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津周边地区乌兰察布盟荒漠化的现状和治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乌云[1](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指出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吴晓光[2](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荣丽华[3](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盖志毅[4](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白永利[5](2011)在《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支柱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草原和荒漠的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对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将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对人文环境也有重要影响。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来审视,主要是侵犯少数人享有的文化权。在资源开发的各方参与者中,少数民族相对于国家和开发商是弱势群体,需要在法律制度上研究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权和文化权问题,在国内现有的制度设计中主要通过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维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少数民族享有其发展权和文化权。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方面是从生态补偿角度,通过补偿恢复生态环境来维护少数民族生存权和发展权;另一方面,从人权法角度研究资源开发对少数人权益的保障,国内现有资料中系统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文章较少,这部分将借助国际人权法的理论,突出开发与少数人权益的关系、保护机制和保障内容等。18世纪7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的拉尔森和马扎斯提出了第一个帮助政府颁发湿地开发补偿许可证的湿地快速评价模型,之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建立起矿区的补偿保证金制度,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森林建设补偿金制度,随后学者和机构开始研究生态补偿。其多采取跨学科研究,使用经济学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研究较为深入。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出关于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文章有限,已有研究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文章很少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权益保障。针对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不足,文章主要安排了五部分内容:第一章说明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为样本,阐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提出需要针对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二章研究生态补偿概念、法律内涵、现有机制,明确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概念。首先是辨识生态、环境与资源联系与区别,说明资源—环境有各种价值,为生态补偿提供理论基础;评述各学科学者提出具有代表性生态补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概念和内容;其次是运用国际人权法中关于少数人权利、发展权、环境权等理论,分析在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应有的权利和需要保障的利益,补充现有法学缺失的内容。第三章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规定研究。总结中国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的历程;列举和比较不同领域生态补偿的法定内容及关系。梳理了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具体规定,评价各个领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规定方面的问题;使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施研究。首先逐条分析现有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各种税费和中央与地方收益分成,归纳出属于民族地区的收益,分析这些收益是否可以用于生态补偿;寻找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各种税费收益中针对民族地区的特别优惠措施,这些优惠措施如何体现对少数民族特殊权益保障或者对民族地区的照顾?其次是分析相关税费设置、分配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已经采取的各种措施中存在问题,总结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缺失和不足。第五章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完善的一些设想。借鉴发达国家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国家保护少数人权利的机制和从国际人权法角度考察在资源开发中保障少数人权益的机构、途径和案例分析;研究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的相关问题,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补偿立法必备要素,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立法要素以及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特殊要素。探讨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三个重要问题,少数民族参与决策的程度,民族地区行使自治立法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解决矿产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的可行性和遇到的困难;整理少数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借鉴其积极因素指导建立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提出完善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法律体系的设想。
魏琦[6](2010)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联系和沟通农区和牧区的重要纽带,也是中、东部平原农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在阻隔荒漠化南侵和涵养流向农区的江河水资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生态保护和改善中极为重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驱动作用下,尤其是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甚至是破坏性利用(如过度放牧和滥垦滥采滥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地区承受的压力已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从而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林西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垦荒和采矿,加上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林西县的实证研究,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定量确定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揭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形成的机制,阐明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规律,系统总结和评价林西县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的经验、技术措施和成效,探讨林西县进一步开展生态脆弱性治理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草地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