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黟县万佛堂北魏石窟洞窟形态探析

辽宁省黟县万佛堂北魏石窟洞窟形态探析

一、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窟龛形制之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潘婷[1](2020)在《中国境内中心柱窟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心柱窟是佛教礼拜窟的一种重要类型,集中分布在西域至中原北方广大区域内,时代跨度近十个世纪,过去对中心柱窟已有部分专门研究,但尚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对中国境内的中心柱窟发展情况做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第一章对中国境内的中心柱窟做了系统的整理,从地域分布上划分为西域和内地,两个区域内又各自做发展阶段的分期。西域区分为四期,4世纪中-5世纪是初创期,克孜尔和森木塞姆石窟中开凿了最早的一批中心柱窟;6-7世纪中是兴盛期,龟兹各窟群中普遍开凿中心柱窟,并进一步扩展到龟兹以东的焉耆和高昌地区;7世纪后-9世纪中是变革期,表现为大乘佛教因素的大量渗入,克孜尔中心柱窟的衰落;9世纪中-13世纪是衰落期,中心柱窟呈现龟兹风、汉风、回鹘风的交融。内地区分三期,5世纪初-6世纪前期,相当于十六国晚期至北魏、西魏,河西地区最先开凿了第一批十六国晚期的中心柱窟,北魏中期云冈、敦煌石窟中心柱窟大兴,从河西至中原,及至辽西、川北各地的石窟群中多有中心柱窟的开凿,中心柱窟形制多样,富于创造性;6世纪中-7世纪初期,相当于北周、北齐至隋,中心柱窟开凿范围和数量明显缩减,形制趋于简化和进一步中国化;7世纪前期-13世纪,相当于唐宋时期,佛殿窟成为汉地主流窟形,中心柱窟仅有零散开凿,集中在敦煌和陕西一带的唐宋洞窟中。第二章关注中心柱窟的形制特征,中心柱窟在印度称作支提窟,以窟内起塔为典型特征,但中国境内的中心柱窟与印度支提窟的显着区别在于窟室内雕凿中心柱而非直接起塔,在西域、河西、中原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又各自形成不同的样式。克孜尔中心柱窟是西域中心柱窟的典型代表,开创了纵长形券顶窟室与蘑菇型中心柱,中心柱正面开龛像,其余壁面均绘壁画,环绕中心柱的三面低矮甬道构成绕行空间。内地中心柱窟则取消了克孜尔的券顶甬道,普遍采用独立的塔柱结构。由河西地区最先孕育出多层方柱式中心柱窟,四面均开龛像,具有模拟多层方塔的特征,但克孜尔中心柱窟券顶甬道的特征仍有残留。中原地区以云冈石窟和巩县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中心柱模拟多层佛塔的形制更突出,并且出现大量仿木构楼阁建筑构件,汉化趋势明显,对北朝中心柱窟影响深远。巩县中心柱窟则将汉地帐形结构与中心柱相结合,形成帐形方柱式的中心柱,并在北周北齐洞窟中发展到高峰,是中心柱窟完全汉化的形态。第三章对中心柱窟的图像配置与信仰主题进行研究。中心柱窟的开凿与佛教僧徒早期的禅观修行密切相关,窟室内的壁画和塑像是信徒禅定观像的主要对象,中心柱作为佛塔的象征,绕柱右旋完成礼忏供养的程序。在西域和内地,由于佛教信仰的差异,中心柱窟内的图像配置也有明显区别。西域佛教直接源于罽宾佛教,小乘禅修实践影响深远,中心柱窟的图像配置凸显小乘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的主旨,强调涅盘信仰。内地中心柱窟的兴盛则与十六国北朝大乘禅学思潮直接相关,中心柱窟为信徒提供了观像的主要场所,河西地区偏重涅盘与弥勒信仰,窟室壁画围绕三世十方诸千佛展开。中原地区深受法华信仰影响,释迦多宝并坐、交脚弥勒与释迦佛的组合是主要的图像主题。北朝晚期随着早期禅修思潮的消退,西方净土、华严等大乘义学在北方兴盛,对早期苦修枯坐、观像礼忏的修持法门产生了冲击,中心柱窟已经难以迎合更趋世俗大众的信仰需求,唐宋时期佛教中国化和世俗化达到高峰,中心柱窟的原始意义也最终消解殆尽而退出历史舞台。中心柱窟作为早期佛教礼拜窟的一种主要窟形,在佛教艺术的原生地印度和犍陀罗地区的发展都有限,却在中国经历了前后将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西域和内地中心柱窟表现出形制结构、信仰主旨以及整体发展脉络等方面的差异。总体来说,西域佛教文化更具原生性和独立性,内地佛教文化则从传入之初就朝着中国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中心柱窟的发展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写照。

