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7th ICHSEA)在日本关西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朱雯瑛[2](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认为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赵静一,王淼[3](2019)在《“过去即异国”——詹嘉玲博士访谈录》文中研究表明詹嘉玲是法国知名汉学家和科学史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末清初中欧科技交流史,并侧重于中国数学史研究。在此次访谈中,她详细讲述了与中国数学史结缘的过程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经历。对于康熙皇帝与耶稣会传教士之间的交往史,以及如何进行知识传播与交流方面的研究等问题,她也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赵凤翔[4](2016)在《《武备志》研究》文中指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明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至万历四十六(1618)年,明廷与后金在辽东展开争夺,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役以明廷的溃败告终,这也是明清易代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茅元仪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撰成《武备志》,并于天启元年(1621)梓刻成书,企图通过着书立说挽救明廷危亡。《武备志》全书共240卷,为目184,为言200余万,分为兵决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是明末最为重要的一部兵学着作。本文以《武备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武备志》展开研究,按照《武备志》成书研究——内容研究——海外影响研究这一基本的脉络展开。第一、二两章围绕《武备志》成书这一主题,从《武备志》的作者,成书时代、内容构成、版本流变,辑录书籍研究五个方向展开。对于《武备志》作者茅元仪的研究,着重于茅元仪亲缘关系的考察和茅元仪年表的制作两个方面,这也是区别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地方;对《武备志》成书时代的研究,着力于从明末屯田毁损的角度展开探讨,考察《武备志》成书时代背景;对《武备志》内容构成的研究,从构成《武备志》的五部分内容出发,分析各部分在《武备志》中的比重,从而凸显《武备志》编纂的重心,也为第三、第四两章的研究提供支持;对《武备志》版本流变状况的研究,重点比较了《武备志》6个主要版本的异同之处;对《武备志》辑录书籍的考察是本文的又一个研究重点,在第二章当中按照《武备志》辑录书籍的时代顺序作“《武备志》辑录书目列表”,并对该表进行分析,考察各时代书籍在该表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分析可知明代书籍是《武备志》征引最多的书籍,最后又从词频的角度出发,考察《武备志》征引最多的人物和书籍,根据这一考察可知《武备志》征引最多的是戚继光及其着述。第三、第四两章就《武备志》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展开研究,这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武备志》所录火器部分和户口赋役部分。其中第三章对《武备志》所收录的火器进行研究,首先考察这些火器的类别;继而结合对万历末年明代军队中常备火器考察,对《武备志》所收录火器展开分析,可知《武备志》所载的191种火器当中,仅20余种为万历末年明军中常备火器,其余则多属奇技淫巧之类,无益实用,而佛郎机则是明末军中最为重要的火器之一;依据《武备志》以及同时代文献对于佛郎机的记载,并结合现存明代实物佛郎机的参数,探讨明代佛郎机的核心技术特征,指出明代佛郎机包含三大技术特征:一子母铳结构,二母铳铳长不超过六尺,三子铳长径比多小于10;而佛郎机在明代的发展和没落,则是伴随着鸟铳、红夷炮的引入,嘉靖末年(1568年左右),轻型佛郎机被鸟铳所取代;崇祯初年(1628年左右),重型佛郎机被红夷炮所取代,自此佛郎机退出了历史舞台。第四章则围绕《武备志》所录明代屯田户口赋役数额展开研究,首先在第一章《武备志》成书的时代背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明末屯田数额变动的状况进行考察;继而通过对《武备志》所录明代户口赋役数额的分析,考察明代户口与赋役的关系,采用尽可能多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围绕“户”“口”“田”究竟哪一个是作为明代税收的基本单位问题展开,最终考证出“户”是明代赋役征收的基本单位;在以“户”作为赋役征收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以“口户比”为核心参数,考察明代赋役的地域不均衡状况。然本章内容仅是笔者依据《武备志》所录明代户口赋役数额,展开的研究和分析,其结论或许有所偏颇,须待深入研究,和方家指正。第五、第六两章则是《武备志》的海外影响研究,围绕《武备志》东传日本这一主题,在第五章当中,首先考察了明清之际存在的“兵书入日的潮流”,《武备志》正是在这一潮流中东传日本;继而围绕《武备志》入日,通过对《西湖二集》中一段新史料的发掘,考订出《武备志》东传日本的时间当在1628-1631年间,通过走私贸易的途径,由江浙沿海,经琉球,至萨摩藩进入日本;考察《武备志》在日本的刊印状况,及日刊本《武备志》的回流;进一步探讨《武备志》在江户时代的日本所产生的影响。第六章通过中日两部“武备志”的比较研究,探讨作为日本“武备志”的《海国兵谈》与《武备志》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对边防和海防认知的差异,对西洋火器的不同态度,对倭寇的不同认识,以及不同的富国强兵策,而造成这些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则是明清中日两国“陆国”认知与“海国”认知的不同。第七章则是对前六章内容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辛德勇[5](2014)在《论中国书籍雕版印刷技术産生的社会原因及其时间》文中认为关於中国书籍雕版印刷技术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时间,现代学者中较早探索这一问题的人,如藤田豊八、向达和秃氏佑祥诸人,本来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解析路径,并且已经阐明其基本发展脉络。然而,後来的论述,不仅未能循其轨辙,更进一步,反而去其真相渐行渐远。本文一一辨析现有各种説法,试图说明,印刷术在中国产生的时间,不得早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而导致这一技术产生的文化和技术背景,是密教的全面典盛和从印度傅入中国的佛像捺印技术。
李北群[6](2011)在《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培养则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纵观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可谓居功至伟。反观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和缺乏系统性,即便已有的研究也多从行业角度论述,较少学理性的分析。本研究从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历史上气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气象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借助与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力求厘清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等要素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探寻我国高校为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培养适用性本科人才的路径。