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营市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锟[1](2021)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各省市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指引下,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农林牧渔总产值逐年提高,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建设性成就。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困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而当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只有对新农村建设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评价研究,依据评价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基础上,以2019年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两大角度共同出发,依据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社会、人文、自然等方面特点,确立了农业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居民生活质量6大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诸多方面建设成效显着,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一名。在新农村建设的分项研究方面,山东省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建设情况良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步较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当下山东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需要进一步推行绿色生态型的种植理念,整体而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已迈向新高度。同时,本文展开对山东省各个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深入探究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不含莱芜市)的新农村建设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前3名分别是潍坊市、德州市与青岛市,说明以上地级市的新农村综合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而济南市、枣庄市与日照市当前新农村建设水平相对较差,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方面,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山东省进行区域划分,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展开研究,参照分析结果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实现均衡、全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建议。最后,本文依托评价分析的结果,针对当下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参照“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为全面推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
杨滨键[2](2020)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我国种植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料高投入、产量与效益偏低、资源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种植业大省,种植业经济发展良好,外向度较高,据山东省海关统计,自2001年起山东省对外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18年位居我国第一,其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碳排放量的两倍,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种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与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加大了种植业碳源的排放量。鉴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与国内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业低碳的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所需的必然前进方向。种植业低碳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与评价种植业低碳的发展程度,但如何去测度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影响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因素是什么?制定减排政策如何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减排政策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显而易见的是,只有以上问题得到解答,才能促进种植业的低碳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为其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减排政策体系,这将对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了总结与界定,以确保研究理论根基扎实;第二,对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生产投入现状以及农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结构、密度以及强度的变化与地区差异。接着在种植业碳排放与碳汇测度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进行了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由此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山东省碳排放、碳汇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区域差异,一方面,为减排政策体系构建指出了任务细分方向,完善了政策体系构建的成本模块,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进行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EA-Malmquist模型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开展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种植业低碳绩效与种植业传统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后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为了研究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在时空存在差异的原因,本部分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空间效应研究,首先运用了全域自相关性检验和局域自相关性检验,对山东省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空间自相关性的时空跃迁路径进行刻画和分析。接着运用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EM)估计,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规模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出发分析了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通过本部分研究,系统的掌握了各因素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影响效应,使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第五,本部分运用了 PVAR模型研究了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首先通过GMM参数估计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作用,接着运用脉冲函数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的发展趋势变化,并且通过方差分解测算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贡献度。该部分的研究为减排政策体系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六,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现有情景仿真分析,接着设定了低碳政策情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低碳政策开展了决策评价分析。最后,综合了前文研究结论,系统的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晗[3](2020)在《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最近几年,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不足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少”的风险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水资源不足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山东省除水资源紧张外,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因为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各有不同,所以各种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也需符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节水,对农业节水技术进行适度的创新。农业节水分区,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各地区农业地域差异规律,考虑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科技水平等因素,对各地域不同农业节水状况进行科学的划分,是实现农业节水、各地区布局科学分类的重要一环。