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袁家强[1](2013)在《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求异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它在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使用求异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但是将求异思维与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其时间并不是太长。最初,教师只是在个别教学环节中,将求异思维作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使用。例如:有教师将求异思维运用的作文教学中。因为当初人们对求异思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使用范围也较小,所以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大规模的普及。目前,学术界对求异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其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求异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虽然人们对其在发展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独特价值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但是对求异思维的理论界定上,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二是学术界对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对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相关的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有待增加。求异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运行规律。它要求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多维度、发散性思考问题,力求思维的创新。因此,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思维主体可以采用发散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和逆向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求异思维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学和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求异思维进行教学已不存在思想障碍。但是在高中阶段,尤其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暂时还离不开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情况下,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还有一定的阻力。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影响其未来一生。重视在高中阶段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高中语文教师只要突破教学思维定势,在课堂中进行求异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话。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以往众多研究者在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两个弊端:其一,工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他们进行的教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或经验总结与反思上,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和研究;其二,远离高中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和大学教师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虽然面向中学语文教学,但是由于缺乏当下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其研究成果理论探究层面较为深入,但缺乏实践层面的检验。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大胆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研究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探究,而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具体创新点则是: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紧密结合自己近些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求异思维教学实践的具体教学设计,同时借鉴高中新课改教学实践中一些同仁的成功教学案例,并在中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整理和完善,力求实践创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为了验证实际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还将正在进行的理论研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研究方面,笔者将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同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把求异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当前的语文教学研究统一起来,力求理论方面的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将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求异思维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既顺应了当下正在推行国家新课改,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求异思维教学和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丹娜[2](2020)在《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性认识中归纳出一般性认识的推理过程和思维形式。归纳推理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同时,高中时期又是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一物理教学中进行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界定了归纳推理的内涵和分类。然后,选取上海市某中学高一年级140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测量试卷从归纳推理的认识、行为、习惯以及能力值等几个方面了解目前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表明:(1)高一学生大多具有初级阶段的归纳推理能力,但不重视归纳推理的训练;(2)部分学生从归纳推理到结论得出的过程不清晰;(3)部分学生缺乏丰富的表象,难以找出生活中具有共性的例子;(4)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出实验结论。针对目前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相应的教学策略:(1)利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挖掘归纳推理素材;(2)基于已有认知水平,及时显化归纳推理过程;(3)创设归纳推理情境,反复训练归纳推理能力。结合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借鉴“一方多知”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培养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四个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即“感知阶段——明示阶段——运用阶段——深化阶段”,并由此设计出了12个包括“共变法”、“求同法”、“求异法”在内的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案例。最后,在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同质的情况下开展了为期8周,共12次的教学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结果表明:(1)实验班的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学生能主动搜集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归纳推理素材;(2)实验班学生的归纳推理过程更加清晰,能够通过现象间的共性归纳推理出一般性结论;(3)实验班学生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思考,习惯初步养成。
