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淮地区水资源问题调研(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侠[1](2018)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诸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无序、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匮乏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现象逐步在农村中扩散、蔓延。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村发展已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贯彻执行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对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进行解析,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经典文献法、实地调研,选取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要素及指标。其次,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筛选,构建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江淮地区6个市辖区、3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全排列多边形指数法对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各子系统空间差异特征和整体质量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整体空间差异成因的探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三个阶段,将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划分三种类型并选择典型样本村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居住质量呈现出西南部片区优于东部片区,东部片区优于中部片区的空间差异特征;经济发展呈现东部片区高于西部片区的规律,与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综合质量格局大致相同;基础设施整体呈现东部片区高于西部片区的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整体公服设施的配置匮乏,需进一步合理布局,使用率偏低,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格局;生态环境空间差异表现为,南部片区高于北部片区的特征的规律;(2)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水平总体呈现出东部片区高于西部片区,且差异性明显;(3)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中后期和环境治理阶段前期。(4)影响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农村混合结构以上住宅建筑比重、农村人均公共建筑面积、村内硬化道路所占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夜间灯光指数、农村供水普及率。最后,针对不同村庄形态、不同片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阶段类型的村庄,重视区域农村的发展,以县域为单位,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有序改善,以达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通过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特征分析,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并缩小区域差异,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朱宇琦[2](2015)在《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长江下游,作为华东地区的水利大省和农业大省,为适应水资源保护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实施国家水资源保护战略,加强水资源制度的管理,降低万元GDP用水量,提高综合用水效率对推动安徽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更是当前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目标。通过实地调研并参考相关统计资料,旨在建立符合安徽省基本省情的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学习理解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比优选出万元GDP用水量测度模型,分析研究后确定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差异性。从而形成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调控技术,为安徽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立足于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的客观实际,依据全面,科学、客观,可表征,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能够全面反映和度量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内涵和特征的影响因素体系。收集整理2001年—2013年安徽省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科学技术与教育管理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的多元回归模型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用水普及率、城镇污水处理率、节水灌溉面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23个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的关键因素,即: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节水灌溉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五个影响因素反映出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科学技术与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对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的影响。选取2013年安徽省16座城市的关键影响因素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人均耕地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和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在淮北地区、江淮地区和江南地区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性;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三大区域之间无明显差别。基于各区域城市之间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似性,并通过统计量分析测算得出,区域内城市之间节水灌溉面积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存在显着差异性,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差别较小,无显着性。
