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天软件谁能称王?(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1](2021)在《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因而被惯用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西方敌对势力妄图以中共敌后抗战史为突破口,瓦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期达到和平演变的政治目的。对于这一反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的入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阐述其危害所在,并号召社会各界加紧对其批判以压缩其生存空间。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传统媒体日趋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多方力量的联合批判下式微,逐渐丧失了以“硬性”(1)方式攻击中共敌后抗战的现实空间,由此逐步被压缩于网络虚拟空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借以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将网络空间视为大行虚无之道的“传声筒”和“扩音器”,抵御社会批判的“防空洞”和“避风港”。中共敌后抗战评价深受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在其“预设目的”“重新评价”的话语表达中,中共敌后抗战史被其以碎片化、娱乐化等手段肆意解构和重新建构,从而得出了与客观评价截然相反的结论。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利用这一重大时间节点翻中共敌后抗战“旧账”,煽动网络负面舆论,影响人们既有的历史认知,任由其蔓延,会造成人们历史观的混乱,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武器”,以唯物史观批判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丰富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成果,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同时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亦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历史学相关理论,分析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点,揭示其实质、危害,并结合对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治理措施。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绪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二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述评;三是阐释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四是界定“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和“中共敌后抗战”。第一章通过对网络平台中关于中共敌后抗战评价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搜集和整理,结合传播学理论阐述其最新表现样态、分析其特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共敌后抗战的虚无略失显性化,更多以“软性”(1)样态隐蔽性地诋毁敌后抗战的历史人物、歪曲敌后抗战的历史事件、否定敌后抗战的主要作用、抹黑敌后抗战的政党形象。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较现实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互联网普及初期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更具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利益链,并表现出迅猛的传播速度、空前庞大的传播范围和隐晦暗示表达方式下的强大隐蔽性等特点。在对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梳理时,结合了当前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判断标准,在此过程中也揭示了其最新表现样态、核心观点、发布和传播此类内容的各网络主体身份及代表的不同利益。第二章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露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危害。作为现实社会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变体,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对中共敌后抗战进行评价时,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都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评价、以表面现象否定内在本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狭隘反映,其实质是要否定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中表现出强大的迷惑性和破坏力,网民而言,会扰乱其历史认知,造成思想混乱;对网络空间而言,会破坏网络生态,削弱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话语地位;对政党而言,会解构政党的历史真实性,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及领导地位。第三章结合对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探究治理措施。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屡遭批判后暂时隐匿,又不断苏生、泛起,循环往复,有着深厚的现实根源,深受复杂的国内、国外因素,历史、现实维度的影响。