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论文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旺[1](2020)在《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了机械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特别是机械工程技术中的焊接工艺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焊接技术现在的焊接接头形式结构逐渐完善,同时相应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发展中。文章介绍了焊接无损检测对于机械工程的重要作用与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常见的机械工程中焊接结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一些无损检测的具体分析方法,为我国焊接检测技术提供一定的支持。
戎卿文[2](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提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高岩[3](2019)在《浅谈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技术》文中提出机械工程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断向前发展,其中焊接工艺技术提高尤为显着。焊接技术中不仅焊接接头结构形式趋于完善,同时在检测方法上也不断改善。所谓的焊接技术主要是通过相应部位加热或是加压进行处理,在某种条件下使用合适的填充材料,让工件可以高密度结合。利用焊接的方式对部件进行处理,让部件的工序技术特性得以顺利实施。但焊接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部件易受到自然或是非自然损害,再加上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本身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机械的正常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对机械工程中的焊接无损检测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我国焊接技术人员有一定的根本性帮助。
查健[4](2018)在《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的检测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广泛用于道路桥梁建设、建筑物、装修等各领域。这对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有诸多因素,如混凝土的用水量、水灰比、含沙率、水泥品种、骨料条件、外加剂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绝大数搅拌站仍然使用落后的设备和方法,在配比过程中完全依赖于经验来实施,无法根据对象需求进行定量的配比控制,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混凝土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混凝土的沙石材料在搅拌仓内搅拌均匀后,通过CCD摄像机获取沙石图像,基于MATLAB仿真平台,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对沙石图像采用改进的二维Otsu阈值分割与区域生长相结合的算法进行分割,实现混凝土沙石图像中孔隙的分割和统计孔隙率等功能。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确定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检测的研究方案,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混凝土沙石材料中的孔隙进行分析。考虑到现场环境,选取CCD摄像机拍摄采集图像,选取张正友标定法作为图像标定方法。针对图像处理方案进行分析,确定图像预处理以及分割方案。(2)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沙石图像进行预处理。首先做灰度图像处理,然后分析并比较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梯度倒数加权法等滤波方法的效果,发现中值滤波效果最为理想;再对图像进行均衡化,增强图像对比度;在阈值二值化处理过程中,采用迭代式阈值分割和最大类间方差两种方法,并对比处理效果;最后采取区域填充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优化。(3)将改进二维Otsu阈值分割算法与区域生长算法结合,对混凝土沙石材料图像进行分割。首先用改进的二维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图像完成初始分割,然后对二值化图像进行种子点选取,按照生长准则将具有同质性的像素区域集合起来生长出更大的区域,重复迭代上一过程,完成最终分割。(4)通过摄像机模型,采用张正友标定法获取相机内外参数,然后通过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得到图像与实际孔隙的比例关系。再根据分割结果求取孔隙率,并对孔隙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改进二维Otsu阈值分割与区域生长相结合的算法对混凝土沙石图像进行分割,能够实时获取沙石图像孔隙率信息。将本课题提出的方法经大量实验修正完善后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将会使得混凝土的生产工作效率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相应的提高。
