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

一、慢性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松[1](2018)在《主题模型在卫勤文本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报告中主检医师结论的自然语言进行文本数据挖掘的过程,为军人健康体检报告文本数据挖掘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某大型国企36712名员工的电子化健康体检报告中的主检医师结论为研究实例,在计算机R语言环境下,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识别提取主检医师结论中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利用交叉验证对HMM的性能进行评估。建立体检报告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词典。通过构建主题模型,对含有异常结果的主检医师结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异常结果表达医学术语提取工具HMM性能评估,准确率平均值为91.79%,召回率平均值为80.31%,F1-score平均值为85.64%。(2)体检报告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词典共包含2328个医学术语。识别提取主检医师结论中异常结果表达“假阳性”的语句共413个,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词典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共包含医学术语791个。(3)对含有异常结果的主检医师结论进行词频分析,男性频数排名前5位的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分别为“甘油三酯偏高”、“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女性频数排名前5位的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分别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甘油三酯偏高”、“宫颈炎”、“乳腺增生”、“宫颈腺体囊肿”。(4)性能最佳的主题模型是利用吉布斯采样算法(Gibbs sampling algorithm,Gibbs)训练的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基于主题模型,含异常结果的主检医师结论聚类生成由医学术语组成的主题:男性依据年龄分为“血脂异常、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代谢异常、幽门螺旋杆菌阳性”3个主题;女性依据年龄分为“宫颈炎、乳腺增生”、“营养不良”、“子宫肌瘤、动脉粥样硬化”3个主题;男性依据工作地理位置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血脂异常、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血脂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脂肪肝”、“高血压、脂肪肝”、“血脂异常、咽炎”6个主题;女性依据工作地理位置分为“宫颈炎、血脂异常”、“乳腺增生、咽炎”、“血脂异常”、“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乳腺增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妇科炎症”6个主题。结论:(1)本研究中建立体检报告异常结果表达医学术语词典的方法为将来建立军人体检报告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词典奠定了基础。(2)依据主题模型可以对平时部队体检报告中的主检医师结论、战时伤票、野战病历等卫勤信息中的文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可通过不同主题夹角余弦相关矩阵图直观地展现不同主题之间的相似度,通过可视化的主题词云直观地展示各个主题内高频关键的医学术语。

