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头、钱袋和灵魂(论文文献综述)
约翰·休伯特·马歇尔,马兆民[1](2021)在《桑奇遗迹:阿育王时代的印度佛塔(九)》文中指出第十七章雕像与石柱对于舍利塔扶手和通道—对于到目前为止我们调查中所有接触的,实际上还远不及山崎所有的雕刻。收集在当地小博物馆(已被出版的极好的一个目录)或散落在圣山顶部和通道上大约一百个石柱和石雕都是或多或少处于残存的状态,不包括装饰后期寺庙的走廊和地窖的浮雕。最有意思且保存的最好的样本已在此地被修复,同时我们也预留了此章来对其做调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回头看看浮雕中众多的形象,如陀兰那(即牌楼)已经展现的"双面的"或环形的。
吴吉芬[2](2021)在《红河县咪竜村哈尼族丧葬习俗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哈尼族是山地梯田稻作的民族,在传统生产、生活中显现了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动物崇拜、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在这些崇拜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的习俗。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县咪竜村为田野点,以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在扎实的田野上,深入咪竜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咪竜村丧葬习俗历史悠远,关于丧葬习俗的神话和传说极多,丧葬习俗的过程隆重而繁杂,丧葬仪式呈现的文化元素极其丰富,各个元素又有各自的文化蕴意,其中丧葬仪式过程中“贝玛”口头传统文化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笔者在文中,透过咪竜村丧葬仪式的过程和丧葬中“贝玛”语言及内涵来探析咪竜村丧葬仪式所呈现的崇拜文化内涵,通过咪竜村丧葬习俗中的死亡蕴意,探讨咪竜村保留传统丧葬习俗的驱动力。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简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目的,其次说明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梳理,最后对田野调查经过的记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一章,本章通过对田野调查情况的介绍,再通过对咪竜村传统丧葬习俗的概述来探讨咪竜村哈尼族传统丧葬习俗的丧葬类别、丧葬等级、丧葬方式、丧葬时的神话古歌。第二章通过对“贝玛”口头传统语言分为古歌、家谱、指路歌的梳理,来分析丧葬仪式中“贝玛”口头传统的文化内涵。第三章主要从咪竜村丧葬的死前预设仪式、初丧仪式、入殓仪式、停灵期间仪式、出殡与葬后仪式来记录丧葬仪式过程。第四章以哈尼族灵魂不灭观、鬼魂观、神灵观三种观念来进行鬼、魂、神的空间对话,再以咪竜村哈尼族的祖先崇拜、咪竜村丧葬习俗的死亡蕴意,共同来说明咪竜村在丧葬习俗中呈现哈尼族的文化内涵。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第五章,主要从族群认同的功能、秉承孝道的功能、整合社会关系的功能来分析咪竜村丧葬习俗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文化功能。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这部分总结论文想要呈现的主要内容、观念和研究宗旨,以及论文作为个案研究的价值意义,同时说明论文中存在的不足。
松芳[3](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方松华[4](2019)在《血色赌石》文中指出异域寻父,医生误闹泼水节;一见钟情,花妖罔顾女儿尊。池鱼遭殃,狭路逢匪,意外获巨赌石;蛊毒突发,财宝惹祸,荒野命在旦夕。艳女倾心偕私奔,古寨尽缠绵;恶婆复仇暗买凶,绝境又逃生。归来人去楼空,再逢人面桃花;仗义还石救险,师徒浪迹天涯。三载淬火,练成绝世手;赌场纵横,鬼神亦低头。人性恶,投怀送抱皆阴谋,予取予求俱苦肉;赌场黑,一日富贵一日丐,今朝兄弟明日敌!
