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试点工作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鄂竟平[1](2021)在《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治水新篇章——在202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深入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鄂竟平[2](2021)在《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治水新篇章》文中指出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
王长斌[3](2020)在《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顾超[5](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薛清秀[6](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耍老虎的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与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的生命流变中显得战战兢兢。耍老虎是流行于焦作地区的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口述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耍老虎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在几百年的风雨中,经历了成立初期的兴盛、战争时期的衰落,解放之后的恢复,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几经兴衰,曲折中发展。历经数代传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观赏性及表演性很强的项目。2.耍老虎技艺的技术内容包括耍老虎的基本技术和套路,基本技术包括扮演耍老虎者和领虎者的技术。3.目前共有十四个地区的耍老虎项目被焦作市非遗中心建档。传承人群主要以年龄在40-49岁、习艺期限在21-30年的农民为主,个人爱好和强身健体是其习艺动机,主要以农业和工资收入为主,并对耍老虎项目具有良好的认知。传承人对耍老虎继承人的身体形态没有要求,主要进行身体训练,运动素质主要要求其力量素质。传承人主要师承当地耍老虎艺人。传习活动主要利用岁时节庆在当地训练点进行传承,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通过调查可知,传承人对政府的保护工作还是基本肯定的,传承人认为目前开展现状一般。4.耍老虎项目的传承方式逐渐演变为由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向社会传承的转变。其次,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传承断代的情况。最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传承人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居住环境。5.通过调查可知目前耍老虎主要的传承困境是传承人老龄化、民众缺乏保护意识和缺乏政府有效支持。传承人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举办相关耍老虎项目培训班、以及将耍老虎项目引进学校等建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得角度对其发展与传承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其中包括建立专门的耍老虎研究机构,拍摄有关传记、纪录片。注重传承人保护和继承人培养,加强耍老虎自身的创新,在有效保护得基础上进行有限度地开发,建立传播渠道、吸引受众对耍老虎的关注度等建议。
惠波,李斌斌,惠露,赵俊侠,王婷,唐红玉,赵晓林,李丹阳[7](2019)在《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生态补偿模式浅析》文中认为内蒙古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试点工程是一种新型的水资源配置方法,这种生态补偿模式有利于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节约利用水资源、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缓解黄河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压力,对黄河流域水权转换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内蒙古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的思路和构想着手,阐述了水土保持"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实施的必要性,结合水土保持"拦沙换水"发展现状,分析其综合效益预期,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艾开开[8](2019)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发展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水土流失和干旱少雨是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种植的两大制约性因素。人们通过兴修水利、种植耐旱作物以及采取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以应对干旱少雨的制约。面对水土流失,耕耘于斯的先民创造出众多保持水土的技术措施,梯田、淤地坝、水窖、涝池等不一而足。人们受到天然“聚湫”的启发,化害为利,充分利用黄土高原流失的水土资源,在沟道之中修筑坝堰拦蓄水土,这些流失的水土淤积沉淀便会形成平坦的耕地,这一土地利用方式被当地民众称之为坝地,所筑坝堰称之为淤地坝。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中叶之后,陕晋两地日益凸显的人口压力,促使民众将修筑淤地坝作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之一,从而使得淤地坝得到一定发展。民国时期,黄河治理的迫切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黄河安流离不开上中游的水土保持,而淤地坝作为沟壑治理的工程措施,经历了由理论构想到具体实践的跨越。夹缝求存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实现军民粮棉自给,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方式,成立互助合作组织,在边区兴起修筑淤地坝的群众性运动。与此同时,民间单家独户修筑淤地坝的传统仍在延续。集体化时代绥德县的淤地坝建设可视为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缩影。基于传统的延续,1950年春季绥德县的淤地坝建设便被提上日程,起初只是号召柳湾村等个别先进村进行淤地坝建设的尝试。1953年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选定韭园沟为水土保持示范区,以期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绥德县的水土保持工作。韭园沟首先进行的治理措施就是在沟中修建淤地坝,并成功的完成了淤地坝的选址、修建、养护以及坝地作物的防洪保收等科学试验和具体实践,尤其在坝地防洪保收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世纪50年代末,通过党委挂帅、典型示范、技术传授等方式,绥德县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淤地坝建设的群众性运动。尤其是60、70年代的基本农田建设,坝地作为黄土高原地区三大基本农田之一,得到长足的发展。集体化时代淤地坝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导致淤地坝的管护失位,加之集体化时代修建的淤地坝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淤地坝的脆弱性日益凸显,其保持水土和发展农业的效益有所削弱。
