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灌技术》 1976——1977年 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麦麦提吐逊·麦麦提[1](2021)在《基于遥感的绿洲灌区植被覆盖及蒸散发演变研究》文中指出
孟露露[2](2021)在《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文中研究指明集体化时代,广大农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留存了大量的账本、凭证等基层经济资料。这些资料是农村生产队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中包含了细致的农村经济生活信息,对于研究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山西太原城郊村剪子湾保存了大量的集体化时代账本资料,从时间段上连续且完整,涉及农民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是从经济角度研究村庄发展变迁的珍贵史料。本文利用剪子湾村的账本资料探讨集体化时代城郊村庄的生产与村民生活问题。具体而言,对账本展开全面细致地解读,结合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剖析村民的生存方式、村庄的经济发展,揭示工业化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农村的资源汲取,以及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剪子湾村临河而居,历史上以农业生产为主。集体化时代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被侵占,导致村民只依赖土地完全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在这样的困境下,村民很早就有从事副业维持生计的传统,集体化时代更是利用地处城郊,这样较为优越的理位置发展马车运输、劳务输出、白灰、砂场等副业,副业利润逐渐成为村庄和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通过多次向政府申请的方式发展副业,这种非暴力的方式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生存理性。同时,由于水利建设、肥料、种子等的投入,农作物产量有所增加,传统农业的潜力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劳动力增加,导致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地提高。此一时期,国家为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通过税收和统购统销的方式转移了村庄的收入。另外,公共工程建设和公社抽调村庄的劳动力,但却将这部分人的开支转嫁到生产队。这些都消耗了村庄收入,导致副业较为发达的剪子湾村并未能摆脱“内卷化”的命运。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农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口粮被挤压到最低消费水平,虽然现金收入呈增长趋势,但并未实现质的飞跃。农民日常生活消费还是以食品支出为主,呈现出人均收入缓慢增长与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不平衡状态。
刘亚茹[3](2021)在《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不断更新变化,而梳理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编制出符合时代特点又更加科学的教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53版、1957版、1959版、1982版、1990版、1991版、1996版、2000版、2004版和2019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农业地理”进行分析。首先明确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农业地理”的要求,然后分析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最后探讨了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教材发展建议。研究表明,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选取、表述方式、能力要求和思想与观念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演变特点。在知识选取方面,“农业地理”知识选取变化较大、内容逐渐精简且突出地理性、农业区位因素为核心内容;表述方式方面,课文表述越来越科学严谨、教学辅助材料类型增多、内容更为丰富;图像的数量和类型都有所增加、图文结合更加紧密;活动系统所占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同时活动系统、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之间密切融合。在能力要求方面,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在思想与观念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始终未变,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完善、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包含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内因主要包含地理教材编写依据的演变、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等。最后,对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内容修订和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适当增加地理实践类的活动;适当增加农业地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实际,及时更新地理教学材料;重视图像的作用,养成学生读图习惯;借鉴旧版教材活动,新旧联系丰富教学。
袁开文[4](202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水是生存之本,万物之本。当前,世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有土地的多度开发与利用,致使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节水型城市绿地应运而生。因此本论文选择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型城市绿地为研究重点,基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分析该地区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际案例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基于此,本论文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部特殊的土地现状对该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场地现状等综合分析,总结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体系;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多样性;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的设计策略。首先,通过GIS平台计算设计场地的汇水区域和面积,进一步得出该场地可收集的雨水量,基于此数据确定该场地内的调蓄区分布及面积。在对场地内的湟水河可能引发的雨洪问题进行防洪设计,打造集防洪蓄水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复式河流断面。其次,合理配置耐旱植物群落,注重植被的季节性和颜色变化,打造多季节丰富的植物景观。在最大化满足节水的同时兼顾其美观性和经济价值。最后,通过对民和县社会人文以及游客需求的了解,在设计场地内植入丰富的功能活动体检空间,打造节水型园林和综合性中央公园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本论文基于文献综述与具体的案例研究为将来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实践经验。
