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语电教》1983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1](2006)在《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外语电化教学》20多年来100期刊物的统计分析和文献阅读分析,总结了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动态趋向,认为外语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向二者的整合方向发展;外语教育技术从注重硬技术为主向软、硬技术并重方向发展;外语教育技术从主要以关注教的技术向关注教与学并重方向发展。 文章通过对《外语电化教学》内容、媒体分类和研究方式的统计分析及文献阅读分析,阐述了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并通过该刊及其他相关文献分析了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阻碍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不利因素。取得的成就主要有: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一批专业教材和专家学者逐渐出炉;取得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设置了相关专业。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外语教育技术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缺乏足够的评价研究。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是:硬件技术的发展;理论演化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特点;教育技术还在发展过程中;外语教学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不足;国情和历史。 基于上述的分析,作者分析预测了外语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网络外语教学是外语教育技术在未来几年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从教到学再到教学相长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摒弃媒体技术观的狭隘观念;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的使命——自身名称改变并引导外语教育技术形成自己的理论。 本文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入手,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上述问题,同时针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个人的肤浅看法和观点。
黄斌[2](2015)在《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全盘西化”的歧途,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史不仅沉淀着先辈们厚重的记忆,更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技术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纵观我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上勾勒出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框架。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电化教育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为参照系探寻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通过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来进一步研究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印证,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教训,更好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川渝电化教育的起步稍晚。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化教育沿着现代化轨迹徐徐前进时,川渝电化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将之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全国电化教育的兴盛与繁荣,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盛极一时的川渝电化教育再也没能彰显战时的锋芒,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落后于京、沪、宁、穗等地。由此可见,川渝电化教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论文是关于川渝地区电化教育通史的研究。全文把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36-1949年)、奠基阶段(1949-1978年)、发展阶段(1978-1993年)。笔者在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史为主、论为辅”的研究思想,进一步整理并分析有关川渝电化教育的史实资料,试图为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填补空白,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略添心力。
王全[3](2007)在《教育、技术与社会 ——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借用罗伯特·金·墨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所采用的综合文献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教育技术1978~2005年间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从1978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特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开始重建以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着明显的汇聚与转移,28年来不断形成新的研究热点、焦点、难点,同时也存在研究关注的疑点、盲点。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学科研究内部的偏向,造成这种状况既有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也有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和唯技术主义的影响,以及制度的制约。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内部自然发展的过程,也不仅是学科概念内涵和研究领域扩展的结果,而是一个时代学术研究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迁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观念对技术的选择过程,是一个教育技术自身演变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结构发展的过程。教育技术研究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媒体-工具论”、“手段-方法论”到“理论-实践论”的过程,这是一种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工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逐步改善和加强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是由技术发展所决定,也不是由教育决定。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使技术与教育构成了一个整体,并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技术构型——教育技术。本文力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综观我国教育技术28年重建史,教育技术研究旨趣汇聚与转移的情况并非完全是由教育技术学科内部的内在发展所决定的。技术发明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技术能否进入教育技术研究者的视野,并非是教育技术学科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不是由教育领域一家独专的,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汇聚和转移是社会多种要素(市场、政府和文化)与教育本身共同影响的结果,教育技术研究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偏差,关键在于没有真正将教育、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教育技术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在聚焦与转移、冲突与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前行。研究教育、技术与社会(ETS),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环境,从而塑造和利用社会环境以促进、引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发展是否有偏向,是否遗漏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从而合理地制定教育技术发展战略,促进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环境自身的有序变迁。ETS研究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技术发展预见的分析理论。
