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浦北县粮食系统经济效益佳(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芳[1](2019)在《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能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对钦州市生态农业的研究尚少,本文采用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发现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2)钦州市生态农业主要有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种养结合、以沼气为中心的种养结合模式和观光旅游五大运行模式。(3)从钦州市生态农业SWOT分析来看,显示出钦州市发展生态农业利大于弊。(4)通过研究发现钦州市生态农业存在生态农业模式没有得到较好推广、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紧张、农业技术人员匮乏、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不高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支持力度、抓住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科技、保护生态环境七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唐梓萍[2](2019)在《南流江流域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以及土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南流江流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是广西境内独流入海中流域面积最大、干流最长的河流,沿江的平原地区分布着大片的耕地,耕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3%,是广西重要的粮食产区。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流域内耕地质量的研究和生态安全保护已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在耕地质量评价基础上,结合南流江流域的区域特点进行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来探讨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首先,以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数据基础,从土壤因素、地形地貌、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四个方面构建流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进行质量评价;其次,结合研究区的特点,从耕地承载压力、耕地利用强度、耕地生态环境、耕地保护措施四个层面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并诊断出阻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将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不同生态安全等级下耕地质量分布情况,以叠加结果为依据,划分耕地质量保护区,并针对不同耕地质量保护区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南流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耕地利用等别、耕地经济等别的空间分布特征大体一致,耕地质量整体呈现由中间的平原地区向四周逐渐降低的特征,这与流域的地貌分布和坡度走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情况十分吻合。其中,耕地自然质量等别以69等地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94.09%;耕地利用等别和耕地经济等别以68等地为主,分别占耕地总面的86.17%、83.6%。(2)由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可知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不高,介于0.200.59之间,耕地生态安全主要以临界安全等级和较不安全等级为主,其中临界安全等级的耕地面积为12.02万公顷,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59.01%,较不安全等级的耕地面积为6.97万公顷,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34.20%。(3)将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可以得到:在南流江流域中,耕地质量高、生态又安全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56.92%;耕地质量低、生态安全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6.43%;耕地质量高、生态危险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34.21%;耕地质量低、生态危险的耕地面积占流域耕地总面积的2.44%。因此,根据叠加结果将流域划分为生态安全高质量区、生态安全低质量区、生态危险高质量区、生态危险低质量区四个耕地质量保护区,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区提出了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杨明智[3](2019)在《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同时工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粗放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瓶颈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加强生态保护,统筹解决好水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时不我待。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我国的用水方式和管理发生了新的变化。201 1年中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构建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实施总量控制与效率控制管理。2017年,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指导方针。将我国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对水文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认识和研究相结合,提高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需求,也因此成为水资源学科需要突破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尚停留在初步探讨阶段,对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没有清晰的理论基础,基于水循环机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方法与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基于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在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方法体系,研发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拟模型SWATWAQER,并将模型成功地应用到了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南流江流域。设置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等多种情景,采用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生态五大系统多目标综合决策方法进行方案优选,量化了南流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以及绿色发展理念,以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为核算基础,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与环境五维属性的协调发展为核算准则,以“指标选择-情景设置-方案模拟-效果评价-指标核算”为核算思路,以“量-质-效”三位一体控制为核算目标,并提出了方案设置、模型构架以及方案评价方法,系统构建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2)通过对SWAT模型的改进,研发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SWATWAQER。