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金德谷[1](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指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王一棠[2](2020)在《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经济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也给税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税收工作处于瓶颈时期,一方面民众的收入增多,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同时,随着税收总量逐步增大,税收工作所面对的经济多样性也在逐步趋于复杂化;另一方面,由于税收政策不够完善,产生了税收扭曲效应,并且影响不断扩大,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亟需切合税收政策调整,同时进行适时调整与革新。本文围绕着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这一主题,梳理了税收征管模式、税收管理措施、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征管成本与税源控制等国内外文献,构建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框架,从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形成、特点以及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借鉴国外经验和基于实际,提出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对策建议。本文在对税收征管的内涵、变迁及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现有的相关研究,运用DEA-Malmquist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效率的检验:(1)从时间角度检验全国及各省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税收征管效率;(2)从空间角度验证我国31个省级行政地区税收征管效率的地区异质性;(3)研究分析我国国、地税合并改革前后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研究结论:第一,从时间维度看,“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期间内,全国税收征管效率呈上升趋势,税收征管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然而,全国各省区税收征管效率均值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阶段均处于DEA无效状态。因此,需加强现有的税收征管技术以及税收征管投入资源的配置,以提高征管效率。第二,从空间维度来看,“十一五阶段”全国近38%的地区税收征管纯技术效率较低,但依靠较高的征管资源投入维持总体的技术效率。“十二五”阶段中,很多地区提升了税收征管的纯技术效率,跃升至更高类别中。第三,从动态的视角分析,全国各省区税收征管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幅度不大。通过DEA-Malmquist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波动的状态,其中技术效率的变化上下波动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受到税收征管规模效率波动变化的影响。第四,以国、地税合并为时间分割点,对比国、地税合并前后的税收征管效率。研究得出:自国、地税合并之后,税收征管效率均有略微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可能是因为研究时间段仅半年,间隔较短,国、地税合并对我国税收征管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结合国外税收制度的经验,即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的税收征管制度,提出了国外税收征管制度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的启示,即限制现金交易和建立税务、社保、银行一体化信息管理制度。并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路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依据、障碍和渠道三方面的因素,分析其路径选择的举措:一是提升数据采集与应用能力,获取更加全面系统的涉税信息和数据,深化对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能力;二是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税收管理力度,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升,努力实现税务工作的目标;三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和数据共享平台,增加风险识别、信息对比和纳税评估的衔接环节,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型税收征管模式;四是重构税收风险控制流程,对征管流程整体框架和具体环节进行规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最终,本文提出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建议。从税收法制化、机构设置、加快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改善代征社保费模式、调试和优化纳税人心理、优化税务机构人员管理等几个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徐纯[3](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刘康健[4](2018)在《国地税机构合并下的税务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认为公共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既是政治中的经济问题,又是经济中的政治问题。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国地税行政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的国税和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这是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我国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预算制度的时代背景下,新生税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体制面临新的改革要求和方向。然而通过搜集有关情况、数据,进行案例研究后可以发现,合并前国地税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足和矛盾,且涉及面广、原因多样,亟待改善。合并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又面临与多级财政体制和预算体制的划转融合等问题。合并后,税务部门兼具中央和地方双重管理、部门规模庞大、机构人员众多等特点,财政拨款收支、“三公”经费开支规模等也居中央各部门前列,其预算体制建设完善与否与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几何等问题必将备受社会公众关注。因此,合并视角下,税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原有问题应如何破解,新生问题该如何应对,预算体制怎样融合完善,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在2018年国地税合并的背景下,通过归纳分析预算收支数据等方式,以厦门市税务部门为例,分析了税务部门预算管理的原有不足和合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的措施。文章结合预算管理改革理论,遵循行政部门实践视角,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认为合并后的税务部门应当规范财权与事权关系,重塑预算收入体系,基于公共支出效率路径改革预算编报审核、执行监督、考核评价等制度建设和管控方式,追求绩效导向,增强预算透明度。通过本文,希望有助于税务部门改善预算管理的原有不足,正确处理新生问题,在机构合并融合的时代背景中,更好地建设完善符合公共财政要求和税务部门特点的现代预算管理体制。
