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给上海市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论文文献综述)
赖正维[1](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向前[2](2010)在《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文革研究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由于各省市的文革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地区文革史是文革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定位于个案研究,史实的叙述以湖南长沙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9)为核心,一方面顾及全国运动形势对长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涉及长沙对湖南省内各地区的影响。第一部分(前三章)全景再现了19661969年间长沙文革的历史场景,记叙了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众多群众组织的建立、分裂、组合、解散的演变过程,力求尽可能还原历史,以此作为下文的分析素材及立论基础。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第四、五章)着重考察不同派别群众的行为,发现最突出的特征不在于群众参加运动,而在于群众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进而形成各自派别相互对峙并爆发激烈冲突。第四章从人员构成、行为取向和诉求等方面对比众多群众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将它们归入不同类别,详细说明各个派别的人员组成和活动情况。第五章以学生、知识青年和工人三个群体为例,分析学生群体分裂的历史根源、知识青年参加造反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工人群体在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群众形成不同派别发生激烈的冲突,个人行为由此汇聚成集体行动,因而具有了社会性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个体面临的挣扎和抉择,反映出了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第三部分(第六章)从个人行为与外部社会的相关性出发,将个体遭遇置于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分析其行为背后结构性的社会根源,进而揭示群众参加运动和产生分裂的根源。本章提出“挑战者”和“扞卫者”两个概念——“扞卫者”是既得利益者或潜在的既得利益者,“挑战者”是争取利益者,或是利益受损者。运动发展过程中,如果“挑战者”成功进入权力体系内,则很容易转化成为“扞卫者”。一个人以哪种姿态参加文革则取决于其在“政治身份体系”内所处的位置。“政治身份体系”是革命后党国体制重塑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产物。按照不同政治身份确定有差别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社会出现了层次分明的政治身份体系,它集资源分配和社会分层两种功能于一身。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资源分配和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政治身份体系的结构张力日益增大,社会矛盾日渐积累而未能化解,最终在文革中以群众组织分裂和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回顾往事可以通过与历史的对话获得对过去和现在的更深刻理解。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矛盾突出、阶层流动呈现固化的今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体间利益冲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丘新洋[3](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张志明[4](1995)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文中指出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由局部夺权发展到“全面夺权”,直至全局失控的严峻情势下,历尽磨难后才靠军队“支左”与多种力量的平衡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革命委员会经历了由鼎盛、平复和衰亡的历史嬗变过程。在鼎盛时期,它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类似于军事管制的机构;在平复和衰亡时期,它逐渐演变为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构。最终为地方人民政府所取代。 打破“文革”前政治体制后新建的革命委员会,不仅没有克服原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将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同时它也承担了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的一些基本职能。 革命委员会的产生除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外,还与“文革”前业已形成的体制、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中的弊端和错误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联系。 反思革命委员会的历史教训而知,唯有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逐渐实现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发育、完善和确立,无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昭示了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谢昌余[5](2014)在《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看毛泽东的文革心路》文中提出认真研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13册),便不难发现,从1966年5月到1976年9月,毛泽东的文革心路大体经历发动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和扞卫文化大革命三个阶段。前后长达10多年,毛泽东最终不仅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达到"天下大治",反而以扞卫文化大革命走到生命终点。究其根源,是毛泽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所致。
崔久衡[6](1998)在《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文中指出本文以“文革”初期发生的十三件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周恩来在这些事件上的言行为纬,着重从周恩来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三个方面,客观、真实、理性地反映周恩来在“文革”初期为维护大局,艰难曲折历尽艰辛的历程,以期形象地展现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品德,进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周恩来的是非功过。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共三个部分。 引言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研究“文化大革命”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借鉴。研究历史,离不开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所在,他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缩影。