苏蓓蓓[5](2019)在《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西方的互动交流使比较研究逐渐成为学术探讨的重点,而孔子和耶稣分别作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经济观、政治观、教育观、自然观、生死观等各方面都具备对话的可能。其中,对两者财富观的分析研究既可在价值观层面为人们树立正确、理性看待财富的态度提供借鉴,又能在社会现实层面规范和引导物质财富的运作。在此背景下,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比较研究在其各自的现实环境中找到塑成根源的基础上,致力于以下四个问题的解释与处理:财富观的丰富意蕴、财富观的实践方式、财富观的精神面相以及财富观的人学指向,这四个问题分别对应着“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财富与人”的问题,使其在清晰的文本结构中有能力展现更全面的内容,释放更丰富的意义。首先,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得以产生的现实根基集中于两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存经历及其思想渊源三方面。诸侯争战、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周游列国、开办私学的人生阅历,西周推崇礼制、以德配天的思想传统都对孔子财富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政治上的罗马化、文化上的希腊化、信仰上的犹太化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塑造了耶稣对待财富的整体态度。其次,阐明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丰富意蕴,即意欲解决最本质的“是什么”的问题。孔子与耶稣或儒家与基督教如何界定财富的概念以及财富具有何种特性,是财富观之所以可能的最大实体性前提。财富代表人类所欲求的、对人类有价值的一切东西,所以财富的广义概念使得财富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既可以作为物质实体在现实中具体实践,又有其指向终极关怀的精神面相。这同时直接对应着孔子和耶稣对待财富的具体态度:首先,就财富单纯的物质性来说,静态上的量化不可避免地产生贫穷与富裕的两极定位;但贫穷不是德性的条件,富裕也不是该诅咒的罪恶,贫富选择背后的道德支撑是孔子和耶稣财富观的价值倾向,道德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正是孔子和耶稣对义与利关系的辩证。再次,比较研究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实践方式,即财富作为物质实体如何在现实中彰显、如何发挥其基础性地位、如何在一个生存性世界中运作、如何展现其行动力,即“如何”或“怎么样”的问题。孔子基于阶层划分明显的社会现实,并以其为前提,在“士农工商”四阶层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阶层的实际操作中落实其财富观;耶稣的财富观却在“圣俗分野”的信仰立场中,从财富的来源和去向(或生产与分配)上保证其成为现世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此实践过程中,孔子和耶稣的财富观既展现出了立足前提和基本精神上的差异,同时也蕴含着外在行动和内在情感的共通倾向。然后,从财富的精神面相这一角度继续比较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财富的精神面相是指,广义财富概念中最深刻的内涵指向何方,在现实中对物质财富进行运作的信念支撑扎于哪里,这一问题即是“为什么”的问题,是孔子和耶稣财富观的终极关怀问题。孔子财富观以儒家社会的最终理想——“内圣外王”,作为其终极目的,而耶稣把“实现永生与进入上帝之国”作为自己财富观的最终指向,这两种终极关怀作为精神财富完善着财富的广义概念,也作为指路明灯引领着财富在现实世界的物质实践。另外,“内圣外王”与“永生天国”尽管在根本性质和实现方式上不同,但在视财富为工具和致力于各种关系的处理上是相通的智慧。最后,将孔子和耶稣财富观的比较升华至人学,把财富与人联系起来,所以“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人学指向”解决的便是何为人、如何为人的问题。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和矛盾,与财富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面相取得一致。然而正如财富的物质属性成为财富的全部内涵一样,人也日益成为只知获取物质财富的机器。但幸运地,人与财富的双重异化状态可在孔子和耶稣的财富观那里找到改善的出路,让财富成为财富,让人成为人,成为自由的人。
李骁[6](2019)在《西方艺术史中的描述与阐释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艺术史中的描述与阐释传统由来已久,早在古典时期便有艺格敷词描述和阐释艺术作品,到了中世界人们更乐于去描述与阐释世界,由此产生的象征方法也影响了之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描述与阐释更是成为了复兴古典修辞学与艺术批评的方式,直至现代,学者有意识地发掘利用了这个传统,形成了现代艺术史中的图像学研究。实际上,正是这历史悠久的传统为西方艺术史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本文便是以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西方艺术史研究,进而更为深入地探究其中的描述和阐释传统。描述与阐释是叙述主体对客体的语词再现,所涉及的主客观性问题与艺术创作的主客观性类似,但仍有所区别。