李奇[5](2017)在《压力容器焊缝质控中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信息系统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天津某公司压力容器焊缝无损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流程复杂,在某些流程上缺乏标准的规范;第二,数据以纸质方式记录,统计不方便且纸质文件易丢失不易查找,不能及时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结合管理学中的理论知识,开发一套压力容器焊缝无损检测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程复杂以及数据存储问题。信息系统基于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2平台开发,并与Office软件实现了无缝隙集成。在ASP.NET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策略开发的无损检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NET与角色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技术,结合PostgreSQL数据库的优势开发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项目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规范化管理理念,设计了基于项目WBS的基础数据规范化管理模型对质量控制系统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优化了焊缝无损检测审批流程;严格控制工作流的流程,追溯问题的源头。最后,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公司压力容器生产焊缝无损检测流程上进行了应用,其结果证实,该系统对焊缝的无损检测质量管理效率有显着的提高,实现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焊缝的无损检测的精确性、高效性、规范性和实时性。
王鹤[6](2014)在《漏磁检测信号分析与缺陷评价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漏磁检测是以漏磁信号分析与评判为最终依据来获得被检体的损伤状况。通常情况下,很多有价值的检测信息就匿藏在检测信号之中。对信号进行特征挖掘与分析是获得更多缺陷检测信息的关键。开展漏磁检测信号分析与缺陷评价方法研究对获取精准的缺陷信息以及实现定量漏磁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漏磁检测信号一直以峰-峰值为主要缺陷评价参数来完成工程技术应用以及开展各项相关研究的现状,对漏磁检测信号中的具体特征如“凸峰”与“凹峰”是否都是出自于缺陷的泄漏磁场提出了疑问,即信号的峰-峰值能否真正地代表缺陷漏磁场进而准确地反映缺陷信息?对此,首先对现有两种经典漏磁信号即切向与法向信号波形进行了自身特征和产生机制相关分析,从“磁流”及“磁流空穴”动态化角度剖析了切向信号中的“凹峰”特征实质上由“磁流空穴”所致而与真正的缺陷漏磁场无关;进而通过信号特征的进一步发掘与分析,以漏磁信号特征值与缺陷信息及检测状态信息的关联线性度为准则,提出一种基于多重信号特征值的漏磁检测缺陷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多层空气建模的有限元法对上述疑问、机制及方法进行了论证及发掘分析:通过缺陷上空域的磁云图发现了空间提离时“磁空穴区”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提取获得了多重漏磁信号特征值,并从中总结归纳出与缺陷信息及检测状态信息关联线性度更好的信号匹配特征值,以取代现有单一的峰-峰值评价方法。开发一种多维实验扫描平台,该装置能够携带漏磁检测组件对待检试件实施自动匀速扫描检测,组件的检测状态参数(如扫描速度、磁敏元件的提离及偏移等)均精确可调。采用设计缩比实验法对上述理论及仿真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缩比实验法能有效地节省检测装置的场地空间,提高实验效率,并获得多种类型的人工缺陷的真实检测信号。通过多重漏磁信号特征值的计算与归纳发现实验结果与上述是一致的,进一步证明了现有单一峰峰值评价体系的局限性与新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黄靓[7](2008)在《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理论方法和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结构由于设计、施工、荷载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原因,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宏观损伤和缺陷,严重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新近引入的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可用“图像”的方式定量化地反映层析面上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是混凝土超声波探伤由无损检测阶段向无损诊断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这一前沿课题尚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方法的基础研究”(No. 50678066),从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反演算法、反演策略、不完全射线反演和反演图像处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扼要阐述层析成像数学基础,系统总结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相关理论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2)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不适定性,提出了基于自然权的加权广义逆与杨文采正则化方法相结合的反演算法(NWGI算法),以适应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特点。通过数值试验和混凝土试件试验,比较了本文NWGI算法与常规SIRT算法和CGLS算法的反演图像。对比结果表明,NWGI算法要优于常规算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可靠性。通过2组共8个内部存在模拟缺陷的混凝土试件模型的成像试验,检验NWGI算法的有效性。成像结果表明,NWGI算法的反演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混凝土试件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分布。(3)为获得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真实解,研究了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反演策略。