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

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

一、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亦鸣,刘涛[1](2013)在《汉语话题句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迹理论是生成语法框架下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假设,但这种理论假设正确与否,句法表征中是否真正存在没有语音形式的语迹,必须得到与语言相关的脑神经机制的实验验证。在生成语法理论背景下,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汉语话题句为研究语料,考察了汉语语迹的神经机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语话题句的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持续负波、动词位置的负成分以及句末位置的P600成分,均反映了句首话题成分移位后会在原有位置留有语迹,二者之间存在句法依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认为,语迹在汉语话题句中有其神经机制,语迹理论假设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大脑神经机制上的证明。同时研究也从神经机制的角度逆向证实了汉语话题句是经由移位生成的句法结构。

苏章海[2](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著,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著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著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孙成娇[3](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崔艳英[4](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认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施春宏[5](2013)在《句式分析中的构式观及相关理论问题》文中提出本文试图对句式分析中构式观的形成过程、理论结构及其分析策略做出新的逻辑分析和理论阐释。文章首先指出句式分析经历了从结构到构式的演变,构式观的提出使句式研究特别关注构式特征的浮现性和句式形义关系的透明度。在句式特征中既包括构式性特征,也包括非构式性特征,因此在句式研究中需要将构式性分析和非构式性分析这两种策略结合起来。这种构式观具有鲜明的现代科学和科学哲学的背景。文章最后对构式理论的效度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刘亮[6](2015)在《现代汉语轻动词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构建了一个现代汉语的轻动词体系框架和围绕它运作的语法模型,并通过这一体系分析了现代汉语简单动词、复合动词、动词短语以及若干相关句式的生成过程,为汉语中某些表层语言现象和深层词汇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个解释机制,通过对轻动词这一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其性质、功能、类别以及运作机制的详细探讨,加深了我们对现代汉语动词短语及句子生成过程和语法结构模式的理解。全文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共八章:绪论:第一章。首先介绍传统语言研究和生成语法以及汉语研究当中使用的轻动词概念,然后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假设:动词内部是结构化并可以分析的,词根、语义轻动词和句法轻动词三者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动词,后两者构成了一个在不同结构层次发挥作用的轻动词体系,这一体系是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生成和构建的核心。接下来交代了本文采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全文的章节安排与体系架构。语法模型和轻动词体系的建立:第二至四章。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以词库和句法为中心的模块化语法体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区分语义轻动词和句法轻动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详细分析了这两类轻动词所具有的性质、类别、功能以及运作过程和规律,最后建立起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轻动词体系框架。这一体系由两个部分构成:语义轻动词是在词汇概念结构中充当核心谓词的语义实体,它能够指派题元角色并导入语义变元,不同类型的语义轻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和结构构建功能,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组合或套叠实现各种语义操作,并决定其中的各个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基础生成位置;句法轻动词是句法结构中的一个功能性中心语,具备独立的形式特征和多种功能,它可以对底层结构实施进一步的句法操作,影响动词短语结构的合式性和表层语序排列,是句法运算中的重要形式实体,这一轻动词体系的运作最终决定了动词短语结构的表层形式。数据验证及汉语语言现象分析:第五至七章。依靠汉语数据层层深入地论述这一轻动词体系在动词、复合动词、动词短语乃至若干汉语句式生成过程中的构建作用,并为汉语中相关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分析和解释,证实了轻动词是从语义到句法构建动词和动词短语投射的核心实体,各种对结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操作都是围绕着轻动词来进行的,不同类型的轻动词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着系统性地协调运作,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轻动词体系的研究为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动词结构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假设和思路。