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血清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27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血清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一、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血清病原学特点与转归(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华[1](2009)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的测定,研究慢重肝患者的物质能量代谢特点;通过睡前进食的方法观察改善慢重肝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可能性;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慢重肝肝组织中部分与糖代谢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葡萄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慢重肝患者三大营养素氧化供能比例失调,能量摄入低于能量消耗,机体呈低代谢和失平衡状态,慢重肝患者的死亡发生率与能量失衡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时给与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以改变患者的呼吸商;通过对部分慢重肝患者给予睡前进食干预措施的观察,呼吸商得到改善,碳水化合物的氧化率提高,脂肪、蛋白质分解降低,由于能量代谢的改善利于了肝细胞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实验结果显示慢重肝肝组织中葡萄糖激酶mRNA和GLUT-2、GLUT-1表达减少,可见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水平与葡萄糖氧化代谢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结论是,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睡前进食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善呼吸商和能量代谢,促进肝细胞的修复;糖代谢障碍的机制与肝脏GCK- mRNA、GLUT-2、GLUT-1表达减少及肝细胞缺氧状态密切相关。

吕凤娟[2](2008)在《中医从脾论治肝病(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中医学理论对病毒性肝炎的阐述尚无统一的认识,目前在其理论和临床研究中,往往受到现代医学解剖形态学的影响,将其病位定在中医学所论的肝脏上,治疗多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舒肝利胆等法为核心,临床症状常有改善,但从《金匮》“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出发,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着重研究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征、临床表现等理论问题,从而确定其病位、病性。认为病毒性肝炎从脾论治颇为合理。方法:笔者从中医经典理论入手,广泛查阅了历代医学文献的宝贵资料,认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征和临床表现与中医学关于脾中风的论述基本一致。并从中医理论的发生学角度,探讨其病位和病性,提出了个人见解,为病毒性肝炎从脾论治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内容:本论文由三篇内容组成。第一篇,关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西医学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从中医学肝脏论治值得推敲和思索;第二篇,关于病毒性肝炎与中医学的脾中风存在着一致性的理论探讨,希冀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与脾中风的理论研究架起桥梁;第三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总结了脾中风的发病特点及其传变规律。结论:1.病毒性肝炎属于中医学脾脏的血分病;2.肝炎病毒的邪气性质属风邪,为脾风;3.从中医学理论分析了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发病特征、临床表现等,认为此与古典医籍中记载的脾中风论述基本一致;4.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自拟和阴理脾、软坚散结等基本治法,从脾论治病毒性肝炎其疗效显着,证实了脾中风理论研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意义:1.本论文对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辨治水平的提高具有探索性意义;2.对中医从脾论治病毒性肝炎提出基本治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从中医理论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的因、机、证、治,将对逐渐统一其辨证论治的思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辨治理论的深化与完善,将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中医药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倾注心血、传承仲景学说之精华,勇于创新。

胡利萍[3](2007)在《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型、转归等,总结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360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分型、临床分型、并发症、合并症、实验室检查、预后或转归等,并与青年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对照。结果:(1)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黄疸、腹胀、腹痛、水肿、肝掌、蜘蛛痣、咳嗽、呕血、黑便等症状和体征较多见;(2)病原学分型老年组病毒性肝炎患者以病毒性肝炎乙型和病毒性肝炎丙型为主;在单纯甲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中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别,患甲型病毒性肝炎(2%)较对照组少见,但重叠感染(13%)较多见,并以病毒性肝炎乙型与丙型(62%)居多;(3)老年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分型以肝炎肝硬化(38%)、重型肝炎(21%)和淤胆型肝炎(11%)为主,并且失代偿性肝硬化在肝炎肝硬化所患比率约80%;(4)老年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多见,易并发癌变(35%)、电解质紊乱(31%)及感染(26%),病死率(10%)高。(5)老年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检查提示慢性肝损害改变明显,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较明显。结论: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黄疸深,黄疸消退缓慢,肝内淤胆明显,易重症化,并发症和合并症多,恢复慢,病死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防治病情恶化、积极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病死率是今后临床诊治的重点。