结合国内背景下互联网普及、发展过程中网络治理现状的分析,参照学术研究、党史宣传教育中的疏漏,兼顾国际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话语权相对较弱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的客观事实,从网络空间的净化、史学研究的深化以及党史宣传教育的强化等方面提出治理措施,有助于弱化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阻绝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史料”支撑,增强网民辨识、抵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使其失去庇护场所、内容来源和受众支持而自绝于网络,以正本清源。总之,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点、实质、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其中关于我国党史宣传教育现状和完善措施的分析,对当下党史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晔松[2](2020)在《融媒体时代提升基层警察信任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基层警察信任是指公众通过与基层警察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形成的对基层警察能否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感知和判断。融媒体时代,“四川泸县中学生坠亡事件”、“山东辱母杀人事件”、“李心草事件”等涉警负面事件严重损害公众对基层警察的信任,使基层警察执法成本增加,不利于基层警察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提升基层警察信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公共信任理论和政治传播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2014年至2019年16起涉警典型事件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四川泸县中学生坠亡事件”等8起涉警负面事件分析发现,公众对基层警察信任存在“异化”现象,即公众对基层警察强迫性不信任却无原则信任谣言。公众对基层警察强迫性不信任的原因是融媒体时代传受关系改变使基层警察话语权利削减、执法失范现象被快速传播,公众对基层警察系统信任降低,长此以往,当公众不断遭受信任背叛,对基层警察不可信的认知固化时,将会出现对基层警察强迫性不信任现象;公众无原则信任谣言的原因包括:一是融媒体时代扁平化的传播方式使公众间人际信任上升,二是基层警察系统信任降低使公众出现信任焦虑,三是当公众对基层警察产生强迫性不信任后,信任功能替代使公众相信谣言。而通过对“山东辱母杀人事件”等7起涉警负面事件分析发现公众对警察信任存在“差序格局”现象,即公众对公安部、省公安厅的信任较高,而对市、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信任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涉警负面事件的特性看,涉警负面事件的地域性、突发性和处理的紧迫性使公众对警察信任存在“差序格局”现象;二是从制度绩效角度看,压力型体制和绩效差异使公众对警察存在差序信任;三是从文化角度看,通过公众直接接触以及新闻媒体报道所产生的形象塑造差异使公众对警察信任存在级差性。基于11起涉警负面事件和5起涉警正面事件的总结分析,对融媒体时代提升基层警察信任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完善基层警察信息公开制度,即一要坚持快速公开、客观真实的原则,二要坚持信息公开渠道多元化,三要明确涉警事件信息公开范围;其次应增强基层警察和公众的互动,即一要完善电子化警民互动平台,二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三可建立公民警校;最后要提升基层警察执法合法性,即一要提升基层警察执法能力,二要提升基层警察媒介素养,三是在执法中坚持法理和情理相统一。
孙文静[3](2020)在《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粉丝群体中的网络暴力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文化资本”“意见领袖”“群体极化”等相关理论,考察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现象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粉丝群体由核心粉丝、活跃粉丝和普通粉丝构成。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生成机制并非是全然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由群体内部动员机制和外部作用力量共同构成的系统。网络暴力生成的内部动员过程又大致可概括为情感动员、认同动员和资源动员。本文也对其内部动员缺陷进行了简要分析。以粉丝群体为载体的网络暴力有着极易催化、破坏力和持久性强、社会影响恶劣等特点。但是,把网络暴力的发生完全归咎于粉丝是不合适的,作为生成机制的外部动因,偶像、平台和商业资本也应该为这一现象承担责任。预防和控制粉丝群体中网络暴力的发生,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粉丝群体网暴行为的发生机制及责任方,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冯聪[4](2020)在《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源于我对于英语影片的喜爱,以及对影视翻译日益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受到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与启发。十多年来,随着国家的开放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了我国观众的视野,引进影片有配音的也有原声配字幕的,其中很多译制影视作品都引发了国内观众极大的热情。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找出英语电影译文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找出其背后的种种影响因素以及影视翻译的共性。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英汉平行语料库,其中包括50部奥斯卡获奖或提名电影的中文字幕及其对应的英语原文字幕作为主体文本,同时也建立了一个由215部中国现当代题材的故事片语料库,作为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文本,用来对比研究,发掘出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0部英语电影的译文字幕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研究。