李小亚[2](2019)在《巩县石窟窟龛形制与装饰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眼于巩县石窟的建筑空间形态即窟龛形制以及窟龛装饰艺术的研究。对中国石窟艺术的研究,是美术史、文化史上的重要课题。从窟龛形制及其装饰角度对石窟艺术进行研究则是必要的。巩县石窟五窟规模整齐划一,中心柱是巩县石窟的主要窟形,而龙门石窟与巩县石窟地理位置相近,同为北魏时期开凿,但龙门石窟却没有出现中心柱。因此,巩县石窟的形制就更加引人注目。而从中心柱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心柱从河西走廊发展到中原地区,越来越有简化的趋势,到巩县石窟,从窟龛形制到装饰,整体给人一种简单的规律感,并影响到后续北齐、北周中心柱窟的发展。因此,从佛教美术的发展脉络来看,巩县石窟的地位实在是不容忽视。迄今为止,对巩县石窟窟龛形制的研究比较偏重于资料性介绍,缺乏有关巩县石窟形制系统化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对巩县石窟概况和窟内配置进行逐一论述,分析巩县石窟的布局特色和空间营造特点。其次,对巩县石窟的窟龛形制与类型进行论述,并以巩县石窟主要窟形中心柱窟为窟形研究重点,通过追溯中心柱的发展起源,对比巩县石窟与敦煌、云冈的中心柱特点,分析《法华经》信仰对巩县石窟窟形及装饰题材选择的影响。最后,对装饰洞窟和佛龛的题材和纹样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巩县石窟窟龛的装饰特征和气氛营造特点。进而分别追溯巩县石窟窟龛装饰图像的源头,理清其发展脉络,总结出巩县石窟的艺术特色。巩县石窟从窟龛形制到细部装饰,无不精心构思雕造,因而主题突出,措置严谨,形象鲜明,决不因其小而失其精,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地。当今对巩县石窟的研究来看,从窟龛形制及其装饰图像角度来介绍的内容不够充分,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巩县石窟艺术的全貌。因此,本文着重对巩县石窟窟龛形制进行系统的分析,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逐一梳理出巩县石窟窟龛形制及装饰图像的来源和特点。从窟龛形制及装饰这一角度更深入地研究巩县石窟的艺术价值。

刘建华[3](2001)在《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分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一、引言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城西北8公里的大凌河北岸(图一),座北朝南,沿福山南麓东西排列,全长约85米,自然形成三个小区。东区共有洞窟7个,窟外小龛3个;西区上、下两层共有洞窟9个,窟外小龛10个。中区无窟龛,仅有近代兴建的三间僧房。全部窟龛均始凿并完工于北魏晚期,唐、辽、明、清等朝代均有修补或改动。窟龛

金建荣[4](2015)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域佛教造像背光形制、内容与纹样有各自不同的图像谱系,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同一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相同时期,背光图像有差异与变化。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依据佛经,在有限的空间内绘塑化佛、火焰、飞天、莲花、佛传故事等内容,达到宣传佛教义理的目的。中国佛教造像背光起源于古印度佛像背光,但受古印度造像背光影响较小。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背光有丰富的形制与内容,这主要缘于佛教经典的不断汉译与本土地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两者如同中国佛教造像背光之两翼,使造像背光的形态,即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也要推动东西地域和南北地域的发展,使看似简单的造像背光变得错综复杂。这种复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南北地域造像背光表现形式的差异;二、东西地域造像背光形制与内容的异同。南北差异具体表现为:北方重禅观,佛像及其背光成为僧人修禅观像内容之一。北朝造像背光共同的表现形式为二方连续、适合纹样等图案式的构图形式。南朝重义理,造像背光表现内容与佛教故事、听法故事等紧密结合,创造出有情有景的宣教图像。中原北方西、中与东部之间佛像背光的表现形式既有各自特色,又有相互影响。总体趋势是西部影响中部,但也存在石窟开凿早期,甘肃东部影响西部。北魏中晚期,中原北方中部地区造像背光表现形式与西部不同。其原因可能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禅观经典的流行、各地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造像背光自身的发展规律等因素,导致同一时期东西地域石窟造像背光形制与内容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域不同时期佛像背光形制与内容的差异。后开凿的石窟往往会保留先开凿石窟造像背光的一些特色。这样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在不断发展中既有传承,又有新创。

刘建华[5](2000)在《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考古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县城西北8公里的福山南麓。背依青山,面临绿水。义县,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辖境包括今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一带。南与锦州接壤,北与阜新相连,西与朝阳毗邻。医巫闾山在其东,努鲁儿虎山在其西,锦承、新义铁路在境内交会(图1)。