许江城[4](2004)在《屠宰猪肝脏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初探和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TUNEL法、PCR、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等方法,对三批213例屠宰猪的血清和肝脏进行了人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的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观察。同时,从比较医学的角度,对60例屠宰猪肝脏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观察;并采用TUNEL法、PCR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BV抗原呈阳性反应的20例屠宰猪肝脏的细胞凋亡情况和HBV基因的存在情况进行了观察;还应用常规电镜和免疫电镜技术在超微水平上观察了6例上述阳性反应猪肝脏中HBV病原的存在。结果如下: 血清检测结果为110例血清中根据组化结果所选取的42例血清中,应用ELISA法检测出3例阳性,血液分析仪法检测出共17例血清酶超过正常范围。病理学观察结果为153例屠宰猪肝脏只有3例未发现病变,达到了98%的病变率。HBV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通过对2001、2003两次所取的屠宰猪肝脏共136例进行检测,在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中检出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表面抗原双阳性的有48例,占被检样品总数的35%;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阳性但表面抗原阴性的有25例,占总数的18%;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表面抗原双阴性的有29例,占总数的21%。细胞凋亡的相关因子的检测结果为Bcl-2弱阳性2例,中等阳性1例,共3例,占总数的5%,Bax弱阳性8例,占总数的13%,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为阳性结果8例,占总数13%,且与Bax阳性样品相对应。HCV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HCV阳性5例,占总数的8%。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为,常规电镜观察结果中发现有病毒样颗粒存在,免疫电镜结果中观察到胞浆内可见电子密度较高的免疫反应阳性圆形颗粒,大小不一,散在分布。PCR检测结果为,在对屠宰猪血清及肝脏组织匀浆进行HBV DNA检测所得结果中,没有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 目前屠宰猪体内有感染过肝炎的迹象,并且有趋于严重的趋势。通过与人病毒性肝炎相比较,其中有部分个体属于HBV感染,它与人HBV在抗原上有交叉,序列不完全相同,病理表现、形态和所引起的细胞凋亡趋势与人乙型肝炎病毒相似。肝脏是机体内解毒、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的疾病会导致整个机体处于一种病态的状态。由于屠宰检疫工作受时间限制,主要采取感官检查,但对部分肉眼难判断的病变,建议配合其它检测手段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郑秀奇,陈丽兴,张九妹,徐秀英[5](2003)在《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血清病原学特点与转归》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与预后。方法: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HBV不同病原学模型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结果:272例重肝中HBV感染为主要原因,占92.6%,其次为HEV感染占9.7%,乙肝小三阳伴HBV DNA阳性组死亡、未愈率明显高于乙肝大三阳伴HBV DNA阳性组(P<0.001)。结论:HBV是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原,肝细胞坏死的程度与HBV复制指标强弱无直接关系,但与HBV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有关。

隋云华,许家璋,高蕾,张宇宾,辛长洲[6](2003)在《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预后的关系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居首位,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着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 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结论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隋云华,许家璋,高蕾,韩振红,姚静娟[7](2002)在《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及转归》文中研究说明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戊型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居首,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 HBsAg HBeAb 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独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着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武菲菲,王金花,陈志娇,王菊英,希向红[8](1998)在《42例散发戊型肝炎临床与病原学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进一步观察戊型肝炎临床与病原学。方法对1004例住院的各型病毒性肝炎,用EIA法检测甲~戊五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结果检出抗HEV阳性42例,检出率为4.18%。低于同期HBV和HAV感染,居HAV~HEV五型感染的第三位。并对42例HEV感染者进行了临床及病原学观察,显示以男性青壮年多见。HEV与HBV、HAV双重感染高于单纯HEV感染(P<0.05),其中以HBV与HEV双重感染最多见,占HEV感染的71.42%。乙肝肝硬变重叠HEV感染易出现病情加重,恢复迁延,预后欠佳。结论HAV与HEV双重感染比单纯HEV感染发病年龄下移(P<0.05),但病情无加重。戊型重型肝炎发病率较高。HEV多重感染,临床恢复迁延。

许西平[9](1996)在《8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的病原学分析》文中认为该文对89例死亡重型肝炎(重肝)患者(急重型2例,亚重型20例,慢重型67例)进行了病原学及单一、混合感染血清学分析。结果提示重肝以HBV感染为主,目前大部分为慢重型,且以乙、丙型多见。前二者混合感染引起的重肝预后严重;在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HEV是本病重型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孕妇尤甚。同时不少重肝缺乏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除与病毒本身变异,尚与宿主的免疫应答及其它肝炎病毒的感染有关。

马宁[10](2020)在《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目的:1.应用3种遗传模型分析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IFNA1、IFNA2、IFNA5、IFNL4、IFNLR1、IFNAR2)、氧化应激系列基因(CYBA、NCF4、NOX4、SOD2、GCL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lnc-RP11-150O12.3外显子区的rs2275959位点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2.分析同一染色体上物理位置接近的SNPs构成的单倍体型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3.应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各个系列SNPs的交互作用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1. 候选基因SNPs的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功能SNPs或者区域,这些SNPs或者区域可能会影响和HBV感染有关基因的m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继而影响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然后通过UCSC数据库和Ensemble数据库检索其具体物理位置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罕见等位基因频率(MAF),Hapmap数据库查询单倍体型信息,SNPinfo Web Server预测SNPs的功能。共21个SNPs(IFNA1-rs1332190、rs1831583,IFNA2-rs649053,IFNA5-rs7031048、rs3758236,IFNAR2-rs1051393、rs12233338,IFNLR1-rs10903035、rs11249006、rs7525481、rs4649203,IFNL4-rs12971396、rs8113007、rs7248668,CYBA-rs4673,NCF4-rs1883112,NOX4-rs1836882、rs3017887,SOD2-rs4880,GCLM-rs41303970,RP11-150O12.3-rs2275959)纳入本研究。2.样本收集。