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 X 线检查(文献复习)

膝关节半月板 X 线检查(文献复习)

一、膝关节半月板的X线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宇[1](2021)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膝骨关节炎骨赘的初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邓豪[2](2021)在《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随病变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颜虎勇[3](2021)在《麦角甾醇通过激活Nrf2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

许力彬[4](2021)在《双能CT和超声在检测下肢痛风性关节炎中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和超声(US)在探查下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中尿酸盐结晶(MSU)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患者75例,患者接受双能CT与超声检查,两项检查在一周内完成,双能CT检查结果由1名放射科诊断医师经后处理后观察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超声检查结果由1名超声科医师观察是否存在双轨征,并记录下尿酸盐沉积位置,将下肢分成膝、足踝两组,再将膝关节按解剖结构分为关节腔内组和关节腔外组,足踝关节按照部位分为A、B、C三个研究组,分别为:A组为踝关节;B组为跗跖关节以及跗骨;C组为跖趾关节以及跖骨、趾骨。应用卡方检验、kappa检验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75名,61名男性和14名女性,年龄范围21-75岁(平均年龄51.9岁),尿酸水平(254.1-720.05μmol/L),平均值485.27±108.05μmol/L,CRP范围4.71-11.3mg/L,75名患者中有65名(86%)患者的双能CT检查结果为阳性,75名患者中有52名(69%)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为阳性,双能CT检测尿酸盐结晶沉积的阳性率高于超声,P<0.05。下肢分为膝、足踝关节,膝、足踝两组双能CT和超声阳性率均有差异。在膝关节中,关节腔外组双能CT和超声阳性率有差异p<0.05。在足踝关节中,B组、C组双能CT和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双能CT对下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中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测敏感性更高,是探查膝、足踝痛风性关节炎中尿酸盐结晶更准确的方法。

洪武智[5](2021)在《虎潜丸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虎潜丸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损伤的临床疗效,拟为临床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板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为虎潜丸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两组均予塞来昔布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运动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虎潜丸。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的第2周、第4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股四头肌痿缩程度、ROM、Lysholm评分、以及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症候疗效;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股四头肌的痿缩程度、ROM、Lyshol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股四头肌的痿缩程度:两组治疗2周、4周、治疗后1个月的股四头肌的痿缩程度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2周、4周、治疗后1个月的股四头肌的痿缩程度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Lysholm评分:两组间治疗2周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后Lysholm评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治疗2周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Lysholm评分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ROM:两组间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后ROM评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2周、4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ROM评分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证候疗效对照组:治愈1例(3.33%),好转21例(70.00%),未愈8例(26.67%),总有效率73.33%;试验组:治愈5例(16.66%),好转22例(73.33%),未愈3例(10.00%),总有效率90%;对总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虎潜丸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损伤,可有效缓解股四头肌的痿缩,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活动等,从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相比于单纯使用运动疗法治疗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更佳。

关健雷[6](2021)在《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下影像学特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KOA初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功能障碍,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行走困难,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可出现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表现为膝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度减小,不能直立行走,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长期卧床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增加死亡率。所以对KO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临床问题。现代医学体系中对KOA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特征,KOA的唯一治愈方式为膝关节置换术,但KOA患者普遍高龄手术风险高,并且膝关节置换术及术后康复的医疗经济负担较大,使得很大一部分KOA患者未得到有效治愈。