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起一道风雨遮栏(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融[1](2018)在《“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境思想表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户外环境的舒适有了更高的要求,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多新建园林过分重视平面构图以及对国外园林形式上的模仿,造成新建园林千篇一律,没有精神上的愉悦。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雨景独特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雨景贯穿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发展的始终,使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拥有经久不衰的审美价值。文章本文在分析归纳大量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和跨学科论证“雨”景在古典园林诗境营造中的理论表达、在古典园林中的实例分析、在古典园林中的景观营造、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形式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总结出中国诗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雨”景造园历史经验和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启示。论文首先对中国古典园林“雨”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梳理,总结归纳了“雨”的诗境感知和在园林造园中的诗境模式,其次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雨”进行造景的景点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雨”景典型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基于“雨”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中诗境表达的客观影响因素、诗词因素、景观营造三个角度,从空间布局、设计要素、心理暗示、文化内涵表达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雨”景诗境营造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典型“雨”景诗境的类型特征、形成原因、意境表达及其营造方法。并反思“雨”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和作用,为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王乙珈[2](2017)在《韩国汉文小说《壬辰录》研究》文中提出韩国汉文小说《壬辰录》,是以韩国李氏朝鲜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1592-1598年爆发的壬辰倭乱(又称万历朝鲜战争)为史实依据所创作的小说,在朝鲜广为流传。它是古代朝鲜最为着名的汉文小说之一,被誉为朝鲜的《三国演义》。中国学界目前对《壬辰录》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从史料角度还原小说中的历史事件,或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上,对其从文献学角度对各个版本成书的考证、以及将小说文本从思想文化层面加以探究的则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壬辰录》故事有相当一部分与朝鲜文人野谈笔记有密切联系,值得深入探讨。笔者比勘了迄今所见的分属于简本、繁本两大版本系统的六种《壬辰录》版本,并对朝鲜野谈笔记中涉及倭乱的人物故事进行详细爬梳,在版本考察和文学文化解析的基础上,开掘出《壬辰录》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多重社会文化蕴涵。论文正文部分为四章十一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倭乱小说《壬辰录》成书及版本考述”。以文献学角度,探究小说《壬辰录》从纪实文学(倭乱史料、文人传记、辞表奏章等)到简本、繁本两大系统的流变过程,并大致划定成书时间。第二章为“倭乱小说《壬辰录》人物群体研究”。笔者选取了小说中“爱国将领”、“义妓事迹”和“僧兵故事”三个代表性的人物类别加以考察,揭示了对爱国将领书写的“历史-文学”变异性重构的原因,义妓故事“伦理二难”背后的朝鲜性理学思想和“实学”思潮对朝鲜佛教观念的冲击,以突显《壬辰录》折射出的文化思想因素。第三章为“《壬辰录》与朝鲜野谈笔记的关联性探究”。《壬辰录》人物故事与朝鲜文人野谈笔记有着密切关联,重出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对《青邱野谈》、《东野汇集》、《锦溪笔谈》等二十余部野谈笔记小说进行爬梳,摘录出涉倭乱事件资料和人物故事,从情节重现、同题异构两大视角,探究朝鲜野谈笔记对《壬辰录》成书独特的文献价值。第四章为“《壬辰录》所反映的多重社会文化内涵”。以朝鲜的“关羽崇拜”及其成因为核心,探讨关羽形象英雄衍化背后的朝鲜民族自尊心理;从小说叙事者“为尊者讳”和“劝谏揭露”的二元补衬,探究儒家理性意识的渗透和矛盾。通过对韩国汉文小说《壬辰录》的研究,可以从小说本事发掘朝鲜民族精神,从故事流变发掘朝鲜士人心态,从文学背景研究中朝文学文化关系,以此揭示《壬辰录》以儒为本的文化蕴涵和当代价值。
罗明军[3](2015)在《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研究》文中指出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缪格勒在《野鬼的年代》中征用“野鬼”,大量碎片化地运用了祭祀仪式的素材,在国家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中呈现直苴彝族倮保颇的记忆和空间。祭祀仪式成为书写文本的一种工具,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一种注脚。当然,缪格勒将祭祀仪式作为一种书写工具也未尝不可,但是这工具的本真是什么?是方是圆?对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逻辑是什么?等等并不清楚,这些问题成为了本调查研究的起点。祭祀仪式是人类行为和内心思维在二维时空中交织互动的展示,能够反映个体、家庭及族群的行为模式,也能够透视人心理活动的轨迹。本文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深描”的方法,揭示人“尼”互动祭祀仪式操演的逻辑和机制。本调查研究以祭祀仪式的对象“尼”为切入点,“尼”是鬼、神、灵魂、精灵和魔等的总称。本文根据“尼”作用于不同的目标,分为个体、家庭和村落三种类型;根据“尼”作用的结果不同,分为善鬼和恶鬼;根据鬼神存在的场域不同,分为家鬼和野鬼。不同的“尼”有不同的祭物、祭品和祭祀词令,在祭祀仪式的二维时空中,构成了一个群“尼”的世界。之所以有群“尼”的世界,是因为人们信奉万物有灵。直苴彝族倮倮颇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体,由人及物,由此及彼,万物皆有灵魂。活人要“三魂归身”,亡人则要“一魂归祖”,叫魂的目的是为了维系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统一。