顾康康,刘雪侠[3](2018)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发展已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安徽省江淮地区6个市辖区、30个县(县级市)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居住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5个子系统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评价安徽省江淮地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探讨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性显着,呈现东部片区高于西部片区的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表现出东南片区(巢湖市)的高值集聚和西北片区(淮南和六安境内)的低值集聚态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受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水资源要素、农村人口吸引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显着。
袁瑞[4](2019)在《黔中屯堡空间形态与传统营造技艺研究 ——云山屯的个案解析》文中提出云山屯始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间),属于滇黔古驿道上设置的军屯(后发展为商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被多座山体包围,且村落本身也是依山而建,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好且其空间构成具有独特性。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是目前,云山屯村落的针对性研究较少,且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对其屯堡建筑的传统营造技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近几年中,笔者跟随郭璇导师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近现代战争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研究”(51578083),持续开展西南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相关研究,对此次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的确定已有一定时间的基础和积累。2018年暑假期间笔者赴贵州安顺云山屯参加“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对云山屯内传统屯堡民居——“金家小院”自己动手进行修复;2018年12月笔者再赴云山屯深度走访工匠师傅们,进行了实地补充调研。依据调研成果,全文共分六章,对云山屯建筑空间形态与传统营造技艺研究进行探讨,为今后屯堡聚落的研究、传承、保护及发展提供参考。第一章论述了选题背景和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梳理屯堡与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现状,最后指明研究范围与内容,并对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展示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论述了云峰八寨和云山屯两个部分的历史溯源。在对云峰八寨进行研究时,首先对云峰八寨和云山屯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在研究云山屯之前研究云峰八寨的必要性;其次对云峰八寨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找出其发展规律并进行总结。在对云山屯进行研究时,首先笔者将其分为前、中、后屯三个部分进行村落历史沿革梳理;其次从云山屯的自然环境、村民概况与溯源、民俗与文化、村落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对现状进行综合概述。这一章节对云峰八寨和云山屯历史溯源的梳理旨在为第三、四章对其空间体系和建筑形态的研究以及对屯堡建筑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作好历史背景和空间关系的铺垫。第三章则论述了云峰八寨和云山屯的空间体系和建筑形态,由宏观到微观层次性展开论述。首先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村寨的选址以及之间的关系、典型村寨分析四个方面论述了云峰八寨的规划布局特点;然后从选址、村落规划布局、重要空间节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云山屯独特的空间构成;之后从建筑类型出发,对云山屯内具体的建筑单位进行剖析。第四章从非物质的角度对黔中屯堡建筑的传统营造技艺进行调查研究。以云山屯为范围、“金家小院”为具体案例、现存传统工匠为线索,首先对云山屯地区影响营造技艺的环境因素及营造技艺的保存现状进行田野考察;其次,以采访的方式对健在传统工匠的基本情况、祖上溯源、技艺传承情况进行考察;最后,对屯堡民居建造的备料情况、常用建筑工具、传统营建工序、营建中重要仪式这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第五、六章基于之前章节的研究,对云山屯的价值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指出云山屯现状保存完好部分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思考,最后进行总结,指出不足。
黄爱军[5](2011)在《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朗,成为备受世界重视和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气候变化势必会引起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候资源在数量、质量上的变化和时间、空间分布的改变,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波动性。因此,在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尚不能被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客观地评价我国重要农业高产地区——江淮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对该区种植制度和作物土地气候生产潜力造成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合理的农田种植制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未来气候背景下该区域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的挖掘,实现稻麦持续增产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收集了我国江淮地区(江苏全省和安徽长江以北地区)32个气象站点的1960-2007年逐日的温、光、水等气象资料和22个作物物候观测点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发育期及稻麦历史产量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插值分析技术,重点分析了1960-2007年江淮地区全年和作物生长季温度、太阳辐射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稻麦对温度敏感时期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稻麦各级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估算出的稻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和实际稻麦产量值,通过GIS叠置分析技术,分析出不同地区稻麦的增产潜力。