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二、四附属医院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128例,包括:阴性对照者(Negative Control,Ne C)840例,HBV自然清除者(Natural Clearance,NC)49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69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68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421例,其中CHB组、LC组和HCC组统称为HBV相关肝病组(HBV-induced liver diseases,HLD)。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抗凝血备用,同时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患病情况。3.基因分型。从抗凝全血中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方法对21个候选基因的SNPs进行分型检测。4.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或K-W H秩和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s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分析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21个SNPs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HBV相关肝病组vs.阴性对照组)、HBV自然清除(HBV相关肝病组vs.HBV自然清除组)、HCC易感性(HCC组vs.LC+CHB组,HCC组vs.阴性对照组)的关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双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Haplo View软件进行单倍体型和疾病的关联分析。SNPStats软件对阴性对照个体21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Logistic回归分析(相乘模型)、叉生分析法(相加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 21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证明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2 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下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GT/TT vs.GG(P=0.001,OR=1.430;P=0.006,OR=1.471)、IFNLR1-rs4649203GG vs.AA(P=0.002,OR=1.676)、IFNLR1-rs7525481TT vs.CC(P=0.002,OR=5.907),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AG/GG vs.AA(P=0.000,OR=0.228;P=0.00234,OR=0.130)、IFNAR2-rs122333338CC vs.TT(P=0.003,OR=0.115)。显性模型中,有4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危险因素有3个:rs1051393(GT+TT)、rs4649203(AG+GG)、rs7525481(CT+TT),其OR值分别为1.372、1.222、3.975;保护性因素有1个:rs11249006(AG+GG),OR=0.239。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464920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OR=1.478;rs122333338CC和TT+TC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185。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038,OR=1.208),CAG是疾病的保护性因素(P=3.428×10-32,OR=0.116)。GMDR结果提示rs7525481、rs11249006、rs10903035构成的3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3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186(1.672,2.858)倍。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7525481_T和rs11249006_A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2.258、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240,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240倍。和rs649053_G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1.513、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364,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364倍。rs7525481_T和rs10903035_G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归因于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超额相对危险度是-2.67[RERI=-2.670(-4.670,-0.670)],两因素同时存在时(CT+TT、AG+GG)发病的危险性是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危险性之和的0.389倍[S=0.389(0.267,0.568)]。2.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显性模型中IFNLR1-rs4649203AG+GG和野生型纯合体AA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08,OR=1.344),携带AG及GG基因型的群体不易清除HBV。未发现与HBV清除能力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658,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658倍。10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2.3 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携带rs1051393TT的个体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由HBV慢性肝病发展为HCC(P=0.021,OR=1.497);rs7248668G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基因型(P=0.002,OR=1.876)。显性模型中,仅1个位点进入方程:rs7248668GA+A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HCC(P=0.006,OR=1.720)。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1051393TT和GG+T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06,OR=1.512);rs64905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19,OR=1.421)。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_A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0.0362,OR=1.440),CAG是保护性因素(P=0.0423,OR=0.721)。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2.32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1.325倍。rs4649203_A和rs7248668_A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分别为OR=1、OR=1.774,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99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995倍。