魂归既是社会归属观念的体现,也是祖先崇拜的根源。祭祀仪式的目的是实现祖荫庇佑,送秽唤佑、“诉求利益”。祭祀仪式实现了亡人灵魂同祖宗在一起,避免成为游荡的孤魂野鬼,并能庇护后人繁荣昌盛。在送恶鬼、呼唤善鬼之间,有效地维系个体内心与肉体的平衡、家庭的稳定、社区的和睦。在祖先庇佑的感召下,把亡者灵魂送回到祖先所在之地,通过阈限之门在场域和阈限上确定“回到”祖荫。毕摩是祭祀仪式的操手,有效地沟通着人与“尼”之间的关系。他通过问卦和占卜的方式交流信息,运用祭品、祭物和祭词等媒介作为沟通的手段。人与“尼”频繁互动,毕摩很忙既表明了他面对各种鬼神,责任重大,也呈现了“尼”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祭祀仪式的多样性。世界终归要在互动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另外一个世界的“尼”来到人的世界,完成一种“责任”(庇佑或危害),达到一种“目地”,完成一种“使命”,就要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有的“尼”有来源传说,有的“尼”的来源在祭祀中有明确描述。“尼”在人间逗留,施展其能,获其所需。根据“尼”的行动逻辑和回归法则,通过祭祀仪式促使群“尼”“归位”,实现了人“尼”平衡。本研究以文化解释和文化功能的理论,通过一种祭祀仪式这一中间媒介,有效地将内心活动和外在行为展现出来,并通过有形的祭祀仪式操演将“物”与“非物”有机地组合起来。祭祀仪式的对象是“尼”,基础是信仰万物有灵,目标是“回到”祖荫。毕摩是祭祀仪式的操演者,请众“尼”归位是祭祀仪式的终结。从祭祀仪式背后的逻辑进行书写,有效地补充了仪式研究的路径。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另外一个世界”(鬼神世界)寻求解决的方式,通过祭祀仪式“解决”种种难题。生活中问题和矛盾总是不断地产生和变化,因此,祭祀仪式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了祭祀仪式举行和变迁的动力。祭祀仪式是人类在其生境中延续的结晶,在强化人与自然关系,整合集体记忆,规约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从祭祀仪式逻辑进行民族志的书写,是一种探索社会物质背后生活逻辑的尝试,能够为民族志的书写带来了一种思路和新气象,对后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民族志和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沈乾飞[4](2015)在《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政治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辛亥革命通过上层政制革命,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迈出了重大一步,但上层政制变革而底层社会不变的政治格局,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共产革命以动员底层社会革命的方式取得了国家政权,在新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了乡村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试图重构国民的观念世界,以塑造同质化的整体性政治人格,进而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尝试考察政治运动中的小人物,究竟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反应?以及隐藏在背后并左右其思想和行为的机理是什么?既有的主流研究成果认为,在动员政治之下,国家权力左右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导致人们普遍的狂热。本文作者在田野作业中,通过口述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发现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政治动员的心态与行为反应,进而限制了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改造能力。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活的视角建构分析框架,初步提出了“政治的生活转换器”这一概念,作为全文的解释工具。这一解释性概念,由生活经验、生活际遇、生活风险和生活需求等四个机制构成。本文最后将提出三个研究发现:一是在动员政治之下,乌合之众只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形态,芸芸众生才是一种常态化表现;二是人们怀念历史并非就表明,人们真心愿意去拥抱过去,人们的怀旧情愫很可能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际遇的不满;三是权力主导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逻辑和常理,去服务于其社会园艺工程的理想抱负,但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也规定了权力重塑与改造社会的范围和限度。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议题,提出研究问题,并在系统梳理关于动员政治下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资料来源及个案情况。论文第二章为研究的背景部分,本文将研究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认为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清末改革,无意中为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打下了基础,辛亥革命迈出了现代国家建构的第一步,而共产革命的胜利及革命的延续,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并控制了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试图以建构同质化与整体性的群众社会,来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将动员政治下,国民个体化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才能够使问题的研究和解释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狂热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狂热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过去不幸的生活际遇,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具体而言,即是过去在生活中的恐惧、贫穷的煎熬、生活的屈辱,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的积怨,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论文第四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政治看客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旁观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过去的恩德、人道主义同情心、道德敬畏心理、善恶观念、风险意识等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了冷静的心态和无动于衷的行为模式。