在研究的手法上,本项研究突破传统的以统计模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把定量遥感技术应用到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研究中,结合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分析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发展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同时,我们以林西县的生态治理实践为契机,在典型剖析的基础上,分析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本文从林西县实际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生态治理需要,从成因与表征两个方面选用了气候、地形、营力、经济发展等8个要素18个具体指标来构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定量确定了林西县生态脆弱程度,提出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等级划分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形成机制;结合MODIS遥感定量分析,从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两个方面分析验证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林西县以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技术措施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林西县继续深化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同时也积极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促进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林西县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分别为:微度脆弱、低度脆弱、中度脆弱、高度脆弱和极度脆弱。这5个等级对应的生态脆弱度指数(EVI)范围分别为:EVI低于25为微度脆弱,EVI在26-40之间为低度脆弱,EVI在41-55之间为中度脆弱,EVI在56-70之间为高度脆弱,EVI高于70为极度脆弱。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林西县的生态脆弱度指数值为41.59,属于中度脆弱等级,且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高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微度和低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生态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林西县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不仅空间差异大,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密切相关。2000-2009年间,林西县的全县平均植被指数NDVI值为0.59,最大值是2004年的0.68,最小值是2000年的0.42,高低相差达0.26。植被指数NDVI越大,表示绿色植被越多,因而也意味着生态系统越健康。2000-2009年间林西县全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63,最高是2004年,达到0.77,而最低是2000年,只有0.39,与最高的2004年相差达1倍。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巨大振荡,说明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受到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是脆弱性较大的表现。林西县近年来的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实践,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包括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退化和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以及优良牧草种植繁育等。分别实施了干旱山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建植、低山丘陵区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植和河谷平川区优质草产品高效生产基地建植技术措施,重点发展了寒旱区尖叶胡枝子栽培、沙化地柠条锦鸡儿栽培、退化耕地粮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高寒区优质高产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草地建植等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林西县生态治理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不仅增加了就业,拉动了地方经济,而且提高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近年来林西县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很快,2008年与2000年相比,分别实现了57%和88%的涨幅。退耕还草工程对林西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影响,人工草地建植不断增加,牧草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过去的5.3%增加到25.0%,上升了近20.0%,经济作物占耕地的比重由原来的8.3%增加到13.3%,而粮食作物占耕地比重则相应地降低了24.7%。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还加强了林西县当地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经营水平,带动了当地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长远来看,是有效保障当地生态安全,降低生态脆弱性,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实施,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有较全面转变,但是重点区域的草畜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总之,本项研究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根据植被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中的高度重要性,创造性地尝试从植被覆盖的角度来分析验证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发展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技术与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成军锋[7](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了36亿ha的土地,占干旱区土地面积的70%,它作为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部,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草地与沙地交错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人文景观,因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选用1985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夏季植物长势较好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影像图,同时收集1984-2005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RDAS IMAGE、ArcView GIS、Arcview、SPSS等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指数、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风沙运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及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分为4个亚区,分别是河套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银川平原区和阿拉善高原区,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2)在整个研究区内,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共同组成基质,两者占总面积的85%以上。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发现,1985-2004年,斑块整合,形状变得复杂,各斑块面积差异减小。