胡建民[5](2011)在《我国税收征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以来,由于税制变化以及经济、技术发展的推动,税收征管制度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之中。然而,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实际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税收征管面临制度弱化、征管环境不建全、执法弹性值偏高等,从而导致了税收遵从度不高,税收流失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税收征管应遵循的理论原则,把握税收征管制度的规律,以期对税收征管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这正是本文立论的根据。本文拓展了税收征管研究的范围。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运用博弈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对税收征管活动中各利益主体的动机、行为方式等进行分析,揭示了偷逃税行为的现象与动因,并提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思路。本文以税收遵从为联系,将税收服务这个长期被我国所忽视的问题纳入税收征管研究的框架,在税收遵从的基础上引出税收服务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问题,探讨了税务机关如何指导和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途径。将纳税检查作为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矫正手段,纳入了“大征管”的研究范畴。本文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用增量分析的方法构建税收征制度优化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分析。并分析了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可能出现的最优、次优、最劣、次劣四种情形,为优化税收征管提供了思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税收征管改革可行的方法是实行次优选择。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了税收征管制度的文化环境,以湖北省楚文化为具体对象,分析了湖北人群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阐述了用培育诚信纳税的社会意识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方法来改善征管制度的非正式规则。本文采取经验性实证的方法,即通过对征管制度进行观察、感知和归纳而得到新的理论启示,在对我国税收征管实践和国外税收征管经验的进行归结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借鉴和启示。运用制度变迁和创新理论分析税收制度在经济转型期的演变,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供需情况,分析了在我国所存在的税收制度陷阱问题,最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揭示了税收征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的的税收征管制度优化方向,及可行的路径选择----税收专业化管理。以汉阳国税局为例对基层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制度变迁作了实际考察,以汉阳国税局对个体零散税收实行委托代征为具体案例,进行了税收征制度优化的典型分析,其积极意义是降低征管成本、合理配置征管资源的,一并指出了契约合同不完善的问题以及协税人员可能的道德风险问题。
姜铭[6](2012)在《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文中认为税收征管效率是税收理论研究和税制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理论界对税收征管效率的研究比较薄弱,税务机关在实际税收征管工作中也忽视了效率问题。本文以完善税收理论和提高我国税收征管效率为目的,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的混合型DEA模型,在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性、法律和技术性、指标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的DEA分析,提出了相对有效性改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制度性、法律和技术性、指标性影响因素。通过对指标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认为指标性影响因素可以较好地拟合和解释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水平。结合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中国当前的税收征管效率状况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水平与其他国家相差甚远,需要从经济税源管理、改革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降低征管成本、改善技术水平等方面对税收征管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其次,讨论单输入输出的相对有效性评价,建立了税收征管投入产出可能集。根据税收征管效率值求解的特点,对经典的数据包络模型进行扩展和改进,分析了税收征管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讨论税收征管成本输入的锥性,建立了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的混合型DEA模型,并对其加性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了模型评价的相对有效性改进。然后,依据税收征管的指标性影响因素建立了5个维度的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描述了各指标的基础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排除了时间序列性和多重共线性,降低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DEA模型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分别对各省市国税、地税和整体的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DEA有效性分析,并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动态的有效性评价。认为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地区性差异;总体效率大多来源于规模效率,属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国税和地税税收征管效率有特征性差异,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性改进;各维度指标的无效率比存在差异,应对税收征管资源的质量和结构配置进行有效性改进。最后,依据DEA分析结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层面进行了有效性改进,对未达到相对有效的税收征管部门提供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建议。认为各维度的改进量和改进方式有差异且存在一定的联系,各省市应根据其税收征管部门相对无效的特点和各维度指标的无效率比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税收征管效率改进计划。
辽宁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7](1995)在《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文中研究说明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辽宁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国税局作为中央单位,其自身经费“条条管理”,财务隶属关系属中央国税局,应列作审计署审计管辖范围。但在以地方政府为审计对象时,国税局既是为中央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部门.同时又是为地方政府组织财政...