论文第五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人们服从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服从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具体而言,即是情感动员下忘恩负义的道德风险,强制动员、强制改造及言论压制下的安全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论文第六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反抗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反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中,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具体而言,即是国家对农民的过度剥夺,导致普遍的饥饿和疲惫,以及人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促使人们在不自觉中产生了盗窃私分、公开发泄不满和偷懒耍等反抗行为。论文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动员政治之下,日常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动员的心态和行为反应,国家权力在影响人们思想行为之前,必须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生活就像架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多棱镜,国家权力之光,需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之后,才能投射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个体人格,均呈现出丰富多彩性。这进一步表明,在一个国民普遍以生活为最高理想目标的国度,国家权力以超现实的理想目标去动员和改造社会,往往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挑战和挫折。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的某些狂热表现,并不能证明人们真的被国家权力所改造,质言之,在这样的国度,改造国民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这就是动员政治最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试图通政治动员与群众运动的方式去改造国民,进而推动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将会面临极为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于雯霞[5](2014)在《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文中指出中国有悠久的文明。“观象授时”源出上古,奠定了早期人文制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天文观念是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基础,几乎伴随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它在阴阳五行哲学的影响下,紧密结合了对这个宇宙时空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的观察,是一个上至天、下至地、旁通四时,出入六合、汇总三才的思想体系。不但切实影响了古代人文制度的建立,还是一切天人学说的基础。在历代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下,天学囊括着阴阳律历、三统五行、三才之道、天人感应等学说,作用于效法天常的社会制度、敬天事人的人文制度、奉时尊礼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天象、岁时是古代天学的两个范畴。“天象”关注于空间,泛指宇体形态、宇空事物和天空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岁时”代表了天体运动下时间概念的生起以及四时周流,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生活的时空大环境。宋代天人之学发达,时空意识强烈,宋人对宇宙演化和天人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对宇宙时空的形态和规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设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代天象岁时赋渊深典则,是建立在传统天文观念的基础上,结合了经学和宋代学术研究的产物。在宇宙时空联系人类社会、自然界变迁影响国家命运、时空变化中体验生命意义等方面,宋赋都进行了深沉的思索,进行了生动的表现,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同时,它又饱受自然、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文化、风俗和赋体流变的复杂影响,呈现着有宋一代的学术品格和人文风范。从流传下的赋作来看,主要包括:描写天文形态、宇体结构、天体星象、气象气候以及天文观测仪器等的天象赋,和描写天文历律、四时变化、节气月令等的岁时赋。有鉴于以上,本文写作并不是一篇单纯围绕文学研究开展的文学学科论文,而是融合多学科,着眼于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运作和哲学思维能力。它将时空观贯穿于文学现象分析,探讨其在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折光。论文以古代的时空观念为经,天文与人文的有机联系为纬,穿插宋代学术,进行文史哲综合分析,展示宋代天象岁时赋的思想内涵。共分三部分六章,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针对空间理解和天象赋;第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时间探索和岁时赋;最后两章为第三部分,提列二者学术、社会、艺术价值突出部分综合讨论。第一章论天象观念与宋代天象赋,重点讨论传统哲学和宋赋中的宇宙空间和天象意识。在阴阳五行观念下,中国古人对空间源起和空间形态做了独特解释,形成的宇宙体系具有完整、自足、秩序、闭合等观念性特征,为解释天体星象、气象及天人感应奠定了基础。宋代学术的性质对构建新型天地观念极为有利,它以自然之学、象数之学、动静之学的精神,突出地影响了宋人宇宙观的理论范式,并使得抽象性与形象性空前结合。借助先天易学,宋代理学家对宇宙形态进行了理论设定和易学验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假说。宋代天赋、天体赋创作充分发掘了“天”的理性形态、哲学意义和价值体现,既有传统观念的继承,又结合宋代的特点提出了创见性想法,并以易学手段加以学术论证。一些学术话题被拿来作专题讨论,对传统的天象赋创作形成重要突破。第二章论天人感应学说与宋代气象赋,重点讨论宋代天人感应学说与祥瑞灾异赋创作的联系,其中气象赋占的比重较大。宋代天人感应学说受到了多方冲击,但由于天人感应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和宋代天人之学的发达,也得到了尊重和强化。