中医体系下KOA属于“骨痹”范畴,运用八纲辨证及脏腑辨证进行中医证型辨证分型指导临床诊疗,对于保守治疗延缓KOA的进展具有一定临床效果,所以中西医结合探究中医辨证分型体系下KOA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日后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是目前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1)探究KOA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下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分布差异;(2)探究KOA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表现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12-2021.03于中日友好医院初次就诊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KOA患者37例,统计收录患者一般资料、膝关节专科查体信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以及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资料,并对患者X线和肌骨超声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由骨科医师对患者膝关节X线平扫(正位、侧位以及轴位)片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膝关节内外侧间隙、股胫角、胫骨上角、股骨下角、髁角、髌骨高度、髁间沟角、髌骨指数、髌骨适合角、外侧髌骨角、髁间角以及髋-膝-踝角(也称为HKA角)数值、骨赘程度、是否软骨下骨硬化,并对膝骨关节炎X光影像学分级(也称为K-L分级)进行评估,记录相关数据;(2)由超声科医师对患者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股四头肌厚度、髌腱厚度、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滑车软骨厚度、内侧间隙、外侧间隙、内外侧半月板突出厚度、外侧副韧带厚度、内侧副韧带厚度、髂胫束厚度、鹅足腱止点厚度、股二头肌厚度、囊肿长径、囊肿深度、半月板是否内突、半月板是否外突、囊肿是否存在,记录相关数据。并根据KOA中医证型分型指南对KO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包括气滞血瘀证、气血虚弱证、寒湿痹阻证和肝肾亏虚证。将记录的数据资料导入到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内容包括:(1)对纳入的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2)根据是否为某一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两组,“是”组包括是该证型的患者,“否”组包括合并除了是该证型以外的其他三种证型的患者。最终得到以下四种分组类型:气滞血瘀证组和非气滞血瘀证组,气血虚弱证和非气血虚弱证组,寒湿痹阻证组和非寒湿痹阻证组以及肝肾亏虚证组和非肝肾亏虚证组,并分别对不同证型下“是”“否”两组间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分布情况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根据不同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认为具有显着性差异;(3)采用Kendall相关系数对KOA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0.05认为具有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表示零相关,相关系数在0与1之间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在-1与0之间为负相关。研究结果:本临床研究共纳入患者34例(37膝):男性8例(9膝,24.3%),女性26例(28膝,75.7%),患者总体年龄呈正态分布,年龄最大为80岁,年龄最小为47岁,年龄平均值为66.96±8.07岁。中医辨证分型情况:肝肾亏虚型7膝(18.9%)、气血虚弱型14膝(37.8%)、寒湿痹阻型8膝(21.6%)以及气滞血瘀型8膝(21.6%)。两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的结果为:1)气血虚弱证组和非气血虚弱证组:内侧关节间隙(P=0.049<0.05)、髌骨高度(P=0.03<0.05)、髁间沟角(P=0.03<0.05);2)肝肾亏虚证组和非肝肾亏组证组:X光下:髁间角(P=0.01<0.05);超声下:囊肿长径(P=<0.05),囊肿是否存在(P=0.01<0.05);3)寒湿痹阻证组和非寒湿痹阻证组:X光下:胫骨下角(P=0.012<0.05);超声下:股四头肌(P=0.01<0.05)、内侧副韧带(P=0.012<0.05);4)气滞血瘀证组和非气滞血瘀证组:X光下:髌骨高度(P=0.032<0.05)、股胫角(P=0.024<0.05)、髁间沟角(P=0.00<0.05)、髁间角(P=0.04<0.05)。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显着性的结果为:1)气血虚弱证:X光下:内侧间隙(P=0.049<0.05;相关系数=0.28)、髌骨高度(P=0.02<0.05;相关系数=0.31)、髁间沟角(P=-0.29<0.05;相关系数=0.03);2)肝肾亏虚证:是否晨僵(P=0.04<0.05;相关系数=0.34);X光下:髁角(P=0.04<0.05;相关系数=-0.28)、髁间角(P=0.32<0.05;相关系数=0.32)、外侧副韧带(P=0.02<0.05;相关系数=0.32)、是否有囊肿(P=0<0.05;相关系数=0.47)、囊肿横径(P=0.01<0.05;相关系数=0.41);3)寒湿痹阻证:是否有屈曲畸形(P=0.03<0.05;相关系数=0.37);X 光下:胫骨下角(P=0.01<0.05;相关系数=-0.35)、股四头肌(P=-0.30<0.05;相关系数=0.03)、内侧副韧带(P=0.01<0.05;相关系数=-0.36);4)气滞血瘀证:VAS评分(P=0.04<0.05;相关系数=0.34);X光下:股胫角(P=0.02<0.05;相关系数=0.37)、髌骨高度(P=0.03<0.05;相关系数=-0.3)、髁间沟角(P=0.01<0.05;相关系数=0.36)、髁间角(P=0.04<0.05;相关系数=-0.29)。研究结论:(1)内侧关节间隙、髌骨高度、髁间沟角在气血虚弱证组和非气血虚弱证组中分布有差异;髁间角、囊肿长径、有无囊肿在肝肾亏虚证组和非肝肾亏组证组中分布有差异;胫骨下角、股四头肌肌腱厚度、内侧副韧带厚度在寒湿痹阻证组和非寒湿痹阻证组中分布有差异;髌骨高度、股胫角、髁间沟角、髁间角在气滞血瘀证组和非气滞血瘀证组中分布有差异。(2)内侧间隙、髌骨高度气血虚弱证正相关,髁间沟角与气血虚弱证负相关;晨僵、髁间角、外侧副韧带、有囊肿、囊肿横径与肝肾亏虚证正相关,髁角与肝肾亏虚证负相关;有屈曲畸形与寒湿痹阻证正相关,胫骨下角、内侧副韧带厚度、股四头肌厚度与寒湿痹阻证负相关;VAS评分、股胫角、髁间沟角与气滞血瘀证正相关,髁间角、髌骨高度与气滞血瘀证负相关。

张宗仕[7](2020)在《经筋理论指导下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9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患者,并按就诊顺序采用抽签法将选中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1、关节镜+针刀组: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针刀治疗;2、关节镜组:膝关节镜清理术;3、针刀组:针刀治疗。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1次,针刀松解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3组术后均予消炎、止痛、手法及指导功能锻炼处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3个月对三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评分,以及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行负重位X线以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上述相关数据运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课题实际完成90例,其中关节镜+针刀组30例,关节镜组30例,针刀组30例,三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患病部位及K-L分级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2周、3个月,在VAS评分、Lysholm评分上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在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方面均有疗效;治疗后三组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的疗效更为优异。