张瑜[5](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李岩[6](2018)在《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品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国内畜牧业中对高品质紫花苜宿(Medicago sativa L.)需求增加的现状,本试验探究了在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耗水、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收益的变化规律。共设3个灌溉处理:A1:灌溉量为100%紫花苜蓿耗水量(ETc),A2,A3处理灌溉量分别为A1处理的66%及33%,此外还设雨水灌溉处理A4作为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在进行冬灌的前提下,紫花苜蓿第1茬的耗水量在全年的耗水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降雨量较大的年份中,耗水量在第2及第4茬较低,在第3茬较高。同一茬次中,除每一年第4茬外,紫花苜蓿的耗水量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灌溉量、生长天数、太阳辐射及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紫花苜蓿耗水量的主要因素。(2)降雨量较大时,紫花苜蓿的耗水强度在第1、第2茬及第4茬较低,在第3茬较高;在不灌溉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耗水强度在全年中一直较低且随着茬次推进而下降。除第4茬外,其余茬次内返青期耗水强度最低,在现蕾期的耗水强度最高。(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紫花苜蓿的株高与茎叶比逐渐上升,鲜干比则呈下降趋势;三项生长指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耗水量与各生长指标均显着相关;三项生长指标与气象指标的拟合结果表明,鲜干比只与有效积温显着相关。株高与茎叶比则与有效积温、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及生长天数显着相关。(4)在进行冬灌的情况下,紫花苜蓿第1茬的产量在生长季各茬次中最高;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可以在生长季初期减少灌溉量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紫花苜蓿的产量与耗水量及灌溉量显着相关,但拟合结果在茬次间及年份间不同;灌溉量、有效积温、太阳辐射及生长天数显着影响紫花苜蓿的产量,而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极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株高预测紫花苜蓿的产量。(5)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上升;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茬次的推进呈下降的趋势,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在第1茬时最高,在第2茬至第3茬时呈下降趋势,在第3至第4茬时变化不大;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两者的变化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灌溉量、太阳辐射的多重线性拟合来预测水分利用效率,利用灌溉量、生长天数的多重拟合来预测灌溉水利用效率。(6)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紫花苜蓿的粗蛋白逐渐下降,而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则呈上升趋势;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在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而粗蛋白与相对饲喂价值则逐渐上升。在田间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紫花苜蓿的株高来预测紫花苜蓿的品质。(7)利用紫花苜蓿的株高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且结果表明产量对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影响较大,种植者在实际生产中应兼顾产量品质与产量,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汪艳芳[7](2014)在《水库工程水资源论证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的科学论证在建设项目中显得更加重要,重要性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事前和过程管理控制中都有体现,另外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的用水需求得到了保障,提高了用水的合理性。水资源是人来赖以生存的资源资源,没有任何资源科将其取代,现如今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问题,最为迫切的是需要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管理进行计算研究,提出同意的管理方案,发展中有效合理的利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水资源管理的主流发展方向。我国在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处于进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本文将按照相关规范和经验,对一实际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研究。本文针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实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例,对论证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重点阐述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确定和范围的选取,取用水的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对目前水库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做好水库水资源论证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难点。
王红雷[8](2013)在《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土地资源退化及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以水土保持学、水资源学、分形理论及农牧平衡理论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外业调查、实验观测和系统分析法,综合运用“3S”技术,以位于干旱区的乌梁素海上游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提出了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措施配置模式及关键技术,为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以3S技术为基础的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评价方法。以3S技术为手段,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构建不同土壤侵蚀面积的转移矩阵,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变化速率、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等。