对于不同的亚区,土地利用格局有所差异:绿洲景观,如河套平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耕地、草地是基质,景观破碎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差异也小,形状规则;而作为荒漠化的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区的基质是草地,阿拉善高原区的基质是未利用土地,两个地区的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其中未利用土地不但总面积在增加,而且斑块越来越大,这对沙漠化治理越来越不利。(3)在整个研究区,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在三个时间段,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不同。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整个研究区的变化率远远小于分区的变化率,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而在局部地区变化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未利用土地,尤其是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与自然因素的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短期内,局部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频繁而强烈的影响。从转化方向上看,耕地、林地、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化反映了荒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草地向未利用土地的大量转化,也反映出了该地区局部荒漠化的加剧,荒漠化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绿洲地区,盐碱地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并且来源于滩地、戈壁和耕地的转化,这是绿洲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当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过度增长、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决策失误等。干旱荒漠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荒漠化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治理。(5)以鄂尔多斯南部为例,对近期荒漠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从1991-2004年,无荒漠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重度荒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斑块复杂性降低,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增加,同时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斑块转化频繁,研究区的荒漠化程度在减弱,荒漠化程度处于中度荒漠化。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且存在滞后效应。二是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植被较干旱地区稍好,如果消除人为干扰,有自我逆转的可能,但具有反复性。
陈爱侠[8](2010)在《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级公路建设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公路建设促进了区域的人流、物流和经济流,使区域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该区域修建高等级公路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环境影响。论文以内蒙古省际通道桑根达来-公主埂公路(以下简称“桑公公路”)和商都-安业段公路(以下简称“商安公路”)为依托,分析公路建设对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提出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总结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效果,促进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对公路建设前后植被覆盖度、沙面湿润度变化对输沙率的影响以及工程取弃沙造成沙丘活化的原因分析,探索公路沙害与风沙流动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公路防沙治沙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提供依据;通过调查和总结风积沙路段的沙粒特性和流体特性,探讨公路建设对风积沙脆弱生态区环境扰动的机理;通过分析公路施工期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工程区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风沙流对植被蒸腾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荒漠化农牧区公路建设扰动难以恢复的原因。依据桑公公路经过浑山达克沙地和商安公路经过荒漠化农牧区的环境特点,提出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即在穿沙公路路基两侧各30m区域和公路取弃土场等处设置低立式网格沙障;在穿沙公路路基上风侧50-80m和下风侧40-50m流沙区设置高立式沙障;在大面积流沙区设置低立式沙障和高立式沙障结合的组合式沙障。对荒漠化农牧区风蚀较严重的公路路堤采用碎石或碎石土压盖坡面补救措施。结合物种组合实验,提出荒漠化区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物种组合方式,即柠条为穿沙公路沿线防风固沙植物的优势种,黄柳是快速固沙的优良灌木,沙蒿是快速固沙的优良草本植物;荒漠化农牧区可以以小叶锦鸡儿为主要优势灌木种,结合羊草、冷蒿、冰草、沙芦草及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形成灌草组合,实现立体生态恢复。通过现场测试手段,总结分析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穿沙公路低立式沙障设置使地面粗糙度提高为5.64cm,地表防风效能达63.1%,高立式沙障地表防风效能达58.5%,组合沙障最大防风效能达74.8%;低立式和高立式沙障内的土壤环境明显地改善,具体表现为沙障内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流动沙地。荒漠化区域路域生态工程的建设,为路域野生植被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生态环境。经现场调查,在桑公公路路域内野生植物种有明显增加,多年生的稳定的野生固沙植物达到2-4株/m2,主要是沙米、叉分蓼和沙蒿,野生植被盖度由5%提高到15%,有利于路域生态系统的恢复。穿越浑山达克沙地的桑公公路在采取以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以后,从根本上消除了公路沙害,据初步估算,其经济效益约为2.52亿元。穿越荒漠化农牧区的商安公路路基边坡在采取生态工程补救措施后,公路年养护费用减少了35%。因此,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昊[9](2010)在《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是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生态工程。论文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阐述生态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并以这些关系为基础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6月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建设,以植树(灌木)、种草等林业生态工程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公益效益开始显现。同时,在许多地区,建立在国家公共投资、政府管理基础上的公益事业还没有与参与工程建设的农牧民生产和生活发生直接的联系,如何改善管理方式和建设思路,调整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持续发挥工程建设效益的重要课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主要对象,探讨在保证持续发挥工程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在项目区建立以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为基础的产业链,形成与当地的资源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和经济循环,提高项目区内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管理效率。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综合效益长效发挥。