农业节水分区对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对缓解当地的农业用水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社会经济以及农业结构等方面因素,基于PSR模型构建农业节水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能将山东省划分为6个农业节水分区,并对各分区农业节水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根据山东省农业节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宜的农业节水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位山灌区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变化环境下山东省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资源供需变化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农业节水不仅受到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山东省各地市行政单元发展农业节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一步合理地确定各地区的农业节水措施,有必要从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对山东省进行农业节水分区。(2)通过对各种分区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以及对资料的掌握程度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为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的系统聚类分区方法。并以PSR模型为依托,从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以干燥度、地形地貌影响系数、人均GDP、缺水程度、可用灌溉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农业供水比重、作物需水量、耕地有效灌溉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作物播种比例、蔬菜播种比例、其他农作物播种比例、节水灌溉比、引水灌溉比例、蓄水灌溉比例、井灌比例、提水灌溉比例18个指标为主的农业节水分区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3)通过SPSS软件,首先对所选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里,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个指标体系进行层层分析,最终由确定的5个主成分来代表原始指标。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量,同时还去除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最后运用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区各分区单元进行了计算。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多种方法对提取的主成分指标进分析计算,分别绘制了系谱图。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对研究,最终确定离差平方法所得分区结果更为合理。最终将山东省各分区单元分为六个单元。通过分析各分区的实际情况对各区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农业节水方式提出了初步构想。(4)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运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分析评价模型,提出了农业节水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运用了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客观相结合,克服了过去在权重确定上的主观任意性及难以准确确定的缺点,经验证,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所提出的节水灌溉效果评价模型简单适用,可用于山东省农业节水综合评价。
张孟梦[4](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有力抓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具有重大的意义。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耦合形式强有力地推动着乡村地区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国内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结合具体情形研究的更少。当前,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升级,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下,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是产业融合要突出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衡量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方法,就成为产业融合研究中的重点。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农业与旅游业互动机制、耦合主体、耦合模式、耦合瓶颈的基础上,从产业投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大层面评价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从需求水平、供给水平、消费水平三大层面评价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对全省农业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指数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河南省整体农旅耦合的发展情况,并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对省内18个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推进河南省农旅耦合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产业融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Arc GIS空间分析法、熵值法等作为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定量探讨农旅产业耦合现象,构建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发展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在综合评价值方面,河南省农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08年0.0232上升为2017年的0.1952,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数有2008年的0.0031上升为2017年的0.2014,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十年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整体均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且呈现上升趋势。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区域差异较大。2017年,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均高于0.19的地区有洛阳、平顶山、信阳、三门峡4个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之间相差较大的区域为郑州、鹤壁、驻马店、济源4个地市,农业与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性明显。(2)河南省农旅耦合协调度由0.0921上升到0.4453,经历了由失调向协调演变的历程。全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由磨合阶段向高水平耦合演化,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发展到勉强协调。河南省农业综合评价值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均处于不断攀升的胶着状态,2008-2017十年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较为稳定,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十年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虽然较低,但缓慢增长,从严重失调到勉强协调,是两大产业不断磨合而实现的结果。(3)河南省各地市农旅耦合的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层面上,2008-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耦合度基本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并且增速较快,耦合协调度也由失调向协调发展演进,整体从2008年磨合阶段发展到2017年高水平耦合状态;空间层面上,河南省各地市处于不同耦合协调发展等级的地区数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总体趋势上是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2008年河南省各地市均处于严重失调,2017年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发展为勉强协调,地区之间耦合差异明显但在逐渐缩小,农旅耦合发展已形成集聚效应。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河南省农旅耦合发展阶段,本文提出推进农旅耦合协调的发展策略:(1)优化结构,推动农业内部耦合;(2)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新发展;(3)三力合一,深化农旅耦合程度;(4)功能拓展,助力农旅协调。
