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三主”教学思想侧重培养实际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云[1](2022)在《基于“让学引思”教学主张的“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我校在盐城市"让学引思"主题课改基础上,逐步深化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切合我校课改实践的校本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致力倡导,我们将这一成果概括为"一问二自三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王雪晴[2](2021)在《基于钱梦龙导读法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宇情[3](2021)在《“主问题”设计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张建盼[4](2021)在《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开展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调查》文中认为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范畴,一种教育实践,曾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对于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劳动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劳动教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学校或被完全忽视,或被“束之高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等有关部门逐渐提高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提出一系列要求和指示。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和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一股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潮,吹响了劳动教育回归的号角。那么,现实中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究竟如何,是否满足了政策要求,是否实现了应有的育人价值,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立足实践,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当下初中劳动教育开展的现状,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劳动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自编的《初中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以成都市T中学7-9年级共计个6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该校劳动教育整体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自编的访谈提纲,对该校副校长、德育负责人、劳动教育老师、其它科任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此外,通过观察法直观了解了该校的劳动教育设备设施以及上课过程。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学校劳动教育整体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悲观,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逐渐得到了大多数教育主体的认可,劳动教育相关实践活动也在不断探索推进中。但与此同时,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诸如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入、课程地位不高,课程体系不完善、过程缺乏教育引导、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后,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对策:深化劳动教育价值认识;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设计;注重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教育引导;健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以期提升劳动教育开展成效。
张伟伟[5](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策实践活动中创造和运用的方法系统。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形成过程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生成根基,在文化滋养、理论积淀、实践基础和个人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生成,是一种复合式创新的产物。从构成要素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子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系统。从构成机理来看,子方法与子方法相互联系、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相互依存、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相互作用,使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从实践运用来看,子方法的基本要求、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体系,价值前提、价值内容、价值实现、价值评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体系。
李月梅[6](2021)在《“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依托建构主义和问题教学理论,通过“问题—活动—提升—运用”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核心素养的一种更加成熟的问题教学模式。本研究尝试探究“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主要研究如何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问题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主问题引领式教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阐释和说明,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价值,为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奠定基础。第二,整合问题教学、建构主义、核心素养教育三种教育理论,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高中物理教学的原则、实施路径、评价以及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依据教育评价理论,制定了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方案。第三,分析了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实验教学的特点,依据“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制定了概念、规律、实验三个高中物理课型的教学流程;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高中物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课题,编写了教学设计,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评价。本研究的结论:综合教学设计评价量表对教学设计案例的量化评价分析,以及评价者和笔者对各个教学设计做出的质性评价分析表明,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性;其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吕春宇[7](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李静[8](2021)在《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学科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语文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育人成才”“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挑战性。钱梦龙与蔡澄清的教学主要以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承担教学重任、获得专业成长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为“导读派”的代表,钱梦龙和蔡澄清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与“点拨教学法”。他们的教学方法都以“启发诱导”为主,在循循善诱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强调“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设置灵活实用的训练方式,并且注重养成学生积累的习惯。他们的课堂宽松民主,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鼓励和启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钱梦龙和蔡澄清的语文教学为重点,分三章探讨他们的教学思想及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一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主要概述两位老师的教育思想,从形成历程和内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遵循“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在继承发展中与时俱进。第二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从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教学方法、训练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归纳比较。在他们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将“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他们的教学强调“训练”,“以训练为主线”代替以“讲”为主的课堂。在教学中以鼓励、唤醒为主,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并对考试制度进行建设性的探索、改革和总结。第三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两位老师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汲取经验,学习他们对语文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与做法,借鉴他们在教材、学情、教学反思、课堂提问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中好的做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语部分对钱梦龙与蔡澄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进行总结,对语文教育教学作出展望。