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地图斑破碎度复杂程度大小排序为:1985年,轻度、微度、强度;2000年,微度、轻度、中度、极强度、强度;2011年,剧烈、微度、强度、极强度、轻度、中度;2)1985-2011年间,微度侵蚀图斑稳定性指数变差,轻度侵蚀的稳定性指数值由小变大,说明图斑稳定性变好;而中度侵蚀基本保持不变,较为稳定;变化幅度较大的为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是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2)构建了基于GIS和RUSLE的土壤侵蚀模型。在GIS平台下实现了RUSLE计算过程的自动化,为土地资源的质量评价、利用规划和治理措施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手段。(3)初步探讨了土地资源及植被退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高覆盖度草地面积急剧减少,其面积由1985年的882.38km2锐减至2000年的462.55km2,降幅达47.57%;2000年至2011年面积减少了122.48km2,主要驱动因素为过度放牧及开垦;盐碱地面积呈快速增加趋势,1985至2011增加了21.93km2,主要驱动因素为不合理灌溉。(4)定量分析评价了研究区农牧业、工业及人畜需水量与水资源供给量的均衡性关系,结果表明:1)需水总量为9115.90×104m3/a,总补给量为4521.67×104m3,供需严重不平衡;2)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地下水位年均下降速度为0.87m/a,局部区域达1.56m/a,地下水环境日趋恶化。(5)综合考虑区域内地形地貌、水土资源利用及水土流失特征及农牧面源污染等因素,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源头带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区、过程带农牧生产与防风固沙区以及滨海带污染控制与生态滤水区,针对各功能区属性特征及水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节水灌溉、风沙区治理及面源污染控制等技术,提出了水上资源高效利用措施配置模式及关键技术。
苏荟[9](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李昭楠[10](2012)在《戈壁葡萄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制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稀少,但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然而,水资源短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农业用水的浪费,导致沙生植被枯萎死亡,沙尘暴肆虐,土壤盐碱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酿酒葡萄在这一地区的发展规模。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葡萄的节水灌溉模式对于提高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滴灌技术是对作物根区一定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的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方法,在戈壁干旱区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针对目前甘肃河西戈壁葡萄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不够深入,多灌、少灌或不能适时滴灌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及因大面积覆膜费工费时和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导致人们对推广葡萄膜下滴灌节水增效潜力认识不足,尚未普遍实施膜下滴灌。因此,本文在国内外膜下滴灌研究的基础上,于2010~2011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嘉峪关紫轩葡萄种植园,围绕葡萄不同滴灌水量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不同滴灌水量对葡萄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效应,以及对葡萄经济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对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沙壤土土层80cm的赤霞珠测定深度0-80cm和沙砾土土层20cm的梅鹿辄测定深度0-40cm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两种葡萄膜下滴灌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不覆膜常规滴灌方式(CK)下的土壤含水量。覆膜处理下的T1和T2分别比CK节水33%和17%,T3与CK灌水量相同,但T4比CK多灌水43%;需水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生育期内,浆果生长期耗水量最大,为需水关键期,浆果成熟期次之,而新梢生长期和花期最少。葡萄赤霞珠和梅鹿辄生育期的最佳灌水量应是160m3/亩(T1),每次灌溉定额为10~20m3/亩。(2)系统分析了不同滴灌水量对酿酒葡萄2010-2011年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戈壁葡萄光合曲线从上午8:00时至下午16:00时净光合速率基本呈“单坡线”基本规律;通过研究葡萄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可知,赤霞珠在覆膜T1条件下,叶片日均水分利用效率要比T2-4分别高0.13、0.19和0.15mmolCO2·mol-1HO2,比CK高0.11mmolCO2·mol-1HO2;同样条件下,梅鹿辄叶片日均水分利用效率要比T2-4分别高0.23、0.3和0.23mmolCO2·mol-1HO2,也比CK高0.32mmolCO2·mol-1HO2;对2011年7月和8月份葡萄光合特性的测定进一步发现,T1和CK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它覆膜处理,但T1比CK省水33。因此,T1灌溉模式达到了节水和提高叶片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对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葡萄净光合速率及各光合参数的模拟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各光合参数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对2010-2011年葡萄赤霞珠和梅鹿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的变化分析表明,覆膜T1和常规滴灌的处理(CK)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都较低,但覆膜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覆膜CK;同时也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另外,对2010-2011年两种土壤类型葡萄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表明,覆膜的生理生化指标值均优于CK,覆膜处理间T1较T4节水180mm/亩,T1比CK每亩节省了120mm的灌水量,节水效果显着。总体看,覆膜处理葡萄的生长指标发育快于未覆膜处理条件下。对于戈壁干旱区来说,T1灌溉模式有利于解决该地区灌溉缺水的问题。(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10-2011年,膜下滴灌灌溉产量高于常规滴灌灌溉,赤霞珠和梅鹿辄产量T1比CK年平均高了2485.65kg/hm2和2009.78kg/hm2;因此,灌水量为240mm/亩的T1不仅比CK每亩节省灌水量120mm,而且还实现了产量的提高。膜下滴灌灌溉在以水调质过程中,提高了酿酒葡萄的品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分。(5)通过对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葡萄灌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可知,灌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影响葡萄产量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其中水分利用效率对实现葡萄增产更为重要;同时对不同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表明,膜下滴灌处理可以显着提高葡萄水分利用效率,且赤霞珠和梅鹿辄覆膜T1比CK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51kg.mm-1.hm-2和1.16kg.mm-1.hm-2,在覆膜处理中以较少的灌水量实现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达到了节水的目的;覆膜处理的水分经济效率总体高于CK,2010-2011年覆膜T1处理下赤霞珠的水分经济效率均值比CK高3.34元.mm-1hm-2,同样覆膜T1处理下梅鹿辄的水分经济效率均值比CK高1.99元.mm-1hm-2,T1以较低的成本投入量,实现了水分经济效率的提高;通过各生产要素投入对葡萄产量影响的分析,水资源和覆膜投入对酿酒葡萄的产量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可见,膜下滴灌在戈壁干旱区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对在这一地区发展葡萄产业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笔者初步提出了干旱荒漠区膜下滴灌的田间灌溉应用模式。
