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校农科类学报上网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东梅[1](2019)在《建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扶贫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黄俊利[2](2018)在《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及原因研究 ——以N校为例》文中提出2003年1月,上海复旦大学“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允许244名学生重新选择新的专业继续学习,被看作中国高校转专业的标志。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修订、颁布并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大学生转专业的问题上,做出了明确规定: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学校制定的转专业规定申请转专业,并且把是否同意学生转专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所在学校,即只要学校批准,学生就可以实现专业的转换。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从2006年起,全国的知名高校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转专业文件,这寓意着高校掌握了学生转专业的自主权。为了顺应转专业潮流,N校也在2005年4月30日出台了《N校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办法》自实施之日起至今已有十几年,几经修改,目前已经趋向成熟。为了了解N校学生的转专业现状,笔者将N校2013-2015级各学院转专业情况统计表和各专业转入、转出情况一览表进行分析与统计,发现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心理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是转入的热门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是转出的热门学院;师范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和法学始终都是转入热门专业,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5个专业则为转出热门专业。为了全面而准确地了解N校学生转专业的深层原因,同时为N校转专业政策的实施与管理者和以后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意见,笔者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办法,自行编制问卷,从个人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角度对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对转专业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即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转专业的真实想法。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转专业的个人原因主要有:1.学生个人的兴趣与爱好;2.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3.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4.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5.纯粹想换个环境;6.从众心理;7.适应能力差等等。影响学生转专业的外部原因主要有:1.就业的导向作用;2.原专业偏冷门,不受学校重视;3.父母的干预;4.原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设备、课程等落后;5.将原专业作为转专业的跳板;6.同学的负面影响;等等。在对学生进行转专业原因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学院和学生三个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N校转专业政策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对转专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在转专业上的专业指导不足;院系之间存在“内部壁垒”现象,转专业后的补课任务重;学生转专业存在盲目性,父母干涉过多,转专业后的班级融入困难等。据此,建议学校加强转专业政策的宣传,加强转专业的专业指导,建立完善的转专业反馈机制;缩小冷热专业差距,增加对转入学生的关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减少转专业的盲目性等。
张力[3](2017)在《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不断重塑着人们的认知和社会结构,对高校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不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易班”网络互动社区是近年来工作创新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易班”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全面描述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发展历程、特征理念和建设效果,对“易班”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和公益性、互动性、教育性特征进行阐释,对易班网络思政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机理关系进行分析;从哲学层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互联网的本质和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关系的连接与互动,易班网络思政需要唤醒、放大、延伸和充分释放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层面探讨全环境、多维时空、主体间性理论对模式构建的参考价值以及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对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实证角度面向全国共建高校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易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优化措施和以“纲要制定的系统化设计、队伍建设的班级化协同、环境建设的网络化拓展、质量保障的双重化促进”四化联动提升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在现象归纳、经验总结、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三阶段全环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朱小虎[4](2017)在《浅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素质教育》文中认为大学本科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积淀,在学习中专业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专业素养得到一定培养。毕业论文是本科毕业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综合知识的能力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分别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诚实为学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方面来突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邹志翔[5](2017)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传统农业越来越难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建设先进的现代农业便成为了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农业要以人为本,要以先进科技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武装农民,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培育职业农民就成为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互联网+农业”新形势下的职业农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以期提升自我,顺应时代要求,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提出了“互联网+农业”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农民生产行为的优化、培育模式等方面解决原来普遍存在的以简单“培训”替代“培育”、培育工作缺乏精准性等问题。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撑的耦合系统。首先,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什么问题”,认为随着“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理念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并建设一支满足农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水平较高的、技术能力过硬的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响应“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必要之举。第一章主要阐述当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界定了“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业”背景下职业农民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分析了“互联网+农业”培育的特点,确定“互联网+农业”背景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接着,第三章分析了“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的新需求;第四章以对湖南省邵阳市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型,分析了发展现状,提出了职业农民供需矛盾的问题;第五章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如何以“互联网+农业”模式来培育新型农民提出政策建议。
