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荒诞冒险”

荒诞的“荒诞冒险”

一、荒唐的《荒唐历险》(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琳[1](2017)在《先锋之后:马原近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马原携长篇小说《牛鬼蛇神》强势归来,随后又连续推出了现实主义长篇《纠缠》与《荒唐》,但马原强劲的言说欲却并没有相应的小说创造力予以充分支撑。在经历了先锋的缅怀与溃散、回归现实主义的失败后,马原重拾虚构与经验日常,其叙事力与虚构力的恢复从童话开始,《湾格花原历险记》等童话作品标志着马原的真正回归。但马原虚构叙事的真正突破,是以《姑娘寨的帕亚马》和《谷神屋的贝玛》为代表的云南哈尼族题材小说。与80年代的藏地小说相比,如今的马原将叙事与虚构处理得节制而从容,形式与叙述依旧充满张力,但南糯山的故事本身压倒了叙事与形式,成为小说最引人注目的血肉本体。

刘洋帆[2](2020)在《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民主思想及其艺术表达》文中认为马克·吐温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一生着作颇丰,作品以小说见长,兼及剧本、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内容涉及美国的广阔地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了解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其早期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幽默与讽刺相结合,文风轻快调笑;中期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笔调辛辣讽刺;后期作品则由幽默讽刺转向愤怒的揭露、批判,甚至带有悲观厌世的情绪。与单纯的幽默讽刺不同的是,“民主思想”与“批判精神”贯穿了马克·吐温人生历程与整个创作过程。马克·吐温“民主思想”的起点是他的底层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他同情艰难困苦的下层普通劳动者,呼吁不分阶层和种族人人平等,国家及其政府应当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之相适应,马克·吐温毫不留情地揭露美国广泛存在的政治伪善、经济欺诈、阶层分化、金钱崇拜、道德堕落、人性沦丧等等社会问题,其“批判精神”正是他追求真正民主而不得的一种情绪宣泄与艺术表达。马克·吐温以幽默小品文初涉文坛,就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并且彰显出“民主”与“批判”的价值追求。在早期幽默诙谐几近玩笑的基础上,马克·吐温进一步发展了夸张、讽刺等手法,加强对比、象征和隐喻,使作品的揭露与批判越来越深刻有力。在他的小说中,人们隐约可以感觉到,美国式的“民主”已经近乎崩溃,而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似乎只能他寻。绪论部分主要是选题依据和学术梳理。尽管对于马克·吐温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但依然存在学术空间。特别是,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创作中的民主思想与批判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厘清两者关系,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吐温小说创作的重要价值。第一章:马克·吐温创作历程与民主思想的形成。当美国“幽默文学”发展繁荣时期,马克·吐温摒弃一般作家消遣逗趣的创作倾向,从同情底层普通人的立场出发,将幽默与讽刺巧妙结合,形成具有民主内核的创作观。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渐显现,动摇了马克·吐温对美国民主的信心;直到后期,马克·吐温更加看清了美国民主的伪善性,他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尖锐、全面、有力的揭露与批判。第二章:揭露美国“民主”制度的黑幕。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马克·吐温开始更多关注美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他通过幽默、讽刺、夸张等艺术手法,对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进行大胆揭露和批判,聚焦点是美国虚假的民主政治,虚伪的宗教礼仪,以及呆板的教育制度。其作品外谐内庄,既富有生活哲理,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三章:民主思想的深化与艺术方法的丰富。美国统治阶级对内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对黑人、华人等底层人民进行剥削压迫;另一方面又推行残酷的殖民政策,疯狂拓展海外殖民地。作为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马克·吐温对美国式民主的双重性和虚伪性认识更加深刻,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成熟。他熟练运用对比、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有力揭露美国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第四章:马克·吐温小说创作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马克·吐温被称为“喜剧作家”和“幽默家”,他的作品往往在引人大笑的同时发人深思,透过其中的诙谐幽默,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悲剧意蕴,这正是马克·吐温作品审美价值之所在。他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幽默讽刺艺术,对美国社会的伪善性进行了全面揭露和深刻反思,帮助读者加深了对美国的认识。结语:马克·吐温的作品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性,反映了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的心声,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深情的人文关怀。在他的影响下,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空前繁荣,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文学”由此诞生。