模型采用全新的”子流域-灌区-行政区-水功能区”嵌套式坡面离散方法,很好地处理了天然子流域边界、行政区边界、灌区边界互不重合的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模型耦合、自然-社会水循环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耦合,具有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拟、需水预测模拟、自然-人工水循环耦合模拟、水量水质耦合模拟以及水资源配置模拟等功能。通过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径流、蒸散发、泥沙和水质等方面的校验,验证了 SWAT WAQER模型模拟性能可靠,模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的有力支撑工具。(3)以广西南流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案的评价优选,量化了2030年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总量控制与效率控制指标:全流域国民经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3.28亿m3,其中地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3.26亿m3,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制指标为3.98亿m3,工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42亿m3,农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7.45亿m3,生态用水控制指标为0.43亿m3;全流域总氮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10965t,其中点源排放量1821t,面源排放量为9144t;总磷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1250t,其中点源排放量148t,面源排放量为1102t。万元工业增加值控制指标为27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4)通过采用HadGEM2-ES模式,分析了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的南流江流域水与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三种排放情景下,未来南流江流域降水和气温呈现增加态势。除RCP4.5排放情景外,未来南流江流域天然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其中,在RCP4.5排放情景下,天然径流量增加了4.0%;在RCP8.5排放情景下,天然径流量减少了10.8%;实际蒸散发分别增加了6.4%、4.5%和6.3%;三种排放情景下的污染负荷来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RCP2.6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将减少39.6%,总磷负荷量减少46.5%;在RCP4.5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减少27.9%,总磷负荷量减少28.6%;在RCP8.5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将增加6.9%,总磷负荷量增加7.8%;未来南流江流域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呈现减少趋势。三种排情景下,南流江流域水稻平均产量分别减少2.3%、0.67%和3.4%。(5)选用RCP4.5排放情景,采用SWAT WAQER模型的模拟以及对各方案的评价优选,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2030年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进行了核算:全流域国民经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8.18亿m3。其中,地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8.18亿m3,生活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98亿m3,工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42亿m3,农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2.35亿m3,生态用水控制指标为0.43亿m3;全流域总氮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8537t,其中点源排放量1821t,面源排放量为6716t;总磷入河排放量为750t,其中点源排放量148t,面源排放量为602t。万元工业增加值控制指标为27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
涂程莉[4](2013)在《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林地资源是森林的载体,不仅是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林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林地是增强森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繁荣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基础。林地可持续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两型社会、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生态、环境需求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地可持续利用,就是保障林地能持续满足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森林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来自导师的科研项目“广西浦北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数据处理”,本人以林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对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研究,从影响林地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生态、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林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结合林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以及对林地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和思考,对处于不同可持续利用阶段的林地进行了界定,将林地可持续利用分为可持续利用准备阶段、初步可持续利用阶段、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可持续利用实现阶段。(2)通过比较数据来源的详尽程度,评价对象及评价结果的数据精度,分析了小班评价法、总体评价法与全林实测法等三种常用的评价法。因小班评价法以小班数据为基础,获取数据方便快捷,能保证一定的精度,本文采用小班评价法,对林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3)利用小班评价法,分析了影响林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小班数据,选取了地类组成、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腐殖层厚度、海拔高度、坡向、坡位、立地等级、林种、树种组成、起源、林龄、龄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郁闭度、单位面积株数、经营水平、集材距离、运输距离等22个评价指标,从自然资源,生态、经济三个方面构建了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选择,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并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进行排序和检查,得到生态指标权重0.637,自然指标权重0.258、经济指标权重0.105。(5)本文以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林地为实例,采用2010年浦北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的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小班数据库进行提取、分类,对浦北县林地利用现状及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构建了浦北县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6)利用分等等级的方法,按照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等,将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分为不同等级,根据等级高低分别赋予不同分值。(7)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浦北县利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综合分值,得到评价综合指数为82.35%,按照林地可持续利用判断标准,得出浦北县处于林地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该研究工作构建了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这一指标体系评价得出的结果,分析了浦北县林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存在问题与对策,为完善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相关理论、浦北县及其他城市今后的林地规划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陈兰生,谭保新[5](1998)在《贸工农相结合是发展粮食企业的重要途径──浦北县粮食体制改革的经验》文中指出
