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一、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录像电视两面夹击(论文文献综述)

焦玲玲[1](2015)在《对百年印度电影的国内相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1913年5月3日,印度电影之父顿迪拉吉·高文德·巴尔吉执导的印度第一部默片长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上映,由此,印度电影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相对于印度电影的高产,中国大陆对其关注度,除20多年前的《大篷车》和《流浪者》外,要数近期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了。而相关的专着和论文则更少。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国内有关印度电影的研究现状,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王安平[2](1990)在《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录像电视两面夹击》文中研究说明 长期以来,印度堪称亚洲电影王国。每年约生产八百多部电影。其中一百五十部是受观众欢迎和有利可图的印地语片。一有新片上映,上百万影迷便涌入影院争相一睹为快。但是,最近以来这一可喜的景象消失了。印度的电影业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危机。吉特·安达拉和丽茜·卡波这样的大明星过去曾同时拍摄几部影片。现在他们常常在国外渡很长时间的假。数月前还很难在孟买找到一个有空的摄影棚。现在,一些制片人能够任意选择他们所中意的摄影棚。印度电影发行协会过去每月提供资金发行一部影片。目前,他们一年才发行一——二部片子。大批尚未公映或没有摄制完成的影片因无利可图而束置高阁。八九年头三个月,所上映的三十九部影片中只有四部印地语片。与前十年相比,其数量减少了五十%。造成上述惨象的原因是录像业的蓬勃发展。印度现有十万家录像商店。录像机已成为中产阶级家庭和富裕农村地区村民的实际需要。同时,还有十万家为买不起录像机的人而建立的小型半合法的录像影院。每家这类影院拥有一架电视机和一台录像机。这些影院日夜开放,映出取新的电影录像。同一星期正在正规影院上映的影片录像在那里经常可见。录像业的发展意味着大型影院的死亡。电影院曾经是印度文化的神殿。过去,影迷们在画着紧握拳头的英雄和西他(一种类似吉他的印度民族乐器)的巨

杨国柱[3](2016)在《“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如何在美术馆中欣赏一件录像艺术作品?藉此问题,本论文在“情动力”(affect)的视域下,探究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的表现与观看/感知机制。总体来说,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何谓“情动力”(affect)?——作为研究工具的理论范式转向。当代艺术领域,新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与之对应的,理论研究与分析范式也必须发生必要之转圜。“情动力”概念源自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原指“事物层面的身体反应”,与人的一般情感相对立。德勒兹进一步指出情动力不表示个人的感受,它脱离任何表达的主体,是一种前个体的强烈程度,并与来自身体的经验阶段的过程相关。情动力是身体中通过与另一个“身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修改或变化:提高或降低身体的活性力量。近年来批判理论的“情动力转向”,将情动力作为理解经验领域(包括身体的经验)的一种方法,旨在超越再现(基于修辞学与符号学)这一范式,尤其是“情动力”在身体角度的概念化——身体进行感应(affect)和被感应(affected)的能力,或指身体之行动能力的增强或减弱。二、何谓“录像艺术”?——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再阐释。从1988年张培力创作的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30×30》开始至今,这一新兴艺术业已有了近30载的发展历史。本文认为,中国录像艺术是一种以“电视、录像、视频”为核心媒介载体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对录像艺术这一概念的界定与重新阐释,兼及作为装置/屏幕的物之维度与作为影像的内容-表达维度,一体两面、互为褶皱,生成为一种新艺术样式之概念。三、如何在“情动力”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录像艺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共振”(résonance)。根本说来,情动力与录像艺术之间并非简单的理论与对象的对位,而是一种“往返”关系:从具体作品的分类分析到抽绎出来作为本体论的“情动力”,同时又通过本体论的“情动力”来重新切入具体作品。在二者间的螺旋廻荡中,他们彼此构成一种不可替代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具体从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方面,在影像内容-表达层面,分析“情动力”美学视域下的“影像本体”。影像在德勒兹的整个艺术分析中具有最高位阶,它不同于其它所有艺术样式,同时它与”情动力”之间的关系也最为复杂。结合录像艺术自身在影像表达上的特点,这一部分又分为五个面向:1.表演作为情动力的“表现-事件”,身体的“力”在本体论层面上等同于表演、动作或事件;2.纯粹抽象影像中的非人称观看,通过生成-不可感知,捕捉抽象影像;3.动画录像艺术中的情动力表现,截取了三位代表性的动画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加以分析;4.声音与情动力之关系:声音首先获得一种独立性,在情动力视野下声音的连续体变为一个“无器官的身体”;5.情动力的“加幂”:多屏幕间影像的情动力强度叠加。第二方面,通过屏幕与装置维度,分析作为“物”之层面的艺术作品与”情动力”之关系,并得以重新审视其背后所蕴含的观看/感知机制的深刻转变。在这一维度之中,又可分为四部分:1.多屏影像中的装置时间——将时间作为一种富于变化的材质来使用,在此之下观看者变成了“游牧”的观众;2.与屏幕相关的录像装置艺术,意在着重凸显媒介自身的物质性;3.交互界面的屏幕观看,一种交互性主体;4.数码计算机屏幕,观众通过远程监控/遥控,存在于“后笛卡尔”的赛博时空中。