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低品位磷矿制液体磷酸铵肥料(论文文献综述)
蔡远扬[1](2021)在《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区磷肥的施用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磷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然而磷素在酸性土壤上极易被固定导致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中国东南部是重要的作物种植区,该区域大部分耕地为酸性土壤。研究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区磷肥的施用效应,并剖析不同类型磷肥施用效应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未来中国磷肥产业的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荟萃分析、土壤培养试验及盆栽试验,探究东南部酸性土壤上不同磷肥的施用效应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上钙镁磷肥的增产效应总体优于水溶性磷肥,受土壤条件等因素影响,钙镁磷肥的增产效应并不是始终高于水溶性磷肥。其中,影响钙镁磷肥施用效应最主要的因素是土壤p H值,当土壤p H低于5.8时,钙镁磷肥的施用效果优于水溶性磷肥,当土壤p H高于5.8时,钙镁磷肥的施用效果反而不如水溶性磷肥。(2)在酸性土壤中,水溶性磷肥扩散速率高于钙镁磷肥。施肥28天后,水溶性磷肥在酸性土壤中的扩散距离明显比钙镁磷肥远,同时磷肥的扩散明显影响了扩散区域的土壤p H值。(3)钙镁磷肥在酸性土壤上的施用效应显着优于聚磷酸铵、磷酸二铵以及磷酸二铵和钙镁磷肥混施。相比其他三种磷源,钙镁磷肥不仅能够显着提高酸性土壤的土壤p H值,还能够补充供试酸性土壤所缺乏的钙、镁矿质营养元素,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王辛龙,许德华,钟艳君,严正娟,罗涛,杨秀山,吴振国,钟本和[2](2020)在《中国磷化工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磷化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低品位磷矿生产高浓度磷肥、湿法磷酸精制、湿法磷酸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及工业级磷酸一铵等产品国产化技术为中国磷化工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局面。近期开发的聚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磷系阻燃材料、电池级磷酸二氢铵、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产品,表明磷化工行业正从粗放的资源环境型产品向附加值高的精细磷化工产品转型。
张莉[3](2020)在《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李比希的植物营养学说,土壤中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后,地力减弱,需要补充新的养分,保证作物生长需求。肥料对作物的增产至关重要,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肥料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土壤,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亟需改变传统施肥模式,实现肥料的精准施用。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水灌溉,节水省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迎来发展机遇。水溶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配套产品,绿色环保,符合国家肥料减施增效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水溶肥原料来源少,价格高,不能普遍适用于农作物。磷酸脲可为作物提供氮磷营养元素,但其养分含量低。聚磷酸铵作为一种水溶肥原料,氮磷营养成分含量高,施用安全性高,但国内产量低,尚未形成规模化。湿法磷酸和尿素合成磷酸脲的结晶过程及磷酸脲与尿素的聚合过程复杂,需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磷酸脲的结晶热力学磷酸脲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溶解度曲线拟合为Apelblat方程,溶解过程吸热、自发且快速。温度和搅拌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变窄,而冷却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增加。搅拌速率、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增加均使磷酸脲结晶诱导期减少。固液界面张力表明,磷酸脲的结晶过程为初级非均相成核。杂质均使溶解度、介稳区和诱导期增加。为减少工艺流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原料中Al3+、Mg2+、Fe3+及SO42-的摩尔浓度低于0.2%。(2)磷酸脲的结晶动力学根据测定的磷酸脲结晶液的悬浮密度、过饱和度、晶体体积形状因子以及粒度分布,采用矩量变换法计算出晶体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粒度分析表明,磷酸脲晶体生长为粒度无关生长。采用1st Opt软件对数据拟合分析,得到成核及生长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方程的分析表明,升高温度和增加过饱和度时,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增加,由于成核动力学方程中过饱和度指数较大,因此成核速率增长更快。晶体成核为二次成核,晶体生长过程为表面反应控制。