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囊周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联合囊周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一、联合关节囊周围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儿髋关节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数据库,筛选DDH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康复相关文献,自制资料提取表提取对构建DDH康复训练方案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2.采用质性访谈法,访谈某三甲儿童医院骨科11名医护人员及6名DDH患儿家属,访谈后将访谈录音转为文字,采用现象学研究的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3.在文献分析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构建DDH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法,邀请17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方案进行补充及修改,形成最终方案指导临床实践。结果:1.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共获得文献586篇,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5篇,其中干预性研究4篇,观察性研究11篇。经分析,把DDH康复训练划分为术前、石膏/支具外固定期、拆除石膏至负重行走前期、负重行走期四个阶段,即为DDH康复训练方案的一级条目。2.根据医护人员访谈资料,提炼出五个主题:对康复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康复训练内容缺乏规范、康复训练指导缺乏延续性、家长执行度不够影响康复训练效果、DDH切开复位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相关内容;根据家属访谈资料提炼出四个主题:对疾病缺乏了解、康复训练知识及技能欠缺、照顾负担沉重、DDH患儿家属需求。3.两轮专家函询均发放函询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和0.91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9(P<0.001)和0.233(P<0.001),最终形成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包括4个一级条目,62个二级条目。结论:1.DDH患儿家属康复训练知识及技能欠缺,医护人员康复训练指导缺乏规范性、延续性,需对康复训练内容进行规范,提高患儿康复训练效果。2.本研究制定的DDH康复训练方案可靠性、科学性较好,能够为DDH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改善患儿关节功能。

陈惠敏[2](2020)在《中药熏洗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促进中药熏洗疗法在临床上规范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7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46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均采用切开复位和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随机变量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两组均在术后6周进行石膏拆除,对照组于石膏拆除后开始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2号方治疗,疗程5周。分别于术后第6周、8周、11周、24周测量两组的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内收外展活动度、内旋外旋活动度;并进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和两组总体疗效的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Tonnis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髋关节活动度:试验组术后8周、11周、24周的髋关节活动度整体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活动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活动度增长幅度有差异,试验组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周,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11周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两组术前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11周、24周,试验组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体疗效评估: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分析结果:试验组有1名患儿于术后第8周出现手术侧髋关节再脱位,对照组中的其中1名患儿于术后第6周出现手术侧髋关节脱位,均需进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术,试验组中2名患儿治疗第7天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中药熏洗2号方配合功能锻炼可促进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功能锻炼治疗。

蒋辉华[3](2020)在《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期手术治疗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影响全世界儿童的常见疾病,由于先天缺陷及后天因素的持续作用患儿髋关节出现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完全脱位等症状,由于股骨头与髋臼失去正常对合关系,髋臼发育变浅,股骨头发育迟缓,周围肌肉及软组织挛缩,后期引发骨关节炎甚至肢体残疾等严重后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但仍有部分患儿在开始负重行走才后确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病理变化更加复杂。对比单侧髋关节脱位双侧脱位患儿治疗难度高,预后更差,诸多文献报道了双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结论不一。部分学者采取双侧同时手术治疗,其优良率仅在75-80%,并且出现较多并发症。研究目的:双侧同期手术较低的优良率及较多并发症,促使探索更优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分期手术治疗行走期后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病例,探索分期手术治疗并且两次手术间隔6个月治疗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评估该方法治疗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10髋)行步行后诊断为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采取分期手术治疗的患儿。3髋为Tonnis分期的Ⅲ期,7髋为Ⅳ期。两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6个月。8个髋关节行切开复位、股骨短缩旋转截骨联合骨盆Salter截骨术,1髋关节仅行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1髋关节行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联合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在术后随访过程中,使用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Sever in放射学分型及McKay分型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第一次手术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岁4个月(1.5至6岁),第二次手术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岁10个月(2.1至6.5岁),两次手术平均时间间隔为6个月。髋关节的平均髋臼指数从术前的37.4°减小到术后的26.1°,在末次随访时平均髋臼指数到17.7°。患者两次术前和末次随访髋臼指数对比,P值<0.01,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Severin的放射学标准,8个髋为Severin Ⅰ级被评为优,1髋为Severin Ⅱ级被评为良,1髋为SeverinⅢ级被评为可,术后没有被评为差的髋关节,优良率达90%。末次随访CE角平均值为29°,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8个髋为优,2个髋为良。结论:根据我们治疗经验,分期手术治疗儿童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具有较好疗效,术后各种功能评价指标上均表现优异,分期手术治疗在治疗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值得肯定。通过控制手术间隔时间,控制术中股骨近端截骨长度和旋转角度,达到双侧髋关节同心复位。分期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优良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良好方法。