程晔[2](2017)在《二妙二活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早期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二妙二活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滑膜清理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并与关节镜滑膜清理手术结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比,客观评价二妙二活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被确诊的60例类风湿膝关节炎肿胀患者,均行关节镜滑膜清理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西医止痛、抗风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二妙二活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膝关节肿胀度、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关节液蛋白多糖(PG),并根据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第7天观察组的VAS评分、术后肿胀度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而在术后第3天、术后2周的组间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前、术后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血CRP、RF、及膝关节液中PG含量的组内比较均有显着降低(P<0.01),在术后2周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着的降低(P<0.05);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H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0.0%与73.3%,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6.6%与83.3%,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妙二活汤应用于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的关节镜滑膜清理术后,对比常规西医治疗,更大力度地降低CRP、RF、PG的水平,更快地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通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李洪伟[3](2015)在《高通量筛选诊断RA的高特异性探针分子》文中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对称性关节炎症和滑膜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具有极高的致畸性。临床症状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但病因和病理相差巨大,常存在误诊状况。相关研究显示,RA发病初期具有可逆性,如果及时诊断并进行药物治疗,不但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能够降低骨关节的破坏程度和改善预后,因此,及早检测及诊断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分重要。能够及早正确检测RA的试剂需要同时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从蛋白-配体特异性结合角度,通过蛋白靶点检索技术,高通量的虚拟筛选灵敏度高的配体分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测试剂的开发提供先导信息。1、从介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炎症因子TNF-α入手,基于特征靶点TNFAHUMAN进行诊断,PFSC对蛋白-配体靶点区进行识别定义,采用蛋白靶点检索手段检索蛋白结构数据库,高通量地虚拟筛选出敏感度高的小分子307和小分子NAG,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试剂的探针分子。2、利用在药物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从药物蛋白-配位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的角度,从FDA已批准的以TNFAHUMAN为靶点的药物入手,在其配体分子中筛选灵敏度高的小分子配体,以药靶蛋白-小分子配体为标准,高通量扫描大分子三维结构数据库,通过数据检索可以看到,药物分子的配体CLQ、OTX的灵敏度较差,都不适宜用作RA检测试剂的探针分子。3、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清学标志物——类风湿因子角度,PFSC技术解析类风湿因子蛋白-配体靶点区,对其配体分子进行筛选,得到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NAG分子,可以作为检测RA的探针分子,同时,从蛋白靶点的角度验证了用检测RF含量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方法的正确性。本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重大疾病的检测试剂以及治疗药物的开发,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方静敏[4](2013)在《昆断全蝎汤配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昆断全蝎汤配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予受试者服用昆断全蝎汤,具体用量:昆明山海棠45g、全蝎8g、川断15g,煎服法:昆明山海棠、全蝎先煎3.5小时,川断同煎半小时,共煎煮4小时由600ml煮至150ml,分3次饭后内服,日一剂,共2个月。治疗组同时配合艾灸双足三里、关元及阿是穴,每次艾灸2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过程中,记录病人相关个人信息,并在疗程第4周及8周记录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等。具体观察指标: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VAS评分、关节功能分级及HAQ指数等临床症状、体征;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血沉;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统计学计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VAS评分、关节功能分级及HAQ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4周后两组间比较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VAS评分及HAQ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间比较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HAQ指数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治疗组24例显效,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经卡方检验X2=0.5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无差异。4.治疗前后DAS28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可降低。5.实验室指标:两组ESR、 CPR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降低ESR、 CRP,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RHF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RF、 ESR、 CPR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无明显差异。6.不良反应:在观察过程中,治疗组3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率为20%。两组不良反应率用卡方检验,x2=1.500,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无差异。结论:昆断全蝎汤配合艾灸疗法与昆断全蝎汤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体征,有效地改善改善关节功能、消肿止痛,治疗组在降低关节功能分级、HAQ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张淼[5](2012)在《季节气候与痹证肾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临床风湿免疫科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1858年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其次为浆膜、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造成关节各种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骨髓和多脏器损害。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RA现已为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据国外资料,其发病率占人群1%左右,据1984年东北、北京及汕头等地调查、其发病率在0.24%~0.5%左右。RA发病范围广,好发年龄为20~45岁,80%发病于35~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之比约为2~4:1,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生活环境、细菌、病毒、自身免疫、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祖国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又有“骨痹”、“肾痹”、“历节”、“顽痹”、“尪痹”等别称。