陈少英[8](2014)在《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之构建——以税权配置为视角》文中提出随着"营改增"大幕的拉开,构建地方税体系以保障地方财力稳定增长的"老问题"重现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聚光灯下。本文以税权配置为视角,考察了1994年行政主导型分税制体制下的地方税的税种结构、税收规模存在的弊端;分析了地方政府为履行事权而寻找替代财源进而引发的非税收入、土地财政、地方债等问题;提出在突破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重新选择地方税税种;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结合的改革要求,构建多税种相配合的复合地方主体税种体系;同时附约束条件地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并明确与完善其税收征管权。通过地方税体系的构建,从宪法和法律上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其提供辖区居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
黄麒[9](2018)在《A县地税机关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深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廉政风险建设不断推进,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放管服”三管齐下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征纳关系日渐成为社会焦点。税收执法行为关乎国家财政能力,关乎每一位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人们愈发聚焦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权力的使用,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建设刻不容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施行在税务机关掀起了一阵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热潮。地税机关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门,肩负着地方财政收入,执掌着税收执法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6年,金税三期操作系统上线,税务部门迎来了信息化系统变革,随后全面推行“营改增”,又迎来了税收政策变革,双重变革下的地税机关更加成为社会焦点,由此可能暴露的税收执法内部控制问题更多,可能出现的税收执法风险更多,在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方面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地税机关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建设的缺位已经成为当前地税机关普遍存在的现象,完善税收执法内部控制体系已箭在弦上,当前各地地税机关也愈发重视税收执法风险的控制以及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建设发展的完善。目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于COSO框架理论研究的较多,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理论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才刚刚起步,特别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且针对地税机关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建设的较少。本文基于《规范》视角,以A县地方税务局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A县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当前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通过文献分析法以及访谈调查法,借鉴其他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结合A县地方税务局的工作实际,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层面出发,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优化A县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其综合税务服务水平。
杨改兰[10](2018)在《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 ——以施甸县国家税务局为个案》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多元化,地方税源和征管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收支隐蔽化、核算复杂化、逃税手段智能化等特点,使得征收管理工作的管控难度日渐增加,而基层税务系统受到信息来源渠道的限制,对一些分散、隐蔽性强的税源缺乏行之有效的源头管控手段。而随着全面推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推进和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税收征管对于“信息管税”、“数据治税”的要求也愈加迫切。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是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模式突出尊重市场规则和经济规则,着力强调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采用私营管理办法和竞争机制,对税收现代化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第三方涉税信息即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两者之外的部门或单位提供的纳税人涉税信息,它作为征管信息的重要一部分,能够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加强征管,使散落、隐蔽在各单位、部门、甚至自然人手里的涉税信息成为有效的税源是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公共管理理念中对政府管理职能、导向作用和管理手段的思考和借鉴,通过对基层税务局对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应用实践与解析调研,评析基层税务机关对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应用效果,最后针对存在的难点和痛点,提出通过完善制度、建立平台、部门协作等对策,为税务管理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与举措。