论文在以往调查研究基础上,收集试验点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方式、资源状况等的基础数据,运用典型分析方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各个试验点探讨新型生产和经济循环系统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右后旗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后,通过科技支撑手段,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物量,通过改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成为提高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对于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开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实施5年以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定性评价研究和生态足迹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计算出科技支撑项目在82万元投入的情况下,在14.67万亩土地建设以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核心工程建设,在发挥显着生态效益的同时,有效地促使更多户农(牧)民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可以产生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论文针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今后实施和管理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调整管理模式,使工程区广大农牧民深层次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第二,将工程建设由公共事业性建设工程转变为经营性工程项目投资,实行具有经营性质的投资项目管理;第三,由大规模的面上投入转变为有目的的重点项目投入,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基地建设;第四,随着工程建设的继续深入,通过经营性组织从事生态环境建设。
孙景波[10](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二、京津周边地区乌兰察布盟荒漠化的现状和治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津周边地区乌兰察布盟荒漠化的现状和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
2.2 研究样点选取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4 分析方法 |
2.4.1 趋势分析方法 |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
2.4.5 相关分析方法 |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
2.4.7 残差分析方法 |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样品处理 |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
6.1 气候因素分析 |
6.1.1 风速分析 |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
6.2 综合植被分析 |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
8.2 讨论 |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3.1 锡盟南部地区 |
1.3.2 区域中心城市 |
1.3.3 城市空间发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2 适宜性选址 |
1.4.3 途径与策略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
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区位与交通 |
3.2.2 自然与生态 |
3.2.3 经济与社会 |
3.2.4 资源与产业 |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
4.1.1 辐射带动能力 |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
4.1.3 交通通达能力 |
4.1.4 综合服务功能 |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创新点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Ⅱ图录 |
附录-Ⅲ表录 |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
(5)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问题提出:直面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概况 |
二、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以乌拉盖湿地为例 |
三、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产生的生态问题 |
四、内蒙古模式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相关问题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理论 |
第一节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概念及内容 |
一、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内容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理论依据 |
一、人权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环境权理论 |
四、环境正义理论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现行法律规定评析 |
第一节 我国生态补偿的历史和现状 |
一、我国生态补偿发展概况 |
二、生态补偿的地方实践 |
第二节 不同领域生态补偿法律规定 |
一、各领域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 |
二、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规定 |
三、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中生态补偿相关条款梳理 |
第三节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和政策内容 |
一、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
二、规章的相关规定 |
三、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
第四节 各领域生态补偿的评价 |
一、目前生态补偿制度问题 |
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
三、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方面的缺失 |
第四章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实施状况 |
第一节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分析 |
一、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的收益 |
二、民族地区矿产资源权益规定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开展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存在问题--鄂尔多斯市为例 |
二、民族地区矿产资源收益与分配中存在问题 |
三、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完善构想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
一、美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
二、德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
三、英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
四、加拿大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
五、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
第二节 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对少数民族补偿中制度的启示 |
一、国家法保护机制 |
二、国际人权保护体系中少数人权利保护机制 |
第三节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的思考与对策 |
一、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立法完善 |
二、生态补偿法律要素 |
三、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要素 |
