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描述疑点

引爆描述疑点

一、导火索引爆描写疑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明[1](2020)在《《红楼梦》高潮艺术论》文中认为《红楼梦》的叙事高潮概念是一个伴随着《红楼梦》创作、刊行、评点、传播与接受,而渐趋成熟与定型的概念。根据核心人物、主要矛盾、余波影响、事件转捩点、小说旨归等界定“高潮艺术”的关键词,可梳理出六大高潮事件,即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和贾府抄家。这六大高潮事件分别以贾元妃、贾宝玉、贾珍与贾母、王夫人与王熙凤、林黛玉与薛宝钗、贾政为核心人物,多次使用皴染、横云断山、特犯不犯、伏脉千里、一树千枝等艺术手法,围绕着贾府中兴、后继无人、祖恩耗尽、理想世界遭到现实世界侵袭、情的毁灭、家族败亡等重大问题,共同演绎着家族兴衰与宝黛情缘两条主线上的故事。其中,元妃省亲既是贾府衰落过程中政治中兴的高潮,也是小说由“风月宝鉴”主题向宝黛爱情与贾府兴衰主题的过渡,还为后续其他高潮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与土壤,尤其是大观园的修建,为宝黛情缘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宝玉挨打是宝玉人生路上“情悟”哲学的关键,也是世俗与脱俗冲突的高潮,更是小说“以人补天”失败的高潮;祭宗祠开夜宴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该高潮过后,小说的叙事主调由欢乐、融洽转向忧忿、哀怨,叙述的重点转向对各方矛盾斗争的书写;抄检大观园的爆发标志着贾府内部矛盾的炽热化,是贾府“自杀自灭”的高潮、是“世俗世界”对“理想世界”戕害的高潮、是贾府婢女遭遇悲剧的高潮,也是贾府抄家的凄惶预演;黛死钗嫁是整部小说“梦幻情缘线”的核心,宣告了“木石前盟”的失败,代表着爱情、诗心以及青春的结束;贾府抄家是家族衰败的制高点,是家族兴衰线与宝黛爱情线最后的交点,是对小说其他高潮的总照应。上述高潮事件既富于变化性,又合于统一性,在遵循生活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都有开端、有铺垫、有发展,“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矛盾冲突最激烈、核心人物形象最饱满、主旨表达最鲜明的情节,才会将故事推向高潮,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观者情绪。高潮事件之后,情节也不会戛然而止,而是放缓或加快后续影响,增强整部小书的厚重感,使情节富有节奏感。同时,还要不断加入新的情节链,转换枢纽,别开一境,从而牵引出后续高潮事件。无论家族兴亡线,还是宝黛情缘线,都在阐述幻灭与毁灭,这是《红楼梦》高潮艺术的统一性;因各高潮事件侧重点不同,幻灭的表现形式和幻灭的内容不同,这又是《红楼梦》高潮艺术的变化性。通过探究《红楼梦》高潮事件始末及其起承转合间的艺术特征,可以发现,小说的高潮事件应具备结构的匀称性、手法的反复多样性、情节的相似与差异的统一性、人物形象的定型性四方面特点,且这四方面应统一于小说主线、服务于小说主旨。这既是裁夺诸多事件是否为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处理高潮事件时,技法高低的又一标准。

侯军利[2](2020)在《吕洞宾故事跨文本研究》文中提出吕洞宾是八仙群体中最广为人知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道教发展的过程中吕洞宾故事也随之起伏,随着道教的兴盛而被广为传颂,其和钟离权被道教奉为全真祖师,在民间影响愈大。细看吕洞宾的故事,我们能够发现以吕洞宾组成的八仙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原因,不仅是其人物形象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更是因为其能随时代变化而适应统治者的心理和百姓的需求。吕洞宾故事经历各种演变,其故事内容逐渐丰富,形成吕洞宾个人神仙符号和以吕洞宾为代表的八仙文化自身影响力。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唐宋时期吕洞宾故事的起源和演变。唐宋时期的作品中是对吕洞宾事迹的简单介绍,得出吕洞宾为唐末人,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从小说、诗词和绘画中梳理吕洞宾系列故事,可以看出吕洞宾在此时的流传主要受社会道教发展以及百姓寻求精神寄托的影响。第二章主要研究元杂剧中吕洞宾故事及其戏剧特色。从元代吕洞宾杂剧的故事类型和内容,可知吕洞宾主要是文人和神仙两种形象,这种转变受到道教的推崇和文人心态影响;并从空间叙事角度分析吕洞宾故事的叙事艺术和情节结构。第三章主要研究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吕洞宾故事演变。明清杂剧和传奇的继承和超越主要体现在度脱剧、庆寿剧和降魔剧三类。元明清关于吕洞宾的戏曲小说众多,不断的对吕洞宾故事进行敷衍,吕洞宾故事逐渐完善,情节更为丰富,吕洞宾故事以八仙的整体出现为主,变成了以庆贺祝寿为主题的喜剧剧目,使得吕洞宾故事更为丰满。第四章主要研究吕洞宾故事在现代的改编。在以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发展下,吕洞宾故事更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将一贯以民间传说和作家创作的文本搬演到了荧幕上,超越文本故事而展现出更活泼的人物形象。吕洞宾也因为多彩的人物性格多变性而成为传奇人物,又以吕洞宾组成的八仙文化更是因为审美意识的超越而形成新的文化影响力。

陈杰[3](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团结凝聚了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人民群众,铸成了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汇聚了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只要相信群众,相信党,中国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因此,从话语建构视角对群众工作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窥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进程,就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包含三层意蕴:一是中国人民有了崭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二是中国诞生了“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三是十月革命提供了依靠人民群众赢得革命胜利的范例。但这里的“新”,也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跨界融合、创造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换言之,20世纪20年代国际国内特殊的时代语境孕育了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阐发之基,发轫之根。所谓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能融通党“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思想主张、政治观点、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贯穿党的各领域各方面群众工作实践中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言说与转化的宏大话语有机系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建构性、内容开放性、党群互动性等特性,具备理论的建构与转化、文化的诠释与传承、价值的引导与认同等功能,呈现出政治话语、时代话语、理论话语、大众话语的表现类型,涵盖了话语间性、话语预设、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语境、话语交往等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将思想付诸于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才能实现转化。