结语:第八章。总结了本文建立的轻动词体系和它们的运作机制,以及借助这一体系对汉语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郑友奇[7](2017)在《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词汇功能语法框架下对现代汉语中句首名词短语及其所在的话题结构进行研究。名词短语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句法范畴,对名词短语的研究不能脱离对话题结构的探讨。从结构上对现代汉语进行系统的研究应追溯到1898年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1在书中,马建忠专门对名词短语进行了研究。而明确提出将动词前名词短语作为话题进行研究的则是赵元任。在1979年出版的《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提出将对主语和谓语的研究转变为话题和述题的研究,这一主张凸显了汉语动词前名词短语话题功能。1976年,李呐和汤普森从类型学的角度汉语划为话题突显型(topic-prominent)语言,也引起了海内外学者对汉语话题结构的关注和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现代汉语名词短语进行了深入复杂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学者在几十年前就已展开对名词短语的争论和探讨,但是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NP+NP+VP构式进行研究。依据名词短语与主句内谓词之间是否存在论元关系,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本文将这种构式中位于句首的名词短语分别称为句首论元性话题和句首非论元性话题。虽然这两种结构在表层形式上表现一致,但在句法描述和解释方面目前仍存在着显著差别。对动词前话题化名词短语的研究不能回避如何能够更好地区分话题和主语以及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问题。本文在话题和主语的区分问题上坚持主语是句法研究的概念,而话题是语用概念的立场。另外,针对话题结构的生成方式,在传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有的研究者坚持汉语话题结构的移位生成说,有的研究者坚持基础生成说,还有研究者则认为汉语话题的生成过程中两种方式都存在。和以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研究成果中的主张不同,本文没有纠缠于移位和基础生成之争,而是从功能结构和成分结构映射的角度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新的描述和解释。话题结构中的话题化名词短语必然还要涉及到话题标记,尤其是介词。本文在详细讨论了话题和主语的区别、话题化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以及话题标记等相关问题后,接下来就句首名词短语的属性、话题结构的长距离依存、功能结构和功能不确定之间的互动以及句首非论元话题和话题结构,尤其是无动词结构和汉语悬垂话题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的结论是词汇功能语法理论更适合包括汉语在内的结构非固定型语言的研究。本文所用的例句主要是现代汉语语料,此外还有少部分的古代汉语、日语、英语、俄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瓜拉尼语等。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料有一部分是从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摘录的,一部分则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料库。其他语种的语料均选自目前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中。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将词汇功能语法理论引入汉语研究,在目前国内的语言学研究中,在形式句法研究方面占主流的传统转换生成语法和在功能方面占主流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丰富汉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今后汉语研究带来新的启发;(2)按照本研究在词汇功能语法理论框架内的分析,指出话题不是小句PRED值所要求的子范畴。这对目前学界内有些学者所主张的汉语并非是话题突出型语言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3)本研究将具有语篇功能的话题化名词短语在功能结构中赋予了REFERENCE属性,除了能够避免移位和基础生成观点之间的争论,还在功能结构中对话题和主语的关系进行了明示;(4)本研究依照词汇功能语法理论的观点,注意兼顾英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对成分结构的分法并没有严格定义和要求,主张成分结构的表达应该以具体语言的成分结构特点为基础。具体到汉语来说,在对汉语中有关句式进行分析时,相对于采用二分结构,可能使用三分结构,甚至四分结构等可能更符合汉语句法结构的灵活性特点。(5)在论述话题结构的功能不确定时,提出底部独特性原则:即,话题结构的底部在小句内不能被共享,但可以和小句内成分存在功能上的指称控制关系。

