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经济手段管理公共图书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肖河,潘蓉[1](2021)在《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选择机制》文中指出在中美经济博弈激化的当下,大国经济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现象,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建立有效识别不同策略和样态的分析框架,遑论解释大国经济竞争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基于经济竞争策略的既有发现,更清晰地定义了经济竞争,提取出策略目标和成本两个维度,分别指示改变对手行为预期的高低和有无绝对收益,并据此构建出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分类矩阵。在分类基础上,本文尝试进一步解释大国在经济竞争中的策略选择机制,指出国家间关系的行为约束性和竞争关系的集中度会影响国家对竞争策略的收益/风险判断。行为约束性越强,对方利用经济力量的手段越受限,威胁感知就越弱,一国就越能容忍行为导向策略的"拖延"风险;竞争的集中度越高,赢得相对收益的价值就越大,一国就越能容忍高成本策略的"第三国渔利"风险。经济竞争的案例分析综合展示了国家间关系的行为约束性和竞争关系的集中度如何塑造策略变化,揭示了经济竞争的样态差异。研究对当前中美经济博弈的启发是,中国有能力塑造与美国竞争、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维持相当水平的经济联系。
陈姬文[2](2021)在《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91-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至今,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三处领土争端,即中日钓鱼岛争端、韩日独岛争端和日俄北方四岛争端中,日本的态度有强硬和宽和之别。总体来说,日本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态度最强硬,在日俄北方四岛争端中态度最宽和,在韩日独岛争端中态度介于两者之间。从前景理论的角度来看,日本之所以在三处领土争端中态度有强硬和宽和之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对钓鱼岛实际占有、对北方四岛和独岛没有实际占有,依据前景理论损失厌恶的观点,日本对争端领土的心理参照点因为实际占有而更高,因此在面临领土争端时更倾向于为了实际占有的争端岛屿而投入更多的力量,否则就会进入损失区间,降低到心理参照点以下,因此日本必然会表现出更强硬的态度;二是日本对钓鱼岛争端的对象国中国要比独岛争端的对象国韩国和北方四岛争端的对象国俄罗斯存在更强的实力焦虑,依据前景理论战略框定的观点,日本在面对存在高焦虑的领土争端对象国时会更为看重争端领土,将其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外交牌,因而必然会表现出更为强硬的态度,以期在两国外交中取得更多的外溢效果。同时,从前景理论的视角来看,基于确定性效应的日美同盟、基于风险偏好的历史压抑、基于有限理性的民族性格对日本在三处领土争端中的态度也有深刻的影响。冷战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态度遵循着“宽和(1991年)-次强硬(2004年)-强硬(2012年)-次强硬(今)”的轨迹演变。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日本对中国的战略性框定发生变化,实力焦虑使得日本大大提高了钓鱼岛争端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态度愈加强硬,直至2012年达到强硬的巅峰;中国从2012年开始对钓鱼岛常态化巡航,使得日本的损失厌恶区间发生重大改变,心理参照点从“不能失去钓鱼岛”向“不能继续恶化钓鱼岛局势”变化,态度开始不再强硬,开始变的宽和;而美国对钓鱼岛争端的介入,以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对美日同盟的依赖性程度加强,基于确定性效应,日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确定性收益,在钓鱼岛争端中也要参照美国的态度。冷战后,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态度遵循着“宽和(1991年)-强硬(2012年)-宽和(今)”的轨迹演变。由于90年代日本对韩经济外交的需要,日本将韩国框定为“竞争性盟友”,在独岛争端中态度逐步强硬;随着对抗中国的需要,日本将韩国框定为“可拉拢的盟友”,日本在独岛争端中态度逐步宽和。基于确定性效应,日本在处理独岛争端时不能不考虑美国的利益,而美国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不希望看到日韩关系恶化,因此日本在韩国升级独岛争端时一直保持克制,保持宽和姿态,逐步将独岛争端搁置。冷战后,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态度遵循着“宽和(1991年)-强硬(2000年)-次强硬(2012年)-宽和(今)”的轨迹演变。由于冷战后日本对俄罗斯战略框定为“衰落的国家”,于是想通过经济援助和合作来换取北方四岛的返还,因此在北方四岛中持宽和之态;在小泉纯一郎上台后日本重新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框定,认为俄罗斯实力已经恢复,经济手段已经无法推进北方四岛争端的解决,因此一改之前的宽和之态,逐渐强硬;安倍晋三上台后,日本再次对俄罗斯重新进行战略框定,认为俄罗斯仍需要日本的经济合作,于是企图重新通过经济手段作为北方四岛领土争端谈判的突破口,态度再次转为宽和。日本对俄罗斯存在根深蒂固的历史记忆,基于恐惧风险偏好,在俄罗斯重视北方四岛时,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日本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威慑,在俄罗斯强硬的回击下,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束手无策,态度软弱,只能对北方四岛争端予以搁置。
孙敬洋[3](2020)在《五原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研究》文中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上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刺激农村经济活力,激发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推行前夕,试点无疑成为了可行的工作方法。在穷则思变的思想下,各级通过建立试点单位,将部分农民与党和政府切实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了解当下农牧业情况与农民思想状况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丰裕公社(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丰裕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始档案的搜集与整理,辅以口述访谈的相关内容论述丰裕公社作为五原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背景、过程、内容、影响等方面。1979年3月,丰裕公社被确立为五原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单位,当然,该试点的确立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即广大农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相互选择的结果。1977年,丰裕公社萌生了“分地”的想法,但此时仅限于“想”,而未“分”。时隔一年,即1978年秋,丰裕公社在“五统一”的基础上开始推行了“六定一奖”生产责任制。1980年《丰裕公社生产责任制度》的出台,则标志着丰裕公社的做法在五原县全面推广开来。这个过程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支持、反对、疑惑、担心等,但正是有了这些声音的存在,可以充分了解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初始阶段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丰裕公社也是中国万千想要改革的基层单位的一个缩影,试点单位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与条件,创造最大的利益价值,充分发挥出标杆作用。一定程度上看,试点工作的开展是党和政府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支持与认可,对新时期农村改革具有可借鉴之处。