邢振鹏[6](2021)在《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县古城建于辽代,古称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以北约50公里。古城内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遗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广胜寺塔。40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伴随着商业拆迁,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被破坏,它们与建筑单体遗产的联系被割断。历史城市的风貌由单体建筑遗产与其周边历史街区共同营造,它们共同组成历史城镇的完整空间形态,传达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当下义县古城的普通历史民居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面临着自然衰败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义县古城内约45%的历史街区不仅没有被保护或者修缮,反而被拆除,代之以不协调的多层现代居住建筑,这种趋势正在严重威胁重要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的衰败也是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破坏。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保证建筑遗产的整体性对于义县古城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基于城市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当代技术手段,本文对义县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的历史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形态学分析。本文借鉴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义县古城历史街区的道路、街廓、产权地块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和演变分析,研究成果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在古城历史街区濒危的现状下,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义县古城的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遗产,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在传统类型形态学的定性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软件、ladybug插件等当代技术手段在定量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第2-5章)为古城形态要素研究,包括义县古城自然、经济、文化、历史、城市遗产等总体情况的分析;道路系统的分级、演变与形态、道路密度与步行可达性的分析;街廓的形态类型、街廓内建筑密度、太阳辐射分析;产权地块的形态类型、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院落太阳辐射分析;现存传统民居统计、保存程度分析、整体及细部形态特征、传统院落平面复原等。第三部分(第6章)为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现存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对道路、院落、建筑提出形态保护策略,并设计历史街区旅游路线,为古城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古城各层级要素的形态特征:偏心十字街的古城结构;错综复杂但层级明确的道路;方形与横条形为主的街廓;历史院落拆分形成的地块;简洁质朴的传统民居等。

孙晓峰[7](2014)在《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研究》文中指出公元535年,随着北魏政权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长安成为西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麦积山石窟所在的秦州成为西魏政权的战略后方,是控制陇右、巴蜀和西域的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西晋至南北朝以来,秦州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高僧帛远、竺法护、玄高等先后在此弘法传教,以道安和鸠摩罗什为首的长安僧团对这一地区佛教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南北朝时期秦州地区胡汉杂居的特点也促进了当地佛教活动的兴盛和繁荣,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麦积山石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逐渐发展成陇右地区最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它在整个北朝时期,先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等三个开窟造像的高潮阶段。其中,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的营建与西魏皇室有密切关系,由于西魏文帝前皇后乙弗氏的到来,使北魏末年以来饱受战乱影响的麦积山石窟再次迎来发展楔机,掀起了新一轮开窟造像高潮。本文通过对麦积山127窟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认为127窟开凿于西魏初年,是当时秦州刺史、武都王元戊为其母亲,被废黩至麦积山出家为尼的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而开凿的功德窟。无论是窟龛形制、造像特点,还是壁画内容等都表现出一种与此前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充分吸纳地域造像艺术特征的同时,更多体现出当时长安、南朝以及东部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特点,对于认识和了解北朝晚期以来关中及西北地区佛教艺术、佛教思想和佛教图像的发展、演变规律很有价值。127窟所采用仿帷帐式结构是北朝时期麦积山新出现的一种窟龛样式,系摹拟自佛殿建筑,是当时东部地区石窟寺和造像碑所盛行的仿帷帐式窟龛影响的结果,也是外来佛教窟龛建筑与中国古代传统居室文化相结合的具体表现方式,对麦积山北周时期窟龛样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27窟造像在延续麦积山北魏以来形成的三壁三佛组合样式的同时,在造像特点和风格方面充分继承和融合了当时南朝及洛阳、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特征。127窟壁画内容丰富、场面宏大,集中展现了北魏晚期以来北方地区盛行的以涅盘、维摩、弥陀、七佛信仰等为主的大乘佛教思想,特别是西方净土图像和地狱图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北朝晚期中原和长安地区民间关于这类信仰的兴起、发展和传播过程的缺憾和不足。以睒子孝行和舍身饲虎为代表的本生故事不仅是当时释迦崇拜盛行的具体反映,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忠君思想。在对127窟形制、造像和壁画内容解读的同时,本文对其所蕴含和体现的佛教思想传承、佛教图像来源、造像与壁画艺术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相应探讨和研究。并就其与其它地区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专门进行了初步分析。文章最后对127窟所涉及的宋代重塑的一佛二菩萨像、北魏法生造像碑、影塑造像等内容从重修时间、艺术特点、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梳理,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刘建华[8](1994)在《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窟龛形制之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城西北8公里的大凌河北岸,石窟北依福山,南临大凌河。东西排列,全长约85米。共有洞窟16个,窟外小龛13个。全部窟龛均始凿并完工于北魏晚期,唐、辽、明、清等朝代均有修补或改动。窟龛内外现存北魏造窟题记两方;清代重修碑五通;大、小造像500余尊。万佛堂石窟是我国最北边的北魏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其开窟功德主主要有北魏明元帝