焦鑫[3](2019)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作为“主科”,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从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也并不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不会“举一反三”。这类问题十分的普遍,其实这类问题的存在多数情况下都和小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因为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其思维能力必然较弱。为了有效的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学成效不高、学生思维受限等现实问题,就需要对现今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调整,通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思维的发展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这其实也是落实新课改要求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研究,选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作为研究的主题,对这一主题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利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与发展作为途径,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优化的角度,为小学数学的学科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特别是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方面的有效教学模式。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涵盖了问题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及成果等情况进行说明和解读,通过这样的阐释为实际调研和制定策略提供一些经验、目标依据;同时,绪论中还包括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主要是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分析,在明确了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为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实践提供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第二部分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是基于以大庆市H小学五年级的实际调查为基础,针对各项因素进行实际的调研,选取大庆市H小学实际的数学教学情况为实例,从实际情况与实际问题出发,阐释问题,为问题解决策略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在这部分,具体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形式。第三部分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本部分是在前面现状调查、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实际上就是在前面的问题分析后,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展开探究。第四部分是策略指导下的优秀教学实践案例,研究中选择了小学数学中经典的《展开与折叠》实施案例展开了具体论证,基于作者个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及案例的分析,呈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初步的论证策略实施的成效。最后的一部分为总结与展望,是对全文相应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找出本次研究中的不足、问题和未来的可提升之处及研究方向进行一定的阐述。
苏章海[4](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菲菲[5](2019)在《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教学法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较可以让教师整合课内外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鉴赏古诗词时有学习方向。本论文主要是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运用的方方面面举例,系统提出设计方向与策略,希望能给教师们一点古诗词比较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特别阐明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比较教学法进行了阐述,主要阐述了比较教学法的内涵,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三章主要论述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原则。第四章主要是论述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步骤和方法,包括比较目的的确定、比较对象的选择、比较点的设计、比较范围的选择、比较方法的选用、比较能力的训练几个方面。第五章运用比较教学法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第一个例子采用一对一比较,比较了杜甫《登岳阳楼》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二个例子是一对多比较,运用比较教学法鉴赏李商隐《夜雨寄北》,包括字词、意象、写作手法等方面与其他诗词对比。
陈佳兰[6](2019)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数学课程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这个观点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观点得到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赞同。但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现有的教育体制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有的评价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难度。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而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在保证班级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将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是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教学论、数学思维、教学设计原理等为依据,进行分析论证和理论概括。主要涉及到的研究问题有:初中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现状如何?如何利用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影响初中生数学发散思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结合发散性思维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和对学生调查问卷和访谈,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总结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不断强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地通过变化各种条件引导学生有效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或者运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金昕[7](2019)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学习任务群,其中第六个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同时还提出了四大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一个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语文教育需要探索一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之道,而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在高中阶段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既体现了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信息时代对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思辨性阅读教学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思辨性阅读教学具有理性化和求真性的特点,思辨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做到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实事求是。思辨性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性思考。思辨性阅读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有理有据。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问题的缘起和近年来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状况。结合已有研究理清思辨、思辨性阅读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概念,然后阐述在高中阶段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在结合一线教师教学案例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准备策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等方面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赵静[8](2020)在《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文阅读作为后起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将群文阅读引入教学是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对群文阅读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高中阶段应用较少。鉴于群文阅读的价值,将群文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堂很有必要。本文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为切入点,探究群文阅读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高中的小说教学开辟新的路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相关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明确了群文阅读及其构成要素的概念,分析了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并将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主题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了简单对比,以突出群文阅读教学的独特优势。第二章论述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固化、教学过程重教轻学、忽视学生阅读等问题,从教育、教师、学生三个主体进行了归因分析。将群文阅读应用于高中小说教学更易达成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符合现实的需要、与新教材相适应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小说教学的不足。第三章围绕群文阅读的议题、组文、问题设计、集体建构与共识探究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议题的生成与组文应基于小说的八个基本元素,即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问题设计要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学目标、学生以及多文本,教师要设计针对性问题、比较性问题、迁移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引导课堂;群文阅读课堂的集体建构有个体建构和集体建构两个建构阶段,读、对、比、议是建构的路径。共识随着集体建构的完成而达成,在共识达成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章是虚构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设计。此教学设计采用递进式议题引领学生逐步探讨小说的虚构性、小说虚构中的真实与客观事实、小说虚构的类型以及作者虚构小说的目的。