借助人才培养的四要素理论,通过对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三所高校本科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结合中国气象事业及人才队伍发展的趋势,并借鉴历史及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本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增强,以及气象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过程实施,制度保障、评价机制等要素层面均不能适应中国气象事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这种不适应性则主要体现在人才结构(既包括个体素质结构,也包括整体素质结构),而不是规模方面。鉴于此,本研究建议我国高校应适时启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改革(已有高校,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始这一尝试。),提升培养质量和水平,使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与气象科技和业务服务需求紧密契合。首先,应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需要及高校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实力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应依据大气科学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复合,以拓宽专业“内涵”,增强学科自我调试能力。最后,应在整体知识观的指导下,更新课程内容,重新构建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凸显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特色。
詹志华[7](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许华胜[8](2007)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本科学习的是材料化学专业,在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就读研究生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汉唐证券委托项目“新材料行业研究”和“振兴行动”教育计划——“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数据库建设”等课题研究。在行业研究和企业调查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纳米材料产业调研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思考,并将之作为本博士论文的研究题目。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往往引起生产力的大发展。从石器、陶瓷器、青铜、铸铁、钢、塑料到形形色色新材料的出现,均标志着一个相应经济发展历史时期的到来;而每一次材料技术革命催生了一个强国的诞生。纳米材料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的纳米时代悄然来临。纳米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挑战。我国纳米材料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产业化方面有一定差距,我们要避免重蹈计算机技术和超导技术的覆辙,利用这一轮技术革命实现我国经济振兴与腾飞的梦想。本文第一章导论首先界定和阐述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着简要分析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产业化机制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接着对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和纳米材料产业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综述。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技术推动或市场拉动或二者的结合,纳米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途径,是纳米材料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结果,为纳米材料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产学研合作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一种较好模式,我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和引导。第三章和第四章全面详实地研究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方面对纳米材料产业作充分的研究论述,并对国内外纳米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作比较研究,从中找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转换介面不畅以及产业环境有待改善等。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与美日欧等纳米材料强国的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作比较,进一步剖析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机制不完善;融资机制不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不规范;政策法律法规需要改革创新。最后,选用ANP结构模型,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作评价。第七章是解决问题,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健康快速推进的对策措施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全文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具有以下创新之处:1)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剖析纳米材料产业化中的深层次问题。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2)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进网络分析法(ANP)并做实证研究。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3)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及其子模型,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以期有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健康进行。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4)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角度对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地研究,并做比较研究,有助于对整个纳米材料产业的全面了解。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