晶体成核速率随悬浮密度的增加而增加。(3)磷酸脲的制备湿法磷酸(w(P2O5)25.23%)合成磷酸脲的优惠工艺条件为,湿法磷酸与尿素摩尔比为1.05:1,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60 min,结晶时间为18 h,磷酸脲的产率为63.58%,产品中氮和五氧化二磷含量分别为17.2%和44.3%,符合工业磷酸脲的标准GB/T 27805-2011。FTIR和XRD分析表明,湿法磷酸成功合成了磷酸脲,磷酸脲成分和结构不变。热分析表明,磷酸脲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易储存。(4)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Al3+、Fe3+、Mg2+及SO42-均使磷酸脲的产率下降。杂质加入后,磷酸脲产品氮磷含量仍符合国家标准GB/T 27805-2011。Al3+、Fe3+、F-使磷酸脲粒度减小,晶体之间分散性差,而Mg2+及SO42-使晶体的分散性更好,透明度较高且形状规则。粒度分析表明,Al3+、Fe3+和SO42-使磷酸脲晶体粒度降低。因此,在工业化生产中,应控制原料中Al3+、Fe3+、SO42-及F-的含量,提高磷酸脲产品的质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晶体。(5)聚磷酸铵的制备以湿法磷酸制备的磷酸脲为原料合成聚磷酸铵(APP)的优惠工艺条件为:尿素与磷酸脲摩尔比为2.1:1,反应温度为210°C,反应时间为65 min。聚磷酸铵产品的聚合度为25.31,在25°C水中的溶解度为3.94 g·(100 g)-1,为可溶性物质。聚磷酸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68.13%,氮含量为13.72%。FTIR和XRD分析表明,制备的产品为Ⅰ型聚磷酸铵。热分析表明,聚磷酸铵易于常温储存。SEM分析表明,聚磷酸铵产品疏松多孔。(6)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降低p H值和升高温度有利于氮磷的释放。抛物线方程、Elvoich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均能拟合释放过程,其中,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最佳。氮磷元素释放过程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和p H值降低而降低,水解活化能处于聚磷酸盐的水解活化能范围。综上所述,磷酸脲的结晶过程机理研究丰富了磷酸脲的结晶理论,为工业生产磷酸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湿法磷酸成功合成出磷酸脲,省去对湿法磷酸的净化,优化传统工艺;以湿法磷酸合成的磷酸脲为原料制备的Ⅰ型聚磷酸铵,可溶于水;探究了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释放过程,为聚磷酸铵作为水溶肥施用提供指导,提高肥料利用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湿法磷酸的利用率,缓解高品质磷资源短缺,对水溶肥的推广及应用有重要意义。
谌勇,杨三可,解田,陶绍程,龙庆兰,刘旭[4](2020)在《高聚合率的水溶性聚磷酸铵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以湿法磷酸和尿素为原料制备高聚合率的水溶性聚磷酸铵,考察了尿素与磷酸的物质的量比、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聚磷酸铵聚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尿素与磷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4、聚合温度为180℃、聚合时间为1.0 h,所得产品的聚合率为98.20%,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为63.33%,氮质量分数为13.85%。该产品水溶性良好,通过XRD分析确定聚磷酸铵的晶型为Ⅰ型聚磷酸铵。
魏萌[5](2019)在《打造国家磷化工清洁样板 金正大磷化工四大装置投产,助推减肥30%中国方案落地》文中认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技术和产品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撑;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开展产业联合协同发展。"就在刚刚结束的"2019世界磷肥和复合肥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的《化肥绿色发展宣言》还在人们耳畔回响之时,近日,被誉为"亚洲磷仓"的贵州瓮安传来了喜讯:金正大集团磷化工项目四大装置正式投产。此次金正大集团投产的20万吨/年
卢玉莲,张钦,张富强,韩瑜,张澜曦,张娇[6](2019)在《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应用前景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现有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存在的磷回收率及磷精矿品位偏低、磷尾矿堆存带来巨大环境风险等问题,开发了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煅烧、硝酸铵浸出钙镁制取高品质低镁磷精矿及回收高纯钙镁产品集成技术。该技术无新的尾矿产生及废水排放,磷回收率大于99%,磷精矿P2O5品位高达36%~38%、MgO质量分数为0.3%~0.8%,可以满足磷矿湿法及热法深加工对磷精矿品质的要求;回收的高纯碳酸钙、氢氧化镁产品为下游深加工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技术为构建磷钙镁一体化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的绿色环保工艺。