二、《喷灌技术》 1976——1977年 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喷灌技术》 1976——1977年 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础史料 |
五、文章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剪子湾村及账本概况 |
一、剪子湾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二、账本资料概况 |
三、账本的创造者:会计 |
第二章 剪子湾村的经济活动 |
一、村庄的主业 |
二、村庄的“富业” |
三、畜牧业 |
四、劳动生产率 |
第三章 生产的转移:征税与征购 |
一、显性的转移:农业税与工商税 |
二、隐性的转移:征购与价格差 |
第四章 农民劳动产品的分配 |
一、分配依据:工分制 |
二、口粮与现金分配 |
第五章 农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保障 |
一、村民的生活条件 |
二、乡村社会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2017 年版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 |
2.2019 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颁布 |
3.“农业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
4.“农业地理”是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
(二)研究现状 |
1.地理教材的研究现状 |
2.“农业地理”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1.有利于了解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
2.有利于从地理教材视角了解农业地理的发展历程 |
3.有利于为教材编写者提供教材修订参考 |
4.有利于教师更好研究和使用地理教材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文件中对“农业地理”的要求 |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
1.1981 年教学计划 |
2.1986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
3.1990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 |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
1.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
2.2000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
(八)地理教育文件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
1.“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出现具有不连续性 |
2.“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内容逐渐精简 |
3.“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要求更加全面 |
二、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具体分析 |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
1.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199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3.1991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
1.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200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
(八)不同版本教材“农业地理”中“水稻”内容的变化 |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米”内容 |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
3.195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
4.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谷”内容 |
5.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水稻种植业”内容 |
6.2004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季风水田农业”内容 |
7.201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亚洲水田农业”内容 |
8.总结 |
三、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
(一)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
1.知识选取的演变特点 |
2.知识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
(二)能力要求方面的演变特点 |
1.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 |
2.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 |
(三)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 |
1.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未变 |
2.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完善 |
四、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1.政治因素 |
2.经济因素 |
3.科技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1.教材编写依据的变更 |
2.农业地理学的发展 |
3.教育观念的变化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 |
2.能力要求方面 |
3.思想与观念方面 |
4.影响因素方面 |
(二)建议 |
1.对“农业地理”内容修订的建议 |
2.对“农业地理”内容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十本研究教材的封面和书籍信息 |
附录2 十本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
致谢 |
(4)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研究内容 |
1.4.研究方法 |
1.4.1.文献研究法 |
1.4.2.理论研究法 |
1.4.3.实例例证法 |
1.4.4.实地调研法 |
1.5.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研究进展 |
2.1.干旱半干旱地区 |