林雨艺[9](2021)在《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诸多不足。钱梦龙的课堂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界负有盛名,因而本论文以钱梦龙课例为研究对象,以Qu:est的问题设计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钱梦龙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研究钱梦龙的问题设计艺术。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钱梦龙阅读教学思想及其Qu:est问题设计框架。钱梦龙的阅读教学思想包括导读法、“三主三式”及阅读教学流程。Qu:est的问题设计框架分为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和学生自主提问三部分,核心问题分为收集类、搭桥类和锚定类三种;加工性问题分为重新聚焦、解释性、验证性、限定焦点、支持性和重新直接询问六种。第二部分分析钱梦龙核心问题设计艺术。运用课例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提炼出钱梦龙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体现在:收集类核心问题还原细腻、充分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搭桥类核心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拓宽对照的深度和广度;锚定类核心问题中学生能够自主概括。第三部分分析钱梦龙加工性问题的特点,运用数量统计和课例研究法,提炼出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设计艺术体现在:加工性问题的数量多;类型多;限定焦点和重新聚焦问题的焦点意识突出;问题难度逐渐降低;限定焦点、解释性、验证性问题的灵活组合。第四部分从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和激发学生自主提问三个方面总结钱梦龙的问题设计智慧,钱梦龙在核心问题和加工性问题设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提问,体现在:准确把握学情、贴近学生生活、借助可视化工具和培养课后整理问题的能力。
李桦桦[10](2021)在《新时代强化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发展中延续和积淀的精神文化财富,它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持续稳定与国家繁荣发展的精神基石,更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既处于求知的美好而关键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形塑的“拔节孕穗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在助推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承担着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现阶段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也意味着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显着的时代性、紧迫性与战略性。所以,需要深入调查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育现状,剖析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探寻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优化对策。笔者以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点,除第一章绪论外,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该部分主要明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明确了新时代强化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即培养爱国情感的激励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家国共同体的凝聚作用。第二部分,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问题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探寻了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具时代性、教育方式日益多样化、教育载体更加多元化。探究了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中生理解与践行爱国主义稚嫩性、家庭教育偏重实用性、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错位问题突出、社会环境影响多重性。针对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出四方面的主客观因素:不能轻视高中生自身认识心理与能力的局限性,也不能无视家庭教育的偏差性,不能看淡学校教育功利性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三部分,探寻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针对前文论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探寻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对策。具体包括引导自我教育、筑牢爱国主义根基;用好家庭教育、耕植爱国主义沃土;盘活学校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社会教育、营造爱国主义氛围,以切实提升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提高爱国主义实践成效。
二、贯彻“三主”教学思想侧重培养实际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三主”教学思想侧重培养实际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让学引思”教学主张的“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 |
二、“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提出原因 |
1. 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生态。 |
2.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3.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
三、“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实施途径 |
四、“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教学策略 |
1.“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构建动态生长的“生态场”。 |
2.“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
3.“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模式寻求确立整体统一的教学目标。 |
4.“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设开放真实的教学过程。 |
5.“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构建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
6.“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模式重视体验探究式的学生课前预习。 |
五、实施“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具体成果和困惑 |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2.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
(4)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开展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劳动 |
1.4.2 劳动教育 |
1.5 文献综述 |
1.5.1 对劳动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1.5.2 对劳动教育价值的相关研究 |
1.5.3 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1.5.4 劳动教育实施的相关研究 |
1.5.5 劳动教育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 |
1.5.6 相关研究评论 |
1.6 理论基础 |
1.6.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6.2 马克思关于劳动的有关学说 |
1.7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2 T中学劳动教育开展现状的调查 |
2.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1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2.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2.1.3 访谈情况说明 |