这种“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就是掌握和运用理论的人民群众。只要实现了这种彻底的理论对群众的掌握,也就实现了“理论——群众——物质力量”的转化。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中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跨界融构呢?无疑,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是阐释这一转化发展机制的重要注脚之一。话语体系受制于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又建构着新的社会结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绝不是单纯的理论叠加或话语重塑,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外特殊时代语境中孕育而出的知识、话语和信仰体系。它贯穿于“照着说”“接着说”“用着说”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发展理路中,融构于俄式话语向中国话语转换发展的宏大叙事框架中,是党同群众沟通的符号系统,是党群和谐共生的动态系统,更是党对群众思想主导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体系。从此种意义上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在于始终恪守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话语,阐释着中国革命实践语境的理论话语,动员群众自觉行动的大众话语。同时,从争取革命胜利的政治问题、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密切党群关系的存亡问题、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问题等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话语主题设置。从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机制,在保障群众物质利益基础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制度认同促进群众的政治参与,区分群众工作对象而实现资源整合与社会认同,导引群众工作认知范式与话语系统,将群众“组织起来”走“延安道路”等方面实现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路径认同,并将这种“理论”掌握群众后产生的“物质力量”纳入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道义”范围和话语范式,化作人民群众支持革命与战争的持久力量。简言之,谁拥有了创造话语的权力和选择词汇并赋予其含义的权力,谁就可以向人民大众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解释和表达,继而拥有了控制大众思想的权力。这既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过程性与结构性统一的历史视野,也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生成——存在”结构分析法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理论框架。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是一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同思共构的统一过程。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实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话语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新发展的结果,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三化”宏大叙事视角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实践中积累形成了理论自信是前提、人民利益是基础、意识形态是关键、党组织建设是保证、党心民心是根本的基本经验,但也遭受了党内滋生的盲动主义、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等错误倾向的干扰,而产生了值得汲取的历史教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设必须要继承和发展“为民立命,为民谋利”核心价值,充分汲取和挖掘民主革命时期党在“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设在创新党的领导、坚守人民利益观、密切党群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等方面提供以资借鉴的智慧、力量和价值。

黄震宇[4](2019)在《清廷援助朝鲜开化运动及其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1879-1884)》文中指出经历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边疆危机,清廷开国以来的属国相继为西方列强所控制。有鉴于前车之覆,清廷决定通过指导并帮助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属国朝鲜业已自主进行的开化运动,来维系处于危险之中的中朝宗藩关系。一方面,指导帮助朝鲜对外开国,即通过协助朝鲜与对朝鲜无领土野心的美、英、德、法等欧美国家,建立近代通商与外交关系,旨在在朝鲜半岛营造均势环境,借助上述国家的势力来抵制日、俄两国对朝鲜的觊觎。另一方面,对内则仿照中国自身正在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模式,指导帮助朝鲜兴利除弊,帮助朝鲜开启军事与经济方面的近代化进程,以期促使朝鲜自立自强,免于为他国所吞并,可以有力地发挥清廷东海屏蔽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当中,清廷对朝鲜的一系列帮扶措施,不仅没有起到使朝鲜日臻富强,中朝宗藩关系日益稳固的作用,反而使朝鲜对清廷的不满日渐增多,越来越希望摆脱中朝宗藩关系,实现民族独立。

余巧英[5](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提出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檀德瑶[6](2018)在《杨廷和传记资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杨廷和传记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传记研究,首先,理清中国传记发展的三个阶段:先秦是中国古典传记萌芽时期;汉代到清代是中国古典传记形成与鼎盛时期;近代以来是中国古典传记衰落现代传记兴起时期,将中国古典传记定义为真实的记录传主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弥补了以往定义的一些缺失。其次,对中国古典传记最显着的特点文本间性展开研究,传记真实性的要求、对传主了解的匮乏以及对权威的服从是中国古典传记文本间性强烈的主要原因,杨廷和个人的多篇传记也是如此,表现在形成了以《行状》《首辅传》《列卿纪》为原始文本的三条承袭脉络,从中可见杨廷和传记的整体结构与各传记之间相互借鉴与影响的痕迹。传记强烈的文本间性虽有利於我们寻根溯源,探索历史的真相,但更凸显了传记文学性的一面,使得历史的真实性受到怀疑与批判。历史有两个维度,若从对过去历史的表述的角度理解包括传记在内的历史作品,那麽历史仍然真实且具有意义。再次,以杨廷和传记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理清杨廷和评价的变化,历史人物的实际行动与意识形态、政治环境等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再次,分析中国古典传记的书写过程,杨廷和传记的书写历经了家史、私史、正史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点,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不只是量的变化也是质的飞越。