通过对江淮地区稻麦多年产量统计数据以及22个作物物候观测点有关稻麦生育特性数据分析,探讨了江淮地区稻麦气候适应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稻麦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栽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均显着上升,每10a递增速率分别为0.28℃,0.39℃和0.17℃,≥10℃的积温每10a分别递增79℃、57℃和31℃,冬春季的温度上升尤为突出。全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呈显着增加,且最低气温的增幅大于最高气温,夜间气温增幅大于白天气温。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平均气温、≥10℃积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增幅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相对1960s来说,2000s江淮北部地区的增温幅度更大,等温线向北移动了大约50-150km。2.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全年和小麦生长季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变化不明显,但水稻生长季降水日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降水强度呈显着上升趋势。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南多北少,近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基本同全年,但48年来南部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有所增加,而北部变化不大。水稻生长季降水量空间变异较大,降水日数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减少,2000s整个区域降水日数明显减少。3.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明显,每10a平均值分别减少81 h、121h和31h;太阳总辐射量显着下降,每10a平均值分别下降123 MJ m-2、44MJ m-2和91 MJ m-2。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量均为夏季减少幅度大于冬春季。全年、小麦生长季以及水稻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由北向南逐步递减,2000s减少最为明显。4.江淮地区冬小麦48年来的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上升趋势,2000s与1960s相比,变化量分别为-1742 kg hm-2、678kghm-2和829kg hm-2。水稻48年来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呈下降趋势,2000s与1960s相比分别下降了3 846 kg hm-2、3 310 kg hm-2和3 310kghm-2,光合生产潜力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光温生产力和气候生产力空间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江淮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光温生产力总体上温度较高的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气候生产潜力由南向北依次减少,2000s较1960s东南部增加明显。5.小麦实际生产中以江苏中部地区和安徽北部地区单产最高,达5400kg hm-2,最低值在安徽西南部,单产大部分在2500kghm-2以下。水稻由东往西产量逐渐降低,高产区主要在江苏东部地区,单产可达8800kghm-2以上,最低为安徽西南部,单产在6000 kg hm-2以下。小麦光温增产潜力由南向西北地区递减,增产潜力5 000 kg hm-2-7 500 kg hm-2之间,水稻增产潜力由南向北减少,增产范围为11 500 kg hm-2-13 000 kg hm-2,水稻更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6.稻麦历史产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并没有因为气候变暖而产量下降,稻麦生产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特性。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总生育期缩短,水稻相对变化不明显。冬小麦产量增加而水稻产量变化不大。江苏省小麦种植呈现北移现象,种植界限向北移50 km以上。理论上,本世纪以来,江苏中部到南部大部分地区均可以实行三熟制,安徽超过2/3的地区也可以实行三熟制,三熟制可向北推移100-200 km。7.根据江淮地区气候变暖及作物系统的响应特征,建议从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界限和模式、适当调整播种期、正确选用作物品种,科学引种、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节水排灌和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来解决气候变暖对稻麦两熟地区带来的影响。
王曦月[6](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陈饶[7](2016)在《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城镇发展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位于首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省域内。因此,论文针对江淮东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历史展开研究,意图在中央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适时总结过去的城镇发展历史、城镇化经验、思考城镇发展的演变历程,应能更好地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首先,论文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宋、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对江淮东部城镇的发展历史进行历时性论述,并从形成区划、城镇分布密度及城镇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对各时段的城镇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历时性研究基础上,论文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影响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各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提取,并对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叠加比较分析,构建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进而总结江淮东部城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及因盐业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论文对每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