穆莹[3](2018)在《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比较文学视域选题,从文学类型学比较切入,选取“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展开比较研究,力图兼顾“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译介和影响研究”。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大放异彩,诞生了鲁迅、老舍、张天翼、沙汀、沈从文、钱锺书等讽刺幽默大家、名家,使讽刺幽默小说成为了现代小说中的重要一支,是最有成就的小说类型之一。在西方,讽刺幽默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但迄今为止还只停留在单边研究和少量的个案比较研究,还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将中、西讽刺幽默小说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缺憾。本文有感于此,力图在以往个体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的“双向阐发”和价值判断。其总体框架由“影响比较研究”、“平行比较研究”、宏观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以及翻译、传播、接受、影响、效果研究等共同组成。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发展历程、杰出成就以及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接受、影响状况。其中,19世纪的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影响最为明显。而20世纪西方的讽刺幽默小说,或与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同步,或晚于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它们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多在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后。因此,它们和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不可能构成“影响关系”,但可以展开“平行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二章: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包括亲缘关系、交叉关系、平行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是怎样融汇了西方的喜剧智慧,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艺术拓展的。其中,鲁迅与果戈理、契诃夫的高度契合,才使鲁迅由衷地倾向于果戈理和契诃夫,而不是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英、俄作家影响了、造就了作为幽默讽刺作家的老舍,狄更斯的幽默作品与老舍的幽默天性融合了。钱锺书的小说则较多地取法英法,这与钱锺书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第三章:从宏观上论述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在这里,将从写作类型、叙事方式、方法、喜剧的表达和笑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研究。指出在写作类型上,中、西都有写实和寓言两种类型;在叙事方式方法上,都有客观呈现和主观变形两种叙事方法;在喜剧表达上经常出现讽刺幽默与写实——揭露、漫画——夸张、反语——反讽、荒诞——怪异相结合的特征;在笑的艺术上都存在悲喜交融和含泪的笑等美学特性。进而探讨讽刺幽默小说共同的创作规律。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中、西讽刺幽默小说所呈现的差异性特征。笔者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在平常与超常、写实与虚构、拘谨与放达、沉稳与飞扬、严肃与玩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心理心态等。通过这种比较,完成双向阐发,发现民族差异,实现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第五章:从总体上研究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总结各自的长短优劣,完成对比较的双方的价值判断,从而加深理解,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为未来的讽刺幽默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鲁迅所言:“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是重讽刺、轻幽默,重写实、轻想象,重客观、轻主观。其讽刺是真实有力的,幽默则是拘谨凝重的。和英美相比,幽默是不算发达的。我们多的是政治讽刺、世态讽刺、风俗讽刺、道德讽刺、乃至人性讽刺,少的是轻松的幽默、充沛的喜感和玩笑的心态。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长短优劣,我们还会发现,在西方,“游记体”的发达和“议论”的流行,这在中国现代也是少有的。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我们看到,讽刺、幽默虽然是“孪生姐妹”、“同胞兄弟”,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或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并不等于是“连体”,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有的讽刺、幽默并重,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有的虽然讽刺、幽默兼而有之,但却或以讽刺为主,或以幽默为主,偏重于一方;还有的是讽刺与幽默分离,倾斜于纯讽刺;至于纯幽默在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优秀的讽刺幽默小说,讽刺和幽默多是紧密结合的。鲁迅和马克·吐温都认为,讽刺如果摒弃了幽默则沦为谴责,幽默脱离了讽刺则沦为玩笑。二者的有机结合、完美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更发现,中、西对讽刺和幽默都存在偏见和诋毁。所以,鲁迅说:“讽刺家,是危险的。”老舍也说过“幽默的危险。”在西方,讽刺幽默作品被禁毁、作家遭迫害和中国现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讽刺难为,幽默不易,能坚持持久的更为难能可贵。这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讽刺幽默;必须解放思想,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包容的文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作家要放纵心灵,放开手脚。超越拘谨、心有余悸等心理障碍,实现心志的大解放。