田婷[9](2019)在《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制胜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创新能力又是科技发展的主推力,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展、国家强大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处于这样的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当代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科技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储备。小学语文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①。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提出的微课题研学模式是一个新尝试。本文围绕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探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三章。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对本课题研究情况作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第一章“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这一章介绍了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探寻它们与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契合点,为微课题研学模式搭建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本文第二章“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共分为四小节: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微课题研学的目标、微课题选定和分类、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研学形式、研学步骤、研学方案、研学支架)和评价方案;第四部分是本文第三章“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记录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微课题研学活动的过程,并记录下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的反馈,最后根据实践效果对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以改进这一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结语再次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可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后续研究方向。
卢伦[10](2019)在《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论说文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代论说文不仅饱含着古人对国家命运,社会发展,个人得失的思考,更是蕴藏着古人独特的思维与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但高中写作教学大都着眼于技术层面的探究,从而有意或无意忽略了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症结所在是缺乏思维训练,古代论说文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资源,是进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较好的素材,但这似乎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以高中古代论说文中的思维要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对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从高中古代论说文地位,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其中蕴含的多样性思维这三点出发研究了高中古代论说文蕴含的写作思维要素,探讨了在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进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可行性,其次是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到了当下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现状,从整体上对这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材的难度、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三个具体层面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作出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夯实语言基础、加强思想内容剖析,依托古代论说文进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和在具体教学实践需要注意的事项三个层面探讨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结合的具体措施,为教师在高中古代论说文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提供了借鉴。
二、浅谈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求异思维的界定及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
一、 求异思维的界定 |
(一) 求异思维的概念 |
(二) 求异思维的特征 |
二、 国内学术界对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高中语文进行求异思维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缺位的现状 |
(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缺位的现状 |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缺位的原因 |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培养的可行性 |
(一)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最佳时期 |
(二) 当下高中语文教师的队伍的特征更适合进行求异思维教学 |
(三) 高考内容的更新为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求异思维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
(一) 高中生整体文化素养提高的需求 |
(二)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路径 |
一、 让课堂上问题思考的主体回归本位 |
二、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要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正确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
三、 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催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必要土壤 |
四、 突破思维“定势”,要在“无疑处生疑” |
第四章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 “阅读鉴赏”中求异思维的运用 |
(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发散求异在“阅读鉴赏”模块教学中的运用之一 |
(二) 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比较求异在“阅读鉴赏”模块教学中的运用之二 |
二、 “表达交流”中求异思维的运用 |
(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逆向求异在“表达交流”模块教学中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归纳推理的内涵和教育价值 |
1.2.2 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
1.2.3 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推理 |
2.1.1 科学推理 |
2.1.2 物理推理 |
2.2 归纳推理 |
2.2.1 归纳推理的内涵 |
2.2.2 归纳推理的分类 |
第3章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现状及水平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内容 |
3.2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现状调查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水平调查 |
3.3.1 测量试卷设计 |
3.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探讨 |
4.1 教学策略 |
4.1.1 利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挖掘归纳推理素材 |
4.1.2 基于已有认知水平,及时显化归纳推理过程 |
4.1.3 创设归纳推理情境,反复训练归纳推理能力 |
4.2 教学阶段 |
4.2.1 感知阶段 |
4.2.2 明示阶段 |
4.2.3 运用阶段 |
4.2.4 深化阶段 |
