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新闻摄影的形象思维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顾燕[1](2020)在《《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文中认为《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停刊过的四大报刊之一,其以摄影图片作为主要传播内容,描绘了共和国71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同时,《人民画报》中的体育摄影图片更是在塑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不仅能够反映一国之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还能够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和资源。作为体育文化的产物,体育摄影图片通过定格运动瞬间,记录运动风采,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向世界传递“中国在强大”的政治信号。本文以《人民画报》创刊至1966年之间的1102张体育摄影图片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形象建构为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剖析国家形象的生产建构机制,探索新时期新闻摄影刊物的传播法则。第一章分别从国家形象、《人民画报》、体育摄影图片三个方向出发,总体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国家形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反映的产物,不仅表现了国家自身的客观存在,而且体现了外部的主观评价。《人民画报》系统地记录了共和国成长之路,是新中国国家形象最忠实的塑造者和维护者。体育摄影图片在《人民画报》中所占比例较大,故而也为新中国形象提供了视觉文本。第二章对1102张体育摄影图片进行细致地文本分析,探索新中国重建“东方大国”的实施途径。笔者分别从体育摄影的视觉政治、中国形象的人格化、体育摄影中的视觉象征三个角度出发,辨析新中国形象视觉书写的基本操作机制。第三章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延续前一章提到的建国前国家形象的没落是建国后重塑国家形象的动机之一。建国后新中国经历了从苏醒到追赶,从追赶到赶上世界水平这几个历史阶段,如今正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第四章从理念层面分析《摄影业务》对《人民画报》体育摄影图片传播的规训作用,即“正确的”新闻观和摄影观。接着笔者通过分析体育报道中的“仪式观”,探究出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大多是附着于“好照片”和“典型”中的,是共产主义梦工厂的重要成果。本选题以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学科理论做支撑,全面地搜集与体育摄影图片、《人民画报》、国家形象等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体育图像与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所起的作用。知往鉴今,以期为新时期摄影刊物的传播提供有益经验。
洪云[2](2013)在《新闻摄影中的影像艺术性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影像的艺术性在新闻摄影中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提升了新闻摄影的艺术欣赏性,同时也在增加了新闻摄影的感召力。但新闻摄影中影像艺术性的应用,不等同于艺术摄影,它是在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段完成的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因此,新闻摄影一方面要将事情的因果关系清楚地阐述给受众,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的报导,同时还应以简朴明了的语言文字、生动的艺术形象将新闻事件真实、灵动、具体的表达出来,使受众产生美的感受,引起共鸣。为此,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创作力,了解审美的准则和规律。本论文正是基于此点,进行了新闻摄影中影像艺术性的探讨,以便能更好的提升新闻摄影的可读性和艺术欣赏性。在第一部分中,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艺术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视野出发,重点探讨新闻摄影中影像艺术的渊源和特点,及影像艺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试图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具体实例出发来寻求研究的目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进行对影像艺术的基本概述,从影像艺术的本质和我国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分析传统美学对其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影像艺术的民族化、瞬间、真实、思想、形象等基本特征,并结合具体实例探究这些特征在影像艺术中的具体展现。第四部分,对影像艺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其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比如画面对比的应用、夸张的应用、隐形语言的应用等。第五部分,联系当今的时代背景,阐述读图时代中影像艺术的使命以及对其审美空间、本质特征的延展,并作出分析和建议。
王士俊[3](2012)在《全民摄影时代专业摄影记者的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平面媒体受"三图时代"的冲击,新闻摄影面临全民摄影的新形势,全民摄影、网络新闻摄影的广为传播,危胁了摄影记者的职业,令摄影记者感觉到"难干了"、要"失业"了,成为不争的现实。。摄影记者要保住职业,从容应对新闻摄影的新形势,就要提高综合素质,竞技发展,只有不断更新思维观念,努力达到高精尖境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才能适应适者生存,新则发展的规律,不会被新形势淘汰。新闻摄影观念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摄影