①提出了定性反演方法,实现声阴影重叠法判别缺陷的计算机处理。数值模型和混凝土试件模型的试验表明,定性反演可以大致识别对象内部声速偏高、偏低和声速正常区域的位置和分布。②在获取定性反演先验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反演的方法:第一阶段,区分优质像元和非优质像元,合理确定像元声速的迭代初值;第二阶段,区别对待优质像元和非优质像元的约束权重,定量反演最终的速度分布。2个混凝土试件的模型试验表明,两阶段反演能有效抑制伪像,具有比常规的一阶段反演更好的缺陷识别效果。③为了改善射线路径矩阵的数学性质,提出了自适应网格技术。通过合并那些只有少数射线甚至没有射线穿越的网格像元,使更新后的离散像元具有相对均衡的射线穿越长度,自主适应射线路径的几何分布,从根源上提高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稳定性。数值试验表明,与常规的固定网格相比,基于自适应网格技术的层析成像表现出更好的抗噪能力和缺陷识别能力。(4)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布置不完全射线,研究了不完全射线布置的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可行性。数值试验表明,在保证射线数量和射线代表性的前提下,不完全射线布置的层析成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完全射线布置层析成像的缺陷识别效果。在不完全射线反演的基础上,还可以发展新的研究思路。对于布置不完全射线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①通过平衡深度搜索与广度搜索,改进了随机进化寻优算法,能够节省30~70%左右的计算时间。②提出了分步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化整为零地减小搜索空间,可比常规的一步试验设计方法节省40~60%左右的计算时间。对3个测试函数建立RBF神经网络替代模型,其误差分析表明,分步试验设计方法对于需要大规模试验样本点的替代模型是非常实用的。(5)研究了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增强缺陷识别能力。①采用中值滤波和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进行反演图像的后处理。应用实例表明,这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伪像,凸显缺陷,提高层析图像的分辨率、可靠性和可读性。②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对不同反演参数下的层析图像进行信息融合。应用实例表明,图像融合可以有效综合被融合图像的信息,使融合后的层析图像具有较小的背景噪音和较好的缺陷识别效果。
王伯官[8](2007)在《独立分量分析在阵列交变磁场测量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传感器的阵列化是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分析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入手,简要阐述了阵列式交变磁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现状;针对阵列交变磁场检测信号的特点,提出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处理阵列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详细介绍了金属平板表面存在缺陷时的空间磁场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算法。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仿真检测线圈阵列对铝板表面缺陷的检测,并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分离得到了表征缺陷的独立源和分离矩阵;借助分离矩阵,得到各个检测线圈各自检测到的缺陷信号,并给出了实验验证。给出了全文的结论:借助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可以实现缺陷信号和噪声的分离,可以实现多个缺陷信号的分离;同时,利用阵列信号中的冗余信息,可以得到裂纹的空间分布独立模型。最后,对与论文有关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聂颖[9](2006)在《基于时频分析的超声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超声检测方法对材料表面改性层特性(如孔隙、微裂纹、几何尺寸、弹性模量、结合强度、残余应力等)进行表征是改性层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材料表面改性层的厚度一般较薄,且存在一个甚至多个异质薄层,导致界面的超声回波相互叠加与干涉,使获得的回波信号具有较高的非平稳特性,从而增加了超声特征参量提取的难度。虽然传统的频谱分析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但其不能提供满足非平稳信号的有关时间的信息,本文将时频分析方法首次应用于薄层材料的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中,从时间和频率两个方面来描述非平稳信号的特征。 通过对时频分析方法的了解及对时频分析方法中函数性能的分析,发现时频分析能提供时间频率的二维展现,适合于非平稳信号的分析;将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与小波变换性能进行比较,发现傅立叶变换特别适合处理长时间内较稳定的信号,短时傅立叶变换由于其具有实时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应用场合,但要适当的选择窗口函数,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小波变换特别适合处理突变信号;利用matlab实现了时频分析的程序实现及其可视化。 利用db4小波对表面产生再结晶的DZ4合金试样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根据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点,利用db4小波对信号进行2层分解,将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由于噪声存在于高频成分,将信号分解后的高频成分滤去,并进行信号重构。