第5章 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研究方案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对象 |
5.1.3 研究设计 |
5.2 实验研究案例 |
5.2.1 “共变法”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
5.2.2 “求同法”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
5.2.3 “求异法”归纳推理能力的教学案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班前后测对比 |
5.3.2 对照班前后测对比 |
5.3.3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对比 |
5.4 实验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试卷(前测) |
附录C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试卷(后测) |
附录D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评分细则(前测) |
附录F 高一学生归纳推理能力水平测量评分细则(后测) |
致谢 |
(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思维 |
(二)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 |
四、主要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元认知与认知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偏弱 |
(二)教师对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
(三)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
(四)课外时间缺乏思维发展的锻炼与培养 |
第三章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
一、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的猜测 |
二、以兴趣为指引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
三、鼓励学生探究求异,创新数学思维 |
四、重视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思维发展与锻炼 |
第四章 策略指导下的优秀教学实践案例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
(一)教学的重点 |
(二)教学的难点 |
四、教法与学法 |
五、教学准备 |
六、教学过程 |
(一)知识链接,引入新课 |
(二)操作活动,探究问题 |
(三)思维驱动,探索总结 |
(四)畅谈收获,思维提升 |
七、优秀教学案例的策略分析与思考 |
(一)知识链接,设疑问答环节做到了发掘学生主动思考和想象 |
(二)大量的训练与操作,强化型的训练与发展思维能力 |
(三)开放性的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维能力 |
(四)课外学习机会的充分引导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
1.3.1 元语言 |
1.3.2 语言学元语言 |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
第三节 余论 |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缘由 |
研究现状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研究的意义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 比较教学法运用概述 |
1.1 比较教学法内涵 |
1.2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可行性分析 |
1.2.1 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 |
1.2.2 古诗词自身特色 |
1.2.3 古诗词深度学习理念 |
1.2.4 教师的文学素养储备契合 |
1.2.5 初中学生心理契合 |
2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
2.1.1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 |
2.1.2 教学碎片化,影响学生对古诗词意蕴的理解 |
2.1.3 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 |
2.1.4 课外古诗词阅读指导缺失 |
2.1.5 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浓 |
2.2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2.2.1 社会原因 |
2.2.2 教师原因 |
2.2.3 学生原因 |
2.2.4 评价方式原因 |
2.2.5 教材原因 |
3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原则 |
3.1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
3.1.1 丰富古诗词教学方法 |
3.1.2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
3.1.3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3.1.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3.1.5 扩大学生阅读面 |
3.1.6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
3.2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基本原则 |
3.2.1 可比性 |
3.2.2 价值性 |
3.2.3 启发性 |
4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4.1 比较目的的确定 |
4.1.1 根据课程标准确立目标 |
4.1.2 根据选文重难点确立目标 |
4.2 比较对象选择 |
4.2.1 同一作者不同风格比较 |
4.2.2 同一时期不同风格比较 |
4.2.3 同一对象不同情感态度比较 |
4.3 比较点的选择 |
4.3.1 标题 |
4.3.2 题材 |
4.3.3 作者 |
4.3.4 写作背景 |
4.3.5 意象 |
4.3.6 思想情感 |
4.3.7 语言风格 |
4.3.8 表达技巧 |
4.4 比较范围的选择 |
4.4.1 课内古诗词比较 |
4.4.2 课内外古诗词比较 |
4.4.3 古诗词与其他文学样式比较 |
4.4.4 古诗词与其他艺术样式比较 |
4.5 比较方法的选用 |
4.5.1 同中求异 |
4.5.2 异中求同 |
4.5.3 自主组元 |
4.5.4 置换改写 |
4.5.5 以诗解诗 |
4.6 比较能力的训练 |
4.6.1 探究能力训练 |
4.6.2 比较思维能力训练 |
4.6.3 细读鉴赏能力训练 |
5 比较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及评析 |
5.1 《望洞庭赠张丞相》与《登岳阳楼》比较鉴赏 |
5.1.1 教案呈现 |
5.1.2 教案分析 |
5.2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
5.2.1 教案呈现 |
5.2.2 教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发散思维的概念界定 |
2.1.2 发散思维的特征 |
2.1.3 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
2.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发散性思维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 |
2.2.2 认知发展理论 |
2.2.3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3章 初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初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现状调查 |
3.1.1 问卷的编制 |
3.1.2 问卷的发放 |
3.1.3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3.1.4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
3.1.5 学生访谈 |
3.2 调查结果的产生因素与分析 |
3.2.1 社会与学校的现实因素 |
3.2.2 学生的个体情况因素 |
3.2.3 教师群体的因素 |
3.2.4 优等生与学困生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差异分析 |
第4章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
4.1 新授课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
4.2 习题课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
4.3 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
4.4 评价探索 |
第5章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堂教学案例 |
5.1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授课教学设计 |
5.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
5.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C 关于“数学发散思维”的学生访谈 |
致谢 |
(7)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版 |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 |
(三)社会需求和阅读教学现状 |
二、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一章 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
(一)思辨性阅读的含义 |
(二)思辨性阅读的特点 |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
(一)阅读教学的含义 |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特点 |
三、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据分析 |
(一)西方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据分析 |
(二)中国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思想基础 |
第二章 高中阶段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必要性 |
一、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一)学生思维发展需要 |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
(一)符合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符合阅读教学改革的需要 |
三、教师成长的需要 |