王朝玲[7](2019)在《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及与磷酸一铵配施对果菜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磷肥的利用率很低,通常只有10%25%,使磷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研发高效的新型磷肥及制定合理高效的配施方式势在必行,聚磷酸铵作为一类新型的水溶磷肥,氮磷元素含量高,水溶性强,且具有螯合性、缓释性,国内对聚磷酸铵的农用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本试验以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对新研发的聚磷酸铵肥料进行肥效研究,主要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大田试验及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与磷酸一铵及磷酸一铵与低聚磷酸铵配施对黄瓜和番茄生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培养试验表明,此聚磷酸铵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够使土壤的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加。2)水培试验表明,施用高聚磷酸铵可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施用磷酸一铵可促进番茄植株对磷的吸收。3)盆栽黄瓜试验表明,施用磷酸一铵可增加植株生长前期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促进了苗期植株的生长,施用高聚磷酸铵可显着提高结果期植株的磷吸收量,促进了植株生长,7:3配施可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植株生长指标高于单施磷酸一铵或低聚磷酸铵,是一种较好的配施方式。各磷肥处理的黄瓜产量差异不显着,其中3:7配施的黄瓜产量较高,5:5配施次之,均大于单施磷酸一铵或低聚磷酸铵处理,施用低聚磷酸铵和7:3配施提高了黄瓜的糖分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4)盆栽番茄试验表明,施用低聚磷酸铵可促进苗期植株生长,施用高聚磷酸铵可促进花期植株对磷的吸收,磷累积量分别比磷酸一铵和低聚磷酸铵处理高95.63%、70.64%,促进植株生长,7:3配施可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磷累积量分别比磷酸一铵和低聚磷酸铵处理高51.06%、44.28%。5)大田番茄试验表明,施用磷酸一铵可促进苗期植株对磷的吸收,施用高聚磷酸铵可显着提高成熟期植株的磷吸收量,分别比磷酸一铵和低聚磷酸铵处理高59.81%、50.22%,显着提高了番茄成熟期植株的各生长指标,7:3配施促进了苗期和结果期植株对磷的吸收,促进了植株生长。施用高聚磷酸铵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分别比磷酸一铵和低聚磷酸铵处理高59.81%、50.22%,施用聚磷酸铵可提高番茄的品质,3:7配施有助于提高番茄品质,高于其他配施及磷酸一铵处理。
王凤霞,刘旭,杨俊,胡国涛,陶绍程,龙庆兰,李会勇[8](2018)在《农用聚磷酸铵研究概况》文中认为主要介绍农用聚磷酸铵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概况以及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前景等。
周金刚[9](2018)在《盐酸—复盐沉淀法制备磷酸铵盐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针对盐酸法湿法磷酸工艺所存在的水溶性氯化钙与磷酸的难以简洁、有效分离、氯化钙废液的后续处置困难等关键技术问题,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三聚氰胺具有高度的结构稳定性,能与磷酸反应生成难溶的磷酸三聚氰胺复盐沉淀的原理,创新性提出“盐酸-复盐沉淀法”制备磷酸铵盐工艺,并着重开展了盐酸酸浸、磷酸三聚氰胺复盐沉淀制备工序的优化工艺条件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磷矿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所用的磷矿粉原样主要由磷灰石、白云石以及二氧化硅三种物质组成,P2O5含量为27.86%,属于中品位磷矿。(2)所确定的盐酸浸取工序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min、酸比1.1:1、盐酸溶液浓度7mol·L-1。此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结果为P2O5的平均浸取率达96.70%。(3)所确定的磷酸三聚氰胺复盐沉淀工序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粗磷酸溶液浓度0.6mol·L-1、三聚氰胺与磷酸的摩尔比(C3H6N6:H3PO4)1.5:1、反应时间1.5h。此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结果为酸浸母液中磷酸的沉淀率达 98.27%。(4)初步实验结果显示磷酸三聚氰胺复盐氨水氨解可行,磷酸三聚氰胺的分解率可达92.40%,三聚氰胺的回收率可达99.60%。所回收的三聚氰胺固体为纯相单斜晶型的三聚氰胺,所制备的磷酸铵盐样品确定为磷酸二氢铵。
张富强,顾春光,张钦,卢玉莲,韩瑜,张澜曦[10](2016)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农用聚磷酸铵工艺路线探讨》文中提出对国内外磷矿铁、镁、铝杂质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过磷酸生产的影响。介绍农用聚磷酸铵及原料过磷酸的生产工艺。探讨采用化学选矿方法获得低镁磷精矿制取过磷酸及农用聚磷酸铵工艺路线及经济成本。结果表明,我国含镁中低品位磷矿通过化学选矿预处理制过磷酸及农用聚磷酸铵在生产工艺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尤以煅烧-铵盐浸取法选矿,直接浓缩法制过磷酸生产聚磷酸铵的成本最低,最具竞争力。