艾朝阳[8](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吉益民[9](2016)在《现代汉语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具有主观极量表达特点的图式性构式为研究对象,以“人文主义”语言观为研究向导,以构式语法、功能语法、语义语法、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语法与修辞互联理论等为研究手段,较为系统地探究了现代汉语中诸多图式构式的建构机制、语义表达、语用功能和生成理据等问题,为现代汉语中特定义类构式的系统性研究和理据性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八章,按照从总体到个案顺序编排研究内容。第一、二章属于总体研究,第三章到第八章属于个案研究,所讨论的构式个案主要包括:1)同语差比图式构式“比X还X”;2)同语修饰图式构式“X中的X”;3)紧缩倚变图式构式“要多X有多X”;4)喻化唯补图式构式“A/V+C+(了)”;5)跨域转指图式构式“X(的)Y”;6)元语否定图式构式“最M+H,没有之一”。第一章探讨了图式构式与主观极量表达的关系问题。首先指出本文考察的图式构式是一种“框架标”,由恒定框架与可变构件组合而成,可以允准多个实例,结构语义具有一定的规约性。然后从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互联角度阐述了相关问题,认为本文所考察的主观极量图式构式分布于“语法构式-修辞构式”连续统上,呈现出程度不等的语法性和修辞性,构式语义来源于二者的交融互动。最后重点探究了主观极量义的图式化表达问题,认为图式构式是现代汉语表达主观极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赋义机制是:基于范畴化结构模框并通过充填可量化构件而运作起来。第二章基于构式语法综观性理论开展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的多维研究。首先概述了构式语法综观性理论,强调句法、语义和语用有规约性互动关联;然后分别探究了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的建构机制、语义表达和语用功能等问题。关于建构机制,重点分析了建构类型与“图式范畴化”机制;关于语义表达,文章将其细分为八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关于语用功能,文章分别探究了语境分布、组篇功能、语用顺应和主观评价等问题。第三章研究对象为同语差比图式构式“比X还X”,分别探究了该类构式的建构特征、语义表达和生成理据等问题。研究发现,由于构式中比较结果与比较客体同形,致使该构式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评价性、比较客体的优选性和比较结果的认知性等性质特点。所谓的修辞性与变异性只是表层现象,在潜层次上,该构式的建构蕴涵着人类特有的认知功能动因。主观认知评价、比较客体的典型性、主客体之间的相似性、转喻认知、比较结果的认知强化、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推理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比X还X”主观极量表达结构的产生与流行。第四章研究对象为同语修饰图式构式“X中的X”,主要探究了“X中的X”的图式构式特征、主观极量义的生成机制、语境依存与功能拓展等问题,并附带论及了其他同语复叠表达结构。第一,构式中“X”的嵌入需要接受音节形式和语义条件的限制;第二,其主观极量义是构式赋义、认知处理和后“X”极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第三,该类构式所依存的语境具有肯定评价、称名标记和多式连用等共性特点;第四,与同语重复修饰建构相伴而生的是语义表达的主观极量性和语用功能的夸饰评价性。第五章研究对象为紧缩倚变图式构式“要多X有多X”,分别探究了结构模框与待嵌成分、紧缩倚变与极量表达、语篇组织与情感强化等问题。从形式上来看,“要多X有多X”是一种紧缩构式,形式上的紧凑概括为其语义表达与用例衍生提供了规约性固化载体;从语义表达来看,该构式语义具有倚变互动关系,现实性的“有多X”依据意愿性的“要多X”而动,主观意愿决定现实拥有,可以为主观极量表达提供一种具有“唯心论”色彩的语义基础,致使相关语义表达极具夸张性。第六章研究对象为喻化唯补图式构式“A/V+C+(了)”,重点探究了该类构式的建构机制与运行状况。第一,由具象域中的广义终结跨域映射为抽象程度域中的主观极量是主观极量唯补结构的重要建构机制;第二,在核心谓词前后的程度化句法环境中,补位比状位更具极性程度表达优势;第三,遵循“关联标记模式”,该类主观极量唯补结构的运行呈现出强烈否定排斥表达倾向;第四,为了弥补程度磨损,去惯例化已成为其不断拓展衍生的重要动因。第七章研究对象为跨域转指图式构式“X(的)Y”,分别探究了该类构式的义域类型、认知理据和语义表达等问题。研究发现,“X(的)Y”是汉语中的一种极性评价表达式。该构式所转指的义域类型具有多样化特点;属种范畴错置是其建构机制,双域特质彰显是其生成条件,源域属性泛化是其多样转指的内在动因:极性评价是该类构式语义表达的共有特征,其极性评价义的生成是构式赋义、极性传导和语境帮衬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八章研究对象为元语否定图式构式“最M+H,没有之一”,分别探究了该类构式的建构机制、语义表达、修辞特质和流行动因等问题。研究发现,“最M+H,没有之一”是一种新兴主观极量构式。该构式通过元语否定得以建构,旨在固化并突显评价对象与表述对象之间的极性等同关系;其主观极量义是构式框架、待嵌构件和依存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结构性质来看,该构式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而生成的修辞构式,其修辞特质表现在建构机制、表义特点与具体运用等方面;网络语境、形式意味与文化涵义赋予该类构式以广泛流行的传播优势,能够满足网民们的极端情绪化诉求。总之,图式构式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主观极量表达的一种典型样态,具有“人文主义”特色的构式语法综观性理论对该表达样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句法变异与加工,语义增值与转移,语用调节与顺应,都可以在该理论视阈中得到全面而科学的阐释。