二、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1)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文献综述与评析 |
1.3.1 税收征管模式研究 |
1.3.2 税收管理措施研究 |
1.3.3 税收征管效率研究 |
1.3.4 税收征管成本与税源控管研究 |
1.3.5 研究文献评析 |
1.4 研究框架结构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税收征管制度的概念、内涵与效率 |
2.1 税收征管的概念 |
2.1.1 税收征管的概念 |
2.1.2 税收征管、税收管理和税务管理的概念辨析 |
2.2 税收征管制度的内涵 |
2.2.1 税收征管制度的构成 |
2.2.2 税收征管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
2.2.3 税收征管制度的供给与需求 |
2.3 税收征管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2.4 税收征管制度的效率 |
第3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分析 |
3.1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变迁 |
3.1.1 税收征管制度变迁动因 |
3.1.2 相关法律条文变迁 |
3.1.3 征管制度模式变迁 |
3.1.4 税源管理制度变迁 |
3.1.5 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变迁 |
3.1.6 纳税服务制度和税务稽查制度变迁 |
3.1.7 发票管理制度变迁 |
3.1.8 非正式税收征管制度及实施机制变迁 |
3.2 中国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 |
3.2.1 第一阶段:征、管、查“三分离” |
3.2.2 第二阶段:纳税申报制度 |
3.2.3 第三阶段:税收征管制度完善 |
3.2.4 第四阶段:国、地税合并 |
3.2.5 第五阶段:信息技术助力 |
3.3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现状 |
3.3.1 税收征管法律体系现状 |
3.3.2 税收征管机构设置状况 |
3.3.3 税收征管人员构成状况 |
3.3.4 税收征管收入现状 |
3.4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缺陷 |
3.4.1 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 |
3.4.2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权责不明确 |
3.4.3 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4 税收监控缺失 |
3.4.5 纳税评估体系缺失 |
第4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效率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梳理 |
4.2 研究方法选择 |
4.2.1 DEA模型 |
4.2.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3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测度分析 |
4.3.1 指标设置原则 |
4.3.2 指标选取 |
4.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4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税收征管效率分析 |
4.4.1 年际时间差异分析 |
4.4.2 各地区异质性分析 |
4.4.3 国、地税合并前后差异分析 |
4.5 实证总结 |
第5章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及其借鉴 |
5.1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 |
5.1.1 美国税收征管制度 |
5.1.2 英国税收征管制度 |
5.1.3 日本税收征管制度 |
5.2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的借鉴 |
5.2.1 限制现金交易 |
5.2.2 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制度 |
第6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 |
6.1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依据 |
6.2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障碍 |
6.2.1 “互联网+税务”存在的问题 |
6.2.2 “金税三期工程”存在的问题 |
6.3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渠道 |
6.4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举措 |
第7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建议 |
7.1 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
7.1.1 制定税收基本法 |
7.1.2 延伸《税收征管法》的边界 |
7.1.3 优化税法体系和税收计划 |
7.1.4 细化地方性法律法规 |
7.2 完善税收机构设置 |
7.2.1 建立专门数据风险监控部门 |
7.2.2 建立专门登记管理和档案中心 |
7.3 加快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 |
7.3.1 建立与其他部门协调制度 |
7.3.2 开通全国税收信息共享渠道 |
7.3.3 优化整合国地税合并后的税务征管系统 |
7.3.4 构建中国特色的税务代理体系 |
7.4 改革社保费代征制度 |
7.5 调适和优化纳税人心理 |
7.5.1 鼓励纳税人自主纳税 |
7.5.2 提升纳税人纳税意识 |
7.6 优化税务人员管理 |
7.6.1 妥善安排干部,建立激励机制 |
7.6.2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
7.6.3 转变税务人员服务理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国地税机构合并下的税务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特色 |