范鸿武[9](2012)在《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风韵在于在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之中融入了鲜卑族固有的文化。中外学者已经对云冈石窟做了各方面大量深刻的研究,但是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研究云冈石窟的人相对较少。本文力图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从物质文化的层面,研究云冈石窟的建筑和佛教雕塑。通过研究云冈石窟建筑和佛教雕塑的特点,本论文力图论证云冈石窟的鲜卑文化特色并力图论述云冈石窟的设计及其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这是本论文的宗旨所在。佛教虽是一种外来宗教,但自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的形式尽管是外来的,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印度石窟寺艺术简单的模仿或翻版,而是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不断创新,逐渐显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云冈石窟不仅有汉化特点也有鲜卑文化特色。北魏文化是有多元的成分。过去,每当提到云冈石窟的文化因素时,总是说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汉文化优秀传统的作用,对鲜卑文化提得少,对云冈石窟所包含的鲜卑族文化因素提得很少。事实上云冈石窟的鲜卑文化特色很鲜明。北魏鲜卑族政权主导的云冈石窟工程在表现佛教主题的同时,将本民族的文化因素表露在其中。云冈石窟的鲜卑族文化特色体现在其佛教艺术的风格上,体现在其建筑、雕塑、服饰、夜叉的发式、部分石窟窟顶雕塑等方面。在云冈石窟,鲜卑文化因素和异于汉族文化的鲜卑文化之物证是客观存在的,鲜卑文化之物证有多个方面,而这个观点长期被人们忽略了。云冈石窟的鲜卑文化特色和鲜卑文化因素是云冈石窟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

魏文斌[10](2009)在《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着名的石窟寺之一,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以及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编号窟龛221个,保存北朝至明清时期的雕塑作品7800多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其中尤以北朝雕塑着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据文献及现存碑刻数据以及一些学者的研究,麦积山石窟开创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时期。据《高僧传·玄高传》记载玄高在麦积山禅修,聚集僧人百余人。《高僧传》梁天监十八年(519)由慧皎撰,关于麦积山在五世纪初即有佛教修禅活动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位于3窟至4窟梯道旁崖壁上的绍兴二年(1132年)题记、南宋《四川制置使司给田公据》碑、南宋祝穆《方舆揽胜》、以及明《麦积山开除常住地粮碑》等碑刻文献均记载麦积山石窟开创于后秦时期。除《高僧传》记载玄高在麦积山的活动距后秦时代较近外,其余记载都是宋代以后的记载,但这些记载应该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肯定有其根据,所以麦积山在后秦姚兴时期即有佛教活动并开始开凿石窟是可能的。但后秦开凿的洞窟以及雕塑和壁画遗存目前是否还有?这也正是目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因此而形成了对麦积山石窟现存最早一批洞窟(第74、78、90、51、165窟等)年代认识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即后秦说和北魏说。因此关于麦积山石窟开创年代以及现存最早洞窟的年代问题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一个重点。麦积山石窟北魏早中期洞窟现存有造像和壁画遗存的31个,将这些洞窟称为“麦积山初期洞窟”,是因为这些洞窟所代表的时期及其艺术形式还未完全中国化或向成熟的中国化转变的过程中,尚保留着较多外来艺术形式的成分。这批洞窟时代从北魏文成帝复法以后至宣武帝景明时期,即五世纪中至六世纪初期。这些洞窟在麦积山石窟的发展演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些洞窟中最早的一批洞窟如74、78窟等的时代问题争论较大,有后秦说和北魏说两种,本论文旨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期洞窟当北魏孝文帝太和时期,与云冈石窟的关系密切,且与第一期洞窟在洞窟形制、壁面布局、造像题材等方面有很大的继承关系。第三期洞窟为北魏宣武帝景明至正始时期,受到南朝及龙门造像风格的影响,处于向晚期变化的时期,即继承了早期造像风格,又出现了新的因素。因此,本论文主要就以上洞窟遗存进行调查研究,也是麦积山石窟分期研究的一部分。以上三个时期的洞窟,前后承袭关系明显,演变脉络清晰,洞窟规模逐渐变小,壁面布局逐渐复杂,由三壁不开龛向三壁两龛、三壁三龛演变,并出现壁面多小龛的形式。造像组合基本由单一的三佛或一佛二胁侍菩萨演变为较复杂的三佛加影塑千佛或二佛并坐的附属造像。造像风格由早期的挺拔雄健向清秀变化,逐渐向中国化的形式过渡,最终到了六世纪初期后,完全由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风格所取代。麦积山初期洞窟的造像反映了早期石窟重禅修的特点,三佛、弥勒、释迦多宝并坐、千佛等题材均是禅观的重要图像。佛像多作禅定印相也重视禅观的反映。本论文在造像题材中重点对这些图像进行了探讨。麦积山初期洞窟明显受到北魏首都地区佛教造象样式“云冈模式”的影响,同时在造型特点及一些细部的装饰方面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形式。初期洞窟的第二个阶段开始接受来自南朝风格的影响。本论文对麦积山初期洞窟与其它地区的关系也作了较详细的论证。