他对待“文化大革命”或者毛泽东的态度,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教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命运,不仅为我们破译“文革”历史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而且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借鉴作用。 第一章是正文的基础。主要分析周恩来是在什么状态下进入“文化大革命”的。这种状态就是:一、他不是发动者,而是被动卷入者;不是领导者决策者,而是被领导者,执行者;不是司令官,仍是参谋长,甚至后勤部长。二、他仍处于历史形成的毛泽东——周恩来既定格局的关系之中,即忠诚领袖,深信正确,坚持贯彻、鞠躬尽瘁。三、他和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态度有很大差异。四、上述三点决定了他在“文革”中只能采取自己独有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章到第十四章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了十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中,1966年发生的有工作组事件,八届十一中全会,红卫兵运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工交座谈会;1967年有“一月革命”,“二月逆流”,伍豪事件,七二0事件,外交“夺权”事件;1968年有杨、余、傅事件,八届十二中全会;1969年有党的九大。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梳理和剖析,可以使我们更加具体,更为细致地了解周恩来在“文革”初期的独有立场和态度,从而再现论文的主题。 结语主要说明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历史作用和功绩: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角度看,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保护人;从中国人文精神和无产阶级领袖优秀品质的角度看,周恩来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和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堪称一代楷模;从“文化大革命”历史命运的角度看,周恩来是结束这场灾难的铺路人。
郑小娟[7](2002)在《福建文化大革命的一·二六事件 ——关于军队介入文革的作用与意义之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福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二六事件为个案,对人民解放军介入文化大革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探讨。全国范围内军队介入地方文革是福建一·二六事件发生的大背景,文中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福建一·二六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一·二六事件作为在福建乃至全国文革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意义的事件,以点代面地再现了文化大革命前期社会的混乱程度及军队所处的状况。此外,文中还对林彪、韩先楚等军队主要人物在文革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范承祚[8](2012)在《海内存知己——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回顾与思考(春夏篇)》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李先念主席任命笔者为中国第十任驻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大使。我按习惯的做法,向国内上呈的首篇到任报告中,就以《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为题,回顾了两国关系从建立、发展、升温到破裂的全过程,提出了对未来双边关系的展望与建议。
刘春[9](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周良书[10](2011)在《1966年—1976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其实质是要向各级党的领导"夺权"。在这场运动中,"革命"对政党建设的破坏性被发展到极致;它不仅直接颠覆了高校党的领导体制,而且还严重破坏了高校党的组织原则。党性不纯,必然"派性"横生。这是中共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吸取的沉痛教训。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给上海市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给上海市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
一、 卓着的功勋 |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
三、 “四清”运动 |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
三、 “一月夺权”风暴 |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
一、 “一·二六事件” |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
一、 “二·四”、“二·五”事件 |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
三、 经费问题 |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
一、 “洪乐急电” |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
档案资料 |
出版着作、报刊: |
中文摘要 |
(2)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相关研究述评 |
1 通史类着作 |
2 专题类研究 |
二 问题的提出 |
1 众说纷纭的文革原因 |
2 文革原因的结构层次 |
三 本文的思路和资料来源 |
1 本文的定位 |
2 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
3 资料来源 |
四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 |
第一部分 史实与记忆:以湖南文革为中心(1966—1969) |
第一章 从"造反"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6.5——1966.12) |
第一节 文革的酝酿与发动 |
1 以阶级斗争为纲 |
2 "文化大革命"跃上头版头条 |
第二节 工作队的进驻与撤离 |
1 反右模式的文革 |
2 工作组撤离和《十六条》 |
第三节 "8·19事件"和"9·24报告" |
1 长沙的"8·19事件" |
2 "8·19事件"定性的转变 |
3 "9·24报告"和抓"黑鬼"运动 |
第四节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2 高涨的造反浪潮 |
3 查抄"黑材料" |
第二章 夺权后的分裂和混乱(1967.1—1967.8) |
第一节 夺权浪潮和"三支两军" |
1 全面夺权 |
2 "反革命经济主义" |
3 "三支两军" |
第二节 围绕领导权的争斗 |
1 "高司"与"湘江风雷"的决裂 |
2 镇压"湘江风雷" |
3 流产的"三结合" |
第三节 为"湘江风雷"翻案 |
1 翻案力量的集结 |
2 局势的扭转 |
3 大武斗 |
4 其他地区的翻案活动 |
第四节 "湘江风雷"彻底平反 |
1 《八·十决定》 |
2 新一轮武斗高潮 |
3 知青造反的"继续革命" |
第三章 秩序的重建和巩固(1967.9—1969.12) |
第一节 "省革筹"推进"大联合" |
1 "工派"与"湘派"的内讧 |
2 "大联合"号召 |
3 恢复秩序的努力 |
第二节 "省无联"和"极左派" |
第三节 革委会:新秩序的象征 |
1 "抓住省无联的黑手" |
2 "复课闹革命"和"回乡闹革命" |
3 "芙蓉国里尽朝晖" |
4 "湘瓷派"和"汽电派"的争斗 |
5 群众组织的彻底退场 |
第四节 新秩序的巩固 |
1 "清理阶级队伍" |
2 审干和整党建党 |
第二部分 剖析与研究:群众的行为与动机 |
第四章 群众的分化和群众组织的对立 |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分类 |
1 "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
2 "红卫兵"组织的变迁 |
3 "红卫兵"、"保守派"及"造反派" |
第二节 "保守派"与"造反派"的对立:以长沙为核心 |
1 "保守派"和"造反派"组织 |
2 "保守派"和"造反派"的行为取向 |
第三节 造反派阵营的分裂:温和派和激进派 |
第四节 激进派的分化:稳健势力和激进势力 |