“情动力”视域下的中国录像艺术的新形象——作为美学部署(dispositif)的“装置-影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感知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它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过于形式化、内在意义的缺失、艺术创作远离生活等。中国录像艺术需要从现实出发,并在传统艺术思维中汲取营养。只有遵循当下审美潮流、审美亮点,录像艺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最终,本文认为:“情动力”视域下的中国录像艺术就是“以身为目”——通过身体的“感-动”(percept-affect),生成-难以感知,进而揭橥“不可见之物”。“以身为目”,就是放弃视觉中心主义,让身体变成一个感觉的“无器官身体”。传统的艺术认知总是以一种主客二分的角度来思考美学问题,我们的感官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只是用来接收外界信息、表象外部世界的通道而已。我们要超越表象/再现,摒弃主客体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让艺术释放出其差异性元素,而这一切,都与“情动力”相关,”思维-意象”(pensée-image)便从这里重新起航。

李晓灵[4](2008)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影响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而电影则是软实力国际竞争的重要文化符号。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与强化既是中国文化界首当其冲的时代命题,亦是新世纪中国崛起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所在。本论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着重论证了电影是中国软实力国际竞争的重要文化符号的命题,为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具体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第一章意在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体系。当下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虽成绩不凡,但多散论,偏重产业,而且以偏概全,有待于完善。这即是本研究的文化背景。本文以1979年—2006年的中国大陆电影为研究对象,意在以建构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类地球结构模式”为中心,进行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此模式将电影作品、电影制作者、电影受众、电影文化语境以及其它因素为主体的中国电影软实力定义为内核圈层,把电影产业、电影管理体制、电影国际获奖以及其它因素为主体的中国电影硬实力隐喻为外核圈层,以电影国际获奖、票房收益、后产品收入、上座率、电影的整体获利等显性因素作为地壳圈层,以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整体态势为外部文化生态,构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为作用、互相转化的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为本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模式。第二章从中国电影软实力和中国电影硬实力两方面介绍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基本状况,为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评估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优势。在中国电影软实力方面,电影作品民族文化资源的雄浑独步与武侠电影类型的飘逸拔群,电影导演和影星的国际化趋势,电影受众潜在数量巨大,文化语境的民族化立场与国际化趋向,都是中国电影至关重要的强力因素;而在中国电影硬实力方面,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又为世界影坛刮起实力强劲的“中国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新时期以来长期不懈探索的结果,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第四章主要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劣势。民族价值追求和文化精神显现的虚空、电影类型的单一和稚弱、叙事的乏力以及对文学的疏离等导致了中国电影作品精神内涵和艺术水准的低迷与苍白。同时,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太少,电影受众实际数量畸弱和对中国电影认可度低下,以及全球化浪潮中后殖民理论电影批评的保守与激进,都形成了中国电影软实力的羁绊和贫弱。而电影产业的孱弱与管理体制的僵化保守又是中国电影硬实力软肋所在。第五章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强化策略及展望。本文认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在近30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和迅速提升,中国电影业已成为世界电影中的一支生力军。