乔金霞[4](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提出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著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陈实[5](2014)在《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两个对比分析,即我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知识环节(笔试)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户外测试)对比,大陆、香港、台湾(中国)和澳门两岸四地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的现实,结合我国中学教育的特点:即注重系统地理知识的学习,忽视、轻视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意识缺乏,地理知识学习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相脱节的实际,提出了“地理实践素养”这一概念,并界定了概念。从地理实践经历、地理实践倾向性、地理实践能力及地理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四个维度剖析了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结合地理学科的独特视角与地理教育目标,从掌握地理过程与方法的基本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价值。要培养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必须清楚我国教育的大环境。学习是学生经验获得和改造的过程。学校教育是人类经验传承的一种特殊方式。学校经验获得不能背离人类经验获得的基础。论文在分析个体经验与隐形知识,集体经验与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学校的出现在提高经验传递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行分离这一与生俱来的缺憾。学校教育如何减少或克服这一缺憾,实现知行结合?论文在系统对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经验”的概念。“完善经验”描述了经验形成与发展的理想状态下,良性的、优化的经验获得与形成过程。它基于经验之间相互的联系,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完善经验的价值取向不是培养“知识人”,而是培养“生活主体”。基于完善经验的教育在改造学生认知经验、行动经验与情感经验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完善经验教育变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在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现实,作者从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培养途径、培养方法和培养环境创设四个维度建构了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框架体系。要培养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必须了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况。二十多年从事和研究中学地理教育,作者对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状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量化感性认识,作者针对初、高中各个年级阶段,依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了四套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作者从地理实践经历、地理实践兴趣、地理实践能力(自我认识和实际表现)、地理实践意识五个维度对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在湖北、江西两省11个学校,44个班级发放,发放问卷合计2016份。问卷发放时考虑到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省级重点中学、县市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平衡,兼顾到学校中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用数学统计方式进行归类分析。总体的结论是:在中学各个年级阶段,学生地理实践经历非常少。学生对地理实践的兴趣很高。地理实践能力自我认识的程度值比实际表现出来的程度值要高出很多。学生地理实践意识比较淡漠。结合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访谈,也印证了问卷调查的结论。如何培养我国中学地理实践素养?作者建构了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框架体系。重点阐述了该框架体系地三个方面:即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与环境。其中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方法是阐述的重点。依据中学地理分类的特点,重点从自然、人文、区域三个角度对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自然地理实践素养的方法着重在科学观察的方法,野外考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方法;人文地理实践素养的方法着重论述了人文地理考察,人文地理访谈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区域地理初中阶段侧重于认识区域特征的实践方法,高中阶段侧重于探究区域问题的实践方法。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问题,作者结合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中外地理教材对比分析、课堂观察、论文资源收集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学生自然地理实践素养、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和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探讨了自然、人文、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策略。其中自然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策略是基础,也是作者重点论述的部分。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是薄弱环节。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将具体的策略和案例结合起来,侧重于尊重学生人文地理经验的形成规律,加强人文地理观察、记录、分析、展示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以前两者为基础,初、高中侧重点不同。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确定区域方位、辨识区域事象和概括描述区域特征的能力。高中阶段注重以学生身边的区域问题为切入点,以掌握区域实践方法为核心,提高学生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
施行[6](1996)在《《外语电化教学》1981—1996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的实际价值》文中提出《外语电化教学》1981—1996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的实际价值一、一个奇妙的设想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到处涌动着一股“信息化”的热潮。在信息化中,信息的存储和共享将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信息化的首要问题是信息的数字化,因为...
谭满枝[7](2013)在《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中的影像实践 ——以金陵大学孙明经电影为中心的考察(1934-1948)》文中提出近年来,影像文本已经开始得到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纪实影像文本更是被当做直接史料文献进行解读。本文关注的金陵大学理学院教师孙明经,便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教育电影运动中一位多产的摄影家、导演、和电影教师。从1934到1948年间,孙明经参与拍摄制作了100多部主要用于社会教育的纪实类影片,多部影片在当时被广泛放映、传播,对后人研究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也具有独特价值。本文尝试从孙明经拍摄的影片入手,了解影片形成的社会背景、拍摄的过程、影片的风格以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兼论历史书写文本与影像文本的相互解读。
徐娜[8](2014)在《基于功能法的中级汉语写作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可谓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汉语写作,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长久以来,汉语写作课让外国留学生望而生畏。一方面,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样用最贴切的语言来完成表达,写出来的句子与自己的想法往往南辕北辙;另一方面,即使是已经学过的词汇或句子,他们也可能不知道它所要表达的功能。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知识成功地转化成一种有效的书面表达,并且教会他们这种转化的方法与能力,值得老师深深地研究与思考。另外,汉语写作,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表达与交流,如果表达、交流变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那么,在写作完成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进行熟练地交际,实现目标与手段的完美结合。汉语写作课堂也可以成为运用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场所,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学习句式功能,对促进语言的书面输出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是从功能法的角度,针对中级班的写作课进行了设计、实验与研究。笔者首先对功能法的相关理论做了相应的学习和研读,发现功能法的基本要义能够满足上文提到的写作要求;接着笔者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济南大学中级班进行基于功能法的写作课是有必要性的;然后笔者根据《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1]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长期进修教学大纲》[2],参照《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1)[3],选取了一个学期的写作教学内容,并做了教学设计;之后笔者对本次设计在济南大学中级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施,并做了相关的调查反馈。实践使本人体会到,运用功能法进行写作课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写作当中出现的问题,这次实践也为以后写作课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阐述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功能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功能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解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部分。概述本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功能法的特点、发展过程、原则和范围等。第三章:调查分析部分。以济南大学中级班的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他们的汉语学习情况,尤其是汉语作文的学情,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第四章:设计研究部分。针对调查结果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笔者选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整个学期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实施,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就一次作文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五章:反馈部分。是对教学设计与实验的实施情况进行的调查反馈,包括上课学生的和听课老师的。第六章:结语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不足和今后研究计划。