窦豆[5](2019)在《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对于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产业。而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伴随城镇规模的持续扩大,人口数量急速增长,水危机已经逐渐显现。东营市立足黄河三角洲地区。虽然紧靠黄河,但却极度缺乏淡水资源。城市90%以上的用水需要靠黄河供给,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仅为全国水平的11%。在面对水资源供需压力持续增涨,农业水资源被不断挤压的严峻现实情况下,为实现农业的长远,高效发展,东营市必须把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上日程。本文首先立足于水资源的基本理论的概述,以此为理论支撑界定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关概念。在深入概述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后,揭示了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运用DEA方法、Malmquist指数对全各区县进行综合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的测算分析。其次采取基于python的因子分析法,从十个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产生影响的因子中遴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因子。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全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指:经济生产活动在给定时间内产生的效率。即所有要素的输入量与总输出量之间的比值,简称TFP)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3%。技术进步是促进TFP增加是核心因素,技术效率次之。2.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在东营市五个地区中,农用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由高到低的区县依次为东营区、广饶县、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区。从全要素生产效率来看,各地区为缓慢增长趋势,增幅差异性大。五个区县的农业水资源综合效率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正相关关系,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3.东营市农业生产配置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十个选定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农业配置因子、农业发展补偿因子以及农业发展规模因子。发现各因子在全市各区县间的空间差异较大。由此反映出要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就必须在东营市整体提升农业生产配置规模。总而言之,要实现研究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效率提升,就必须因地制宜地整体提升东营市农业生产配置规模,切实可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李伟[6](2019)在《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电子传感器、智能、网络传输和控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被称作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农业物联网集数据传输、农业信息感知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并依据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重大需求,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产业应用。农业物联网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湿度、温度、光照、pH值、病虫害和作物生长等信息。控制中心的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对控制区域进行远程监控,实时的采集数据,从而精确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参数,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控制,为农业生产规则的科学分析提供依据。农业物联网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和收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农高区在温室种植、畜牧生产、农产品安全溯源、水产养殖等领域的推广现状,发现农业物联网在农高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应用层面大多还是数据采集应用的扩展。虽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农业物联网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物联网技术不成熟、建设成本太高、宣传不到位、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政府重视和主导性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要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的发展,首先是要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努力开发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和传输技术,制定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加强物联网农业应用技术适用性的研究;其次是政府要强化其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认识,优化农业物联网发展环境,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和法规,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体系建设,建设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增加资本投资。三是加快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建立复合型的物联网推广队伍,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商令杰[7](2018)在《基于NPP数据的山东省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稳定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耕地生产力和耕地产能的研究对估算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我国的粮食大省——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在利用MODIS遥感数据构建VPM模型模拟山东省耕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基础上,结合Landsat TM/OLI EVI、土地利用、农业区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等多源数据,通过降维分析、回归模型、匹配分析等多种方法,完成了山东省省级尺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尺度的耕地产能估算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对959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8个典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0年至2015年山东省耕地NPP均值和总量均呈波动提升趋势,2000年山东省NPP总量为7.05×1013 g C·a-1,2015年山东省NPP总量达到了8.07×1013 g C·a-1,提升幅度为17.25%。山东省17地市中,菏泽市、聊城市、德州市和济宁市四市耕地NPP均值较大,皆超过800 g C·m-2·a-1,东营市耕地生产力最低、仅为516.54 g C·m-2·a-1。NPP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区和鲁西南平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区和山东半岛丘陵区等地区,其中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盐碱地区NPP值最低。(2)根据耕地产能对山东省高中低农田进行划分,发现山东省以高中产田为主,其比重分别为为52.07%和33.38%。山东7个农业区划中鲁西北农林牧区高产田面积最多,胶东农林牧区低产田最多。(3)2000年至2015年山东省耕地产能总体升高,产能大于14000 kg/hm2的耕地明显增多,产能小于12000 kg/hm2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山东省耕地产能较高地区多分布在鲁西南平原、鲁西北平原、潍坊东部和青岛中部地区,该区域耕地产能多在13000 kg/hm2以上;山东半岛丘陵区和鲁中南山地区的耕地产能多在1200013000 kg/hm2之间;黄河三角洲周围的沿海地区耕地产能最低,多在12000 kg/hm2以下。(4)20112014年山东省959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中有642个实现了产能提升,占比66.95%,有317个产能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持续粮食作物种植区中耕地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有23.40%的项目区耕地产能提升超过500 kg/hm2。通过8个典型项目区的研究发现,8个典型区的产能提升幅度在836.272710.78 kg/hm2之间,产能提升可以通过耕地均匀性提升直观表现出来。
刘妮雅[8](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刘耀雷[9](2018)在《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脱贫减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九大以来,国家又一次加大了脱贫减贫的力度,目标是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脱贫。脱贫的主要对象是居住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特别是低收入的农民群体。我国脱贫减贫伟大战略的攻坚时刻即将到来,在农民收入绝对规模实现了较大的增长的同时,如何从结构方面发现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着力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现实中,我国农民收入的结构化越来越明显,主要的来源有农业经营、外出务工、政府转移和土地租金等,这些收入的增加依赖于城镇化和财政支持。“推—拉”理论、二元结构理论、人口流动模型理论表明城镇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表明财政在农民增收方面不可或缺。城镇化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有直接影响,对经营性收入有较大的间接影响,而财政支农支出在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方面有直接影响。山东省的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同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取得较快增长,逐步成为农民收入中占比最高的组成部分,但近五年工资性收入的规模和比例增速均有所放缓。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经济发展速度的趋缓和产业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的就业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山东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规模增长乏力,尤其是在2016年出现了一次整体规模的下调,相比于全国的情况,山东省的财政支农支出更是有一定差距。农民收入方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占比越来越少,虽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但增长速度也明显趋缓,山东省农民收入整体增长承压。为更好地寻找城镇化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构成的影响,构建一个两部门下劳动力变迁的数理模型,寻找农民收入的两个主要构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劳动力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过程中的增长原理。