个人传记进入正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最後,分析王琼《双溪杂记》的删节原因、删节过程与删节内容。传记可以叙述历史,但它一经生成就处於历史的洪流之中,受到历史的反作用,不可避免的发生异变,甚至不受作者意志的控制。下篇是杨廷和生平事迹的研究,杨廷和身任正德、嘉靖两朝的首辅,在明代中後期的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久处政坛,仇敌很多,众怨集身,其中王琼的《双溪杂记》对他诋毁尤甚。加之作为大礼议的失败者,世宗和“议礼新贵”所组成的官方话语也极力抹黑杨廷和的形象,削弱他的功绩。後之学者考证不详,以)传),以致现存的传记中杨廷和事迹真赝杂陈、毁誉难定,很多错误的说法直至今天仍广为流行。本文首先结合杨廷和的传记与其他史料,对杨廷和的行屡进行还原,包括籍贯、世系、入仕阶段的种种事迹等,按照时间排序,以期代替缺失的年谱,将杨廷和的事迹全面细致的介绍给世人。其次选择杨廷和一生中最富争议的南迁、复护卫、擒江彬诸事详细考证,力争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鲁小艳[7](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提出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邸敬存[8](2017)在《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文中提出谣言,虚假商业宣传与虚假金融(证券)信息,涉民族(种族)、宗教歧视(或仇恨)言论,伪医疗、伪保健信息等四类信息的媒体表达,往往侵害公共秩序。本研究详细梳理了前述四类媒体表达的具体表现,并主要从法律视角入手分别对四类媒体表达规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谣言往往侵害公共安宁,需要依法规制。适用刑法规制谣言要恪守谣言入罪的三条标准,即:信息虚假;故意(编造);造成现实危害。同时,用来规制谣言的具体法律条款要符合基本法理。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的适用,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其所保护法益的边界,应该设置煽动扰乱公共秩序(骚乱)罪来取代相关罪名的适用。《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规制作出了详细规定。虚假代言人广告泛滥的主要原因是监管出现疏漏,消费者的监督能促使相关责任主体的行为向法律回归;竞价排名属于广告是国际常识,在我国也不存在法理困境,应通过严格执法来遏制其危害;事件营销型炒作适用“非法经营罪”规制存在一定的法理困境,应将其纳入广告法规制范畴。另外,我国立法倾向于严格管控证券信息的传播。国际社会对民族(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在理念上是有共识的,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较大差异;“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的规制,则带有强烈的文化特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规制途径上存在重大差异。在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受媒体表达侵害问题上,相关立法是比较完善的;但我国无法立法禁止媒体“亵渎”宗教,这与宗教世俗化、文化化等因素有重要关系,也是《宪法》第36条的必然要求。舆论调节和媒体自律也是规制相关媒体表达之危害的重要途径。媒体要通过坚守专业理想和提升专业素养来有效遏制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的危害;要通过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改进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策略等途径有效遏制谣言;要在媒体自律领域给予宗教充分尊重,杜绝无底线的“亵渎”等。

张晶莹[9](2016)在《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发微》文中研究表明在对本雅明的艺术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时,我们往往忽略了本雅明的一个重要身份——传媒理论家身份。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的梳理与分析,还原本雅明作为接受美学研究的理论先驱身份,并将他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传播学研究方法在现代媒介与现当代艺术形式分析中加以应用。本文首先对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进行语境还原及理论溯源,将其具有浓厚政治意义的艺术传播思想置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风起云涌的欧洲政治、经济局势中加以分析,并寻找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丰沛的灵感源泉。其次,通过对本雅明传播论语境下的艺术观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新兴传播技术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形式与功能的影响。以“震惊”经验取代传统艺术中光韵的弥散;早期先锋派艺术、摄影、电影等现代艺术在传播活动中表现出的对传统的颠覆与反抗;艺术接受的逐渐民主化进程等,正是本雅明艺术政治化的重要目标。再次,对本雅明艺术传播理论中各个环节的梳理与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到艺术生产者、艺术传播媒介与艺术受众在现代性的影响下产生的功能与性质的巨变。最后,在对本雅明艺术传播理论的最终目标——大众文化的真正建立以及大众文化的矛盾与弊端进行分析时,通过对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学批判理论进行分析和对比,将拯救性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进行整合并去芜存菁,以便在指导当下艺术传播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实际效用。

綦天柱[10](2016)在《同源演进与异质叛逆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认为以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为源头的《中国孤儿》文学现象代表着中国传统戏剧在海外的最高荣誉。对其进行全景式研究可以发现从真实“赵氏孤儿”的“忠于恩主”到司马迁对史实的“侠义化”演绎,再到纪君祥《赵氏孤儿》剧作中隐伏的游民思想,这部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了儒家“忠义”思想的范畴。文学作品当中,这种同一素材、同一地域、同一文化背景之中,随时间推移而演化的思想文化内涵,谓之同源时间性演进,其中的时代烙印映射出一国之内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的历史演进。《赵氏孤儿》经过译介和再创作,海外衍生作品大量涌现,最终形成了《中国孤儿》文学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是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文学评论界向来聚焦于伏剧的启蒙运动背景,例如反神权垄断和王权专制,认为伏尔泰只是在为启蒙运动摇旗呐喊。但在一定程度上,伏剧内涵在于西方自荷马史诗起就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爱与死亡,这种理性与感性冲突、任何选择都会导致悲剧的主题在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中十分罕见。由此可见元剧《赵氏孤儿》远渡重洋,脱离母体文化进入了一个异质文化体系并取得成功,该传播过程当中产生的是文化与思想内涵的空间性演进,可以说已经发生了质变。中国传统文化,更准确地说是游民文化小传统,经过伏尔泰的文化移植在全新的文化体系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和意义。文学作品通过译介进入全新空间、全新文化背景、全新话语体系并产生质变,进而演化出的思想文化内涵,可简称为异质空间性演进,演进过程中会出现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从中可以看出两种或多种文学体系、文化体系的异同之处,并能从其成功之中找到多元文化的价值与审美共核。