在宋代学术的补充和推动下,大致呈现五种基本形态。在宋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宋代祥瑞灾异赋境界阔大、学理精微、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其中,崔敦礼《大暑赋》就是借鉴《洪范》五行说表达时代政治理念的一个典型。但是天人感应不能包罗全部的气象赋创作,气象作为天象事物的一部分,非常贴近日常生活,为宋人发扬理性、上下求索提供了极好途径。宋赋由此打破自然空间限制,进行多维时空探索,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第三章论时间观念与宋代的岁时赋。中国古代的“时”不等同于现在的“时间”。它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重视,而与纪历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古人以阴阳五行说对宇宙运动、时空变异进行抽象把握,形成了四时与方位相配合、天行与礼法相变通的时间观念。在饱含哲学意味的时空体验下,时间具有虚拟性、逆向性、曲线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它有力制约了中国古代的制历法则,深刻影响了古人的社会发展史观。宋代学者关注万物的周流变化,具有强烈的时空意识,他们借助卦气、五行、数理等来推衍天地时空的运转变化、社会发展规律乃至命运个体,对宋赋有巨大启示和积极推动作用。宋代岁时赋结合了学术、人生和宗教,对时间展开了自由多样的讨论。着名的《秋声赋》正是欧阳修易学思想的传神写照,堪称以文学演绎宇宙天人观念的典范之作。而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时间观念特征的“月令”,在宋代节令赋里更是有充分借鉴和结合进当时学术水平、民俗风情的出色发挥。第四章论律历学与宋代律历赋。律历起源上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人文法宪的作用,其中一些数理法则问题为后世开启了讨论之源。律历学在宋代极受重视,在贯艮百余年的国家大讨论的背景下,在宋代天文仪器制作高度发达和理学家们对历法的热情关注下,宋代律历赋出自着名学者之手,吸收了律学、历学、象数易学和新兴理学的精神,围绕讨论的热点问题来阐述个人的学术观点。它弥补了宋代律历学史料的不足,体现出与唐人不同的人文观念,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第五章论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理、心学赋。部分相关赋作已放入其它章节讨论,本章主要就有重要学术价值而未受应有重视的三篇赋进行专节讨论。分别是朱熹老师刘子翠的《溽暑赋》、朱熹《感春赋》、陆九渊大弟子杨简的《月赋》。《溽暑赋》是刘子翚先天卦气研究的重要成果,可以弥补刘子晕前期学术思想研究资料的匮乏。《感春赋》展示了朱熹写作《周易启蒙》《周易本义》前的思考过程和学术取向,对朱熹易学具有纲领性作用,是其理学精神的精华写照。《月赋》是杨简心学理论的高屋建瓴之作。它提出并自我解决了多个哲学命题,融炼杨简心学与易学于一体,体现了杨简心学对陆九渊心学的突破与提升,反映着杨简的学术精神和思想高度。第六章论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哲学批判及人生思考。在阴阳五行调控下时空观载于经典,历代传习,尊若神明,奉为圭臬,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里。它当然有博大精深处,但其实也有许多局限。在深沉的天人观照下,在玄奥的天地时空里,许多作者借天象岁时赋创作对文化、政治、社会、历史进行严肃的反思和批判。怎样使生命突破层层时空的限制,升华到高尚、明朗、自由、尊严的境界,宋代天象岁时赋讨论的许多话题,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思考和人生态度,带给人们无尽的启示。最后论天象岁时赋的美学特征,通过所展示的道德、理性、幽深、摇曳、奇炫之美,反映这些赋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紫金[6](2014)在《泣血长城》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6月30日深夜,我终于完成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采访387人,完成20万字的初稿,后又重写两次,历时四年。其间,由开始的怀疑、焦虑,到最后的坚定、冷静,我清晰地走过了从文字匠到作家的旅程,也清晰地体会到成长中的每一缕创伤、每一次心痛。我把这段心灵史也写进这部作品,不是为了宣泄,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一种最真诚的表达。是普鲁斯特教给我这种方式,他对文学的贡献并不只是开创
王文卓[7](2014)在《刘祁《归潜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祁,字京叔,号神川遁士,生于有“丛桂蟾窟”之称的山西浑源刘氏家族,是金元之际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浑源刘氏是世代相传的书香之家,人才辈出,子孙多科举出仕,名士大夫多出于门下。刘祁少聪颖,以诗文、才学闻名于世。幼时随祖、父游宦南京汴梁,问学名士大夫;后科举黜落,从名士讲学,四方交游,结识文学名宿,这些经历使他对金末文学的认识和批评自有独到见解。易代之际,时局动荡,干戈不止,世人纷纷从释道那里追求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刘祁在家学文化的渲染和熏陶下仍然坚守儒家思想,关注民生和现实,默卷静学,潜心着述,完成了名着《归潜志》。《归潜志》全书十四卷,是研究金末历史和文学的重要史料。金代后期,文坛宗唐之风大盛,刘祁“以唐人为法”的诗歌理论与赵秉文、李纯甫、元好问等人的诗论互相补充,深化了宗唐师古理论,反映到创作实践中形成了“有志于风雅”、“浑然天成”、质朴刚健、以情动人等要求。散文创作中,明晰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关系,所作散文思想内容丰富,体现了尚实录、好奇古雄健的艺术特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在金元之际已初步完备,新兴的散曲、院本、诸宫调、杂剧等通俗文学逐步取代诗文的正统地位,成为文坛主流。刘祁提出“俗谣俚曲见真情”的观点,敏感、准确地注意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也开启和激发后世文学家对通俗文学的关注。《归潜志》的主旨是为文人立传,为文坛纪事,在史录的同时也描绘了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归潜志》的人物小传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样也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通过时代背景、文化发展、社会风气、民族关系等变化与人物刻画相结合,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呈现出鲜活的、立体的、极具感染力的形象。与同样记录金末元初的笔记史料《汝南遗事》、《续夷坚志》相比,更突显其事核言直、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文笔简洁的特点。《归潜志》以锋利的笔触、犀利的观点,公正客观地再现金末社会的丧乱巨变,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实录文献。