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克前旗“七五”期间节能节水工作

奥托克前旗“七五”期间节能节水工作

一、鄂托克前旗“七五”期间的节能节水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康[1](2020)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绿色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天然草原是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依靠草原发展的畜牧养殖业占据我国重要的经济地位。伴随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牧民生产生活逐渐发生转型,加上近年来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国家相关生态移民政策应运而生,生态移民定居点做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存在工程建设单一,生态补偿力度不大等相关问题。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进行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绿色营建模式研究。论文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进行下列阐述:第一部分,基于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研究分析,论述了现存生态移民地区人居环境特征,这些特征是影响生态移民定居点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后续研究工作的必备前提。第二部分,通过深入对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实地调研,对比分析了中部不同区域生态移民定居点在规划布局、建筑单体以及能源利用的普遍现状特征,并总结了生态移民定居点具有实际共性的营建演变规律。第三部分,从规划布局层面的角度,针对聚落选址、定居点布局和院落空间三方面,运用生态建筑理论与节能软件,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规划布局营建做法的绿色性、生态性与科学性进行逐步分析与探讨。第四部分,从建筑单体层面的角度,针对建筑形态、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及材料三方面,运用生态建筑理论、建筑物理及节能软件,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建筑单体营建做法的绿色性、生态性与科学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五部分,以包头市达茂旗忽吉图嘎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该生态移民定居点在聚落环境与民居营建的问题基础上,从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入手,对该生态移民定居点的聚落选址、定居点布局、院落空间、建筑形态、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及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造设计。通过本研究,探寻适宜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建立符合该区域的适应性绿色营建模式,以此为引导并延伸到全区甚至国内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建设与研究之中,逐步呈现出符合蒙古民族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移民定居点。

王钦[2](2020)在《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01年内蒙古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一直饱受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总结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成功与不足。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多数是站在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角度,自上而下的对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政策实施效益,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建筑学为专业背景,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进行预评价研究的较为缺少。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在建筑全建设周期中意义重大,其主要是为了反馈修正和指导空间构想,是构想的辅助环节,也是建筑策划达到最高客观和理性的关键,所以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前期,作者对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促进了作者对于定居点建设的思考,总结得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启示,为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小组以《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为调研提纲,对内蒙古中部包头市、锡林郭勒盟的13个定居点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预评价体系表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以国家及地方的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2017-06-30)、《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29)等为参考构建出具有科学性、地域性的预评价体系表,旨在能为今后的移民定居点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改善定居点人居环境建设,提高牧民福祉的目的。评价体系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如难以对一些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这样的指标项一般不纳入到预评价体系中。若将这样的指标项以非量化指标的形式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则在使用时需由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决定其取值,这样大大降低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而难以推广。针对这样的情况,论文在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体系建设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能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参考依据。

宋永永[3](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周露明[4](2019)在《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能源、粮食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三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在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探究水、能源、粮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编号2017YFC040460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梳理了水、能源、粮食各自的流动过程,定量分析了三种资源在各自流动过程中与其它两种资源的交互关系,并以2016年的鄂尔多斯为例,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统计分析、经验估算等方式计算或整理其水资源耗能量、主要能源用水量和粮食用水量,在此基础上,构建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鄂尔多斯水资源管理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划分水、能源、粮食三种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组成环节,总结各环节的特征和作用。以2016年中国为例,基于e!Sankey软件绘制了三种资源各自的流动桑基图。(2)梳理了水、能源、粮食在各自流动过程中与其它两资源的相互需求关系,重点围绕水资源耗能、能源用水和粮食用水三个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绘制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图以表达三资源的交互关系。