顾鸣镝[10](2013)在《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Adele E.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学派关于承继问题的论述为理论依据,结合汉语学界相关研究的成果,以典型示例分析的方式,分别论述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原型构式与隐喻派生、词类准入与构式赋义、语块整合与构式义提炼、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以及参数变量与语块变异等问题。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基于认知语言学派的构式语法理论对于生成语法学派的反思与批判,及其脱颖而出的必然趋势,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略的综述。第二章介绍了当前构式语法理论的四个主要流派,从句法成分的范畴、类型、构式之间的关系和构式层级所蕴含的语法信息入手,对四种构式语法理论模型的异同进行分析,揭示以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学术背景及其渊源。第三章以Adele. E. Goldberg1995年出版的专著《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和2006年出版的专著《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中关于承继和理据整合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阐述构式是一个依靠承继链接组织起来的网络;证明论元结构的认知构式体现了话语主体基于情景的“识解”(construal)而作出的话语编码策略。第四章论述汉语构式研究中句法同构和子类多义现象的解读,具体考察了现代汉语“NP分裂前移话题化”构式、“递进性差比义”构式和强调义“连”字句构式。描写形式与功能的同一性建构;解析语义参项的承继性理据;论证因语块变异而导致的构式义凸显。从而得出子类构式延伸的理据性是某个语块基于隐喻映射机制衍生的多义范畴系列。第五章解释基于认知域转移的原型构式的语义扩展,重点分析认知层级的转换导致了子类构式在家族相似性上的差异。具体考察汉语连动句构式的认知层级、“把”字句构式的位移图式、事件称谓性NV构式的类推序列,探究构式的部分能产性机制对子类构式延伸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原型构式的隐喻扩展动因与事件在认知框架中的映射、概念在意象图式中的激活、构式的类推效应等密切相关。第六章讨论构式赋义机制和词类准入条件。以汉语双及物构式为例,论证构式赋义决定了动词准入及其语义凸显;以“V不到哪里去”构式为例,阐述形容词进入该构式的认知动因;以“很+NP”构式为例,分析名词进入“程度副词+形容词”构式时潜在语义被激活的条件。得到的结论是,虽然一个词项的语义与其形态句法环境不兼容,但构式可以强制性赋予这个词项与论元结构相关的潜在语义因子的激活条件。第七章侧重从语块整合的基本原则出发,探讨现代汉语特定构式体现的语法意义。比较“把”字句与一般动宾句的功能差异,揭示不同构式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内在关联和区别;以自致使义NP+VR构式为例,解读语义偏移对语块信息配置的特殊要求;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揭示“有”字领有句构式的积极义倾向,以及原型语义对构式义的影响。事实表明,语块是构式承载相对独立的一部分语义单元的语义块,是认知心理层面的“组块”在句法层面的表现,构式语义配置的每一个部分都以一个具体语块的形式来参与整合。第八章强调语言形式是语用驱动的根本动因。根据人类基于客观世界经验的归约性认知,提出“语境适切度”的概念,即说话人基于语境的识解而对特定构式的选择。比如NP(受)+VP(t)+QM构式的语序变换背后体现的是说话人凸显数量的主观性动因;组合述补和粘合述补的差别源自说话人基于心理预设而选择不同的编码形式;“看你A的”构式语用情景的现实性与话语主体的情绪诱因密切关联。研究表明,任何构式的特定意义都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这是说话人基于对语境的识解,进而选择话语编码形式的依据。第九章考察作为变量参数的“语块”变异对构式变异的制约因素。描写了因语块句法分布位置的变化而导致“V起来”的虚化及其相关构式的变异;论证了同形异构体“V+N”因韵律形式的变异(2+2→2+1)而引发的结构关系的改变;探讨了递进性差比义构式因量级序列的缺失而凸显非递进性遍指义的理据。考察证明,特定构式的语块可能是一个变量,而语块变异直接导致构式义和话语功能的变异。第十章为结语和思考。在阐述本文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后续研究的思路,从语用、语义、句法三个平面发现不同构式之间具有相同功能的承继性理据,进一步探究不同构式之间的多重承继关系,以展示现代汉语中基于最大理据原则而构建的承继网络系统。

二、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话题句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语迹理论假设的提出与实证研究
二、ERP实验研究
    (一) 实验语料
    (二) 被试
    (三) 实验程序
    (四) 脑电记录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 行为数据结果
    (七) ERP结果
        1. 句首NP1的ERP差异
        2. 句中动词位置 (V了) 的ERP差异
        3. 句末词的ERP差异
        4. 多词的ERP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一) ERP成分差异分析
        1. 句首NP1的ERP差异分析
        2. NP2位置的多词ERP差异分析
        3. 动词的ERP差异分析
        4. 句末词的ERP差异分析
    (二) 汉语话题句的句法结构性质及语迹的神经机制证明
四、结语:基于神经机制的语言理论研究的审视与展望

(2)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1.3.1 元语言
        1.3.2 语言学元语言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著作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第三节 余论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1.2 研究理论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2.1 话题概念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2.1.2 Hockett-话题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2.6.1 传统解释
        2.6.2 形式句法解释
        2.6.3 语义/语用解释
        2.6.4 动态句法解释
        2.6.5 评述
        2.6.6 总结
    2.7 本章小结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3.1 理论概述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3.2 核心概念