徐世宏[6](2013)在《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大背景下,提高水稻免耕抛秧这一创新技术的普及率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推广向现代农业推广过渡的阶段,需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体系。结合水稻免耕抛秧创新技术已经在广西推广应用10多年的情况,本文以此技术为例,从创新扩散和农户采纳行为的角度出发,对技术扩散规律和机理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力求反映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方向及其面临的本质问题。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对免耕抛秧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及扩散路径选择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本研究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详细介绍本文应用的研究理论;第三部分:对社区技术传播网络及其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社区内部传播网络结构和技术扩散过程、社区外部网络联结和社会建构,对微观农户技术采纳行为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对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效果进行评估,分别从推广效果的量化评估、时间维度下的技术扩散趋势、不同群体的技术吸纳偏好、不同空间的技术扩散效率进行研究,最终力图构建完备的技术评估与社会评估框架;第五部分:对农民采用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调研点农户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入访谈,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因素分析,探寻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社区实现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第六部分:系统构建广西水稻免耕抛秧创新技术扩散模式,对技术推广和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改革与创新提供实证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1)以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社会结构是技术扩散过程的决定因素;(2)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人际传播是创新扩散的主要路径;(3)单一的技术推广目标与多样的个体农户需求是技术扩散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4)开展扩散过程评估可以减少创新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5)技术扩散效果取决于目标群体对技术的认知取向和评价标准;(6)农民技术采纳行为受到农户、技术和社会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建议:(1)寻找更加有效的技术扩散路径;(2)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注重受众本位与参与式;(3)应用目标群体策略进行技术推广;(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考虑在社会转型不同阶段中的农民需求;(5)除政府推广机构以外,要注重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在提升技术扩散效率中的作用;(6)开展技术推广工作要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评估。
覃丽双[7](2018)在《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理论是我国学者在研究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过程中研究出的新理论,是未来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流域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方向。流域作为人类文明孕育的主要载体,在支撑人类生产、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导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亟需寻求流域综合治理新途径。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海绵田建设的研究基础上,重视流域蓄水、释水、可恢复的“海绵”特性,构建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建设生态海绵流域的评价方法,依据评价结果与产业结构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合理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减轻甚至解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使整个流域人-水耦合系统和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首先在整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收集处理数据的基础上,理清生态海绵流域的理论内涵。其次,根据王浩院士提出的对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思考(2016),以流域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多过程系统,综合考虑流域自然植被水文调节潜力、地表河湖调节潜力、土壤水文调节潜力、地下水含水层水文调节潜力、水利工程调节能力、社会经济安全度、粮食安全度、用水安全度、生态环境安全度为评价准则层,以流域水文调节能力和水安全需求为评价子系统,构建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潜力综合指数,实现流域生态海绵建设潜力分区方法集成。最后,以广西南流江流域为例,将南流江流域范围内的10个县(市、区)(北流市、玉林市玉州区、玉林市福绵区、博白县、兴业县、陆川县、钦州市钦南区、浦北县、灵山县、合浦县)作为评价单元,对其2015年的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潜力进行分级分区,并基于分区结果与南流江流域产业结构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对南流江流域产业结构提出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两个子系统层的分级结果,可以得到两个子系统层的分级结果基本呈负相关,即各县(市、区)水文调节能力评价值越高,流域的水安全需求评估值越低。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潜力指数基本与南流江流域水文调节能力指数呈正相关,这一结果符合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多过程系统原理。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潜力综合分区按高级、中高级、中级、中低级、低级分为合浦县、钦州市钦南区>博白县>北流市、浦北县>玉林市玉州区、灵山县>陆川县、玉林市福绵区、兴业县。(2)南流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流域对生态环境保护度不足,亟需提高南流江流域生态经济发展觉悟,根据南流江流域10县(市、区)的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潜力综合指数,可知南流江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问题存在共性和分异性,在优化南流江流域产业结构的工作中,需要综合思考其共性和分异性。根据南流江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将南流江流域分为上游第三产业主导区、中游第一产业主导区、下游第二产业主导区,并依据流域的地方资源禀赋,提出符合地区发展的优化路径建议。