14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3 氧化应激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程:突变型杂合体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1,OR=1.412);携带rs1883112AG/GG的个体与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患病(P=0.011,OR=0.783;P=0.007,OR=0.672);突变型纯合体rs41303970AA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27,OR=1.951)。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保护性因素有2个:rs1883112(AG+GG)、rs1836882(TC+CC),其OR值分别为0.755、0.831;危险因素有1个:rs4673(AG+AA),其OR值为1.358。隐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rs1883112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755;rs4880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507;携带rs41303970AA的个体比携带AG+GG的个体容易患病:OR=1.991。未发现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结果提示rs1883112、rs1836882、rs4880、rs3017887构成的4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4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029(1.479,2.782)倍。rs1836882_A和rs1883112_T在导致HBV慢性肝病发生中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趋势(P=0.061,OR=1.200)。15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3.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共显性模型中突变型杂合体CYBA-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45,OR=1.398)。该系列另5个位点均和HBV自发清除能力无关。3.3 与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与HBV-HCC有关的SNPs位点。4 RP11-150O12.3-rs2275959T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CHB与LC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分析rs2275959T与HBV-HC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显性模型下CT、TT与CC相比均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16,OR=1.427;P=0.006,OR=1.561);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05,OR=1.477)。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共显性模型下该位点的TT与CC相比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3,OR=1.748);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6,OR=1.463);隐性模型下TT和CC+CT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4,OR=1.459)。结论:1.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T、IFNLR1-rs4649203G、IFNLR1-rs7525481T,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G、IFNAR2-rs122333338C。rs4649203G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IFNAR2-rs1051393T、IFNL4-rs7248668A、IFNA2-rs649053G是HBV-HCC的危险因素。2.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A构成的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3.干扰素及其受体基因的SNPs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对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氧化应激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2个:CYBA-rs4673A、GCLM-rs41303970A,保护性SNPs有3个:NCF4-rs1883112G、NOX4-rs1836882C、SOD2-rs4880G。rs4673A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5. Rs2275959T与HBV-HCC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mi 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索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T对HCC发生发展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生信分析。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Lnc RNASNP2数据库检索通过rs2275959位点和RP11-150O12.3结合的mi RNA及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UCSC数据库下载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据。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4株肝癌细胞株及LO2肝细胞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细胞爬片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实验在4株细胞株中对RP11-150O12.3进行定位;q RT-PCR检测RP11-150O12.3和mi R-6739-3p在30对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量性状分析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会因为rs2275959基因型的不同而改变,相关性分析不同rs2275959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验证RP11-150O12.3及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最后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结合是否影响RP11-150O12.3的表达量。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利用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技术构建RP11-150O12.3稳定过表达及敲减的QGY7703肝癌细胞系;在体外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体内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RP11-150O12.3对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后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P11-150O12.3是否影响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1.生信分析结果。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显示,rs2275959野生型碱基C附近的序列(ACAGAACAAA)较易和其它核酸互补结合,而突变碱基U位于茎-环交界处,其下游序列(AAAUGCAUG)存在6对A-U对及3对C-G对会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更稳定。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当rs2275959为野生型C时RP11-150O12.3和mi R-6739-3p有海绵吸附作用,当rs2275959突变为U时,该吸附作用会消失。