陈辉[9](2006)在《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文中研究说明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耶稣会传教士对日语、汉语之研习,以及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等西士对朝鲜语的研究活动,使日本、中国以及朝鲜的语言相继与欧洲语言发生了最初的接触。以罗马字为书写符号、拉丁文为通用语文、基督文化为共同文化背景的欧洲语言与以汉字为书写符号、汉文为通用语文、儒释文化为共同文化背景的东亚三国语言的最初碰撞与交融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语言接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研究和探讨这种典型的语言接触案例,我们兴许能从中找到“语言巴比塔重建是否可能?”“文化多样性是否会消失?”等当前全球化、网络化“语境”下所产生的一些热门问题的答案。 其实,在欧洲传教士认知日中朝三国语言特别是当时三国的共同语文——汉文之前,汉语已经与另一种西来的以拼音文字为记录符号的语言——梵语发生了语言接触。随着佛教的东传,从事佛经翻译的僧人并通过这些僧人影响中国文人,从拼音文字的视角对汉字汉文进行了认知,生成了“反切法”、“假名”和“格义”等解析汉字“形声义”的结果。这为另一种西来的以拼音文字为记录符号的语言——拉丁语、葡语、英语等与汉字汉语的接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耶稣会以及后来的新教传教士相继以他们熟习的罗马字对汉字语音加以注音,并将汉字汉文放在儒释文化的“语境”中对其进行“语义”的认知分析,从而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由音素文字对意音文字的解析与认知体系。这套体系与现代认知语言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人类对言语理解的体系性模型,也即从语音知觉,到字词识别,再到句法,再到语义的信息递进式加工次序惊人一致。正是传教士们这种对日中朝语言的较为科学的认知模式,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各个方面对日中朝三国语言尤其是汉语言文字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近百年来,日中朝三国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分别从语言学、史学等角度各自对本国的语言与欧洲语言的最初接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遗憾的是,以往的这些研究往往忽略了当时的日中朝三国皆以汉文为官方语文,儒释文化为其主体文化的语境,也忽视了耶稣会传教士和新教传教士来东方传教是将东亚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而进发的史实,因而,三国学者虽然对本国的语言与欧洲语言的早期接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缺少在汉字文化的整体“语境”下,对三国语言与欧洲语言接触的互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三国语言间本身的相互影响加以综合性考察。然而,无论是资料的综合利用、研究方法的整合、特别是三国语言当时与欧洲语言接触的史实都决定了进行这种综合研究的必要。基于此种必要,本论文以汉语言文字为中心视点,一方面分别对早期日欧语言接触、汉欧语言接触和朝欧语言接触的历史进行考察综述;另一方面,将各选择一篇代表日汉罗马字注音转写体系的应用文和一本代表语言接触成果的最初的双语辞典,对耶稣会传教士东来初期的日欧、汉欧语言接触进行实证性分析与考述。鉴于朝欧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性,以及当时欧洲已经兴起历史比较语言学,所以,对朝欧语言接触的考察则更注重于文献学的和哲学性的思辨论述。希望通过这种从内容到方法的综合性研究,能有助于人们对东亚语言和欧洲语言接触初始的实态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对人类语言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
温玉清[10](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二、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7th ICHSEA)在日本关西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7th ICHSEA)在日本关西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2)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
1.3 理论框架 |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
1.3.2 操纵学派理论 |
1.3.3 语言学派理论 |
1.3.4 传播学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
2.1.1 翻译出版趋势 |
2.1.2 翻译活动特点 |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
2.2.1 翻译出版趋势 |
2.2.2 翻译活动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
3.1 赞助人的构成 |
3.1.1 赞助人的个体 |
3.1.2 赞助人系统 |
3.2 赞助人的行为 |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
3.3 赞助人的作用 |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
3.3.2 赞助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
4.1 翻译者群像 |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
4.2 主体间性 |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
4.2.2 译者与读者 |
4.2.3 译者与译者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
6.1.1 译本发行 |
6.1.2 学习讲座 |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回顾总结 |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
7.2.1 本研究的贡献 |
7.2.2 本研究的不足 |
7.3 思考及展望 |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约 |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3)“过去即异国”——詹嘉玲博士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 与中国数学史结缘 |
2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
3 康熙与耶稣会传教士 |
4 有关“耶稣会士在中国”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4)《武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1.相关研究综述 |
2.选题意义 |
3.研究内容及核心史料 |
第一章 《武备志》的作者、成书时代与版本流变研究 |
1.1 《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 |
1.1.1 茅元仪研究概述 |
1.1.2 茅元仪的亲族关系 |
1.1.3 茅元仪的生平事迹 |
1.2 《武备志》的成书时代 |
1.2.1 成书时间的争论 |
1.2.2 成书的时代背景 |
1.2.3 屯田制崩溃与军费激增 |
1.3 《武备志》的版本流变 |
1.3.1 研究概况 |
1.3.2 各版本的比较研究 |
1.4 《武备志》的结构与内容 |
1.4.1 卷目结构 |
1.4.2 “《武备志》总目”的刊印错误 |
1.4.3 内容构成分析 |