根据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主要受农业综合技术水平和财政支农支出的正向影响。城镇化一方面通过替代效应削弱了农民对经营性收入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化可以通过扩大规模经营与增加农产品的需求对经营性收入有正向影响。工资性收入则主要受城镇化率的正向影响,并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有拉力作用。根据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利用2007-2016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农民收入构成中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与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财政支农支出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对有助于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城镇化率对经营性收入存在反向的替代效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有助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而财政支农支出对工资性收入存在较弱的滞后影响;城镇化能直接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城镇化率和财政支农支出均有助于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又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城镇化和财政支农支出的增收效率进行衡量,发现两者在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表现为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其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更明显,农业发达的城市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更明显。基于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建议如下: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收,城镇化层面:培育产业集聚的特色小镇,引导农民工回乡工作和创业;财政支农方面:保证财政支农规模和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收,城镇化层面:保持城镇群的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县镇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财政支农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城镇化层面:巩固完善农村基本土地制度,培育成熟的租赁市场。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收,财政支农方面:均衡城乡收入差距,统筹省域发展大局。
杜勇[10](2017)在《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石油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石油城市,作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以本地石油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石油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石油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一枝独大”、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的经济结构特征使得我国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难题。如何克服石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社会和资源环境等问题,建立有利于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石油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系统梳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以及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目前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选取我国6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维度分别对其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等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到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反映和协调表现,因此,本文在分维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我国6座典型进行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各系统协调程度进行研究。最后,基于前文分析,从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以克拉玛依为主的我国典型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政策与途径。最后,总结全文,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并做出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全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与选题紧密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内容框架与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我国石油城市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首先总结石油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阐述了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接着分析了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石油城市转型的必然性。第三章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通过明确可持续发展指标构建的原则与方法,从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四个维度选取30相关指标构建我国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多指标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文章的方法体系。第四章我国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跟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五章我国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跟创新能力等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六章我国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民生活质量跟城市服务功能两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七章我国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环境污染、环境治理跟生态建设三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八章我国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通过采用熵权法整合各子系统评价结果,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并采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第九章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即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社会建设,科学建设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第十章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全文,得出本文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结合我国石油城市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改进了前人关于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形成了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2.运用建立的上述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对我国石油城市的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和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以及各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横纵向对比分析了各个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提出了各自维度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3.针对分项和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提出了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二、东营市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营市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内容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定量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二 乡村发展理论 |
三 平衡发展理论 |
四 系统评价理论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
一 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 |
二 农村均衡发展的研究 |
三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 |
二 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三 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三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二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