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从UCSC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发现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O2正常肝细胞(P=1.7×10-4,P=2.6×10-5,P=0.002)。Fish实验检测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3B 3株肝癌细胞及LO2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O2正常肝细胞(P=0.000)。在30对新鲜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检测RP11-150O12.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Z=-3.898,P=9.7×10-5)。Rs2275959基因型不同,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的表达量亦不同,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765)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4.496)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5.836)其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CC-CT=0.348,PCC-TT=0.040)。而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3.363,P=0.001)。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2.848)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459)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106)其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CC-CT=0.203,PCC-TT=0.045)。携带rs2275959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两种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34,P=3.5×10-4),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量没有相关性(rs=0.009,P=0.979)。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提示rs2275959-C能介导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导致RP11-150O12.3表达量下降。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的稳定细胞系。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与空载质粒对照细胞(Control)相比,培养48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4);将QGY7703细胞的RP11-150O12.3敲减后,与无关序列对照组(sh Control)相比,48h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42)。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05),而将RP11-150O12.3敲减后,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4.26×10-4)。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高于皮下注射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04),皮下注射敲减RP11-150O12.3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低于皮下注射sh 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1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RP11-150O12.3过表达或敲减后QGY77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RP11-150O12.3T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28,P=0.010),RP11-150O12.3敲减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低于sh Control组(P=0.002,P=0.0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细胞过表达RP11-150O12.3T后G0/G1期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S期的比例明显升高(P=1.9×10-4),说明RP11-150O12.3T能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转变。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表达量下调的QGY7703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P=1.13×10-4),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49),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过表达RP11-150O12.3T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011),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P=1.12×10-4)。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下调的QGY7703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P=0.003),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也有所提高(P=0.001)。结论:1.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LO2正常肝细胞,其表达位置在细胞浆。而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低于LO2正常肝细胞。2.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mi R-6739-3p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其癌旁组织。携带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RP11-150O12.3和mi R-6739-3p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3.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相互作用依赖于rs2275959C碱基且导致RP11-150O12.3的表达量下调。4.RP11-150O12.3作为一个促癌基因,在体外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在体内能促使裸鼠成瘤。

二、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血清病原学特点与转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血清病原学特点与转归(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缩写词表
引言
第1章 文献回顾与综述
    1.1 重型肝炎与糖代谢紊乱
        1.1.1 肝脏与糖代谢
        1.1.2 糖代谢紊乱表现形式
        1.1.3 重型肝炎糖代谢紊乱的机制
    1.2 糖代谢研究热点
        1.2.1 葡萄糖激酶
        1.2.2 瘦素
        1.2.3 肝X受体与糖代谢
        1.2.4 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和酪氨酸蛋白激酶
        1.2.5 内毒素血症对重型肝炎患者血糖的影响
        1.2.6 缺氧诱导因子
        1.2.7 葡萄糖转运蛋白
第2章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膳食摄入调查及物质能量代谢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患者一般情况
        2.2.2 能量代谢特点
        2.2.3 能量摄入特点
        2.2.4 能量代谢与能量摄入比较
        2.2.5 慢重肝患者转归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性分析