叙述主体在用语词描述与阐释一个场景或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总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而这样的“偏向性”作为艺术史写作的一部分则成功地影响了学者的理论研究。诚然,这样有意或无意“偏向性”是难以界定的,但通过对艺术史文本的分析,则可以很好地把握它,进而更为深入地探索某些艺术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试以现代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研究为切入点,进而追溯西方自古以来的描述与阐释传统,并发现其中某些固有的特征,再以这些特征来探究具体描述文本,解决所涉及的几个相关问题。本文所涉及的论题虽频繁出现在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众多文献之中,但在中外学术界都无专论进行研究,由此本文希望可以梳理出西方艺术史中的描述与阐释渊源,进而呈现出艺术史较少为人所知的一面。
海飞[7](2014)在《回家》文中指出我谋划了很多年,总是希望写一场南方地域的战争这场战争,应该像一场黑白无声电影,听不到对白,只能听到胶片转动的声音在嘀嘀的匀称而温暖的声音里,请你顺着我的视线望出去,可以看到六十多年前的紫云英或者麦田。蒸腾的水蒸气在阳光下上升,还有哗哗作响的河流。我热爱着那个年代的人们,以及纷乱的人生"纷乱"让人感到真实,熨帖,以及百感交集。这时候一声枪响,撕碎村庄、城镇、山谷、田野的宁静……我们从来都不能避开战争。战争对于人类,仿佛癌细胞对于生命,地震、台风、海啸对于地球,随时都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六十多年前,就是兵刃相见的年代,血光、烟雾、枪炮声和身体的各种零部件,在每一寸土地上都可以窥见,我想起宁波姜堰敬老院的一位抗日老兵,喝了一碗黄酒后开始唱《满江红》。枪炮声离他很远了,他很幸运能活到现在,身体健康能喝下一碗黄酒……我老家诸暨,也有许多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们垂垂老矣,他们日落西山,手脚不再灵便,眼神有些呆滞。但是我竟然酷爱着他们显然已经不再标准的敬礼姿势。接着可以想象,他们将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像一只只孤鸟一样一声哀鸣,消失在天的尽头……我们谁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谁都在深爱这个世界。我特别爱好和平,这样除了人们安居乐业,还能让我安静地写作和生活,有时候吹吹牛,有时候喝喝酒,有时候可以在西湖边或龙井村里矫情地晒晒太阳。但我也热爱着战争里的士兵,钢枪锃亮,铁骨柔肠。他们有一个巨大的心结,就是回家,这是我主观臆断的士兵们的心结,因为他们首先是血肉充盈喝酒撒尿的"人"。我以为"回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眼,温暖得如同"棉花"。但是有战争,回家就变得无比奢侈,路途漫长。而一声枪响,往往是某场或大或小的战争的序幕。多年以前的泥土里,裹挟着太多的血和肉。南京,上海、金华,以及长三角的诸多地方,紫云英仍然傻乎乎地在春风里疯狂生长。那个年代的故事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这令我得意而彷徨。我不知道那些倒下的人,能不能在我的纸上重新血肉丰满地站立,他们是陈岭北和黄灿灿,他们是小浦东和蒋大个子……他们就是我们的叔伯娘舅或者兄弟姐妹。他们的后方,或许像陈岭北一样,都有一个最后化成了一件挂在墙上的衣裳的嫂子,如同啼血的杜鹃一样触目惊心,一片艳红.他们的巨大心愿,其实没有多么高尚,是小而卑微的——回家。
王洁[8](2013)在《儿童文学英译策略 ——《根鸟》节选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市场,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流入国内,而中国本土的作品“走出去”道路却举步维艰。其中有一部分原因要归于,将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的人不多,翻译好的人更不多。翻译研究也集中于英译汉,汉译英的研究寥寥无几。近些年,中国也开始重视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走向海外,《根鸟》是一本从语言到意义都颇有研究价值的儿童小说。笔者选择本书作为翻译对象,对该书的前三章进行翻译,在此基础上对译文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根鸟》前三章部分的背景和选择该文本的原因及该文本的性质与特点,以确定译文的风格与语言特征。其次,作者根据翻译的实际情况,描述翻译该文本的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进度安排、质量控制手段及过程三个方面,明确了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工具书,并叙述了确保译文质量所采取的手段。接着,作者通过对该文本翻译过程的分析,从词义选择、句式结构的处理及文化意象的处理三方面入手,附以例子,详细分析了笔者的翻译过程,说明翻译时该注意的问题。最后是翻译过程中的感悟。通过对该书的翻译及其翻译过程的分析,以期对今后中国儿童文学英译实践的展开有一定的启发性。