3、治疗结束后3个月,在股胫角上,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均可改善下肢力线;治疗后三组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可更有效改善下肢力线;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与治疗前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治疗后3个月在改善膝关节间隙方面均有疗效;但三组膝关节内、外侧间隙组间比较,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三组之间在改善膝关节内、外侧间隙方面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膝关节关节软骨磨损情况及病程进展有关。结论: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膝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早、中期K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可改善下肢力线。

邱颖斐[8](2020)在《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率对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膝关节(knee joint)是人体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运动与承重关节,这一特点使其成为比较容易损受损的关节之一,其中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最容易发生磨损的解剖结构,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各组成结构的损伤概率也将增加。ACL是维持膝关节功能稳定的重要韧带结构,一旦ACL发生损伤甚至断裂将导致局部疼痛甚至不能活动,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是膝关节在屈伸活动过程中股骨髁间窝与ACL发生摩擦、撞击,以膝关节局部肿胀、反复积液、疼痛及伸直受限为常见临床症状的病态综合征。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暂无统一定论,大量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为其重要原因,随着骨关节炎的加重而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致残;因此尽早干预膝关节慢性损伤,对保存膝关节功能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大意义。目的:探究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后髁间窝扩大率与术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因髁间窝撞击综合征行膝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术的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出20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女各10例,左膝11例,右膝9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不适、“交锁感”、活动受限,膝关节不稳;其中日常生活中患膝有绞锁感12例,疼痛显着对患者生活或工作造成影响的16例,伴有半月板损伤患者7例,年龄在35岁-70岁之间。在我院给予行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行磁共振检查并测量髁间窝宽度与股骨髁宽度并给与VAS评分、Lyshol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数据汇总后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患者术前平均髁间窝宽度为17.27±0.78mm,术后为21.13±1.01mm,平均髁间窝宽度指数为0.21±0.0078,术后为0.26±0.0186,术后患者髁间窝宽度较前明显增宽,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术前VAS评分平均分为7.50±0.61,术后为2.45±0.76,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分为67.10±4.14,术后为82.70±6.10,术后患肢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显着改善(P<0.01);所有病例髁间窝扩大率位于0.01-0.13之间,将其分为3组(0.01-0.05、0.05-0.09、0.09-0.13),并根据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变化将疗效划分三个等级(优、良、一般),其中髁间窝扩大率为0.05-0.09疗效为“优”的患者7例,为“良”的患者1例,疗效“一般”患者0例,髁间窝扩大率为0.01-0.05疗效为“良”患者3例,疗效“一般”患者3例,髁间窝扩大率为0.09-0.13疗效为“良”患者2例,疗效“一般”患者4例,应用确切概率法检验,术后髁间窝扩大率为0.05-0.09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所有病例术中出血极少,手术时间短,无伤口感染,无血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关节镜下行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髁间窝扩大率在0.05-0.09术后疗效最佳,为临床使用该术式的操作规范提供参考价值。

夏子麒[9](2020)在《肌骨超声下膝骨关节炎中医“经筋”病灶治疗部位特征表现》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主要产生膝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的症状,从发病到KOA终末期阶段,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逐渐丧失,在日常生活活动与工作中造成困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KOA阶梯化治疗相关理念的提出,强调了对于KOA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中医针灸、针刀、推拿等治疗手段以“经筋”病灶等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解剖学与运动医学理论治疗KOA,疗效确切,为不同阶段KOA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高频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MSKUS)技术的发展使得肌骨超声成为当前临床观察躯体、四肢各关节浅表组织结构形态重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其实时、操作便捷、无创等特点使得肌骨超声能够在临床与中医针灸、针刀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直接展示出中医方法治疗部位的组织形态特点,使传统经筋病灶等理论量化定义描述成为可能。研究目的:1.利用肌骨超声观察针刀常用治疗部位具体组织形态特点,总结经筋辨证分型各经病变发病规律,为中医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2.