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理学师资进修班开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认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李全平[3](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王哲[4](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张震[5](2020)在《中央军医学校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代,军医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更没有形成专门的军医人才培养机构,直到近代西医传入中国,西方医学在传教士们的努力下逐渐获得国内各界的认可,同时由于近代编练新军的需要,军医作为现代军医体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一同被引入,并逐渐得到重视,军事医学和军医教育由此起步。中央军医学校开创于清末时期,最初名为北洋军医学堂,是由袁世凯所筹建,专为北洋陆军服务。北洋军医学堂创办初期模仿欧洲和日本的军医学校,逐步建立招生、课程、考试、毕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军医学生。1906年,北洋军医学堂被清政府接收,改称陆军军医学堂,但所有规章制度如旧。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对中央军医学校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不仅改称为陆军军医学校,将校址迁往北京,并对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将学生分为普通科、本科、研究科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但是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混战,频繁的战火波及学校,致使学校面临着经费不足、教工离职、停招学生等困扰,学校的发展止步不前。南京十年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开始重视军医教育,于是将陆军军医学校接收,先后成立军医司、军医设计监理委员会、军医署等机构负责军医事业的发展,并对军医学校进行管理和建设。学校由北平迁往南京,将教学模式分为学员班教学和学生班教学,增设了大量课程,校名也在1936年正式改为中央军医学校。全国抗战爆发后,为免受战火破坏,中央军医学校被迫迁往大后方的贵州省安顺县,并得到国民政府更多的重视,学校不仅加强了组织建设、设立分校、完善行政机构、优化附属机构,还加强师资和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的各个方面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军医教育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军医学校迁到上海,与陆军卫生勤务卫生训练所、上海陆海空军总医院等军医训练机关一同合并为国防医学院,实施综合性军医教育,建立“八类六级”的教育体系,军医教育规模空前扩大,也由此形成了军医中心教育制度。但国民政府战败后,中央军医学校也随之结束。中央军医学校是唯一一所跨越整个中国近代的军医学校,也是旧中国军医教育的最高学府,不仅仅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军医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军医教育体系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专注于对医学(尤其是军事医学)的研究,在应对国内疫情防控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全国抗战时期,中央军医学校仍然坚守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屈建,刘高峰,朱珠[6](2019)在《新中国70周年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Ⅰ)》文中研究表明悠悠七十载,漫漫悬壶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医院药学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70年翻天覆地,70年春华秋实[1]:从木斗药柜到智慧药房、从小勺分袋到自动分包、从推车送药到管道物流、从手工入库到扫码传送,医院药学部门名称从药房、药局、药剂科到药学部,工作内容从采购供应保障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2],工作职能从调剂制剂向控制用药风险、药物治疗管理的合理用药转变,临床药学从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到个性化服务[1],医院药
柯瑜,吴志瑰,范崔生[7](2019)在《江西药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药学高等教育已有七十余年历史。1941年在赣南成立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43年创办药科,招收药科学员,成为我省创办药科教育的开始,后成立江西药科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恢复建设江西中医学院。建国以来,我省药学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省内相继设立药科或药学系十余个。尤其是近十年来,在学位授权体系、院校系数量及招生规模上均增长很快,培养了大批药学人才。本文对江西药学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整理回顾,为研究药学教育史提供资料。
柯榕[8](2019)在《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文中研究表明建国至今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中国地广人稀的新疆地区,农牧区人员分布广泛,疾病谱复杂,地方病突出,老百姓就医难,种种困难下医疗卫生事业依然能保持较快发展,离不开国家资金政策上的支持,离不开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的支援,离不开新疆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队伍的砥砺前行。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主要依靠新疆高等医药院校和中专卫校,在现已有的两所高等院校里,新疆医科大学连同六所附属医院,是新疆医学的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心,在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医科大学作为新疆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医学高校,1956年至今已经向新疆社会输出医疗卫计人才近八万人,培养出的医疗卫生人才百分之九十都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卫计人员,对南疆三地州农牧区的基层医疗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本文第一部分说明了选题的原因和角度,梳理了关于新疆医疗人才培养相关论文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讨论改革开放前后新疆医疗人才的来源及其生存现状,提出新疆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第三部分梳理了新疆现有的医学高等院校发展轨迹及医疗人才培养情况。