石冠辉[4](2016)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聂爱萍[5](2017)在《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幻想小说是隶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承袭流传在民间传说故事里的原始思维与狂野想象,在发展初期,曾因其荒诞不羁而遭到贬抑。十九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收集出版第一版德国民间故事集,民间的想象开始汇入童话创作的血液。地处欧洲的英国出现了约翰·罗斯金、查尔斯·金斯利、路易斯·卡洛尔、J.R.R.托尔金等一批具有前瞻视野和实验精神的作家,儿童文学开始进入一个想象的时代。《金河王》《水孩子》《爱丽丝奇境幻游记》《霍比特人》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儿童文学小说向深埋在“布道说教”的儿童文学之中的儿童读者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生命世界与生存空间。半个多世纪后,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也迎来了想象的破土。弗兰克·鲍姆、E.B.怀特、厄休拉·勒奎恩、沃尔特·布鲁克斯等作家在英伦幻想文学的启迪下,为清教主义统治下的北美儿童文学“松绑”,用幻想重塑童年生态。与此同时,幻想之翼飞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来到清朝末年的中国,敲开了这个东方大国沉闷自闭的大门。孙毓修、叶圣陶、郑振铎等儿童文学作家开启了用童话进行寓教于乐的传统,经过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等的传承与创新,孙幼军、班马、薛涛等的锐意进取与探索,殷健灵、彭懿、曹文轩等的仗义担当与掘进,中国儿童文学一直在幻想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现了从童话故事到幻想小说的裂变。由托尔金、J.K.罗琳、苏珊·柯林斯等作家引领的“幻想风暴”接连将西方儿童幻想文学推向巅峰,英美两国成为万众瞩目的幻想文学生产大国,幻想文学的研究话语也因此烙刻上欧美意识形态的印记。中国儿童文学里的幻想声音与幻想影像在以英美为主导的国际幻想文学研究场域中缺席,这不免让当今世界儿童幻想文学的考察有些遗憾,也使幻想文学的研究成果显出几分尴尬。因此,本文尝试将现当代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与英美儿童幻想小说放置到同一语境中加以共同观照,从叙事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讨儿童幻想小说所表现出的超越国别、历史、文化等外部差异的内在共性特征,试图充分全面地展示儿童幻想小说风靡全球的跨文化魅力背后的艺术奥秘。第一章对儿童幻想小说进行了概念界定。该章从幻想小说和儿童性这两个维度出发,对儿童幻想小说进行定义探讨与特征梳理,试图通过对其身兼幻想小说和儿童文学的双重身份的讨论,揭示其独特的艺术内涵。第二章对中外儿童幻想小说进行历史梳理,既有上至神话传说的追根溯源,也有发展至今历史沿革的探讨。该章从神话入手,梳理从原始想象到幻想小说的演变进程中文学想象的基因传承脉络,跟踪儿童幻想小说在中西方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发生发展,以期勾勒出儿童幻想小说文学史发展的历史轮廓。第三章是有关儿童幻想小说叙事主题的阐释。该章以儿童幻想小说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为立足点,结合相关作品,讨论揭示其“善恶之争”永恒母题的时代表达,以及其对儿童自我以及人性的探究与书写。第四章主要探讨儿童幻想小说的人物设置。该章根据人物的形态特征,将儿童幻想小说的人物形象简要划分为人类形象、动物形象和鬼怪形象三大方面,探讨儿童幻想小说对儿童人物“英雄”与“平凡”的两极塑造,对成年人物“加害”与“监护”两重功能设定,对动物人物的多元刻画,以及对游走于边缘的鬼魅精怪形象的另类呈现。第五章主要讨论儿童幻想小说的叙事模式。该章在归纳总结其线性叙事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远征式、历险式、童话式和渗透式四种常见的叙事结构进行解析,以详细阐释和揭示各类型独特的叙事特征。第六章是有关儿童幻想小说叙事视角的探讨。本章根据热奈特对叙事视角的划分,结合儿童幻想小说文本,着重探讨了无聚焦叙事和固定式内聚焦叙事这两种儿童幻想小说经常使用的叙事视角在文本中的具体应用与艺术效果。第七章探讨儿童幻想小说的时间叙事艺术。该章借助叙事学理论有关叙事时间的研究,从时序、时长、频率等方面对现实与幻境中的时间策略展开研究,以展现幻想小说具有的独特时间机制。第八章对儿童幻想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进行探讨,从现实和幻境两个维度,深入解读儿童幻想小说对两个空间的不同书写,揭示其在叙事空间的驾驭与表现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儿童幻想小说已经实现了跨越性别、年龄、种族和国界的国际化。面对这个具有普适魅力的艺术形式,致力探寻揭示其魅力背后的艺术结构与美学构成,应当是与当下儿童幻想文学研究的全球化诉求内在契合的。幻想小说展现的形式美与其蕴藏的内涵美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彰显着儿童幻想小说独特的美学品性。儿童幻想小说是美的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言说。

涂刘俊[6](2019)在《现实的经验与“形而上”的求索 ——马原近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80年代相比,现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原自身也几经沉浮,遭受了不同的境遇。这些变化使得他的近作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开始对“形而下”的现实题材报以关注。但是,无论写作题材怎样变化,马原始终坚持着虚构立场,并且一辈子只着迷两个方向:形而上和诗意。本文将直面马原的近作本身,从文本出发,探寻其身逢变故之后寻找到的形而上和诗意。绪论部分力图通过对文学史和相关研究资料的梳理还原马原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之一的形象建构过程,然后经由马原复出后的作品及众家评议找到他前期与后期创作的联系和转变,指出其在叙事内容和策略变化之外,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关注不变的“形而上”。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指出马原着眼于形而上的价值取向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是马原在大病后发生的一系列转变,包括在生活、思想以及创作上的表现。《牛鬼蛇神》可以看作是融入了马原所有生命状态的总结之书,主人公大元往来于神界和鬼界之间,和李德胜一起,经历了种种神秘体验。《纠缠》和《荒唐》虽然是现实主义的题材,但马原毕竟是一个“技术至上”者,力图用他打破传统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传达形而上的主旨。然后立足于马原定居南糯山后写成的作品(《湾格花园》三部曲和《姑娘寨》),发掘隐藏在相互混淆的真实与虚构背后的意义。马原借对奇异之境“湾格花原”和与祖先相通的姑娘寨等抽象世界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他的价值立场和态度——在自然和未知面前,人必须保持敬畏。第三章着重探讨马原一直坚持的“形而上”和诗意观念的来源。马原之所以在不断变化的人和事中,寻找着不变的形而上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他从写作伊始就是排斥历史理性主义的,相对于描摹现实真实的宏伟叙事,他更专注于内心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他和现实世界是有距离的,对现实怀有某种逃避感。然而,马原远离了城市,远离了人群,却无法彻底远离世俗社会的纷扰侵袭。