郭美娜[4](2020)在《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蔡元培是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末活跃于中国政治、教育和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不仅在教育及其美育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形成其重要思想,而且长期担任政府文化艺术相关机构领导人,广泛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色彩的文化艺术管理思想。蔡元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教育。在晚清至民国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背景下,蔡元培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代表一起自觉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投身社会、教育及文化活动,立志启发社会民智。他在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便提出“美育”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政府层面的方针政策。蔡元培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均担任教育及文化艺术机构的要职,他主持制定政策法律法规,推动设置文化艺术机构与行业组织,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设施,成立文化艺术类基金会,作出突出的贡献。他广泛参与社会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予以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文化艺术机构与艺术院校建设,以及音乐、美术、电影等领域,均付出极大的热忱和努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活动,使蔡元培逐渐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鲜明特点的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在其基本内容方面,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与支撑,科学理念成为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文化艺术管理的“监察”理念、社会“普及”思想,以及去“行政化”与“民主”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制控与美育的融合、传播与科技的相谐、宏观与微观的衔接、普及与教化的统一。这一管理思想还包括蔡元培对文化艺术管理方法的探索。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活动具有丰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价值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和鲜明的现代特色,是其教育、美育及管理思想等在文化艺术管理领域的延展与深化;在实践价值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施行,推进了民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影响了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文化艺术行业组织的建设,促进了艺术企业与实体的建设与发展。蔡元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生探索以及积淀而成的管理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蔡元培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与其个人的事业及经历密切相关,更受到中国特定时期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与理性地辨析其思想体系中的全部内容,厘清其内容构成的优势与局限,正是对这份文化遗产最好的继承。
华清君[5](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茹亚伟[6](2019)在《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陆军进驻朝鲜半岛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南地区,对朝鲜半岛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重建。历史上朝鲜半岛曾作为中国朝贡体系的一部分,1910年被日本殖民,儒家文化和日本殖民主义在朝鲜半岛盛行。美军最初的重建目标是根除殖民主义残留。但是随着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亚洲,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美国在重建南朝鲜政权的过程中,反共成为首要目标。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对韩国的改造主要继承了美国历史上一以贯之的手法,即发展科技进而改造思想的理念,美国希望对韩国进行科技援助遏制共产主义在韩国滋长。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打乱了美国对韩国的援助计划。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使用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的宣传,争取韩国军人和普通群众的人心。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韩国的政策开始从战争状态逐渐过渡到经济发展状态。朝鲜半岛成为美苏生活方式面对面的竞争地区,整个世界特别是亚洲都在关注着这场竞争。韩国能否发展成功,成为亚洲自由世界以及第三世界评定西方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的关键依据。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对在韩国实践现代化理论抱持很大兴趣,认为发展方式的竞争已经成为东西方竞争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第三世界国家走西方发展道路的信心,美国以西方发展模式为样板支援韩国建设,但是对经济发展的过分强调反而给韩国的发展带来阻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课题的源起、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难度和研究创新进行阐释。