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顾啸东[1](2020)在《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临安区调查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补齐农村发展这块短板的更是提供着强劲的动力。村级负债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面对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举债成为了村级组织弥补资金短缺的必要途径。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村级负债已成为村级组织运行的沉重包袱,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本文选取临安区2010-2017年的村级负债和村级集体经济数据,将村级负债分为兴办企业负债、兴办公共事业负债和其他负债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研究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降低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研究过程与结论如下:(1)基于对临安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临安区村集体收入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村与村间收入差距多大,发展不平衡;部分村缺乏资源,发展缓慢;运营资金不足,资金缺口明显;村级负债严重;补贴依赖度过高,补贴收入占比58%,自身造血能力弱。(2)通过对临安市村级负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村级负债不断加重并呈现出村与村之间债务压力差距大、长期负债增长快、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的特点。分析负债产生的原因包括:村级日常运转支出压力大、固定投资形成新债务、超出自身财力水平兴办公益事业、办企业失败产生巨额债务、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渠道不足、老债衍生新债、财务管理不规范等。(3)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兴办企业负债对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显着正向影响,兴办公共事业负债和其他负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目前临安区村级兴办公共事业负债和其他负债是总体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说明临安区的村级负债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控制变量方面,财政补助强度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人均负债额度和负债依存度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有显着的负向关系。(4)在以上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鼓励发展村办企业的经营模式;规范公共事业工程建设;完善村级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动;积极化解村级负债;加大资产管理力度,确保村集体资产的有效增值;建立制约监督机制,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陈洁,赵冬缓,齐顾波,罗丹[2](2006)在《村级债务的现状、体制成因及其化解——对223个行政村及3个样本县(市)的调查》文中提出以对223个样本村和3个样本县的调查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村级债务的规模、来源结构、用途结构和偿债能力,对形成村级债务深层次体制性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村级债务问题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本文提出了化解村级债务的基本思路: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存量债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严格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不合理村级债务的形成机制。
孔卫拿[3](2014)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内卷化负债——基于安徽G县的调研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认为,后农业税时代的中国村级债务主要呈现为一种"项目内卷化负债",这一主体性负债型态的根源是分税制改革以来所形成的"项目治国"式财政分配体制。各类流水班车般的建设性项目资金,在经历县级部门的配套设计、责任分解之后,以偏离农民需求表达偏好的方式被大量散播到乡村,并在基层数字游戏和乡村面子竞争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造就了乡村项目依赖症,推高了村级负债规模。项目内卷化负债虽在短期内具有提升村级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的效应,但从长期来看,却在乡村选举与治理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意外后果。
牛竹梅[4](2002)在《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乡村债务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乡村债务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进而关系到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以中国乡村债务为研究主题,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乡村债务变化的规律性进行探讨。通过对乡村债务的性质、特征;乡村债务存在的理论依据;乡村债务形成的渠道方式;乡村举债决策的依据;乡村债务适度规模的确定与衡量;乡村债务的清偿;乡村债务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本文试图达到二个目的:一是通过中国乡村债务理论的研究,尝试构建中国乡村债务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以期为中国乡村过度负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二是通过中国乡村债务实践的研究,探讨中国乡村债务变化的规律,创新中国乡村举债筹资途径,为现阶段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全文共由7章组成。除第1章绪论外,第2章为第一部分,主要对乡村债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包括:乡村债务概念;乡村债务主体: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乡镇企业;乡村债务特性:复杂性、时期性、广泛性和敏感性;乡村债务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乡村债务的历史考察。 