《归潜志》所记涉及当时政治经济、科场风波、文坛逸事、绘画音乐、社会风俗,为史学、文学、哲学、艺术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归潜志》翔实的内容,独到的见解,不仅是《金史》编撰的重要文献依据,也能校订现存金代文化典籍,对今人全面研究金代历史文化颇有补益。综上,本文将从文学价值、文献价值等方面分析《归潜志》,以确定《归潜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谭勇辉(Tam Yonghuei)[8](2014)在《早期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早期(1911年之前)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中华文脉南传的时代文化背景》,内容分作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结构,接着,说明中国文士的南迁是形成华人诗坛的关键因素。最後,概述早期南洋诗坛与中国诗坛的传承关系,并对早期南洋各族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第二章《中国近代诗人笔下的南洋》,通过对杨圻、康有为、陈宝琛的南洋诗歌作品进行个案研究,阐述中国近代诗人对南洋诗歌创作的借鉴意义和开拓贡献。第三章《邱菽园与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建构》,论述早期南洋华人诗坛领袖邱菽园,如何通过建立交游网络与流播诗学的方式,使南洋诗坛的发展面貌变得更为焕然一新。此外,对邱菽园早年诗作的南洋诗意形象进行发掘,传逹其在营造南洋诗歌境界上的巧思妙想。第四章《丽泽社与南洋诗坛盛况》,论述丽泽社的成立目的、运作过程、雅集、优秀社员的创作情况,共同勾勒出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发展盛况。第五章《早期南洋华人报纸的诗文风雅——以<叻报>、<星报>、<天南新报>为例》,论述早期南洋华人报纸与主笔、诗歌刊载、诗人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发掘其所载诗歌的情感内涵,以探讨早期南洋诗人对中国的眷怀之情。
赵林云[9](2013)在《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剧烈改变与国家政治对文学的紧密控制,也由于革命意识形态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涵盖,一方面帮助女性群体实现了新文化运动以来追求性别平等的诉求,同时也从另一个向度上压抑了这种诉求,使得女性文学长时期处于“隐含文本”的情状,与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女性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显得更为罕见,基本上呈现蛰伏状态。“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中,虽然由于女性主人公的塑造看上去突出了女性地位,但实际上却步入意识形态的陷阱和误区,女性诗歌的沉寂与断裂在所难免。女性主义内涵真正得以实现还是到了1980年代初舒婷的出现,从这时开始,女性写作才敢于大胆袒露女性情感世界并发出明确的情感吁求。当然,这些发自女性群体的抒情还明显属于弱势,她们仍然背负着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负。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三代诗歌的出现,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陆忆敏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的崛起,女性意识逐渐自觉而独立。1990年代以后,当代女性诗歌进入较为宽阔、丰富与多样的兴盛阶段,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作品数量还是社会影响方面,女性诗歌都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当代女性诗歌走过漫长、曲折的发展之路,在不同的阶段呈示出不同的面貌,总体表现出生命力与创造力越来越旺盛的趋势,不断创作出思想与艺术品质俱佳的优秀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丰富多样的审美风貌和艺术传达开创着汉诗经验表达的新领域与诗艺探索的新可能,与男性诗人一道共同构筑着当代诗歌的辉煌。本文侧重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野、理论和方法,结合阐释学、新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等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女性诗歌的历史发展轨迹、创作心理机制、女性意识流变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研究,对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代表诗人、经典文本、诗歌流派及热点现象均进行细致入微地阐释、解读,以期对当代女性诗歌的历史风貌、审美特质和女性意识的显现与作用进行规律性的总结。绪论部分从总体上对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形态与特质进行了概述,交代了本文的大体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选题价值,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即将女性意识提升至女性诗歌的核心价值地位,深入揭示其对女性诗人在创作心理机制以及诗歌语言、意象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一次明确指出当代女性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及部分观念误区,辩析了女性意识嬗变机制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还结合女性学和女性文学批评的最新成果对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等习见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和解释。第一章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意识从长期沉寂到觉悟、觉醒历程考察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分析了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与表征,并通过对女性意识发生、发展的细致探究重点梳理了当代女性诗歌艺术流变的脉络及规律。。第二章是从性别视角入手,结合当代女性诗歌的创作现象与重要诗人及其作品,重点探讨男女性别文化既对抗又互相依存的复杂关系,试图清晰揭示女性诗歌在当代文化格局中的独特地位与现实命运。通过男女性别之间的天然纠结与潜在合作、轨道并行与自觉疏离的考察,蠡测当代女性诗歌在性别文化方面的表现与变化,探讨女性诗歌在性别文化中从对立到融合的内在规律,指出当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风貌与内涵,既折射出时代思想与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彰显出强烈的性别文化色彩,预示着男女性别和谐共处、共同超越的发展态势与愿望。第三章从女性诗歌创作心理及艺术表达入手,从情感世界的抒发、思想观念的表达与无意识世界的丰富性展现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当代女性诗歌在心理构造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及其与女性意识的关系。