张卫[8](2020)在《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马铃薯冬作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产业空间大。近几年,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它先进省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推进广西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提高马铃薯总体单产水平,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补足、补齐产业短板,提升马铃薯附加值,对优化广西粮食生产结构、加快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国家宏观政策和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包括种植区域布局、生产状况、脱毒种薯繁育、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加工、贸易、消费状况等方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广西马铃薯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经营各环节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耕地资源、区位优势、栽培技术,但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工发展滞后、种薯繁育不足,不易发展规模化种植以及易发生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等。广西应该抓住机遇,精确布局各产业带。以满足春季鲜薯供应淡季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为目标,升级产业规模、水平,补足、补齐产业条,创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强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完善全产业链扶持政策,推进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马铃薯产业。
吕永霞[9](2006)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多目标规划建模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规划方法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现以广西钦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研究背景,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系统的特征、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深入分析,目的是针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系统灰色性、可控性、动态性、多目标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运用运筹学、数学和灰色系统等多学科交叉理论建立钦州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找出该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满意方案,为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的、可行的工具和手段。 在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在对市级土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组成的复杂开放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总体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展望,结合其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按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设计流程,设计了3个目标函数,18个变量和25个约束条件,建立了钦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采用所建模型对该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对其进行白化,运用WinQSB软件的Goal Programming程序对模型反复调试分析、优化求解,得到了9个供选方案。根据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选用了11个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供选方案进行择优,最后为该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选出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现实可行的方案8。同时,为有效地实施该方案而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经实证检验分析,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程度较高,这种系统分析与GMDP模型是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这类复杂系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宋才发,秦莉佳[10](2019)在《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法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发展是土地整治的重要标识,土地整治的核心是提升绿色耕地质量,土地整治要符合土地自身的发展规律。民族地区农村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不到位,耕地生态功能保护严重缺位,耕地超负荷耕种问题异常严峻。提升民族地区农村耕地质量的法治举措是:构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法治体系,落实企业保护耕地和生态功能的主体责任,建立公众参与的土地整治制度,强化耕地监管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浦北县粮食系统经济效益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浦北县粮食系统经济效益佳(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
2.1.3 生态农业的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
3.1 钦州市的基本情况 |
3.2 钦州市农业概况 |
3.2.1 钦州市粮食生产平稳发展 |
3.2.2 钦州市经济作物增速较快 |
3.2.3 钦州市农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
3.3 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3.3.1 钦州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完善 |
3.3.2 钦州市生态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
3.3.3 钦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 |
3.3.4 钦州市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较快 |
3.4 钦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
3.4.1 立体种植模式 |
3.4.2 立体养殖模式 |
3.4.3 种养结合模式 |
3.4.4 以沼气为中心的种养结合模式 |
3.4.5 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模式 |
3.5 钦州市生态农业案例分析 |
3.5.1 钦州市钦北区九佰垌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
3.5.2 广西园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
4 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4.1.1 区位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1.3 劳动力优势 |
4.1.4 政策优势 |
4.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4.2.1 生态农业模式没有得到较好推广 |
4.2.2 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紧张 |
4.2.3 农业技术人才匮乏 |
4.2.4 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4.2.5 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 |