2.2 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对劳动教育认识情况的调查 |
2.2.2 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的调查 |
2.2.3 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 |
2.2.4 对劳动教育保障机制的调查 |
2.2.5 对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调查 |
3 T中学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对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认识不到位 |
3.2 课程总体地位不高,内容设计不科学 |
3.3 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教育引导 |
3.4 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保障 |
4 提升初中劳动教育开展成效的对策 |
4.1 深化劳动教育价值认识 |
4.2 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设计 |
4.3 注重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教育引导 |
4.4 健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有待拓展之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1.3.2 现代决策理论 |
1.3.3 现代思维科学和现代系统论 |
1.3.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和生成根基 |
2.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 |
2.1.1 方法、思维和决策 |
2.1.2 决策思维方法 |
2.1.3 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 |
2.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生成根基 |
2.2.1 文化滋养 |
2.2.2 理论积淀 |
2.2.3 实践基础 |
2.2.4 个人条件 |
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要素 |
3.1 战略思维方法 |
3.1.1 战略思维方法是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 |
3.1.2 何谓战略思维方法 |
3.1.3 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2 创新思维方法 |
3.2.1 创新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决策的必然要求 |
3.2.2 何谓创新思维方法 |
3.2.3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3 辩证思维方法 |
3.3.1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 |
3.3.2 何谓辩证思维方法 |
3.3.3 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4 法治思维方法 |
3.4.1 法治思维是依法决策的必然要求 |
3.4.2 何谓法治思维方法 |
3.4.3 法治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5 底线思维方法 |
3.5.1 底线思维方法是风险决策的必然要求 |
3.5.2 何谓底线思维方法 |
3.5.3 底线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机理 |
4.1 子方法与子方法的相互联系 |
4.1.1 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
4.1.2 现实依据: 决策活动类型的统一性 |
4.1.3 具体内容: 通过不同中介实现联系 |
4.1.4 模型呈现: 直观把握联系方式和内容 |
4.2 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的相互依存 |
4.2.1 子方法制约着方法系统 |
4.2.2 方法系统主导着子方法 |
4.3 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1 方法系统的环境 |
4.3.2 相互作用的条件与中介 |
4.3.3 系统环境影响着方法系统 |
4.3.4 方法系统改变着系统环境 |
4.3.5 方法系统的演化 |
5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实践运用 |
5.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5.1.1 分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依据 |
5.1.2 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
5.1.3 谋划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
5.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 |
5.2.1 运用子方法的基本要求 |
5.2.2 运用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 |
5.2.3 坚持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 |
5.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 |
5.3.1 价值前提: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 |
5.3.2 价值内容:对不同主体的具体价值 |
5.3.3 价值实现: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 |
5.3.4 价值评价:方法系统不是万能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
二、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问题与主问题 |
二、 “问题引领式”教学 |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 |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体系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问题教学理论 |
三、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
第三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
一、以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作为主问题 |
二、主张教师在后的课堂教学 |
三、将生成和再创造作为学习发生的标志 |
第四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究 |
一、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主线 |
三、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 |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五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
第三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问题情境性和导学原则 |
二、学习深度性原则 |
三、教学有效性原则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流程 |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
第三节 主问题的设计 |
一、主问题设计遵循的原则 |
(一)主问题应具有主导性 |
(二)主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
(三)主问题应具有整体性 |
二、主问题设计的方法 |
(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 |
(二)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
(三)依据学生实际设计主问题 |
(四)依据原始物理问题设计主问题 |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
一、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
二、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 |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
(二)评价工具及分析 |
(三)评价者 |
第四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
第一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
一、物理概念教学流程 |
二、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 |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
三、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的评价 |
(一)量化评价 |
(二)质性评价 |
第二节 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
一、物理规律教学流程 |
二、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
(四)根据课堂反馈反思教学设计 |
三、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的评价 |
(一)量化评价 |
(二)质性评价 |
第三节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
一、物理实验教学流程 |
二、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
三、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的评价 |
(一)量化评价 |
(二)质性评价 |
第五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不能止步 |
二、“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TDES评价指标及详细说明 |
附录B CTDES评分细则举例 |
附录C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
附录D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
附录E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