具体来说,相比于男性,女性有着更为艺术化的天性及自我价值体现需求,尤其更偏重于情爱主题的表达与发掘。与此同时,女性诗歌在思想观念的感性传达和对生活的理性思考方面也表现不凡,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更新生代的女诗人们的作品,其思想含量、智性品质丝毫不亚于男性诗人。此外,女诗人最大限度挖掘、表现无意识世界的神秘性与丰富性,展现女性迷人的精神世界风貌,奉献出带有拓展诗歌艺术边界意味的艺术成就。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强弱与显隐始终对女诗人的创作与作品的思想价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深入总结探讨了女性诗歌在语言表达、意象构造方面的特质,考察其诗歌艺术特征形成的内在规定性。本章紧密结合当代女性诗歌创作实践,进一步深究女性群体独特的心理构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指出女性诗歌除了在语言特色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之外,常常还表现出横扫句法学与换徐缓回环的语言句式特征,在诗歌意象构造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本章还结合女性诗歌创作中对象型意象与自主型意象的分类研究,对女性诗歌创作的深层心理、文化成因、艺术内涵、审美价值进行深入探析,同时还对相同相似的诗歌意象在男女诗人笔下不同的表现进行比较,探讨蕴含其中的艺术特征和男女诗歌互补的内在规律。第五章通过对翟永明、赵丽华、寒烟、宇向等四位各具代表性女诗人的诗学观念及创作特点等方面认真细致、角度独到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女性意识与她们诗歌创作的关系,从个案的角度解析女性意识对其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的影响。结合四位女诗人的写作实践分别从女性意识的重要表征、口语化表达、超越意图及理性化表现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以期达到对前述研究成果的应用与验证,也藉此尝试对几位女诗人做出文学史筛选和诗歌经典化的努力。第六章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雄性化现象及其原因探究,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阴柔美与阳刚美艺术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试图超越性别的愿望与努力的考察,指出当代女性诗歌目前面临的某些困惑及曾经陷入的误区,并结合对女性诗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女性意识对女性诗歌创作独到的重要性观念,同时结合女性诗歌发展状况,探讨女性诗歌传统形成与否的相关诗学命题。结语部分简要分析总结了女性意识视域下当代女性诗歌的现状、成因、内在规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风马[10](2013)在《教场往事》文中研究表明1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初夏,大约下午三点左右,一辆拉羊粪的热特(轮式拖拉机),把我从县上捎到了一个牧业乡的所在地。该乡地处柯柯沼泽边缘,许多人不知在青海有这么一个地方,甚至连地图上也无它的位置。那天,我在询问了几个小孩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据说是乡长的人。
二、立起一道风雨遮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起一道风雨遮栏(论文提纲范文)
(1)“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境思想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境表达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雨的内涵变化 |
2.1.2 诗境 |
2.2 “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境表达 |
2.2.1 古诗词的创作与引导 |
2.2.2 “雨”的诗境感知 |
2.3 中国古典园林“雨”景的美学意象 |
3.“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境表达典型实例 |
3.1 嘉兴南湖烟雨楼 |
3.1.1 烟雨楼概况 |
3.1.2 烟雨楼诗境感知 |
3.1.3 烟雨楼台诗境构成 |
3.2 苏州拙政园留听阁 |
3.2.1 留听阁景观营造 |
3.2.2 留听阁诗境感知 |
3.2.3 残荷听雨诗境营造 |
3.3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 |
3.3.1 环秀山庄假山概况 |
3.3.2 坐雨观泉诗境营造 |
3.4 苏州拙政园听雨轩 |
3.4.1 听雨轩景观营造 |
3.4.2 听雨轩诗境感知 |
3.4.3 多种诗境综合营造 |
3.5 小结 |
4.“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境表达景观营造分析 |
4.1 “雨”景客观因素分析 |
4.1.1 形成因素 |
4.1.2 降雨量 |
4.1.3 季相 |
4.1.4 声音 |
4.2 “雨”景诗词因素分析 |
4.2.1 诗词在园林中的直接应用 |
4.2.2 诗词在园林中的间接应用 |
4.2.3 园林中的诗词核心景象元素 |
4.3 “雨”景诗境景观营造分析 |
4.3.1 建筑与“雨”景诗境营造 |
4.3.2 水与雨景诗境营造 |
4.3.3 植物与雨景诗境营造 |
4.3.4 山石与雨景诗境营造 |
4.3.5 其他与雨景诗境营造 |
4.4 本章小结 |
5.柞水洞天福地小镇·银杏村落雨阁景观营造案例 |
5.1 项目概述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区位分析 |
5.2 现状分析 |
5.2.1 自然条件 |
5.2.2 建筑特点 |
5.3 银杏村落雨阁景观设计 |
5.3.1 选址依据 |
5.3.2 “雨”在落雨阁中的诗境景观设计 |
6.结语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表“雨”诗中核心景象元素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果 |
(2)韩国汉文小说《壬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壬辰倭乱与小说《壬辰录》 |
第二节 《壬辰录》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倭乱小说《壬辰录》成书及版本考述 |
第一节 纪实文学与《壬辰录》的成书 |
一、史实依据:参战将领行军实录 |
二、理性反思:被俘文人的辞赋奏章 |
三、骈言追忆:述乱汉诗与民间歌谣 |
第二节 实录类《壬辰录》(繁本)与文人史观 |
一、繁本《壬辰录》版本及成书时间考 |
二、繁本对史实改编及叙事特征 |
三、繁本与朝鲜文人历史意识 |
第三节 传说类《壬辰录》(简本)与民族意识 |
一、简本《壬辰录》成书时间下限考 |
二、简本版本比勘及其成因 |
三、简本对传说的采摭与黎庶民族意识 |
第二章 倭乱小说《壬辰录》人物群体研究 |
第一节 《壬辰录》中爱国将领的历史记载与小说演化 |
一、小说关于朝鲜爱国将领的多角度描写 |
二、壬辰将领历史记载与小说的差异 |
三、“历史-文学”变异性重构的成因论略 |
第二节 《壬辰录》“义妓”事迹的伦理选择与理学思想 |
一、《壬辰录》中“义妓”事迹的情节更迭 |