正文由四章组成,侧重把美国对韩国的宣传政策放在美国整体战略调整以及美国亚洲政策转变的历史语境下,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占领之初美国的重建工作。美国对南朝鲜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重建工作进行指导。但是重建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是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韩国建国后发展逐渐平稳,美国向韩国派遣了规模庞大的军事顾问团,他们一方面弥补了韩国技术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传播美式文化。在对普通群众的宣传中,美军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向南朝鲜群众放映大量美国电影,以求改变他们的思想以实现美国的利益诉求。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在朝鲜半岛开展的心理战。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发动心理战的经验大多源于二战。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对和平时期的宣传活动一直持保留态度。随着东西方冷战态势日益明朗化,和平时期的心理战宣传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朝鲜战争是心理战宣传转入和平时期后再次被应用于战场。尽管和平时期的心理战与战争时期的有所不同,但是两者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战争宣传成为验证和平时期宣传成效的极端手段。具体到韩国,美国将行为科学研究这一新兴的心理战研究成果应用到战场,对改变韩国人的心态产生重大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证了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对韩国援助的动机和具体内容。尽管韩国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坚定盟友,但是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却不是无偿的。随着亚洲格局的变动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国对韩国从军事战略需求转移到经济发展需求,美国希望韩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此来对抗中国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援助韩国的过程中,美国深感由于韩国技术专家奇缺,美国制定的政策不能被韩国方面理解和采纳。为了帮助韩国更加全面地理解美国的政策,美国开始在相关技术领域对韩国人进行培训,在文化领域对韩国大学进行资助。第四章,阐释了现代化理论与韩国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冷战格局变动的年代,中苏分裂以及中国在第三世界影响力增强对美国外交政策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在谋求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如果美国不能对这一变革形势进行把控,那么这些国家很有可能走上共产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模式对亚洲国家的吸引使得美国不得不另辟蹊径,在韩国打造西方现代化发展的模板。但是,美国在韩国推进的现代化过分侧重经济,致使韩国的政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结语部分主要希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美韩关系应该如何定位。美国一直认为韩国的军事价值不及其政治价值,尽管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美国涉足的第一场热战,但是从战争进程中美国的政策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意图在遏制中国且首选政策是从外部包围和进行政治施压。简而言之,美国在韩国的战略定位是实现政治上与中国对抗。其次,美国在制定政策时基于何种认知。美国对韩国政策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在此过程中美国用西方固有成见看待韩国社会,认为韩国社会弊病诸多,并且一直认为韩国的传统文化阻碍了其实现现代化,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主义”情结。在此过程中美国智识阶层成为影响华盛顿对不发达国家认知最重要的来源。最后,美国对韩国发展模式有何影响。美国从利己主义角度出发,将这种情结转换成援助韩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必然导致韩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美国强调技术注重速度的思维被韩国人接纳,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问题视而不见,造成韩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
余依云[7](2019)在《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测算研究 ——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宜城市的实证》文中指出当前宅基地出现了“人减地增”反向演变格局,户均宅基地超标、一户多宅、闲置问题突出,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势在必行。宅基地有偿退出与有偿使用策略作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宅基地公平取得、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有偿使用宅基地约束策略,对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且拒绝有偿退出策略的农户实行有偿使用,在保障农户必要宅基地的前提下,限制因私利而侵占集体土地资产的行为,为维护公平与正义、提高村民节约利用宅基地、保护耕地资源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本文选取宅基地有偿使用典型试点区湖北省宜城市为研究区,从农户视角出发,基于农户可承受,集体能接受,工作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分析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有效阈值、费用有效阈值的作用机理,分别建立消费效用函数测算模型与双边界二分式CVM测算模型,测算了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与费用有效阈值。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消费宅基地的效用结构包含生活、生产、生态等三方面,面积有效阈值既要满足国家集约用地的政策要求、保障农户“三生”效用,也要限制农户为追求效用最大化,超占宅基地的行为。运用消费效用函数测算的面积有效阈值,总体来看,测算结果普遍低于现实值,由此可见,农户实际需求低于实际占用面积,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挖掘潜力巨大。宜城市户均面积与人均面积差异明显,这与以平均思想划定面积标准息息相关,该方法设定的有偿面积标准范围过大、过高,难以起到约束,挖掘存量农村建设用地,倒逼有偿退出的作用。