        2.2.6 葡萄糖的静脉应用对营养素氧化代谢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适宜的代谢测定方法
        2.3.2 慢性肝病患者能量代谢呈低代谢状态
        2.3.3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三大营养素氧化率失衡
        2.3.4 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素摄入与消耗失衡与预后密切相关
        2.3.5 静脉葡萄糖应用对营养素氧化结构的影响
第3章 睡前进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能量代谢及空腹血糖水平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干预前、后两组慢重肝患者膳食摄入调查
        3.2.2 慢重肝患者能量代谢状况测定
        3.2.3 两组慢重肝患者肝功、PTA、FBS及胰岛素比较
        3.2.4 氮平衡比较
    3.3 讨论
        3.3.1 睡前进食能够增加碳水化合物营养素的氧化利用,节约蛋白和脂肪营养素
        3.3.2 睡前进食能够改善慢重肝患者空腹低血糖状态
        3.3.3 睡前进食能够改善慢重肝患者负氮平衡
        3.3.4 睡前进食能够改善慢重肝患者肝功能
第4章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机制的探讨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标本来源
        4.1.2 标本处理
        4.1.3 一般资料
        4.1.4 实验仪器
        4.1.5 主要试剂
        4.1.6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肝组织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的凝胶成像分析
        4.2.2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GLUT-2
        4.2.3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HIF
        4.2.5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GLUT-1
    4.3 讨论
        4.3.1 慢重肝患者肝脏GCK MRNA表达减少
        4.3.2 慢重肝患者肝脏GLUT-2 表达减少
        4.3.3 HIF-1Α及GLUT-1 在慢重肝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2)中医从脾论治肝病(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综述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2. 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3. 推敲与思索
        3.1 病毒性肝炎从中医学肝胆论治质疑
        3.2 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篇 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学病位与病性
    1. 试从中医理论发生学认识中医学的脾脏
        1.1 中医理论的发生学认识
        1.2 中医学对脾脏的解剖形态认识
        1.3 中医学论脾脏的生理功能
        1.4 中医学论脾脏的病理特点
    2. 从致病特点分析肝炎病毒的邪气性质
        2.1 肝炎病毒的致病特点
        2.2 脾风(邪气)的致病特点
    3. 有关脾中风的经典论述辨析
下篇 脾中风的发病特点及其传变规律探讨
    1. 发病方式
    2. 传变规律
    3. 合病与并病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及方法
    2 一般资料
    3 检测项目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临床表现
    2 病原学分型
    3 临床分型
    4 并发症
    5 合并症
    6 实验室检查
    7 预后或转归
    8 治疗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屠宰猪肝脏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初探和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屠宰猪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测和肝脏病理学观察
    实验一 屠宰猪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
    实验二 屠宰猪肝脏病理学观察
    小结
第三章 屠宰猪的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电镜观察
    实验一 屠宰猪肝脏乙型肝炎HBSAG与HBCA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实验二 人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猪肝脏细胞凋亡的观察研究
    实验三 屠宰猪肝脏丙型肝炎HCV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实验四 人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猪肝脏样品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小结
第四章 屠宰猪乙型肝炎的PCR检测的初探
    实验一 人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猪肝脏和血清中HBV DNA PCR检测的初步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10)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 mi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宿主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及疾病进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血清病原学特点与转归(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研究[D]. 孟庆华. 吉林大学, 2009(08)
  • [2]中医从脾论治肝病(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理论研究[D]. 吕凤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3]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D]. 胡利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9)
  • [4]屠宰猪肝脏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初探和病理学研究[D]. 许江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5]重型病毒性肝炎272例血清病原学特点与转归[J]. 郑秀奇,陈丽兴,张九妹,徐秀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S1)
  • [6]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预后的关系探讨[J]. 隋云华,许家璋,高蕾,张宇宾,辛长洲.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3(01)
  • [7]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及转归[J]. 隋云华,许家璋,高蕾,韩振红,姚静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02)
  • [8]42例散发戊型肝炎临床与病原学观察[J]. 武菲菲,王金花,陈志娇,王菊英,希向红. 宁夏医学杂志, 1998(02)
  • [9]8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的病原学分析[J]. 许西平.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6(03)
  • [10]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马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27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血清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