张志勇[9](2018)在《改革开放40年山西水土保持发展回顾》文中认为面对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农村长期贫困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因时制宜、改革创新,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治山治水,治沟治滩,大搞水土保持,取得了显着成效,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大为减少,水土流失强度大为减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介绍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在民营水保、重点治理、依法防治方面的发展历程、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田蕊[10](2017)在《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因修建工程而引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多次发生。三门峡水库区的移民又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一例。本文以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为中心,探究国家、社会和移民等各方力量的互动关系,呈现时代背景下的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以档案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材料为主,勾勒出一部陕西库区移民的历史。文章呈现了数以万计的库区移民离开原籍,与新家园相互适应,以及移民在各种身份之间寻找平衡与出路的过程。陕西库区移民具有复杂而多面的身份属性。他们既是相对于国家的个体国民,还是依赖土地而生的“农民”。这些复杂的属性统合于“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身份之下,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这种身份可以成为移民群体扭转与新家园博弈过程中所处颓势地位的重要武器;也可能化为加重新、老居民疏离关系的砝码,使库区移民最终成为“新家园之他者”。作为一次国家行为的人口迁移,国家政权不仅为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身份镶上特别的政治光环,还曾强有力地介入到迁安初期的各项活动之中。出于巩固成果的考虑,它可能成为移民群体借助或依附的力量。但同样出于对现实形势的考量,这种依附力量可能出现失效或反转的情况。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讨论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因由。此次移民是由修建水库派生而出,故本章系统梳理中共中央的治黄理想和对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整体构想,以及身负巨大移民压力的陕西省的坚持与妥协:考察陕西省对于境内移民的总体规划、组织与初步应对。第二章具体呈现陕西库区移民的迁移过程。从迁安双方的协商、组织、接收与安置等方面,详细介绍移民外迁宁夏和内安渭北高塬的历程与最终归宿。第三章重点考察陕西库区移民,尤其“插社”安区“老户村”的移民,与新家园适应过程中的困境和应对策略。移民适时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掌握“上告”这一武器,借助国家政权争取自身利益,满足己方的身份期待。然而对类似国家政权等外部力量的过分依赖,使移民扭转相对弱势处境的目标同样存在无法实现的风险。第四章以发生在1961-1963年间的移民返库高潮为中心,关注移民夹缝中的身份,揭示他们在原籍与新家园之间摇摆不定、左右疏离的尴尬境遇。对安置区来说,这些三门峡库区移民是名副其实的外来者。故部分移民以内部联合的方式共同抵御外部压力,甚至要求基层单位对其进行二次“隔离安置”。同样,对于库区原籍而言,这些迁出的移民也不再是“本地人”。尤其在“拉吊庄”过程中,很多返库移民又卷入与原籍社队、国有农场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之中,成为被原籍各方势力排斥的一方。第五章以蒲城县永平村移民安置为个案,考察迁入“客户村”的移民群体的实际境遇与内部关系,探究库区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疏离”的另一面相及其原因。
二、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试点工作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试点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治水新篇章——在202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水利工作成效显着,“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
(一)持续发力补短板,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
(二)坚定不移强监管,水利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
(三)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 |
二、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战略布局 |
(一)深刻认识“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原则 |
(三)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核心系统实施水利工程补短板 |
(四)以完善监管体系为支撑纵深推进水利行业强监管 |
三、扎实做好2021年水利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一)强化规划引领,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 |
(二)突出标本兼治,切实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
(三)坚持从严从实,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2)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治水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水利工作成效显着,“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
(一)持续发力补短板,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
(二)坚定不移强监管,水利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
(三)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 |
二、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战略布局 |
(一)深刻认识“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原则 |
(三)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核心系统实施水利工程补短板 |
(四)以完善监管体系为支撑纵深推进水利行业强监管 |
三、扎实做好2021年水利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一)强化规划引领,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 |
(二)突出标本兼治,切实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
(三)坚持从严从实,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耍老虎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1.2.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