一 农业发展水平 |
二 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四 农村信息化建设 |
五 医疗与社会保障 |
六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第四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一 指标数据的来源 |
二 负向指标的处理 |
三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五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可行性检验 |
一 因子分析法 |
二 可行性检验 |
第四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全国及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评价 |
一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 |
一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
二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分项评价 |
第五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山东省区域划分及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 山东省区域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
二 区域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测度 |
一 相关数据的初步处理 |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计算 |
第三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
一 综合建设水平的差异性 |
二 地区间的差异性分析 |
三 地区内的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基于评价结果的山东省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
一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相对单一 |
二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低 |
三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 |
四 新农村均衡性建设仍需加强 |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
二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 多维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四 促进新农村均衡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植业碳排放 |
2.1.2 种植业碳汇 |
2.1.3 低碳种植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低碳经济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现状 |
3.1.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实践 |
3.1.2 制约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难题 |
3.2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
3.2.1 种植业发展时序特征分析 |
3.2.2 种植业发展空间特征分析 |
3.3 山东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的分析 |
3.3.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时序特征分析 |
3.3.2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空间特征分析 |
3.4 山东省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 |
3.4.1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时序特征分析 |
3.4.2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碳汇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种植业碳排放测算 |
4.1.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
4.1.2 种植业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1.3 种植业碳排放区域比较分析 |
4.2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测度 |
4.2.1 理论方法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结果分析 |
4.3 种植业碳汇的测算 |
4.3.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
4.3.2 种植业碳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3.3 种植业碳汇区域比较分析 |
4.4 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评价 |
5.1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研究方法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模型设定 |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5.2.1 种植业投入变量 |
5.2.2 种植业产出变量 |
5.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
5.3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时空比较分析 |
5.3.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时序特征分析 |
5.3.2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
5.3.3 种植业低碳绩效与传统绩效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
6.1 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检验 |
6.1.1 空间效应理论 |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理论 |
6.2 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效应检验 |
6.2.1 全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6.3.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介绍 |
6.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4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6.4.2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低碳驱动与约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
7.1.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7.1.2 变量选取 |
7.2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7.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7.2.2 滞后阶数确定 |
7.2.3 GMM参数估计及稳定性检验 |
7.3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7.3.1 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
7.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3.3 方差分解分析 |
7.3.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政策情景仿真分析 |
8.1 山东省种植业现有情景仿真分析 |
8.1.1 系统动力学介绍与分析 |
8.1.2 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8.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8.1.5 现有情景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
8.2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
8.2.1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 |
8.2.2 不同政策情景下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仿真结果分析 |
8.3 政策可行评估分析 |
8.3.1 内联指数决策法介绍 |
8.3.2 数据预处理 |
8.3.3 IDMI值计算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构建 |
9.1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 |
9.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9.1.2 减排政策工具 |
9.1.3 减排体系构建思路 |
9.2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制度构建 |
9.2.1 区域减排任务细分制度构建 |
9.2.2 政策落实监督制度构建 |
9.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减排政策 |
9.3.1 制定种植业低碳法律法规 |
9.3.2 聚力提升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 |
9.3.3 财政支农助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
9.3.4 确立科研核心战略地位 |
9.3.5 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业节水分区的研究进展 |
1.3.2 农业节水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
2.2 农业发展概况 |
2.3 农业节水现状 |
第三章 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影响分析 |
3.1 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
3.1.1 山东省气象要素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
3.1.2 气象要素空间变化分析 |
3.2 人类活动影响下各要素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2 水资源供需变化分析 |
3.3 变化环境对农业节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SR模型的农业节水分区 |
4.1 PSR模型 |
4.1.1 模型内涵 |
4.1.2 农业节水分区的PSR模型 |
4.2 分区内涵与原则 |
4.2.1 分区内涵 |