二、国地税机构合并与税务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
(一) 税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呼唤税务机构改革 |
(二) 我国税务部门的合并及其意义 |
(三) 我国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总体目标 |
(四) 税务部门建设现代预算制度的改革方向 |
三、国地税机构合并下的厦门市税务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研究和分析 |
(一) 合并前预算管理体制情况及存在问题 |
(二) 合并过程中预算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
(三) 合并后预算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
四、税务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建议 |
(一) 规范同地方政府和财政的行政与预算关系 |
(二) 改良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
(三) 在预算审查环节建立资源配置优化机制 |
(四) 全面维护预算执行刚性 |
(五) 以削减行政成本为目的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 |
(六) 推进预算公开和预算透明度建设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税收征管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框架结构 |
1.4 论文预期的创新点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2 税收征管的一般理论框架 |
2.1 税收征管制度及其变迁 |
2.2 税收征管中的博弈与激励 |
3 纳税人的税收遵从与税务机关的税收服务 |
3.1 纳税人的税收遵从行为 |
3.2 税务机关的税收服务 |
3.3 纳税人权利保护 |
4 税收征管效率的决定与优化 |
4.1 税收征管成本 |
4.2 征收效率与税收流失 |
4.3 税收征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
5 税收不遵从的矫正:纳税检查 |
5.1 纳税检查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5.2 税务税收征管的权力制衡与纳税检查的相对独立 |
5.3 国外纳税检查的做法 |
5.4 我国纳税检查体制的构建----以武汉市国税局为例 |
5.5 我国纳税检查改革的路径 |
6 税收征管的技术因素 |
6.1 税收征管的技术手段支持----税收信息化 |
6.2 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冲击 |
7 税收征管的环境及其影响 |
7.1 税收征管的文化环境 |
7.2 税收征管的法律环境 |
8 中外税收征管制度变迁及特征 |
8.1 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管 |
8.2 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税收征管 |
8.3 借鉴和启示 |
8.4 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演进考察 |
9 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 |
9.1 税收征管目标及其内涵 |
9.2 我国税收征管问题成因分析 |
9.3 税收征管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税收专业化管理 |
9.4 基层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制度变迁的实际考察-以汉阳国税局为例 |
9.5 优化税收征管制度的个案分析—汉阳国税局零散税收的委托代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逻辑结构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税收征管的理论内涵 |
2.1.1 税收管理、税收征管和税务管理的概念辨析 |
2.1.2 对本文税收征管及其效率的理论界定 |
2.2 税收征管效率的系统理论构建 |
2.2.1 传统的税收征管系统及其局限性 |
2.2.2 系统论视角下的税收征管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构建 |
2.2.3 对税收征管系统的有效性控制 |
2.3 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理论及其选择 |
2.3.1 目前税收征管效率评价的常用方法及其局限性 |
2.3.2 本文所采用的 DEA 法及其优点 |
2.3.3 DEA 基本理论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制度性影响因素及其改革评析 |
3.1.1 税收专管员制度 |
3.1.2 征管查三分离的税收征管模式改革 |
3.1.3 税收征管效率评价制度改革 |
3.1.4 制度改革的成果及其问题 |
3.2 法律和技术性影响因素的完善与不足 |
3.2.1 税收征管法律体系全面完善 |
3.2.2 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
3.2.3 法律和技术性影响因素评析 |
3.3 指标性影响因素的选取及其拟合 |
3.3.1 模型选择 |
3.3.2 指标性影响因素对税收征管效率的拟合 |
3.3.3 经济学分析 |
3.4 指标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经济税源状况 |
3.4.2 机构设置状况 |
3.4.3 人员构成状况 |
3.4.4 税收征管成本状况 |
3.4.5 技术投入分析 |
3.5 各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比较分析 |
3.5.1 宏观税负水平分析 |
3.5.2 部门设置合理度有一定差距 |
3.5.3 人员配置不合理且业务素质较低 |
3.5.4 税收征管成本严重偏高 |
3.5.5 信息技术投入低且结构不合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税收征管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单输入输出的 DEA 有效性评价 |
4.1.1 税收征管的投入产出函数 |
4.1.2 多个 DMU 的投入产出可能集 |
4.1.3 对税收征管投入产出函数的讨论 |
4.1.4 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有效性及其特征 |
4.2 税收征管效率的 C~2GS~2模型及其改进 |
4.2.1 多输入多输出下税收征管投入产出可能集的构造 |
4.2.2 税收征管效率的 C~2GS~2模型及其前沿面上的投影 |
4.2.3 C~2GS~2模型对纯技术效率求解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
4.2.4 税收征管的狭义技术进步率 |