2.1.1.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定义 |
2.1.2.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 |
2.1.3.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特征 |
2.2.节水型城市绿地 |
2.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定义 |
2.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产生背景 |
2.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内涵 |
2.3.国内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理论研究及现状 |
3.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认识 |
3.1.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理论研究 |
3.1.1.节水型社会建设 |
3.1.2.低影响开发理论 |
3.1.3.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4.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技术研究 |
3.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
3.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 |
3.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用水水源研究 |
3.2.4.节水型园林绿地植物的水利用率 |
3.3.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 |
3.4.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措施 |
3.4.1.重视园林绿地水系规划 |
3.4.2.调整种植结构 |
3.4.3.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
3.4.4.加强管理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
3.5.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发展目标 |
4. 相关案例研究 |
4.1.雨水收集利用策略: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 |
4.1.1.项目概况 |
4.1.2.设计策略 |
4.1.3.借鉴意义 |
4.2.雨洪管理:金华燕尾洲公园 |
4.2.1.项目概况 |
4.2.2.设计策略 |
4.2.3.借鉴意义 |
4.3.可持续生态景观:印度卢平研究中心景观设计 |
4.3.1.项目概况 |
4.3.2.设计策略 |
4.3.3.借鉴意义 |
4.4.干旱半干旱地区园林水景设计:乌鲁木齐小绿谷水景公园坡地设计 |
4.4.1.项目概况 |
4.4.2.设计策略 |
4.4.3.借鉴意义 |
4.5.生态修复:抱坡岭公园 |
4.5.1.项目概况 |
4.5.2.设计策略 |
4.5.3.借鉴意义 |
4.6.空间利用Bentway公共空间 |
4.6.1.项目概况 |
4.6.2.设计策略 |
4.6.3.借鉴意义 |
5. 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策略 |
5.1.设计原则 |
5.1.1.资源节约型原则 |
5.1.2.科学设计型原则 |
5.1.3.体系完善型原则 |
5.2.基于节水的绿地保护与修护 |
5.2.1.植被保护和利用 |
5.2.2.绿地土壤修复 |
5.3.节水型城市绿地水系统设计策略 |
5.3.1.雨水利用策略 |
5.3.2.再生水利用 |
5.3.3.绿地节水灌溉设施 |
5.3.4.土壤保水措施 |
5.4.节水型城市绿地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
5.4.1.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
5.4.2.合理选择耐旱植物群落 |
5.4.3.植物需水计算与控制 |
5.5.节水型城市绿地铺装设计策略 |
5.5.1.铺装材料与绿地节水的关系 |
5.5.2.透水铺装的类型和特性 |
6. 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
6.1.背景概况 |
6.1.1.地理环境 |
6.1.2.气候条件 |
6.1.3.水文条件 |
6.1.4.土壤条件 |
6.1.5.社会人文条件 |
6.2.项目概况 |
6.2.1.区位分析 |
6.2.2.上位规划解读 |
6.2.3.现状分析 |
6.2.4.SWOT分析 |
6.3.设计方案流程图 |
6.4.设计理念及目标 |
6.5.设计策略 |
6.5.1.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系统 |
6.5.2.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群落 |
6.5.3.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 |
6.6.总体规划设计 |
6.6.1.总体景观结构 |
6.6.2.分区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6.7.水系统设计专项 |
6.7.1.雨水收集利用设计 |
6.7.2.防洪设计 |
6.7.3.生态驳岸设计 |
6.7.4.生态水净化系统 |
6.7.5.节水型灌溉设施设计 |
6.8.植物景观设计专项 |
6.8.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6.8.2.绿化植被选择 |
6.9.其他设计专项 |
6.9.1.竖向设计专项 |
6.9.2.交通设计专项 |
6.9.3.山体修复设计专项 |
6.9.4.灰空间设计专项 |
6.9.5.服务设施专项 |
6.9.6.标识系统专项 |
6.9.7.节事活动策划专项 |
6.10.用地平衡表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图纸附录 |
(5)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喷灌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喷灌的定义及国内外喷灌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喷灌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3 国内紫花苜蓿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紫花苜蓿种植业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紫花苜蓿种植业未来发展趋势 |
1.4 紫花苜蓿耗水、产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紫花苜蓿耗水量 |
1.4.2 影响紫花苜蓿耗水量的因素 |
1.4.3 紫花苜蓿产量 |
1.4.4 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因素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与喷灌设备铺设 |
2.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及测定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长指标 |
2.3.3 产量 |
2.3.4 品质测定 |
2.3.5 耗水量的测定 |
2.3.6 水分利用效率 |
2.3.7 灌溉水利用效率 |
2.4 数据分析 |
2.5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3.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量及耗水规律 |
3.1 不同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的耗水量 |
3.1.1 生长季内灌溉量及耗水量 |
3.1.2 同一茬次内不同生育期耗水量 |
3.2 不同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耗水强度 |
3.2.1 不同时间段紫花苜蓿耗水强度 |
3.2.2 不同生育期耗水强度 |
3.3 耗水量对灌溉量及气象因素的响应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规律 |
4.1 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 |