二、中低品位磷矿制液体磷酸铵肥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低品位磷矿制液体磷酸铵肥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区磷肥的施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磷肥在酸性土壤上的溶解扩散特性及对土壤p H的影响 |
1.2.2 不同磷肥在酸性土壤上的施用效应 |
1.2.3 中国东南部施用不同磷肥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文献荟萃分析 |
2.1.1 文献及数据收集 |
2.1.2 数据概括 |
2.2 土壤培养试验及盆栽试验 |
2.2.1 土壤采集及基础地力 |
2.2.2 土壤培养试验 |
2.2.3 盆栽试验 |
2.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3.1 计算方法及相关公式 |
2.3.2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东南部磷肥施用增产效应荟萃分析 |
3.1.1 不同条件对磷肥增产效应的影响 |
3.1.2 不同磷肥在不同条件下的增产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3.2 供试酸性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解吸情况 |
3.3 不同磷肥在不同含磷量酸性土壤上的溶解扩散 |
3.3.1 不同磷肥在不同含磷量酸性土壤上的动态溶解扩散 |
3.3.2 施用后期不同磷肥在酸性土壤上的溶解特征 |
3.3.3 不同磷肥对酸性土壤p H值的影响 |
3.4 甜玉米上不同磷肥的施用效应 |
3.4.1 施用不同磷肥对甜玉米前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
3.4.2 施用不同磷肥对甜玉米前期营养元素累积的影响 |
3.4.3 施用不同磷肥对酸性土壤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4.4 施用不同磷肥酸性土壤土壤p H及交换性钙镁含量变化 |
3.5 土壤特性与植株农艺性状及营养元素累积的相关性 |
3.5.1 土壤特性与植株生理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3.5.2 土壤特性与植株营养元素指标的相关性 |
第4章 综合讨论 |
4.1 不同磷肥磷素在土壤中的溶解扩散能力及动态释放状况 |
4.2 不同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植株生长及营养元素累积的影响 |
4.3 不同磷肥在中国东南部的施用效果及影响因素 |
4.4 磷肥的作用优势剖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国磷化工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磷矿现状 |
2 磷化工中间产品 |
2.1 黄磷及热法磷酸 |
2.2 湿法磷酸 |
2.3 精制磷酸 |
2.4 磷石膏 |
3 磷化工产品 |
3.1 磷铵系列 |
3.1.1 料浆法磷酸一铵 |
3.1.2 传统法磷酸二铵 |
3.1.3 工业级磷酸一铵 |
3.1.4 水溶性磷酸一铵 |
3.1.5 聚磷酸铵 |
3.2 精细磷酸盐 |
3.2.1 饲料磷酸钙 |
3.2.2 工业磷酸二氢钾 |
3.2.3 工业磷酸钠盐 |
3.2.4 其他精细磷产品 |
3.3 磷系功能材料 |
3.3.1 磷系电池材料 |
3.3.2 磷系阻燃材料 |
4 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与展望 |
4.1 存在问题 |
4.2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酸脲的概述 |
1.2.1 磷酸脲的性质 |
1.2.2 磷酸脲的应用 |
1.2.3 磷酸脲的制备 |
1.3 磷酸脲的制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磷酸脲的制备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磷酸脲的制备国内研究现状 |
1.4 聚磷酸铵的性质及用途 |
1.5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外研究现状 |
1.5.2 聚磷酸铵的制备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磷酸脲结晶热力学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测定磷酸脲溶解度 |
2.2.3 测定磷酸脲结晶介稳区 |
2.2.4 测定磷酸脲结晶诱导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磷酸脲溶解度 |
2.3.2 磷酸脲结晶介稳区 |
2.3.3 磷酸脲结晶诱导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磷酸脲结晶成核及生长速率的测定 |
3.2.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磷酸脲晶体成核动力学模型 |
3.3.2 磷酸脲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型 |
3.3.3 磷酸脲结晶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磷酸脲制备工艺开发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磷酸脲的制备研究 |
4.2.3 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4 磷酸脲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法磷酸法 |
4.3.2 浓缩湿法磷酸法 |
4.3.3 湿法磷酸法 |
4.3.4 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 |
4.3.5 磷酸脲的表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聚磷酸铵制备工艺开发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聚磷酸铵的制备研究 |
5.2.3 聚磷酸铵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磷酸铵的制备工艺 |