第二章 《武备志》内容的来源——《武备志》辑录书籍考 |
2.1 《武备志》辑录书籍研究现状 |
2.1.1 相关研究成果概况 |
2.1.2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 |
2.2 辑录书籍的考订 |
2.2.1 辑录方式与考订方法 |
2.2.2 《武备志》辑录书目 |
2.3 《武备志》辑录书目分析 |
2.3.1 依据时代划分的分析 |
2.3.2 另一个角度的探讨——依据征引次数的分析 |
第三章 《武备志》火器研究 |
3.1 《武备志》收录的火器 |
3.1.1 火器总量和类别 |
3.1.2 来自明代兵家的批评 |
3.2 万历末年明军常备火器 |
3.2.1 奏折中的明代火器 |
3.2.2 工部成造的火器 |
3.2.3 明军常备火器汇总 |
3.3 佛郎机核心技术特征及其转变 |
3.3.1 相关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3.3.2 明代佛郎机发展历程回溯 |
3.3.3 核心技术特征之一:子母铳结构 |
3.3.4 核心技术特征之二:母铳铳长不超过六尺 |
3.3.5 核心技术特征之三:子铳长径比多在10 左右或以下 |
3.3.6 明末佛郎机技术特征的转变 |
第四章 《武备志》所载屯田户口赋役的研究 |
4.1 《武备志》中的明代屯田、户口和赋役 |
4.1.1 军事技术与国家财政的互动 |
4.1.2 研究概况与期许 |
4.2 明代屯田数额的变动 |
4.2.1 各卫所屯田额 |
4.2.2 “屯田原额”与“屯田今制”的比较 |
4.3 明代户口赋役的再考察 |
4.3.1 各省户口赋役的统计 |
4.3.2 统计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
4.3.3 明代以“户”为单位的赋役征收体系 |
4.3.4 “口户比”与赋役地域不均衡 |
4.4 一些反思 |
第五章 《武备志》的海外传播——《武备志》入日考 |
5.1 明代兵书东传日本的潮流 |
5.1.1 和汉书籍交流史的研究状况 |
5.1.2 明清之际兵书入日的潮流 |
5.2 《武备志》入日 |
5.2.1 明清刊本《武备志》在日本保存状况 |
5.2.2 日籍对《武备志》入日的记载 |
5.2.3 一条新史料的发现——汉籍对《武备志》入日的记载 |
5.2.4 入日时间 |
5.2.5 入日途径和路线 |
5.3 《武备志》在日本的流播 |
5.3.1 日刊本《武备志》及其回流 |
5.3.2 江户时代兵家对《武备志》的研究 |
第六章 陆国与海国认知下的中日《武备志》比较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6.2 中日两部“武备志”的关联 |
6.2.1 直接关联 |
6.2.2 成书时代特征相似 |
6.2.3 作者生平经历相仿 |
6.2.4 横遭禁毁的命运如出一辙 |
6.2.5 本节小结 |
6.3 大陆中国与海洋日本观念的产生 |
6.3.1 地理位置与自然结构 |
6.3.2 海洋人口与政府政策 |
6.3.3 民族与文化传统 |
6.4 陆国与海国认知下的中日武备 |
6.4.1 边防之要与海防之要 |
6.4.2 火器之用与大铳之要 |
6.4.3 海寇与海贼 |
6.4.4 屯田富国与商业贸易富国 |
6.5 更为深入的思考 |
第七章 总结与再思考 |
7.1 本文各章内容的回顾 |
7.2 结论与创新点 |
7.3 展望与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6)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思路与方法 |
五、框架结构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人才培养 |
一、中国古代的气象科技成就 |
二、中国古代的气象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
一、中国近代的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近代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建国后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
一、建国后气象事业的现代化 |
二、建国后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
第二章 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及需求 |
第一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济因素 |
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 |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 |
第二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因素 |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 |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
第三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行业因素 |
一、全球气象事业的发展趋势 |
二、中国气象事业的未来走向 |
第四节 我国气象人才队伍的现状及未来需求 |
一、队伍规模 |
二、队伍结构 |
三、部分气象发达国家人才队伍状况 |
四、我国气象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
第三章 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
一、人才培养现状及趋势 |
二、人才队伍现状 |
三、气象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现状及特点 |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
一、俄罗斯气象事业的发展 |
二、俄罗斯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
三、研究机构及气象高等人才培训 |
四、其它形式气象人才培养 |
五、俄罗斯水文气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六、俄罗斯高等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
一、课程设置 |
二、师资管理 |
三、校企合作 |
四、项目交流 |
五、跨学科建设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概览 |
一、培养规模 |
二、培养质量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个案 |
一、北京大学 |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三、中国海洋大学 |
四、个案点评 |
第五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过程 |
三、培养制度 |
四、培养评价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原因探析 |
一、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
第一节 气象事业发展与新型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前瞻 |
一、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理论 |
二、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类型 |
三、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
三、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
第三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
一、构建师资建设创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二、优化教学与管理机制,完善学分制改革 |
三、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质量监控和评价 |