二、导火索引爆描写疑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火索引爆描写疑义(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高潮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背景
    第二节 已有成果及现状
        一、“高潮”的定义
        二、《红楼梦》高潮艺术研究巡礼
    第三节 《红楼梦》结构分析
        一、八十回本《红楼梦》结构
        二、一百二十本《红楼梦》结构
        三、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高潮艺术的异同
第一章 家族势力振兴的高潮——元妃省亲
    第一节 元妃省亲高潮艺术
        一、省亲前层层铺叙
        二、省亲中悲喜交集
        三、省亲后牵引出更多“虚热闹”
    第二节 元妃省亲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一、高潮内涵:以“势”补天的高潮
        二、高潮拐点:由“风月宝鉴”向“红楼故事”过渡
        三、高潮影响:成为后续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世俗与脱俗冲突的高潮——宝玉挨打
    第一节 宝玉挨打高潮艺术
        一、顿挫之笔,层层造势
        二、痛怛之情,竭力渲染
        三、柔情脉脉,自然收束
    第二节 宝玉挨打在父子冲突关系中的高潮艺术
        一、众父子关系爬梳
        二、贾政与宝玉父子关系爬梳
        三、宝玉挨打在父子关系中的高潮艺术
    第三节 宝玉挨打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一、高潮特征:宝玉对“意淫”的执念达到顶点
        二、高潮内核:世俗与脱俗的冲突
        三、高潮影响:关涉后续高潮事件的走向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高潮——祭宗祠开夜宴
    第一节 贾府现状
        一、贾府权势达到巅峰
        二、经济支撑力达到极限
        三、人丁最兴旺、支派最繁盛
        四、仪礼约束力最明显
    第二节 祭宗祠开夜宴的高潮艺术
        一、以陌生化手法渐次写出煊赫气势
        二、以烘云托月之法写出欢乐与冷清
    第三节 祭宗祠开夜宴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一、高潮本质: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二、高潮导向:叙事基调由欢乐转向哀怨
第四章 “自杀自灭”的高潮——抄检大观园
    第一节 抄检大观园高潮艺术
        一、抄检前不断蓄势
        二、抄检中运笔“特犯不犯”
        三、抄检后“提按顿挫”
    第二节 抄检大观园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一、高潮表征:“内囊”耗尽的顶点
        二、高潮内涵:“自杀自灭”的高潮
        三、高潮本质:“理想世界”被毁灭的高潮
        四、高潮外延:贾府婢女悲剧的高潮
第五章 灵与肉毁灭的高潮——黛死钗嫁
    第一节 宝黛爱情心路概况
        一、爱的试探:砸玉剪穗鉴痴心
        二、爱的发展:赠帕题诗表痴心
        三、爱的成熟:情婢试玉乱痴心
        四、爱的毁灭:焚稿成婚释痴心
    第二节 黛死钗嫁高潮艺术
        一、破败之事,连连爆发
        二、一死一娶,悲惨难名
    第三节 黛死钗嫁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一、高潮内涵:爱情之情的毁灭
        二、高潮本质:诗灵诗心的毁灭
第六章 贾府衰败的高潮——贾府抄家
    第一节 抄家前的诸种预兆
        一、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二、内部“自杀自灭”愈演愈烈
    第二节 贾府抄家高潮艺术
        一、抄家前危机四伏
        二、抄家中凄惶无比
        三、抄家后“树倒猢狲散”
    第三节 贾府抄家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一、高潮内涵:家族的衰败
        二、高潮终结:对其他高潮的归结
第七章 《红楼梦》高潮艺术规律
    第一节 六大高潮特点探究
        一、结构层面:位置较为均匀
        二、手法层面:反复多样
        三、情节层面:关涉全局
        四、人物层面:定型人物
    第二节 高潮艺术的成因
        一、“一回两事”的式微与“大旨谈情”的朦胧
        二、作者的文化观念与现实遭际
        三、悲剧精神的内在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吕洞宾故事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吕洞宾故事在唐宋时期的起源和演变
    第一节 唐宋时期吕洞宾故事的流传和发展
        一、吕洞宾生平籍贯
        二、唐宋时期小说中的吕洞宾故事
    第二节 吕洞宾故事流传原因及特点
        一、社会背景及成因
        二、流传特点
    第三节 唐宋小说之外的拓展
第二章 元杂剧中吕洞宾故事及其戏剧特色
    第一节 元代吕洞宾杂剧存佚目录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吕洞宾故事
        一、吕洞宾故事类型、内容
        二、形象塑造
        三、转变原因
    第三节 吕洞宾题材杂剧的叙事艺术
        一、舞台的时空艺术
        二、情节结构特征
    第四节 黄粱梦杂剧的个案分析
        一、黄粱梦传说中吕洞宾故事的演变
        二、黄粱梦意象的深化
第三章 明清戏曲、小说中吕洞宾故事的演变
    第一节 明清杂剧传奇中的吕洞宾故事
        一、明清杂剧传奇中吕洞宾故事类型
        二、明清杂剧和传奇对元杂剧的继承与超越
    第三节 小说中的吕洞宾故事演变
        一、吕洞宾系列小说
        二、与元代形象之不同
    第三节 吕洞宾宝器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一、吕洞宾与八仙宝器的神仙符号
        二、宝物的功能化意象
第四章 吕洞宾故事的现代改编
    第一节 电视剧《东游记》对小说《东游记》的重写
        一、情节的改编与沿袭
        二、人物的变化与丰富
    第二节 吕洞宾故事的现代传播
        一、民间信仰的延续
        二、吕洞宾故事的文化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 话语体系的要义把握
    2.1 话语及话语体系的基本概述
        2.1.1 话语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2.1.2 话语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2.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原初语境及中国逻辑
        2.2.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原初语境
        2.2.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中国逻辑