白爱宏[7](2010)在《抵抗异化:索尔·贝娄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0年是美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美国政治、文化与社会在酝酿、发生着重大而影响久远的变革。贝娄发表于此一时期的五部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雨王汉德森》(1959),《赫索格》(1964),《塞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以及两篇短篇名作——《未来父亲》(1955)与《老一套》(1967)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所发生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回应。本文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框架,将这些作品置于其特有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以图对贝娄及其作品作出新认识。在贝娄看来,异化是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现代社会由于城市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了太多的杂乱、混乱与纷繁扰攘,极易使人们陷入一种异化的状态,即人所创造的世界对于人自身所形成的渗透、重压、诱惑、挑逗使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受扭曲与遮蔽的状态。但贝娄与经典现代主义作家不同,他并不同意人面对异化毫无希望之说。他相信,人能够克服异化。因此,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贝娄的上述作品中的主人公为抵抗异化力量采取什么策略,换言之,就是探讨贝娄在其重要作品中所展示出的主人公践行其个体认同的策略,或抵抗“异化”的策略。本文将围绕如下问题展开:他笔下的人物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抵抗异化?这些人物在当代美国社会背景下如何构建他们的身份?这些人物如何对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三章。第一章探讨贝娄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两部作品《奥吉·马奇历险记》与《雨王汉德森》中的主人公抵抗异化的流动策略。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处于鲍曼所称的资本主义从“沉重”到“轻快”的过渡期,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这一时期社会的缩影。由于这一时期的主导生产方式及大规模的郊区化,同质化引发的焦虑成为当时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美苏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迅速展开,使美国社会笼罩在焦虑与恐惧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贝娄创作了这两部作品作为对社会关注问题的回应。在《奥吉·马奇历险记》中,奥吉·马奇利用流动的浮士德策略与流亡策略来抵抗规训,由此来践行他的个体认同。《雨王汉德森》则是对冷战导致的焦虑与恐惧的回应。死亡的恐惧及生活空虚使汉德森处于异化的状态之中。他与奥吉·马奇相同,也同样选择流动的策略来应对固态时空的问题。他远赴非洲,历经两个部落。他利用从一时空到另一时空的策略,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两部小说体现出来的是50年代美国社会的向往、焦虑与彷徨,同时也体现了贝娄对于人的一种信念,即人具有能够超越时空限制的潜质。第二章主要考察《赫索格》与《塞姆勒先生的行星》两部作品中主人公抵抗异化的话语策略。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走向“水平社会”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在这一时期,“水平社会”所具有的要素“多元平等”观念开始成为各弱势阶层的实际奋斗目标。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反文化运动等推动美国社会走向“水平”化的力量与美国社会中“垂直”秩序的力量发生激烈冲撞,美国社会处于一个新旧交错、容易使人困惑、彷徨、不安乃至痛苦的历史时期。在这种背景下,贝娄创作了这两部作品。赫索格运用“书写”与“记忆”话语策略来构建自己丧失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自己的身份;塞姆勒则使用“互动”与“记忆”非书写策略来构建自己的身份。两个人物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冲突、分裂与痛苦,体现了那一时期“水平”化运动及其所推动促进的多元文化主义与传统文化发生激烈交锋所形成的文化阵痛。这两部作品也形成了贝娄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即由前两部作品对时空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物内心关注。两个人物更加关注内心的“律法”。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西方社会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本文第三章也从这一关系来审视贝娄笔下的主人公们是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欧美的个体意识的核心是孤独的个体,无论欧洲的个人主义还是美国个人主义,其核心均是如此。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是只关注自身,只关注物质,最终使个体的生活沦为一种异化存在,即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且没有理想的存在。在贝娄的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个体认同是美国个人主义,其根源仍是孤独的个体,但又与其并不完全相同,“我们一认同”也是贝娄作品中的重要内容,是其人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贝娄小说中主人公抵抗异化的重要平衡力量。对于贝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而言,个体的自由、自主与独立和人与人的关系,即“我们—认同”,一样重要。贝娄作品中主要人物所追求的是一种认同平衡,他们力图用“我们—认同”来抵抗美国社会对个人主义的认同所导致的异化性结果。贝娄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能者居之制度论”的认同,也是一种力图对这种主导性的认同进行反思、批判与纠正的努力。“认同平衡”是贝娄笔下的主人公的重要认同策略。在本文所涉及的这些作品中,贝娄笔下的主人公的个体认同是美国个人主义,其核心是孤独个体,但其不同之处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强调用认同平衡来弥补这一个体认同的先天性不足;这些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知识个体的认同危机及努力;贝娄是一位遭遇困境的人文主义者,是一位彰显了人文主义在当代美国社会乃至西方社会所遭受危机与挑战的人文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位在当代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坚持信念的理想主义者;他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力量更多地源自于其心中的信念而非外界社会现实。