根据高频肌骨超声影像学结果,总结分析KOA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程度与患者一般情况、VAS评分、KOA影像学K-L分级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探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在KOA病程中起到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11-2020.3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并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KOA患者20例,统计患者一般信息、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并完善患者膝关节X线平扫及K-L分级(Kellgren-Lawrence分级)。对患者膝关节进行经筋查体,记录并标记具体经筋病灶点及针刀常用治疗部位。首先由超声科医师对患者膝关节局部标记部位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再使用肌骨超声常规流程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整体检查,将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滑囊、积液以及关节软骨等结构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形成报告并储存。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共38膝,男性9例(45%),女性11例(55%),年龄47~84岁,年龄最大患者84岁,最小47岁,平均64.63±10.270岁。其中观察双侧膝关节18例,单侧膝关节2例(均为右膝)。患者患肢VAS疼痛评分平均7.00(6.00,8.00),高于一般正常人群。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67.74±8.732分。所有膝关节K-L分级均在Ⅰ级以上。其中Ⅱ级9膝,Ⅲ级13膝,Ⅳ级16膝。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膝关节功能HSS与VAS评分呈显着负相关(P=0.008<0.01)。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与影像学K-L分级呈显着负相关(P<0.01)。2.中医辨证分型:20例KOA患者辨证分型,其中3例患者为寒湿痹阻型,4例为湿热痹阻型,2例为气滞血瘀型,7例肝肾亏虚型,4例患者为气血亏虚型。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各个中医分型中X线K-L分级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P=0.35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膝依据中医经筋查体结果辨证分型,结果单一证型中足阳明经筋型、足三阴经筋型、足少阳经筋型各5膝,没有单独出现足太阳经筋病变的膝关节。复合证型中足阳明-足三阴经筋型11膝,占到总数的28.9%。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比较经筋分型X线K-L分级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P=0.25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影像学K-L分级的关系:按照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股四头肌肌腱(P=0.002<0.05)、内侧半月板外凸(P=0.011<0.05)、内侧髁软骨厚度(P=0.026<0.05)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呈明显相关。按照有序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统计结果示髌上囊关节囊厚度(P=).041<0.05)、关节积液(P=0.03<0.05)、内侧髁软骨厚度(P=0.006<0.05)、髁间软骨厚度(P=0.024<0.05)、外侧软骨厚度(P=0.048<0.05)与膝关节影像学K-L分级有明显相关性。结论:1.传统中医辨证分型与KOA膝关节影像学表现、关节功能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辨证要素。2.膝痹经筋辨证中以足阳明经筋型和足阳明-足三阴经筋型为主。阳性病灶点以鹤顶次、成腓间、髎膝间和委中次最为常见,符合针刀常用治疗部位的分布。3.MSKUS能够清晰显示、评估KOA中医治疗常用部位下组织结构病变表现。其中股四头肌肌腱、内侧半月板外凸与是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股骨内侧髁软骨厚度是膝关节功能的保护因素。髌上囊关节囊厚度、关节积液、股骨远端关节软骨与KOA患者关节骨性结构改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张晓芸[10](2020)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和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和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系统检索了公开发表至2018年11月的所有关于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的中英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制定文献的筛选纳入标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的数据提取及分析。计算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置信区间(95%CI)作为连续型变量的汇总统计,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I)作为二分类变量的汇总统计。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卡方(χ2)和I2检验量化统计异质性。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篇为英文文献,8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和盘状半月板切除术比较,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率、术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简称IKD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术后使用Ikeuchi法评价半月板手术效果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对比盘状半月板切除术而言,具有术后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二、膝关节半月板的X线检查(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膝关节半月板的X线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4)双能CT和超声在检测下肢痛风性关节炎中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双能CT简介
    2.2 双能CT与痛风性关节炎
        2.2.1 痛风的诊断
        2.2.2 双能CT检测尿酸盐沉积
        2.2.3 双能CT评估痛风治疗疗效
        2.2.4 双能CT的局限性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入选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分组方法
    3.3 检查方法
        3.3.1 双源CT
        3.3.2 超声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水平双能CT和超声阳性率比较
    4.2 膝、足踝关节双能CT与超声阳性率比较
    4.3 膝关节双能CT和超声阳性率比较
    4.4 足踝关节双能CT与超声阳性率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虎潜丸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药物来源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内容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临床观察指标