4.2.6 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不高 |
4.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4.3.1 政策支持提供发展环境 |
4.3.2 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发展 |
4.3.3 “互联网+农业”发展机遇 |
4.3.4 绿色需求不断上涨 |
4.4 威胁分析(Threats) |
4.4.1 生态农业创新发展与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
4.4.2 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 |
4.4.3 生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4.4.4 环境污染的威胁 |
4.5 钦州市生态农业SWOT矩阵分析 |
5 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
5.2 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5.2.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5.2.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3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 |
5.3.1 资金支持 |
5.3.2 人才支持 |
5.4 抓住生态农业发展机遇 |
5.4.1 紧抓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机遇 |
5.4.2 完善市场机制,抓住“互联网+农业”发展机遇 |
5.5 加强农业产业升级创新 |
5.5.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5.5.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
5.6 大力发展科技 |
5.6.1 加强科技创新 |
5.6.2 加大农技推广力度 |
5.7 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5.7.1 合理利用资源 |
5.7.2 废弃物处理 |
6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南流江流域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特征 |
2.1.4 气候条件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3.1 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3.1.1 基础概念 |
3.1.2 基础理论 |
3.1.3 基本原则 |
3.1.4 评价方法 |
3.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土壤因素 |
3.2.2 气候因素 |
3.2.3 地形地貌 |
3.2.4 社会经济因素 |
3.3 耕地质量评价 |
3.3.1 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分值的确定 |
3.3.2 耕地分等指数计算 |
3.4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3.4.1 耕地质量等别的整体分析 |
3.4.2 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
4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4.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
4.1.1 基本概念 |
4.1.2 基础理论 |
4.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权重的确定 |
4.2.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4.2.4 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3.1 耕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3.2 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度分析 |
5 基于耕地生态安全的耕地质量研究 |
5.1 耕地自然质量等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2 耕地利用等别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3 耕地经济等别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
5.4 耕地质量保护区的划定 |
5.5 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模型研究 |
1.2.2 水文模型的耦合研究 |
1.2.3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 |
2.1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 |
2.1.1 理论内涵 |
2.1.2 核算特征 |
2.1.3 指标体系 |
2.2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科学基础 |
2.2.1 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 |
2.2.2 多目标决策理论 |
2.3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方法 |
2.3.1 核算思路 |
2.3.2 方案设置 |
2.3.3 模型构建 |
2.3.4 方案评价 |
2.4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 |
2.4.1 目标函数 |
2.4.2 约束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开发 |
3.1 SWAT模型主要原理 |
3.1.1 水文过程子模型 |
3.1.2 污染负荷子模型 |
3.2 SWAT改进需求 |
3.2.1 SWAT模型的优点 |
3.2.2 SWAT模型的不足 |
3.2.3 改进的目标 |
3.3 面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调控的改进 |
3.3.1 添加模块 |
3.3.2 改进模块 |
3.4 SWAT_WAQER主要功能 |
3.4.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
3.4.2 国民经济数据空间展布 |
3.4.3 需水预测 |
3.4.4 人工水循环模拟 |
3.4.5 多水源分质供水 |
3.4.6 污染排放衔接计算 |
3.4.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识别 |
3.5 坡面离散方法 |
3.5.1 天然子流域的划分 |
3.5.2 河网的提取 |
3.5.3 子单元的划分 |
3.5.4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流江流域“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构建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气候 |
4.1.3 水资源量 |
4.1.4 土壤与土地利用 |
4.1.5 经济社会 |
4.1.6 水环境状况 |
4.2 基础数据准备 |
4.3 模型构建 |
4.3.1 计算单元划分 |
4.3.2 点源概化 |
4.3.3 面源输入 |
4.3.4 水利工程概化 |
4.3.5 水资源系统概化 |
4.4 模型校验 |
4.4.1 适应性评价指标 |
4.4.2 水稻生长及产量校验 |
4.4.3 径流校验 |
4.4.4 蒸散发校验 |
4.4.5 泥沙校验 |
4.4.6 水质校验 |
4.4.7 国民经济用水校验 |
4.5 水资源管理指标互馈响应关系分析 |
4.5.1 工业“量、质、效”指标响应关系分析 |
4.5.2 农业灌溉“量、质、效”指标响应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 |
5.1 流域水量水质模拟分析 |
5.1.1 供需平衡分析 |
5.1.2 水污染规律分析 |
5.2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情景设置 |
5.2.1 经济社会发展情景 |
5.2.2 国民经济节水情景 |
5.2.3 污染控制情景 |
5.2.4 生态保护情景 |
5.3 单一情景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
5.3.1 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
5.3.2 节水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
5.4 方案设置 |
5.5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
5.5.1 效果评价 |
5.5.2 方案优选 |
5.5.3 指标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
6.1 气候模式选择 |
6.2 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
6.3 气候变化对水文影响分析 |
6.3.1 天然径流影响分析 |
6.3.2 蒸散发影响分析 |
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