1.2.3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耍老虎的需要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地域武术文化 |
2.1.3 “耍老虎”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
2.2.2 国内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 |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研究 |
2.2.4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
2.5 个人见解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口述史研究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耍老虎概述 |
4.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耍老虎的背景 |
4.1.2 耍老虎的历史渊源 |
4.1.3 耍老虎的特征 |
4.1.4 耍老虎的功能 |
4.2 耍老虎技艺的技术内容 |
4.2.1 扮演老虎者的基本技术 |
4.2.2 领虎者的基本动作 |
4.2.3 耍老虎固定套路分析 |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耍老虎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 |
4.3.1 耍老虎开展区域的调查情况 |
4.3.2 耍老虎传承主体的调查研究 |
4.3.3 耍老虎传承方式研究 |
4.3.4 耍老虎的传承管理研究 |
4.3.5 耍老虎传承人对传承状况的满意度研究 |
4.4 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研究 |
4.4.1 传承人的习艺经历 |
4.4.2 时代变化中的耍老虎发展 |
4.4.3 传承人眼中的耍老虎发展现状 |
4.5 耍老虎传承面临的困境 |
4.5.1 传承人老龄化 |
4.5.2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
4.5.3 缺乏政府支持 |
4.6 耍老虎的传承对策研究 |
4.6.1 政府扶持 |
4.6.2 举办相关培训班 |
4.6.3 项目进学校 |
4.6.4 提升传承人和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
4.6.5 推动耍老虎相关产业的发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生态补偿模式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的思路和构想 |
2 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的必要性 |
2.1 有效拦截入黄泥沙和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
2.2 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2.3 有效提高内蒙古河段的防洪防凌能力 |
2.4 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3 水土保持“拦沙换水”发展现状和综合效益分析 |
3.1 发展现状 |
3.2 综合效益预期 |
4 水土保持“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5 结 语 |
(8)黄土高原淤地坝发展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孕生 |
2.1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 |
2.1.1 梯田 |
2.1.2 砂田 |
2.1.3 坝地 |
2.2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孕生 |
2.2.1 自然的馈赠:天然“聚湫” |
2.2.2“易于收获高田”:淤地坝的孕生 |
第三章 民国时期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发展 |
3.1 黄河治理:国民政府的淤地坝试验 |
3.1.1 水土保持在黄河治理中的重要性 |
3.1.2 淤地坝建设的理论构想 |
3.1.3 淤地坝建设的具体实践 |
3.2 “保障供给”:陕甘宁边区的筑坝淤田事业 |
3.2.1 发展农业 |
3.2.2 合作打坝 |
第四章 集体化时代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兴盛——以陕西绥德为例 |
4.1 淤地坝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性 |
4.2 淤地坝建设典型的培育 |
4.2.1 淤地坝建设的先行者——柳湾村 |
4.2.2“韭园沟不再向黄河送泥沙”:韭园沟典型的树立 |
4.3 淤地坝建设的普遍展开 |
4.3.1 党委挂帅 |
4.3.2 典型示范 |
4.3.3 技术推广 |
4.3.4 淤地坝建设概况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黄土高原淤地坝脆弱性的凸显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改革开放40年山西水土保持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民营水保 |
1.1 发展历程 |
1.2 政府推动 |
1.3 发展现状 |
2 重点治理 |
2.1 发展历程 |
2.2 经验做法 |
3 依法防治 |
3.1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
3.2 队伍建设 |
3.3 监督执法 |
4 成效显着 |
(10)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因由 |
一、决策:中共中央对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整体构想 |
二、陕西省的初步回应 |
三、陕西省库区移民的总体设计 |
第二章 离乡:“外迁”与“内迁”(1956-1959) |
一、迁往银川 |
二、安置计划的改变与各方应对 |
三、省内安置:县内移民与迁往渭北 |
第三章 适应之难:作为博弈一方的移民(1960-1961) |
一、多重“彼此之分” |
二、上告:移民的武器 |
三、“武器失灵”:以盟庄大队安民问题的处理为例 |
第四章 夹缝中的移民:徘徊在新家园与库区之间(1961-1963) |
一、安区的“外来者” |
二、“拉吊庄”:与新乡党同返库区 |
三、库区“乱曲”:“外迁”移民的强势加入 |
四、“全员撤离库区” |
第五章 “新老疏离”的另一面相:以永平村为个案 |
一、溯源:走进蒲城永平 |
二、“新、老居民两相安” |
三、难以遮蔽的“另相疏离” |
四、引发“另相疏离”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试点工作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治水新篇章——在202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鄂竟平. 水利发展研究, 2021(01)
- [2]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治水新篇章[N]. 鄂竟平. 中国水利报, 2021
- [3]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王长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耍老虎的传承研究[D]. 薛清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生态补偿模式浅析[J]. 惠波,李斌斌,惠露,赵俊侠,王婷,唐红玉,赵晓林,李丹阳. 中国水土保持, 2019(06)
- [8]黄土高原淤地坝发展变迁研究[D]. 艾开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9]改革开放40年山西水土保持发展回顾[J]. 张志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8(12)
- [10]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D]. 田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