城镇体系的变迁和特点,城镇的内部空间形态变迁进行逐一剖析,最后基于历史的视角对每个城镇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徐振宇[8](2020)在《安徽风土建筑谱系构成纲要》文中指出安徽地跨江淮,处于南北文化交融之地,多元化的文化特征使得安徽风土建筑不仅仅是徽州风土建筑及聚落可以代表的,原有对于安徽风土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在古徽州区域,对于省内其他区域的风土建筑研究也大多限于按照地理以及行政区划所划定的范围内,较少涉及安徽各地区与周边省份风土建筑的关系,难以清晰的把握风土建筑的基质特征及源流关系,不能反映安徽各地区风土建筑在更大文化区域内的位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多种形式针对传统聚落及建筑的规划、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开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大量单一模式复制的工作方式,对传统聚落及建筑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丧失了原有的地域性“灵魂”。传统聚落与建筑,不是平板一块,其多样性的特征决定了不能以现代化,普适性的建筑学、城市规划知识进行对待,本文以“语缘”为切入点,对安徽省内各个方言分区内的风土建筑进行梳理,厘清区域内的谱系关系,形成较为清晰的安徽谱系构成纲要,为风土建筑的保护与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底图,让规划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有据可查,对症下药,文章主要成果如下:(1)以“语缘”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与区域内地理气候、文化移民等因素将安徽省风土建筑谱系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中原片区、江淮片区、徽系片区、皖赣片区(2)以实地调研与查阅相关文献为依据,总结出各谱系区域内的基质特征及谱系中心,风土建筑基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建筑结构、宅院形制、建筑装饰、聚落形态,这些特征较为稳定的存在于其谱系区划的范围内,各谱系内的风土建筑基质特征如同生物遗传中的DNA,经过了历时性的发展保留下来,并成为区别其他风土建筑谱系的重要依据。(3)以安徽省风土建筑谱系分区为底图,将建筑结构、宅院形制、建筑装饰、聚落形态等风土基质进行叠加,制作出风土建筑谱系地图,,从而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共时性的梳理、把握各风土基质在安徽省内的分布特点及规律,从而为安徽省风土建筑的传承及保护提供底图。图[91]表[27]参[150]
李小庆[9](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孟令冉[10](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江淮地区水资源问题调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淮地区水资源问题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技术路线 |
1.2.4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区域界定 |
1.3.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农村 |
2.1.2 人居环境的认知 |
2.1.3 农村人居环境及其质量内涵 |
2.2 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农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解析及质量评价要素的选取 |
3.1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自然-社会-人工”解析框架 |
3.2 安徽省江淮地区自然环境分析 |
3.2.1 气候条件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河流水系 |
3.2.4 土地资源 |
3.3 安徽省江淮地区社会环境分析 |
3.3.1 村庄分布、农村人口构成及流动 |
3.3.2 产业发展 |
3.3.3 交通可达性 |
3.3.4 农村特色文化 |
3.4 安徽省江淮地区人工环境分析 |
3.4.1 村庄形态 |
3.4.2 住房条件 |
3.4.3 基础设施 |
3.4.4 公共服务设施 |
3.4.5 景观风貌 |
3.5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要素及指标选取 |
第四章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 |
4.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4.1.1 无纲量化处理 |
4.1.2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
4.1.3 评价指标筛选 |
4.1.4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体系汇总 |
4.2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指数法评价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
4.3 安徽省江淮地区各子系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4.3.1 各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 |
4.3.2 各子系统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
4.4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质量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4.4.1 综合评价结果 |
4.4.2 整体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
4.4.3 整体空间差异成因 |
第五章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阶段类型划分及提升策略探讨 |
5.1 基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阶段类型划分 |
5.2 典型样本村庄解析 |
5.2.1 典型样本村庄的选择 |
5.2.2 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 |
5.2.3 滁州市定远县张桥镇北张胡村 |
5.2.4 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宋王村 |
5.2.5 典型样本村庄解析小结 |
5.3 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
5.3.1 重视区域农村发展,构建“县-乡-村”空间组织方式 |
5.3.2 强化规划引导,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类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 |
5.3.3 发掘村庄的内生动力,建立多方参与的投入机制 |
5.3.4 第一阶段类型村庄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发展特色农业统筹推进 |
5.3.5 第二阶段类型村庄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村饮用水安全、农业面源治理统筹推进 |
5.3.6 第三阶段类型村庄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乡村清洁工程以及乡村旅游统筹推进 |
5.3.7 分类型配置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 |
5.3.8 分片区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