谢典[6](2012)在《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高层次教育。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大力加强和发展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全面发展,才是强国之路。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国家。“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其根本是农民,核心是增收。而农业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之一。农业院校研究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他们素质的提高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他们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着他们自身道德素质的高低及新农村的构建。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目的。以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资料及实际问卷调研为主要研究方法。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概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第二部分是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相关内涵及理论基础。首先解释相关含义,进而介绍特征,并详细介绍西方思想道德和我国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重点阐述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着重分析新时期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做出全面的论述。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介绍当代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征。重点分析了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学校因素,如学校管理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因素,还有来自家庭的影响和研究生自身的因素。最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明确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机制与体制;发挥导师的主导地位;建立专门的心理机构;加强和改进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培养“农志”的理想信念;培养依法治农的守法意识等方面来改进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能为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思路。
戴维[7](2011)在《学评教系统构建及其背景特征对评价结果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所采用。如何评价大学教师教学质量便成为一个学术问题,得到相关学者的持续关注和越来越重视。在开展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工作过程中,管理部门发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并不是与规划之中的评价工作完全吻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事情。构建科学的学评教体系,开展学评教中背景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能够有效地指导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热情,缓解日常管理工作中矛盾,改善领导、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避免出现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混乱局面,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丰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本研究从高校学生评教的实际出发,结合作者的管理工作,对高校学评教的系统构建以及学生评教的背景因素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对一直困扰高校的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工作找出影响其合理性的因素所在,通过实践提出改进建议,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更具合理性、有针对性、有操作性,让学生理性参加评教,教师接受评教结果、学校合理使用评教数据,真正起到教学相长,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评教目的。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热情,改善领导、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阮晓毅[8](2010)在《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柑橘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柑橘业作为我国南方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卖橘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柑橘农户。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柑橘作为主要国际贸易农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柑橘产业将进入一个全面的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我国柑橘产业化,提高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在保住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论文通过法学、产业学和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在法学基础理论上,主要从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安全价值理论和市场规制理论来展开论述;在产业理论上,主要借鉴了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学研结合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上,则通过利益分配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入手分析。力求在多重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探求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具体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完善及发展模式。同时,充分借鉴了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柑橘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借鉴。论文以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为例,通过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典型性,全面分析了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存在的主体、安全、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法律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思路,即通过利益分配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多项制度共同作用、相互配套,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提升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工作的实践绩效。最后,基于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的体系化供给,进一步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及模式选择。提出了通过多元主体互动体系、专业市场链条体系和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来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完善。立足我国已有的柑橘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评析,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中介组织链接+政府推动为支撑”创新模式——产学研结合带动型,进而以柑橘生产、流通、消费、管理为突破口,构建适应我国柑橘产业化创新模式的特色鲜明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以通过法律的指引、规范和保障作用来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陈志忠[9](2010)在《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了学分制,为了完善学分制进而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最初的构想是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趋提供个性化学习、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能够较好的应对因高校扩招而出现人才培养上的“批量生产”,防止因学分制改革而导致学生选课盲目,或重量不重质的情况发生,避免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因教学与管理学生相脱节而导致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该制度的问题,即制度本身的问题及与原制度接洽不和谐的问题,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导师资源太少,学生参与性不高,导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指导学生热情不高。