谢卫强,巩栋,常彦峰,李生贵,许瑞玲,甄平[4](2019)在《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撤回》文中认为目的分析Salter骨盆截骨术和股骨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24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其中男8例9髋,女10例15髋;年龄0.5~6岁,平均(3.2±0.3)岁。所有患儿均行Salter骨盆截骨及股骨小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结果 18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儿切口一期甲级愈合,术后石膏或支具固定8~12周。其中,股骨头恢复中心复位16例22髋,1例1髋髋臼发育不良伴关节僵硬,1例1髋发生股骨头坏死。采用Makay改良DDH疗效评定法进行评定,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4例18髋,良2例3髋,中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均可使患儿患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显着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的发生,具有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康复锻炼效果良好等优点。并且符合现代骨科追求矫正畸形的理念,术后效果确切,笔者认为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邵景明[5](2019)在《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机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75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首先对其行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给予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臼指数、CE角度、股骨颈前倾角;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4例患儿中伤口感染有2例、骨髓炎并发症有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为4.69%(3/64)。治疗前,患儿髋臼指数、CE角度、股骨颈前倾角均存在异常;治疗后,髋臼指数、CE角度、股骨颈前倾角均显着优于治疗前,恢复正常,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发现,64例(100%)患儿髋关节全部复位,40例(80.000%)跛行显着好转,18例(81.82%)关节异响显着好转、8例(80.00%)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髋关节复位,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生活,健康成长,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曾广辉[6](2018)在《闭合复位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及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闭合复位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分析探讨年龄、性别、侧别、髋关节脱位程度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提高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病例来源于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初次行闭合复位治疗的患儿,根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符合本研究的患儿64例(76髋),其中男5例(5髋),女59例(71髋),平均年龄为16.18月,最小年龄6.4月,最大年龄23.8月,平均随访时间4.09年。通过病历系统和影像学系统,收集并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侧别等一般资料,测量复位前影像学资料的患侧颈干角、患侧中心边缘角、双侧髋臼指数、双侧髋臼深度与宽度等。观察末次随访患者的情况,测量复位后第2年影像学资料的患侧中心边缘角、双侧髋臼指数、双侧髋臼深度与宽度,并根据Severin影像学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析年龄、性别、侧别、髋关节脱位程度、复位前患侧股骨颈前倾角、有无复位前股骨头骨骺核、有无复位时内收肌松解或切断等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比较治疗前后髋臼指数、髋臼深度与宽度的比值变化,分析闭合复位治疗对髋臼发育的影响。所得研究结果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闭合复位治疗的64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Severin影像学评定结果显示,优29例,良18例,可8例,差9例,总体优良率为73.4%。闭合复位后随访显示发生股骨头坏死4例(6.2%)。(2)年龄6~12月组优良率90.9%,13~18月组优良率83.3%,19~24月组优良率52.2%。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组优良率71.2%,男性组优良率100.0%,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左侧组优良率76.7%,右侧组优良率81.8%,双侧组优良率50.0%,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Tonnis分度分成Ⅰ度组优良率100.0%;Ⅱ度组优良率93.8%,Ⅲ度组优良率80.0%,Ⅳ度组优良率46.2%,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根据IHDI分型分成Ⅰ型组优良率100.0%,Ⅱ型组优良率85.7%,Ⅲ型组优良率78.9%,Ⅳ型组优良率44.4%,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2例单侧发病的患儿复位前患侧平均股骨颈前倾角为55.42°,21~40°组优良率93.3%,41~60°组优良率83.3%,61~80°组优良率53.8%。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有复位前股骨头骨骺核组优良率76.9%,无复位前股骨头骨骺核组优良率84.6%,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有复位时内收肌松懈或切断组优良率66.7%,无复位时内收肌松解或切断组优良率73.8%;不同组别DDH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闭合复位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内患侧、健侧的髋臼指数、双侧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治疗前和治疗后组间患侧、健侧的髋臼指数、双侧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治疗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髋臼发育具有影响,其疗效确切。年龄、脱位程度、复位前患侧股骨颈前倾角与闭合复位治疗疗效具有相关性,性别、侧别、有无复位前股骨头骨骺核、有无复位时内收肌松解或切断与闭合复位治疗疗效不具有相关性。