以利润、废水、废气等指标为例,作为反映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系统与经济、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数据指标,并给出了它们的求和公式。(3)计算了鄂尔多斯2016年的水资源耗能、主要能源用水和粮食用水情况。水资源全生命周期耗能总量为4.37×109kWh,用水环节能耗在水资源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能耗中占据绝对优势,占比达80%,其次是取水环节,占12%,其余环节占比均不超过5%。煤炭、天然气全生命周期(不包括运输环节)的用水总量分别为1.95×108m3、2.74×107m3,煤炭和天然气利用环节的用水量在各自全生命周期的总用水量中所占份额最大,占比分别为86%和98%粮食全生命周期(不包括运输环节)的用水总量为9.39×108m3,粮食用水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用于农田灌溉的水量占粮食总用水量的99%。(4)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出发,引入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鄂尔多斯为例,选取总量、效率和环境三个一级指标,选取单位水资源耗能量等八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汇合-多准则综合”的步骤求得水资源管理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鄂尔多斯2016年的水资源管理综合得分为0.6320,与往年相比,水资源管理情况进步明显;总量、效率和环境指标的得分分别为0.6184、0.6687和0.6145,说明用水总量控制程度较好、用水效率水平较高、水环境保护水平提升潜力较大。

苏姗[5](2019)在《密点麻蜥种群间的形态分化及失水和代谢率的环境相关性》文中指出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是麻蜥属中分布较广的物种,其分布区内包括从季风气候到大陆气候,以及高原气候,生境包括荒漠、高原等多种环境,具有多样的环境差异和生境类型,且青藏高原的隔离,能够有效地限制种群间的基因流,可以更好地研究该种种群适应性分化。作者对采集自西北地区的11个密点麻蜥种群进行表型比较研究,对3个不同海拔梯度的种群进行失水代谢的适应性研究。环境和生物的相互关系是生态学的基本问题。在自然界中,环境梯度经常导致不同的自然选择。在爬行动物进化过程中,体型大小的改变是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型大小直接和生物的生活史特征相关。本研究中,我们测量了11个种群密点麻蜥形态数据,并将其与联合线粒体中性遗传标记(COI、Cytb)的变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种群间遗传差异很大,遗传多样性水平小,小的基因流抑制了基因的扩散和均质化而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格局,且遗传分化值FST的范围在(0.61,0.92)该结果表明,种群间已经发生高度分化,FST主要与地理距离和海拔高度有关,该遗传格局的形成,可能与种群之间广阔的沙漠、戈壁以及青藏高原的隆起相关。此外,通过对中性遗传分化(FST)和表型分化(PST)的比较发现FST>PST,该结果表明表型差异是受到定向选择,遗传的差异驱动了表型的分化,而环境因素不驱动表型的分化。水和温度是爬行动物生存中的最重要非生物因子,环境中的栖息地湿度、温度、水可得性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动物在不同湿热环境下的生存对策对维持其生命、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将三个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密点麻蜥种群(乌拉特前旗:1025 m;六坝:1782 m;苏干湖2887 m)置于不同的实验温度(20、28和36?C)和湿度(Dry:RH=10–15%;Control:RH=50–60%;Humid:RH=70–80%)条件下,来探究不同温度和湿度对不同海拔梯度密点麻蜥种群的代谢和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止代谢率和失水率均与体重无关,而与温度和海拔成正相关关系;不同湿度处理间,总失水率与实验湿度正相关,静止代谢率在对照组最大,其次是湿润组,最小的是干燥组;不同种群间,总失水与年均湿正相关,静止代谢率与年均温负相关。

刘伯旸[6](2019)在《干旱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创造奇迹,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持续扩大,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并未能齐头并进。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西部经济社会的落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特别是对自然环境风貌的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退化,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地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传承,特色文化优势不显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张,本土居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等,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广泛搜集与西部干旱地区环境景观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干旱区环境景观设计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对干旱地区的景观特征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优势与不足,立足于当前我国干旱地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现状,结合该地区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设计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探索干旱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一些可行性方法,包括植物种植设计方中选择西北干旱地区的乡土树种、积极了解和应用沙漠植物,根据西北干旱地区的地域条件选择恰当水景形式、根据季节变化营造水景。选用地方材料、推广环境友好型材料使用、回收利用废旧材料,依托场地自然条件设计降低能源消耗、采用节能设施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生物能、太阳能的利用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今后干旱区环境景观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同类环境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赵一夫[7](2019)在《内蒙古上海庙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和运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是属于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自治区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得这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城市污水处理后进行再生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课题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污水厂原有的污水处理工程为基础,对其进行提标改造,使得污水厂出水达到再生水回用的标准,对各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比选,优选出了适合该污水厂的“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纤维转盘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并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调试运行与效果分析。确定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之后,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进行了各主要构筑物的尺寸与运行参数的设计,并选定了配套的机械设备。