但和世界电影强国相比,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依然积弱不强,与中国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因此,繁荣中国电影业,提升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传播中国文化,强化中国软实力,依然是中国电影新世纪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新的世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电影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锤炼和提升,积极建构并强化以华语为共同文化符号体系和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思想核心的“大中华电影圈”,倡导并巩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具有东方文明气质的“泛亚洲电影圈”,在此基础上,强化“大中华电影圈”和“泛亚洲电影圈”的汇合,并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积极学习西方电影强国的成功经验,在开拓创新中以全球化视野和世界眼光来促进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的价值在于建构了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类地球结构模式”,同时提出了构建并强化“大中华电影圈”和“泛亚洲电影圈”,在文化的充分交汇中提升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强调中国电影与美韩日国电影的对比,以及对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的应用,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华霞虹[5](2007)在《消融与转变 ——消费文化中的建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视为当代建筑发展的背景,通过剖析消费文化原理来分析建筑实践并总结其发展规律。消融与转变既是消费文化的特性,也是消费文化语境中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向。今天,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社会区分的依据。所有的物质文化产品都转变为消费对象。文化艺术实践与经济生活、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融:一方面,出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文化艺术实践中充满了资本和权力的斗争。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关于建筑的一切——建筑物、建筑师、建筑影像、建筑理论等都成为消费对象,它们遵循消费逻辑而不是自律原则。建筑成为符号资本,旨在创造财富。确定的价值体系不再有效,建筑的目的不是满足功能而是制造差异。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消融了,旧有的等级关系被颠覆,时尚更替成为新的伦理。消费文化中的建筑趋向开放、灵活、流动、短暂和多元。中国的文化和建筑状况是消费社会的特例,也是全球性消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消费主义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中国当代建筑具有时空高度压缩,极为混杂、片断的特点。一方面,执着于数量、规模和速度,旨在营造一个“物质乌托邦”,另一方面是快速制造差异,追求新奇和震撼,以优势文化为导向,显示了强烈的身份焦虑。消费文化中建筑的发展契机主要在于双向的非物质化:生产方面,运用文化符号和电子影像建构空间,在扩大消费的同时减少资源耗费;消费方面,从使用转向体验,使建筑成为激发、丰富人类知觉和情感的媒介。

陈静静[6](2015)在《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经民国发端,共和国建国后放映网的铺开及“十七年”的政治规训文化启蒙,八十年代的商业萌动,九十年代的没落、挣扎及遗忘,到新世纪重新发现乡村,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历经了几番变革。在制度的断续之中,我们试图去寻找这种乡村电影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逻辑。论文以新制度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运用诺斯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制度变迁模型,对康区电影放映制度变迁,尤其是国家在其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诺斯的国家理论、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和晚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我认为,流动电影应被还置于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予以考量。论文认为,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三个建制性过程,即意识形态,乡村控制及民族主义相互勾连,构成了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确立及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论文在对康区近四十位不同代际放映员的访谈资料基础上,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和塞托的实践理论,在呈现电影放映员的代际更迭和职业身份变迁的基础上,对电影放映员在制度变迁中的位置、群体命运和抵抗策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文结合历史资料、受众访谈和跟随放映队巡回放映的场景描摹,通过与影院放映体验之比较,考察流动电影进入康区后,康区受众的观影实践及其意义。分析在多元化的媒介图景及其允诺的消费者主权下,这种国家主导下的流动电影放映,其话语及实践获得了康区受众怎样的回应。论文以“技术一政治”的视角,分析了受众对电影作为“现代文明”表征的体验及其型塑的意义阐释框架。最后,我以一个藏族村庄为个案,分析产生以上观影实践的社会语境的变化。通过将电影置于作为整体的受众及其传播行为的一部分,论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媒介技术如何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并对权力在结构中的流动产生何种影响。要之,流动电影放映实践体现出一种权力在国家-放映员-受众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包括了规训和控制,也包括了身体的或思想的抵抗战术,这种流动和作为媒介技术和视觉艺术的电影特质共同参与了流动电影放映性质的界定。