        3.3 药物安全性评估
        3.4 不良反应观察
        3.5 疗效观察时间
    4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性别比较
        1.2 年龄、病程比较
    2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股四头肌痿缩程度、ROM及Lysholm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评分的组间比较
        2.4 两组疗效比较
    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1 西医对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1.1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概述
        1.2 流行病学
        1.3 半月板解剖
        1.4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2 西医的治疗进展
        2.1 西医保守治疗
        2.2 西医手术治疗
    3 中医对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3.1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历史沿革
        3.2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的病因病机
    4 中医的治疗进展
        4.1 中药内治法
        4.2 中药熏洗法
        4.3 推拿手法
        4.4 针灸治疗
    5.虎潜丸的研究应用
        5.1 临床应用
        5.2 病因病机
        5.3 组方分析
    6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7 安全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运动疗法在退变性膝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下影像学特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影像学及中西医辨证在膝骨关节炎诊疗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中医与西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1.2.2 肌骨超声、核磁共振以及X光在临床诊查KOA中的应用现状
        1.2.3 KOA在肌骨超声、核磁共振以及X射线影像学手段中的特征表现
    1.3 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的结合
    1.4 总结
    综述部分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第三部分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2.1 KOA诊断标准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纳入后脱组标准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3.3.1 临床资料
        3.3.2 中医辨证分型
        3.3.3 影像学表现特征
    3.4 建立数据库
    3.5 统计学分析
        3.5.1 KOA不同中医证型下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3.5.2 KOA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像学表现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中医证型分布
    4.3 K-L分级及其他影像学特征
    4.4 KOA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下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分布差异
    4.5 KOA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表现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部分 讨论
    5.1 实验设计背景
        5.1.1 膝关节骨性关节的严重性
        5.1.2 中医研究与西方医学研究结合的困境
        5.1.3 乳腺癌相关研究的启发
        5.1.4 实验设计
    5.2 临床数据分析
        5.2.1 临床数据整理
        5.2.2 中医证型分组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5.3 本实验存在的局限性
        5.3.1 样本数量问题
        5.3.2 中医辨证
        5.3.3 缺乏正常对照组
        5.3.4 影像学系统误差的存在
    5.4 解决局限性可能的办法
    5.5 展望:提出新问题
正文部分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附录1: 膝骨关节炎临床情况调查表
    附录2 X线信息登记表
    附录3 肌骨超声信息登记表
    附录4 评分登记表
    附录5 Kellgren-Lawrence(K-L)分级
    附录6 连续性变量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附录7 分类型变量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个人简历
致谢

(7)经筋理论指导下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脱落病例处理
研究方法
    1 研究分组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所需器械
        2.2 关节镜+针刀组: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针刀治疗
        2.3 关节镜组:膝关节镜清理术
        2.4 针刀组:针刀治疗
    3 注意事项
    4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4.1 VAS评分
        4.2 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
        4.3 X线片变化评价
        4.4 疗效评价标准
    5 观测安全性、不良反应
        5.1 观测安全性
        5.2 观测不良反应
    6 统计方法
结果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三组治疗前各指标组间比较
        2.1 三组治疗前VAS评分
        2.2 三组治疗前Lysholm评分
        2.3 三组治疗前股胫角
        2.4 三组治疗前膝关节内侧间隙
        2.5 三组治疗前膝关节外侧间隙
    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3.1 VAS评分比较
        3.2 Lysholm评分比较
        3.3 X线指标比较
    4 三组总体疗效比较
    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学认识
    2 经筋理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指导意义
        2.1 经筋的概述
        2.2 六足经筋的循行特点
        2.3 经筋的生理功能
        2.4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
    3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3.1 针刀的概述
        3.2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4 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4.1 膝关节镜历史发展