        3.2.1 语言知识
        3.2.2 句法与语义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3.2.4 语境
        3.2.5 线性与递增性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3.3 模型工具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3.3.2 树结构“生长”
    3.4 理论优势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3.5.1 左边缘结构
        3.5.2 右边缘结构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4.5.5 总结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4.8 本章小结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5.3.4 总结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5.5.5 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6.7 本章小结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7.7 本章小结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8.7.1 副词的易位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8.8 本章小结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9.8 本章小结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10.1 多话题句简介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话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著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句式分析中的构式观及相关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句式分析演变的路径:从结构到构式
二构式特征的浮现性和句式形义关系的透明度
    (一)形式透明度。
    (二)语义透明度。
    (三)形义关系透明度。
三句式的构式性特征和非构式性特征
四句式的构式性分析和非构式性分析的策略问题
五构式观念的现代科学和科学哲学背景
六余论:永远的话题

(6)现代汉语轻动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Jespersen(1942)和传统轻动词研究
        二、Grimshaw & Mester(1988)和轻动词论元转移
        三、Hale & Keyser(1991,1993,1997)和句法组构理论
        四、Chomsky(1995)和生成语法对轻动词的研究
        五、Huang(1997)、Lin(2001)和轻动词句法理论
        六、汉语研究者对轻动词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价值
    第四节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生成语法理论与最简方案
        二、自主模块语法理论
        三、词汇语义学理论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轻动词和动词内部结构分析
    第一节 词库与句法
    第二节 语法体系模型
    第三节 动词的内部结构——词汇概念语义和句法信息
        一、动词的词汇概念语义
        二、动词的句法信息
    第四节 语义轻动词和句法轻动词
        一、词汇概念结构和语义轻动词
        二、句法结构和句法轻动词
        三、现代汉语轻动词体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义轻动词
    第一节 动词的范畴性质
    第二节 体、情状和动相
    第三节 动词和语义轻动词
    第四节 现代汉语中的语义轻动词
        一、外层语义轻动词和与之相关的内层语义轻动词
        (一) 外层语义轻动词BE和与之相关的内层语义轻动词
        (二) 外层语义轻动词ACT和与之相关的内层语义轻动词
        (三) 外层语义轻动词MOVE和与之相关的内层语义轻动词
        (四) 外层语义轻动词CHANGE和与之相关的内层语义轻动词
        二、中间语义轻动词
        (一) BECOME
        (二) CAUSE
        (三) EXP
        (四) EXT
    第五节 余论
        一、语义轻动词和其他相关概念
        二、语义轻动词和题元角色指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句法轻动词
    第一节 动词短语的句法结构模架
    第二节 句法轻动词的性质和功能
        一、句法轻动词的功能之一:可以导入外部论元
        二、句法轻动词的功能之二:能够指派结构格ACC
        三、句法轻动词的功能之三:强制触发中心语移位
        四、句法轻动词的形式特征
        五、句法轻动词投射vP作为语段边界
    第三节 词汇概念结构到句法结构的映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轻动词构建的汉语动词和动词短语
    第一节 传统的动词分类
    第二节 一元动词
        一、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
        二、作格动词
    第三节 二元动词
        一、与内层语义轻动词的组合
        二、与使役性中间语义轻动词的组合
        三、二元非宾格动词
    第四节 三元动词
        一、双宾动词
        二、兼语动词和混宾动词
        三、动词后补语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轻动词构建的汉语复合动词
    第一节 现代汉语复合动词的界定
    第二节 现代汉语复合动词的分类与组合层次