同时完成了对厂区的平面布置以及道路绿化和配套再生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工程调试运行的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平稳,污水厂污水经过以上工艺深度处理后,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SS和大肠菌群出水浓度分别达到了50 mg/L、10 mg/L、8 mg/L、15 mg/L、0.5mg/L、10mg/L和3个/L以下,均达到了设计水质要求,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工程设计规模10000m3/d,工程总投资5172万元,吨水处理成本为1.5元,每年可节约新鲜水292万吨,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污水厂排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具有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苗静[8](2018)在《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未来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以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业旗市经济发展三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特征,旨在说明33个牧业旗市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其次对1947年-2015年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后,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效果进行评价,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主要是梳理近70年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并根据综合指标测算出33个牧业旗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70年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产业结构在2003年从“一二三”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结构,但33个牧业旗市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同步,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内部畜牧业占比最高,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畜群结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轻工业逐年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最高。目前,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受产业投资及强力的产业政策引导,继而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策性演进为主的过程。整个演进过程受外在作用因素(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内在动力因素(科技、需求)并没有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第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先从经济角度,运用多种产业结构分析指标和方法,对产业结构进行度量和实证分析。然后从生态角度,运用主成分方法、聚类分析法及区位熵方法对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导致环境规则效果不合理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表明: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效益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虽然快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牧民从中受益少,第一产业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增速慢于全国。能源工业及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掣肘。第三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升。从生态效果看,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重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发展模式依旧没有改变。33个牧业旗市中,有17个牧业旗主导产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违背。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主要缘于分权治理结构,尚未形成新的政绩考核机制,草原产权概念模糊以及牧业旗市的特殊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未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应以“生态优先,注重民生”为原则,限制开发区内的牧业旗产业结构应向“三一二”方向演进,重点开发区内的牧业旗市向“三二一”方向调整。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王勉励,袁宏,姜玉泰[9](2017)在《山东能源集团转型升级步履强健》文中指出新春伊始,位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的山东能源集团盛鲁电厂2×1000MW项目施工现场,彩旗飘扬,项目招标工作已结束,大规模的开工建设已经到来。作为"蒙电入鲁"的国家级重点电源点项目,盛鲁电厂项目拟建设规模为4×1000MW,一期工程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和高效除尘设施。电厂建成后不仅变输煤为输电,实现"煤从空中走",极大保障山东电力供应,而且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利润7亿元,并将带动周边矿井

程芳欣[10](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二、鄂托克前旗“七五”期间的节能节水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托克前旗“七五”期间的节能节水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绿色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生态移民
        1.2.2 生态移民定居点
        1.2.3 绿色营建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2.1 研究范围界定
        2.1.1 内蒙古中部地区
        2.1.2 中部草原牧区
    2.2 自然环境特点
        2.2.1 地形地貌特征
        2.2.2 气候条件特征
        2.2.3 水文生态特征
    2.3 社会环境特点
        2.3.1 人口分布特征
        2.3.2 经济发展现状
        2.3.3 风俗习惯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现状调研
    3.1 生态移民定居点基本情况研究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方法
    3.2 定居点规划布局的现状特征
        3.2.1 聚落选址特征分析
        3.2.2 定居点布局空间特点
        3.2.3 院落空间构成与尺度
        3.2.4 规划布局存在问题
    3.3 牧户单元建筑单体的现状特征
        3.3.1 建筑形态特征分析
        3.3.2 建筑构造现状说明
        3.3.3 建筑结构及材料说明
        3.3.4 建筑单体存在问题
    3.4 牧户单元生态能源利用的现状特征
        3.4.1 生态能源利用分类
        3.4.2 生态能源利用概况
        3.4.3 生态能源利用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移民定居点规划布局层面绿色生态技术分析
    4.1 聚落选址特征
        4.1.1 聚落朝向分析
        4.1.2 聚落布局选择
        4.1.3 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4.2 定居点布局特征
        4.2.1 空间布局分析
        4.2.2 外部环境分析
        4.2.3 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4.3 院落空间特征
        4.3.1 院落节能分析
        4.3.2 院落能源利用
        4.3.3 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移民定居点建筑单体层面绿色生态技术分析
    5.1 建筑空间形态
        5.1.1 居住用房体型系数分析
        5.1.2 牲畜棚圈环保分析
        5.1.3 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5.2 建筑细部构造
        5.2.1 屋顶形式性能分析
        5.2.2 窗墙面积比性能分析
        5.2.3 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5.3 建筑结构与材料
        5.3.1 建筑材料热工分析