6.5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分析 |
6.6 情景选择与方案设置 |
6.7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
6.7.1 效果评价 |
6.7.2 方案优选 |
6.7.3 指标确定 |
6.8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成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4)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林地 |
1.2.2 可持续利用 |
1.2.3 林地可持续利用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环境承载理论 |
1.4.2 协调发展理论(PRED) |
1.4.3 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
1.4.4 人地系统理论 |
1.5 研究的技术方法 |
1.5.1 常用的方法 |
1.5.2 选用的方法 |
1.6 存在问题与研究前景 |
1.6.1 存在问题 |
1.6.2 研究前景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概述 |
2.1 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内涵与意义 |
2.1.1 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内涵 |
2.1.2 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意义 |
2.2 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
2.2.1 可靠性原则 |
2.2.2 层次性原则 |
2.2.3 主导性原则 |
2.2.4 稳定性原则 |
2.2.5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
2.3 林地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
2.3.1 林地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
2.3.2 对林地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
2.3.3 林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
2.4 林地可持续利用判断标准 |
3 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3.1 确定评价标准 |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指标标准化处理 |
3.3.1 指标量化 |
3.3.2 指标标准化 |
3.4 确定指标权重 |
3.4.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3.4.2 数学模型 |
3.4.3 应用步骤 |
3.5 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 |
4 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林地利用状况分析 |
4.1 浦北县概括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2 林地利用数据调查与收集 |
4.3 林地利用数据调查结果 |
4.3.1 林地资源概况 |
4.3.2 森林资源现状 |
4.3.3 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 |
4.4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5 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5.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5.2.2 建立判断矩阵 |
5.2.3 层次单排序 |
5.2.4 层次总排序 |
5.2.5 一致性检验 |
5.3 评价指标的计算 |
5.4 评价结果 |
5.5 结果分析 |
5.5.1 浦北县林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
5.5.2 浦北县林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
5.5.3 浦北县林地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技术创新研究 |
1.2.2 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
1.2.3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
1.2.4 具体技术推广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与框架 |
第二章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创新及农业技术创新 |
2.1.2 扩散及农业技术扩散 |
2.1.3 农业技术推广 |
2.1.4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 |
2.1.5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经济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诱发理论 |
2.2.2 农业创新的采用及扩散理论 |
2.2.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 |
2.2.4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2.2.5 农业信息系统理论 |
2.2.6 人际传播理论 |
第三章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广西的扩散过程分析 |
3.1 技术扩散的过程分析 |
3.1.1 创新扩散的因素分析 |
3.1.2 创新扩散的路径分析 |
3.1.3 创新扩散的网络构建 |
3.1.4 个体创新采纳行为 |
3.2 外部网络中的技术扩散过程分析 |
3.2.1 社会功能性扩散过程 |
3.2.2 社会建构性扩散过程 |
3.3 内部网络中的技术扩散过程分析 |
3.3.1 社区内部的技术扩散方式 |
3.3.2 社区内部的技术扩散效率 |
3.3.3 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 |
3.4 内外技术扩散的交互运行 |
3.5 社区内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
3.5.1 早期采用者的识别 |
3.5.2 创新者的扩散功能 |
3.6 小结 |
第四章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效果评价 |
4.1 技术扩散效果评价的内容框架 |
4.1.1 技术扩散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2 技术推广工作评价的内容框架 |
4.1.3 社区影响评价 |
4.2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状况评价 |
4.2.1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程度 |
4.2.2 推广速度与推广难度 |
4.3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经济效益评价 |
4.3.1 经济效益预测 |
4.3.2 实际经济效益 |
4.4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评价 |
4.4.1 经济效益评价 |
4.4.2 社会效益评价 |
4.4.3 生态效益评价 |
4.5 不同角度的技术扩散评估分析 |
4.5.1 时间维度下的技术扩散效果 |
4.5.2 不同群体的技术偏好差异 |
4.5.3 不同空间的技术扩散效率 |
4.6 社区层面的技术扩散效果评价 |
4.6.1 农户技术需求 |
4.6.2 采纳与不采纳 |
4.6.3 技术扩散的持续性 |
4.7 认知差异与评价方式 |
4.7.1 不同类型农户的技术应用效果 |
4.7.2 扩散系统与扩散效率 |
4.7.3 免耕抛秧技术扩散效果评价方式 |
4.8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采纳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调查设计与数据 |
5.2.1 调查社区基本概况 |
5.2.2 调查样本情况 |
5.3 Logistic模型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变量描述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农户采纳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外部因素分析 |
5.4.1 农户接收信息渠道与采纳行为选择 |
5.4.2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自身的影响 |
5.5 基本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以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社会结构是技术扩散过程的决定因素 |
6.1.2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人际传播是创新扩散的主要路径 |