5.3.9 加大北部沿淮中下游南岸平原地区村庄面源污染的治理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国内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国外用水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1.2.4 国内用水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2.1 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基本内涵 |
2.2 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的筛选 |
2.3 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体系 |
2.3.1 自然资源方面 |
2.3.2 社会环境方面 |
2.3.3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方面 |
2.3.4 科学技术与教育管理方面 |
第三章 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测度模型 |
3.1 测度模型的优选 |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回归模型 |
3.2.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理论概述 |
3.2.2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理论概述 |
3.3 模型分析及运算 |
3.3.1 主成分分析 |
3.3.2 回归分析 |
3.4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方差分析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
4.1. 方差分析方法及原理概述 |
4.1.1 方差分析的概念 |
4.1.2 方差分析的原理 |
4.1.3 单因素方差分析 |
4.2 研究假设 |
4.3 区域差异性研究分析 |
4.3.1 SPSS操作步骤 |
4.3.2 方差分析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4.3.3 各区域影响因素统计量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3)安徽省江淮地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
2 研究方法 |
2.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 评价方法 |
2.2.1 全排列多边形指数法 |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2.2.3 数据来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
3.2 空间格局分异 |
3.3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3.3.2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
3.3.3 地域文化因素 |
4 结论与展望 |
(4)黔中屯堡空间形态与传统营造技艺研究 ——云山屯的个案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缘起 |
1.1.1 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拓展 |
1.1.2 发现——现有研究的缺失与不足 |
1.1.3 接触——云山屯传统村落评估工作 |
1.1.4 深入——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云山屯之历史溯源 |
2.1 云峰八寨与云山屯的关系探讨 |
2.2 云峰八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1 “调北征南”——促使屯堡最初形成的军事行动 |
2.2.2 “调北填南”——民户填充以维系军事实力 |
2.2.3 各行业人员的流动 |
2.3 云山屯村落历史沿革 |
2.3.1 前屯 |
2.3.2 中屯 |
2.3.3 后屯 |
2.4 云山屯现状综合概述 |
2.4.1 自然环境 |
2.4.2 村民概况与溯源 |
2.4.3 民俗与文化 |
2.4.4 经济结构与状况 |
2.5 小结 |
3 云峰八寨与云山屯的空间体系与建筑形态 |
3.1 云峰八寨利于防御和屯田的自然环境 |
3.1.1 适应军事战略的天然地理环境 |
3.1.2 满足“屯田”需求的气候条件 |
3.2 彼此为战、共用资源的云峰八寨 |
3.2.1 沿“线”分布 |
3.2.2 村寨的选址以及之间的关系 |
3.2.3 云峰区典型屯堡村寨简析 |
3.3 云峰区的“多功能区域”——云山屯 |
3.3.1 坐落在峡谷中的村落 |
3.3.2 东西向带状整体布局 |
3.4 类型多样的屯内建筑 |
3.4.1 住宅建筑 |
3.4.2 公共建筑 |
3.5 小结 |
4 云山屯屯堡建筑的传统营造技艺 |
4.1 云山屯健在工匠基本情况 |
4.2 备料及建筑工具 |
4.2.1 备料 |
4.2.2 常用的建筑工具 |
4.3 传统营建工序 |
4.3.1 打下基础 |
4.3.2 匠师绘图计算和制作木构件 |
4.3.3 木构件的组合 |
4.3.4 墙体的砌筑 |
4.3.5 封檐与屋面的铺砌 |
4.3.6 安装楼板 |
4.3.7 装修和装饰 |
4.4 营建活动四大重要仪式 |
4.4.1 动工仪式 |
4.4.2 上梁仪式 |
4.4.3 开财门仪式 |
4.4.4 乔迁仪式 |
4.5 小结 |
5 云山屯价值评述及相关思考 |
5.1 云山屯现状 |
5.1.1 现状保存完好部分 |
5.1.2 现状的问题 |
5.2 云山屯价值评述 |
5.2.1 历史价值 |
5.2.2 艺术价值 |
5.2.3 科学价值 |
5.2.4 社会文化价值 |
5.3 相关思考 |
5.3.1 表象后特殊的文化现象 |
5.3.2 文化现象、历史沿革对聚落、建筑的影响 |
5.3.3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必要性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笔者采访部分资料 |
C 笔者参与修复、测绘资料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气候变化概述 |
1.1.1 气温 |
1.1.2 降水 |
1.1.3 气候变化未来趋势 |
1.2 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 |
1.2.1 概述 |
1.2.2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1.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
1.4 江淮地区稻麦的生产情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2.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2.3.1 资料来源 |
2.3.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江淮地区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
3.1 年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3.1.1 温度 |
3.1.2 积温 |
3.2 年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3.2.1 温度 |
3.2.2 积温 |
3.3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3.3.1 温度 |
3.3.2 积温 |
3.4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3.4.1 温度 |
3.4.2 积温 |
3.5 冬小麦理论播种期空间演变特征 |
3.6 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3.6.1 温度 |
3.6.2 积温 |
3.7 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3.7.1 温度 |