第3章至第6章为第二部分。第3章从债务形成角度,对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渠道、方式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家庭联产承包后的中国乡村举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中国乡村举债机制的基本思路。第4章从提高资金配置效益,乡村举债决策的依据或条件的角度,对乡村举债决策的风险、成本、效益和信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乡村举债的最低成本界限,乡村债务资金的成本以及乡村债务最佳资金结构的计算方法,指出了乡村债务约束机制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国乡村债务约束机制的基本思路。第5章从乡村债务规模决策的角度,分析了乡村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而设计了衡量乡村债务规模的指标体系并根据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衡量乡村债务规模各指标的警戒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乡村债务规模的状况进行评价,提出了控制中国乡村债务规模的基本思路。第6章从现阶段中国乡村负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的目标模式,制订了不同阶段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基本目标:年度目标和3年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基本思路。 牛竹梅: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 第7章为第三部分,从制度方面,探讨了国家应如何加强对乡村债务的监督与管理。在对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机制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监督管理机制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的基本框架。 本文通过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中国乡村债务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指出了现阶段中国乡村负债的基本概况一全国适度,局部过度;考察了影响乡村债务变动的因素;中国部分乡村过度负债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体制改革不配套;遏制中国部分乡村过度负债蔓延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中国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中国乡村债务的形成机制、约束机制、清偿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以及中国乡村债务的适度规模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明确指出中国乡村过度负债问题具有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乡村债务是处于中等发达水平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体制改革不配套、市场经济运行不规范,信用约柬软化的必然结果。中国乡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的现状,以及国家长期以来对城市、工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是现阶段中国乡村公共产品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原因。现阶段中国农村体制改革不配套、市场经济运行不规范、债务约束机制软化是中国部分乡村过度负债以及债务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提出中国乡村债务特别是乡村过度负债消减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有理论作指导,必须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研究分析了乡村债务的形成动因、形成途径、适度规模、清偿方式、监督管理的现状,针对中国乡村利用债务资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乡村举债机制、偿债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与思路,全面构建了中国乡村债务的理论体系。 在对中国部分乡村过度负债责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财政体制、政治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建立了遏制乡村过度负债继续蔓延和消减乡村过度负债,的目标模式,即国家通过免除乡村一部分财政借款和加大对乡村财政的转移支付承担部分乡村债务的清偿:通过注销乡镇企业或村级组织无力偿还的“死帐”,金融机构承担部分乡村债务的清偿:乡村通过将债务清偿列入预算,建立偿债基金,承担部分乡村债务的清偿。 在对中国乡村债务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国债为借鉴,设计了适合中国乡村实 2
桂华[5](2019)在《村级债务的“堵”与“疏”》文中认为村级负债是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级债务经历了"形成—锁定—反弹"三个阶段。农村旧债锁定而新债发生的现实情况表明,取消农业税费只能消除传统的农村负债问题,加大向农村的资源输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债务问题。治理"村级新债"应当超越税费改革和农民减负思维,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构建防范村级债务的长效机制。
张莉青[6](2012)在《农村债权、债务成因分析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该文认为农村债务逐年增多,已日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困扰着村级日常行政工作的开展。文中对江苏省全省18262个行政村,负债406亿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村级负债问题要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上入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化解村级负债。
左宜方[7](1996)在《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左宜方近年减轻农民负担措施的力度前所未有,但负担反弹问题仍然相当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村级负债没有综合考虑、一并治理。尽管乡级负债问题也很严重,但由于村级欠人较多,人欠较少,基本上都体现为亏损,而且村级经济实力相对较差,村...