    2.3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2.3.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概念
        2.3.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类型要素
        2.3.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主要内涵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理论溯源
    3.1 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工作话语梳理
        3.1.1 马克思主义群众工作话语论述
        3.1.2 列宁主义群众工作话语论述
    3.2 历史借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滋养启示
        3.2.1 传统民本思想对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形成发展的滋养
        3.2.2 辛亥革命对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形成发展的启示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历史发轫
    4.1 催生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并与群众实践结合的国内语境
        4.1.1 “五四”时期群众性运动的实践洗礼
        4.1.2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与论战
    4.2 唤起中国人民觉醒并推动革命运动高涨的国外语境
        4.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人民群众的影响
        4.2.2 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对中国及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
    5.1 “照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移植与实践(1921.7-1927.7)
        5.1.1 “工人运动的怒涛”中俄式话语的全面植入
        5.1.2 “打倒列强除军阀”对俄式话语的适应性嬗变
        5.1.3 “农民运动‘好得很’”中国共产党群众观初步萌发
    5.2 “接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探索与转换(1927.8-1938.11)
        5.2.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苏维埃革命话语建构
        5.2.2 “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对中国革命实际的背离
        5.2.3 “发展群众创立新苏区”长征时期的话语调适
        5.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主导权的成功转化
    5.3 “用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再造与认同(1938.12—1949.9)
        5.3.1 “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实践
        5.3.2 “群众路线”话语的创造性表述
        5.3.3 “人民斗争的新高涨”迎接解放区群众工作话语新发展
        5.3.4 “第二条战线”开辟蒋管区群众工作话语新阵地
        5.3.5 “学会管理城市”面临城市群众工作话语新挑战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 话语体系:价值、主题和路径
    6.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6.1.1 恪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话语
        6.1.2 阐释中国革命实践语境的理论话语
        6.1.3 动员群众自觉行动实践的大众话语
    6.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主题设置
        6.2.1 争取革命胜利的政治主题
        6.2.2 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主题
        6.2.3 密切政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存亡主题
        6.2.4 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主题
    6.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认同路径
        6.3.1 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嵌入及主导作用
        6.3.2 满足群众物质利益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6.3.3 注重制度建设以实现群众有效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
        6.3.4 区分不同阶级阶层群众的资源整合与社会认同
        6.3.5 以群众路线导引群众工作认知范式与话语系统
        6.3.6 将群众“组织起来”走“延安道路”
第7章 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经验、反思和启示
    7.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经验
        7.1.1 坚定和笃信理论自信是前提
        7.1.2 实现和扞卫群众利益是基础
        7.1.3 创新和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是关键
        7.1.4 建设和净化党政组织是保证
        7.1.5 凝聚和赢取党心民心是根本
    7.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反思
        7.2.1 话语体系模式化与群众工作中的盲动主义
        7.2.2 话语体系僵化与群众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7.2.3 话语体系神圣化与群众工作中的个人崇拜
    7.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启示
        7.3.1 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群众工作中的创造性领导
        7.3.2 树立正确人民利益观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
        7.3.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本质在于永远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7.3.4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与政治认同的话语优势
        7.3.5 提升话语传播能力适时抢占群众工作意识形态制高点
        7.3.6 立足国情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以涵养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结语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4)清廷援助朝鲜开化运动及其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1879-18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