RA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致残率高、危害人类健康的难治性常见多发病。1目的以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调控思想为指导,以“肾应冬”为切入点,从褪黑素高位调节的角度,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肾虚型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深层次地揭示肾虚型痹证的物质基础及“五脏应时”的科学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痹证提供实验依据和分子水平方面的新靶点,改善痹证患者的生活质量。2方法2.1理论研究以古代文献及近年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中西医研究结果作为依据,佐证季节变化与痹证肾虚型发病存在的相关性。从痹证发病的本质、中医肾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及痹证发病的时藏关系作为论点,以古代理论文献与现代研究结果相结合,说明痹证肾虚型与季节变化存在着相关性。2.2实验研究2.2.1设计思路以冬至日、夏至日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季节变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肾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相关性影响。2.2.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与人类RA临床特征最为接近的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II-induced arthritis, CIA)大鼠模型,基于“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指导,从整体角度来研究季节气候因素对痹证发病情况与病情、病理环节的影响。以冬至日、夏至日两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CD4+CD25+Treg/CD4+Treg及细胞信号转导指标、褪黑素含量变化,并对大鼠膝踝关节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3结果3.1理论研究中医学认为痹证(RA)发生与风寒湿邪和正气不足相关,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正虚是致病的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肾虚是痹证发病的重要内因。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在机体内部保持自我动态平衡的同时,与外部环境也在不断的进行着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人体与外界同样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现代研究已证实,“肾应冬”的科学性,季节对中医肾之机能的正常运行发挥存在着影响关系。基于“肾主骨生髓”、“通于冬气”的时藏理论基础,经过大量临床或实验研究,证明肾虚、冬季与痹证的发病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2实验研究3.2.1痹证模型复制情况基于病症结合的思路,使用II型胶原复制出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与切除性腺(双侧卵巢或睾丸)的方法相结合,复制痹证肾虚型模型。在喂养观察中发现,经过切除性腺的痹证大鼠与其他模型组相比,双后肢关节肿胀更加严重、甚至变形,而且伴随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倦怠蜷缩,大量脱毛及便溏现象。符合中医肾虚表现症状,说明成功模拟了中医痹证肾虚型模型。从各实验的冬夏季节发病率结果可见,冬季CIA模型组及伪手术组大鼠的发病率均高于夏季组,手术组的冬季发病率比夏季率高,但差异没有CIA模型组与伪手术组显着。原因在于手术组已摘除松果腺,失去了表达机体与自然界节律性的媒介。说明痹证发病或加重多见于冬季;并佐证了‘松果腺-褪黑素’为机体自然节律性表达的重要器官。3.2.2病理形态学观察与CIA模型组、伪手术组相比较,手术组大鼠的膝、踝关节滑膜结缔组织严重增生变厚,或增生的软骨下结缔组织布满关节腔隙,甚至与两侧关节软骨表面相连,使关节腔变窄。关节软骨边缘不整,在关节腔内可见剥落的关节软骨及增生的滑膜结缔组织。骨髓腔扩大情况最为严重,腔中的骨髓数量也大大减少,并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核不规范,肥大细胞消失,脂肪细胞罕见,骨髓腔明显扩张,或有钙化点形成。以上均说明肾虚加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骨关节的破坏,致使RA症状加重,是痹证严重发病、发展的重要内因。从季节变化分析,CIA模型组和伪手术组大鼠膝、踝关节的病理破坏程度,冬季组较夏季组关节破坏的更为严重。说明季节变化影响着痹证病情的发展。手术组大鼠膝、踝关节病理形态破坏程度虽重于CIA模型组及伪手术组,但冬夏两季的比较中手术组变化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摘除松果腺后,使手术组大鼠本身无法对季节的节律性改变作出反映而产生差异的不显着。3.2.3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IA模型组、手术组及伪手术组CD4+CD25+Treg/CD4+Treg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treg水平降低。在季节性比较中,冬季正常组、CIA模型组及伪手术组大鼠treg水平明显低于夏季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松果腺的摘除,手术组冬夏季节treg水平没有呈现出差异。结果表明treg水平的改变具有自然节律性,机体冬季的免疫能力低于夏季,正与冬季阳气藏于内的中医理论相一致。3.2.4痹证大鼠血清IL-1β、IL-6含量变化CIA模型组、手术组及伪手术组大鼠的IL-1β、IL-6含量较正常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手术组明显高于CIA模型组和伪手术组,且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证明性腺切除导致肾虚的产生,细胞因子IL-1β、IL-6水平也随之增高,炎症反应加剧,加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所以肾虚是痹证发生发展的根本。在冬夏季节比较中,冬季CIA模型组及伪手术组与夏季此二组的IL-1β、IL-6含量相比较,均有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说明痹证中IL-1β、IL-6水平总体呈现冬高夏低的趋势,体现出中医“肾通冬气”的时藏理论。3.2.5褪黑素(MT)含量变化四个实验组的血清MT水平各有不同。与正常组相比,CIA模型组与伪手术组的MT水平明显升高;手术组较正常组、CIA模型组及伪手术组MT含量明显降低。各实验组产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松果腺合成分泌的MT,间接的加重了RA的发病和恶化,证明褪黑素与RA发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对于冬夏两季的MT水平测定结果,与夏季相比,在冬季的生理组、CIA模型组与伪手术的血清MT含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的血清MT表达,冬夏季节比较无明显差异。MT水平呈现出冬高夏低趋势,存在与自然相统一的节律周期性,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4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可知:①使用1I型胶原+切除性腺(双侧卵巢或睾丸)方法成功复制出痹证肾虚型模型;且痹证在冬季发病率高于夏季;‘松果腺-褪黑素’是机体自然节律性表达的重要器官。②从病理形态学及各组膝、踝关节破坏半定量分析结果观察,手术组的关节破坏最为严重,证明肾虚加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骨关节的破坏,致使RA症状加重,符合“肾主骨,生髓”的中医理论,是痹证严重发病、发展的重要内因。冬季组CIA模型组和伪手术组大鼠膝、踝关节的病理破坏程度较夏季组关节破坏的更为严重。说明季节变化影响着痹证病情的发展。冬夏两季手术组大鼠膝、踝关节病理改变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摘除松果腺后,使手术组大鼠本身无法对季节的节律性改变作出反映而产生差异的不显着。③各痹证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CD4+CD25+Treg/CD4+Treg水平均明显降低,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treg水平降低。冬季正常组、CIA模型组及伪手术组大鼠treg水平明显低于夏季组,呈现夏高冬低的趋势,说明treg水平的改变具有自然节律性,机体冬季的免疫能力低于夏季,这与冬季阳气藏于内的中医理论相一致。④IL-1β、IL-6与RA发病情况成正相关性,是提示RA发病的诊断指标。手术组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模型组,证明肾虚是导致痹证发生的根本内因。CIA模型组和伪手术组的IL-1β、IL-6含量总体呈现冬高夏低的趋势,说明RA可能多于冬季发病或加重。⑤痹证大鼠MT水平高于正常组大鼠,说明MT对于RA有促进作用,加速了RA的发生发展。且除摘除松果腺的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MT含量总体呈现冬高夏低的趋势,说明‘松果腺-褪黑素’是机体反映自然季节节律变化的重要标志,证明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性。综上所述,本实验基于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从冬夏季节四个实验组的模型复制、膝踝关节的病理形态学改变、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及褪黑素的分泌几方面出发,证实了肾虚-痹证、机体-季节-痹证、机体-松果腺(褪黑素)-季节、痹证-季节-调节性T细胞各部分存在着相应性,可为进一步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佐证和基础。