李超[4](2012)在《论网络时代(Web3.0)特征下草根摄影的兴起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摄影作为信息传播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手段,新闻图片作为信息反馈的一个承载了直观信息的新闻载体,在遭遇网络(Web3.0)时代的形式下,正面临着由少数人掌握到大众对其拥有了普遍的话语权。在Web3.0的时代特征下,新闻摄影面临着种种的顺应与变化。而且在这种时代特征的催化中,新闻摄影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危机。草根摄影的产生与发展更加验证了这种危机存在的根本性。
孙羽盈[5](2010)在《新闻素质和形象素质的统一——浅谈新闻摄影》文中指出新闻摄影广义上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上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不管是广义上的新闻摄影还是狭义上的新闻摄影,都是新闻时效与瞬间艺术相结合的,也就是新闻素质与形象素质的统一。
王育昕[6](2011)在《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的视觉影像铺天盖地,无所不在,图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如今的新闻摄影早已不仅仅局限在表现新闻事实,而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讲究传播的效果,运用不同的视觉表现手法传播同一新闻事件,最终的画面也会截然不同。如何让摄影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何使图片信息能够得到认可从而传播给更多受众,成为现代新闻摄影关注的热点。新闻摄影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铁律,于是,如何在记录新闻事实的同时,利用摄影特有的视觉优势,运用视觉语言,拍摄出更加吸引人的新闻摄影作品就很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视觉传播时代新闻摄影语言的探究,特别是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内涵及表现进行分析,结合国外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为我国的新闻摄影寻求新的表现途径和突破给予参考和指导。
陈恒[7](2009)在《浅谈新闻摄影的艺术性》文中指出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性,能增强新闻摄影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提升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本文论述了艺术性对于新闻摄影的重要性,指出了艺术性是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共同追求,阐述了增强新闻摄影艺术性的途径。
赵丽丽[8](2009)在《《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视觉传播时代,大众传媒不再仅以文字表达作为基本的传播方式,而是更多地转向图像。从“读报”到“看报”,从“看图”到“读图”,受众对视觉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对报纸等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005年开始报纸发行量持续下滑,报业广告额下降,报业出现了由盛到衰的拐点——“报业寒冬”。全球报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压力,从近几年报纸形态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形式上对各种媒体进行了借鉴和革新,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报纸的视觉化。这种情况下,党报由于其自身体制的原因,还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党报视觉传播发展相对都市报严重滞后。本文以《河南日报》为文本对党报视觉传播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河南日报》视觉传播当中版面图片、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以及版面图片内容和形态上存在的问题;对比同城都市报——《大河报》,从都市报上寻找可以供《河南日报》借鉴的发展战略;对比省级党报——《湖北日报》寻找《河南日报》与现代视觉传播发展趋势间的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本文最后,为以《河南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应对金融危机以及新媒体冲击提出了具体的可实施的措施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问题,并运用现代视觉理念为党报视觉传播提出建设性的发展策略。
邓金[9](2008)在《论新闻摄影中的审美信息传播 ——以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闻摄影商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新闻摄影美学的确立以及公众对于新闻摄影审美需求的普遍提高,新闻摄影美学的研究已成为新闻摄影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涉及新闻摄影美学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新闻摄影与美学的关系、新闻摄影美学的本质和特点,以及实践中如何体现美三方面展开的。本文从新闻摄影美学的角度,以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年度最佳作品为样本,对其中的审美信息传播进行分析,从审美信息的特点以及审美信息传播形态等角度进行研究,并从新闻摄影与现实互动的层面出发探讨新闻摄影与审美信息传播、世界和人的关系。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样本中的审美信息传播进行分析。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新闻摄影美学研究作一概述并介绍本文研究方案。第二章对新闻摄影中审美信息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章从新闻摄影中审美信息的传播形态出发对样本中荷载着审美信息的视觉符号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对前文的分析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审美信息的传播对国内新闻摄影界的启示,以及审美信息的传播所引发的有关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李永安[10](2005)在《试论科技新闻摄影的审美思维》文中研究指明 我曾多年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过成功的经历,也有过无数次失败的教训。在年复一年的实践、总结、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使自己在新闻摄影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其中对新闻摄影审美特性的研究尤使自己在新闻摄影实践中受益非浅。现结合科技新闻的课题再次谈谈新闻摄影中的审美思维问题,以期与同志们共同在探讨新闻理论中得到交流。