第四部分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通过个案分析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改革和创新,对农牧区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说明高等院校深化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引作用,医疗人才队伍的完善直接关系到新疆精准脱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徐菊霞[9](2019)在《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及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较为客观地展示了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情况和公众评价的现状,揭示了现有临床专业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缺乏岗位胜任力研究、忽视继续教育学生特点、教学与岗位实践需求脱离等问题。通过文献调研了解掌握了岗位胜任力的概念、要素梳理方法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胜任力有了初步认识,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框定主要岗位胜任力特征、使用归纳法分析了代表性样本的岗位胜任力特征,筛选了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特征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梳理了“十大主要岗位胜任力特征”及“岗位胜任力特征的组成要素”,划分了由三层能力构成的“能力划分体系”。构建了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三层能力十大特征”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围绕岗位胜任力要求和医疗改革需求,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围绕岗位胜任力要求改进教学及培养模式的系列意见建议。设计了契合实际情况、紧贴岗位要求,有助于提升岗位胜任力的教学培养方案。提出了根据岗位胜任力缺陷实施继续教育、大力开展校企(院)合作教学、建立导师培养机制、加强人文教育、更新入学和毕业考核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进而促进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胜任基层医生岗位能力素质的提升。
潘佳盈(Phatwarin Akkhasriworachote)[10](2018)在《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具有起步较晚,本文以“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建设”为研究对象,对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前从汉语国际传播视角对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极少。本文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探讨,不仅对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其他国家的本土汉语教育专业发展也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本文首先对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受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泰国的汉语传播处境艰难,汉语教学受到严格限制,可以称为“专业前”阶段。因此本文以1992年泰国汉语教学复苏为起点,回顾了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1992-2003)、专业初建阶段(2004-2006)和专业建设阶段(2007年至今)。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是在泰国出现“汉语热”后应“需”而生。目前开设汉语教育本科专业超过5年的共有8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高校主要集中于泰国北部、中部,且部分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紧密。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但学科理论体系不够理想,师资队伍紧缺问题严重,学科地位的情况有待进一步发展。在研究初步发现的基础上,笔者又采取了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泰国8所高校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对象、教材使用、师资队伍及考试测评等几个方面对泰国汉语教育本科的专业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深入分析。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问题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历经20多年的发展,但在泰国本科教育体系中仍处于灰色地带。由于受国家政策、经济实力、教育体制、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以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三无现象”,即培养目标无区别现象、师资队伍无标准现象和人才培养无方向现象。在此基础上,为促进泰国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提出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相关建议,并尝试为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了“四位一体(4S)”改革方案,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二、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理学师资进修班开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理学师资进修班开学(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央军医学校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央军医学校创办的背景 |
一、中国古代军医的沿革 |
二、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与中国人医学观念的转变 |
三、编练新军的需要 |
第二章 清末中央军医学校的开创 |
一、北洋军医学堂创办 |
二、北洋军医学堂招生 |
三、北洋军医学堂教学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中央军医学校的调整与纷扰 |
一、管理体制与校址发生重大变化 |
二、推行分科教学与强化学生管理 |
三、军阀混战严重破坏学校的发展 |
第四章 南京十年中央军医学校的巩固与加强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中央军医学校的管理 |
二、学校推行学员生班教学与增设教学课程 |
三、撤换校长风潮震动蒋介石 |
第五章 全国抗战时期中央军医学校的迁徙与坚守 |
一、中央军医学校由南京迁往安顺 |
二、中央军医学校加强组织建设 |
三、中央军医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工作 |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医学校的改组与结束 |
一、中央军医学校的改组以及引发的争议 |