在语料库统计中,我们借助语料统计软件对英语电影译文和中国电影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发现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性,及其可以改进完善之处。之后,在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进行定性分析,从多个角度研究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及其成因。本论文旨在借助语料库翻译学对影视翻译从一个新的角度做出研究,弥补国内影视翻译研究在这个研究方向的空缺。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外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有待改进之处,描述了影视翻译中最主要的两种译制模式,即配音翻译与字幕翻译。本研究在主体部分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电影译文的定量分析研究,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和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对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和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字和词汇的分级值,找出各个级别的特色字和特色词,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可以改进的地方。中国电影原文与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对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用词与句式上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的借鉴。通过中国电影原文特色字、特色词、特色句的对照,我们也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里翻译得极为精彩的许多例句,可供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参考。本研究在主体部分还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我国英语电影翻译的定性研究,借助文体学、修辞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影视翻译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又将网络字幕与影院官方字幕进行对比研究,已发掘出其中的差异和背后成因。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两点:首先是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从高频、中频、基础这三个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了分段式的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电影在词长句长、用字用词用句、句首句尾、成语和四字格词语使用等方面有许多十分鲜明的特点,值得英语电影翻译学习借鉴;其次是在频值、倍值等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对英语电影在翻译的层面上进行了定性研究,发现口语小词和感叹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粗俗语在汉译过程中有隐化倾向,中国电影在成语和四字格词汇使用上有明显的口语化和多样性特色,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过程中经常采用归化策略,官方译文相比网络翻译明显更为口语化,这些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高度关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在研究的领域拓展方面,本文把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融合在一起,展开充分的定量定性研究,这在国内目前尚处于空白。二、在研究的视角拓展方面,本文把源语的原创作品在语言风格和特色上去对比翻译文本并指导翻译活动。三、在研究的指标拓展方面,本文采用了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库数值以及分级字表和词表的分段式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文本。四、在研究的语料拓展方面,本论文用一个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与三个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做比较,为准确分析评判英语电影译文的字、词、习语、短句、句首、句尾提供了很好的标杆。
曹明明[5](2020)在《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文化创新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游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的分量持续增长。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与中国游戏工委发布的《2019年中国第一季度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到584.4亿元,较上一季度同比增长5.1%。1在中国游戏市场细分的数据中,移动游戏占主要分量,比例高达64.6%,其它类型游戏如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单机游戏的市场份额占比呈现缩减趋向,可见受众对手机客户端游戏的喜爱程度明显递增。2《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移动客户端游戏,从2015年上线以来,制作团队凭借对游戏内容和传统文化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直接使整个中国的游戏市场结构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笔者把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对历史人物、地名的改编问题作为论文的研究背景,以游戏创作的全新事实资料为依据,通过“虚拟”民族志和参与观察式的研究方法,探究其是否对受众的历史认知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效果。