段传皓[6](2010)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的临床观察研究。研究方法:所有病人均门诊采集,病例来源于2009年6月-2009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共纳入临床病历100例,采用治疗组及对照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共50例,对照组共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标准疗法,治疗组联合应用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项症状比较,咳嗽、咯痰、喘息单项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发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总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积分对比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感冒情况比较,从感冒次数来说,治疗前两组感冒次数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感冒次数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感冒的等级分布来说,治疗前两组感冒次数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感冒等级分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尚不能认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感冒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采用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用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途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采取不同治疗途径的患者人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采取不同用药途径的患者人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虚、脾虚、肾虚三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总分比较不全相同,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无可比性(P<0.05)。三组在治疗前咳嗽积分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咯痰、喘息积分有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肺虚、肾虚组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组的咳嗽、咯痰症状于治疗前后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症状于治疗前后积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在治疗后咳嗽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同时可减少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及感冒次数。目前世界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药物及方法,而中医中药秉承其五千年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秋红[7](200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中药治疗及与相关气道重塑生物因子的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1.1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指导下的肺康冲剂对COPD气虚血瘀痰阻证的影响。1.2研究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COPD的疗效机理。1.3探讨COPD气虚血瘀痰阻证与气道重塑分子生物学指标及肺功能的相关性。2方法对入组的60例患者按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疗程为12周的临床试验观察,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0级不用药物;I级给予万托林(Ventolin,100ug/dose,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200ug,每日3次吸入;Ⅱ级给予万托林200ug,爱全乐(100ug/dose,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40ug,每日3次吸入,并给予康复治疗;Ⅲ级吸入普米克都保( Pulmicort Turbuhaler ,100ug/dose.AstraZeneca,Sweden)200ug,每日2次吸入。治疗组:除上述治疗方法外,同时口服肺康冲剂(黄芪、水蛭、清半夏、地龙等)1袋,Bid。比较观察治疗前后HA、LN、PIIIP、TNF-α、IL-1β、IL-8的含量、肺功能以及中医证候的变化。3结果3.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检测指标比较LN、PCⅢ、IL-1、IL-8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型证候积分明显减低。3.2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比较有显着差异,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3.3 FEV1/FVC与气虚、肾阳虚、肺气虚之间有相关性,并得出FEV1/FVC= -0.954* qixu +-1.186* shenyangxu+1.059* shenyinxu +68.458;气虚和HA有相关性,血瘀与LN有相关性,痰阻与TNF的P值为0.055,接近0.05;气虚、血瘀、痰阻与生活质量四项指标均具有相关性;中医各证候之间具有相关性。3.4治疗前后FEV1/FVC、FEV1/ FEV1Pre与TNF-α、IL-1、IL-8之间P<0.01,具有相关性;并且HA与LN、PCⅢ之间P<0.01,具有相关性。4结论4.1肺康冲剂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等疗效。4.2该药疗效的机理是抗炎和减缓气道重塑的进程,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中医药防治COPD的有效性和科学性。4.3证明中医证候积分与肺功能、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之间均有相关性,为中医证候学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相结合研究COPD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黄冬娥[8](2006)在《铺灸疗法及其临床运用》文中提出

