牛蒡子的主要功效
第四部分 讨论
    1. 薄荷应性属辛凉
        1.1 历代本草主治记载多为辛凉
        1.2 历代方书中薄荷多治疗热证
        1.3 历代医案中薄荷多治疗热证
        1.4 当代药理研究认为薄荷可以清热
    2. 薄荷性属辛温或温凉模糊不清之原因探讨
        2.1 薄荷辛味异常,易伤精耗气
        2.2 薄荷品种问题有待分清鉴别
    3. 薄荷不能治疗表证原因探讨
        3.1 薄荷不能“主贼风伤寒”
        3.2 “祛风热”不代表“解表”
        3.3 发汗不一定解表,解表不一定发汗
        3.4 配合具体案例加以佐证薄荷不具解表功效
        3.4.1 薄荷用于治疗伤寒的方书医案探讨
        3.4.2 薄荷治疗温病的医案探讨
    4. 牛蒡子篇
        4.1 牛蒡子性味应属辛凉,不可解表
        4.2 配合医案论述牛蒡子不可解表
        4.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薄荷本草记录
    附录二:牛蒡子本草记录
    附录三:吴鞠通、叶天士关于薄荷牛蒡子治疗外感温病的医案
    附表一:薄荷鉴定表
    附表二:牛蒡子鉴定表
致谢
个人简历

(2)薏苡仁临床新用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2 治疗扁平疣
3治疗传染性软疣
4治疗丘疹性荨麻疹
5 治疗皮肤粗糙
6 治疗肥胖症
7 治疗妇女不排卵
8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
9治疗急性咽喉炎

四、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辛凉解表药的探究[D]. 李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2]薏苡仁临床新用举隅[J]. 胡烈. 中国临床医生, 2001(10)
  • [3]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J]. 吴润德,周安邦. 中医杂志, 1981(06)
  • [4]生苡仁拌白砂糖治疗扁平疣[J]. 吴润德,周安邦. 新医药学杂志, 1977(01)

标签:;  ;  ;  ;  ;  

生薏苡仁加白糖治疗扁平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