二、“义妓”事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成因 |
三、义妓故事“伦理二难”背后的朝鲜性理学思想 |
第三节 《壬辰录》“僧兵”故事与佛教实学化的渗透 |
一、《壬辰录》中的“僧兵”故事书写 |
二、“僧兵”故事类型与小说演化方式 |
三、儒学“实学”思潮与僧兵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三章 《壬辰录》与朝鲜野谈笔记的关联性探究 |
第一节 传说野谈与简本《壬辰录》的情节重现 |
一、传说类野谈重现题材分类举隅 |
二、重现内容与《壬辰录》文本的关联 |
三、重出题材与朝鲜民间思维的影响 |
第二节 史料野谈与繁本《壬辰录》的同题异构 |
一、史料类野谈中的《壬辰录》情节 |
二、朝鲜官方史书与文人野谈的叙述龃龉 |
三、笔记择选与朝鲜民族的自尊意识 |
第三节 野谈笔记与《壬辰录》交融借鉴的文献意义 |
一、“野谈-小说”互动与《壬辰录》版本结构风貌 |
二、野谈笔记的材料辑佚作用与社会观念 |
第四章 《壬辰录》所反映的多重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壬辰录》中的“关羽崇拜”及其成因探析 |
一、显性崇拜:《壬辰录》中有关关羽的直接书写 |
二、隐性崇拜:关羽形象在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身上的投射 |
三、关羽崇拜的历史成因探析 |
第二节 《壬辰录》叙事者与儒家核心价值观 |
一、《壬辰录》中的“为尊者讳”和“劝谏揭露” |
二、儒家理性意识的渗透与矛盾结语 |
结语 |
附录一 朝鲜野谈笔记涉倭乱事件资料汇编 |
附录二《壬辰录》故事人物采摭朝鲜野谈笔记条目汇编 |
附录三 中国涉朝鲜倭乱史料古籍书目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也同欢乐也同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科研成果 |
(3)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从缪格勒《野鬼的年代》中的仪式谈起 |
二、民族学/人类学的仪式研究 |
三、祭祀仪式的建构 |
四、田野点简介 |
五、我的仪式生活 |
第一章 群“尼”世界 |
第一节 “尼”的概况 |
一、个体 |
二、家庭 |
三、村落 |
第二节 “尼”的分类 |
一、善鬼与恶鬼 |
二、家鬼与野鬼 |
三、个体、家庭和村落 |
第三节 “尼”的行为 |
一、个体 |
二、家庭 |
三、村落 |
第四节 “尼”的时空观 |
一、“尼”的时间 |
二、“尼”的空间 |
第二章 魂归何处 |
第一节 灵魂观 |
一、灵魂 |
二、彝族灵魂 |
三、直苴灵魂 |
第二节 叫魂 |
一、叫魂类型 |
二、叫魂词 |
三、仪式性叫魂 |
第三节 魂归 |
一、“三魂归身” |
二、“一魂归祖” |
第四节 万物有灵 |
一、天地雷神灵魂 |
二、动物灵魂 |
三、植物灵魂 |
第三章 “回到”祖荫 |
第一节 祖先崇拜 |
一、祖荫思想 |
二、灵牌 |
三、祖先在场 |
四、回忆先祖 |
第二节 结束与开始:葬礼 |
一、关于死亡 |
二、葬礼的程序 |
三、葬礼后的仪式 |
第三节 送唤之间:满日子 |
一、请回来 |
二、仪式中的礼物流动 |
三、送出去 |
四、唤回来 |
第四节 阈限之门 |
一、阈限 |
二、门(姑维) |
三、送差鬼仪式 |
第四章 人“尼”之间 |
第一节 人“尼”之间的使者 |
一、毕摩的传说 |
二、忙碌的毕摩 |
三、仪式专家 |
第二节 祭品祭物 |
一、祭品:供奉与回报 |
二、祭物:物与非物 |
第三节 问卦占卜 |
一、问卦 |
二、“我生活在鬼神世界里” |
三、占卜和打卦 |
四、祭祀类型 |
第四节 “尼”附体 |
第五章 众“尼”归位 |
第一节 从何而来 |
一、传说方面来源 |
二、祭祀词令中的来源 |
三、村落鬼神的来源 |
第二节 “尼”在人间 |
一、个体 |
二、家庭 |
三、村落 |
第三节 归位 |
一、个体鬼神 |
二、家庭鬼神 |
三、祭祀仪式的回归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仪式祭祠详解 |
附件二、田野调查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勒庞命题”与提出问题 |
二、文献梳理 |
三、理论资源 |
四、资料来源与个案简介 |
第二章 研究背景:现代国家建构与塑造“新人” |
一、历史背景:传统国家与儒家伦理教育 |
二、历史挫折:新政制下传统社会的延续 |
三、探索创新:现代国家建构与改造传统社会 |
四、小结 |
第三章 生活际遇与狂热 |
一、生活恐惧:抓壮丁“吓得死人” |
二、生活煎熬:贫穷者“日子难得过啊” |
三、生活屈辱:逼租取佃“好残酷嘛” |
四、生活积怨:“这就是农村互相搞残杀” |
五、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经验与看客 |
一、感恩与“记旧情” |
二、人道主义同情心 |
三、道德敬畏感 |
四、阶级与剥削 |
五、风险顾虑者 |
六、怀疑者 |
七、小结 |
第五章 生活风险与服从 |
一、动员、感恩与服从 |
二、动员、强制与服从 |
三、“有理要服从,无理也要服从” |
四、“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
五、小结 |
第六章 生活需求与反抗 |
一、盗窃私分 |
二、公开发泄情绪 |
三、“做起都没得心肠” |
四、小结 |
第七章 结论: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
一、群众运动中的芸芸众生 |
二、一个分析概念:“政治的生活转换器” |
三、研究发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录 |
(5)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兼谈对古代天人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
第一章 天象观念与宋代天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念 |
第二节 先天易学影响下宋代的宇宙形态设计 |
第三节 以《易》观象的宋代天赋 |
第四节 奇思深蕴的宋代天体赋 |
第五节 汪莘《月赋》《后月赋》中的天地结构图 |
小结 |
第二章 天人感应学说与宋代气象赋 |
第一节 天人感应学说在宋代的波折与发展 |
第二节 宋代的祥瑞灾异赋 |
第三节 宋代气象赋中的时空探索 |
第四节 崔敦礼《大暑赋》中的治平境界 |
小结 |
第三章 时间观念与宋代岁时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 |
第二节 天人之学中的宋代时间理论 |
第三节 宋代季节赋中的时间 |
第四节 古代“月令”与宋代的节令赋 |
第五节 欧阳修易学与《秋声赋》的天人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宋代律历学和律历赋 |
第一节 律历的文化地位与宋代律历学 |
第二节 宋代律历赋的学术内涵与文化观念 |
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天象岁时赋中的理学、心学赋 |
第一节 刘子翚《溽暑赋》与先天卦气说 |
第二节 朱熹《感春赋》与朱熹易着的写就 |
第三节 从心学到《月赋》 |
第六章 宋代天象岁时赋的哲学批判及人生思考 |
第一节 周紫芝《造雹赋》、王柏《喜雨赋》的文化与政治批判 |
第二节 晁公遡、李曾伯及郑思肖等人赋中的社会与历史批判 |
第三节 天象岁时赋中的人生思考及人生智慧 |
第四节 宋代天象岁时赋的美学特征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刘祁《归潜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刘祁的生平思想 |
第一节 刘祁的家世 |
第二节 刘祁的生平 |
第三节 刘祁的交游 |
一、文坛前辈 |