张丙来[8](2009)在《潍坊市村级组织债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差距较大,农村面貌依然落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村级组织债务是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债,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所承担的,由过去或现在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可以客观地用货币计量的债务。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其形成和扩张是多年累积的结果,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加剧。造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债过高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村基本设施投资减少、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超前建设达标活动过多、干部管理制度不规范、现在农民负担制度存在缺陷等五个方面;内部因素表现为投资决策带有盲目性、靠借贷来应对乱收费乱集资、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多个方面。从历史角度看,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的乡村组织不顾农村经济现状,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盲目举债,使村级债务大量增加。目前村级组织债务数量庞大,债务关系复杂,化解起来难度非常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弱化了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积极妥善处理已经形成的债务,遏制新的不良债务的继续增加,已成为目前迫在眉捷的任务,必须立足国情、乡情、村情,从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强化监管、分类治理入手,提出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的对策和办法。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分税制、改革投资决策制度等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规范政府行为,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遏制不良债务的增加;拓宽化解债务的有效途径,妥善处理现有的村级债务;精简机构和人员,压缩村级支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债务源头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债处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和民主公开原则,分步组织实施,分期分批予以解决。做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的研究和化解工作,对于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顾啸东,杨丽霞[9](2019)在《村级债务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调查数据》文中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支持和发展村集体经济。本文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5—2017年的村级负债数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村级债务对村集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兴办企业负债对村集体经济呈正向关系,兴办公共事业负债和其他负债对村集体经济呈负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降低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宋扣明,张正华[10](2000)在《浅析欠发达地区村级负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文中提出 目前,村级负债已成为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难点”,也是影响干群关系、降低当地基层党组织威信的“焦点”,更是农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控减村级负债已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任务,而且是一项关系到农村稳定的政治任务。为
二、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临安区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村级负债的相关研究 |
2.1.1 村级负债的概念 |
2.1.2 村级负债的主体与构成 |
2.1.3 村级负债的发展与形成原因研究 |
2.1.4 村级负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2 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1 村级集体经济的内涵 |
2.2.2 村级集体经济的特征 |
2.2.3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2.3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相关研究 |
2.3.1 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构成与来源 |
2.3.2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
2.3.3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综合评述 |
3 临安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 临安区概况 |
3.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3.3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
3.3.1 农村基本情况 |
3.3.2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
4 临安区村级负债分析 |
4.1 村级负债总体概况分析 |
4.1.1 村级负债总额分析 |
4.1.2 村级资产负债率分析 |
4.2 村级负债结构分析 |
4.2.1 村级负债按偿还时间分析 |