1 "省无联" |
2 "省无联"的人员构成 |
第五章 群众分裂和冲突的原因 |
第一节 学生分化的历史根源 |
1 按照"家庭出身"将学生分类 |
2 学生之间的竞争 |
3 不同学生的行为倾向 |
第二节 参加造反的知识青年 |
1 升学标准的变化 |
2 "贯彻阶级路线"的录取工作 |
3 上山下乡:无路可走时的"光明大道" |
4 知青的生活境况 |
第三节 工人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 |
1 经济调整对工人的影响 |
2 工人之间的待遇差别 |
3 工人群体的分化 |
第四节 其他社会群体的造反原因 |
第三部分 理论与总结 |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之关系 |
第一节 "扞卫者"和"挑战者" |
第二节 党国体制:文革的历史布景 |
1 党国体制在政治领域的确立 |
2 党国体制在经济领域的确立 |
3 党国体制下的单位化和组织化 |
第三节 政治身份体系:社会结构的核心 |
1 阶级、阶级成份和政治身份 |
2 政治身份体系的四个面相 |
第四节 政治身份体系的内在张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
(一) 革命狂热型 |
(二) 利益驱动型 |
(三) 无路可退型 |
(四) 混水摸鱼型 |
(五) 逍遥观潮型 |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
结语 |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不破不立“:毛泽东笃信只有通过“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初朝的改组和夺权 |
第三节 批判“资反路线”导致全国“全面夺权” |
第二章 从“上海人民公社”到“全国一片红” |
第一节 “一月革命”和“上海人民公社”的出现 |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夺取后新生政权名称的慎思和“上海人民公社”名称的改变 |
第三节 全局失控、进退维谷:毛泽东号令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
第四节 “全国一片红”的曲折历程 |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鼎盛时期(1967年1月—1969年4月)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平复时期(1969年4月—1972年8月)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衰亡时期(1972年8月—1979年9月) |
第四章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及功能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概念考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社会功能及实际运作 |
第五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体制条件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理论条件 |
第六章 反思与超越:对革命委员会的历史评述 |
第一节 毛泽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
第二节 毛泽东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之源 |
第三节 政权机构与经济体制的辩证法 |
结语 |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
谢辞 |
(5)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看毛泽东的文革心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动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 1966 年 5 月—1969 年 3 月) |
( 一) 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 的、非常及时的 |
( 二) 采取写大字报的方法, 推动文化大革命 全面铺开 |
( 三) 支持红卫兵运动 |
( 四) 号召开展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 支持“全 面夺权” |
二、结束文化大革命———落实政策, 治理混乱局面, 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 将社会生活逐步引入正轨 ( 1969年4月—1975年10月) |
( 一) 再没有给中央文革小组写批语④ |
( 二) 落实政策 |
( 三)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三、扞卫文化大革命———批邓、反击右倾 翻案风 ( 1975 年11 月—1976 年9 月) |
( 二) 严厉批评邓小平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 的提法 |
( 三) 扞卫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批邓、反击右 倾翻案风的根本原因 |
( 四) “打招呼”是毛泽东批邓、反击右倾翻案 风的方法 |
( 五) 为扞卫文化大革命成果采取的重要组织措施 |
(6)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卷入漩涡 |
二 经受“工作组事件”的考验 |
三 八届十一中全会 |
四 在“红卫兵运动”中 |
五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六 工业交通问题的分歧 |
七 对待“一月革命”的态度 |
八 在批判“二月逆流”的浪潮中 |
九 所谓“伍豪事件” |
十 处理“七二0事件” |
十一 围绕外交问题的斗争 |
十二 在“杨、余、傅事件”中 |
十三 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 |
十四 党的九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福建文化大革命的一·二六事件 ——关于军队介入文革的作用与意义之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全国范围内军队介入文革概述 |
第一节 林彪的崛起 |
第二节 文革之发动 |
第三节 军队之介入文革 |
第二章 一·二六事件始末 |
第一节 韩先楚其人 |
第二节 一·二六事件发生的背景 |
第三节 一·二六事件的经过 |
第四节 中央及福州军区对一·二六事件的处理 |
第三章 一·二六事件的地位与意义 |
第一节 对福建各组织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军管会到革委会——韩先楚地位与权威的确立 |
余论 |
附表一: 福州地区各革命群众组织有关一·二六事件的观点、表态归纳表 |
参考文献 |
(9)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10)1966年—1976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给上海市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2]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 向前. 复旦大学, 2010(01)
- [3]“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4]“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1995(12)
- [5]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看毛泽东的文革心路[J]. 谢昌余.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6]在重大历史事件的漩涡中 ——“文革”初期的周恩来(1966—1969)[D]. 崔久衡. 中共中央党校, 1998(12)
- [7]福建文化大革命的一·二六事件 ——关于军队介入文革的作用与意义之个案研究[D]. 郑小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8]海内存知己——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回顾与思考(春夏篇)[J]. 范承祚.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2(01)
- [9]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10]1966年—1976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J]. 周良书.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