同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王者荣耀》掀起的社会舆论风暴、腾讯游戏公司的营销策略如强强联合和弹性生产等、游戏角色名称符号化以及虚拟游戏人物真人化制作趋势等问题都是值得笔者研究的。尽管游戏篡改历史这一行为是不正确的,但是不可否认它加深了用户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观念,毕竟在现代社会谈起东皇太一时,能知道他出自于屈原《九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论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将对《王者荣耀》类游戏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王者荣耀》是一款MOBA(多人在线竞技)类游戏和角色扮演类游戏,该章节将主要分析这两种游戏类型的成长历程,并把最终的落脚点放在《王者荣耀》上。第二章将从《王者荣耀》的游戏文化设计角度展开研究,包括世界观设计、人物设计和地名设计。第三章着重剖析《王者荣耀》在文化创新过程中的营销策略和传播效力,探讨其为了迎合主流受众都做了哪些生产策略调整。
温艳青[6](2020)在《断裂与重建:大流动时代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情感是家人互动交往的基础,也是家人之间信息传递和相互理解的桥梁。家庭成员通过情感互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家庭不同的权力个体,相应的家庭伦理来确定好每个人的情感位置,从而形成特定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最终形成家庭的深层次结构和秩序。当前中国乡村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流动性。大流动的时代带给乡村的改变不仅是在物质经济层面的改观,在微观上表现为家庭成员情感互动的新特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中的家庭个案研究,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学术理论基础,以家庭成员的情感互动、伦理秩序和权力关系为研究纬度,立志探讨大流动的时代下乡村家庭多元主体情感互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解读家庭情感互动主体之间力量的博弈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发现家庭成员的情感互动出现断裂与重建的社会事实,并思考乡村情感重建的实践性途径,以期促进乡村家庭健康。从全文的结构与章节来看,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问题提出,流动社会中国乡村家庭的生态面貌是怎样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在进行家庭情感互动、伦理及权力的概念界定后,重点梳理当前中国家庭关于夫妻情感互动、兄弟姊妹情感互动、亲子情感互动、婆媳情感互动、隔代情感互动的相关理论及观点。第三章是对研究设计,主要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田野地点进行介绍,其中田野调查包括当地的基本情况以及乡村家庭的伦理、道德、文化和习俗。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与研究发现,分为代际部分和代内部分探讨,重点探讨大流动时代下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的断裂与重建的表现,具体从情感嬗变、伦理失序和权力重构来进行分析,包括夫妻情感互动、兄弟姊妹情感互动、亲子情感互动、婆媳情感互动、隔代情感互动,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重点分析家庭多元情感互动特点、伦理变革与家庭权力关系变化。第六章是总结与讨论,总结出当前大流动时代下夫妻情感互动、兄弟姊妹情感互动、亲子情感互动、婆媳情感互动、隔代情感互动出现的情感断裂、伦理错位或倒置、权力体系重构的社会事实,是因为中国传统价值、道德伦理下在遭遇市场化、现代化后,家庭成员个体性、自我性表达的张力体现。然后提出家庭情感共同体重建的实践性路径与对策。包括乡村家庭情感教育方法,异地伦理重建工程,国家、社会关于乡村家庭情感共同体重建的政策支持工作。最后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未来对家庭政治的研究展望。
郭周卿[7](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杜可风[8](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唐青秋[9](2019)在《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与用户使用意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手机、4G技术的普及,敲开了短视频的大门。2016年以来,短视频持续走红,2017年底,抖音这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火了!这样一个新事物突然爆火是乘上网络时代快车,还是自身优点的彰显,到底是哪些因素让抖音紧紧抓住用户,吸引用户持续活跃于平台?作为PGC+UGC创作内容的音乐垂直短视频APP,用户是它的生命源泉。本文在创新扩理论的视域下对抖音短视频用户的使用意愿影响因子做相关研究。首先,在抖音短视频用户量猛增的背景下,分析吸引用户使用意愿的因子影响力大小程度,能够为抖音持续吸引用户指明方向,对于抖音吸引新用户及留存老用户使用平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抖音短视频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一定的危机,通过分析了解抖音传播扩散中的影响因素,指出现存不良现象,进而分析抖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为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长效发展建言献策。最后,抖音短视频下载量猛增,究其传播扩散背后的采用意愿影响因子孰轻孰重对同类音乐类短视频吸引用户参与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目的、研究综述以及文章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与用户使用意愿的综合分析。