二、谈新闻摄影的形象思维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新闻摄影的形象思维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三、文献综述及梳理 |
第一章 画报中的国家形象和体育摄影 |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内容概述 |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 |
三、早期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
第二节 画报的国家属性和建构功能 |
一、《人民画报》的地位和意义 |
二、《人民画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特殊功能 |
第三节 画报中的体育摄影与国家形象 |
一、体育摄影在《人民画报》中的重要地位 |
二、体育在建构国家形象中的特殊作用 |
第二章 打造东方大国:新中国形象的生产建构 |
第一节 体育摄影中的视觉政治 |
一、新闻摄影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
二、体育摄影的政治叙事 |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人格化——体育人物视觉形象塑造 |
一、领导人在体育运动的形象塑造 |
二、打造体育明星群体树立国家品牌形象 |
三、国家的后备力量:军人形象的再塑造 |
第三节 体育摄影中的视觉象征 |
一、富强与文明:体育场馆图像 |
二、希望与未来:学生体育图像 |
第三章 中国形象的变迁:体育视角下崛起的东方大国 |
第一节 苏醒的巨人 |
一、苏醒:《一个工厂的体育活动》 |
二、追赶:“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
三、赶上世界水平:乒乓大国走向世界 |
第二节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
一、大家庭:民族体育新发展 |
二、好朋友:新中国的体育外交事业 |
第四章 关于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思考 |
第一节 画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理念基础 |
一、“正确的”新闻观和摄影观 |
二、“好照片”的选择 |
三、“典型”的选择 |
第二节 神话: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
一、自然化的“仪式” |
二、专业化的传播渠道 |
三、没有批评的“共产主义梦工厂” |
第三节 新时期国家形象的建构之路 |
一、“好照片”和“典型”的传播最大化 |
二、新媒体加深仪式感 |
三、体育明星形象取得新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
附录 |
(2)新闻摄影中的影像艺术性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新闻摄影中影像艺术性的概述 |
2.1 新闻摄影与艺术 |
2.2 新闻摄影中影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
2.3 中国传统美学对新闻摄影的影响与启示 |
3 新闻摄影中影像艺术性的特征 |
3.1 影像艺术的民族化特征 |
3.2 影像艺术的瞬间特征 |
3.3 影像艺术的真实特征 |
3.4 影像艺术的思想特征 |
3.5 影像艺术的形象特征 |
4 影像艺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
4.1 真实本质的应用 |
4.2 画面语言的艺术化应用 |
4.3 构图的应用 |
4.4 创作思想与手法的艺术化应用 |
5 读图时代:新闻影像艺术的使命 |
5.1 拓展新闻摄影的审美空间 |
5.2 突出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论网络时代(Web3.0)特征下草根摄影的兴起对新闻摄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近况 |
1.3 本论文的信息要点和1研究方法 |
第2章 WEB3.0时代特征 |
2.1 WEB3.0的时代特征 |
2.2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WEB2.0 |
2.3 认识WEB3.0 |
第3章 WEB3.0时代特征与新闻摄影危机的关联-草根摄影的兴起 |
3.1 何为草根文化 |
3.1.1 “草根”是什么? |
3.1.2 草根文化的定义 |
3.2 草根摄影的兴起 |
3.3 草根摄影盛行的现实因素看新闻摄影的危机 |
3.3.1 Web3.0时代的文化特征下草根摄影的兴起对传统新闻摄影精英文化的权利分化 |
3.4 技术的发展让新闻摄影在草根摄影的壮大中迷失路途 |
3.4.1 网络媒介的出现 |
3.4.2 摄影工具的普及 |
3.4.3 图片后期修改软件的简单化 |
3.5 从大众心理的层面来分析草根摄影对新闻摄影的“侵蚀性” |
3.5.1 大众对专业摄影的审美疲劳和对自身审美的需求 |
第4章 WEB3.0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危机与发展前景的展望 |
4.1 当下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 |
4.2 WEB3.0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危机 |
4.2.1 专业新闻摄影记者收到“草根摄影”公民的挑战 |
4.3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危机的应对方法 |
4.3.1 新闻摄影在客观传达新闻事实的同时更应重视摄影记者本身的主观评价 |
4.3.2 新闻摄影要注重所关注的事件中所包涵的多重内在的意义 |
4.3.3 新闻影像要抓住影像本身的开放性和视觉意义的拓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闻素质和形象素质的统一——浅谈新闻摄影(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闻作品的新闻素质——时效性 |