        一、复合动词的组合层次
        二、现代汉语复合动词的基本类别
    第三节 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动词分析
        一、动结式复合动词
        二、动趋式复合动词
        三、描述式复合动词
    第四节 余论:元动词和包含元动词的复合动词——叶斯帕森式轻动词结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轻动词构建的汉语相关句式
    第一节 “被”字句
    第二节 “把”字句
    第三节 双宾句和与格句
    第四节 “得”字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西文参考文献
    中/日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征和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意义
    1.6 理论框架
    1.7 全文架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研究状况
        2.1.1 主语和话题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2.1.1.1 主语的界定
        2.1.1.2 话题的界定
        2.1.2 主语和话题的平面归属
    2.2 动词前名词短语的话题标记
        2.2.1 话题标记的定义及跨语言普遍性
        2.2.2 话题标记的研究维度
        2.2.2.1 无标话题的韵律表现
        2.2.2.2 话题的句法机制
        2.2.2.3 有标话题的形态表现
    2.3 句首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
        2.3.1 移位生成说
        2.3.2 基础生成说
        2.3.3 移位生成和基础生成混合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句首名词短语的分类及其属性
    3.1 信息结构中的话题和焦点
    3.2 句首名词短语的分类
    3.3 功能结构中的句首名词短语属性
        3.3.1 语法功能
        3.3.2 语篇属性
        3.3.3 语法化的语篇属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题结构的长距离依存功能控制及功能不确定性
    4.1 长距离依存
    4.2 孤岛限制
        4.2.1 句子主语孤岛
        4.2.2 并列结构孤岛
        4.2.3 附加语孤岛
        4.2.4 孤岛限制的词汇功能语法简析
    4.3 空语类
        4.3.1 乔姆斯基(Chomsky)的空语类研究
        4.3.2 黄正德(James Huang)的空语类研究
        4.3.3 徐烈炯的自由空语类研究
    4.4 功能不确定性(functional uncertainty)
        4.4.1 功能不确定性理论提出背景
        4.4.2 功能不确定性理论的技术操作
    4.5 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功能不确定性
        4.5.1 汉语话题结构的底部
        4.5.2 汉语话题结构的主体
    4.6 功能不确定性和功能控制的互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句首非论元性名词短语及其结构词汇功能语法分析
    5.1 功能不确定性中的所指路径
    5.2 句法操作的线性顺序
        5.2.1 从小框架到大框架
        5.2.2 从大框架到小框架
    5.3 话题化名词短语的句法身份
        5.3.1 普通名词短语作状语
        5.3.2 特殊的名词短语状语
    5.4 省略式话题句的词汇功能语法研究
        5.4.1 幸亏句考察
        5.4.2 无动词话题句
        5.4.2.1 名词谓语句
        5.4.2.2 无动词形容词谓语句
    5.5 汉语悬垂话题结构的词汇功能语法研究
        5.5.1 作为附加语的名词短语
        5.5.2 相关研究回顾
        5.5.3 词汇功能语法分析
        5.5.3.1“背景”属性的设定
        5.5.3.2“参照点”属性的设定:一个统一的框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研究主要观点
    6.2 本研究主要贡献
    6.3 本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8)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面临的问题
        1.2.1 界线困境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1.6 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2.1.3 存在的虚实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2.2.1 老子与《道德经》
        2.2.2 孔子与《周易》
        2.2.3 威廉?洪堡特
        2.2.4 海德格尔
        2.2.5 维特根斯坦
        2.2.6 索绪尔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2.6 小结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3.1 新边界观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3.1.3 边界的分类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3.1.5 小结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3.2.6 小结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3.3.1 存在的结构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3.3.4 小结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3.4.4 