        (一) 本文的问题意识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学术前史
        (一) 对于关键历史人物的研究
        (二) 对于具体历史事件与中朝双方对彼此态度变化情况的研究
        (三) 断代史性质的专着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外交指导——清廷对朝美立约的前期举措
    第一节 琉球之废与丁日昌上奏
    第二节 李鸿章与李裕元的通信
    第三节 修武备与议通商并举
        (一) 卞元圭来华
        (二) 中朝双方在东京的商议
        (三) 李容肃来华
    第四节 李鸿章与薛斐尔的前期接触
    小结
第二章 外交帮助——1882年《朝美条约》的顺利达成
    第一节 金允植来华
    第二节 立约进程的意外加快
        (一) 1882年2月7日金允植与李鸿章的笔谈
        (二) 金允植与李鸿章之间达成共识
        (三) 中美之间的直接谈判
    第三节 马建忠赴朝
        (一) 朝鲜与美国立约
        (二) 朝鲜与英国立约
        (三) 朝鲜与德国立约
    小结
第三章 内政帮助——清廷与壬午之变
    第一节 壬午之变的爆发与平定
        (一) 对外开国与壬午之变的爆发
        (二) 清廷对壬午之变的认识与处理
    第二节 朝鲜开化事业的新发展
        (一) 《中朝商民水陆通商贸易章程》的前期筹划
        (二) 壬午之变后清廷对朝鲜的经济援助
        (三) 壬午之变后清廷对朝鲜的军事援助
        (四) 步入快车道的朝鲜各项新政
第四章 内外帮助的延伸——派员赴朝
    第一节 派员赴朝的背景
        (一) 朝鲜的需要
        (二) 清廷的考虑
    第二节 穆麟德与朝鲜
        (一) 穆麟德赴朝
        (二) 穆麟德在朝鲜的贡献
    第三节 陈树棠在朝鲜的工作
第五章 适得其反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属邦照会:朝鲜寓独立自主于宗藩关系之中
        (一) 朝鲜对照会的接受
        (二) 朝鲜对照会的解读
        (三) 对属邦照会的检讨
    第二节 交聘列国:朝鲜寻求独立的终南捷径
        (一) 朝鲜近代外交知识的丰富
        (二) 朝鲜借外交与清廷抗礼
    第三节 走样、变质与无实:朝鲜视清廷的帮助为干涉
        (一) 壬午之变前后清廷避免干预朝鲜内政
        (二) 清廷对朝鲜的关心与尊重
        (三) 通商所造成的矛盾
        (四) 庆军驻朝所造成的矛盾
        (五) 难收实效的内政援助
    第四节 向隅与纷争:马建常、陈树棠和朝鲜政府的关系
        (一) 马建常在朝鲜的际遇
        (二) 陈树棠与朝鲜政府的矛盾
    第五节 对清廷援助朝鲜开化运动的检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小结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小结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小结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6)杨廷和传记资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原因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记学视域下杨廷和传记的研究
    第一节 明清史料中有关杨廷和传记概述
    第二节 传记概念的流变与杨廷和传记的界定
        一、传记概念的流变与中国传记的发展历程
        二、杨廷和传记资料的界定
    第三节 杨廷和传记的文本间性
        一、传记文本间性的成因
        二、杨廷和传记文本间性的表现:三种承袭脉络
        三、传记文本间性的反思
    第四节 杨廷和评价的变化
第二章 杨廷和传记的书写过程与删节
    第一节 杨廷和传记书写的三个阶段
        一、家史阶段
        二、私史阶段
        三、正史阶段
    第二节 《双溪杂记》的删节
第三章 杨廷和行履还原
    第一节 杨廷和籍贯、世系还原
    第二节 入仕阶段事迹还原
第四章 杨廷和生平事迹考证
    第一节 南迁始末考证
        一、南迁性质与原因考证
        二、卖友考证
        三、入阁缘由考证
    第二节 复宸濠护卫考证
    第三节 擒江彬事考证
附录杨廷和传记资料整理
    凡例
        一、收录
        二、编排
        三、版本
        四、文字
        五、缺文
        六、校勘
    列传、杂记、编年、小传
        一、《视草余录》杨廷和
        二、《双溪杂记·杨廷和》王琼
        三、《故相国石斋杨公墓表》熊过
        四、《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忠杨公廷和行状》杨志仁
        五、《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杨文忠公廷和墓祠碑》赵贞吉
        六、《国朝列卿纪·杨廷和传》雷礼
        七、《吾学编·前少师大学士杨公》郑晓
        八、《今献备遗·杨廷和传》项笃寿
        九、《四友斋丛説·杨廷和》何良俊
        十、《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杨廷和传》王世贞
        十一、《续藏书·太保杨文忠公》李贽
        十二、《皇明辅世编·杨廷和传》唐鹤徵
        十三、《本朝分省人物考·杨廷和传》过庭训
        十四、《皇明史窃·杨廷和传》尹守衡
        十五、《西园闻见録·杨文忠公廷和》张萱
        十六、《名山藏·杨廷和传》何乔远
        十七、《昭代名臣志钞·太师杨文忠公廷和》吴孝章
        十八、《石匮书·杨廷和传》张岱
        十九、《国榷·杨廷和》谈迁
        二十、《明书·杨廷和传》傅维鳞
        二十一、《罪惟录·杨廷和传》查继佐
        二十二、《明名臣言行録·少师杨文忠公》徐开任
        二十三、《明史稿·杨廷和传》万斯同
        二十四、《明史列传·杨廷和传》徐乾学
    祭文、序文
        一、《少师石斋杨公继室喻夫人祭文》蒋冕
        二、《庆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石斋先生杨公诗序》蒋冕
        三、《东泉文集·贺少师石斋生孙诗序》姚镆
        四、《舒梓溪先生集·石斋序》舒芬
        五、《俨山集·祭阁老石斋杨公文》陆深
        六、《张邦奇集·辞谢录後序》张邦奇
        七、《杨廷和文忠赠谥诰文》陈以勤
        八、《温恭毅集·杨文忠公三录序》温纯
        九、《居业次编·重订视草余録序》孙鑛
        十、《秋水阁副墨·杨文忠公文集叙》董光宏
        十一、《群书疑辨·读杨文忠传》万斯同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文献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四、小结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四、小结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三、本节小结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小结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别
    1.1 社会生活中侵害公共秩序的谣言
        1.1.1 地震、爆炸、生化等恐怖信息谣言
        1.1.2 食品、疾病(药品)及人身安全谣言
        1.1.3 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