6.1.3 单一的技术推广目标与多样的个体农户需求是技术扩散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
6.1.4 开展扩散过程评估可以减少创新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 |
6.1.5 技术扩散效果取决于目标群体对技术的认知取向和评价标准 |
6.1.6 农民技术采纳行为受到农户、技术和社会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 |
6.2 建议 |
6.2.1 寻找更加有效的技术扩散路径 |
6.2.2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注重受众本位与参与式 |
6.2.3 应用目标群体策略进行技术推广 |
6.2.4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考虑在社会转型不同阶段中的农民需求 |
6.2.5 除政府推广机构以外,要注重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在提升技术扩散效率中的作用 |
6.2.6 开展技术推广工作要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评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
1.2.2 地理学中关于“海绵”的研究进展 |
1.2.3 流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
1.2.4 南流江流域生态发展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进展综合评析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生态海绵流域理论内涵 |
2.2 生态海绵流域的理论基础 |
2.2.1 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 |
2.2.2 社会水文学理论 |
2.2.3 流域生态文明理论 |
2.2.4 海绵城市、海绵田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
2.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2.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
2.4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评价方法 |
2.4.1 基于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 |
2.4.2 基于自然断点法进行生态海绵流域综合分区 |
2.5 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
2.5.1 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 |
2.5.2 产业结构与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典型相关分析 |
3 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过程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社会经济 |
3.1.3 产业结构 |
3.1.4 流域水环境治理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指数 |
3.3.1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3.3.2 基于加权综合指数法的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潜力评价 |
3.3.3 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潜力分区 |
4 基于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4.1 南流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 |
4.2 南流江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海绵流域的典型相关分析 |
4.3 南流江流域全域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4.3.1 优化提升现有产业体系,建立生态发展机制 |
4.3.2 优化提升农村耕地质量保护设施,建设“流域海绵园田” |
4.3.3 完善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友好型流域 |
4.4 南流江流域分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4.4.1 上游第三产业主导区 |
4.4.2 中游第一产业主导区 |
4.4.3 下游第二产业主导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特色之处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指标标准化矩阵 |
附表2 1980-2015年南流江流域各县(市、区)人均GDP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马铃薯与马铃薯产业概述 |
1.2.2 世界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2.3 中国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及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1 生产 |
2.1.2 消费 |
2.1.3 贸易与加工 |
2.2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2.1 生产 |
2.2.2 消费 |
2.2.3 贸易与加工 |
2.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3.1 生产 |
2.3.2 加工、贮藏及贸易 |
2.3.3 育种与栽培 |
2.3.4 消费 |
2.4 马铃薯种植意愿与消费意愿调查 |
2.4.1 调查方法 |
2.4.2 种植意愿调查 |
2.4.3 消费意愿调查 |
第三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
3.1 主粮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
3.2 主粮化背景下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种薯繁育基地,脱毒种薯应用率低 |
3.2.2 优良品种少,缺乏加工型品种 |
3.2.3 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
3.2.4 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不够 |
3.2.5 科研条件薄弱 |
3.2.6 缺乏精深加工 |
3.2.7 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贮藏调控能力弱 |
3.2.8 缺少大型专业市场 |
3.2.9 效益不稳定,影响马铃薯的发展规模 |
3.2.10 自然灾害频发 |
3.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 |
3.3.1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
3.3.2 具备良好的栽培基础 |
3.3.3 节令优势 |
3.3.4 气候优势 |
3.3.5 区位优势 |
3.3.6 土地资源优势 |
3.4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劣势 |
3.4.1 种薯繁育先天条件不足 |
3.4.2 规模化种植推进有难度 |
3.4.3 自然灾害威胁 |
3.4.4 易发生病虫害 |
3.4.5 外部竞争压力大 |
3.4.6 种植成本较高 |
3.4.7 加工发展严重滞后 |
第四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1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涉农部门协同合作 |
4.1.2 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3 抓好优势区建设 |
4.1.4 抓种植面积扩增 |
4.1.5 多元发展,多方发力 |
4.1.6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
4.2 加强基础研究,加速品种选育 |
4.2.1 加强基础研究 |
4.2.2 根据不同产业带进行品种选育 |
4.3 合理布局,扩展加工产业链 |
4.3.1 合理布局,填补空档 |
4.3.2 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种植 |
4.3.3 实现初加工 |
4.3.4 大力推进精深加工 |
4.3.5 推动广西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 |
4.3.6 建设绿色加工体系 |
4.4 健全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4.1 加强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4.2 建立种薯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 |
4.4.3 建设脱毒良种繁育基地 |
4.4.4 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5 科技引领,多种形式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