山飒[9](2013)在《裸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元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大举扩张。法兰克人、阿拉曼人、匈奴人、哥特人、日耳曼人、汪达尔人向西袭击,多次肆扰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罗马君主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遭废黜,罗马帝国从此衰落。同一时期,匈奴、氐、羌、羯族先后入侵汉朝、晋朝,汉人被迫背井离乡,迁往长江以南逃难。中华版图一分为二。长江以北被游牧民所占据,汉化后的北方异族采纳了汉人的文字和统治政策,建立起各自的王国。长江以南,汉人仍实施天子治。皇帝是天之元子,奉天承运,一统天下。南北朝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南北大战之外,南北各自的内部战争亦数不胜数。在北方,各族混战,争疆夺土。在南方,地方英雄伺机造反,谋夺皇位。北方涌现了十六国。连年的战乱后,国家的数量日渐减少。长江以南,相继出现了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两百年后,汉人杨坚篡夺了北周建立的政权。他统一北方,降服南方,于公元589年将长期一分为二的华夏再次统一。
埃里克·克里斯蒂安·霍格德,陈锦章,黄爱凤[10](2013)在《小鱼儿》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三个孩子在1943年,从那不勒斯到卡西诺的那段历险经历。这是一个沉重的、不愉快的故事,一个历史的教训,它给经过这场战争洗礼的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
二、石头、钱袋和灵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头、钱袋和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1)桑奇遗迹:阿育王时代的印度佛塔(九)(论文提纲范文)
第十七章 雕像与石柱 |
1.流行的神 |
2.佛陀 |
大体总结 |
(2)红河县咪竜村哈尼族丧葬习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及选题目的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三) 选题目的 |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贝玛 |
(二) 丧葬习俗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哈尼族丧葬习俗的研究 |
(二) 关于哈尼族崇拜的研究 |
(三) 关于哈尼族丧葬音乐、舞蹈的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五、田野调查经过 |
第一章 田野点介绍和咪竜村传统丧葬习俗概况 |
一、田野点情况 |
(一) 咪竜村地名志 |
(二) 咪竜村地理位置 |
(三) 自然生态环境 |
(四) 民族、语言及服饰 |
二、咪竜村传统丧葬习俗概况 |
(一) 丧葬类别 |
(二) 丧葬等级 |
(三) 入葬方式 |
(四) 丧葬时的神话古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咪竜村丧葬的仪式专家及其贝玛口头传统 |
一、咪竜村丧葬的仪式专家 |
二、咪竜村哈尼族丧葬中贝玛的口头传统 |
(一) 咪竜村哈尼族丧葬仪式中的古歌 |
(二) 家谱 |
(三) 殡葬祭词——指路经Galma Meiq Suqaq |
三、咪竜村丧葬仪式中贝玛口头传统的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咪竜村丧葬习俗的仪式过程 |
一、死前预设仪式 |
二、初丧仪式 |
(一) 接气 |
(二) 报丧与择吉 |
(三) 浴尸、穿寿衣 |
三、入殓仪式 |
(一) 棺材 |
(二) “蛋卜” |
四、停灵期间仪式 |
(一) 众人奔丧 |
(二) “鋩鼓舞”与唢呐 |
(三) 服饰与土布 |
(四) 出嫁的女儿 |
五、出殡与葬后仪式 |
(一) 出殡仪式 |
(二) 入葬仪式 |
(三) 叫魂仪式 |
(四) 特别的日子“忌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咪竜村哈尼族丧葬习俗呈现的文化内涵 |
一、鬼、魂、神的空间对话 |
(一) 灵魂不灭观 |
(二) 鬼魂观 |
(三) 神灵观 |
二、咪竜村哈尼族的祖先崇拜 |
三、丧葬习俗的死亡蕴意 |
(一) “生”的回归 |
(二) 灵魂世界的建构 |
(三) 人生圆满的向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咪竜村丧葬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 |
一、族群认同的功能 |
(一) 祖先认同 |
(二) 文化认同 |
二、秉承孝道的功能 |
三、整合社会关系的功能 |
(一) 姻亲关系 |
(二) 血缘关系 |
(三) 地缘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祖先故地Haqniq Aqpyuq Jol e Milhaoq |
附录2.砍大树Yonil Niq Albol Bolma Dev |
附录3.生与死Deivq Bei Sil Bei |
附录4.万物皆老Moq Lal |
附录5.人有一死Sil Lal |
附录6.指路经Galma Meiq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现实根基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孔子财富观产生的社会现实 |
二、耶稣财富观生成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人生经历 |
一、孔子人生阅历与其财富观的形成 |
二、耶稣生存经历与其财富观的塑造 |
第三节 思想溯源 |
一、孔子财富观之德性优先 |
二、耶稣财富观之信仰至上 |
第二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丰富意蕴 |
第一节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中的财富界定 |
一、财富的内涵 |
二、财富的特性 |
第二节 孔子与耶稣对待财富的具体态度 |
一、贫富量化 |
二、义利辩证 |
第三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实践方式 |
第一节 孔子财富观的实践方式 |