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多问题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困难的真正原因,本文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希冀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确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采取不同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写作出发点,以往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导师制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着重阐述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史及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异同;第三部分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理论;第四部分对江西师范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则针对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遇到的困境,提出了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议。虽然本文主要是一个“院校研究”,但是不同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实施不同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
杨青[10](2009)在《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尤其是农科院校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明显不足,人才缺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已明显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业院校是高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型农业技术知识的集散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阵地,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事关科教兴国大业,是农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使命。本研究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入手,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个性特征、农科大学生特点和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结合农业院校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着力阐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为提出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农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加强大学生哲学修养为基础,优化专业设置,构建高起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全面素质教育模式,拓宽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本文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上述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对高校农科类学报上网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农科类学报上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及原因研究 ——以N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 专业 |
(二) 转专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转专业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转专业制度实施的背景 |
第二节 大学生转专业的发展现状 |
一、转专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
二、转专业的要求不断降低 |
第三节 转专业政策实施的价值 |
一、对学生的价值 |
二、对学校的价值 |
三、对社会的价值 |
第二章 N校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N校转专业政策 |
一、关于转专业人数的规定 |
二、转专业的申请条件 |
三、转专业政策的具体实施 |
四、转专业的管理 |
第二节 N校学生转专业的具体情况 |
一、学院转专业情况 |
二、各专业转出与转入情况 |
第三章 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原因 |
一、个人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转专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学校方面 |
一、问题讨论 |
二、对策分析 |
第二节 学院方面 |
一、问题讨论 |
二、对策分析 |
第三节 学生方面 |
一、问题讨论 |
二、对策分析 |
研究结论和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外文文献类 |
五、其他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转专业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转专业访谈学生汇总 |
致谢 |
(3)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情况 |
1.2.2 国内关于易班的研究情况 |
1.2.3 国外研究情况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
2.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 |
2.1.1 互联网的发展与教育形态的嬗变 |
2.1.2 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2.1.3 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
2.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实践基础 |
2.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
2.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演进 |
2.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三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特点与创新 |
3.1 易班的兴起和发展 |
3.1.1 易班的缘起 |
3.1.2 易班的发展 |
3.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特点 |
3.2.1 政府主导、三级联动的公益性网站 |
3.2.2 基于WEB2.0、共建共享的互动性社区 |
3.2.3 立足校园生活、聚焦思想引领的教育类网站 |
3.3 易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索 |
3.3.1 平台创新: 以构建全国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为宗旨 |
3.3.2 路径探索: 以打造遵循规律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目标 |
3.3.3 方式创新: 以思想引领为主线的“三位一体”内涵建设理念 |
第四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究 |
4.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性 |
4.1.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4.1.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
4.1.3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
4.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意蕴与基本理论 |
4.2.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意蕴 |
4.2.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4.3 习近平的“网络观”对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
4.3.1 基本定位: 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
4.3.2 建设目标: 建设网络强国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4.3.3 管理体制: 落实党管网络、统一管理和依法治网 |
4.3.4 治理路径: 建设以人为本、融合发展的清朗网络空间 |
第五章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 |
5.1 易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开发 |
5.1.1 问卷题项和初始问卷的编制 |
5.1.2 预测试及正式调查问卷的确定 |
5.2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专题调研 |
5.2.1 调研样本选择和专题调研的开展 |
5.2.2 专题调研回收样本的基本信息 |
5.2.3 专题调研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
5.3.1 网络使用总体情况 |
5.3.2 易班使用基本状况 |
5.3.3 易班内容建设模块分析 |
5.3.4 易班的开放互动性建设 |
5.4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的结论 |