二、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窟龛形制之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窟龛形制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境内中心柱窟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心柱窟的地域分布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西域
        一、4世纪中—5世纪末
        二、6世纪—7世纪中
        (一)龟兹石窟
        (二)高昌石窟
        三、7世纪后—9世纪中
        (一)龟兹石窟
        (二)高昌石窟
        四、9世纪中—13世纪
        (一)龟兹石窟
        (二)焉耆石窟
        (三)高昌石窟
    第二节 内地
        一、5世纪初—6世纪前期
        (一)河西中小石窟群
        (二)敦煌石窟
        (三)云冈石窟
        (四)巩县石窟
        (五)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
        (六)陇东石窟
        (七)须弥山石窟
        (八)陕西石窟
        (九)四川广元石窟
        二、6世纪中—7世纪初
        (一)敦煌石窟群
        (二)须弥山石窟
        (三)响堂山石窟
        (四)天龙山石窟
        三、7世纪前期—13世纪
        (一)敦煌石窟群
        (二)陇东石窟
        (三)须弥山石窟
        (四)陕西石窟
第二章 中心柱窟的形制演变
    第一节 印度支提窟
    第二节 克孜尔样式:甬道式中心柱窟
    第三节 河西样式:方柱式中心柱窟
    第四节 云冈样式:塔形柱式中心柱窟
    第五节 巩县样式:帐形方柱式中心柱窟
第三章 中心柱窟的图像配置与信仰空间
    第一节 西域中心柱窟与小乘佛教信仰主题
        一、罽宾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禅修实践
        二、龟兹中心柱窟与“唯礼释迦”的禅观空间
        三、内地大乘佛教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内地中心柱窟与大乘佛教信仰主题
        一、十六国北朝禅观思潮与中心柱窟的兴盛
        (一)十六国北朝禅法
        (二)河西中心柱窟的三世十方诸千佛与涅盘思想
        (三)中原中心柱窟与法华信仰
        二、北朝晚期以来佛教信仰的演变与中心柱窟的衰落
结语
参考文献
文中插图引用出处
后记

(2)巩县石窟窟龛形制与装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窟龛形制的研究
        (二)关于巩县石窟的研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巩县石窟建筑艺术概况
    一、形制在佛教建筑中的界定及文本研究范畴
    二、巩县石窟概况及分区
        (一)巩县石窟概况
        (二)巩县石窟分区
    三、巩县石窟窟龛形制及窟内布局
        (一)第一窟
        (二)第二窟
        (三)第三窟
        (四)第四窟
        (五)第五窟
    四、巩县石窟空间营造的特点
        (一)统一规划的空间布局
        (二)由繁入简的构图趋向
        (三)注重从多维度营造视觉效果
第二章 巩县石窟窟龛形制与特色
    一、洞窟形制
        (一)中心柱窟
        (二)三壁三龛窟
    二、佛龛形制
        (一)圆拱形龛
        (二)曲尺形龛
        (三)帐形龛
    三、巩县石窟中心柱窟特色
        (一)中心柱起源与演变
        (二)《法华经》与塔
        (三)巩县中心柱窟与敦煌、云冈的比较
        (四)中心柱窟的后续发展
    四、巩县石窟窟龛形制的特征
        (一)承袭与发展的统一
        (二)时空观和图像构成
第三章 巩县石窟窟龛装饰雕刻
    一、装饰部位及装饰内容
        (一)顶面装饰
        (二)壁面装饰
    二、装饰主题
        (一)佛像
        (二)礼佛图
        (三)飞天
        (四)神王
    三、装饰纹样
        (一)莲花纹
        (二)忍冬纹
        (三)苍龙纹
        (四)兽面纹
        (五)火焰纹
        (六)狮子纹
    四、巩县石窟装饰特征
        (一)小而精巧的窟室设计
        (二)多元杂糅的装饰纹样
        (三)平面感的装饰雕刻
        (四)程式化的装饰构图
        (五)朴拙浑厚的审美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窟龛形制与类型
    (一)窟形
    (二)龛形
    (三)窟外小龛
三、造像类型与分组
    (一)题材
    (二)组合
    (三)造像类型
    (四)窟顶装饰纹样
    (五)窟外龛像
四、分期与年代
    (一)洞窟分组
    (二)分期
    (三)年代
五、万佛堂石窟中的若干问题
    (一)万佛堂石窟与中原北方石窟的关系
        1.窟龛形制
        2.造像风格
    (二)万佛堂石窟所表现的地方特色
        1.窟龛形制
        2.造像特点
    (三)元景造窟
    (四)韩贞与昌黎韩氏
    (五)北魏时期龙城地区佛教与平城佛教的关系
六、结语