因此,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阈值的设定,应由以户为单位平均分配宅基地的制度过渡到以人为单位确定面积,确保不同家庭结构农户的基本需求,保障资格权的平等性,并在充分保障农户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阈值,尽可能倒逼超标准宅基地有偿退出,挖掘存量宅基地。村域间农户对宅基地的需求各异,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相关,具体表现为离城镇越近,农户对宅基地的需求越大,面积阈值越大;且农户对生活、生产、生态用地的偏好不同,宅基地价值显化特征越明显,农户更注重生活性用地。所以宅基地有偿使用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细化宅基地用地类型,实行差别化收费,确保村域间公平。(2)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有效阈值与面积、费用单价、期限、频率大小息息相关。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用有效阈值的科学制定应考虑面积、期限、频率与费用的关联度,按期限、面积分区段累进收费。同时,费用的制定还要考虑经济水平、区位、土地级别等变量的影响,在充分摸清农户最高支付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村域调节系数。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本质是将超占面积过程中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集体利益,在无偿取得宅基地制度下,等价消费者剩余即为农户最高支付意愿。运用双边界二分式CVM测算的宅基地费用有效阈值高于农户实际缴纳的费用,进一步分析费用对农户影响度与最高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实际缴纳费用偏低,现行费用标准难以维护集体利益、实现倒逼有偿退出的政策目标。(3)农户响应有偿使用策略属于行为经济学范畴,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测算需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立于农户实际需求,将农户占用宅基地数量与家庭经济水平、用地偏好、需求强度等因素挂钩。实证表明,运用消费效用函数测算宅基地用地有偿使用面积有效阈值在理论上与操作上可行。宅基地作为特殊的商品,蕴含市场价值,但宅基地市场运行扭曲,难以运用市场法测算费用有效阈值。双边界二分式CVM,秉持基于农户意愿、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上,测算农户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的等价消费剩余,间接求取费用单价有效阈值,再按照农户意愿求取村域调节系数,按面积分段,以频率、期限修正,求取费用有效阈值,可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提供科学的测算方法,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
王震[8](2019)在《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优化基础设施,形成符合群众生活的服务模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近些年,公共文化服务在我国民生投入的比重中逐年增加,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以加强服务能力,打造现代服务系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政府积极制定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为宗旨进行多方面的管理推进,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在借鉴相关公共文化服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包括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着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本文从四个部分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做出分析。绪论,对本文进行写作的研究目的、主要宗旨和研究意义做出介绍,对本文如何进行分析以及利用的相关方法进行解释。第一章,进行具体的理论分析。先界定出本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然后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界定出本文所研究的三个能力,并对能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表述。第二章,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障公民文化利益、促进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文化产品等来分析地方政府所取得的成效。从文化资源的识别与配置、文化设施运营与开展文化活动质量、物质保障与人员培养几方面总结存在的不足。并从思想认识、管理模式、政策体系的完善程度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第三章,提升对策。从优化管理机构、合理分配财政、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物质与人才保障等方面提出策略。文化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发展进程中的必要前提,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必要途径。
谈笑[9](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李朝飞[10](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二、用经济手段管理公共图书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经济手段管理公共图书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选择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国的经济竞争时代及其理论问题 |
二、大国经济竞争的文献回顾 |
(一)经济战:经济竞争策略的性质区分 |
(二)贸易限制:经济竞争策略的得失分析 |
(三)经济合作:经济竞争策略的体系环境 |
(四)小结 |
三、大国经济竞争的策略矩阵 |
(一)经济竞争的概念 |
(二)经济竞争的分类维度 |
(三)经济竞争的策略矩阵 |
四、经济竞争的策略选择机制 |
(一)影响策略目标选择的体系因素 |
(二)影响策略成本选择的体系因素 |
(三)基于目标和成本的策略选择 |
五、大国经济竞争的案例展示 |
(一)美苏经济竞争(1945—1963年) |
(二)美苏经济竞争(1971—1985年) |
(三)美日经济竞争(1971—1996年) |
(四)中美经济竞争(2008—2020年) |
六、经济竞争策略视角下的中美经济博弈 |
(2)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9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约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 创新点和难点 |
四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前景理论与外交决策分析 |
第一节 前景理论概述及决策过程 |