4.2.2 分区原则 |
4.3 分区方法的确定 |
4.3.1 农业节水分区方法简介 |
4.3.2 分区方法的选择 |
4.4 基于PSR的指标体系构建 |
4.4.1 构建原则 |
4.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 |
5.1 SPSS软件介绍 |
5.2 主成分分析计算 |
5.2.1 指标标准化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计算主成分特征根及贡献率 |
5.2.4 主成分与原始指标关系 |
5.2.5 计算主成分得分 |
5.3 系统聚类分区计算 |
5.3.1 建立分类矩阵 |
5.3.2 方法选择 |
5.3.3 不同方法分区结果 |
5.4 分区结果 |
5.5 各分区基本情况及节水模式探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节水综合评价 |
6.1 农业节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1 指标的量化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综合评价模型 |
6.3 典型区农业节水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技术路线图 |
五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六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
(二)农旅融合相关研究 |
(三)耦合协调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 |
(一)农业 |
(二)旅游业 |
(三)耦合协调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制 |
一 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机制 |
(一)农业对旅游业的作用机制 |
(二)旅游业对农业的作用机制 |
二 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主体 |
三 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模式 |
四 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瓶颈 |
第四章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一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 |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二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耦合度划分 |
(一)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二)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划分 |
第五章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对象概况 |
(二)河南省农业概况 |
(三)河南省旅游业概况 |
二 河南省及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计算 |
(一)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 |
(二)河南省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 |
三 河南省及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
(一)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性及耦合协调性结果分析 |
(二)河南省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
一 优化结构,推动农业内部耦合 |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
(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二 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新发展 |
(一)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生态宜居 |
(二)注重乡村特色,塑造文明乡风 |
(三)新技术渗透,推进智慧发展 |
(四)制定建设标准,形成规模经济 |
三 三力合一,深化农旅耦合程度 |
(一)强化政府引导,促进农旅融合 |
(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旅耦合 |
(三)重视人才培养,共推农旅耦合 |
四 功能拓展,助力农旅协调 |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
(二)多业态复合,协同联动 |
(三)文化融合,深度协作 |
第七章 结语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1.2 水资源价值观理论 |
2.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概念 |
3 东营市农用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东营市概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3 农业发展概况 |
3.2 水资源总量 |
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
3.3.1 供水及用水量状况 |
3.3.2 地下水开发使用现状 |
3.4 农业水资源灌溉现状 |
3.4.1 农业灌溉用水结构 |
3.4.2 农业灌溉水利工程 |
3.4.3 农业水资源管理现状 |
3.4.4 污染防治管理 |
3.5 当前暴露的主要问题 |
3.5.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3.5.2 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 |
3.5.3 水资源利用低下且地区分布不均 |
3.5.4 灌区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5.5 水生环境仍不容乐观 |
3.5.6 水务一体化管理水平不足 |
3.5.7 法律法规不完善 |
4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模型 |
4.1 研究方法介绍与模型参数选择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1.2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 |
4.1.3 模型参数选择 |
4.2 变量设定与生产单元选取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东营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构成 |
4.3.2 农业水资源利用纯技术效率解析 |
4.3.3 农业水资源利用规模效率解析 |
4.3.4 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解析 |
4.3.5 基于DEA无效的DMU调整 |
4.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农业水资源效率测算 |
4.4.1 东营市农业水资源效率的时间序列解析 |
4.4.2 东营市农业水资源效率的空间序列解析 |
5 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子 |
5.1 因子分析解析与模型构建 |
5.1.1 概念解析 |
5.1.2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
5.1.3 原始数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5.2 因子分析 |
5.2.1 前期检验 |
5.2.2 因子求解方法及提取公共因子 |
5.2.3 因子旋转与命名 |
5.2.4 因子得分解析 |
6 提高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
6.1 重视对高效节水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
6.1.1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
6.1.2 持续深入探究盐碱地改良技术 |
6.2 制定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
6.2.1 加速出台节水法律法规 |
6.2.2 尽快建立推进地下水法律保护体系 |
6.2.3 着力完善水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2.4 制定有关激励补偿政策 |
6.3 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
6.3.1 提高水权市场规范性 |
6.3.2 综合改革农业水价 |
6.3.3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6.3.4 持续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
6.3.5 鼓励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 |
6.4 优化农业用水生态的保护与利用 |
6.4.1 尽快落实河长制度 |
6.4.2 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地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农业物联网的概念 |
2.1.1 物联网的界定 |
2.1.2 农业物联网的界定 |
2.2 农业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
2.3 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2.3.1 感知技术 |
2.3.2 网络通信技术 |
2.3.3 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 |
2.4 农业物联网的特征 |
2.4.1 农业物联网的产业特征 |
2.4.2 农业物联网的实践特征 |
2.5 农业物联网的主要特点 |
2.6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
2.6.1 在农畜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
2.6.2 在动物识别与跟踪中的应用 |
2.6.3 在农畜精细生产中的应用 |
2.6.4 在农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3 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现状与问题 |
3.1 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介绍 |
3.1.1 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概况 |
3.1.2 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总体布局 |
3.2 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的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Politics) |
3.2.2 经济环境(Economy) |
3.2.3 社会环境(Society) |
3.2.4 技术环境(Technology) |
3.3 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现状 |
3.3.1 农业物联网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
3.3.2 农业物联网配套平台初步建成 |
3.3.3 农业物联网大田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