(4)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佛教造像背光的称谓、概念及基本图像形制
    第一节 佛教经典中关于造像背光的称谓及概念
        一、佛像何时放光
        二、佛像何处放光
        三、佛像背光的种类与称谓
        四、佛像背光的表现形态
        五、佛经与造像背光互印证
    第二节 佛教造像背光的基本图像形制
        一、造像项光
        二、造像身光
        三、造像背光图像形制
第二章 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的图像形制、内容及纹样特征
    第一节 中国佛教造像背光的初始阶段
        一、中国早期佛像背光的发展情况与规律
        二、文献记载、佛经与现存遗物的相互印证
    第二节 南朝时期佛像背光
        一、单体造像背光 以成都及周边地区石刻造像为例
        二、石窟造像背光 以南京栖霞山南朝窟龛造像为例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佛像背光
        一、火的世界 石窟壁画背光: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二、佛国天人 石窟雕刻背光:以云冈、龙门为例
        三、单体佛国 金铜佛与单体石雕佛像背光
第三章 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的图像谱系演变
    第一节 新疆地区造像背光谱系
        一、石窟造像背光
        二、小型浮雕、单体造像背光
        三、新疆地区佛像背光与古印度佛像背光关系的讨论
        四、新疆地区佛像背光内容与佛经关系的考察
    第二节 中原北方西、中部地区造像背光谱系
        一、河西地区
        二、甘宁黄河以东地区
        三、晋豫地区
        四、中原北方西、中部地区造像背光谱系演变及影响关系探究
    第三节 中原北方东部地区造像背光谱系
        一、东部地区石窟造像背光
        二、东部地区单体石雕造像背光
第四章 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图像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古印度佛教造像背光
        一、古印度佛教造像背光图像来源
        二、古印度佛教造像背光图像谱系
    第二节 古印度与中国佛教造像背光差异探析
        一、古印度与中国佛教造像背光差异
        二、早期相关佛教经典的考察
        三、古印度不同于中国造像背光的缘由
        四、造像背光中纹饰的中国因素——以火焰纹、飞天、流云为例
    第三节 南朝造像背光对北朝造像背光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南北朝时期佛像背光的图像意义
    第一节 佛像背光与禅观
        一、169 窟第 6 龛造像背光
        二、佛像背光与禅观
    第二节 南朝造像背光与佛教故事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内古城保存现状与研究价值
        1.1.3 义县古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1.3.2 城市遗产研究综述
        1.3.3 义县古城研究综述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义县古城:自然、人文与城市遗产
    2.1 辽西要塞
    2.2 义县的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水文
        2.2.3 气候
    2.3 传统的经济模式
        2.3.1 农耕文化
        2.3.2 商业贸易
    2.4 多元的宗教文化
        2.4.1 佛教
        2.4.2 道教
        2.4.3 伊斯兰教
        2.4.4 基督教
    2.5 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构成
    2.6 义县历史:从宜州到义县
        2.6.1 义县的建置沿革
        2.6.2 古城的历史演变
        2.6.3 历史地图的当代转译
    2.7 义县的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
        2.7.1 濒危的历史街区
        2.7.2 重要的建筑遗产
        2.7.3 义县境内的遗产与旅游现状
    2.8 小结
第3章 义县古城的道路结构
    3.1 道路系统的等级
    3.2 民国到当代的街道历史演变
    3.3 十字结构的道路形态
        3.3.1 道路结构
        3.3.2 比例尺度
        3.3.3 肌理分析
        3.3.4 公共空间
    3.4 历史街区的道路密度分析
        3.4.1 道路密度计算
        3.4.2 道路密度图表
    3.5 历史街区的步行可达性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义县古城的街廓与地块
    4.1 街廓的形态类型
    4.2 街廓建筑密度量化分析
    4.3 院落的分解:产权地块现状调研
    4.4 院落的复原:传统院落边界推测
        4.4.1 现有历史建筑遗存的院落调研
        4.4.2 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
        4.4.3 传统院落形态分析
    4.5 历史街区的太阳辐射量化分析
        4.5.1 街廓太阳辐射量分析
        4.5.2 传统院落太阳辐射量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义县古城的传统建筑
    5.1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5.1.1 传统民居整体特征
        5.1.2 门楼与门洞
        5.1.3 墀头样式
        5.1.4 山墙图案
    5.2 传统民居的保存状态
    5.3 传统院落平面复原推测
    5.4 时代的印记:特色建筑记录
    5.5 小结
第6章 古城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
    6.1 历史街区的问题分析
        6.1.1 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
        6.1.2 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6.2 道路形态的保护