一、前景理论的提出 |
二、前景理论的决策过程 |
第二节 前景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参照依赖 |
二、框定效应 |
三、损失厌恶 |
四、风险偏好 |
五、三大效应 |
第三节 前景理论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应用综述 |
一、风险均衡理论 |
二、外交政策变化理论 |
三、国际谈判理论 |
四、威慑理论 |
五、其他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领土争端中的态度成因 |
第一节 理论假定 |
一、国家在领土争端中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体 |
二、国家在领土争端中有心理参照点且存在损失厌恶 |
三、国家在领土争端中存在风险偏好 |
四、领土争端对象国之间存在框定效应且会相互进行战略性框定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基于参照依赖和损失厌恶的实际占有 |
二、基于框定效应的实力焦虑 |
三、基于确定性效应的日美同盟 |
四、基于风险偏好的历史压抑 |
五、基于有限理性的日本民族性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中日钓鱼岛争端 |
第一节 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政策和表现 |
一、冷战后日本的钓鱼岛政策 |
二、冷战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态度演变 |
一、从“搁置争议”到“法理”钓鱼岛:宽和-次强硬 |
二、从“法理”钓鱼岛到“国有化“钓鱼岛:次强硬-强硬 |
三、从“国有化”钓鱼岛到“同盟依赖”:强硬-次强硬 |
第三节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态度演变的原因 |
一、基于参照依赖和损失厌恶:日本实际占有钓鱼岛局面的改变 |
二、基于框定效应:日本对钓鱼岛争端在中日关系中地位认识的转变 |
三、基于确定性效应: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韩日独岛争端 |
第一节 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政策和表现 |
一、冷战后日本的独岛政策 |
二、冷战后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态度演变 |
一、从冷战结束至李明博登岛:宽和-强硬 |
二、从李明博登岛至今:强硬-宽和 |
第三节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独岛争端中态度演变的原因 |
一、基于战略框定:日本对韩国国家定位的转变 |
二、基于确定性效应:美国对东北亚“小北约”的推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日俄北方四岛争端 |
第一节 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政策和表现 |
一、冷战后日本的北方四岛政策 |
二、冷战后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态度演变 |
一、从“经济援助”到“零接触”:宽和-强硬 |
二、从“零接触”到“口水仗”:强硬-次强硬 |
三、从“经济合作”到再次“搁置”:宽和-软弱 |
第三节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态度演变的原因 |
一、基于框定效应:日本对俄罗斯国家实力认识的改变 |
二、基于恐惧风险偏好的风险规避: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重视程度提高 |
三、基于有限理性和参照依赖:日本对俄罗斯的历史记忆和日本的民族性格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五原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宏观研究 |
2.个案研究 |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研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所做的工作及运用的基本资料 |
一、丰裕公社选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背景 |
(一)中央及地方政策的支持 |
(二)试点基础 |
(三)“穷则思变”思想的推动 |
二、丰裕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 |
(一)酝酿阶段 |
(二)争议阶段 |
(三)推广阶段 |
三、丰裕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内容 |
(一)试点生产队——丰裕二队 |
1.定土地 |
2.定作物 |
3.定产量 |
4.定管理措施 |
5.定肥料 |
6.定工分 |
7.奖励与惩罚 |
(二)解决“六定一奖”中出现的问题 |
(三)《丰裕公社生产责任制度》 |
1.“六定”制度 |
2.奖惩制度 |
3.生产队固定工的职责 |
4.相关生产资料管理制度 |
5.蒙古族社员分地办法 |
四、丰裕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绩效与影响 |
(一)试点的成效 |
1.“万元户”的产生 |
2.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
3.社会关系的调整 |
(二)丰裕公社试点的历史评说 |
1.对五原县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影响 |
(1)有利于五原县在进行农村改革中战略布署及调整 |
(2)有利于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
2.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试点的历史评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关于蔡元培研究的相关着作 |
二、高平叔对蔡元培的研究 |
三、关于蔡元培研究的集中点与新成果 |
四、关于蔡元培文化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梳理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轨迹 |
二、分析蔡元培作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的履行 |
三、阐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 |
四、总结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方式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范围、方法以及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晚清至民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文化特征 |
二、蔡元培知识结构中“中学”与“西学”的融合 |
三、历史发展机遇 |
第二章 蔡元培作为文化艺术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的履行 |
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 |
一、1912-1927(中华民国教育部总长、北大校长时期) |
二、1927-1937(大学院院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期) |
第二节 履行社会职能的文化艺术行业组织管理 |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二、文化艺术团体 |
第三节 作为政府辅助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 |