鲁欣,秋玲,有清,新英,丛伟[9](1990)在《乌鲁木齐市中学电化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思考》文中提出 1990年夏季我们调查了乌鲁木齐市的29所中学开展电化教育工作的情况(现在乌市有教育部门所办中学56所,其他部门所办中学91所)。调查内容包括人员构成、设备使用、软件教材、用房情况及综合内容。这29所中学,有教育部门所属中学22所,其他部门所属中学7所,其中重点中学5所,民族中学4所,民汉族中学2所。现在就将我们调查的资料综合、归纳、分析如下。
二、《外语电教》1983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语电教》1983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外语电化教学》基本情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
一、《外语电化教学》基本情况简介 |
二、《外语电化教学》的价值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四、几个术语的说明 |
第二部分 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对《外语电化教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
1、文献内容统计 |
2、媒体分类统计 |
3、研究方式统计 |
二、对《外语电化教学》文献的研读分析 |
(一) 发展动态和趋向分析 |
1、外语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向二者的整合方向发展 |
2、外语教育技术从注重硬技术为主向软、硬技术并重方向发展 |
3、外语教育技术从主要以关注教的技术向关注教与学并重方向发展 |
(二) 外语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1、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
2、一批专业教材和专家学者逐渐出炉 |
3、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4、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设立了相关专业 |
(三) 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
1、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 |
2、外语教育技术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
3、缺乏足够的评价研究 |
(四) 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
1、硬件技术的发展 |
2、理论演化的影响 |
3、社会环境的变化 |
(五) 制约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
1、外语教育技术自身的特点 |
2、教育技术仍在发展之中 |
3、外语教育领域自身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不足 |
4、国情和历史 |
第三部分 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设想 |
一、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趋向 |
1、网络外语教学模式必将形成 |
2、从教到学再到教学相长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
3、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摒弃媒体技术观的狭隘观念 |
4、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
二、《外语电化教学》的历史使命 |
1、《外语电化教学》的更名问题 |
2、《外语电化教学》的历史使命问题 |
参考文献 |
(2)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电化教育 |
1.2.2 教育技术 |
1.2.3 教育技术史 |
1.2.4 川渝电化教育史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著 |
1.3.2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
1.3.3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
2.1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1.1“中制”、“中电”与“中教” |
2.1.2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
2.1.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2.1.4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
2.1.5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
2.1.6 北碚影音教育所 |
2.2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2.1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
2.2.2 成都广播电台 |
2.3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2.3.1 金陵大学 |
2.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2.4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
2.4.1 电化教育辅导处 |
2.4.2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
2.4.3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
2.5 分析与小结 |
2.5.1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
2.5.2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
3.1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3.2 分析与小结 |
3.2.1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
3.2.2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
4.1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
4.2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
4.3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
4.4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
4.5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
4.6 分析与小结 |
4.6.1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
4.6.2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
4.6.3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
4.6.4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
第5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3)教育、技术与社会 ——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由来 |
二、教育、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域 |
三、如何切入教育、技术与社会的问题研究 |
第1章 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和1978年后研究力量的聚集 |
一、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
二、1978年后研究力量的聚集 |
第2章 197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汇聚与转移 |
一、预先的分析:提出一个假设 |
二、对结果的大致判别 |
三、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转移情况的初步印证 |
第3章 检验一个假设:2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明显的汇聚与转移 |
一、研究资料来源 |
二、研究资料的分类标准 |
三、2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明显的汇聚与转移 |
第4章 初步推论:教育技术研究旨趣汇聚与转移的形成 |
一、关于研究领域 |
二、关于研究范畴 |
三、关于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 |
四、其它的一些问题 |
第5章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
一、“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名称之争 |
二、教育技术定义焦点的重新聚集: AECT94定义及后续讨论 |
三、争议的背后:社会及观念的变迁 |
四、更名之后的反思:“中国道路”与“面向世界”的问题 |
第6章 技术的教育形成 |
一、技术的教育适应 |
二、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 |
三、技术决定、教育决定与社会决定 |
第7章 若干影响教育技术研究变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
一、关于教育技术的社会形成 |
二、关于教育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
三、市场:教育技术发展无形之手 |
四、教育政策:教育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 |
五、文化:教育技术发展的土壤 |
结论 |
一、关于本研究的结论 |
二、关于研究的缺憾和未来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全文图表索引 |
后记 |