5.3.2 聚磷酸铵的表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磷酸铵中氮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2 聚磷酸铵中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
6.3.3 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动力学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聚合率的水溶性聚磷酸铵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1.2 制备方法 |
1.3 分析与表征 |
1.3.1 磷和氮含量的测定 |
1.3.2 聚合率及不同形式磷酸盐的测定 |
1.3.3 水溶性分析 |
1.3.4 晶体结构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物料配比对聚合率的影响 |
2.2 聚合温度对聚合率的影响 |
2.3 聚合时间对聚合率的影响 |
2.4 验证实验 |
2.5 X射线衍射分析 |
3 结论 |
(5)打造国家磷化工清洁样板 金正大磷化工四大装置投产,助推减肥30%中国方案落地(论文提纲范文)
八年磨一剑率先破解磷化工清洁生产难题 |
锁定新目标聚磷酸铵技术开启减肥新征程 |
擎绿色大旗树磷化工高质量发展标杆 |
(6)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应用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低品位磷矿(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 |
1.1 中低品位磷矿(磷尾矿)煅烧工艺 |
1.2 硝酸铵循环浸取工艺 |
1.2.1 浸取工艺条件 |
1.2.2 浸取过程中逸出气体的回收 |
1.2.3 浸取料浆的分离 |
1.2.4 浸出后的磷精矿的检测结果 |
1.3 NH4NO3浸出液碳化回收钙镁工艺 |
1.3.1 碳化回收钙镁工艺条件 |
1.3.2 碳化料浆的分离 |
1.3.3 碳酸钙镁的检测结果 |
1.3.4 钙镁分离回收高质CaC O3、高纯M g (O H) 2 |
2 技术经济分析 |
2.1 处理中低品位磷矿技术经济分析 |
2.2 处理磷尾矿技术经济分析 |
3 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创新点 |
4 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
(7)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及与磷酸一铵配施对果菜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磷与植物生长 |
1.1.1 磷在植物中的作用机理 |
1.1.2 磷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
1.2 磷与土壤 |
1.2.1 磷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 |
1.2.2 磷在土壤中的固定释放机制 |
1.2.3 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因素 |
1.2.4 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径 |
1.3 磷肥的研究进展 |
1.3.1 磷肥的发展史 |
1.3.2 磷肥的主要种类 |
1.3.3 磷肥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聚磷酸铵 |
1.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2 聚磷酸铵的性质 |
1.4.3 聚磷酸铵的农用研究 |
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不同磷肥在土壤培养中有效磷释放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指标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磷肥对土壤pH及电导率的影响 |
3.2.2 不同磷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MAP、APP1、APP2及MAP与APP1配施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对番茄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3 对番茄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MAP、APP1、APP2及MAP与APP1配施对盆栽黄瓜和番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与实施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黄瓜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
5.2.2 对黄瓜和番茄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3 对黄瓜和番茄各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4 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对黄瓜和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5.3.2 对黄瓜和番茄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5.3.3 对黄瓜和番茄各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4 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MAP、APP1、APP2及MAP与APP1配施对大田番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指标测定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对大田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6.2.2 对番茄植株磷吸收的影响 |