魏艳辉[8](2013)在《斯特恩式协商-18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场中的劳伦斯·斯特恩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劳伦斯·斯特恩的《项狄传》和《情感之旅》的文类风格与]8世纪中叶英国小说传统之间的异质性一直是斯特恩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斯特恩研究专家对这两部作品的文类定性与所属文学传统的争议和对话。但已有研究大多根据作者意图来界定斯特恩作品文类属性,缺少对读者接受维度的考察。本文从文学接受研究的视角重新思索斯特恩作品与18世纪中叶小说传统的异质性及其文类定性问题。基于对斯特恩作品所展现的作者创作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的特殊性的分析,以及对已有的文学接受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反思,本文融合汉斯·罗伯特·尧斯的接受美学和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思想,建构了审美和文化双维度的场式生成结构文学接受研究模式。这一模式较以往的研究模式有三点突破:一是提出了评价读者概念;二是完善了生成结构的研究方法;三是融合了文学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视域。立足于该研究模式,本文将斯特恩式协商,即斯特恩与评价读者的协商,置于18世纪中叶讽刺文衰落和小说兴起的整体结构中,从文类协商、叙事协商和道德协商三方面,对斯特恩作品的异质性及其文类属性进行阐释。文类协商表现为斯特恩与三类真实评价读者之间围绕《项狄传》的文类属性而进行的协商。他们的协商呈现出18世纪中叶文学场中文化维度的结构性关系。这一结构性关系以斯特恩与评价读者的协商为动力,展现出小说和讽刺文的主导与边缘的文化力量对比关系。称之为文化维度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斯特恩与之协商的三类真实评价读者分别是出版商、文学俱乐部和文学评论期刊,斯特恩与他们之间的协商是基于文化资本获取与象征权力实施;第二,讽刺文与小说之间的等级关系是以讽刺诗人群体和小说家群体的边缘和主导的社会位置关系来呈现的。从斯特恩与真实评价读者的协商来看,斯特恩最初将《项狄传》定位为讽刺文,但评价读者促使他逐渐剥离讽刺文特征,并将小说文类风格融入其中,最终在《情感之旅》中彻底转向小说文类表达方式。这一协商过程展现了小说兴起以及小说对讽刺文吸纳的历史语境。叙事协商表现为《项狄传》文本内部的作者与评价读者关于叙事形式的协商。两者的协商呈现出18世纪中叶文学场中审美维度的结构性关系。之所以称之为审美维度,原因如下:第一,作者与评价读者的协商表现为文本内部的潜在作者与潜在评价读者的协商;第二,协商的内容是关于读者期待视野中小说文类的叙事规约;第三,协商的结果主要表现在文本的内在属性之中。从对《项狄传》中的作者-读者对话现象和前进-离题情节模式两个独特的叙事形式的分析来看,斯特恩在这部作品中混合了小说与讽刺文两种属性。如果以斯特恩与三类真实评价读者的协商而产生的结构性关系为参照的话,那么,《项狄传》文本中的作者与评价读者的协商表现出逆反生成结构,即以显在的讽刺文叙事方式挑战和违反小说文类叙事规约的特征。这种挑战不仅违反了小说叙事常规的审美内涵,而且违反了其中所隐含的道德内涵。这为评价读者的否定性接受以及斯特恩在《情感之旅》中的创作转型埋下了伏笔。道德协商表现为《情感之旅》文本内部的潜在作者与潜在评价读者关于道德主题的协商。两者的协商也呈现出18世纪中叶文学场中审美维度的结构性关系。这一审美维度与“叙事协商”部分的区别是其协商的内容是小说文类的道德规约。《情感之旅》中作者与评价读者对话的意识不是以《项狄传》中极为明显的作者-读者对话现象呈现出来,而是叙事过程中隐含了对《项狄传》缺少道德意识的矫正。《情感之旅》在道德感和道德行为再现方面呈现出道德说教内涵。斯特恩并非通过《情感之旅》的创作转型完全顺应评价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是将讽刺文方式转化为隐匿的反讽风格对道德实质进行质疑。如果以斯特恩与三类真实评价读者之间协商而产生的结构性关系为参照的话,那么,《情感之旅》文本内部的作者与评价读者的协商表现出顺应生成结构,即小说文类属性占据主导,讽刺文属性退居边缘。这标志着斯特恩正式融入18世纪中叶小说传统之中。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研究发现,斯特恩式协商表现为18世纪中叶文学场中文化维度和审美维度的作者与评价读者协商关系。审美维度协商关系分别表现为《项狄传》中的逆反生成结构和《情感之旅》中的顺应生成结构。从逆反到顺应这一历史性结构变化过程与文化维度所表现出的结构之间存在同构对应关系。在审美和文化两维度的结构性关系的两相生成与参照中,本文发现斯特恩作品异质于18世纪中叶小说传统的原因是,斯特恩在与评价读者协商过程中混合了讽刺文和小说两种文类属性。这包含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程,斯特恩在两部作品的创作转型中逐渐消减讽刺文属性,最终融入小说传统之中。斯特恩的两部作品见证了18世纪中叶小说文类的兴起包含了对讽刺文的吸纳过程。而小说能够吸纳讽刺文的原因是,与讽刺文的“秩序破除”倾向相比,小说所表现出的“秩序建构”倾向满足了18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建构稳定和谐社会秩序的需要。对斯特恩式协商的个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第一,作者与评价读者的协商可产生文本意义;第二,作品的不同生成结构可建构文学史的发生脉络;第三,文学的文学性和社会性可综合在一起对作品进行考察。同时,审美-文化双维度的场式生成结构研究模式可用于处于转折裂变时期的作家作品研究。