3.3.4 农业物联网在温室大棚的推广应用 |
3.3.5 农业物联网在畜牧业中的推广应用 |
3.3.6 农业物联网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 |
3.4 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的问题 |
3.4.1 农业物联网技术不够成熟 |
3.4.2 农业物联网产品初始投资成本过高 |
3.4.3 农业物联网技术宣传不到位 |
3.4.4 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3.5 本章小结 |
4 加强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中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 |
4.1 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
4.1.1 努力开发现有的农业物联网技术 |
4.1.2 加强物联网技术标准统一化 |
4.1.3 提高物联网农业应用技术的适用性 |
4.2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 |
4.2.1 进一步加大农业物联网的宣传力度 |
4.2.2 进一步完善农业物联网配套的政策环境 |
4.2.3 强化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建设 |
4.2.4 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商业模式 |
4.3 加快农业物联网应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4.3.1 建立复合型物联网推广队伍 |
4.3.2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NPP数据的山东省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NPP估算方法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进展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论文基本概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和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MODIS数据 |
2.2.2 温度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生长季高分辨率EVI数据 |
2.2.5 农业耕作制度区划数据 |
2.2.6 统计年鉴数据 |
2.2.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数据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MODIS数据预处理 |
2.3.2 温度数据预处理 |
2.3.3 生长季高分辨率EVI数据预处理 |
3 模型构建方法与处理流程 |
3.1 耕地生产力计算模型 |
3.1.1 VPM模型原理 |
3.1.2 VPM模型处理流程 |
3.1.3 VPM检验 |
3.2 耕地产能计算模型 |
3.2.1 回归分析模型 |
3.2.2 耕地产能拟合流程 |
3.3 高中低农田划分模型 |
3.3.1 农田等级划分方法 |
3.3.2 高中低农田划分流程 |
3.4 NPP降尺度模型 |
3.4.1 降尺度方法 |
3.4.2 降尺度流程 |
3.4.3 降尺度检验 |
4 山东省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 |
4.1 山东省耕地NPP时空格局分析 |
4.1.1 山东省耕地NPP空间分布特征 |
4.1.2 山东省耕地NPP时空变化特征 |
4.2 耕地产能线性回归拟合 |
4.3 山东省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 |
4.3.1 山东省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山东省耕地产能时空变化特征 |
4.4 山东省高中低农田空间分布 |
4.4.1 山东省高中低农田总体分布状况 |
4.4.2 山东省各地市高中低农田分布状况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 |
5.1 降尺度NPP数据 |
5.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 |
5.2.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空间分布 |
5.2.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产能变化 |
5.3 持续粮食作物种植项目区耕地产能时空变化 |
5.3.1 持续粮食作物种植项目区分布 |
5.3.2 持续粮食作物种植项目区耕地产能提升情况 |
5.3.3 项目区耕地产能提升水平的空间分布 |
5.4 典型项目区产能提升的直观表现 |
5.4.1 典型项目区耕地产能提升情况 |
5.4.2 典型项目区耕地均质提升 |
5.4.3 典型项目区耕地产能均匀性变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产量和面积 |
3.1.3 品种结构 |
3.1.4 区域布局 |
3.1.5 市场流通 |
3.1.6 产品加工 |
3.1.7 国际贸易 |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量波动增长 |
3.2.2 种植面积稳定 |
3.2.3 具有生产优势 |
3.2.4 品种资源丰富 |
3.2.5 栽培区域集中 |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5.1.1 调研方法 |
5.1.2 数据来源说明 |
5.1.3 调研问卷设计 |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1 成本比较分析 |
5.2.2 收益比较分析 |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 |
5.4.2 技术因素 |
5.4.3 经济因素 |
5.4.4 政策因素 |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
6.1.1 流通主体 |
6.1.2 流通渠道 |
6.1.3 流通模式 |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6.5.1 研究方法 |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7.1.1 调研方法 |
7.1.2 数据来源说明 |
7.1.3 调研问卷设计 |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实证模型构建 |
7.3.2 交叉因素分析 |
7.3.3 变量选择说明 |
7.3.4 模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
8.1 有效需求分析 |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8.2 市场供给分析 |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3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1.5 相关概念研究边界的确定 |
1.5.1 农民 |
1.5.2 农民收入及其构成 |
1.5.3 城镇化 |
1.5.4 财政支农支出 |
第2章 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结构性影响机理 |
2.1 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依据 |
2.1.1 城镇化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依据 |
2.1.2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依据 |
2.2 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结构性影响的基本原理 |
2.2.1 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
2.2.2 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
2.2.3 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2.2.4 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 |
第3章 山东省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的发展现状 |
3.1 山东省城镇化的基本格局 |
3.1.1 全域城镇化概况 |
3.1.2 17地级市城镇化的基本格局 |
3.1.3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 |
3.2 财政支农支出整体概况 |
3.2.1 山东省财政支农的整体概况 |
3.2.2 17地级市财政支农的发展趋势 |
3.2.3 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 |
3.3 山东省农民收入规模与结构 |
3.3.1 山东省全域农民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
3.3.2 17地级市农民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
3.3.3 山东省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总结 |
第4章 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结构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模型推导 |
4.1.1 基期 |
4.1.2 第二期 |
4.1.3 模型推导 |
4.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模型设计 |
4.3.2 Hausman检验和单位根检验 |
4.3.3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 |
4.3.4 城镇化对于农民增收的效率计算 |
4.3.5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民增收的效率计算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不同构成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
4.4.2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不同构成存在的影响 |
4.4.3 城镇化与财政支农支出的增收效率存在差异 |
第5章 城镇化和财产支农支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
5.1 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
5.1.1 城镇化层面 |
5.1.2 财政支农层面 |
5.2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
5.2.1 城镇化层面 |
5.2.2 财政支农层面 |
5.3 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
5.4 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石油城市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2.1 石油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1 石油城市的特点 |
2.1.2 石油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2.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属性 |
2.2.1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
2.2.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