小结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3.5.1 边界离合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3.5.4 句边界运动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3.5.6 小结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3.7 小结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4.4.2 合语法性问题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4.4.4 边界存有句法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4.5.2 外语导育论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4.6.1 栏杆边界定律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4.7 小结
结论
摘要(详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附录L “没有” 调查

(9)现代汉语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图式构式与主观极量表达
    第一节 构式与图式构式
    第二节 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
    第三节 语言表达中的主观因素
    第四节 主观极量义的构式化表达
第二章 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的多维考察
    第一节 构式语法综观性理论概说
    第二节 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的建构机制考察
    第三节 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的表义特点分析
    第四节 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的语用功能透视
第三章 同语差比图式构式“比X还X”
    第一节 “比X还X”比较框架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比X还X”构式语义的主观性
    第三节 “比X还X”比较客体的优选性
    第四节 “比X还X”比较结果的认知性
    第五节 “比X还X”极性义的生成机制
第四章 同语修饰图式构式“X中的X”
    第一节 “X中的X”图式构式特征分析
    第二节 “X中的X”主观极量义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 “X中的X”的语境依存与功能拓展
第五章 紧缩倚变图式构式“要多X有多X”
    第一节 结构模框与待嵌成分
    第二节 紧缩倚变与极量表达
    第三节 语篇组织与情感强化
第六章 喻化唯补图式构式“A/V+C+(了)”
    第一节 建构机制:从具象终结到抽象程度
    第二节 运行状况:唯补优选与否定排斥
    第三节 衍生动因:去惯例化
第七章 跨域转指图式构式“X(的)Y”
    第一节 “X(的)Y”构式的义域类型
    第二节 “X(的)Y”构式的认知阐释
    第三节 “X(的)Y”构式的语义表达
第八章 元语否定图式构式“最M+H,没有之一
    第一节 “最M+H,没有之一”的建构机制
    第二节 “最M+H,没有之一”的语义表达
    第三节 “最M+H,没有之一”的修辞特质与流行动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题解
    1.2 构式语法理论的思想起源
        1.2.1 转换生成语法概述
        1.2.2 对转换生成语法的批判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国外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
        1.3.2 国内构式理据的研究
        1.3.3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突破的方面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功能主义语言观的价值取向
        1.4.2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1.4.3 形式与功能相匹配的研究理念
        1.4.4 个性与共性相蕴含的考察视野
    1.5 语料来源说明
第二章 构式语法理论的学术渊源
    2.1 引言
    2.2 Fillmore及其理论影响
        2.2.1 框架语义学
        2.2.2 构式语法思想
    2.3 Lakoff及其理论影响
        2.3.1 认知语义学
        2.3.2 构式语法思想
    2.4 Langacker及其理论影响
        2.4.1 认知语法
        2.4.2 构式语法思想
    2.5 Croft及其理论影响
        2.5.1 激进构式语法
        2.5.2 构式语法思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式语法的承继性理据研究
    3.1 引言
    3.2 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3.2.1 构式对动词的支配关系
        3.2.2 构式和构式的组织原则
        3.2.3 构式研究的基本程序
    3.3 认知构式语法的理论要点
        3.3.1 形式和功能的匹配体
        3.3.2 语言习得的载体
        3.3.3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
    3.4 构式的承继性理据
        3.4.1 承继网络的功能性
        3.4.2 理据层级的象似性
        3.4.3 蕴含信息的概括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
    4.1 引言
    4.2 NP分裂前移话题化与数量同构
        4.2.1 “NP_(受)+ VP_(t)+ QM”的句式同构性
        4.2.2 句式同构的理据解析