一、不同层级的博物馆 |
二、图书馆 |
第四节 艺术基金会 |
一、“庚子赔款”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
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对文化艺术事业的介入 |
第三章 蔡元培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参与及指导 |
第一节 博物馆活动 |
一、组建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院与甪直保圣寺委员会 |
二、倡议筹建国立中央博物院 |
三、其他相关博物馆活动 |
第二节 戏剧与电影活动 |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二、《教育法令汇编》与《电影检查法》 |
三、左翼文化团体与国产电影比赛 |
四、其他相关戏剧与电影活动 |
第三节 美术活动 |
一、全国美术展览会的发端 |
二、美术期刊与杂志 |
三、其他相关美术活动 |
第四节 音乐活动 |
一、由“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
二、提倡与鼓励《音乐杂志》的发行 |
三、蔡元培、陈立夫建议设立国乐馆 |
四、其他相关音乐活动 |
第五节 对相关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及指导 |
一、公共文化设施方面 |
二、其他文化艺术活动方面 |
第四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与支撑 |
二、科学理念成为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
三、文化艺术管理的“监察”理念 |
四、文化艺术的社会“普及”思想 |
五、“去行政化”与“民主”的管理思想 |
第二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一、制控与美育的融合 |
二、传播与科技的相谐 |
三、宏观与微观的衔接 |
四、普及与教化的统一 |
第五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的方式方法 |
第一节 制定文化艺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 |
一、推动制定《电影检查法》 |
二、制定《中央博物院与中央研究院合作暂行办法》 |
第二节 依靠行政管控与文化艺术机构的倡领 |
一、担任教育部总长与增设社会教育司 |
二、大学院院长兼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
三、社会与民间的文化艺术机构与团体 |
第三节 借助经济手段调节 |
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筹建 |
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 |
三、博物馆的维护 |
四、鼓励社会与民间力量捐赠 |
第四节 引导与监督社会舆论导向 |
一、社会监督 |
二、刊发期刊与杂志 |
第五节 提倡“展示性”的传播手段 |
一、大力提倡“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艺术普及的方式 |
二、倡议、运用“展览会”的形式 |
第六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
第一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局限 |
一、影响与经验 |
二、局限性 |
结论 |
附录:有关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的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6)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后初期美国在韩国的文化重建活动 |
第一节 战后初期南朝鲜严峻的文化形势 |
一、战后初期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政策定位 |
二、美占领军政府对南朝鲜的教育改造 |
第二节 美国在南朝鲜的宣传活动 |
一、美国在南朝鲜的电影宣传 |
二、美国在南朝鲜的广播宣传 |
第三节 美军撤离后对韩国的技术援助政策 |
一、现代化理念在亚洲实践的源起 |
二、技术援助与人心争夺 |
三、美国对韩国的军事技术援助 |
小结 |
第二章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宣传活动 |
第一节 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 |
一、战争初期美国的政策 |
二、中国出兵之后美国的政策 |
三、战争后期美国对亚洲战略的调整 |
第二节 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的心理战计划 |
一、美军战争中实施心理战的源起 |
二、军事单位参与和平时期的宣传活动 |
三、心理战重回战场 |
第三节 美国对韩国军民的宣传 |
一、以行为科学为指导的战术宣传 |
二、对韩国民众的宣传 |
小结 |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韩国的教育援助 |
第一节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的亚洲政策 |
一、美国亚洲政策转变的背景 |
二、美国在亚洲的政策调整 |
三、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韩国的政策 |
第二节 美国政府对韩国的技术支援 |
一、美国向韩国提供技术援助的动机 |
二、国务院的教育交换项目 |
三、国际合作署的技术援助 |
四、美国对韩国农业的改造 |
第三节 亚洲基金会对韩国文化事业的资助 |
一、亚洲基金会成立的背景 |
二、亚洲基金会的英文教育项目 |
三、亚洲基金会国际会议项目 |
四、亚洲基金会的大学俱乐部项目 |
小结 |
第四章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与韩国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美国亚洲政策的调整 |
一、变动中的世界 |
二、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 |
三、六十年代美国对韩国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在韩国推广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的出现 |
二、国际研究中心的诞生 |
三、现代化理论与宣传的关系 |
四、美国向韩国推广的现代化内容 |
五、韩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 |
第三节 美国针对韩国青年的文化输出 |
一、对高校青年的学术指导 |
二、对韩国青少年的课外活动指导 |
三、美国政府向韩国派遣“和平队” |
小结 |
结语 |
一、冷战初期美国对韩国的战略价值的判断 |
二、冷战“东方主义”与“本土化”在韩国文化重建中的影响 |
三、美国冷战安全国家的构建 |
四、美国的文化输出对韩国现代化模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测算研究 ——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宜城市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宅基地有偿使用 |
2.1.2 有效阈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地租理论 |
2.2.2 农户有限理性行为理论 |
2.2.3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 |
2.2.4 公平与效率理论 |
3 宅基地有偿使用情形分析 |
3.1 宅基地有偿使用目标 |
3.2 宅基地有偿使用对象 |