4.3 税收征管效率的 CR2模型及其改进 |
4.3.1 DEA 有效 C~2GS~2与 CR286 |
4.3.2 税收征管效率的 CR2模型及其锥性 |
4.3.3 税收征管最优效率评价指数 |
4.3.4 CR2模型求解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
4.3.5 税收征管的规模效率分析 |
4.4 税收征管效率的混合型 DEA 模型(M)建模 |
4.4.1 经典模型的锥性 |
4.4.2 混合型 DEA 模型及其扩展 |
4.4.3 使 DMU 变为 DEA 有效(M)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分析 |
5.1 模型分析指标体系 |
5.1.1 现行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5.1.2 指标设置原则 |
5.1.3 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础数据描述 |
5.2 数据处理及评价模型的应用 |
5.2.1 面板数据的录入 |
5.2.2 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处理 |
5.2.3 评价模型的应用 |
5.3 基于混合型 DEA 模型(M)的中国税收征管效率分析 |
5.3.1 各省市国税系统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分析 |
5.3.2 各省市地税系统税收征管效率的 DEA 分析 |
5.3.3 各省市动态税收征管效率的综合评价 |
5.4 DEA 结果的经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有效性改进 |
6.1 改变税收收入增长方式 |
6.2 加强经济税源管理 |
6.2.1 规范经济税源管理流程 |
6.2.2 建立经济税源综合治理的网络体系 |
6.2.3 强化经济税源管理的制度建设 |
6.3 改革机构设置体系 |
6.3.1 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 |
6.3.2 按实际状况合理设置税务机构 |
6.3.3 设立扁平化税收征管机构 |
6.4 改善人员状况 |
6.4.1 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素质 |
6.4.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6.4.3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6.5 降低征管成本 |
6.5.1 降低税收征管成本的税制优化 |
6.5.2 加强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成本意识 |
6.5.3 改善税务系统财务管理制度 |
6.5.4 强化税务稽查 |
6.5.5 完善税务代理制 |
6.6 优化技术投入 |
6.6.1 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整合 |
6.6.2 合理配置硬件资源 |
6.6.3 加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
6.6.4 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 |
6.6.5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之构建——以税权配置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央地之间分权:地方税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税基于央地分权而产生 |
1. 基于政治学的解读 |
2. 基于法学的解读 |
3. 基于经济学的解读 |
(二)地方税体系基于分税制而形成 |
1. 家产国家不可能形成地方税体系 |
2. 资产收益国家无真正的地方税体系 |
3. 税收国家有助地方税体系的形成 |
二、地方税权缺位:我国地方税体系的运行考察 |
(一)我国分税制下的地方税体系 |
1. 以税收收益权为标准划分税种,初步建立了地方的固定收入体系 |
2. 以税收征管权为标准,分设国、地税两套机构,地方税的征管归地方 |
3. 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基本没有税收立法权 |
(二)我国地方税的税种结构考察 |
1. 央地之间税种划分不科学 |
2. 地方税体系缺乏主体税种 |
(三)我国地方税规模的税权考量 |
三、税权合理配置: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保障 |
(一)税收收益权: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 |
1. 税收收益划分标准的传统理论 |
2.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理论突破 |
3. 地方税体系中税种的改革优化 |
4. 地方税收规模确定的基本问题 |
(二)税收立法权:地方税体系构建的补充条件 |
(三)税收征管权:地方税体系构建的重要条件 |
四、结语 |
(9)A县地税机关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1.1 企业的内部控制 |
1.2.1.2 政府的内部控制 |
1.2.1.3 税收执法风险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2.1 企业内部控制 |
1.2.2.2 政府内部控制 |
1.2.2.3 税务部门内部控制 |
1.2.2.4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淡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税收执法 |
2.2 税收执法风险 |
2.2.1 税收执法风险的含义 |
2.2.2 税收执法风险的特征 |
2.2.2.1 税收执法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
2.2.2.2 税收执法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
2.2.2.3 税收执法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
2.2.2.4 税收执法风险的可控制性 |
2.2.3 税收执法风险类型 |
2.2.3.1 组织收入类风险 |
2.2.3.2 征收管理类风险 |
2.2.3.3 税收政策类风险 |
2.2.3.4 税务稽查类风险 |
2.2.3.5 税收法制类风险 |
2.3 内部控制 |
2.3.1 内部控制的含义 |
2.3.2 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
2.3.3 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 |
2.3.3.1 全面性原则 |
2.3.3.2 重要性原则 |
2.3.3.3 制衡性原则 |
2.3.3.4 适应性原则 |
2.4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 |