        5.3.2 建筑结构利用分析
        5.3.3 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绿色生态技术设计实践
    6.1 忽吉图嘎查基本概况
        6.1.1 生态工程概况
        6.1.2 自然地理特征
        6.1.3 社会发展特征
    6.2 忽吉图嘎查布局环境与典型民居建筑现状调研
        6.2.1 定居点布局环境
        6.2.2 原有牧户单元民居
        6.2.3 新建牧户单元民居
    6.3 忽吉图嘎查规划布局绿色生态技术应用方法
        6.3.1 聚落选址优化
        6.3.2 定居点合理布局
        6.3.3 院落生态空间
    6.4 忽吉图嘎查建筑单体绿色生态技术应用方法
        6.4.1 建筑空间形态
        6.4.2 建筑细部构造
        6.4.3 建筑结构与材料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研提纲
附录 B:访谈样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背景
        1.1.3 相关政策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3.1 牧民
        1.3.2 牧民福祉
        1.3.3 草原牧区
        1.3.4 生态移民定居点
        1.3.5 预评价体系
    1.4 国内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1.4.1 国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1.4.2 国内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评价方法概述
        1.6.1 层次分析法
        1.6.2 熵值法
    1.7 创新点
        1.7.1 理论创新点
        1.7.2 实际创新点
    1.8 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研究
        2.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概述
        2.1.2 社区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2.1.3 社区评价体系研究启示
    2.2 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2.2.1 国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2.2.2 国内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2.2.3 生态乡村建设研究启示
    2.3 小结
3 内蒙古中部移民定居点特征及现状研究
    3.1 生态移民定居点特征
        3.1.1 整体布局特征
        3.1.2 房屋建设特征
        3.1.3 面积设置特征
    3.2 定居点牧民福祉现状调研分析
        3.2.1 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3.2.2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3 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3.2.4 社会建设现状分析
    3.3 小结
4 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构建
    4.1 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
        4.1.2 地域性
        4.1.3 可操作性
        4.1.4 公众参与性
        4.1.5 前瞻性
    4.2 预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及思路
        4.2.1 预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4.2.2 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3 评价因子的选取
        4.3.1 准则层的选取
        4.3.2 指标层及指标值的选取
        4.3.3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表4.2):
    4.4 小结
5 预评价体系表权重计算
    5.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5.1.1 专家打分
        5.1.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5.1.3 计算权重
    5.2 熵值法计算权重
        5.2.1 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5.2.2 计算权重
    5.3 计算综合权重
    5.4 小结
6 计算综合评价值及预评价体系应用
    6.1 计算综合评价值
    6.2 制作得分查询表
    6.3 应用方法
    6.4 预评价体系表应用补充
        6.4.1 人居环境建设补充
        6.4.2 经济发展建设补充
        6.4.3 文化教育建设补充
        6.4.4 社会体系建设补充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主要贡献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贡献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
附录C 预评价体系表指标选取依据
附录D 专家打分结果统计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单资源生命周期及流动过程
    2.1 生命周期分析理论概述
    2.2 水资源生命周期及流动过程
    2.3 能源生命周期及流动过程
    2.4 粮食生命周期及流动过程
    2.5 小结
3 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解析
    3.1 水-能源纽带关系解析
    3.2 水-粮食纽带关系解析
    3.3 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机理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水资源管理评价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研究区域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计算
    4.3 水资源管理评价方法研究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密点麻蜥种群间的形态分化及失水和代谢率的环境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麻蜥属的研究进展
    1.2 爬行动物对局域环境的适应
    1.3 F_(ST)-P_(ST)比较
    1.4 爬行动物肺皮失水的影响因素
    1.5 爬行动物代谢率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密点麻蜥形态表型的种群分化及原因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样本的采集及形态数据的收集
        2.2.2 线粒体序列的获得
        2.2.3 环境数据的收集
    2.3 数据分析
        2.3.1 序列信息的分析
        2.3.2 单倍型网络及谱系关系的构建
        2.3.3 种群遗传结构
        2.3.4 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3.5 遗传分化值F_(ST)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2.3.6 表型数据的分析
    2.4 结果
        2.4.1 单倍型网络图以及谱系关系的构建
        2.4.2 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2.4.3 遗传分化系数F_(ST)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2.4.4 群体间的表型差异及差异与气候的关系
        2.4.5 P_(ST)-F_(ST)比较
    2.5 讨论
        2.5.1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2.5.2 表型的分化以及其原因
第三章 海拔梯度、温度、湿度对密点麻蜥失水率与代谢率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的采集与饲养
        3.2.2 失水与代谢数据的收集
        3.2.3 环境微气候数据的调用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
    3.5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干旱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发展概况
        1.2.1 国内相关发展概况