4.2.2 村级负债按用途分析 |
4.3 村级负债地区分布情况 |
5 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
5.1.1 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分析 |
5.1.2 研究假说 |
5.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5.3 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描述统计分析 |
5.4 数据检验与模型设定 |
5.4.1 数据检验 |
5.4.2 回归模型形式设定 |
5.4.3 回归模型选择 |
5.5 村级负债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5.1 估计结果 |
5.5.2 变量回归分析 |
6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村级债务的现状、体制成因及其化解——对223个行政村及3个样本县(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村级负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
(一)村级负债现象非常普遍,负债规模庞大,不同地区和不同村级组织之间债务负担轻重不一 |
1. 村级负债面宽,债务规模庞大 |
2. 村均负债规模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部分地区负债尤其沉重 |
3. 不同村级债务主体债务负担轻重不一 |
(二)大规模的村级负债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三)绝大多数地区村级组织债务化解能力低下,导致化债困难重重 |
二、村级债务形成原因分析 |
(一)压力型体制:导致村级组织承担的财务风险过大,公共支出过多 |
(二)政绩考核体制不健全,导致盲目发展冲动和公共支出不合理增加 |
1. 过于偏重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不够 |
2. 建设任务过重,村级组织不得不“寅吃卯粮” |
3. 离任考核不严,基层政府不怕欠帐,也缺乏还帐积极性 |
(三)公共财政缺位:村级负债增加的一个关键原因 |
三、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路和措施 |
(一)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路 |
1. 政府积极引导,合理适度介入 |
2. 理清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责任主体 |
3. 锁定存量债务,积极防止新债 |
(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存量债务 |
1. 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还债能力 |
(1)清收债权。 |
(2)发展集体经济和盘活资产。 |
(3)建立偿债基金。 |
(4)筹集部分资金。 |
2. 降低债务额度,减轻债务负担 |
(1)降息减息。 |
(2)核销债务。 |
3. 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直接化解债务 |
(三)改革完善体制,从根本上消除村级不合理负债的制度基础 |
1. 加快建设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 |
2.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 |
3. 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和财务公开制度 |
(3)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内卷化负债——基于安徽G县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意识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
三、项目制与项目内卷化负债 |
四、项目内卷化负债:G县的事实 |
(一)惠农补贴资金 |
(二)村组运转资金 |
(三)戴帽项目资金 |
(四)县域乡村负债 |
五、项目内卷化负债的生成与扩张机理 |
(一)外柔内刚的配套设计 |
(二)目标责任的下压分解 |
(三)筹资筹劳的数字游戏 |
(四)项目班车的锁住效应 |
(五)乡土社会的面子之争 |
六、项目内卷化负债的后果 |
(一)基础设施建设 |
(二)化缘村政 |
(三)拖账村政 |
(四)项目依赖症 |
(五)失语的农户 |
(六)融资型经纪的村干部 |
七、进一步的讨论:缺乏可信任承诺的乡村债务及其根本出路 |
(4)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结论 |
1.5 创新之处 |
2 中国乡村债务概述 |
2.1 乡村债务概念 |
2.1.1 乡村债务的内涵 |
2.1.2 乡村债务的外延 |
2.2 乡村债务主体 |
2.2.1 乡镇政府 |
2.2.2 村级组织 |
2.2.3 乡镇企业 |
2.3 乡村债务类型 |
2.4 乡村债务的特性 |
2.5 中国乡村债务的现实作用 |
2.6 中国乡村债务的演变 |
2.6.1 债务与乡村债务演变的历史轨迹 |
2.6.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乡村债务考察 |
2.6.3 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债务现状及其特征 |
3 中国乡村的举债机制 |
3.1 乡村举债的理论基础 |
3.2 中国乡村举债的动因分析 |
3.3 中国乡村举债的渠道和方式分析 |
3.4 中国乡村举债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
3.5 中国乡村举债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4 中国乡村债务的约束机制 |
4.1 中国乡村债务的风险约束机制 |
4.1.1 中国乡村债务的风险约束 |
4.1.2 中国乡村债务风险约束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
4.1.3 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国乡村债务风险约束机制 |
4.2 中国乡村债务的效益约束机制 |
4.2.1 中国乡村债务的效益与效益约束 |
4.2.2 中国乡村债务效益约束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
4.2.3 建立健全完善的中国乡村债务效益约束机制 |
4.3 中国乡村债务的成本约束机制 |
4.3.1 乡村债务成本对乡村举债的约束 |
4.3.2 乡村债务资金成本的构成 |
4.3.3 乡村债务资金成本的计算 |
4.3.4 乡村债务资金成本的类型 |
4.3.5 乡村债务资金成本的影响因素 |
4.3.6 优化乡村资金结构,降低乡村资金使用成本 |
4.3.7 建立科学的中国乡村债务资金成本约束机制 |
4.4 中国乡村债务的信用约束机制 |
4.4.1 信用及乡村信用 |
4.4.2 中国乡村信用的形式 |
4.4.3 中国乡村信用约束机制现状分析 |