冯淬灵[9](2004)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理论、临床研究两方面对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理论研究 比较系统地归纳、总结了自《内经》以来络病学说的历史沿革,综述了络病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 COPD 的研究概况从定义、危险因素、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防治方案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近二十年来中医药防治 COPD 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在临床研究的讨论部分,分析了络病理论与肺系疾病的联系,阐述了导师武维屏教授应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防治 COPD 的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将 105 例 COPD 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含量与 14 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相应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将以上 8 种血清指标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PD 患者除了 TNF-α外,其余指标均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血清中 HA 含量分别与 LN、PⅢP 及 TGF-β之间有相关性。提示 COPD 患者即使在缓解期仍有炎性反应存在,COPD 患者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调节因子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 临床研究二:选择符合纳入病例诊断标准的 COPD0~Ⅱ级稳定期患者 72 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 35 例、对照组 37 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按照 GOLD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中药复方制剂。以生活质量评估判断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对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 COPD 患者血清中 IL-8、HA、LN、PⅢP、TGF-β、b-FGF 的含量。推测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防治COPD 的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影响细胞因子的活性、调节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修复,从而达到干预 COPD 患者气道结构重塑,减缓 COPD 气流受限进展的作用。

郭庆荣,董惠卿[10](1984)在《探讨检测慢性及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现在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组织损伤并不是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繁殖复制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有时可测出多种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其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或称抗核因子(Antinuclear Factor ANF)是机体在自稳机理失调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对细胞核成分(包括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可溶性核糖蛋白、核仁等)的抗体。ANF没有器官特异性和种属

二、慢性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主题模型在卫勤文本数据挖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材料
2 方法
    2.1 建立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词典
    2.2 基于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数据挖掘
3 结果
    3.1 构建异常结果表达医学术语词典的结果
    3.2 基于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数据挖掘的结果
    3.3 主题模型在战时野战医疗文书文本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探讨
4 讨论
    4.1 异常结果表达的医学术语词典在医疗及卫勤文本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4.2 主题模型在医疗及卫勤文本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4.3 存在不足
    4.4 创新点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2)二妙二活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早期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二) 方法
        1. 手术治疗
        2. 中医治疗
    (三) 指标观察
    (四)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一) 西医治疗
    (二) 疗效分析
    (三) 中医认识
    (四) 实验室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高通量筛选诊断RA的高特异性探针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1.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1.1.2 医院传统诊断步骤
        1.1.3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1.2 虚拟药物筛选
        1.2.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2.2 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
        1.2.3 药物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
        1.2.4 蛋白质折叠形状码
    1.3 论文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思路及关键步骤
第2章 TNF-α配体角度高通量筛选检测RA的探针分子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使用数据库和软件
        2.1.2 数据来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构模拟与靶点区识别
        2.2.2 高通量筛选和评价探针分子灵敏度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药物配体角度高通量筛选检测RA的探针分子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使用数据库和软件
        3.1.2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结构模拟与靶点区识别
        3.2.2 高通量筛选和探针分子灵敏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类风湿因子配体角度高通量筛选检测RA的探针分子
    4.1 主要使用数据库和软件
        4.1.1 数据来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结构模拟与靶点区识别
        4.2.2 高通量筛选和评价探针分子灵敏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问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A 第二章TNF-α配体角度高通量筛选检测RA的探针分子
附录B 第三章 药物配体角度高通量筛选检测RA的探针分子
附表C 第四章 类风湿因子配体角度高通量筛选检测RA的探针分子