二、国防医学院教育规模的扩大 |
第七章 中央军医学校的影响 |
一、为国家造就了大批军事医疗专门人才 |
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军医教育的先河 |
三、在防治国内重大疫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70周年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Ⅰ)(论文提纲范文)
1 第一阶段:药品匮乏,无序管理 |
1.1 主要矛盾: |
1.2 策略措施 |
1.2.1 医疗机构: |
(1)以调剂为主的时期: |
(2)以制剂为主的时期: |
1.2.2 学科建设: |
1.2.3 教育体系: |
1.3 评价标准 |
1.3.1 内部: |
1.3.2 外部: |
1.4 成果展现 |
1.4.1 医疗机构 |
(1)提供临床急需药品: |
(2)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
1.4.2 医药行业 |
(1)药品品种扩大: |
(2)药品剂型扩展: |
(3)囊括技术管理人才: |
1.4.3 教育体系: |
1.4.4 药学人物 |
2 第二阶段:以药养医,供大于求 |
2.1 主要矛盾: |
(1)正向作用期: |
(2)异化期: |
2.2 策略措施 |
2.2.1 医疗机构: |
2.2.2 学科建设: |
2.2.3 教育体系: |
2.3 评价标准 |
2.3.1 内部: |
2.3.2 外部: |
2.4 成果展现 |
2.4.1 医疗机构: |
2.4.2 学科建设: |
2.4.3 教育体系: |
2.4.4 药学人物 |
(7)江西药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解放前的江西药学教育 |
2 解放后江西药学教育的发展 |
3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院) 的建立和发展 |
4 后记 |
(8)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新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状况 |
2.1 研究内容范围界定 |
2.2 改革开放前新疆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构成 |
2.2.1 中医人才队伍 |
2.2.2 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
2.2.3 西医人才队伍 |
2.2.4 护理人才队伍 |
2.3 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医疗卫生人员规模扩大 |
3 新疆医疗人才培养机构的发展 |
3.1 高等医药院校的设置 |
3.1.1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学院) |
3.1.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3.1.3 新疆地区卫生学校 |
3.2 实习基地建设——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
3.3 相关制度建设 |
4 新疆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养 |
4.1 新疆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
4.1.1 调整专业布局、课程体系改革 |
4.1.2 实践体系改革 |
4.1.3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调查 |
4.2 加强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
4.2.1 对基层在职医疗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
4.2.2 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了改革 |
4.2.3 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 |
4.2.4 加强了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
5 新疆医疗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5.1 新疆医疗人才存在的问题——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
5.1.1 高层次人才匮乏 |
5.1.2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
5.1.3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 |
5.2 新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前景展望 |
5.2.1 医疗人才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助力脱贫攻坚 |
5.2.2 建设医疗服务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5.2.3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基层医疗提出新要求 |
2.医疗改革快速推进对基层医生队伍提出新要求 |
3.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存在不足 |
(二)研究意义 |
1.研究的理论意义 |
2.研究的实际意义 |
(三)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 |
2.国内外研究情况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二、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培养现状 |
(一)继续教育现状及具体问题 |
1.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概念界定 |
2.主要问题及表现形式 |
3.现有培养方案分析 |
(二)岗位胜任力培养现状调查 |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2.调查结果及启示 |
(三)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不足及成因分析 |
1.培养和评价模式与现实需求脱节 |
2.培养和评价模式过于陈旧 |
3.缺乏科学性的实证研究 |
4.缺乏测量素质水平高低的有效方法和可操作性工具 |
(四)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作用 |
1.发挥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
2.掌握培养中应重点弥补的方面 |
3.发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导向作用 |
4.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功能 |
三、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
(一)岗位胜任力特征的确定 |
1.国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 |
2.问卷调查和访谈归纳结果 |
(二)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
1.十大岗位胜任力特征及构成要素 |
2.十大岗位胜任力特征分析 |
四、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应用 |
(一)临床专业继续教育过程中全面融入岗位胜任力的要求 |
1.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体现岗位胜任力要求 |
2.围绕岗位胜任力培养需求灵活机动地开展课程设置 |
3.针对继续教育学生特点和岗位胜任力缺陷组织特色化教学 |