去噪后的超声回波信号较去噪前的光滑,即保留信号本身特征,又提高了信号的分析精度。实现了对高散射、强噪声基体上声阻抗差值小于2%的弱界面回波的提取。 对厚度分别为270μm及295μm的ZrO2陶瓷涂层试样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短时傅立叶变换,通过对比矩形窗、汉宁窗和海明窗的时频图,发现矩形窗较汉宁窗和海明窗对陶瓷涂层试样不同界面回波有较强的区分效果。通过对矩形窗的时频图分析,发现厚度为295μm试样的涂层界面回波到达时间较厚度为270μm试样的涂层界面回波的到达时间延迟16ns,经计算对应的ZrO2陶瓷涂层的厚度差约为22μm,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见,基于矩形窗的短时傅立叶变换更适于薄层材料超声表征信号的分析。 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方法,对Al表面厚度约270μm的环氧树脂薄层进行了厚度检测。通过对Marr和Morlet两种基本小波的比较,发现Marr小波特别适合于突变信号的检测;并采用基于Marr小波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对250-350μm的ZrO2陶瓷涂层进行了厚度测量,与金相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认为,时频分析方法适合表面改性材料的分析,为材料表面改性层质量评价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赵冬明[10](2004)在《陈列传感器下金属板中缺陷扰动的磁场量分布研究》文中指出交变磁场测量是一项新兴的能定量测量金属表面裂纹尺寸的电磁无损检测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其特点和原理的基础上,对三维涡流场问题中的有限元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采用逐点仿真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单矩形线圈激励下,通过加入磁芯增强信号幅值和加入检测线圈改善拾取信号的可行性;对三种阵列结构:激励线圈采用阵列结构、检测线圈采用阵列结构、激励和检测线圈同时采用阵列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与讨论了磁场分布特点及检测路径,确定了磁场分量和缺陷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激励线圈采用阵列结构、激励和检测线圈同时采用阵列结构下磁场分量和缺陷参数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及阵列结构的可应用性。文末,给出了全文的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二、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论文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论文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在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的重要意义 |
2 机械工程中焊接结构常见问题的分析 |
2.1 直观缺陷 |
2.2 内部缺陷 |
2.3 微观缺陷 |
3 机械工程中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
3.1 射线检测技术 |
3.2 超声波检测技术 |
3.3 全息探测无损检测技术 |
3.4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
4 结语 |
(2)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浅谈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存在的重要意义 |
三、机械工程中焊接结构常见缺陷问题分析 |
(一)直观缺陷 |
(二)内部缺陷 |
(三)微观缺陷 |
四、机械工程中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
(一)射线检测技术 |
(二)超声波检测技术 |
(三)全息探测无损检测技术 |
(四)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
五、结束语 |
(4)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的检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混凝土材料配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孔隙率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研究方案 |
2.1 混凝土生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分析 |
2.2.1 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 |
2.2.2 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工艺流程 |
2.2.3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案 |
2.3 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研究总体方案 |
2.4 混凝土沙石材料图像采集方案 |
2.5 摄像机模型方案 |
2.5.1 摄像机线性模型与坐标系转换 |
2.5.2 摄像机非线性模型 |
2.6 图像标定方案选取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检测原理与图像预处理 |
3.1 孔隙率检测原理与方法 |
3.2 孔隙率测量方案选择 |
3.3 混凝土沙石图像预处理 |
3.3.1 图像滤波方法选取 |
3.3.2 混凝土沙石图像增强 |
3.4 沙石图像二值化 |
3.5 二值图像处理 |
3.5.1 形态学处理 |
3.5.2 区域填充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Otsu与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
4.1 Otsu算法的基本原理 |
4.1.1 一维Otsu算法 |
4.1.2 二维Otsu算法 |
4.2 Otsu算法的推广 |
4.2.1 Otsu算法的多阈值分割推广 |
4.2.2 Otsu算法的二维阈值分割推广 |