四、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特殊要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博士论文 |
四、英文类 |
附录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6)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牧交错带的范围界定 |
1.2.2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问题 |
1.2.3 对生态脆弱性的认识 |
1.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
1.2.5 生态脆弱性治理 |
1.2.6 林西县生态治理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途径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水资源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2.3.1 生态环境问题 |
2.3.2 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
3.1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脆弱性的基本概念 |
3.1.2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成因理论 |
3.2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1 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 |
3.2.2 综合型指标体系 |
3.2.3 评价原则 |
3.3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模糊评价方法 |
3.3.2 层次分析评价法 |
3.3.3 主成分分析法 |
3.3.4 灰色关联评价法 |
3.3.5 生态脆弱性指数评价法 |
3.3.6 指数指标法 |
3.3.7 综合评价法 |
3.3.8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
4.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4.1.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思路与方法 |
4.1.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1.4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因子权重确定 |
4.1.5 生态脆弱性分级 |
4.1.6 遥感植被指数在验证生态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
4.1.7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关系分析 |
4.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
4.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2.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为中等 |
4.2.3 态脆弱性时空变化 |
4.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的验证 |
4.2.5 生态脆弱性与周边比较 |
4.3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成因分析 |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性 |
4.3.2 区域气候变化与生态脆弱性 |
4.3.3 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脆弱性 |
4.3.4 畜牧业发展与生态脆弱性 |
4.4 林西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
4.4.1 植被指数与生态脆弱性 |
4.4.2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 |
5.1 退耕还草技术优化组合 |
5.2 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 |
5.3 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 |
5.4 退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
5.5 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评价 |
6.1 退耕还草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 |
6.1.1 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
6.1.2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
6.1.3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6.2 退耕还草工程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
6.2.1 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
6.2.2 人工种植牧草的生态效益 |
6.2.3 牧草对土壤肥力及后作产量影响 |
6.2.4 退耕还草工程优化种植业结构 |
6.3 耕还草工程与畜牧业发展 |
6.3.1 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
6.3.2 林西县饲草料生产现状 |
6.3.3 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
6.3.4 植树与种草效益比较分析 |
6.3.5 解决草畜失衡的方法和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本研究的附图和附表 |
作者简历 |
(7)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荒漠与荒漠化 |
1.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
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1.2.3 目前LUCC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区划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生态区划 |
2.2.1 生态区划概述 |
2.2.2 生态分区的目的与原则 |
2.2.3 生态分区的方法与结果 |
2.2.4 各分区的主要特点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分析 |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分类方案 |
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
3.3 景观格局分析 |
3.3.1 整个研究区域 |
3.3.2 河套平原区 |
3.3.3 鄂尔多斯高原区 |
3.3.4 银川平原区 |
3.3.5 阿拉善高原区 |
3.4 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区差异 |
3.4.1 景观破碎化指数 |
3.4.2 斑块形状类指数 |
3.4.3 多样性类指数 |
3.5 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
4.1 河套平原区 |
4.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
4.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方向 |
4.2 鄂尔多斯高原区 |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2.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3 银川平原区 |
4.3.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3.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3.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4 阿拉善高原区 |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4.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4.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5 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4.5.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5.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6 小结 |
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
5.3.1 自然因素 |
5.3.2 人为因素 |
5.4 小结 |
6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研究区荒漠化因素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为因素 |
6.4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研究方法 |