本文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将自变量-抖音扩散过程中的使用影响因子分为:创新扩散本身的抖音短视频、抖音短视频的扩散渠道、使用者的个人创新性、抖音短视频所处的社会系统这四个方面,在实际情况中分析了自变量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四大影响因子以及因变量用户使用意愿情况,并提出相关假设。第三部分是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与用户使用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分为实证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两个部分。此部分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先前提出的假设,对自变量因子影响力大小进行排序。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这部分对文章研究结论做出全面总结,并指出文章在实证方面的不足。第五部分是用户留存及发展建议。此部分主要为抖音继续吸引用户和长期发展给出针对性建议,即抖音要重视“元老级”用户,突出自身优越性,建立有效传播途径,营造多元文化空间,走社交宣传之路。本文将创新扩散理论合理应用于抖音,新增社交属性这一研究对象自身特性,增强了理论的个体适用性,丰富创新扩散理论在当今媒体领域的实践,同时扩展了传播学的研究范畴。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的因子影响力大小的排序对抖音短视频运营团队更好的吸引用户、留存用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许晨,李延国[10](2013)在《再生之门》文中提出编者的话:本刊本期隆重推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再生之门——中国式监狱探秘》,作品披露大墙内鲜为人知的罪与罚、刑与法、人生与兽性的博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东西方法律思想之比较。其中有从劳改队到监狱的历史变迁,有监狱人民警察与服刑罪犯斗智斗勇、再铸灵魂的传奇故事,有身为省长、市长的高官沦为"阶下囚"的心路历程,也有外国同行参观中国监狱的感慨。读来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两位作家都是国内着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其作品《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人生大舞台》、《居者有其屋》等等,都曾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
二、聊天软件谁能称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聊天软件谁能称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
二、中共敌后抗战 |
第一章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
一、诋毁敌后抗战的历史人物 |
二、歪曲敌后抗战的历史事件 |
三、否定敌后抗战的主要作用 |
四、抹黑敌后抗战的政党形象 |
第二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 |
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
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隐蔽性强 |
三、背后隐藏着经济利益链 |
第二章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 |
一、否定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二、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三、否定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
第二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
一、扰乱网民的历史认知造成其思想混乱 |
二、破坏网络生态以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
三、消解党执政的历史根基以动摇党的领导地位 |
第三章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
第一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 |
一、国内因素 |
二、国外因素 |
第二节 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措施 |
一、加强网络空间净化 |
二、深化史学研究 |
三、加大党史宣传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融媒体时代提升基层警察信任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信任内涵研究综述 |
1.2.2 政府信任内涵和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3 警察信任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公共信任理论 |
1.3.2 政治传播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基层警察信任三维度的概念界定 |
2.1 信任对象——基层警察 |
2.2 信任者——公众 |
2.3 信任中介——融媒体 |
3 2014年至2019年16起典型案例基本情况 |
3.1 案例选取标准 |
3.2 涉警事件概况 |
4 基层警察信任现状及生成机理 |
4.1 公众对基层警察存在“信任异化”现象及生成机理 |
4.1.1 公众对基层警察存在“信任异化”现象 |
4.1.2 公众对基层警察存在“信任异化”现象的生成机理 |
4.2 公众对警察信任存在“差序格局”现象及生成机理 |
4.2.1 公众对警察信任存在“差序格局”现象 |
4.2.2 公众对警察信任存在“差序格局”现象的生成机理 |
5 融媒体时代提升基层警察信任的路径 |
5.1 完善基层警察信息公开制度 |
5.1.1 坚持快速公开、客观真实的原则 |
5.1.2 坚持信息公开渠道多元化 |
5.1.3 明确涉警事件信息公开范围 |
5.2 增强基层警察与公众互动 |
5.2.1 完善电子化警民互动平台 |
5.2.2 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
5.2.3 建立公民警校 |
5.3 提升基层警察执法合法性 |
5.3.1 提升基层警察执法能力 |
5.3.2 提升基层警察媒介素养 |