4.3 二维Otsu算法的改进 |
4.3.1 二维直方图的改进 |
4.3.2 二维Otsu阈值法的改进 |
4.4 基于种子点区域生长的分割算法 |
4.4.1 区域生长算法基本原理 |
4.4.2 区域生长算法设计思路 |
4.5 改进的二维Otsu和区域生长相结合的算法 |
4.5.1 分割流程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参数测定及结果分析 |
5.1 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标定 |
5.2 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特征提取 |
5.2.1 链码跟踪法标记 |
5.2.2 孔隙的特征参数 |
5.3 混凝土沙石孔隙率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5)压力容器焊缝质控中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信息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6 论文的安排 |
第二章 压力容器焊缝无损检测的方法 |
2.1 射线照透检测法(RT) |
2.2 超声波检测法(UT) |
2.3 渗透检测法(PT) |
2.4 磁粉检测法(MT) |
2.5 影响压力容器焊缝无损检测的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损检测信息系统分析 |
3.1 系统开发背景分析 |
3.2 系统开发目标与开发价值 |
3.3 系统实施原则与开发模式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3.5 系统软硬件及网络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损检测信息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及成果 |
5.1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2 系统应用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漏磁检测信号分析与缺陷评价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漏磁场检测信号机制分析与仿真研究 |
2.1 MFL 信号特征及产生机制分析 |
2.2 多重漏磁信号特征值的缺陷评价方法 |
2.3 多层空气法有限元建模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漏磁检测实验装置设计 |
3.1 漏磁检测组件 |
3.2 检测扫描驱动平台 |
3.3 待检试件 |
3.4 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
3.5 总述 |
第四章 缺陷漏磁检测信号机制实验论证 |
4.1 缺陷宽度对漏磁场信号影响 |
4.2 缺陷深度对漏磁场信号影响 |
4.3 缺陷长度对漏磁场信号影响 |
4.4 缺陷偏移对漏磁场信号影响 |
4.5 提离值对漏磁场信号影响 |
4.6 励磁电流值对漏磁场信号 |
4.7 全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理论方法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凝土超声探伤方法 |
1.2.1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 |
1.2.2 混凝土超声探伤的基本依据 |
1.2.3 混凝土超声探伤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3 计算机层析成像 |
1.3.1 基本概念 |
1.3.2 层析成像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3.3 混凝土层析成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 |
2.1 Radon变换与广义Radon变换 |
2.1.1 Radon变换 |
2.1.2 Radon逆变换 |
2.1.3 广义Radon变换 |
2.2 图像重建技术 |
2.2.1 离散图像重建问题 |
2.2.2 反投影法(BPT) |
2.2.3 代数重建技术(ART) |
2.2.4 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RT) |
2.2.5 共轭梯度法(CG) |
2.3 混凝土超声波速度层析成像 |
2.3.1 基本方法 |
2.3.2 检测系统 |
2.4 射线追踪技术 |
2.4.1 试射法 |
2.4.2 弯曲法 |
2.4.3 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 |
2.4.4 线性旅行时插值法 |
2.4.5 旅行时插值法与程函方程有限差分解的理论比较 |
2.5 混凝土超声波衰减层析成像 |
2.5.1 幅值衰减成像 |
2.5.2 上升时间衰减成像 |
第3章 加权广义逆反演算法 |
3.1 引言 |
3.2 广义逆矩阵 |
3.2.1 基本概念 |
3.2.2 奇异值分解 |
3.3 离散不适定问题与正则化方法 |
3.3.1 基本概念 |
3.3.2 Tikhonov 正则化方法 |
3.3.3 截断奇异值分解正则化方法 |
3.3.4 杨文采正则化方法 |
3.4 广义逆反演的辅助信息 |
3.4.1 数据分辨矩阵 |
3.4.2 模型分辨矩阵 |
3.4.3 解估计的协方差矩阵 |
3.5 加权广义逆反演 |
3.5.1 加权广义逆 |
3.5.2 自然权矩阵 |
3.6 重建误差和缺陷识别 |
3.6.1 重建误差 |
3.6.2 缺陷识别 |
3.7 模型试验 |
3.7.1 数值模型试验 |
3.7.2 试件模型试验 |
3.8 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反演策略 |
4.1 引言 |
4.1.1 定性反演 |
4.1.2 两阶段反演 |
4.1.3 自适应网格技术 |
4.2 定性反演 |
4.2.1 基本思路 |
4.2.2 实现步骤 |
4.2.3 定性反演的数值试验和试件试验 |
4.3 两阶段反演 |
4.3.1 基本思路 |
4.3.2 实现步骤 |
4.3.3 两阶段反演的试件模型试验 |
4.4 自适应网格技术 |
4.4.1 基本思路 |
4.4.2 实现步骤 |
4.4.3 基于自适应网格技术的层析成像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完全射线布置的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 |
5.1 引言 |
5.2 射线布置与试验设计 |
5.3 试验设计的优化算法 |
5.3.1 拉丁超立方抽样(LHS) |