张宪军[9](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李艳英[10](2013)在《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画的喜剧性表达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创作手法,形成了动画艺术特有的语汇和表情,形成了动画所独有的喜剧性症候。这种状况与动画艺术的基本形态有关,也与创作者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受众长期积累的观赏经验有关。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在导论中提出了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制定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察动画本质的独异性和分析影视语言系统和动画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表现手段。在第二章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考察中,论文首先回顾了喜剧理论中存在的三种喜剧性形象,以此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我国动画系列片中喜剧性人物的状貌,对三种类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其次,借鉴福斯特小说中有关人物性格“圆形和扁平”的划分,发现我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中圆形人物偏弱,扁平人物较多且又可细分成“老顽童”“小跟班儿”和“傻瓜二人组”等类型,至于哪种性格方式更适合于塑造喜剧性人物形象,论文也做了探讨;第三,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造型,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拟容取心”的民族化造型和“圆球”形态的喜感造型,审美取向上趋向于“视觉系”风格,总体呈现出“混搭”的美学特征。第三章是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语言分析,主要包括普通喜剧性语言和特殊喜剧性语言。以经典动画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为例探讨了中国动画系列片中常用的几种喜剧性语言技巧,认为当下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追求“无厘头”的风格,形成松弛卑微、荒诞不经和泼辣警辟的美学特征。第四章是有关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的叙事分析,从系列叙事和影像动画叙事两个角度构建出本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解决的是“谁”在讲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场的喜剧性叙述者主要有三类,主要包括旁白叙述人(有声音的讲述者和无声音的讲述者)、角色叙述人和歌唱者;不在场的非人称叙述人从画外蒙太奇和画内蒙太奇的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高超的喜剧性讲述方式,在中国早期的动画系列片中运用的相当出色;其次是研究讲“什么”,即喜剧性内容呈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喜剧性世界,二是物种乾坤大挪移后所产生的新的喜剧性冲突。第五章是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营造的探讨,一定意义上也涵盖着“怎样讲”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情境,本质上是创作者为了制造喜剧性笑而有意设置的一种“情势”,只有层层铺垫充分“造势”,才能有助于喜剧性的实现,而“误会·假想的困境”“角色转换”和“狂欢化”是很好的营造技巧,论文认为“碎片化”成为后现代意义上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的重要美学特征。第六章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喜剧精神的特征进行了总体梳理,发现矜持和淡泊的喜剧精神影响着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的生成;二是探讨了拘谨的民族性格对创作者的影响,论述了儿童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想象化的儿童定位进行了批判;三是从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探讨了客观环境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结语部分对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表达进行了回顾,并提出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表达的期望。

二、荒唐的《荒唐历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唐的《荒唐历险》(论文提纲范文)

(1)先锋之后:马原近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失语的先锋与失效的现实主义
二重拾虚构与经验日常
三哈尼族题材小说:马原虚构叙事的新突破