(4)昆断全蝎汤配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临床辨证论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RA研究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病历选择的诊断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脾肾阳虚型的中医诊断标准
        五、脱落标准与处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案
        二、疗效评估
        三、疗效评价标准
        四、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比较
        三、疗效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28评分比较
        五、实验室炎性指标比较
        六、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特点
    第二节 昆断全蝎汤配合艾灸疗法的治疗作用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季节气候与痹证肾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
    综述一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1. 痹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1.1 痹证病理简单模型
        1.2 病证结合的中医痹证模型
        2. 痹证发病机理的研究
        2.1 西方医学对RA发病机制的探究
        2.2 中医对痹症机理研究
        3. 痹证治疗的研究
        3.1 药物研究
        3.2 其他疗法研究
        4.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 调节性T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
        1.1 调节性T细胞的分类
        1.2 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作用机制
        2. 调节性T细胞对于现代医学研究的影响
        2.1 动物实验研究
        2.2 临床研究
        2.3 中医药治疗与调节性T细胞作用相关疾病的影响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理论研究 季节变化与痹证肾虚型发病的相关性
    1. 肾虚是痹证发病的根本
    2. 季节变化对中医肾脏的不同影响
    3. 痹证发病的时藏关系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使用II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CIA)、松果腺摘除及肾虚型模型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各组痹证大鼠膝、踝关节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痹证大鼠血清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各组痹证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 B、IL-6含量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各组痹证大鼠血清中褪黑素(MT)含量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6)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1 历代医家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现代研究概况
        3 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论治的现代研究概况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的认识
        1 历代医家对冬病夏治的认识
        2 历代医家对穴位贴敷的认识
        3 冬病夏治与穴位贴敷的中医治疗现代研究概况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慢性支气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1 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
        2 慢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3 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4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5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
        6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7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及进展
        8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后评价
        9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一般情况
        3 均衡性分析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
        2 临床分期
        3 急性发作期病情程度划分
        4 中医病证证候分类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2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侯积分之间的差异及总分之间的差异
        3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积分之间的差异及总分之间的差异
        4 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5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6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7 感冒情况
        8 用药情况
        9 治疗途径
        10 观察治疗组患者不同证型的中医症候积分
    讨论
        1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的理论依据
        2 方义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总结
        5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表1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查表2(用来判断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型)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中药治疗及与相关气道重塑生物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三 气道重塑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四 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COPD 生活质量问卷(协和医科大学呼吸科)
附录
    附录2 COPD 临床证候观察记录

(8)铺灸疗法及其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2 注意事项
3 典型病例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
    3.2 强直性脊柱炎
4 体会

(9)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络病的历史沿革
    文献综述二 络病现代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四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临床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COPD 生活质量问卷

四、慢性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主题模型在卫勤文本数据挖掘中的应用[D]. 赵云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2]二妙二活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早期临床观察[D]. 程晔.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高通量筛选诊断RA的高特异性探针分子[D]. 李洪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4]昆断全蝎汤配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方静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季节气候与痹证肾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D]. 张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6]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D]. 段传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中药治疗及与相关气道重塑生物因子的研究[D]. 关秋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铺灸疗法及其临床运用[J]. 黄冬娥. 河南中医, 2006(01)
  • [9]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D]. 冯淬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10]探讨检测慢性及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J]. 郭庆荣,董惠卿. 广州医药, 1984(04)

标签:;  ;  ;  ;  ;  

慢性支气管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