4.1.1 株高 |
4.1.2 鲜干比 |
4.1.3 茎叶比 |
4.2 紫花苜蓿生长指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
4.2.1 生长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4.2.2 生长指标对灌溉量及耗水量的响应 |
4.2.3 气候因素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产量 |
5.1 紫花苜蓿各茬次的产量 |
5.2 紫花苜蓿产量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
5.2.1 产量对灌溉量的响应 |
5.2.2 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 |
5.2.3 产量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
5.2.4 生长指标、灌溉量及耗水量对产量的影响 |
5.2.5 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
5.2.6 灌溉量、耗水量及气象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 |
6.1 紫花苜蓿各茬次的水分利用效率 |
6.2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
6.2.1 水分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
6.2.2 水分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及耗水量的关系 |
6.2.3 气象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2.4 灌溉量及气象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紫花苜蓿各茬次的灌溉水利用效率 |
6.4 紫花苜蓿灌溉水利用效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
6.4.1 灌溉水利用效率对灌溉量及耗水量的响应 |
6.4.2 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
6.4.3 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及耗水量的关系 |
6.4.4 灌溉水利用效率对气象因素的响应 |
6.4.5 气象因素及灌溉量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7.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品质变化规律 |
7.1 紫花苜蓿的各茬次间的品质 |
7.1.1 粗蛋白 |
7.1.2 中性洗涤纤维 |
7.1.3 酸性洗涤纤维 |
7.1.4 相对饲喂价值 |
7.2 紫花苜蓿品质指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
7.2.1 品质指标之间相互关系 |
7.2.2 品质指标与产量的关系 |
7.2.3 品质指标与耗水量的关系 |
7.2.4 灌溉量对品质指标的影响 |
7.2.5 品质指标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
7.2.6 气象因素对品质指标的影响 |
7.3 讨论 |
7.4 小结 |
8.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经济收益 |
8.1 收益模型 |
8.2 模型分析 |
8.3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品质等级 |
8.4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 |
8.5 模型验证 |
8.6 小结 |
9.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试验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水库工程水资源论证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国内外水资源概况 |
1.2.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现状 |
1.2.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 |
1.2.4 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2 水资源论证主要内容 |
2.1 水资源论证概述 |
2.2 水资源论证主要内容 |
2.3 水资源论证范围的确定原则 |
2.3.1 基本要求 |
2.3.2 分析范围的确定 |
2.3.3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 |
2.3.4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 |
3 水源论证的常用依据和主要分析方法 |
3.1 水资源论证常用依据 |
3.1.1 法律法规 |
3.1.2 规程规范 |
3.2 水源论证的主要分析方法 |
3.2.1 基本要求 |
3.2.2 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
3.2.3 水资源质量评价 |
3.2.4 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
3.2.5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 |
4 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
4.1 实例建设项目概况 |
4.1.1 流域概况 |
4.1.2 建设规模及实施方案 |
4.1.3 取用水及退水方案 |
4.1.4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
4.2 实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4.2.1 水文气象 |
4.2.2 社会经济状况 |
4.2.3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4.2.4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实例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4.3.1 取水合理性分析 |
4.3.2 用水合理性分析 |
4.3.3 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
4.3.4 合理取用水量 |
4.4 实例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4.4.1 依据的资料 |
4.4.2 可供水水量分析 |
4.4.3 水库取水合理性、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
4.5 实例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
4.5.1 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
4.5.2 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
4.5.3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4.5.4 对水域主要功能和纳污能力以及对第三者的影响 |
4.6 建设项目退水的影响分析 |
4.6.1 施工期与运行期退水影响 |
4.6.2 退水方案和达标情况 |
4.6.3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
4.7 水资源保护措施 |
4.7.1 工程措施 |
4.7.2 非工程措施 |
4.8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
4.8.1 补偿原则 |
4.8.2 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
4.8.3 受影响方意见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土流失及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区域地质构造 |
3.1.4 水文、气象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1.7 社会经济 |
3.2 水土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水土流失 |
3.2.2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