5.4.1 样本基本信息结论 |
5.4.2 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结论 |
5.4.3 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
第六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问题及优化改进 |
6.1 易班平台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1 实证调研问题的客观反映 |
6.1.2 易班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 易班平台的技术性改进与优化措施 |
6.2.1 推动技术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
6.2.2 整合平台资源,提升用户黏度 |
6.2.3 完善机制体制,形成工作合力 |
6.3 “四化联动”提升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6.3.1 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主渠道 |
6.3.2 制定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纲要 |
6.3.3 强化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6.3.4 优化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6.3.5 系统保障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
第七章 基于易班的“三阶段全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7.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涵的厘定 |
7.1.1 “模式”的一般性释义与理论内涵 |
7.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要义与理论概括 |
7.2 基于易班的三阶段全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7.2.1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提出 |
7.2.2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 |
7.2.3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运行 |
7.2.4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浅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能力 |
二、培养学生诚实为学的基本素质 |
三、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
四、结束语 |
(5)“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与模型 |
第3章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职业农民的能力与素质需求 |
3.1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
3.2 “互联网+农业”对职业农民能力与素质的需求 |
3.3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旺盛 |
3.3.1 职业农民对“互联网+农业”相关知识的需求旺盛 |
3.3.2 职业农民对在家接受多元化教育培训的需求旺盛 |
3.3.3 职业农民对弹性学习制度的需求旺盛 |
3.3.4 职业农民对与自身培育相关的扶持政策的需求旺盛 |
第4章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
4.1 邵阳市职业农民培育总体状况 |
4.1.1 样本量说明 |
4.2 邵阳市“互联网+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需求模型构建 |
4.2.1 知识 |
4.2.2 技术 |
4.2.3 能力 |
4.3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状况分析 |
4.4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供给现状及问题分析 |
4.5 邵阳市“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求现状及问题分析 |
4.6 基于实证分析下的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
第5章 国外相关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经验分析 |
5.1.1 美国经验——重视互联网相关立法,完善互联网培训课程 |
5.1.2 日本经验——政府积极参与,帮助农民多渠道集资 |
5.1.3 德国经验——引导社会和社区积极参与 |
5.1.4 欧盟经验——利用电商技术搜集或提供信息 |
5.2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6章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强政府干预、重构政府责任,利用“互联网+”提高培育精准性 |
6.1.1 构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 |
6.1.2 健全生产、销售、管理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法律法规 |
6.1.3 建立系统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管理制度 |
6.1.4 加强对农村人口的科学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
6.1.5 开展全国性的的摸底调研,了解情况,精选培育对象 |
6.2 农民自身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融入“互联网+农业” |
6.2.1 消除社会及农民自身对农村和农民职业的偏见 |
6.2.2 新型职业农民要增强自身主体意识、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
6.3 为培育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
6.3.1 科学制定培育规划及目标,提高培育的精准性 |
6.3.2 科学设置培训方式、内容、时间、地点,尊重农民实际需求 |
6.3.3 加强培训监督管理机制,敦促培育工作落实到位 |
6.3.4 完善培育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体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概述 |
2.1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概念 |
2.1.1 研究生 |
2.1.2 思想道德教育 |
2.1.3 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 |
2.1.4 农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 |
2.2 农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西方德育的理论基础 |
2.2.2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3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
3.2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
3.2.1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 |
3.2.2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调查情况 |
3.3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3.2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3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专职机构不健全 |
3.3.4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
3.3.5 农业院校研究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因分析 |
3.4.1 “小农意识”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
3.4.2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足 |
3.4.3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
3.4.4 农业院校研究生自身素质的不足 |
4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4.1 完善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目标 |
4.1.1 明确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
4.1.2 建立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机制 |
4.1.3 发挥导师在研究生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
4.1.4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
4.2 创新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
4.2.1 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和道德价值观教育 |
4.2.2 加强服务“三农”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
4.2.3 注重农业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
4.3 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 |
4.3.1 创造网络信息沟通平台 |
4.3.2 培养“农志”的理想信念 |
4.3.3 培养依法治农的守法意识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学评教系统构建及其背景特征对评价结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学评教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平理论 |
2.1.2 教学相长理论 |
2.1.3 管理学理论 |
2.1.4 教育心理学理论 |
2.2 学评教的理论依据 |
2.2.1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国家相关法律和理论依据 |