4.4.4 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中国乡村信用约束机制 |
5 中国乡村债务的适度规模 |
5.1 中国乡村债务适度规模的涵义与特征 |
5.1.1 中国乡村债务适度规模的涵义 |
5.1.2 中国乡村债务适度规模的特征 |
5.1.3 中国乡村债务适度规模衡量指标体系 |
5.2 中国乡村债务适度规模的制约因素 |
5.2.1 现阶段中国乡村财政赤字与乡村债务适度规模分析 |
5.2.2 现阶段中国乡村应债能力与乡村债务适度规模分析 |
5.3 中国乡村债务规模的现状 |
5.4 中国乡村债务规模的控制 |
6 中国乡村债务的清偿机制 |
6.1 中国乡村债务清偿机制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
6.2 现阶段中国乡村债务清偿的现状 |
6.2.1 现阶段中国乡村债务清偿的类型 |
6.2.2 逾期债务未能清偿的原因分析 |
6.3 中国乡村合理债务的清偿 |
6.4 中国乡村过度负债的消减与清偿 |
6.4.1 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目标模式 |
6.4.2 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近期目标 |
6.4.3 中国乡村过度负债消减与清偿的远期目标 |
6.4.4 实现中国乡村债务消减与清偿目标模式的基本思路 |
7 中国乡村债务的监督管理机制 |
7.1 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2 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 |
7.3 建立科学规范中国乡村债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5)村级债务的“堵”与“疏”(论文提纲范文)
乡村治理转型与村级新债的生成 |
为何国家加大对农村的资源投入力度反而造成村级债务 |
治理村级负债需要突破减负和税费改革思维,构建防范村级债务的长效机制 |
(6)农村债权、债务成因分析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村级经济负债现状及成因 |
1.1 村级负债状况及特点 |
1.1.1 债务逐年递增 |
1.1.2 债务的形式 |
1.2 债务的用途与原因 |
1.2.1 债务的用途 |
(1)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兴办非农产业 |
(3) 重点工程园区建设 |
(4) 维护村级行政正常运转 |
(5) 抗击自然灾害 |
(6) 管理不善, 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
1.2.2 债务原因 |
(1) 农村乡镇企业制度的演变 |
(2) 农民家庭纯收入所得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
2 化解村级债务的必要性与难点 |
2.1 债务造成的负面影响 |
2.1.1 农村债务恶性循环 |
2.1.2 经济薄弱村, 无法优化发展生产生活环境 |
2.1.3 村干部失去基本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 |
2.2 化解村级负债的难点 |
2.2.1 债务总数余额继续上升 |
2.2.2 化解债务的途径越来越少 |
2.2.3 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减少, 化解债务缺乏资金 |
3 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路 |
3.1 开展财务清理﹑撤销减债和清收债权还债 |
3.2 发展集体经济化解债务 |
3.3 加大土地政策扶持, 节约支出化解债务 |
3.4 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方式 |
3.5 要历史地、辩证地和动态地看待农村债务 |
3.6 发扬民主、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8)潍坊市村级组织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独特的农业经营体制 |
1.1.2 农业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
1.1.3 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 |
1.1.4 村级组织债务危机严重制约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村级组织债务的界定 |
1.3.2 关于村级债务的现状和特点 |
1.3.3 关于村级债务的成因分析 |
1.3.4 关于治理措施和建议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村级债务的现状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
2.1 全国和山东省村级债务总体现状分析 |
2.1.1 全国村级债务规模 |
2.1.2 山东省村级债务的现状分析 |
2.2 潍坊市村级债务的现状及特点 |
2.2.1 村级债务覆盖面广,呈逐年递增趋势 |
2.2.2 债务构成呈多元化,私人借款占据首位 |
2.2.3 债务用途多样化,农村公共建设开支所占比重最高 |
2.2.4 债务地区差别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高 |
2.2.5 债务关系复杂,债权债务难解难分 |
2.3 村级债务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
2.3.1 村级过度负债,降低了村干部的公信力和从政力 |
2.3.2 村级债务削弱了基层政权组织职能,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
2.3.3 巨额村级债务激发干群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
2.3.4 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
第三章 村级债务的形成因素分析 |
3.1 政策因素 |
3.1.1 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 |
3.1.2 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
3.1.3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转化为村级债务 |
3.1.4 超前建设与达标升级活动过多 |
3.1.5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使村级债务日益凸现 |
3.2 经济因素 |
3.2.1 集体经济薄弱 |
3.2.2 大量债权难以回收 |
3.2.3 大量村办企业亏损倒闭 |
3.3 体制因素 |
3.3.1 村级组织经营决策主体缺位 |
3.3.2 "政企"、"政集"不分 |
3.3.3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公平 |
3.3.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合理 |
3.3.5 干部管理体制不完善 |
3.4 管理因素 |