    1.2 虚假商业宣传与虚假金融、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
        1.2.1 虚假商业宣传类媒体表达
        1.2.2 虚假金融、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
    1.3 涉宗教、民族(种族)类媒体表达
        1.3.1 冒犯宗教 “神圣”人物引发社会冲突
        1.3.2 煽动种族歧视或仇恨酿成悲剧
        1.3.3 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引发社会冲突
    1.4 伪科学、迷信等类别信息的媒体表达
        1.4.1 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损害公众生命健康
        1.4.2 迷信、邪教信息之媒体表达侵蚀公共秩序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侵害公共秩序的谣言之法律(刑法)规制
    2.1 《刑法》中相关罪名设置及入其罪标准
        2.1.1 可用来规制侵害公共秩序的谣言的罪名
        2.1.2 恪守谣言入罪的三条标准
    2.2 “诽谤罪”之 “但书”适用问题分析
        2.2.1 “自诉”转 “公诉”的具体标准
        2.2.2 “公诉”标准的司法实践考察
        2.2.3 “但书”标准中法理困境再评价
    2.3 网络空间之 “寻衅滋事罪”适用问题分析
        2.3.1 网络 “辱骂、恐吓”不宜适用寻衅滋事罪
        2.3.2 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宜适用寻衅滋事罪
    2.4 设置 “煽动扰乱公共秩序(骚乱)罪”
        2.4.1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设置有不当之处
        2.4.2 设置 “煽动扰乱公共秩序(骚乱)罪”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假商业宣传、虚假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法律规制
    3.1 规制 “虚假广告”的立法现状
        3.1.1《广告法》等禁止虚假广告
        3.1.2 关于虚假广告的处罚规定
    3.2 虚假的代言人广告之法律规制
        3.2.1 泛滥之原因:旧《广告法》等立法缺失与监管缺位
        3.2.2 新《广告法》对代言人广告作出了严格规范
        3.2.3 根治虚假的代言人广告:普法与民众监督
    3.3 网络 “竞价排名”的法律规制
        3.3.1 “竞价排名”是广告属于常识
        3.3.2 搜索公司有内容审核义务
        3.3.3 搜索公司有广告标识义务
    3.4 商业型网络水军炒作的法律规制
        3.4.1 “诋毁型”与 “删帖型”炒作的法律规制
        3.4.2 事件营销型炒作与 “非法经营罪”适用
        3.4.3 将事件营销型炒作纳入广告范畴管理
    3.5 虚假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的法律规制
        3.5.1 我国法律禁止媒体传播虚假的证券信息
        3.5.2 依法规制虚假证券信息类媒体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涉种族(民族)、宗教类媒体表达的法律规制
    4.1 涉种族歧视或仇恨类媒体表达的国际规制经验
        4.1.1 涉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的国际规范及其案例
        4.1.2 美国:对涉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持宽容态度
        4.1.3 德国、新加坡:严厉规制种族歧视或仇恨言论
    4.2 法律规制 “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的国际经验
        4.2.1 西方主要国家:法律不禁止媒体 “亵渎宗教”
        4.2.2 伊斯兰世界:法律严厉禁止 “亵渎宗教”言论
        4.2.3 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禁止媒体 “亵渎宗教”
        4.2.4 “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法律规制的复杂性
    4.3 我国 “亵渎宗教”类媒体表达规制: “因俗制宜”
    4.4 依法规制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类媒体表达
        4.4.1 我国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4.4.2 相关媒体表达规制的启示
        4.4.3 法律规制的困境与反思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媒体表达的舆论调节与媒体自律
    5.1 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的舆论调节与媒体自律
        5.1.1 法律难以有效规制各种伪医疗、伪保健类媒体表达
        5.1.2 通过舆论监督来遏制或边缘化其危害
        5.1.3 以专业理想和专业素养抵御资本侵蚀
    5.2 通过信息发布遏制谣言对公共秩序的侵害
        5.2.1 普遍社会恐惧与社会传播系统紊乱导致谣言泛滥
        5.2.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压缩谣言滋生空间
        5.2.3 改进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策略以遏制谣言
    5.3 媒体表达应努力避免伤害宗教情感
        5.3.1 世界各国(地区)媒体职业道德要求尊重宗教
        5.3.2 政治人物的呼吁及部分媒体的坚守
        5.3.3 我国相关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论文研究内容
    2、论文研究创新
    3、文献综述
第一章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产生的语境及理论资源
    第一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产生的社会土壤
        1.1.1 启蒙理性和战争的炮火
        1.1.2 历史的裂变——现代性转型
        1.1.3 隐形的战场——新时代的传播网
    第二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溯源
        1.2.1 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行动派
        1.2.2 艺术与政治的绝妙融合者
        1.2.3 文人性格下的拾荒者
    第三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的提出
第二章 本雅明传播论语境下的艺术观
    第一节 充满矛盾的眷恋——“光韵”的消逝
        2.1.1 光韵的存在条件
        2.1.2 光韵的产生
        2.1.3 光韵消逝的原因
        2.1.4 由艺术原作到传媒文本
        2.1.5 异化的光韵——光环
    第二节 震惊的效用——现代艺术的崛起
        2.2.1 早期先锋派艺术
        2.2.2 广播电台实践
        2.2.3 摄影技术
        2.2.4 电影艺术
    第三节 艺术功能的嬗变——从植根于礼仪到服务于政治
        2.3.1 艺术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
        2.3.2 艺术功能的转变
第三章 本雅明对艺术传播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剖析
    第一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媒介