一、财富观实践的前提——阶层划分 |
二、财富观实践的阶层限定 |
第二节 耶稣财富观的实践方式 |
一、财富观实践的前提——圣俗分野 |
二、财富观实践的信仰约束 |
第三节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实践方式的比较 |
一、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实践方式的相异之处 |
二、孔子与耶稣财富观实践方式的共通之处 |
第四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精神面相 |
第一节 孔子财富观的精神面相 |
一、个人的精神财富追求与内圣 |
二、群体的精神财富指向与外王 |
三、精神财富中内圣与外王之辩证 |
第二节 耶稣财富观的精神面相 |
一、个人终末论层面的精神财富与永生 |
二、世界终末论层面的精神财富与上帝之国 |
三、精神财富中永生与上帝之国之同一 |
第三节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精神面相之比较 |
一、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精神面相的不同点 |
二、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精神面相的共同点 |
第五章 孔子与耶稣财富观的人学指向 |
第一节 人的本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辩证统一 |
一、人的类本质的精神形态标识 |
二、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辩证统一 |
第二节 人的现实:人与财富的异化关系 |
一、财富的异化 |
二、人的异化 |
第三节 人的实现:孔耶财富观的人学价值 |
一、孔子财富观与如何为人 |
二、耶稣财富观与何以成人 |
三、孔耶财富观的辩证析取 |
参考文献 |
一、儒家思想着作 |
二、基督教思想着作 |
三、综合类着作 |
四、论文期刊 |
五、外文文献 |
致谢 |
(6)西方艺术史中的描述与阐释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艺术史中的描述与阐释转向 |
1.1 转向之作:《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 |
1.1.1 文章概述 |
1.1.2 理论前奏 |
1.1.3 转向后的发展:《图像学研究》导论 |
1.2 描述与阐释转向的形成条件与理论借鉴 |
1.2.1 阐释的哲学参考:卡西尔与海德格尔的论战 |
1.2.2 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借鉴:瓦尔堡的影响 |
第二章 图像学的阐释之源:图像志传统 |
2.1 图像志阐释传统的代表之作——切萨雷·里帕的《图像手册》 |
2.1.1 切萨雷·里帕与《图像手册》 |
2.1.2 《图像手册》的象征哲学传统与阐释 |
2.2 中世纪神话阐释的发展与变迁 |
2.2.1 神话阐释的三部代表作品 |
2.2.2 13 与14 世纪阐释的转变 |
第三章 描述的起源:艺格敷词 |
3.1 艺格敷词的历史及功用 |
3.1.1 发展历史 |
3.1.2 功用变化 |
3.2 艺格敷词的两个概念 |
3.2.1 描述的手段:Enargeia |
3.2.2 描述的呈现:Phantasia |
第四章 关于描述与阐释的几个问题 |
4.1 描述与阐释的“偏向性” |
4.2 普遍存在的“Enargeia”与“Phantasia” |
4.3 贡布里希思想语境中的再发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儿童文学英译策略 ——《根鸟》节选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文本的背景介绍 |
1.2 选择该文本的原因 |
1.3 文本的性质与特点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 |
2.1.2 工具书的准备 |
2.2 翻译进度安排 |
2.3 质量控制手段及过程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义的选择 |
3.2 句式结构的处理 |
3.2.1 合译 |
3.2.2 减译 |
3.2.3 转译 |
3.2.4 拆译 |
3.2.5 增译 |
3.2.6 换译 |
3.2.7 特殊句式 |
3.3 文化意象的处理 |
第四章 翻译中的感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译文 |
附录 B—原文 |
四、石头、钱袋和灵魂(论文参考文献)
- [1]桑奇遗迹:阿育王时代的印度佛塔(九)[J]. 约翰·休伯特·马歇尔,马兆民.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03)
- [2]红河县咪竜村哈尼族丧葬习俗调查研究[D]. 吴吉芬. 大理大学, 2021(09)
- [3]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4]血色赌石[J]. 方松华.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19(06)
- [5]孔子与耶稣的财富观比较研究[D]. 苏蓓蓓.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西方艺术史中的描述与阐释传统[D]. 李骁. 上海大学, 2019(02)
- [7]回家[J]. 海飞. 作家, 2014(05)
- [8]儿童文学英译策略 ——《根鸟》节选英译为例[D]. 王洁.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裸琴[J]. 山飒. 中国作家, 2013(11)
- [10]小鱼儿[J]. 埃里克·克里斯蒂安·霍格德,陈锦章,黄爱凤. 译林,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