5.3.2 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的优化准则 |
5.3.3 更新算子与搜索算法 |
5.3.4 随机进化算法 |
5.3.5 随机进化算法的改进 |
5.4 试验设计的分步优化算法 |
5.4.1 基本思路和实现步骤 |
5.4.2 数值试验 |
5.5 不完全射线层析成像的可行性 |
5.5.1 数值模型一 |
5.5.2 数值模型二 |
5.6 小结 |
第6章 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 |
6.1 引言 |
6.2 中值滤波 |
6.2.1 基本概念 |
6.2.2 二维中值滤波 |
6.3 基于SOFM 神经网络的图像聚类分析 |
6.3.1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 |
6.3.2 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 |
6.3.3 反演图像的聚类分析 |
6.4 中值滤波与聚类分析在反演图像中的应用 |
6.5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信息融合 |
6.5.1 图像融合概述 |
6.5.2 二维小波变换 |
6.5.3 基于小波变换的层析图像融合 |
6.6 图像融合在层析成像中的应用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独立分量分析在阵列交变磁场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简介 |
1.1.1 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 |
1.1.2 交变磁场测量技术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
1.1.3 阵列传感器及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在交变磁场测量中的应用 |
1.2 有限元法在电磁场数值仿真中的应用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论文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
2.1 独立分量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
2.1.1 独立分量分析的算法研究 |
2.1.2 独立分量分析的实际应用 |
2.1.3 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
2.2 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1 独立分量分析的数学模型 |
2.2.2 有关信息论的基础理论 |
2.2.3 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常用的判据 |
2.2.4 基于负熵判据的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Fast ICA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裂纹扰动场的理论分析和特性研究 |
3.1 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
3.1.1 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理论研究 |
3.1.2 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3.1.3 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
3.2 交变磁场测量的数学模型 |
3.3 裂纹扰动场对缺陷的定量描述 |
3.3.1 裂纹扰动场特性分析 |
3.3.2 裂纹扰动场Bz分量对缺陷长度的定量描述 |
3.3.3 裂纹扰动场Bx分量对缺陷深度的定量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多个裂纹分离的仿真研究 |
4.1 仿真处理过程的说明 |
4.2 噪声情况下对单个裂纹特征量分离的仿真研究 |
4.2.1 仿真分析模型的描述 |
4.2.2 裂纹扰动场Bx分量和噪声的分离 |
4.2.3 Bx信号分离效果的比较 |
4.2.4 裂纹扰动场Bz分量和噪声分离的仿真结果 |
4.3 噪声情况下多个裂纹特征量分离的仿真研究 |
4.3.1 仿真分析模型的描述 |
4.3.2 对两个裂纹Bz信号的分离 |
4.3.3 对多个缺陷Bx信号分离的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数据的处理 |
5.1 检测系统的说明 |
5.2.1 检测对象的说明 |
5.2.2 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5.2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论 |
5.3 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实时化探讨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时频分析的超声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价概述 |
1.1.1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
1.1.2 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 |
1.1.3 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的理论依据 |
1.1.4 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技术的数字信息化 |
1.2 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中的信号处理 |
1.2.1 超声检测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超声检测中时频分析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的意义 |
1.3.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材料表面改性层的超声无损表征与评价 |
2.1 材料的表面改性层 |
2.2 材料表面改性层超声无损表征的难点 |
2.2.1 超声信号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2.2.2 超声信号在表面改性层介质中的传播 |