二、文坛同辈 |
三、文坛后辈 |
第四节 刘祁的思想 |
一、尊奉儒学,不喜佛老 |
二、不为一族一姓尽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归潜志》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贞佑南渡后的文风 |
一、“尖新浮艳”文风盛行 |
二、“宗唐师古”思潮兴起 |
第二节 《归潜志》的文学观念 |
一、“以唐人为指归”的诗学主张(词附) |
二、“文章各有体”的散文主张 |
第三节 “一代有一代文学”思想的发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归潜志》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归潜志》的小传特色 |
第二节 《归潜志》的文体特色 |
一、“国亡史作”:与《汝南遗事》比较 |
二、“异事琐闻”:与《续夷坚志》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归潜志》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金史》编撰的重要文献依据 |
一、《金史》对《归潜志》的直接引用 |
二、《金史》对《归潜志》的间接引用 |
三、关于金代兴亡经验教训的反思 |
第二节 以《归潜志》校订金代典籍 |
一、秉笔直书,诚为信史:可校《金史》疏略 |
二、以诗系人,以诗存史:可补《中州集》疏略 |
三、涉猎广泛,引录详实:丰富金代文学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刘祁年表 |
附录二 《归潜志》序跋题记叙录 |
附录三 《神川遁士遗稿》辑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早期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三 前人研究成果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文脉南传的时代文化背景 |
第一节十九世记马来亚华人社会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文士下南洋的身份和目的 |
第三节 华文书籍的流布 |
第四节 闽粤近代诗坛概述 |
第五节 早期南洋文学概述 |
第二章 中国近代诗人笔下的南洋 |
第一节 康有为《大庇阁诗集》:海外诗歌境界的转折点 |
第二节 陈宝琛《南游草》的南洋人文情怀 |
第三节 杨圻《江山万里楼诗钞》的“颠覆蛮荒” |
第三章 邱菽园与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建耩 |
第一节 “文化开南岛”的生平功绩 |
第二节 与闽粤台诗友的交游 |
第三节“诗话三部曲”与诗教的普及 |
第四节 早年诗作的南洋诗意形象 |
第四章 廘泽社与南洋诗坛盛况 |
第一节 鹿泽社的地位和影响 |
第二节 社课祥情 |
第三节 天南雅集 |
第四节 廘泽社子的风采 |
第五节 鹿泽社诗人与南洋竹枝词 |
第五章 早期南洋华文报纸的诗文风雅——以《叻报》、《星报》、《天南新报》为例 |
第一节 觉世牖民之使命 |
第二节 诗歌刊载情况 |
第三节 天南游子的客中感慨 |
结语 |
附录 |
一 早期南洋诗人小传 |
二 早期南洋华人诗集叙录 |
三 《叻报》、《星报》、《天南新报》诗歌刊载目录(1887-1911) |
四 丽泽社课榜名录 |
五 早期南洋华人诗坛大事记(1436-1911) |
参考文献 |
後记 |
(9)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述评与本文题旨 |
二、关于几个概念的辨析 |
第一章 当代女性诗歌的源与流 |
第一节 女性意识觉悟的历史 |
一、解放之后的迷失与隐匿 |
二、从初步苏醒到文化自觉 |
第二节 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中的表现 |
一、新时期以前:脆弱传统与长久断裂 |
二、1980年代:茁壮萌芽与蓬勃生长 |
三、1990年代:告别黑夜到拥有白昼 |
四、新世纪:个性丰富与多元并存 |
第二章 女性诗歌的性别化观照 |
第一节 在与男权文化对抗中诞生 |
一、宿命的对垒与自立的诉求 |
二、理性的批判与激情的反拨 |
第二节 在与男权文化的依存中深化 |
一、天然纠结与潜在合作 |
二、轨道并行与自觉疏离 |
第三节 在性别意识的消弭中升华 |
一、和谐的谋求:转型与提高 |
二、必然的超越:清醒与自为 |
三、共同的发展:回归与哲思 |
第三章 女性诗歌创作心理及艺术表达 |
第一节 诗化情感的直觉抒发 |
一、艺术化的天性与价值体现 |
二、偏重情爱主题与内蕴发掘 |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感性呈现 |
一、带着理性内质的抒情 |
二、审美与审智融会贯通 |
第三节 潜意识世界的诗性外化 |
一、“黑夜”与“灵魂视野”:潜意识领域的深度沉潜 |
二、“日常生活”与“性爱意识”:潜意识领域的题材拓展 |
第四章 女性诗歌语言与意象探究 |
第一节 女性诗歌的语言特色 |
一、主观经验的直接传达 |
二、情绪流与横扫句法学 |
三、语言冲动与回环语式 |
第二节 女性诗歌意象营造 |
一、对象型意象:以太阳、大山为例 |
二、自主型意象:以花朵、母亲、镜子为例 |
第三节 与男性诗歌意象的比较 |
一、个案分析:意象构造的差异 |
二、性别互补:两个世界的趋同 |
第五章 个例研究:女性意识视角透视 |
第一节 翟永明:女性意识的揭幕者 |
第二节 赵丽华:口语化的女性主义者 |
第三节 寒烟:试图超越性别身份 |
第四节 宇向:女性意识天然而理性 |
第六章 女性诗歌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
第一节 女性诗歌“雄性化”现象透视 |
一、阴柔美的辩证分析 |
二、阳刚美的强力僭越 |
第二节 “超越”性别的努力与错觉 |
一、人与女人的混淆 |
二、真正的超越与策略性回避 |
第三节 女性诗歌未来可能性猜测 |
一、女性群体自我体认与升华 |
二、女性诗歌传统正逐步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着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立起一道风雨遮栏(论文参考文献)
- [1]“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境思想表达研究[D]. 王思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2]韩国汉文小说《壬辰录》研究[D]. 王乙珈.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3]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研究[D]. 罗明军. 云南大学, 2015(08)
- [4]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D]. 沈乾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5]时空观念与宋代天象岁时赋[D]. 于雯霞. 山东大学, 2014(04)
- [6]泣血长城[J]. 紫金. 中国作家, 2014(20)
- [7]刘祁《归潜志》研究[D]. 王文卓.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8]早期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D]. 谭勇辉(Tam Yonghuei). 南京大学, 2014(07)
- [9]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 赵林云. 山东大学, 2013(04)
- [10]教场往事[J]. 风马. 青岛文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