4.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增强实习实践环节的比重和效用 |
5.根据岗位胜任力培养需求改进评价体系 |
(二)提升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的举措 |
1.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设计更为科学的教学培养方案 |
2.开展继续教育课程改革 |
3.实施校企(院)合作教学模式 |
4.侧重实用改革实践教学 |
5.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
6.改进考核教学评价体系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10)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相关评述 |
一、泰国国内研究状态 |
二、国际研究状态 |
第三节 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技术 |
第二章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概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相关术语界定 |
二、本文相关理论依据 |
第二节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一、专业萌芽阶段(1992~2004年) |
二、专业初创阶段(2004~2006年) |
三、专业建设阶段(2007~至今) |
第三节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概述 |
一、国家重视程度 |
二、学科定位 |
三、专业开设情况 |
四、专业建设 |
五、教师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特点 |
一、泰国出现“汉语热”,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应“需”而生 |
二、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普遍起步较晚 |
三、部分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紧密 |
四、开设汉语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于泰国北部、中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安排 |
三、问卷预测与编制 |
四、问卷定制与调查实施 |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访谈对象与方法 |
二、编制访谈提纲 |
三、访谈实施与补充访谈 |
第三节 关于培养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
二、关于培养模式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关于培养效果自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汉语能力 |
二、汉语教学能力 |
三、对自己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能力评价 |
四、对自己文化教学能力的评价 |
五、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满意度 |
六、对自己职业的评价 |
第五节 关于就业意向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在校生就业意向 |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
第六节 泰国8所高校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比较 |
一、招生情况 |
二、培养目标 |
三、师资管理 |
四、课程设置 |
五、教学方法 |
六、教材使用 |
七、考试测评 |
八、实习方案 |
九、专业开设时间 |
十、硬件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外部影响因素 |
一、政府与皇室 |
二、中泰关系 |
三、教育体制与外语教育政策 |
四、社会需求 |
五、经济实力 |
第三节 内部影响因素 |
一、学生的汉语水平偏低 |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
三、师资队伍质与量有待提高 |
四、教学技巧单一 |
五、适合泰国学生的优质教材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三无”现象 |
一、培养目标无区别 |
二、师资队伍无标准 |
三、专业建设无方向 |
第二节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建议 |
一、明确培养目标,按需培养 |
二、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培养 |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四、改良和完善教学法体系 |
五、中泰合作编写教材 |
第三节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的“四位一体(4S)”改革方案 |
一、目标体系 |
二、内容体系 |
三、实施体系 |
四、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汉语) |
附录2: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泰语) |
附录3: 学生就业意向(情况)调查问卷(汉语) |
附录4: 学生就业意向(情况)调查问卷(泰语) |
附录5: 访谈提纲(汉语) |
附录6: 访谈提供(泰语) |
附录7: 高等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策略居于2010年制定的《汉语教育本科生专业(5年制)大纲》的课程规范 |
附录8: 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 |
附录9: 泰国8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师资情况明细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理学师资进修班开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4]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5]中央军医学校研究(1902-1949)[D]. 张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6]新中国70周年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Ⅰ)[J]. 屈建,刘高峰,朱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24)
- [7]江西药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柯瑜,吴志瑰,范崔生. 江西中医药, 2019(05)
- [8]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D]. 柯榕.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9]临床专业继续教育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D]. 徐菊霞.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10]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D]. 潘佳盈(Phatwarin Akkhasriworachote).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