2 摄影作品的形象素质——瞬间艺术 |
3 新闻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
(6)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新闻摄影语言概述 |
1.1 新闻摄影语言的界定 |
1.1.1 视觉语言的内涵 |
1.1.2 新闻摄影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 |
1.2 新闻摄影语言的演变 |
1.2.1 简单记录的新闻摄影 |
1.2.2 纪实主义萌芽时期的新闻摄影 |
1.2.3 自然社会写实风格的新闻摄影 |
1.2.4 "堪的派"与新闻摄影 |
1.2.5 纪实主义的新闻摄影 |
1.2.6 视觉本位的新闻摄影 |
第2章 新闻摄影语言的种类探析 |
2.1 新闻摄影的显性语言 |
2.1.1 纪实的本质语言 |
2.1.2 "典型瞬间"的抓取 |
2.1.3 画面的对比 |
2.1.4 夸张的运用 |
2.1.5 被摄对象的体态语言 |
2.1.6 环境要素的烘托 |
2.2 新闻摄影的隐性语言 |
2.2.1 象征的语言 |
2.2.2 故事与情节 |
第3章 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 |
3.1 新闻摄影的语言的符号学理论 |
3.2 新闻摄影的语言的视知觉理论 |
3.2.1 "看"并不等于"看见" |
3.2.2 视觉噪音与视觉刺激 |
3.3 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把握 |
3.3.1 注重形象价值 |
3.3.2 客观真实中的内在冲击力 |
3.3.3 情感与意义的表达 |
第4章 新闻摄影语言的发展 |
4.1 影响新闻摄影语言发展的因素 |
4.1.1 摄影术的发展 |
4.1.2 传播媒介的发展 |
4.1.3 视觉文化的发展 |
4.2 新闻摄影语言的创新 |
4.2.1 形式即内容 |
4.2.2 形的发现与创造 |
4.2.3 光影与色彩的运用 |
4.2.4 视觉素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浅谈新闻摄影的艺术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性在新闻摄影中占有重要位置 |
二、艺术性是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共同追求 |
三、增强新闻摄影艺术性的途径 |
(8)《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特色 |
1.1 图片专题栏目凸显形象传播优势 |
1.2 多种视觉传播元素综合运用提升传播效果 |
1.3 图片内容反映和谐主题 |
1.4 关注“三农”问题坚持贴近性和服务性原则 |
1.5 图片来源展现多媒体时代开放性、前瞻性 |
2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中的问题 |
2.1 “头版效应”亟待加强 |
2.2 图片宣传色彩浓厚 |
2.3 泛视觉化倾向,无精品栏目 |
2.4 图片编辑与版面创新意识淡薄 |
3 《河南日报》的图片运用与其他报刊比较 |
3.1 《河南日报》与《大河报》 |
3.2 《河南日报》与《湖北日报》 |
4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的策略探讨 |
4.1 坚持新闻图片导向性与服务性和谐统一 |
4.2 确立版面视觉识别系统 |
4.3 建设全能型图片信息采集队伍 |
4.4 确立先进的视觉采编和管理系统 |
4.5 积极探索《河南日报》数字化生存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论新闻摄影中的审美信息传播 ——以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闻摄影中审美信息传播研究概述及本文研究方案 |
一、国内对新闻摄影美学的研究概述 |
二、本文拟研究突破点及依据 |
三、本文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新闻摄影中审美信息的特点分析 |
一、推理联想性 |
二、激发情感性 |
三、期待心理落差性 |
四、运动体现时空性 |
第三章 新闻摄影中的审美信息传播形态分析 |
一、指示性和图形性的符号 |
二、象征性和隐喻性的符号 |
第四章 新闻摄影中的审美信息传播总结及其引发的思考 |
一、对审美信息各项特点分析的总结 |
二、对审美信息传播形态分析的总结 |
三、样本的审美信息传播主要特点的评述 |
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的审美信息传播启示 |
五、审美信息传播中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几点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作为本文研究样本的48 幅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年度最佳摄影作品 |
四、谈新闻摄影的形象思维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D]. 顾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2]新闻摄影中的影像艺术性的应用研究[D]. 洪云. 西安工程大学, 2013(02)
- [3]全民摄影时代专业摄影记者的对策[A]. 王士俊. 影像大喷发时代新闻摄影人的担当——第十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 2012
- [4]论网络时代(Web3.0)特征下草根摄影的兴起对新闻摄影的影响[D]. 李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5]新闻素质和形象素质的统一——浅谈新闻摄影[J]. 孙羽盈.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6)
- [6]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探析[D]. 王育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7]浅谈新闻摄影的艺术性[J]. 陈恒. 法制与社会, 2009(17)
- [8]《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D]. 赵丽丽. 郑州大学, 2009(03)
- [9]论新闻摄影中的审美信息传播 ——以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为例[D]. 邓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10]试论科技新闻摄影的审美思维[A]. 李永安.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