5.3.3 坚持法理和情理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粉丝群体的研究现状 |
1.1.2 网络暴力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相关定义、类型、影响 |
2.1 粉丝群体与网络暴力的相关定义 |
2.1.1 粉丝群体的定义、发展、现状 |
2.1.2 网络暴力的定义、发展、现状 |
2.2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类型 |
2.2.1 个人与群体 |
2.2.2 自发与组织 |
2.3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影响 |
2.3.1 影响当习事人正常生活 |
2.3.2 损伤自家偶像形象 |
2.3.3 污染网络生态环境 |
第三章 位于网络暴力事件中心的粉丝群体 |
3.1 作为施暴者的粉丝群体 |
3.1.1 偶像的深度着迷者 |
3.1.2 对于偶像群体的排异性 |
3.2 作为受众的粉丝群体 |
3.2.1 主动的传播参与者 |
3.2.2 盲目的信息接受者 |
第四章 网络暴力事件内部动员机制 |
4.1 “陈泓宇事件”始末 |
4.1.1 背景:初露端倪 |
4.1.2 导火索:染发风波 |
4.1.3 升级:各方参与 |
4.1.4 道歉:逐渐平息 |
4.2 情感动员:从“小风波”到“大风暴” |
4.2.1 情境渲染 |
4.2.2 人设建构 |
4.3 认同动员:从粉丝个人到粉丝群体 |
4.3.1 精英动员 |
4.3.2 普通粉丝再动员 |
4.4 资源动员:从粉丝心理到粉丝行为 |
4.4.1 资源:落差、争夺与炫示 |
4.4.2 动员缺陷:粉丝行为的矛盾性 |
第五章 网络暴力事件的外部影响力量 |
5.1 作为导火索的偶像 |
5.1.1 偶像形象:粉丝与路人存在认知鸿沟 |
5.1.2 意见领袖:偶像对网暴事件的参与 |
5.2 作为助推的媒介环境与商业资本 |
5.2.1 大众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助推 |
5.2.2 商业资本助力粉丝群体资源争夺 |
5.2.3 开放型网络平台为网暴提供渠道 |
第六章 粉丝群体网络暴力行为的应对 |
6.1 粉丝:理智追星,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
6.2 偶像:引导粉丝,做好自身形象管理 |
6.3 路人:理性吃瓜,拒绝充当“正义使者” |
6.4 企业:合理造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6.5 平台:加强监督,维护平台网络生态 |
6.6 法律:完善立法,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粉丝之思:“劣币驱逐良币” |
7.2 偶像之思:“不表达就会被表达” |
7.3 资本之思:“我们还能Pick多久?”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问题 |
1.5 论文的主体与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影视翻译研究 |
2.1.1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 |
2.1.2 国外影视翻译研究 |
2.2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
2.2.1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
2.2.2 翻译规范研究 |
2.3 配音与字幕翻译的特点 |
2.3.1 配音翻译 |
2.3.2 字幕翻译 |
第三章 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定量分析 |
3.1 语料分析方法概述 |
3.2 英语电影译文用字特色 |
3.2.1 高频特色字 |
3.2.2 中频特色字 |
3.2.3 基础特色字 |
3.2.4 中国电影特色字的参照 |
3.3 英语电影译文用词特色 |
3.3.1 高频特色词 |
3.3.2 中频特色词 |
3.3.3 基础特色词 |
3.3.4 中国电影特色词的参照 |
3.4 英语电影译文句子特色 |
3.4.1 一字特色句 |
3.4.2 二字特色句 |
3.4.3 三字特色句 |
3.4.4 句子首尾特色 |
3.4.5 中国电影特色句的参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语电影翻译语料库定性研究 |
4.1 基于语言层面的研究 |
4.1.1 口语小词的比较与处理 |
4.1.2 感叹词的比较与处理 |
4.1.3 粗俗语诅咒语的比较与处理 |
4.2 基于文化层面的研究 |
4.2.1 尊称敬辞的比较与使用 |
4.2.2 比喻词语的比较与处理 |
4.2.3 习语的比较与处理 |
4.3 基于官方译本的研究 |
4.3.1 多译本语言的比较与处理 |
4.3.2 多译本文化因子的比较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之处 |
5.3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参考工具书 |
附录一:影视剧字频表 |
附录二:影视剧词频表 |
附录三:影视剧句频表 |
附录四:中国影视剧独特成语表 |
附录六:中国影视剧独特四字格词表 |
附录七:中国影视剧特色四字格词表 |
(5)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文化创新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王者荣耀》类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 |
1.1 MOBA类游戏:从电脑端转向移动客户端 |
1.2 角色扮演类游戏:从线下到线上 |
第二章 《王者荣耀》的文化设计与创新 |
2.1 游戏的世界观设计 |
2.2 人物设计 |
2.3 地名设计 |
第三章 《王者荣耀》文化创新背后的营销策略 |
3.1 媒介营销,公关危机应对能力强 |
3.2 生产策略营销 |
3.3 《王者荣耀》的文化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断裂与重建:大流动时代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家庭情感互动相关研究 |
2.3 研究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3 田野地点介绍 |
4 乡村家庭代内情感互动的嬗变 |
4.1 夫妻情感互动:权力自由与妥协下的平等 |
4.1.1 乡村妻子在情感互动中的伦理位置与权力表达 |
4.1.2 “夫为妻纲”或“妻为夫纲”? |
4.2 兄弟姊妹情感互动:情感与利益的区分与公平 |
4.2.1 兄弟姊妹情感互动新特点 |
4.2.2 情感代内剥削:情感互惠与个体主义之争 |
4.2.3 情感斗争—“兄友弟恭”PK“朋友是兄弟” |
4.2.4 情感互动方向标:兄弟姊妹的情感“绵延” |
5 乡村家庭代际情感互动的嬗变 |
5.1 亲子情感互动:断裂与重生 |