§2.3 我国石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2.3.1 矿产资源储量问题 |
2.3.2 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
2.3.3 城市功能缺位问题 |
2.3.4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3.1.1 为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3.1.2 为指导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
§3.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内容与维度确定 |
3.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维度选择 |
3.2.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体设计 |
§3.3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方法选择 |
3.3.1 评价方法比较 |
3.3.2 评价方法选择 |
§3.4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具体思路 |
3.4.1 纵向评价思路 |
3.4.2 横向评价思路 |
§3.5 基于投入产出的指标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4.1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 |
4.1.1 资源禀赋状况 |
4.1.2 资源利用状况 |
§4.2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
4.2.1 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 |
4.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
§4.3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3.2 资源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
4.3.3 资源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
§4.4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4.4.1 深入找矿战略 |
4.4.2 绿色矿业战略 |
4.4.3 资源节约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5.1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
5.1.1 经济规模状况 |
5.1.2 经济结构状况 |
5.1.3 经济效益状况 |
5.1.4 创新驱动状况 |
§5.2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
5.2.1 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 |
5.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3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
§5.3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2 经济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
5.3.3 经济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
§5.4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5.4.1 产业转型发展战略 |
5.4.2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战略 |
5.4.3 科技人才创新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1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 |
6.1.1 人民生活状况 |
6.1.2 社会功能状况 |
§6.2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
6.2.1 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 |
6.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6.2.3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
§6.3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6.3.2 社会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
6.3.3 社会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
§6.4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6.4.1 民生矿城战略 |
6.4.2 功能矿城战略 |
6.4.3 和谐矿城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7.1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 |
7.1.1 环境污染状况 |
7.1.2 环境治理状况 |
7.1.3 生态建设状况 |
§7.2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
7.2.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 |
7.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
§7.3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7.3.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
7.3.2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
§7.4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7.4.1 循环低碳战略 |
7.4.2 生态环保战略 |
7.4.3 绿色转型战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8.1 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8.1.1 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8.1.2 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
8.1.3 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与结果分析 |
§8.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性分析 |
8.2.1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
8.2.2 评价结果分析 |
§8.3 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8.3.1 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
8.3.2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
8.3.3 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
8.3.4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
§9.1 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
9.1.1 提升石油石化核心产业竞争力 |
9.1.2 促进石油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
9.1.3 突出发展金融、信息、旅游产业 |
9.1.4 推动多元产业发展 |
9.1.5 稳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
9.1.6 大力支持地方企业发展 |
§9.2 拓展空间,推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
9.2.1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
9.2.2 推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
§9.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9.3.1 大力推进人才强市 |
9.3.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
9.3.3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
9.3.4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9.4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矿地和谐 |
9.4.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9.4.2 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
9.4.3 发展教育、医疗、体育事业 |
§9.5 加强城市规划,科学建设城市 |
9.5.1 统筹区域协调跨越发展 |
9.5.2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9.5.3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9.5.4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9.6 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
9.6.1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9.6.2 全面强化节能减排 |
9.6.3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东营市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D]. 李锟. 烟台大学, 2021(12)
- [2]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D]. 杨滨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变化环境下山东省农业节水分区与综合评价研究[D]. 刘晗. 济南大学, 2020(0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张孟梦. 河南大学, 2019(01)
- [5]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窦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研究[D]. 李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NPP数据的山东省耕地产能时空格局分析[D]. 商令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9]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刘耀雷. 山东大学, 2018(12)
- [10]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 杜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