6.2.3 对番茄各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4 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6.3.2 对番茄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6.3.3 对番茄各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4 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用聚磷酸铵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聚磷酸铵制备方法 |
2 农用聚磷酸铵应用概况 |
3 农用聚磷酸铵应用前景 |
4 结语 |
(9)盐酸—复盐沉淀法制备磷酸铵盐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磷矿资源简介 |
1.1.1 磷矿资源的特点 |
1.1.2 我国磷矿的开采和利用现状 |
1.2 磷矿的化学处置工艺 |
1.2.1 热法磷酸工艺 |
1.2.2 湿式磷酸工艺 |
1.3 盐酸法生产磷酸/磷肥的工艺现状 |
1.3.1 IMI湿法磷酸 |
1.3.2 氯磷酸钙工艺 |
1.4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磷矿粉盐酸浸取 |
2.2.2 磷酸三聚氰胺复盐沉淀(MP)的制备 |
2.2.3 氨水氨解复盐沉淀制备磷酸氨盐 |
2.3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1 分析方法 |
2.3.2 样品表征 |
第三章 盐酸浸取磷矿粉工序的工艺条件 |
3.1 磷矿粉理化性质分析 |
3.1.1 磷矿粉化学成分分析 |
3.1.2 XRD分析 |
3.1.3 FESEM图 |
3.1.4 TGA分析 |
3.2 盐酸浸取磷矿的工艺研究 |
3.2.1 单因素条件实验 |
3.2.2 正交实验 |
3.2.3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3.3 不同反应时间后磷矿浸出残渣组成、结构 |
3.3.1 不同反应时间后浸出残渣的元素相对含量 |
3.3.2 不同反应时间浸出残渣的XRD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酸三聚氰胺沉淀工序的工艺条件 |
4.1 实验原理 |
4.2 单因素条件实验 |
4.2.1 反应温度对沉淀率的影响 |
4.2.2 磷酸溶液浓度对沉淀率的影响 |
4.2.3 C_3H_6N_6与H_3PO_4摩尔比对沉淀率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对沉淀率的影响 |
4.3 正交实验 |
4.3.1 实验设计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4.4 样品的表征 |
4.4.1 样品的XRD谱图 |
4.4.2 样品的红外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酸三聚氰胺氨解制备磷酸铵肥初步探索 |
5.1 磷铵产品 |
5.1.1 磷酸铵的化学性质 |
5.1.2 磷铵产品用途 |
5.2 磷酸三聚氰胺氨解率 |
5.3 三聚氰胺的XRD图 |
5.4 磷酸铵肥的XRD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农用聚磷酸铵工艺路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低品位磷矿预处理 (化学选矿) 制脱镁磷精矿 |
1.1 生产过磷酸对磷矿质量要求 |
1.2 中低品位磷矿预处理 (化学选矿) 技术 |
2 过磷酸 (多聚磷酸) 生产工艺 |
2.1 热法工艺 |
2.2 湿法工艺 |
3 农用聚磷酸铵生产工艺 |
4 经济比较 |
5 结语 |
四、中低品位磷矿制液体磷酸铵肥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区磷肥的施用效应研究[D]. 蔡远扬.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磷化工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 王辛龙,许德华,钟艳君,严正娟,罗涛,杨秀山,吴振国,钟本和. 无机盐工业, 2020(10)
- [3]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D]. 张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4]高聚合率的水溶性聚磷酸铵制备工艺研究[J]. 谌勇,杨三可,解田,陶绍程,龙庆兰,刘旭. 无机盐工业, 2020(05)
- [5]打造国家磷化工清洁样板 金正大磷化工四大装置投产,助推减肥30%中国方案落地[J]. 魏萌. 中国农资, 2019(Z3)
- [6]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应用前景展望[J]. 卢玉莲,张钦,张富强,韩瑜,张澜曦,张娇.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08)
- [7]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及与磷酸一铵配施对果菜效果研究[D]. 王朝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农用聚磷酸铵研究概况[J]. 王凤霞,刘旭,杨俊,胡国涛,陶绍程,龙庆兰,李会勇. 云南化工, 2018(03)
- [9]盐酸—复盐沉淀法制备磷酸铵盐的工艺研究[D]. 周金刚.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10]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农用聚磷酸铵工艺路线探讨[J]. 张富强,顾春光,张钦,卢玉莲,韩瑜,张澜曦. 磷肥与复肥,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