5.1.1 亲子情感互动的话语表达和身体实践的特点 |
5.1.2 情感断裂:置之不“理”的亲子伦理关系 |
5.1.3 情感政治:“孝”与“理”之争 |
5.1.4 情感剥削:逆反哺代际情感互动无限期延长 |
5.1.5 情感补给:亲子情感互动的自我成长之道 |
5.2 婆媳情感互动:“父权夫权”之争 |
5.2.1 婆媳情感互动的话语表达和身体实践的特点 |
5.2.2 情感压制:婆媳的家庭地位之争与权力抗争 |
5.2.3 情感互动“新拐点”:婆媳情感互动理性化趋向 |
5.3 隔代情感互动:情感伦理倒置和新反馈模式重生 |
5.3.1 伦理颠倒:隔代情感伦理的倒置模型 |
5.3.2 情感重生:新反馈模式的发力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流动中断裂:情感互动嬗变、伦理失序和权力重构 |
6.2 流动中重建:乡村家庭情感互动新路径 |
6.2.1 新旧接枝,文化繁衍:乡村家庭情感教育新路径 |
6.2.2 国家支持,社会参与:乡村家庭情感共同体重建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
小结 |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
小结 |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
第一节 市场开发 |
一、商业资本进入 |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
四、政府聚焦施策 |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
小结 |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与用户使用意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抖音短视频 |
二、创新扩散理论 |
三、用户使用意愿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与用户使用意愿综合分析 |
第一节 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考量 |
第二节 抖音短视频的四大使用影响因子分析 |
一、作为创新扩散本身-抖音短视频 |
二、抖音短视频的扩散渠道 |
三、抖音短视频使用者的个人创新性 |
四、抖音短视频所处的社会系统 |
第二章 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路线设计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抽样方法 |
三、研究变量操作化 |
四、研究假设的提出 |
五、问卷预试及项目分析 |
六、问卷调查正式实施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被调查者信息的基本统计分析 |
二、信度分析 |
三、效度分析 |
四、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相关分析 |
六、回归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四章 用户留存及发展建议 |
第一节 从持续使用行为出发 |
一、维护元老用户,彰显平台情怀 |
二、突显自身优势,补齐平台短板 |
三、强化社交属性,提高用户粘性 |
四、促进内容规范,保障用户隐私 |
第二节 从推荐给他人使用行为出发 |
一、营造多元文化空间,稳中求进 |
二、线上传播开路,线下口碑称王 |
三、走社交宣传之路,打造跨界“联名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再生之门(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
人类监狱纵横谈 |
第一章杀头不像割韭菜 |
1、毛泽东对犯人说话了 |
2、劳改队长的传奇 |
3、阶级斗争的年代 |
4、管人的和被管的 |
5、华岗校长的沉浮命运 |
6、作家之眸看监狱 |
第二章魔鬼之锤敲响了警钟 |
1、血光中的壮士 |
2、里程碑式的大转折 |
3、“三像三心”育新人 |
4、“变色龙”表演的悲剧 |
5、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三章 文明的求索者 |
1、监狱里的特殊学校 |
2、化腐朽为神奇的锻造 |
3、“一所了不起的监狱” |
4、刻骨铭心的“警醒日” |
5、高高举起的奖牌 |
6、与一位老警官的对话 |
第四章“适应性”里的人性光辉 |
1、监狱新政的探路人 |
2、“把犯罪的人当作人” |
3、阳光狱务 |
4、监狱长接待日 |
5、大墙内的超市 |
第五章春风化雨润心田 |
1、放下你的屠刀 |
2、“脱逃大王”的回家路 |
3、三亲工程 |
4、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
5、电视直播:现代监狱一日 |
第六章雕塑灵魂的人 |
1、赶“雷锋大集” |
2、点点滴滴都是情 |
3、“痴迷者”的觉醒 |
4、斗智斗勇战“冥顽” |
5、十一大协会 |
第七章升起你的太阳 |
1、一个死刑犯的最后回首 |
2、把刑期变学期 |
3、又到新春团聚时 |
4、北大讲坛上的监狱长 |
5、属于你的太阳 |
尾章法律的表情 |
四、聊天软件谁能称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敌后抗战评价中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研究[D]. 张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融媒体时代提升基层警察信任的路径研究[D]. 张晔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3]粉丝群体网络暴力的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文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7)
- [4]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D]. 冯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文化创新和营销策略研究[D]. 曹明明. 兰州大学, 2020(01)
- [6]断裂与重建:大流动时代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研究[D]. 温艳青. 西南大学, 2020(01)
- [7]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8]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抖音短视频的创新扩散影响因子与用户使用意愿关系研究[D]. 唐青秋.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再生之门[J]. 许晨,李延国.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