(2)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民主思想及其艺术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吐温创作历程与民主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基于平民立场的自由幸福观与轻松幽默的表达
    第二节 公平正义社会理想的隐忧与辛辣的讽刺
    第三节 自由平等“美国梦”的幻灭与愤怒的批判
第二章 揭露美国“民主”制度的黑幕
    第一节 美国“民主”制度的伪善本质
        一、批判美国虚假的民主政治
        二、揭露美国宗教与教育制度的伪善性
    第二节 乐观幽默与冷峻批判兼具的艺术表达
        一、幽默诙谐的方式
        二、大胆讽刺的方式
        三、极度夸张的方式
第三章 民主思想的深化与艺术方法的拓展
    第一节 对美国种族主义和殖民政策的批判
        一、反对种族歧视,提倡人人平等和自由公平
        二、反对殖民主义政策,同情被压迫被奴役民族
    第二节 艺术表达方式的丰富与拓展
        一、鲜明对比的方式
        二、象征隐喻的方式
第四章 马克·吐温小说创作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第一节 马克·吐温小说的审美价值
        一、马克·吐温的喜剧意识
        二、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喜剧性
        三、马克·吐温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马克·吐温民主思想的社会意义
        一、反映19世纪美国人民的心声
        二、有助于加深对美国社会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 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及其在中国现代的译介与影响
    一、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
    二、19世纪的英、俄、美讽刺幽默名家
    三、20世纪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新发展
第二章 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
    一、鲁迅:兼收并蓄与融会贯通
    二、老舍:与欧洲文学的因缘
    三、钱锺书:与英、法文学的关系密切
第三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
    一、写作类型
    二、叙事方式方法
    三、喜剧的表达与笑的艺术
第四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差异性特征
    一、平常与超常
    二、写实与虚构
    三、拘谨与放达
    四、严肃与玩笑
    五、中、西差异的原因
第五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
    一、长短优劣与价值判断
    二、讽刺与幽默的结合与分离
    三、正确对待讽刺幽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马原先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美学之源
    第一节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内涵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勃兴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
        二、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兴起
第二章 马原知识谱系、创作历程及其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作家知识谱系及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一、西方经典文学对马原的影响与接受
        二、作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第二节 马原小说创作概观
        一、初期写实主义的惯性写作
        二、中期密集性先锋文体实验
        三、中后期形式创新的焦虑与纠缠
    第三节 马原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一、先锋作家形象前史
        二、文学刊物的推介之功与批评家的权威性阐释
第三章 马原先锋小说叙事艺术实践
    第一节 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一、西方元小说发展
        二、元小说与当代中国先锋小说
    第二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艺术实践及其风格
        一、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化“凸显”
        二、反传统、颠覆性元小说主题特征
        三、夸示、暧昧与游戏性语言风格
        四、空间叙事与无穷套的小说结构
        五、“抽象化”、“人为虚构化”和“幽灵化”人物形象
第四章 马原先锋小说创新及其叙事理论
    第一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创新性
        一、多重层次的复杂叙述结构
        二、“故事”讲述与“时间”主题的凸显
        三、超验的极致化美学
        四、极力渲染的“性”和“偶然性”主题
        五、“互文性”小说文本网络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事理论及方法
        一、马原小说功能观及其“真实性”文学理念
        二、偏重“技术论”的小说叙事方法
第五章 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精神内涵
    第一节 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节 马原“泛神论”神秘主义哲学及其神秘主义创作取向
    第三节 马原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表征及实践
        一、西藏神秘自然、文化和生命的渲染与张扬
        二、玄机制造与梦幻叙事的叙述策略
第六章 马原先锋小说悖论与现代性困境
    第一节 创作观的矛盾:“艺术至上”与“文以载道”的悖论
    第二节“十字街头”:精英、个人化写作与大众写作的纠缠
    第三节“批评的提醒”:元小说文体实验与经验世界的悖论
    第四节 纠缠的文本: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的悖论
第七章 当代文学地图中的马原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史“有马原的风景”
    第二节 马原现象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中西方视域下儿童幻想小说的理论探讨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儿童幻想小说的文体界定
    第一节 作为一种文体的幻想小说
    第二节 幻想小说的儿童体征
第二章 历史演进的“源”与“流”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中的幻想根系
    第二节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西方儿童幻想小说的演变
第三章 刚柔并济的成长叙事
    第一节 “善——恶”之辨
    第二节 自我的拷问
    第三节 爱的救赎
第四章 千姿百态的人物世界
    第一节 人类形象:儿童
    第二节 人类形象:成人
    第三节 动物形象
    第四节 鬼魅精怪
第五章 叙事结构的奇幻变奏
    第一节 线性叙事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远征式”结构
    第三节 “历险式”结构
    第四节 “童话式”结构
    第五节 “渗透式”结构
第六章 叙事视角的多元聚焦
    第一节 叙事视角:叙事分析的基石
    第二节 无聚焦叙事:融“幻”于“真”
    第三节 固定式内聚焦叙事:求“真”于“幻”
第七章 叙事时间的虚实之维
    第一节 热氏时间“三概念”
    第二节 幻想叙事的时序
    第三节 幻想与现实的“时间对话”
第八章 亦真亦幻的空间建构
    第一节 空间:叙事的“魔界”
    第二节 空间的色彩话语
    第三节 空间变易的叙事动力
    第四节 “封闭”的现实空间
    第五节 “开放”的幻想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现实的经验与“形而上”的求索 ——马原近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先锋作家马原的形象建构
    二、马原复出之后
第一章 “重新找到了写小说的方法”
    一、《牛鬼蛇神》的假面舞会
        (一)少年历险记
        (二)完成式的时间序列
        (三)哲学家的十二个问题
    二、《纠缠》与《荒唐》:这个世界变了
        (一)当今社会的写照
        (二)插叙与作者意图的背离
        (三)颠覆荒唐无序的世界
第二章 真实和虚构交融的异域奇观
    一、《湾格花原》三部曲:理想的众生乐园
        (一)自然的奥秘
        (二)儿童的视角
        (三)对话的展开
    二、《姑娘寨》:穿越时空的祖先崇拜
        (一)为姑娘寨立传
        (二)独特的叙事结构
        (三)“马老师”的奇遇
第三章 马原的“形而上”从何而来
    一、先锋小说的反抗精神
    二、世俗与超脱的角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抵抗异化:索尔·贝娄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导论
第一章 流动策略
    第一节 不平静的“从众年代”
        资本主义:从沉重到轻快
        20世纪50年代:沉重与焦虑
    第二节 奥吉与汉德森:抵抗规训与恐惧
        焦虑的时空
        以退为进——以流动消解固态
第二章 话语策略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新时代的转折点
        垂直与水平
        走向“水平”的60年代
    第二节 赫索格与塞姆勒:拒绝失语
        书写与非书写
        记忆与身份
第三章 认同平衡策略
    第一节 个体与群体
        “我们—认同”与“自我—认同”
        贝娄的“心灵”与美国社会主流个体认同
    第二节 贝娄作品中的“我们—认同”
        短篇小说《未来父亲》与《老一套》中的“我们—认同”
        贝娄长篇小说中的“我们—认同”
结论
引用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后记