沙佳[7](2017)在《DDH术中两种股骨旋转截骨测量方法对比及大龄患儿手术治疗的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术中使用画线法与量角法测量股骨截骨旋转角度的对比分析研究目的探讨应用两种股骨截骨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矫正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一种更适宜的术中股骨旋转角度测量方法,对于股骨旋转截骨术的术后FNA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自2006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DDH 32例(32髋),其中,股骨旋转截骨时,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16例(16髋)采用画线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的16例(16髋)采用量角法。手术前后均行X线片、三维CT检查(测量FNA)。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前患侧FNA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个月。两组术后患侧FNA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明显(P<0.01);而与健侧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术后FNA较术前明显改善,达到与健侧大致相等的FNA。两组间术后健侧、患侧FNA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故,目前尚不足以证明行股骨旋转截骨术时后期采用的量角法优于画线法。结论采用量角法及传统的画线法进行股骨旋转截骨术均可获得满意的FNA。第二部分不同年龄组大龄DDH患儿手术疗效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的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1月2014年6月采用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Pemberton、Dega髋臼成形或三联截骨,股骨旋转短缩截骨结合内收肌切断等手术一期治疗大龄儿童DDH91例(104髋),按年龄情况将患儿分为两组:低龄组(<10岁):61例(70髋),年龄69.8岁,平均7.9岁。高龄组(≥10岁):30例(34髋),年龄1015岁,平均12.5岁。结果91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年,根据Severin影像学评价标准,低龄组:Pemberton术后优良率91.43%,Dega术后优良率85.71%,骨盆三联截骨术后优良率85.71%;高龄组:Pemberton术后优良率58.33%,Dega术后优良率50.00%,骨盆三联截骨术后优良率40.00%。根据Mckay临床评价标准,低龄组:Pemberton术后优良率88.57%,Dega术后优良率85.71%,骨盆三联截骨术后优良率85.71%;高龄组:Pemberton术后优良率58.33%,Dega术后优良率41.67%,骨盆三联截骨术后优良率40.00%。结论本研究针对6岁以上大龄DDH患儿的手术疗效进行随访发现,大龄DDH是可以选择性的通过手术治疗的,若能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的。同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的差异发现,低龄组的术后临床及影像学优良率均明显高于高龄组,提示尽早治疗的重要性。

黄继文[8](2017)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hip,DDH)是指股骨头、髋臼在形状、大小、方向或组织学上存在异常。DDH是临床上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DDH的发病率为0.09%0.30%,男女比为1∶51∶7[1]。DDH治疗以早期治疗为佳,若早期得不到治疗且严重者可导致邻近的关节发育异常和发生畸形等,因此,临床医生应做到对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对髋关节的功能及形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