3.7.2 ≥10℃积温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淮地区降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
4.1 年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4.1.1 全年降水量 |
4.1.2 降水强度 |
4.1.3 干燥度 |
4.1.4 连续5天降水量 |
4.2 年降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4.2.1 降水量 |
4.2.2 降水强度 |
4.3 冬小麦生长季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4.3.1 降水量 |
4.3.2 降水日数 |
4.3.3 降水强度 |
4.3.4 冬小麦小麦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
4.3.5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连阴雨平均次数 |
4.4 冬小麦生长季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4.4.1 降水量 |
4.4.2 降水日数 |
4.4.3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
4.4.4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连阴雨次数 |
4.5 水稻生长季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4.5.1 降水量 |
4.5.2 降水日数 |
4.5.3 降水强度 |
4.5.4 水稻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
4.6 水稻生长季降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4.6.1 降水量 |
4.6.2 降水日数 |
4.6.3 水稻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淮地区辐射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
5.1 年辐射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5.1.1 日照时数 |
5.1.2 太阳辐射 |
5.2 年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5.2.1 日照时数 |
5.2.2 太阳辐射 |
5.3 冬小麦生长季光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5.3.1 日照时数 |
5.3.2 太阳辐射 |
5.3.3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
5.4 冬小麦生长季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5.4.1 日照时数 |
5.4.2 太阳辐射 |
5.4.3 小麦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
5.5 水稻生长季光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
5.5.1 日照时数 |
5.5.2 太阳辐射 |
5.5.3 水稻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
5.6 水稻生长季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
5.6.1 日照时数 |
5.6.2 太阳辐射 |
5.6.3 水稻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冬小麦和水稻生产潜力演变特征 |
6.1 作物生产潜力计算 |
6.1.1 光合生产潜力 |
6.1.2 光温生产潜力 |
6.1.3 气候生产潜力 |
6.2 江淮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 |
6.2.1 冬小麦生产潜力时间演变特征 |
6.2.2 江淮地区冬小麦不同年代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
6.3 江淮地区水稻生产潜力 |
6.3.1 水稻生产潜力时间演变特征 |
6.3.2 江淮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
6.4 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水稻实际产量 |
6.5 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水稻增产潜力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江淮地区稻麦两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响应特征与应对策略 |
7.1 区域及历史的实际响应 |
7.1.1 作物产量演变特征 |
7.1.2 稻麦种植适应性变化特征 |
7.1.3 种植制度变化 |
7.1.4 小结 |
7.2 江淮地区稻麦持续增产的栽培应对策略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气候资源演变特征 |
8.1.2 气候变化与稻麦生产 |
8.1.3 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 |
8.2 本文主要结论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7)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中国古代城镇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
1.1.2 江淮东部地区城镇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
1.1.3 中国区域城镇历史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对象 |
1.2.1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
1.2.2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对象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现状 |
1.3.2 区域城市史研究现状 |
1.3.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先秦江淮东部地域文化形成与早期城市起源 |
2.1 早期东部江淮地域文化演进与城邑起源 |
2.1.1 江苏境内先秦地域文化的演进 |
2.1.2 史前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分布与文化演进 |
2.1.3 商周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与文化演进 |
2.2 江淮东部早起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
2.2.1 自然地貌决定聚落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 |
2.2.2 岸线砂堤形成与江淮东部聚落的分布 |
2.2.3 江淮东部经济的初步发展 |
2.3 早期江淮东部聚落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
2.3.1 水对江淮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2.3.2 江淮东部先秦城邑与水乡文明的初步形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初步发展与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
3.1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
3.2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遗址与早期城镇的空间分布 |