2.4.1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含义 |
2.4.2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
2.4.3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要素 |
2.4.3.1 控制环境 |
2.4.3.2 风险评估 |
2.4.3.3 控制活动 |
2.4.3.4 信息与沟通 |
2.4.3.5 监督 |
2.4.4 内部控制在税收执法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
2.4.4.1 有利于推进税收执法的规范化 |
2.4.4.2 有利于提高税收执法工作质效 |
2.4.4.3 有利于加强税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权力制衡理论 |
第三章 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A县地税局概况 |
3.1.1 A县地税局组织框架 |
3.1.2 A县地税局职责范围 |
3.1.2.1 A县地方税务局的主要职责 |
3.1.2.2 A县地方税务局相关机构设置及基本职责 |
3.1.3 A县地税局主要税收业务 |
3.2 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现状 |
3.2.1 调查过程 |
3.2.1.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3.2.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1.3 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过程记录、访谈结果整理 |
3.2.2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3.2.1.1 问卷调查 |
3.2.1.2 访谈 |
3.2.3 基于调查结果的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现状 |
3.2.3.1 控制环境方面 |
3.2.3.2 风险评估方面 |
3.2.3.3 控制活动方面 |
3.2.3.4 信息与沟通方面 |
3.2.3.5 监督方面 |
3.3 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1 控制环境方面问题 |
3.3.1.1 权责分配不合理 |
3.3.1.2. 奖惩不尽合理 |
3.3.1.3 税收执法人员素质问题 |
3.3.2 风险评估方面问题 |
3.3.3 控制活动方面问题 |
3.3.3.1 业务流程衔接不完善 |
3.3.3.2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考核效果不佳 |
3.3.3.3 制度落实不到位 |
3.3.4 信息与沟通方面问题 |
3.3.4.1 内外部信息沟通不畅 |
3.3.4.2 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存储的隐患 |
3.3.4.3 信息技术与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无法有效融合 |
3.3.5 监督方面问题 |
3.4 A县地税局存在税收执法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
3.4.1 控制环境方面原因 |
3.4.1.1 税收执法岗责体系不健全 |
3.4.1.2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3.4.1.3 税收执法人员素质原因 |
3.4.2 风险评估方面原因 |
3.4.3 控制活动方面原因 |
3.4.3.1 管理流程制定不够细化优化 |
3.4.3.2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 |
3.4.3.3 制度落实反馈机制待完善 |
3.4.4 信息与沟通方面原因 |
3.4.4.1 综合治税没有取得成效 |
3.4.4.2 天灾人祸威胁网络和信息安全 |
3.4.4.3 金三系统不成熟,操作人员不熟练,外勤管理缺失 |
3.4.5 监督方面原因 |
3.4.5.1 缺乏长效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 |
3.4.5.2 内部监察缺乏独立性 |
3.4.5.3 监督形式单一,缺乏外部监督合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对策 |
4.1 文献研究借鉴其他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成功经验 |
4.1.1 山东淄博地税局推广应用廉政风险防控平台 |
4.1.2 山东枣庄国税局预警式内部控制体系 |
4.1.3 香港税务机关设立独立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 |
4.1.4 借鉴启示 |
4.2 访谈法借鉴本省其他基层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先进做法 |
4.2.1 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过程记录、访谈结果整理 |
4.2.2 基于访谈结果的各基层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先进做法 |
4.2.3 借鉴启示 |
4.3 优化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对策 |
4.3.1 控制环境方面对策 |
4.3.1.1 健全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岗责体系 |
4.3.1.2 完善奖惩机制,强化激励手段 |
4.3.1.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干部素质 |
4.3.2 风险评估方面对策 |
4.3.3 控制活动方面对策 |
4.3.3.1 规范税收执法管理流程 |
4.3.3.2 确定科学的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绩效评价考核指标 |
4.3.3.3 完善制度落实反馈机制 |
4.3.4 信息与沟通方面对策 |
4.3.4.1 落实协税护税体系 |
4.3.4.2 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4.3.4.3 推行信息化建设痕迹化管理 |
4.3.5 监督方面对策 |
4.3.5.1 健全长效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 |
4.3.5.2 设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构 |
4.3.5.3 拓宽外部监督渠道 |
4.3.5.4 建立有效的监督整改落实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县地税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保障机制 |
5.1 加强组织领导 |
5.2 抓好贯彻落实 |
5.3 强化监督检查 |