2.2.2 学生参加评价活动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
2.2.3 学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 |
2.2.4 学评教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客观需要 |
2.3 常用评价方法 |
2.3.1 CIPP 模式 |
2.3.2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式 |
2.3.3 平均分数法 |
2.3.4 均差分数法 |
2.3.5 模糊评价法 |
2.3.6 AHP 层次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评教系统的构建 |
3.1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
3.2 构建学评教系统的基本原则 |
3.3 构建学评教系统 |
3.3.1 学评教构建的基本环节 |
3.3.2 构建学评教指标体系 |
3.4 基于AHP 和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 |
3.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4.2 基于 AHP 法的权重确定 |
3.4.3 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实例 |
3.4.4 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 |
3.4.5 模糊数学法评价应用实例 |
3.4.6 学评教体系权重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评教主要背景特征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实例 |
4.1 教师属性的背景特征影响研究 |
4.1.1 职称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1.2 年龄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1.3 职务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1.4 性别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1.5 学历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1.6 身份背景(专业岗位)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1.7 教师背景因素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分析 |
4.2 课程属性的背景特征影响研究 |
4.2.1 专业课程与公共通修课程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2.2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2.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2.4 文理科课程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2.5 课程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分析 |
4.3 学生背景特征影响研究 |
4.3.1 班级容量(授课人数)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3.2 学生年级背景对学评教成绩的影响 |
4.3.3 学生培养层次背景对评教成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学评教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
5.1 加强学评教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
5.1.1 建立完善的学评教管理政策 |
5.1.2 构建组织培训和科学评价机制 |
5.1.3 做好反馈督查和总结工作 |
5.2 优化健全学评教评价体系 |
5.2.1 优化评价试卷 |
5.2.2 完善评价体系 |
5.3 充分考量背景特征因素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详细摘要 |
(8)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外柑橘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柑橘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
1.2.4 中外柑橘产业化的比较研究 |
1.2.5 现有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路线 |
1.3.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柑橘产业化的支撑背景与基本理论 |
2.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背景研究 |
2.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政策支持 |
2.1.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实导向 |
2.2 柑橘产业化的法学理论基础 |
2.2.1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2.2 平等发展权理论 |
2.2.3 安全价值理论 |
2.2.4 市场规制理论 |
2.3 柑橘产业化的产业学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2 产学研结合理论 |
2.3.3 宏观调控理论 |
2.4 柑橘产业化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4.1 利益分配理论 |
2.4.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柑橘产业化的现实与借鉴 |
3.1 国外柑橘产业化的实践考察 |
3.1.1 美国:柑橘产业市场一体化 |
3.1.2 巴西:柑橘产业产品商业化 |
3.1.3 澳大利亚:柑橘产业管理体系化 |
3.1.4 日本:柑橘产业主体专业化 |
3.1.5 南非:柑橘产业经营集团化 |
3.2 国外柑橘产业化的经验启示 |
3.2.1 重视良种繁育,品种结构优化 |
3.2.2 产区布局集中,专业化程度高 |
3.2.3 产业加工规模化,营销体系完善 |
3.2.4 产业协会支撑,政府极力扶持 |
3.2.5 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健全 |
3.3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的实证分析 |
3.3.1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的概况 |
3.3.2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的调查样本剖析 |
3.4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
3.4.1 产业主体缺乏产业化意识 |
3.4.2 产业生产缺乏集约化协作 |
3.4.3 产业加工缺乏规范化运作 |
3.4.4 产业营销缺乏体系化链条 |
第四章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困境剖析 |
4.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困境 |
4.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主体困境 |
4.1.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安全困境 |
4.1.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信息困境 |
4.1.4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技术困境 |
4.1.5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其他困境 |
4.2 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困境的成因分析 |
4.2.1 法律制度不完善 |
4.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2.3 市场体系不成熟 |
4.2.4 利益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供给 |
5.1 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基本理念 |
5.1.1 利益和谐理念 |
5.1.2 协同协调理念 |
5.1.3 公平效率理念 |
5.1.4 政策倾斜理念 |
5.2 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基本原则 |
5.2.1 效益最大化原则 |
5.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3 权利与义务互补原则 |
5.2.4 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 |
5.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供给 |
5.3.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合作组织制度 |
5.3.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利益分配制度 |
5.3.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市场准入制度 |
5.3.4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标准认证制度 |
5.3.5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教育培训制度 |
5.3.6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制度 |
5.3.7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5.3.8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农业补贴制度 |
5.3.9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纠纷解决制度 |
5.3.10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环境保障制度 |
5.3.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责任认定制度 |
第六章 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回应 |
6.1 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完善 |
6.1.1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多元主体互动体系 |