四、创新实践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米和纳米技术 |
1.1.2 纳米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 |
1.1.3 纳米材料产业化和产业化机制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3 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创新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理论回顾 |
2.1.2 创新概念的界定 |
2.1.3 创新的本质特征 |
2.1.4 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模式 |
2.1.5 创新的激励 |
2.2 产业结构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结构的涵义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
2.2.3 产业结构的演进动因 |
2.3 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综述 |
2.3.1 有关产业化模式方面的研究 |
2.3.2 有关产业化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 |
2.3.3 有关产业化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 |
2.4 纳米材料产业化有关研究综述 |
2.4.1 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方面的研究 |
2.4.2 纳米材料产业化问题和对策方面的研究 |
2.4.3 纳米材料产业化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
3.1 国外纳米材料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 国外纳米材料制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 国外纳米材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3.4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
4.1 我国纳米材料研发现状 |
4.2 我国纳米材料制备现状 |
4.3 我国纳米材料市场现状 |
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 |
4.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
4.6 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外部动力研究 |
5.1.1 纳米材料技术发展是其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
5.1.2 市场需求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重要拉动力 |
5.1.3 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合力及相互关系 |
5.1.4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引导推动与保障作用 |
5.1.5 国际竞争是一种重要推动力 |
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研究 |
5.2.1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的创新特征 |
5.2.2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
5.2.3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
5.2.4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创新 |
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研究 |
5.3.1 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 |
5.3.2 内部动力系统主体结构——"三套车"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
6.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6.1.1 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根本 |
6.1.2 官产学的有机结合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运行保障 |
6.1.3 技术引进缺乏必要的调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 |
6.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机制研究 |
6.2.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
6.2.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
6.2.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流动机制 |
6.2.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6.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研究 |
6.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法律保障机制 |
6.4.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
6.4.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协调性不够,缺乏科学、统一、系统设计 |
6.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
6.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功能及分类 |
6.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发展现状 |
6.6 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国内外比较 |
6.7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的评价 |
6.7.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7.2 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6.7.3 应用ANP方法评价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7.1 构建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
7.1.1 确定纳米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7.1.2 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纳米材料技术创新 |
7.1.3 加强纳米材料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
7.1.4 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
7.1.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型 |
7.2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体系 |
7.2.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
7.2.2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