3.2.1 遗址的空间分布 |
3.2.2 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
3.3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聚落与城镇的形成机制 |
3.3.1 自然地理变迁 |
3.3.2 道路交通的发达促进运西地区的发展 |
3.3.3 经济产业逐渐丰富 |
3.3.4 移民对江淮人口、城镇、意识文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快速发展与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
4.1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
4.2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发展情况 |
4.2.1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密度 |
4.2.2 具有经济意义的城镇网络初步形成 |
4.2.3 江淮东部“运河城镇带”形成 |
4.2.4 宋金江淮防御工事与军事城堡建设 |
4.3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
4.3.1 黄河夺淮之前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4.3.2 运河水系开凿与陆路交通兴建、邮驿城镇建设 |
4.3.3 江淮东部经济圈的形成 |
4.3.4 隋唐宋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
4.3.5 重道尚武对区域意识文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元明清江淮东部发展鼎盛期与城镇体系完善期 |
5.1 元明清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
5.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职能 |
5.2.1 元明清县下级的行政机构组织 |
5.2.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分布密度与空间格局 |
5.2.3 元明清江淮东部市镇职能类型与特点 |
5.3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
5.3.1 黄河夺淮之后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5.3.2 古代道路发展鼎盛与近代公路兴起对城镇的影响 |
5.3.3 元明清人口迁徙、分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
5.3.4 元明清江淮东部经济发展状况 |
5.3.5 科举人才的分布与城市文化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空间网络建构与特点 |
6.1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的分类 |
6.1.1 基本概念解析 |
6.1.2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概念解析 |
6.1.3 区域城镇发展历史要素的划分 |
6.2 江淮东部地区城市历史空间要素变迁研究 |
6.2.1 区域行政格局完善 |
6.2.2 城镇空间结构变迁 |
6.2.3 自然地理变迁 |
6.2.4 道路交通要素变迁 |
6.2.5 人口要素变迁 |
6.2.6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 |
6.2.7 文化要素变迁 |
6.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建构 |
6.3.1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目的 |
6.3.2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内容 |
6.3.3 江淮东部城镇历史空间网络建构 |
6.4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 |
6.4.1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 |
6.4.2 江淮东部城镇的空间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 |
7.1 淮扬运河沿岸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
7.2 江淮运河发展与沿岸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
7.2.1 运河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变迁 |
7.2.2 沿运城镇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
7.2.3 沿运城镇形态空间特点 |
7.3 运河城市的漕运空间研究——以淮安为例 |
7.3.1 江淮运河对淮安所产生的历史价值 |
7.3.2 水系变迁与两淮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7.3.3 明清淮安老城漕运空间研究 |
7.3.4 清江浦漕运空间的变迁 |
7.4 对比研究——临江运河水系变迁与扬州城镇历史空间演变 |
7.4.1 运道变迁与扬州城镇体系形成 |
7.4.2 运道变迁对扬州老城空间的影响 |
7.4.3 两淮城镇与临运城镇的对比 |
7.5 基于历史视角的沿运城镇未来发展策略探索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 |
8.1 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 |
8.1.1 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
8.1.2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2 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变迁 |
8.2.1 黄河夺淮之前一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
8.2.2 黄河夺淮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快速发展 |
8.2.3 黄河北迁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的衰落 |
8.2.4 建国后水利建设——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再发展 |
8.3 里下河水乡聚落群空间分布特征 |
8.3.1 里下河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
8.3.2 江淮东部其他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
8.3.3 聚落群空间分布与城镇产业结构现状 |
8.4 里下河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8.4.1 人工水系开凿与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以泰州老城为例 |
8.4.2 水文地貌的演变与城镇的发展——以兴化为例 |
8.4.3 水系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影响——以溱潼为例 |
8.5 基于历史规律的里下河城镇未来规划探索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因淮盐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 |
9.1 淮盐的地位及江淮沿海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1.1 淮盐的地位与价值 |
9.1.2 两淮盐业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9.2 两淮盐场发展与滨海城镇体系变迁 |
9.2.1 秦汉时期——“煮海为盐”聚居点的出现 |