7.2.2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研究成果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荒漠化基础理论 |
2.1.1 荒漠化概念、类型及程度 |
2.1.2 土地荒漠化成因 |
2.1.3 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 |
2.2 沙质荒漠化过程 |
2.2.1 近地风性质 |
2.2.2 风沙流的性质 |
2.3 生物防沙的原理 |
2.3.1 植被层存在的物理意义 |
2.3.2 植被层防沙原理 |
第三章 依托工程选择及概况 |
3.1 依托工程选择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2.1 桑公公路工程概况 |
3.2.2 商安公路概况 |
第四章 荒漠化区域环境特点研究 |
4.1 浑善达克沙地区域环境特征 |
4.1.1 浑善达克沙地地理位置 |
4.1.2 浑善达克沙地区域环境概况 |
4.1.3 浑山达克沙地沙粒特性和风沙流特性 |
4.2 乌兰察布荒漠化农牧区环境特征 |
4.2.1 乌兰察布盟地理位置 |
4.2.2 乌兰察布荒漠化农牧区环境特征 |
4.3 研究样区环境特征小结 |
第五章 沙质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扰动机理研究 |
5.1 沙质荒漠化区域修建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5.2 公路经过风积沙地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
5.2.1 公路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
5.2.2 公路营运期沙害影响分析 |
5.2.3 公路经过风积沙区影响小结 |
5.3 公路建设对农牧交错区荒漠化影响分析 |
5.3.1 施工期公路建设对沿线土地荒漠化影响分析 |
5.3.2 营运期公路对沿线农牧区土地荒漠化影响分析 |
5.3.3 公路经过农牧交错区荒漠化影响小结 |
5.4 荒漠化区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修复限制因子分析 |
5.4.1 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
5.4.2 荒漠化地区植被生长水分影响因素分析 |
5.4.3 风沙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5.4.4 路域路域温度的变化 |
第六章 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
6.1 公路施工期扰动减缓与防护措施 |
6.1.1 路基工程减缓扰动措施 |
6.1.2 公路经过风积沙沙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小结 |
6.2 公路运营期的风沙防治措施 |
6.2.1 公路防沙治沙分类与作用原理 |
6.2.2 低立网格沙障 |
6.2.3 高立式沙障 |
6.2.4 组合沙障 |
6.2.5 公路经过风积沙区运营期的生态保护措施小结 |
6.3 荒漠化农牧区路域生态恢复技术 |
6.3.1 公路扰动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
6.3.2 公路扰动区植被恢复的方向性 |
6.3.3 公路扰动区植被恢复植物种类的筛选 |
6.3.4 公路扰动区植被恢复物种组合实验研究 |
6.3.5 荒漠化农牧区路域生态修复技术 |
第七章 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保护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7.1 生态环境效益 |
7.1.1 路域景观环境的改善 |
7.1.2 防风效果的增强 |
7.1.3 土壤环境的改良 |
7.1.4 路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 |
7.1.5 路域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
7.2 经济效益 |
7.3 社会环境效益 |
结论和讨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论文的创新点 |
3.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工程目前取得的成就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
1.3.1 意义 |
1.3.2 研究的应用前景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新型可持续生产与经济系统形成的途径 |
1.4.2 新型生产和经济循环系统运行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
1.4.3 项目区在新型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和方法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方案 |
1.6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工程的进展情况 |
2.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背景 |
2.1.1 我国的草原资源 |
2.1.2 草原粗放掠夺式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的生态环境状况 |
2.1.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退耕还林(草)工程 |
2.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与成效 |
2.2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情况 |
2.2.1 基本情况 |
2.2.2 工程下达任务及实际完成任务 |
2.2.3 工程资金管理 |
2.2.4 实施阶段工程管理情况 |
2.2.4.1 工程组织管理 |
2.2.4.2 工程计划管理 |
2.2.4.3 工程质量管理 |
2.2.5 工程运营阶段管理情况 |
2.3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3.1 植被管护问题 |
2.3.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的产业发展问题 |
2.3.3 对于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分析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发展观 |
3.1.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3.1.2 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 |
3.1.2.1 人与自然的关系 |
3.1.2.2 生态道德与生态价值观 |
3.2 区域协调发展 |
3.2.1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
3.2.2 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 |
3.2.2.1 各区域经济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潜力 |
3.2.2.2 区际差异保持在一个社会可容忍限度内或逐步呈现缩小趋势 |
3.2.2.3 区域间要素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 |
3.2.2.4 区域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合得到广泛的发展 |
3.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
3.2.3.1 市场调节模式 |
3.2.3.2 政府干预模式 |
3.3 均衡发展理论 |
3.3.1 非均衡发展理论(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
3.3.1.1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3.3.1.2 增长极理论 |
3.3.2 梯度推移理论 |
3.3.3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3.3.3.1 胡佛—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 |
3.3.3.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3.3.4 区域分工理论 |
3.3.4.1 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
3.3.4.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 |
3.3.4.3 要素享赋理论 |
3.4 可持续发展能力 |
3.4.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进展 |
3.4.1.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 |
3.4.1.2 绿色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
3.4.1.3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度量 |
3.4.1.4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系统 |
3.4.1.5 对于自然资本量的认识 |
3.4.1.6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
3.4.2 生态足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3.4.2.1 生态足迹的研究内容 |