谭晋文[9](2016)在《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免疫学指标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1.5岁4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手术前后影像学和免疫学指标的改变,探讨其术后早期的免疫排斥反应及中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2012.3--2015.3月行内收长肌松解、Salter骨盆截骨、髋关节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植入、股骨短缩旋转截骨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全脱位的患儿40例(42髋),其中男8例,女32例,年龄1.5岁--4岁,平均年龄(2.71±0.58)岁。术后跟踪随访时间为9个月--2.5年,平均随访时间(16.2±5.6)个月。具有完整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且随访时间≥1年的患髋38例(其中1例为双侧髋脱位),选取其中实行手术的37例患侧髋关节作为试验组,以37例髋脱位患儿中正常的37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其术前及术后随访1年时髋臼指数和股骨颈前倾角的变化及随访满1年时采用髋关节功能Mckay评分、Severin X线临床评定标准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标准来评价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比较所有入组患儿的术前及术后7天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来评估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未经说明的检验水准均为α=0.05,P<0.05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多数患儿髋关节术后体温升高,波动于37.4°C38.5°C,术后第4天开始恢复,术后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全身情况良好,无咳嗽、咳痰等症状;白细胞计数在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9.55±1.07)×109/L,第2天达到高峰,1周内降至正常;随访的38例患儿手术切口愈合良好。2、本次研究显示,40例患儿空腹血测得T淋巴细胞CD3、CD4及CD8在术前和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经方差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FCD3=1.037,P>0.05;FCD4=2.806,P>0.05;FCD8=0.582,P>0.05);CD4/CD8值在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经方差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F=2.784,P>0.05)。3、40例患儿空腹血测得的C3、C4值在术前、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经方差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C3=0.988,P=0.385;FC4=2.391,P=0.111)。4、试验组术后1年的AI值和FN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AI=13.128,P<0.001;t FNA=5.768,P<0.001);对照组随访1年的AI值和FN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AI=2.745,P>0.05;t FNA=3.743,P>0.05);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AI值和FN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AI=14.9,P<0.001;t FNA=6.274,P<0.001);术后随访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的AI值和FN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AI=1.94,P>0.05;t FNA=1.241,P>0.05)。5、随访的38例患儿术后1年采用髋关节Mckay和Severin评分后优良率分别为89.4%和84.2%。结论:1、同种异体骨植入在Salter骨盆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早期,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非感染性因素所致。2、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早期无明显免疫排异反应,而且后期对移植骨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3、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中短期影像学改变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显着,临床疗效较好。4、将患儿自身碎骨块与同种异体骨块混合植入后在加强植骨稳定性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白洪勇[10](2016)在《三联术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一种三联术式(旋转截骨造盖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查看,讨论该手术产生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条件符合的病例进行选择,行三联术式,术后,且辅以股骨头和髋臼组成的关节功能性锻炼。根据X射线、CT三维的绩效评估与吉士俊、周永德指出的术后功能治疗效果评价DDH标准。研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归纳出治疗经验。结果:72髋应用结合DDH患儿手术治疗60例,当中,优49髋(30-26分),达到87.23%的优良率,4髋为差(11-15分),5髋为(16-20分),14髋为良(21-25分)。结论:三联术式(旋转截骨造盖并钢板内固定术)是在儿童的安全和有效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发展三联手术,软组织可对髋臼内进行有效松解,减少病变,使髋臼指数得到纠正,且使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得到有效恢复。治疗的关键即手术方式的正确性与手术之后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使手术后的合并症有效减少。

二、联合关节囊周围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关节囊周围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质性访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第三部分 德尔菲专家函询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围术期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2)中药熏洗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1.6 课题药物及设备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髋关节屈伸活动度总和的比较
    3 两组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度总和对比
    4 两组内旋外旋活动度总和对比
    5 两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
    6 疗效结果判定
    7 安全性结果分析
讨论
    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Pemberton髋臼成形术
    2 现代医学对发育性髋关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关节活动受限的治疗
    4 中医药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的认识和治疗
    5 课题中药组方和药物分析
        5.1 方剂配伍特点
        5.2 药物分析
        5.3 现代药理学研究
    6 中药熏洗治疗DDH术后关节屈伸不利的作用机理
    7 中药熏洗2号汤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分析
        7.1 中药熏洗2 号方对DDH术后髋关节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7.2 中药熏洗2 号方对DDH术后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度的影响
        7.3 中药熏洗2 号方对DDH术后髋关节内旋外旋活动度的影响
        7.4 中药熏洗2 号方对DDH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的影响分析
        7.5 中药熏洗2号方对发育性髋关节术后总疗效的影响
        7.6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期手术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双侧发育性髓关节脱位分期手术治疗
    2.1 资料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及恢复参考指标
第三章 分期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3.1 治疗结果
    3.2 讨论
    3.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撤回(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2.1 出生到1岁的患儿
        1.2.2 行走后儿童髋关节脱位
    1.3 排除标准
    1.4 手术方法
    1.5 疗效评价
2 结 果
    2.1 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
    2.2 患儿手术前后CE角和髋臼指数的比较分析
    2.3 手术相关并发症
    2.4 典型病例
3 讨 论