3 时-频域分析 |
3.1 频谱分析 |
3.2 信号的时频分布 |
3.2.1 局域化和 Heisenberg-Gabor准则 |
3.2.2 时频局部化及其量度 |
3.2.3 相平面 |
3.2.4 基与相平面 |
3.3 加窗时频分析 |
3.3.1 时窗处理 |
3.3.2 频窗处理 |
3.3.3 时频窗处理 |
3.4 时频分析基础 |
3.4.1 窗口傅立叶变换 |
3.4.2 小波变换 |
3.5 时傅立叶变换与小波变换的比较 |
3.5.1 短时傅立叶的相平面 |
3.5.2 小波变换的相平面 |
3.6 傅立叶变换与小波变换的比较 |
4 超声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 |
4.1 超声检测方法的确定 |
4.2 超声实验系统的建立 |
4.2.1 探头参数的确定 |
4.2.2 超声实验测试系统 |
5 小波变换在超声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 |
5.1 噪声的数学模型 |
5.2 小波变换去噪原理 |
5.3 小波消噪的Matlab实现 |
5.4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消噪 |
5.4.1 实验条件 |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3 结论 |
6 基于 STFT的薄层厚度超声检测 |
6.1 短时傅立叶变换中常用的窗函数 |
6.1.1 矩形窗 |
6.1.2 汉宁窗 |
6.1.3 海明窗 |
6.1.4 三种窗函数的性能比较 |
6.2 基于 STFT的 ZrO_2涂层厚度的超声无损表征 |
6.2.1 实验条件 |
6.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3 结论 |
7 基于小波分析的薄层厚度超声检测 |
7.1 常用的小波 |
7.1.1 Marr小波 |
7.1.2 Morlet小波 |
7.1.3 Marr小波和 Morlet小波特性对比分析 |
7.2 突变信号小波变换的检测原理 |
7.3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薄层信号的超声检测 |
7.3.1 试样及实验参数 |
7.3.2 实验结果分析 |
7.3.3 结论 |
7.4 基于 Marr小波分析的薄层超声检测 |
7.4.1 试样及实验参数 |
7.4.2 实验结果分析 |
7.4.3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陈列传感器下金属板中缺陷扰动的磁场量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变磁场检测技术概述 |
1.1.1 交变磁场检测技术的概念范畴 |
1.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交变磁场检测技术的原理 |
1.2 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采用 |
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二章 有限元数值法对三维涡流场问题的基本描述 |
2.1 位函数对时稳场的描述方程 |
2.2 位函数对涡流场求解区域的描述 |
第三章 磁芯和检测线圈对扰动信号的影响 |
3.1 受平板矩形缺陷扰动的磁场分布特性的描述 |
3.1.1 仿真分析模型的描述 |
3.1.2 扰动磁场量和缺陷参数的对应关系 |
3.2 磁芯对扰动信号的影响 |
3.2.1 含磁芯激励线圈模型的建立 |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检测线圈对拾取信号的改进 |
3.3.1 检测原理 |
3.3.2 检测线圈尺寸设计 |
3.3.3 检测线圈对拾取信号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励阵列传感器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仿真分析模型的描述 |
4.3 两个激励线圈之间距离的确定 |
4.3.1 仿真分析结果 |
4.3.2 实验验证 |
4.4 Bz对缺陷长度的描述 |
4.5 Bx对缺陷深度的描述 |
4.5.1 Bx和缺陷深度的函数关系 |
4.5.2 实验结果 |
4.6 对实验和理论之间存在的误差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检测阵列传感器的分析 |
5.1 引言 |
5.2 仿真分析模型的描述 |
5.3 检测阵列传感器的仿真结果分析 |
5.3.1 Bx信号 |
5.3.2 Bz信号 |
5.4 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激励、检测阵列传感器的分析 |
6.1 激励阵列下类匀强场的研究 |
6.2 有效透入深度的确定 |
6.2.1 仿真模型描述 |
6.2.2 仿真结果 |
6.3 Bx对表面缺陷深度的描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论文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技术分析[J]. 赵明旺. 冶金与材料, 2020(03)
- [2]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3]浅谈机械工程中焊接无损检测技术[J]. 高岩. 装备维修技术, 2019(03)
- [4]混凝土沙石材料孔隙率的检测与研究[D]. 查健.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压力容器焊缝质控中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信息系统研发[D]. 李奇.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6]漏磁检测信号分析与缺陷评价实验研究[D]. 王鹤.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7]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理论方法和试验研究[D]. 黄靓. 湖南大学, 2008(08)
- [8]独立分量分析在阵列交变磁场测量中的应用[D]. 王伯官.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9]基于时频分析的超声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D]. 聂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2)
- [10]陈列传感器下金属板中缺陷扰动的磁场量分布研究[D]. 赵冬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