        1.2.2 国外相关发展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第二章 干旱地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节约型环境景观建设
        2.1.1 节约型园林绿地
        2.1.2 节约型园林绿地分类
        2.1.3 国内与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有关的规范标准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低碳城市理念
        2.4.1 低碳城市
        2.4.2 低碳城市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旱地区环境景观分析
    3.1 西北干旱地区基本概况
        3.1.1 干旱地区的自然状况
        3.1.2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分析
    3.2 植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3 水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4 材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5 能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地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有关植物的设计方法
        4.1.1 植物选择原则
        4.1.2 沙漠植物的应用
    4.2 水景设计
        4.2.1 水景设计方法
        4.2.2 植物灌溉
        4.2.3 循环利用雨水资源的方法
        4.2.4 回收利用中水资源
    4.3 干旱地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材料的应用
        4.3.1 地方材料的选用
        4.3.2 环境友好型材料的运用
        4.3.3 环境景观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
    4.4 干旱地区环境景观设计中能源的利用
        4.4.1 环境景观营造中的降耗设计
        4.4.2 采用节能设施降低能源消耗
        4.4.3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 干旱地区环境景观设计实践
    5.1 项目设计概况
        5.1.1 位置境域
        5.1.2 平罗县的人文环境
    5.2 沙漠公园设计实践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七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内蒙古上海庙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和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再生水回用概述
        1.2.1 再生水水源分类
        1.2.2 再生水回用的要求
    1.3 再生水回用的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国外再生水回用现状
        1.3.2 国内再生水回用现状
        1.3.3 再生水回用技术简介
    1.4 课题设计及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城市概况与自然条件
        2.1.1 城市概况
        2.1.2 自然及地质条件
    2.2 进水来源及特点
        2.2.1 进水的来源
        2.2.2 进水的水质特征
    2.3 污水厂运行情况
    2.4 设计依据及原则
        2.4.1 设计依据
        2.4.2 设计原则
    2.5 设计水质及规模
        2.5.1 设计规模
        2.5.2 设计进水水质
        2.5.3 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2.5.4 设计出水水质
        2.5.5 水量平衡及再生水去向
    2.6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
        2.6.1 主要检测指标
        2.6.2 检测方法
        2.6.3 主要仪器设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再生水处理方案比选
    3.1 引言
    3.2 水处理方案论证
        3.2.1 原水水质特征分析
        3.2.2 再生水处理工艺方案概述
    3.3 水处理方案比选
        3.3.1 方案选择时主要考虑因素
        3.3.2 方案比选
    3.4 水处理方案确定
        3.4.1 再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确定
        3.4.2 主体工艺的选择
        3.4.3 混凝药剂的选择
        3.4.4 消毒方式的选择
        3.4.5 排泥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3.5 输水管网的选择
        3.5.1 再生水输水管线管材的选择
        3.5.2 工程造价比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再生水处理工艺设计
    4.1 引言
    4.2 再生水工艺处理单元设计
        4.2.1 原污水厂消毒接触池
        4.2.2 原水池
        4.2.3 混凝沉淀池
        4.2.4 反硝化深床滤池
        4.2.5 纤维转盘滤池车间
        4.2.6 清水池
        4.2.7 清水池送水泵
        4.2.8 加药间
        4.2.9 污泥处理
        4.2.10 冬季蓄水池
    4.3 总图设计
        4.3.1 平面布置
        4.3.2 竖向布置
        4.3.3 再生水厂区
        4.3.4 道路及绿化
    4.4 配套再生水管网工程设计
        4.4.1 再生水管线工程量
        4.4.2 顶管施工方案
        4.4.3 管道附属构筑物
    4.5 效益分析
        4.5.1 投资概算
        4.5.2 营业收入与运营费用
        4.5.3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再生水回用工艺的调试运行分析
    5.1 引言
    5.2 混凝沉淀池的调试运行
        5.2.1 进水量的控制
        5.2.2 絮凝剂用量的确定
        5.2.3 排泥周期的确定
        5.2.4 运行及维护
        5.2.5 混凝沉淀池的效果分析
    5.3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调试运行
        5.3.1 运行模式的确定
        5.3.2 反硝化脱氮的开启
        5.3.3 反冲洗周期的确定
        5.3.4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效果分析
    5.4 纤维转盘滤池的调试运行
        5.4.1 纤维滤布转盘的负载试车操作
        5.4.2 各工作液位的确定
        5.4.3 反冲洗周期及排泥周期
        5.4.4 纤维转盘滤池的效果分析
    5.5 再生水回用工程运行处理效果分析
        5.5.1 进出水COD变化情况
        5.5.2 进出水BOD变化情况
        5.5.3 进出水氨氮变化情况
        5.5.4 进出水总氮变化情况
        5.5.5 进出水总磷变化情况
        5.5.6 进出水SS变化情况
        5.5.7 进出水大肠菌群变化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1.2.2 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4 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5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牧业旗市
        2.1.3 产业结构演进
    2.2 产业结构理论
        2.2.1 产业的分类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2.2.5 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内涵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的本质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
        2.3.3 生态经济理论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体现
    2.4 主体功能区理论
        2.4.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4.2 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2.4.3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2.4.4 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关系