        6.2.1 街道景观现状实例分析
        6.2.2 景观视线通廊恢复
        6.2.3 街道形态的保护策略
    6.3 院落形态的保护
        6.3.1 传统院落信息整理
        6.3.2 传统院落的保护策略
    6.4 建筑形态的保护
        6.4.1 建筑院落的保护策略
        6.4.2 可复建的历史建筑
    6.5 形态保护的应用:旅游路线设计
    6.6 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附录 C 道路可达性程序
    附录 D 道路密度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北魏晚期以来秦州境内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北魏时期秦州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秦州行政建置的变化
        二、北魏政权对秦州地区的统治
        三、西魏政权对秦州地区的统治
    第二节 北魏晚期以来佛教在秦州的传播与发展
        一、北魏晚期至西魏初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二、北魏晚期至西魏初期的秦州佛教
        三、秦州周边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章 麦积山127窟的开凿与营建
    第一节 窟龛位置及其与毗邻窟龛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关于窟龛工程量等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127窟蕴含的功德主信息
    第四节 127窟开凿年代与功德主推定
        一、关于麦积山127窟开凿年代
        二、关于127功德主身份推定
第三章 127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
    第一节 窟龛形制的探讨与分析
        一、127、133、135窟形制的探讨与分析
        二、帷帐的历史及其在佛教图像中的运用
        三、127窟仿帷帐式窟型的样式来源
    第二节 造像题材的探讨与分析
        一、127窟造像题材与内容
        二、关于127窟三佛造像身份的讨论
    第三节 壁画内容的探讨与分析
        一、127窟壁画内容简介
        (一)、涅盘变
        (二)、维摩诘变
        (三)、西方净土变
        (四)、七佛与地狱变
        (五)、萨埵那太子本生
        (六)、睒子本生
        (七)、帝后升天图
        二、相关壁画内容讨论与分析
        (一)、127窟壁画所体现的佛教思想综述
        (二)、正壁涅盘图像分析与研究
        (三)、左壁维摩诘图像分析与研究
        (四)、右壁西方净土图像分析与研究
        (五)、前壁上方七佛图像分析与研究
        (六)、前壁下方地狱图像分析与研究
        (七)、顶部萨埵那太子本生图像分析与研究
        (八)、顶部前披睒子本生图像分析与研究
        (九)、顶部正中帝后升天图分析与研究
第四章 127窟图像内涵及教化功能
    第一节 127图像蕴含和宣扬的佛教思想
        一、127窟正壁造像和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二、127窟左壁造像和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三、127窟右壁造像和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四、127前壁及顶部壁画的图像学含义
    第二节 127图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绚丽、精美的壁画丰富了中国北朝绘画艺术
        二、壁画内容蕴含着中国传统孝道和忠君思想
        三、《维摩诘变》展现了南北朝士族文人的精神生活
        四、《地狱变》是当时儒、释报应观念融合的例证
    第三节 关于麦积山127窟性质的思考
第五章 127窟图像来源及与陇右石窟寺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麦积山127窟图像来源
        一、长安和洛阳造像艺术的影响
        (一)、两地之间窟龛、造像的比较分析
        (二)、两地之间佛教造像装饰的比较分析
        (三)、两地之间造像题材和相关佛教思想的比较
        二、南朝造像艺术的影响
        (一)、127窟造像与南朝造像艺术的比较分析
        (二)、127窟壁画与南朝绘画艺术的比较分析
        三、青州及太原一带造像艺术的影响
        (一)、与青州地区造像艺术的比较分析
        (二)、与太原地区造像艺术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与陇右地区佛教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与炳灵寺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
        二、与凉州、敦煌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
        三、与陇东地区石窟寺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127窟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
    第一节 127窟壁画体现出的中国北朝绘画艺术成就
    第二节 127窟壁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一、是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典范之一
        二、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变和本生故事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充分体现出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理论和思想
第七章 余论
    第一节 关于127窟的宋代造像
    第二节 对127窟内发现的法生造像碑及影塑造像的看法
        一、北魏法生造像碑
        二、北魏影塑供养人头像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附图