4.5.1 科技引领,健全栽培技术体系 |
4.5.2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
4.5.3 强化技术培训 |
4.5.4 示范带动 |
4.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
4.7 提高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能力 |
4.7.1 抓好防霜抗冻工作 |
4.7.2 做好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 |
4.7.3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
4.8 产业扶持全覆盖,保障薯农收益 |
4.8.1 财政扶持全面覆盖 |
4.8.2 普及农业保险,降低生产风险 |
4.8.3 试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保障农民收益 |
4.9 健全销售网络 |
4.9.1 建立东盟营销网络 |
4.9.2 利用节令优势大力拓展外省市场 |
4.9.3 积极推广订单式、合同式生产 |
4.9.4 推进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
4.9.5 抓好农民营销队伍建设 |
4.10 强化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马铃薯种植意愿调查表 |
附录2 马铃薯消费意愿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多目标规划建模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分析 |
2.1 有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本概念 |
2.1.1 土地利用规划 |
2.1.2 土地利用结构 |
2.1.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2.1.4 土地利用系统 |
2.2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 |
2.2.1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 |
2.2.2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2.2.3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 |
2.3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分析 |
2.3.1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系统的特征 |
2.3.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
第三章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3.1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编制方法的选取 |
3.1.1 土宜法 |
3.1.2 综合平衡法 |
3.1.3 模型法 |
3.1.4 编制方法选取的结果 |
3.2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设计 |
3.2.1 土地系统的界定 |
3.2.2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
3.2.3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的设计 |
3.2.4 市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决策 |
3.2.5 系统运行与完善 |
3.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应用的辨证思维 |
3.3.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建模要突出实用性 |
3.3.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建模要有数据支持 |
3.3.3 土地利结构优化模型要反映出土地利用系统的不确定性 |
3.3.4 定量的模型要与定性的分析结合起来 |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的实证研究 |
4.1 钦州市概况 |
4.1.1 土地利用的自然状况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1.3 生态环境条件 |
4.1.4 土地利用现状 |
4.2 钦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定量分析 |
4.2.1 钦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
4.2.2 钦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
4.3 钦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4.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3.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4 钦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研究 |
4.4.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
4.4.2 变量设置 |
4.4.3 约束条件的建立 |
4.4.4 目标函数的建立 |
4.5 钦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决策 |
4.5.1 满意方案的提出 |
4.5.2 灰色关联分析对方案的择优 |
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及实现保障措施 |
5.1 钦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 |
5.1.1 灰关联择优结果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排序 |
5.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结果分析 |
5.2 钦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远景展望 |
5.2.1 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近期调整 |
5.2.2 土地利用结构中长期调整方案 |
5.2.3 土地利用结构远景展望 |
5.3 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最优方案的保障措施 |
5.3.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5.3.2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
5.3.3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5.3.4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
5.3.5 严肃法规法纪,强化土地管理 |
5.3.6 实行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四、浦北县粮食系统经济效益佳(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钦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春芳. 广西大学, 2019(01)
- [2]南流江流域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D]. 唐梓萍.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3]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杨明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4]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涂程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9)
- [5]贸工农相结合是发展粮食企业的重要途径──浦北县粮食体制改革的经验[J]. 陈兰生,谭保新. 计划与市场探索, 1998(01)
- [6]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D]. 徐世宏.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7]南流江生态海绵流域建设评价研究[D]. 覃丽双.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8]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卫. 广西大学, 2020(07)
- [9]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多目标规划建模与实证研究[D]. 吕永霞. 广西大学, 2006(01)
- [10]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法治探讨[J]. 宋才发,秦莉佳. 广西民族研究,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