3.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
3.2.4 农牧业面源污染问题 |
3.3 小结 |
4 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演变 |
4.1 土地资源现状信息的提取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影像几何纠正、波段组合与镶嵌 |
4.1.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信息解译 |
4.1.4 土地资源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4.2 不同时期水土流失预测 |
4.2.1 风力侵蚀 |
4.2.2 水力侵蚀预测及模型构建 |
4.3 水土流失动态演变分析 |
4.3.1 水土流失时间变化分析 |
4.3.2 水土流失空间变化分析 |
4.4 小结 |
5 基于3S技术的水土资源分析及评价 |
5.1 农牧平衡分析 |
5.1.1 畜牧业生产现状 |
5.1.2 农牧业发展潜力分析 |
5.1.3 农牧平衡分析 |
5.2 需水量分析 |
5.2.1 预测分区 |
5.2.2 现状需水量 |
5.3 水资源总量及空间分布 |
5.3.1 地表水资源评价 |
5.3.2 地下水资源评价 |
5.3.3 水资源总量 |
5.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5 地下水储量 |
5.6 水土资源匹配度模型与分析 |
5.6.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模型构建 |
5.6.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分析 |
5.7 小结 |
6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区划分 |
6.1 功能区划分依据 |
6.1.1 水土流失问题 |
6.1.2 水资源问题 |
6.1.3 农牧平衡问题 |
6.1.4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
6.2 功能区划分 |
6.2.1 分区原则 |
6.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6.2.3 分区结果 |
6.3 小结 |
7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措施配置模式及关键技术 |
7.1 预防保护措施 |
7.1.1 基本原则 |
7.1.2 预防保护目标 |
7.1.3 预防保护措施配置 |
7.2 土地资源利用结构调整 |
7.2.1 调整原则 |
7.2.2 调整方法 |
7.2.3 土地资源结构调整 |
7.3 措施配置模式及技术体系研究 |
7.3.1 源头带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区措施配置 |
7.3.2 过程带农牧生产与防风固沙区措施配置 |
7.3.3 滨海带污染控制与生态滤水区措施配置 |
7.4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
2.3.2 基本假设 |
2.3.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
6.3.3 结论和启示 |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10)戈壁葡萄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制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果树膜下滴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3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4 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
2.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三章 葡萄膜下滴灌的水分动态的变化特征分析 |
3.1 不同滴灌水分处理下土层80cm沙壤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3.2 不同滴灌水分处理下土层20cm沙砾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滴灌处理对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不同滴灌处理下葡萄叶片光合特性 |
4.2 不同滴灌处理对葡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
4.3 不同滴灌水量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葡萄净光合速率及各光合参数拟合模型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滴灌处理对葡萄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
5.1 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葡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2 不同滴灌水量对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 不同滴灌水量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滴灌模式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1 不同滴灌模式对葡萄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2 不同滴灌模式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
6.3 膜下滴灌灌水量与葡萄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的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滴灌模式对葡萄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率的影响 |
7.1 不同滴灌模式对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计量分析 |
7.2 不同滴灌模式对葡萄产量、水分经济效率的影响 |
7.3 各生产要素投入对葡萄产出的分析 |
7.4 干旱荒漠区酿酒葡萄膜下滴灌应用综合效益评价 |
7.5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干旱区葡萄膜下滴灌模式的初步分析 |
8.1 戈壁干旱荒漠区葡萄膜下滴灌灌溉田间应用模式 |
8.2 葡萄膜下滴灌参标模式 |
8.3 膜下滴灌灌溉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表索引 |
图索引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与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喷灌技术》 1976——1977年 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的绿洲灌区植被覆盖及蒸散发演变研究[D]. 麦麦提吐逊·麦麦提.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D]. 孟露露. 山西大学, 2021(12)
- [3]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D]. 刘亚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袁开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6]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品质研究[D]. 李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水库工程水资源论证方案研究[D]. 汪艳芳. 西华大学, 2014(03)
- [8]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王红雷.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9]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10]戈壁葡萄滴灌节水机理及灌溉制度模式研究[D]. 李昭楠.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