(9)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的意义
    2 中外学者云冈石窟研究成果概述
    3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学术问题
第二章 佛教历史文化综述
    第1节 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2节 石窟寺历史简介
    第3节 佛教石窟寺本土化之演变进程
    第4节 修习禅定与中国石窟的兴衰
第三章 云冈石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第1节 北魏政权“帝佛合一”的崇佛国策
    第2节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第3节 凉州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关系
第四章 云冈石窟建筑
    第1节 云冈石窟的选址和开凿建设
    第2节 云冈石窟建筑概论
    第3节 昙曜五窟洞窟形制及产生原因
    第4节 云冈二期和三期洞窟形制的独创性
    第5节 云冈石窟佛塔的汉化及其意义
    第6节 云冈石窟中外建筑样式之融合
第五章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概论
    第1节 佛教造像的产生和分类
    第2节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风格概述
    第3节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艺术源流概述
    第4节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内容与题材概述
第六章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
    第1节 云冈一期昙曜五窟佛教造像
    第2节 云冈二期和三期佛教造像艺术
    第3节 云冈石窟佛经故事画及其内容
    第4节 云冈石窟飞天形象
    第6节 云冈第三窟后室大佛及菩萨的世俗风格
第七章 云冈石窟雕塑艺术论
    第1节 云冈石窟雕塑艺术风格之演变
    第2节 云冈石窟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3节 云冈石窟之外来佛教艺术样式中国化的原因
    第4节 云冈石窟雕塑与建筑的关系
    第5节 云冈石窟雕塑艺术之特点
第八章 云冈石窟鲜卑文化之特色
    第1节 鲜卑民族历史文化概况
    第2节 云冈石窟鲜卑文化的物证
    第3节 云冈石窟鲜卑文化特色综述
第九章 云冈石窟的设计
    第1节 云冈石窟设计概述
    第2节 云冈石窟洞窟形制之设计与佛教世俗化的关系
    第3节 云冈石窟在设计方面的成功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麦积山石窟考察与研究史综述
        一、创始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繁荣阶段
第二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
    第二节 秦州历史文化
    第三节 麦积山石窟基本情况
        一、崖面洞窟等遗迹
        二、寺院及其它建筑
第三章 麦积山初期洞窟调查
第四章 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分组
        一、洞窟型、式的划分
        二、造像型、式的划分
        三、分组
    第二节 分期
        一、关于麦积山石窟分期研究的回顾
        二、最早洞窟的划分与年代研究
        三、初期洞窟的分期
    第三节 年代
        一、文献记载的麦积山石窟开创年代
        二、年代
第五章 造像题材内容考证
    第一节 一佛二菩萨三尊形式的组合
    第二节 关于三佛
        一、麦积山初期洞窟的三佛造像
        二、关于麦积山早期洞窟三佛研究的不同观点
        三、关于"三世佛"的经典
        四、麦积山初期洞窟中的三佛为三世佛
        五、对于三佛的甄别
        六、三世佛造像是禅观的重要图像
    第三节 释迦多宝并坐像及法华思想在麦积山
        一、有二佛并坐的洞窟及二佛并坐与其它造像的组合
        二、二佛并坐造像的来源
        三、二佛并坐造像以及相关联其它造像的经典依据
        四、释迦多宝对坐说法是禅观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交脚与半跏思惟菩萨对称构图的研究
        一、麦积山交脚与思惟菩萨对称布局的洞窟
        二、交脚与半跏思惟菩萨对称布局的年代及发展变化
        三、北朝时期其它地区交脚与思惟菩萨组合的例子
        四、犍陀罗的图像
        五、麦积山交脚与思惟菩萨组合的图像与宗教学含义
    第五节 麦积山初期洞窟的弥勒造像与信仰
        一、弥勒经典的翻译
        二、弥勒造像的来源
        三、弥勒造像的几种表现形式
        四、弥勒信仰及禅观需要
    第六节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与禅修
        一、关于禅及禅观
        二、禅观经典的翻译与十六国北朝北方禅法的流行
        三、麦积山为早期着名的禅修胜地
        四、麦积山初期洞窟的禅修图像与禅观性质的洞窟
第六章 洞窟开凿与塑像、壁画的制作
    第一节 洞窟开凿方法与次第
        一、崖面布局与利用
        二、洞窟开凿方法
        三、洞窟内的布局及利用
        四、小龛和泥塑小台的制作
    第二节 塑像的制作
        一、大型塑像
        二、影塑
    第三节 壁画的绘制
        一、壁画绘制步骤
        二、壁画颜料
        三、壁画绘制技法
第七章 麦积山初期洞窟的重修
    第一节 北魏晚期的重修
        一、第51窟
        二、第100窟
        三、第155窟
        四、第170窟
    第二节 北周和隋代的重修
        一、第一期洞窟的重修
        二、第二期洞窟的重修
        三、第三期洞窟的重修
    第三节 宋代的经营和重修
        一、宋代重修麦积山石窟的背景
        二、第90窟
        三、第93窟
        四、第100窟
        五、第165窟
    第四节 宋代以后的重修
第八章 与其它地域及石窟的关系
    第一节 与凉州、敦煌石窟的关系
    第二节 与炳灵寺石窟的关系
    第三节 与云冈石窟的关系
    第四节 与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样式的关系
    第五节 与关中地区的关系
    第六节 南朝文化对麦积山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图

四、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窟龛形制之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境内中心柱窟的发展研究[D]. 潘婷. 南京大学, 2020(02)
  • [2]巩县石窟窟龛形制与装饰艺术研究[D]. 李小亚. 河南大学, 2019(01)
  • [3]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分期研究[J]. 刘建华. 考古学报, 2001(02)
  • [4]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研究[D]. 金建荣.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5)
  • [5]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考古报告[J]. 刘建华. 考古学集刊, 2000(00)
  • [6]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D]. 邢振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研究[D]. 孙晓峰. 兰州大学, 2014(05)
  • [8]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窟龛形制之探微[A]. 刘建华.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9]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 范鸿武. 苏州大学, 2012(09)
  • [10]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 魏文斌. 兰州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辽宁省黟县万佛堂北魏石窟洞窟形态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