(8)斯特恩式协商-18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场中的劳伦斯·斯特恩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劳伦斯·斯特恩小说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审美-文化双维度的文学接受研究:对尧斯和布迪厄的理论融合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整体结构
第一章 文类协商:18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场中的劳伦斯·斯特恩
    第一节 斯特恩与出版商的协商
    第二节 斯特恩与两个文学俱乐部的协商
    第三节 斯特恩和文学评论期刊的协商
第二章 叙事协商:《项狄传》的逆反生成结构
    第一节 《项狄传》中的作者-读者对话现象
    第二节 《项狄传》的前进-离题情节模式
    第三节 《项狄传》情节模式与隐匿的社会伦理制约
第三章 道德协商:《情感之旅》的顺应生成结构
    第一节 情感主义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情感之旅》中的美与道德
    第三节 《情感之旅》中的欲望-节制模式
    第四节 《情感之旅》中隐匿的反讽
结论
参考文献

(9)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2.2 大萧条的孩子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2.3 贫困的雌性化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1.3 缘何有“城愁”?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 动画本质的独异性和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第一节 动画本质的独异性
        一、与众不同的动画“语言”
        二、兼有两套语言系统
        三、设计原理的独异性
    第二节 影视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一、蒙太奇之于喜剧性
        二、影像的喜剧性手段
        三、声音的喜剧性手段
        四、剪辑创造喜剧性
    第三节 动画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一、动画喜剧性“表演”
        二、动画喜剧性“修辞”
        三、挖剪:动画喜剧性剪辑
第二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考察
    第一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状貌分析
        一、喜剧理论视野中的喜剧性人物类型
        二、过渡性喜剧性人物形象分析
        三、肯定性喜剧性人物的类型分析
        四、否定性喜剧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节 扁平还是圆形?—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性格塑造
        一、“老顽童”“小跟班”“傻瓜二人组”
        二、薄弱的圆形人物
        三、圆形还是扁平?
    第三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造型及美学风格
        一、“拟容取心”的民族化造型
        二、“圆球”形态的喜感造型
        三、“视觉系”的审美取向
        四、“混搭”风格的美学追求
第三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分析
    第一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的种类
        一、普通喜剧性语言
        二、特殊喜剧性语言
    第二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创作技巧分析
    第三节 无厘头:当代喜剧性语言的美学追求
        一、松弛卑微
        二、荒诞不经
        三、泼辣警辟
第四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叙事分析
    第一节 系列叙事与影像动画叙事
    第二节 “谁”在讲?—在场或缺席的喜剧性叙述者
        一、三种人称叙述者
        二、不在场的非人称叙述人
    第三节 讲“什么”?—喜剧性叙事内容的呈现
        一、“人”的喜剧性世界
        二、物种乾坤大挪移
第五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的营造
    第一节 何谓喜剧情境?
    第二节 营造喜剧性情境的技巧表现
        一、误会·假想的困境
        二、角色转换
        三、狂欢化
    第三节 “碎片化”:后现代意义上喜剧情境的营造
第六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喜剧精神及主客观因素分析
    第一节 矜持与淡泊:民族进程中的喜剧精神
        一、历史起点的非喜剧化
        二、克制与放达:古代之喜剧精神
        三、从拘谨到狂欢:现当代之喜剧精神
    第二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矜持的民族性格
        二、儿童化的思维
        三、想象的儿童
    第三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政策那只手
        二、市场这只手
结语:回归与超越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动画系列片(1980-1999)
    附录二 中国动画系列片(2000-2012)
    附录三 国外知名动画系列片片目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荒唐的《荒唐历险》(论文参考文献)

  • [1]先锋之后:马原近作论[J]. 段晓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11)
  • [2]马克·吐温小说中的民主思想及其艺术表达[D]. 刘洋帆.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D]. 穆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6)
  • [4]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08)
  • [5]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D]. 聂爱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6]现实的经验与“形而上”的求索 ——马原近作研究[D]. 涂刘俊. 武汉大学, 2019(06)
  • [7]抵抗异化:索尔·贝娄小说研究[D]. 白爱宏. 南京大学, 2010(06)
  • [8]斯特恩式协商-18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场中的劳伦斯·斯特恩小说研究[D]. 魏艳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08)
  • [9]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D]. 李艳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荒诞的“荒诞冒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