        4.2.2.1 量词功能的同一性
        4.2.2.2 “VP + QM”
    4.3 递进性差比义构式与时间序列
        4.3.1 “一M比一M + VP”的递进性差比义
        4.3.2 量级序列的属性演化
        4.3.2.1 时量→动量:时间序列
        4.3.2.2 动量→物量:非时间序列
    4.4 非典型“连”字句与语块变异
        4.4.1 典型“连”字句的构式特征
        4.4.2 非典型“连”字句的演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型构式与隐喻扩展
    5.1 引言
    5.2 连动式的认知层级解释
        5.2.1 原型连动构式的认知框架
        5.2.2 子类连动构式的隐喻引申
    5.3 “把”字句的位移图式描写
        5.3.1 典型“把”字句的空间位移隐喻
        5.3.2 非典型“把”字句的变体图式解析
    5.4 NV构式的事件称谓性理据
        5.4.1 事件称谓性NV构式的结构特征
        5.4.2 实体称谓性构式的隐喻类推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词类准入与构式赋义
    6.1 引言
    6.2 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扩展
        6.2.1 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扩展
        6.2.2 引申类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扩展
        6.2.2.1 交互类双及物构式
        6.2.2.2 取得类双及物构式
    6.3 “V不到哪里去”的形容词替换
        6.3.1 “V不到哪里去”的构式成因
        6.3.2 “A不到哪里去”的词类替换
    6.4 “程度副词+形容词”的名词准入
        6.4.1 “很+ N”的名词准入条件
        6.4.2 “很+ N”的构式赋义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块整合与构式义提炼
    7.1 引言
    7.2 “把”字句的主观处置义辨析
        7.2.1 “把”字句的主观处置义表征
        7.2.2 主观处置义的认知动因与类型
    7.3 NP + VR构式的自致使义解读
        7.3.1 自致使义NP + VR构式的原型语义
        7.3.2 自致使义NP + VR构式的语块整合
        7.3.2.1 语块整合一:凸显致使因
        7.3.2.2 语块整合二:凸显尾焦点
    7.4 “有”字领有句的语义倾向探源
        7.4.1 “有+ N”构式的语义倾向
        7.4.2 “有”字领有句的语义倾向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用心理和语境适切度
    8.1 引言
    8.2 数量宾语后置的主观认知
        8.2.1 NP(受)+VP(t)+QM构式的主观量评价
        8.2.2 NP(受)+VP(t)+QM构式的移情效应
    8.3 带“得”状态补语的语境识解
        8.3.1 带“得”状态补语的程度凸显
        8.3.2 带“得”状态补语的语用预设
    8.4 “看你A的”构式的情绪诱因
        8.4.1 “看你A的”构式的情绪倾向
        8.4.2 “看你A的”构式的语用心理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
    9.1 引言
    9.2 “V起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虚化
        9.2.1 “V起来”的句法分布
        9.2.2 “V起来”的语义虚化
    9.3 同形异构体V+N的整合与结构识别
        9.3.1 V + N的韵律整合框架
        9.3.2 V + N的元素准入条件
    9.4 遍指性非差比义构式与量级序列缺失
        9.4.1 递进性差比义构式的量级序列
        9.4.2 非递进性遍指义构式的参数缺失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和思考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其不足之处
        10.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1.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0.2 本课题后续研究的基本思路
        10.2.1 语用驱动的理据探索
        10.2.2 语义范畴的理据探索
        10.2.3 句法结构的理据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话题句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J]. 杨亦鸣,刘涛.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 [2]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3]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5]句式分析中的构式观及相关理论问题[J].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13(02)
  • [6]现代汉语轻动词体系研究[D]. 刘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D]. 郑友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8]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9]现代汉语主观极量图式构式研究[D]. 吉益民. 扬州大学, 2016(11)
  • [10]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D]. 顾鸣镝.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生成语法的理论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