        4.2 膝关节镜的疗效争议
        4.3 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与广泛清理术的区别
        4.4 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4.5 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局限性
    5 经筋理论指导下膝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
    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价指标的选择
    7 研究结果分析
    8 评价
    9 安全性分析
    10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率对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及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设备及仪器
    3.术前准备
    4.手术步骤
    5.术后处理
    6.观察指标
    7.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手术前后髁间窝相关指标变化
    2.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3.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及疗效分组
    4.一般资料比较
    5.其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
    6.结果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髁间窝撞击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八、致谢

(9)肌骨超声下膝骨关节炎中医“经筋”病灶治疗部位特征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超声检查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1. KOA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
        2. KOA超声检查的特征表现
        3. 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超声检查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经筋理论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1. 经筋理论基本概念
        2. 十二经筋的特点
        3. 膝骨关节炎经筋病机
        4. 膝骨关节炎的经筋辨证
        5.KOA治疗中经筋理论的应用
        6.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中医诊断分型
        3.3 影像学检查
        3.4 肌骨超声检查
        3.5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2.1 中医常规辨证
        2.2 中医经筋辨证
        2.3 经筋病灶点分布规律
    3. 肌骨超声检查结果
        3.1 膝关节前侧
        3.2 膝关节内侧:
        3.3 膝关节外侧:
        3.4 侧副韧带和半月板外凸的关系
        3.5 膝关节后侧
        3.6 股骨远端软骨厚度
        3.7 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影像学K-L分级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的关系
讨论
    1. KOA临床症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1 疼痛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
        1.2 X线影像学表现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
    2. KOA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2.1 膝痹的中医常规辨证分型
        2.2 膝痹的经筋辨证分型
        2.3 膝关节组织损伤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3. KOA中医常用治疗部位MSKUS表现特征
        3.1 MSKUS下肌肉和肌腱病变表现
        3.2 MSKUS下膝关节侧副韧带和半月板病变表现
        3.3 Baker囊肿的MSKUS表现
        3.4 膝关节股骨远端关节软骨MASU表现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和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估方法
    1.4 数据提取
    1.5 Meta分析及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
    2.2 术后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
    2.3 术后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
    2.4 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简称 IKDC评分)
    2.5 术后用 Ikeuchi 法评价盘状半月板手术效果优良率
    2.6 术后并发症
    2.7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膝关节半月板的X线检查(文献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膝骨关节炎骨赘的初步应用研究[D]. 陈春宇. 南华大学, 2021
  • [2]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随病变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初步应用研究[D]. 邓豪. 南华大学, 2021
  • [3]麦角甾醇通过激活Nrf2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D]. 颜虎勇. 南华大学, 2021
  • [4]双能CT和超声在检测下肢痛风性关节炎中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的比较[D]. 许力彬. 吉林大学, 2021(01)
  • [5]虎潜丸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洪武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下影像学特征变化研究[D]. 关健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经筋理论指导下关节镜联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宗仕.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率对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疗效的影响[D]. 邱颖斐.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4)
  • [9]肌骨超声下膝骨关节炎中医“经筋”病灶治疗部位特征表现[D]. 夏子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和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D]. 张晓芸.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膝关节半月板 X 线检查(文献复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