3.3 宅基地有偿使用期限与频率分析 |
3.4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收取主体及管理分析 |
4 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机理分析 |
4.1 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有效阈值机理分析 |
4.1.1 农户宅基地消费—效用结构分析 |
4.1.2 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有效阈值分析 |
4.2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有效阈值机理分析 |
4.2.1 宅基地有偿使用农户决策行为分析 |
4.2.2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单价有效阈值分析 |
4.3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阈值与期限阈值、频率阈值关联度分析 |
4.4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计算公式 |
5 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测算模型构建 |
5.1 基于消费效用函数面积有效阈值测算模型构建 |
5.2 基于双边界二分式CVM的费用有效阈值测算模型 |
5.3 模型参数求解 |
5.4 指标选取 |
6 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实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
6.1.2 宅基地利用情况 |
6.1.3 宅基地有偿使用实行情况 |
6.2 样本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概况 |
6.3 问卷设计与样本特征 |
6.3.1 问卷设计 |
6.3.2 样本特征 |
6.4 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测算与结果分析 |
6.4.1 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有效阈值测算 |
6.4.2 宅基地有偿使用面积有效阈值结果分析 |
6.4.3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有效阈值实证测算 |
6.4.4 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用有效阈值结果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1:农户问卷 |
附录A-2:村干部问卷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成果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8)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基本论域阐释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内涵 |
一、地方政府 |
二、公共文化服务 |
三、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构成 |
一、地方政府文化资源整合能力 |
二、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
三、地方政府引导地方文化事业发展能力 |
第三节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
二、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
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四、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成效、不足及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成效 |
一、地方政府文化资源整合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
二、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逐渐增多 |
三、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存在的不足 |
一、文化资源整合的识别能力与配置能力较低 |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总量与质量不足 |
三、引导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物质与人才保障能力不足 |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 |
一、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落后 |
二、地方政府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
三、政策体系与人才培养规划不健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管理机构合理分配财政提升文化资源整合能力 |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识别能力 |
二、加大文化整合投入提升文化资源配置能力 |
第二节 优化运营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
一、改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 |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 |
第三节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方案提升地方政府引导能力 |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提升地方政府物质保障能力 |
二、优化统筹规划职能提升地方政府人才培育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10)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用经济手段管理公共图书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国经济竞争策略的选择机制[J]. 肖河,潘蓉. 国际政治科学, 2021(04)
- [2]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91-2020)[D]. 陈姬文. 外交学院, 2021(11)
- [3]五原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研究[D]. 孙敬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D]. 郭美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6]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D]. 茹亚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宅基地有偿使用有效阈值测算研究 ——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宜城市的实证[D]. 余依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8]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研究[D]. 王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