5.4 深入宣传教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A县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A县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内部控制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工作优秀经验的调查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 ——以施甸县国家税务局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实践与研究 |
1.2.2 国内实践与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
2.1.2 服务型税务机关理论 |
2.1.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 |
2.1.4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
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2.1 第三方涉税信息 |
2.2.2“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 |
2.2.3“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税收工作的意义 |
3.施甸国税信息化发展过程和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应用 |
3.1 信息化发展历程 |
3.1.1 局域网阶段 |
3.1.2 介质申报阶段 |
3.1.3 网上报税阶段 |
3.1.4 电子缴税阶段 |
3.1.5 金税三期阶段 |
3.2 施甸国税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与分析 |
3.2.1 施甸国税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规章制度 |
3.2.2 施甸国税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 |
3.2.3 施甸国税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应用实例 |
3.3 施甸国税第三方涉税信息实施效果 |
3.3.1 强化税收风险监控效果 |
3.3.2 多方协作加强税务稽查 |
3.3.3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
4.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信息不全面不稳定 |
4.1.1 法律支撑不够 ,部门间不统一 |
4.1.2 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
4.2 信息应用效果不明显 |
4.2.1 第三方涉税信息需求不匹配 |
4.2.2 第三方涉税信息使用效率不高 |
4.3 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缺失 |
4.3.1 税务干部信息化意识不足 |
4.3.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
4.4 施甸国税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问题的产生原因 |
4.4.1 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缺乏制度保障 |
4.4.2 保障平台未搭建,交换效率不高 |
4.4.3 政府“大数据”意识 ,信息共享力度不够 |
4.4.4 政府投入不够,缺乏技术支持 |
4.4.5 国税部门不重视第三方涉税信息复合型人才培养,缺乏团队支持 |
5.国内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与经验启示 |
5.1 北京市国税局依托信息化技术提档升级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
5.2 以信息化引领创新减轻纳税人负担,深圳市地税局委托代征全面实现信息化 |
5.3 甘肃省国税局探索应用内控管理辅助平台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建设 |
5.4 国内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6.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分析应用的对策建议 |
6.1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税收管理启示 |
6.2 加强组织制度和部门协调 |
6.2.1 建立健全制度办法 |
6.2.2 突出政府强势领导,多部门协调工作 |
6.3 转变观念和加强认识 |
6.3.1 树立税收信息化理念和参与意识 |
6.4 加强队伍培养 |
6.4.1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复合型人才 |
6.4.2 推进扁平化组织管理 |
6.5 强化组织管理,完善技术体系 |
6.5.1 改进工作机制,提升分析水平 |
6.5.2 完善绩效评估,增强人才激励 |
6.6 创新服务理念,探索市场化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2]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研究[D]. 王一棠. 吉林大学, 2020(08)
- [3]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4]国地税机构合并下的税务部门预算管理体制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刘康健. 厦门大学, 2018(02)
- [5]我国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 胡建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6]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D]. 姜铭. 燕山大学, 2012(10)
- [7]谁是国税局代征地方财政收入的审计主体?[J]. 辽宁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5(01)
- [8]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之构建——以税权配置为视角[J]. 陈少英. 清华法学, 2014(05)
- [9]A县地税机关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研究[D]. 黄麒.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研究 ——以施甸县国家税务局为个案[D]. 杨改兰.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