附录F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
第一节 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思想的形成 |
二、“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的内涵 |
第二节 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
一、蔡澄清点拨教学法形成 |
二、“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内涵 |
第三节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比较 |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 |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二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 |
第一节 因势利导,启发教学——语文教学方法比较 |
一、钱梦龙善用导读法 |
二、蔡澄清长于点拨教学法 |
三、二者教学方法的比较 |
第二节 练习迁移,深化提高——语文训练比较 |
一、钱梦龙以“学生自能读书”为目的 |
二、蔡澄清以“总结提升”为目的 |
三、二者教学训练比较 |
第三节 激励启发,综合考查——语文教学评价比较 |
一、钱梦龙教学评价以鼓励、唤醒为主 |
二、蔡澄清教学评价以双向反馈、点拨归纳为主 |
三、二者教学评价的比较 |
第三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博学慎思——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教材分析能力 |
二、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
第二节 授业解惑——教学方法创新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
一、教师要提问有方,理答有法 |
二、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实践 |
三、教师要注重反思,促进自身成长 |
第三节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二、教导学生合作学习 |
三、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钱梦龙阅读教学思想及Qu:est问题设计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钱梦龙阅读教学思想概述 |
一、“三主”纲领 |
二、“三式”课型 |
三、五步阅读教学流程 |
第二节 Qu:est问题设计框架 |
一、Qu:est问题设计理论简介 |
二、Qu:est的问题设计框架 |
第三节 钱梦龙阅读教学课例简介 |
一、什么是课例 |
二、钱梦龙阅读教学课例介绍 |
第二章 钱梦龙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研究 |
第一节 钱梦龙收集类核心问题设计艺术 |
一、收集类核心问题的内涵 |
二、收集类核心问题的分类 |
三、钱梦龙收集类核心问题的设计艺术——以《惠崇〈春江晚景〉》为例 |
第二节 钱梦龙搭桥类核心问题设计艺术 |
一、搭桥类核心问题的内涵 |
二、搭桥类核心问题的分类 |
三、钱梦龙搭桥类核心问题的设计艺术——以《故乡》为例 |
第三节 钱梦龙锚定类核心问题设计艺术 |
一、锚定类核心问题的内涵 |
二、锚定类核心问题的分类 |
三、钱梦龙锚定类核心问题的设计艺术——以《中国石拱桥》为例 |
第三章 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设计艺术研究 |
第一节 什么是加工性问题 |
一、加工性问题的定义 |
二、加工性问题的类型 |
第二节 钱梦龙加工性问题的运用分析 |
一、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运用统计 |
二、钱梦龙加工性问题的设计艺术 |
第四章 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的启示 |
第一节 钱梦龙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启示 |
一、循序渐进的核心问题 |
二、精炼的核心问题 |
三、侧重思维的训练与发展 |
第二节 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设计艺术的启示 |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 |
二、减少封闭式加工性问题的使用 |
三、巧妙组合加工性问题 |
第三节 钱梦龙激发学生自主提问的启示 |
一、学情的准确掌握 |
二、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 |
三、借助可视化工具 |
四、培养课后整理问题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时代强化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述 |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内涵 |
(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特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
三、新时代强化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
(一)培养爱国情感的激励作用 |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三)树立家国共同体的凝聚作用 |
第三章 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问题调研 |
一、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调查介绍 |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二)调查样本分析 |
(三)调查内容结果分析 |
二、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就展现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具时代性 |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日益多样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更加多元化 |
三、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列举 |
(一)高中生理解和践行爱国主义稚嫩化 |
(二)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与方式上偏实用主义 |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错位问题突出 |
(四)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度 |
四、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高中生认知水平的影响 |
(二)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无用论”思想 |
(三)学校教育的功利性降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
(四)社会层面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强化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
一、立足点:引导自我教育,筑牢爱国主义根基 |
(一)加强“四史”学习 |
(二)增强爱国主义理性认知与深厚情感 |
(三)立足自我落实爱国主义行动 |
二、着力点:用好家庭教育,耕植爱国主义沃土 |
(一)做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身边榜样 |
(二)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家庭环境 |
(三)自觉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家校互动活动 |
三、主阵地:盘活学校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一)发挥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二)增强学校党团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力 |
(三)激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效 |
(四)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 |
四、防火墙:加强社会教育,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
(一)掌握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权 |
(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媒体的引导力 |
(三)增强社会教育的爱国主义价值引领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
附录 B《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贯彻“三主”教学思想侧重培养实际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让学引思”教学主张的“一问二自三主”课堂教学原则及模式研究[J]. 张彩云. 学苑教育, 2022(02)
- [2]基于钱梦龙导读法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研究[D]. 王雪晴. 西南大学, 2021
- [3]“主问题”设计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改进策略研究[D]. 刘宇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开展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调查[D]. 张建盼.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D]. 张伟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11)
- [6]“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李月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D]. 李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研究[D]. 林雨艺.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10]新时代强化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D]. 李桦桦.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