(5)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治疗方法
        1.2.1 术前检查:
        1.2.2 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
        1.2.3 术后处理:
    1.3 疗效指标与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2.2 治疗前后髋臼指数、CE角度、股骨颈前倾角对比:
    2.3 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3 讨论

(6)闭合复位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学
        1.2.1 机械学说
        1.2.2 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关节囊及韧带松弛
        1.2.3 遗传学说
    1.3 临床诊断
    1.4 治疗现状
        1.4.1 保守治疗
        1.4.2 手术治疗
    1.5 传统医学对闭合复位治疗DDH的认识
    1.6 闭合复位治疗疗效及其评定
    1.7 影响闭合复位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探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资料收集
        2.2.3 闭合复位疗效评定
        2.2.4 观察指标及测量方法
    2.3 数据统计
    2.4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3.2 闭合复位治疗DDH的疗效分布
    3.3 不同年龄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4 不同性别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5 不同侧别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6 不同脱位程度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6.1 不同Tonnis分度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6.2 不同IHDI分型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7 不同复位前股骨颈前倾角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8 有无复位前股骨头骨骺核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9 有无复位时内收肌松解或切断组闭合复位治疗DDH疗效的比较
    3.10 闭合复位治疗对DDH患儿的髋臼发育影响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闭合复位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4.2 闭合复位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4.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DDH术中两种股骨旋转截骨测量方法对比及大龄患儿手术治疗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术中使用画线法与量角法测量股骨截骨旋转角度的对比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2.2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股骨颈前倾角
        3.2 股骨近端截骨术的合理选择及意义
        3.3 两种术中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
        3.4 误差控制
        3.5 几点体会
        3.6 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年龄组大龄DDH患儿手术疗效的临床研究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结果
        2.2 典型病例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保守治疗
    1.1 Pavlik吊带
    1.2 闭合复位后髋“人”字位石膏固定
2 手术治疗
    2.1 单纯切开复位术
    2.2 Salter截骨术
    2.3 Pemberton截骨术
    2.4 Dega截骨术
    2.5 姑息性手术
    2.6 股骨截骨术
3 小结

(9)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免疫学指标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1.2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
    1.3 术后观察及资料采集方法
    1.4 手术前后指标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儿术后一般情况
    2.2 手术前后临床化验指标变化
    2.3 随访患儿手术前后影像学改变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三联术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一般资料
        (三)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术前准备
        (二)手术方式
        (三)术后处理
    三、疗效评价
    四、结果
讨论
    一、DDH髋关节生理病理学改变
        (一)髋臼的结构与发育
        (二)股骨颈干角与前倾角
    二、术式分析
    三、手术之后石膏的固定与功能锻炼
    四、手术之后,再脱位的预防
        (一)矫正软组织
        (二)骨性组织的纠正
        (三)手术之后,用石膏固定与下到地上负重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联合关节囊周围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D]. 孙彤彤.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中药熏洗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D]. 陈惠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期手术治疗疗效分析[D]. 蒋辉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4]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撤回[J]. 谢卫强,巩栋,常彦峰,李生贵,许瑞玲,甄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19(09)
  • [5]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机制及临床研究[J]. 邵景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1)
  • [6]闭合复位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及相关性分析[D]. 曾广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DDH术中两种股骨旋转截骨测量方法对比及大龄患儿手术治疗的随访研究[D]. 沙佳.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8]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研究进展[J]. 黄继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17(05)
  • [9]Salter骨盆截骨、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免疫学指标观察[D]. 谭晋文.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10]三联术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D]. 白洪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联合囊周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