6.1.2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专业市场链条体系 |
6.1.3 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
6.2 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架构 |
6.2.1 我国柑橘产业化已有组织模式评析 |
6.2.2 产学研结合带动型创新模式构建 |
6.2.3 我国柑橘产业化创新模式的运行机制构建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具体方略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宜昌市柑橘产业化问题的调查问卷样卷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附录4 研究生期间的社会工作及奖励 |
致谢 |
(9)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导师制的概念界定 |
1.2.2 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念界定 |
1.3 相关研究的回溯 |
1.3.1 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异同比较 |
2.1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 |
2.2 美国: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发展 |
2.3 中外本科生导师制之异同比较 |
第3章 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探讨 |
3.1 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
3.1.1 导师制是大学目标追求和使命坚守的一种体现 |
3.1.2 导师制是大学教书育人文化属性的一种体现 |
3.1.3 导师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
3.1.4 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本科生导师制 |
3.2 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特点 |
3.2.1 本科生导师制强调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
3.2.2 本科生导师制强调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 |
3.2.3 本科生导师制强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
3.2.4 本科生导师制强调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 |
3.3 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3.3.1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 |
3.3.2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推行素质教育 |
3.3.3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
3.3.4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自我优化 |
3.4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
3.4.1 全程本科生导师制 |
3.4.2 高年级导师制 |
3.4.3 低年级导师制 |
3.4.4 英才导师制 |
第4章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
4.1 对江西师范大学以及本科生导师制的介绍 |
4.2 调查研究目的 |
4.3 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
4.3.1 调查对象 |
4.3.2 研究方法 |
4.4 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 |
4.5 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4.5.1 本科生导师制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可深入推行 |
4.5.2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亟待加强 |
4.5.3 师生感情比较淡漠,关系相对疏远 |
4.5.4 导师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内容不清晰 |
4.5.5 部分导师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 |
4.5.6 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
4.5.7 部分导师路径依赖的思想严重 |
4.6 对本科生导师的访谈结果如下 |
4.6.1 评价指标导向问题 |
4.6.2 其他任务多,尤其是科研任务重 |
4.6.3 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
4.6.4 学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支持少,重视不够 |
第5章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与建议 |
5.1 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深化认识 |
5.2 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5.3 要完善和加强与导师制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建设 |
5.4 要加强导师考核评价,建设导师制质量监控体系 |
5.5 要重视本科生导师的培训和经验交流 |
5.6 要适当放宽导师任职条件中对职称和学历的限制 |
5.7 要改善僵硬固定的师生搭配,缔结灵活的导—学关系 |
5.8 要配备助导,组建导师工作组 |
5.9 要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提高指导的实效 |
5.10 要重视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增强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导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性及必要性 |
2.1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和素质要求 |
2.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背景 |
2.3 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
2.4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 |
3.1 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意义 |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与个性特征 |
3.3 农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
3.4 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3.5 服务"三农"是农业院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
第四章 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
4.1 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是根本 |
4.2 加强大学生哲学修养是基础 |
4.3 优化适合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是前提 |
4.4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起点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 |
4.5 构建适应科技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保障 |
4.6 制定科学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是载体 |
4.7 创新全面素质教育模式,拓宽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是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高校农科类学报上网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扶贫对策研究[D]. 郭东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9
- [2]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及原因研究 ——以N校为例[D]. 黄俊利.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3]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7(01)
- [4]浅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素质教育[J]. 朱小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4)
- [5]“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 邹志翔.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6]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 谢典.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7]学评教系统构建及其背景特征对评价结果影响的研究[D]. 戴维.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5)
- [8]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D]. 阮晓毅.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9]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D]. 陈志忠.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5)
- [10]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杨青.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