3.4.1 "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助长了债务膨胀 |
3.4.2 干部约束不到位使债务恶性膨胀 |
3.4.3 偿债责任主体不明,新官不理旧债 |
3.4.4 财务监管不规范 |
3.5 社会因素 |
3.5.1 举债动机形成因素 |
3.5.2 举债态度形成因素 |
3.5.3 举债行为对举债动机和态度的影响 |
第四章 化解村级债务的困境及可行性分析 |
4.1 潍坊市化解村级债务的困境分析 |
4.1.1 村级对化解债务压力大,普遍存在畏难发愁情绪 |
4.1.2 村级财力不足,新的债务难以避免 |
4.1.3 集体经济脆弱,减债后劲不足 |
4.1.4 不应由村级负担的债务数额大,偿还难 |
4.1.5 企业债务划转难 |
4.2 各地化解村级债务的模式、效果及对潍坊市的启示 |
4.2.1 各地化解村级债务的模式和途径 |
4.2.2 对各地化解村级债务的效果评价 |
4.2.3 各地化解村级债务的做法对潍坊市的启示 |
4.3 化解村级债务的可行性分析 |
4.3.1 利用国家财力化解村级债务 |
4.3.2 采取清理债权的办法化解村级债务 |
4.3.3 遏制新债发生 |
4.3.4 完善集体经营模式 |
第五章 潍坊市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措施 |
5.1 清账核债,摸清底数 |
5.1.1 进行集中清查,摸清债务的底子 |
5.1.2 合理核减债务,解决遗留问题 |
5.1.3 区分责任,建立界定债务责任的分解机制 |
5.1.4 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
5.2 健全债务监控机制,严格防止发生新的村级不良债务 |
5.2.1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举债程序 |
5.2.2 改革完善农村干部考核制度 |
5.2.3 加强领导干部的行为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
5.3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强化债务源头治理 |
5.3.1 改革农村会计管理体制,推行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 |
5.3.2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 |
5.3.3 推行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
5.3.4 实施农村审计全面管理法,建立负债专项审计制度 |
5.4 管好用活集体资产,增强村级偿债实力 |
5.4.1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 |
5.4.2 制定扶持政策,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
5.4.3 探索发展途径,壮大集体经济 |
5.5 充分挖掘传统偿债方式潜力,积极创新偿债新方式 |
5.5.1 充分挖掘传统偿债方式潜力 |
5.5.2 完善集体经营模式,提升还债能力 |
5.5.3 积极创新偿债新方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全面清理核实村级债务,尽快摸清底数 |
6.1.2 科学制定政策,合理分配资金,确保基层正常建设和投入 |
6.1.3 必须把遏制不良债务的增加作为当前解决村级债务的重点 |
6.1.4 深化村级组织综合改革,加强村级组织财务管理 |
6.1.5 加快经济发展,积极清偿债务 |
6.2 讨论 |
6.2.1 应发挥政府在村级债务化解中的主导作用 |
6.2.2 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6.2.3 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基层干部行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村级债务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一)国内学者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村级债务的相关研究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三、研究设计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来源 |
(三)变量选取 |
1.因变量。 |
2.自变量。 |
3.控制变量。 |
四、村级负债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1.兴办企业负债对村级集体收入的影响 |
2.兴办公共事业负债对村级集体收入的影响 |
3.其他负债对村级集体收入的影响 |
4.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鼓励发展村办企业。 |
2.规范公共事业工程建设。 |
3.完善村级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
4.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
四、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村级负债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临安区调查数据[D]. 顾啸东.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2]村级债务的现状、体制成因及其化解——对223个行政村及3个样本县(市)的调查[J]. 陈洁,赵冬缓,齐顾波,罗丹. 管理世界, 2006(05)
- [3]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内卷化负债——基于安徽G县的调研与思考[J]. 孔卫拿.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 [4]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D]. 牛竹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02(02)
- [5]村级债务的“堵”与“疏”[J]. 桂华. 人民论坛, 2019(34)
- [6]农村债权、债务成因分析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张莉青. 农业工程, 2012(02)
- [7]要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负债问题[J]. 左宜方. 领导科学, 1996(01)
- [8]潍坊市村级组织债务问题研究[D]. 张丙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9]村级债务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调查数据[J]. 顾啸东,杨丽霞. 绿色财会, 2019(09)
- [10]浅析欠发达地区村级负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宋扣明,张正华.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