7.2.3 构建适应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7.2.4 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纳米材料人才流动机制 |
7.2.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人才体系模型 |
7.3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 |
7.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过程中的作用 |
7.3.2 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银行信贷机制 |
7.3.3 发展金融创新工具,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增加新的融资渠道 |
7.3.4 大力发展内风险投资,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 |
7.3.5 积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 |
7.3.6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机制模型 |
7.4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 |
7.4.1 培育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市场体系 |
7.4.2 培育和规范我国纳米材料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
7.4.3 培养专业科技中介人才 |
7.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模型 |
7.5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
7.5.1 健全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
7.5.2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相关政策 |
7.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小引 |
二、东亚语言与欧洲语言接触之前奏 |
三、早期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 |
四、对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进行综合研究的可能性 |
五、对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进行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一章 早期耶稣会士认知日语及至汉语的进程 |
第一节 耶稣会士初遇日语并兼及汉语 |
第二节 耶稣会士全面认知日语并运用于传教事业 |
第三节 日本人信徒与欧洲传教士的互动与在日耶稣会日语研究之集大成 |
第二章 《圣人传辑录》与日语罗马字转写规范之肇始 |
第一节 《圣人传辑录》问世背景及其译者 |
第二节 《圣人传辑录》的内容和日语罗马字转写 |
第三节 《圣人传辑录》式日语罗马字转写法的成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章 最早的日欧语辞典刊本《日葡辞书》及内中所见汉语 |
第一节 《日葡辞书》溯源 |
第二节 同名异人的三个可能的主编——罗德里格斯 |
第三节 《日葡辞书》中的汉语因素和日语罗马字转写 |
第四章 耶稣会士直面汉语 |
第一节 罗明坚和利玛窦研习汉语的进程 |
第二节 罗明坚、利玛窦等来华耶稣会士眼中的汉语 |
第三节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对汉语的贡献 |
第四节 耶稣会赴日和来华初期日欧语言接触与汉欧语言接触之异同 |
第五章 罗明坚、利玛窦《葡汉辞典》抄本及相关汉语札记 |
第一节 《宾主问答私拟》及其它相关语言学材料 |
第二节 《葡汉辞典》之体例及其汉语罗马字注音系统 |
第三节 《葡汉词汇对照表》中所见源自日语的葡萄牙语借词 |
第六章 耶稣会插图本"专业汉语"教材《西字奇迹》 |
第一节 利玛窦巧赠程大约《西字奇迹》 |
第二节 符号与葡语罗马字母相结合的汉语"西字" |
第三节 《西字奇迹》与《洪武正韵译训》之异曲同工 |
第七章 西博尔德与朝鲜语 |
第一节 西博尔德及其与朝鲜之缘 |
第二节 《日本》第七卷《朝鲜篇》 |
第三节 西博尔德眼中的朝鲜语 |
第四节 《朝鲜伟国字汇》对霍扶迈校订并翻译《类合》、《千字文》的影响 |
第八章 麦都思《朝鲜伟国字汇》钩沉 |
第一节 《朝鲜伟国字汇》渊源 |
第二节 《朝鲜伟国字汇》的内容及其体例 |
第九章 汉字文化圈缘何相当于儒教文化圈——基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西士对中朝日《千字文》之认识 |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问世的《千字文》欧译本 |
第二节 《千字文》之东传与东亚"拉丁文"的形成 |
第三节 由《千字文》译介看"汉字"与"儒家文化"之关系 |
附录 |
1.早期东亚与欧洲语言接触大事年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志谢 |
(10)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
五、困境与坚守 |
六、式微 |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
五、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
1、创办背景 |
2、研究情况述略 |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
4、曲终人散 |
5、恢复及延续 |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
1、“建筑三史”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
4、“建筑三史”之意义 |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
3、《华夏意匠》 |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5、《中国建筑艺术史》 |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
(4) 中国古塔研究 |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
七、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
四、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7th ICHSEA)在日本关西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过去即异国”——詹嘉玲博士访谈录[J]. 赵静一,王淼.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9(04)
- [4]《武备志》研究[D]. 赵凤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论中国书籍雕版印刷技术産生的社会原因及其时间[J]. 辛德勇.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4(00)
- [6]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D]. 李北群. 南京大学, 2011(12)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8]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D]. 许华胜. 同济大学, 2007(02)
- [9]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 陈辉. 浙江大学, 2006(06)
- [10]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