3.4.2.2 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假设 |
3.4.2.3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3.4.2.4 生态足迹法的优缺点 |
3.4.2.5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实践 |
4 京津风沙源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 |
4.1 几个问题的界定 |
4.1.1 工程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
4.1.1.1 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成为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
4.1.1.2 落后的、粗放生产方式是上述基本矛盾的根源 |
4.1.2 改变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4.1.2.1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PRED的协调 |
4.1.2.2 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
4.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项目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
4.1.3.1 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4.1.3.2 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
4.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系统 |
4.2.1 原有社会生产系统的基本框架 |
4.2.2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以后的社会生产系统 |
4.2.3 新型社会生产系统 |
4.2.4 工程项目区转变生产方式的条件 |
4.3 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4.3.1 项目区的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能力 |
4.3.1.1 政府部门必须肩负起建立和启动新型社会生产系统的责任 |
4.3.1.2 努力提高政府生态环境资金投入的效率 |
4.3.2 项目区内的产业建设与产业组织经营能力 |
4.3.2.1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区农牧经济产业化 |
4.3.2.2 产业组织类型和方式 |
4.3.2.3 项目区推进产业化的主要环节 |
4.3.3 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
4.3.3.1 草原牧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4.3.3.2 草原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
4.3.3.3 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4.3.3.4 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 |
4.3.3.5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5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案例研究 |
5.1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1.1 地理位置 |
5.1.1.2 地形地貌 |
5.1.1.3 气候 |
5.1.1.4 土壤 |
5.1.1.5 植被 |
5.1.2 自然资源 |
5.1.2.1 土地资源 |
5.1.2.2 光热资源 |
5.1.2.3 水资源 |
5.1.2.4 矿产资源 |
5.1.2.5 生物资源 |
5.1.3 社会经济条件 |
5.1.3.1 行政区划及人口、劳动力资源 |
5.1.3.2 经济发展 |
5.1.3.3 土利用现状 |
5.1.3.4 交通通讯 |
5.1.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5 生态治理情况 |
5.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察右后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区的实践 |
5.2.1 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区的必要性和目标 |
5.2.2 科技支撑建设总体布局 |
5.2.3 项目建设内容 |
5.2.3.1 退化草牧场防护林营建及小流域治理 |
5.2.3.2 高产灌草饲料加工高效利用 |
5.2.3.3 四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 |
5.2.3.4 舍饲圈养现代化畜牧业及特色养殖建设 |
5.2.3.5 人工草地建植和轮封轮牧天然草场可持续利用 |
5.2.3.6 生态旅游业建设 |
5.2.3.7 村屯绿化 |
5.2.3.8 培植高效流通和社区式分工协作运行机制 |
5.3 科技支撑提高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案例研究 |
5.3.1 科技支撑项目及其应用推广的关键技术 |
5.3.2 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
5.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5.3.2.2 研究样本及其数据来源 |
5.3.2.3 数据来源 |
5.3.3 效益评价 |
5.3.3.1 生态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评价 |
5.3.3.2 农户受益核算 |
5.3.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4.1 研究结论 |
5.3.4.2 启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
6.2.1 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的再认识 |
6.2.2 尊重规律,提高工程建设实效 |
6.2.3 采取综合措施,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
6.2.4 建立完善区域生态协调发展的长效补偿机制 |
6.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6.4 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貌 |
2.1.1 山区 |
2.1.2 平原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植被特征 |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
4.2.1 工程规划 |
4.2.2 建设成效 |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4.3.1 工程建设进展 |
4.3.2 工程建设成效 |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
4.5.1 发展历程 |
4.5.2 建设成就 |
4.5.3 教训 |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6.1 工程规划 |
4.6.2 工程进展 |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4.7.1 工程规划 |
4.7.2 工程效果 |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
4.8.1 工程规划 |
4.8.2 工程进展 |
4.8.3 工程效果 |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
6.2 森林公园建设 |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
8.1 总体指导思想 |
8.2 战略指导方针 |
8.3 基本原则 |
8.4 战略目标 |
8.5 战略重点 |
8.6 主要任务 |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8.8 技术途径 |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京津周边地区乌兰察布盟荒漠化的现状和治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2]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4]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白永利.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D]. 魏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1)
- [7]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成军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D]. 陈爱侠. 长安大学, 2010(11)
- [9]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李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