    2.5 小结
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3.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总体特征
        3.1.1 地缘关系敏感
        3.1.2 生态系统脆弱
        3.1.3 民族集中贫困区
        3.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3.1.5 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
        3.1.6 处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3.2 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2.1 产业发展历史
        3.2.2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阶段划分
    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现状
        3.3.1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3.3.2 劳动力变动趋势
        3.3.3 各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3.2.4 各牧业旗市产值对比情况
    3.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3.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3.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3.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3.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3.5.1 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
        3.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综合判断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4.1 理论方法介绍
    4.2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4.2.1 供给因素
        4.2.2 需求因素
        4.2.3 创新和技术因素
        4.2.4 国际因素
        4.2.5 政策制度因素
    4.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指标设定
        4.3.2 计量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4.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评价
    5.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标准
        5.1.1 经济评价标准
        5.1.2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果评价
        5.2.1 产业结构熵
        5.2.2 产业结构相似度
        5.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5.2.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5.2.5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5.2.6 产业结构与牧民收入相关性评价
    5.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评价
        5.3.1 三次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3.2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5.3.3 生态功能区与33个牧业旗市主导产业吻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建议
    6.1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6.1.1 生态优先
        6.1.2 注重民生
    6.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2.1 限制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2.2 重点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3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6.3.1 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的产业政策
        6.3.2 让科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
        6.3.3 产业多元化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1.2.2 中心城市区域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1.2.4 规划方法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3.1.1 区域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社会基础
        3.1.5 城乡建设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3.2.1 城市“三生”空间
        3.2.2 乡村“三生”空间
        3.2.3 城乡“三生”空间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4.1.1 自然环境
        4.1.2 经济发展
        4.1.3 社会基础
        4.1.4 城镇体系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4.5 本章小结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6.2.1 模式建构
        6.2.2 协调机制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6.3.1 经济网络
        6.3.2 社会网络
        6.3.3 生态网络
        6.3.4 基础设施网络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6 本章小结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7.1 传统规划回顾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7.2.1 整体技术框架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书籍类
    期刊杂志类
    学位论文类
    会议论文类
    外文资料
    其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四、鄂托克前旗“七五”期间的节能节水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绿色营建模式研究[D]. 李康.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2]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D]. 王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3]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4]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D]. 周露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密点麻蜥种群间的形态分化及失水和代谢率的环境相关性[D]. 苏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干旱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 刘伯旸.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7]内蒙古上海庙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和运行[D]. 赵一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苗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9]山东能源集团转型升级步履强健[J]. 王勉励,袁宏,姜玉泰. 山东画报, 2017(01)
  • [10]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奥托克前旗“七五”期间节能节水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