9.2.2 隋唐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萌芽阶段 |
9.2.3 宋元时期——淮盐经济发展高峰与沿海城镇体系的形成 |
9.2.4 明清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成熟阶段 |
9.3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与江苏沿海近现代城镇规划建设 |
9.3.1 废灶兴垦与沿海盐垦公司的建立 |
9.3.2 沿海近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与区域规划 |
9.4 江淮沿海城镇空间变迁特点 |
9.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变迁特点 |
9.4.2 城镇防御体系的建设 |
9.4.3 沿海人工水乡城镇的逐步形成 |
9.4.4 盐场内部空间的分布特点 |
9.5 淮盐城镇空间变迁——以草堰-大丰为例 |
9.5.1 盐场的历史沿革 |
9.5.2 古盐业集散地——草堰镇的空间形态变迁 |
9.5.3 大丰公司规划特点及城镇的形成 |
9.5.4 小结 |
9.6 基于历史研究的淮盐文化线路构建的初步探索 |
9.6.1 淮盐文化线路属性 |
9.6.2 准盐文化线路的初步建构 |
9.6.3 淮盐文化线路三个层面及保护措施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 地方志及古代文献 |
二 学术专着 |
三 期刊论文 |
四 论文集 |
五 学位论文 |
六 主要参考网站 |
作者简介 |
(8)安徽风土建筑谱系构成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写作缘起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写作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外对于风土建筑的研究 |
1.4 研究范围、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对象 |
1.4.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章节安排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关于风土建筑谱系理论的研究 |
2.1 谱系理论及其运用 |
2.1.1 谱系学理论 |
2.1.2 谱系学理论在语言学中的运用 |
2.1.3 谱系学理论在生物学中的运用 |
2.2. 风土建筑谱系 |
2.2.1 研究风土建筑谱系相关理论 |
2.2.2 风土建筑的谱系分类方法 |
2.2.3 风土建筑特征的图谱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安徽风土建筑概况及谱系初步分类 |
3.1 安徽风土建筑分布区域概况 |
3.1.1 安徽风土建筑基本概况 |
3.1.2 安徽风土建筑成因简析 |
3.1.3 安徽风土建筑既有分区 |
3.2 安徽风土建筑谱系初步分类 |
3.2.1 以“语缘”为基础划分 |
3.2.2 以多种要素加权叠加初步得到安徽风土建筑谱系分类 |
3.3 安徽风土建筑调研概况 |
3.3.1 调研内容 |
3.3.2 调研对象及范围的选取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安徽风土建筑各谱系基质特征 |
4.1 概述 |
4.1.1 建筑结构 |
4.1.2 宅院形制 |
4.2 中原官话区基质特征 |
4.2.1 区域地理气候与人文环境特征 |
4.2.2 建筑结构 |
4.2.3 宅院形制 |
4.2.4 建筑装饰 |
4.2.5 聚落形态 |
4.3 江淮官话区基质特征 |
4.3.1 区域地理气候与人文环境特征 |
4.3.2 建筑结构 |
4.3.3 宅院形制 |
4.3.4 建筑装饰 |
4.3.5 聚落形态 |
4.4 徽语区基质特征 |
4.4.1 区域地理气候与人文环境特征 |
4.4.2 建筑结构 |
4.4.3 宅院形制 |
4.4.4 建筑装饰 |
4.4.5 聚落形态 |
4.5 赣语区基质特征 |
4.5.1 区域地理气候与人文环境特征 |
4.5.2 建筑结构 |
4.5.3 平面形制 |
4.5.4 建筑装饰 |
4.5.5 聚落形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徽风土建筑谱系构成及总结 |
5.1 安徽风土建筑谱系分类综合判定 |
5.1.1 以建筑结构为参考进行谱系区域修正 |
5.1.2 以宅院形制为参考进行谱系区域修正 |
5.1.3 多因素辅助参考并解析谱系成因 |
5.1.4 各谱系范围及谱系中心 |
5.2 安徽风土建筑各谱系特征总结及特征图谱 |
5.2.1 谱系基质特征总结 |
5.2.2 风土建筑谱系特征图谱 |
5.3 基于风土建筑谱系的保护及传承方式 |
5.3.1 风土建筑及聚落的保护现状 |
5.3.2 基于谱系分类,促进风土建筑保护与传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成果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安徽省国家级、省级风土建筑文保数量统计表(截止到2019) |
附录B 安徽省周边省份国家级、省级风土建筑文保数量统计表(截止到2019) |
附录C 中原官话区风土建筑调研名单 |
附录D 江淮官话区风土建筑调研名单 |
附录E 徽语区风土建筑调研名单 |
附录F 赣语区风土建筑调研名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
五 文献系统 |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
小结 |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
余论 |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
小结 |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
(一)杂税税额变动 |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
小结 |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
(二)荡地的管控 |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
小结 |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
(一)运河维护 |
(二)驿站负担 |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
小结 |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
结论 |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附录 |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江淮地区水资源问题调研(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江淮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雪侠. 安徽建筑大学, 2018(01)
- [2]安徽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D]. 朱宇琦. 扬州大学, 2015(05)
- [3]安徽省江淮地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 顾康康,刘雪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05)
- [4]黔中屯堡空间形态与传统营造技艺研究 ——云山屯的个案解析[D]. 袁瑞. 重庆大学, 2019(01)
- [5]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 黄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6]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 陈饶. 东南大学, 2016(02)
- [8]安徽风土建筑谱系构成纲要[D]. 徐振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9]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