(4)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 |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著:《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
第二节 论文与专著: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
一、电影教育研究 |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
一、专业学会 |
二、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思想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想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概况 |
(二) 我国中学地理实践素养的演变历史 |
(三) 我国地理实践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及其价值 |
一、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解析 |
二、地理实践素养的价值 |
(一) 体现地理学独特观察世界的视角与价值 |
(二) 全面落实地理教育的目标与价值 |
第三章 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与框架体系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 个体经验与隐性知识,集体经验与显性知识 |
(二) 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知行分离 |
(三) 完善经验获得与知行统一 |
二、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框架体系设计 |
第四章 中学各个阶段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分析 |
一、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一)统计分析 |
二、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二)统计分析 |
(一) 三所学校快班与普通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比较分析 |
(二) 八所学校学生初二年级段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三、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三)统计分析 |
(一) 五所学校学生高一年级段地理实践素养对比分析 |
(二) 八所学校学生高一年级段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四、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四)统计分析 |
五、中学阶段学生地理实践素养构成分析及结论 |
第五章 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与环境 |
一、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概说 |
(一) 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途径 |
(二) 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方法 |
二、中学自然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方法概括 |
(一) 地理观测的方法 |
(二) 野外考察的方法 |
(三) 地理实验的方法 |
(四)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方法 |
三、中学人文地理实践方法概括 |
(一) 人文地理考察方法 |
(二) 人文地理调查法 |
(三) 角色扮演法 |
(四) 人文地理决策法 |
四、中学区域地理实践方法概括 |
(一)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实践方法 |
(二) 探究区域问题的实践方法 |
五、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环境创设 |
(一) 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环境的特征 |
(二) 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环境类型及创设 |
第六章 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宄 |
一、自然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探究 |
(一) 我国中学生自然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问题 |
(二) 自然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
二、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探究 |
(一) 我国中学生人文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问题 |
(二) 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
三、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探究 |
(一) 我国中学生区域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问题 |
(二) 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7)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中的影像实践 ——以金陵大学孙明经电影为中心的考察(1934-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论文缘起 |
(2) 研究综述 |
一、孙明经影片内容及产生背景 |
(1) 作品年表 |
(2) 早期作品分析 |
(3) 国情考察过程中拍摄的影片 |
二、影片背后:官方与个人 |
(1) 孙明经、金陵大学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2) 寻求影像号召力的官方机构 |
(3) 作为执行者的孙明经 |
(4) 看电影的人 |
三、纪实影像文本与历史书写文本 |
(1) 影像资料的优势 |
(2) 解读影像资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
(3)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电影的基本样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文献资料 |
(2) 研究论著 |
后记 |
(8)基于功能法的中级汉语写作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功能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2.2 功能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2.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功能法及其相关理论 |
2.1 功能法的产生及发展背景 |
2.1.1 功能法产生的历史及其发展 |
2.1.2 功能法在中国的发展 |
2.2 什么是功能法 |
2.3 功能立项的原则 |
2.4 功能的范围 |
第三章 在济南大学中级写作课中实施功能法的前端分析 |
3.1 济南大学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况 |
3.1.1 济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
3.2 济南大学中级班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对象及内容 |
3.2.2 调查结果总结 |
第四章 在济南大学中级写作课中实施功能法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 |
4.1 在济南大学中级写作课中实施功能法的总体设计 |
4.1.1 教学目标 |
4.1.2 教学对象 |
4.1.3 教学内容 |
4.1.4 教学方法 |
4.1.5 教学计划 |
4.1.6 教学反思 |
4.2 具体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教学实施结果和反馈分析 |
5.1 学生课后调查与分析 |
5.2 听课教师的反馈 |
第六章 结语 |
6.1 教学设计与实验的价值 |
6.2 教学设计与实验的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乌鲁木齐市中学电化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内容 |
1. 人员构成 |
2. 设备情况 |
3. 用房情况 |
4. 软件教材 |
5. 综合情况 |
二、存在的问题 |
1. 对电化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 |
2. 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没有建成一套科学的严密的体系 |
3. 软件教材奇缺,不配套,现有的也无法配合教学 |
4. 电教队伍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 |
三.改变现存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
1. 重视宣传,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所有教师对电化教育的认识 |
2.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电教管理体系 |
3. 调动各方面力量,满足教学所需的教材 |
4. 电教的专职与兼职人员的配备,要从学校教育的全盘来考虑 |
四、《外语电教》1983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D]. 陈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2)
- [2]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D]. 黄斌.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2)
- [3]教育、技术与社会 ——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D]. 王全.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4]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 陈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6]《外语电化教学》1981—1996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的实际价值[J]. 施行. 外语电化教学, 1996(04)
- [7]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中的影像实践 ——以金陵大学孙明经电影为中心的考察(1934-1948)[D]. 谭满枝. 复旦大学, 2013(04)
- [8]基于功能法的中级汉语写作课教学设计[D]. 徐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乌鲁木齐市中学电化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思考[J]. 鲁欣,秋玲,有清,新英,丛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