(一)提高教师学术素养 |
(二)提升教师个人修养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
一、《劝学》教学案例及分析 |
(一)《劝学》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
(二)《劝学》教学案例分析 |
二、《六国论》教学案例及分析 |
(一)《六国论》专题活动过程 |
(二)《六国论》专题活动分析 |
三、《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及分析 |
(一)《再别康桥》教学实录片段 |
(二)《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
一、课堂教学准备策略 |
(一)确定目标,明确核心 |
(二)紧扣特质,摒弃成见 |
(三)整合文本,补充时评 |
二、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
(一)发掘文本,辩证思考 |
(二)发散思维,创新思考 |
(三)群文阅读,启发思辨 |
(四)智慧设问,开拓思维 |
三、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
(一)思辨表达,检验学生 |
(二)同行互评,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的兴起及其独特价值 |
第一节 群文阅读的兴起及其构成要素 |
一、群文阅读的兴起 |
二、群文阅读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独特优势 |
一、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之比较 |
二、群文阅读教学与主题阅读教学之比较 |
三、群文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比较 |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
一、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意义 |
二、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意义 |
第二章 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高中小说教学现状调查 |
一、高中小说教学现状教师问卷分析 |
二、高中小说教学现状学生问卷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三节 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一、更易达成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 |
二、符合现实的需要 |
三、与新教材的适应性 |
四、弥补当前小说教学的不足 |
第三章 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
第一节 基于小说基本元素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一、以叙述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二、以场景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三、以主题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四、以人物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五、以情节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六、以结构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七、以情感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八、以虚构为核心的议题生成及组文 |
第二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 |
一、问题设计的目标指向 |
二、问题设计的类型 |
第三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课堂的集体建构与共识达成 |
一、集体建构的阶段 |
二、集体建构的路径 |
三、集体建构应注意的问题 |
四、促成共识 |
第四节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一、处理好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教学的关系 |
二、不能流于多文本的形式 |
第四章 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应用的案例举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 |
一、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定义 |
二、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理论基础 |
三、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主要内容 |
四、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标准 |
五、国内PBL研究现状 |
六、国内PBL实践现状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微课题研学的目标 |
一、微课题研学总目标 |
二、小学微课题研学的分段目标 |
第三节 微课题的选定和分类 |
一、微课题的选定 |
二、微课题的分类 |
第四节 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方案 |
一、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 |
二、微课题研学评价方案 |
第三章 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实践开展过程 |
一、《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活动设计 |
二、《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内容概况 |
三、学生合作研学自评概况 |
第二节 学生的反馈 |
一、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可行性 |
二、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实效 |
三、微课题研学模式的优化 |
第三节 反思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附表 |
附表1: 研学成果评价表 |
附表2: 学生合作研学自评表 |
附表3: 学生研究能力评价表 |
附表4: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表 |
附表5: 小组微课题研学表 |
附表6: 研学成员工作记录表 |
附表7: 微课题研学报告表 |
附表8: 小组微课题研学汇报表 |
二、微课题研学活动调查问卷 |
致谢 |
(10)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研究 |
(二)关于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训练研究 |
(三)关于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研究 |
三、研究目标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第一章 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可行性 |
第一节 思维训练在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与议论文写作中的地位 |
一、思维训练在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地位 |
二、思维训练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高中古代论说文编排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
一、高中古代论说文编排的系统性 |
二、高中古代论说文编排的层次性 |
第三节 高中古代论说文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
一、高中古代论说文中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
二、高中古代论说文中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
第二章 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内容及过程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调查结果初步分析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古代论说文语言教学与思想内容分析 |
一、重视古文阅读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
二、加强思想内容剖析,奠定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基础 |
第二节 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加强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训练 |
一、训练创造思维,增强议论文立意的新颖性 |
二、训练系统思维,增强议论文结构的严密性 |
三、训练逻辑思维,增强议论文说理的逻辑性 |
四、训练辩证思维,增强议论文语言的深刻性 |
第三节 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需要注意的几点 |
一、注意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目标的针对性 |
二、注意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过程的渐进性 |
三、注重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方法的多样性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4 教师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浅谈求异思维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D]. 袁家强. 河南大学, 2013(04)
- [2]高一学生物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 林丹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D]. 焦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4]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D]. 张菲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D]. 陈佳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金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D]. 田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探究[D]. 卢伦.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