        3.1.1 媒介的含义
        3.1.2 机械复制的两种含义
        3.1.3 新兴艺术生产与传播媒介的作用
    第二节 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
        3.2.1 电影艺术生产者
        3.2.2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3.2.3 文化场域影响下的艺术家
    第三节 枷锁与解放后的受众
        3.3.1 受众的审美反思能力
        3.3.2 受众的从众心理
第四章 本雅明的醒世寓言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双重维度
        4.1.1 艺术的商品化消费
        4.1.2 大众文化的虚伪面相
        4.1.3 文化工业的运作机制
        4.1.4 大众文化的两面性
    第二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的现代启示
        4.2.1 作为商品的文化与其符号价值
        4.2.2 公共传播环境对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先锋派与后现代波普艺术间的隐匿辩证法
        4.3.1 早期先锋派的衰落
        4.3.2 反叛的后现代波普艺术
        4.3.3 光韵的复归与再施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同源演进与异质叛逆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重构中国形象之鉴:大格局之下的经典译介及其传播
    第二节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历史渊源
        二、《中国孤儿》文学现象学术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综述
    第三节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译介研究
第一章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的文史溯源
    第一节 史实中的赵氏孤儿——先秦文献梳理
        一、《谷梁传》的记载
        二、《公羊传》的补充
        三、《左传》:嫡庶之争的证据链
        四、《国语》:赵氏孤儿的史料互证
    第二节 《赵氏孤儿》框架的形成
        一、《史记·赵世家》
        二、《史记·晋世家》与《史记·韩世家》
        三、《史记》中的相关矛盾
    第三节 纪君祥对《赵氏孤儿》的再创作
        一、大背景下的小人物
        二、《赵氏孤儿》对《史记·赵世家》的继承
        三、《赵氏孤儿》对《史记·赵世家》的发展
        四、纪君祥的伟大之处
        五、《赵氏孤儿》的前生后世
    第四节 马若瑟的节译本
        一、马若瑟传略
        二、马若瑟译介《赵氏孤儿》始末
        三、《赵氏孤儿》译本在法国的境遇
    第五节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一、伏尔泰和《赵氏孤儿》译本的渊源
        二、《风俗论》与《中国孤儿》的互相印证
        三、《中国孤儿》的演出及影响
第二章 时间性同源演进——从“忠义思想”到“发迹变泰”
    第一节“赵氏孤儿”本义 —— 公卿权斗与嫡庶相争
        一、三种势力之争:天子、公卿与嫡庶
        二、“下宫之难”的缘起
    第二节 首次同源演进:司马迁对“赵氏孤儿”的侠义化解读
        一、礼乐秩序与脱序群体
        二、《史记》里的“程婴们”
        三、“忠义”思想之演变
    第三节 二次同源演进:游民文化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一、游民阶层的产生与兴起
        二、游民阶层的特点和追求
        三、知识分子游民化与游民知识分子
        四、游民知识分子与杂剧兴起
        五、《赵氏孤儿》中的游民文化
    第四节 同源演进的历史切片:儒释道大传统与“戏剧教”
第三章 异质叛逆的缘起 ——《赵氏孤儿》的译介过程与西方映像
    第一节 《赵氏孤儿》欧洲行旅的背景
        一、启蒙时代的“文明两端”
        二、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桥头堡
        三、传教士眼中的中国
        四、“利玛窦规矩”的产生
        五、华夏文明的短板
    第二节 天主教在明清的际遇及在华索隐派的兴起
        一、适应政策与捆绑传教
        二、礼仪之争与天主教在华的转衰点
        三、神权与王权的异域角力
        四、在华索隐派的贡献与反向归化
    第三节 马若瑟的悲剧人生与伟大成就
        一、马若瑟生平
        二、马若瑟的困境
        三、马若瑟突破困境的努力
        四、马若瑟译介《赵氏孤儿》始末
    第四节 《赵氏孤儿》与欧洲审美情趣的切合
        一、重商主义
        二、英雄题材
        三、理性至上
        四、道德教化
        五、不涉迷信
        六、超越宗教
    第五节 马若瑟译本的功过得失
        一、听戏和看戏的区别与节译之因
        二、无心插柳促成的再创作空间
第四章 异质叛逆的演进与功用——宗教动因与启蒙武器
    第一节 话语权的争夺与《中国孤儿》异域再生的缘起
        一、变革前夜的欧洲
        二、王权和资本的崛起
        三、神权危机与摇摇欲坠的话语权
        四、垄断神权的最后堡垒
    第二节 18世纪欧洲的中国映像
    第三节 伏尔泰的人生际遇与《中国孤儿》
        一、宗教争端中的童年
        二、巴士底狱里的青春
        三、法王的冷淡和德皇的羞辱
        四、开明与宽容的中国
        五、话语权易手与欧洲的良心
    第四节 《中国孤儿》中的异质叛逆
        一、王权至上与王权之上
        二、推爱、博爱与身份道德之辨
        三、“爱与死亡”与“欧式大团圆”
        四、欧陆现实人物在剧中的化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马若瑟年表
    附录2 马若瑟和傅尔蒙的通信记录
    附录3 耶稣会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导火索引爆描写疑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高潮艺术论[D]. 张明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吕洞宾故事跨文本研究[D]. 侯军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D]. 陈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4]清廷援助朝鲜开化运动及其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1879-1884)[D]. 黄震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4)
  • [5]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6]杨廷和传记资料研究[D]. 檀德瑶. 兰州大学, 2018(09)
  • [7]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8]媒体表达侵害公共秩序的主要类型及其规制[D]. 邸敬存. 河北大学, 2017(08)
  • [9]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发微[D]. 张晶莹. 东南大学, 2016(01)
  • [10]同源演进与异质叛逆 ——《中国孤儿》文学现象研究[D]. 綦天柱.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引爆描述疑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