阎怀兰[7](2016)在《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文中指出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其中包括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形象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形象是人类生活图景的转换,文学形象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是希望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窥探媒介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要考量的是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与媒介发生联系的那天起,人们包括媒介从业者及其建立的媒介组织就千方百计地寻求媒介的更新来推进文学的变化。符号性的艺术媒介和物质材料性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文学的组成因素,媒介因素是文学的形式性物质性因素,媒介因素的变化引发了文学的变化,包括文学形象的变化。文学及其要素在媒介施压下发生变形,而文学也借媒介之力顺势而变。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最终要探究的是人类的生活现状和可能。媒介是工具是人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媒介是人身体的工具性的延伸,是人的生存所凭借的物质性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必须借助媒介进行。文学形象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幻象,是相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人的精神意义性的延伸。人类在寻求自我发展时,身体和精神的延伸是同步进行的,这必然要求媒介和文学、文学形象的同步发展,由此,媒介与文学形象既是人类生活的身体现状和精神现状,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趋势也是人类的生活可能性。“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之意义最终在此。引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厘清媒介和文学形象的涵义。接着从国内外媒介研究和文学形象研究的现状,来阐释对“文学形象的媒介”做研究,或者说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学形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厘清“文学形象的媒介”的具体所指,从低到高、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语言符号媒介、物质材料媒介、传播者媒介、艺术品媒介和物质商品媒介。第一章是分析文学形象与单一性语言媒介的关系。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语言符号媒介(或称为语言符号、艺术媒介)、物质传播媒介(或称为物质材料、传播媒介)、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四个层次。语言是文学及其形象的符号媒介、艺术媒介。语言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化,文学语言构成片段化的语象,语象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在语象中扩展延伸形成文学形象体系。语言作为文学形象的媒介,决定了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内视性、想象性、间接性的幻象。接着把文学的语言媒介分为口头言语媒介和书面文字媒介,着重分析语言媒介以及承载口语和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了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具体形态。第二章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分析文学形象与语言、图像等多重媒介的关系,语言符号是文学形象的本质性艺术媒介,图像是文学形象的辅助性艺术媒介。文学形象作为人们心理意识中的幻象,其形态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扩展:图像媒介可以将文学形象的语象形态扩展为图像形象,运动的图像媒介将文学形象进而扩展为影像形象,由此,从语言符号到图像符号媒介构建的文学形象,就呈现为从语象到图像、影像的转变,是形象从内心可感转向了感官可视。文学形象的生成是一个从创作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动态有机过程。文学的媒介化的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媒介化,是文学形象在新传播媒介的繁殖,是文学形象通过图像等符号的形态扩展。文学形象的增殖以文化产品的利益追逐为目标在媒介融合中跑马圈地。第三章是探究媒介对文学形象的作用机制。现实中媒介和媒介生活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文学形象生产的直接动力。媒介的变化来自于媒介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化影响了文学及其形象的形态。传播者媒介作为文学形象的第三层媒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秉持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策划操作文学形象的生产。市场机制中,传播者的媒介组织遵循着资本增殖的逻辑,不仅操纵着文学生产,还不断地将文学媒介化,以文学形象为核心开发文学形象在广播、电影、电视、表演等文化产品中的市场价值,还以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延伸出的可视性艺术形象为形象原型生产出物质商品,进而使文学形象媒介化。总而言之,文学形象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图画,被语言、图像等符号化为人类的心理图画,最终又商品化为人类的现实生活物品,文学形象显示了作为审美幻象的生产力。

程雪峰[8](2005)在《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战后,美国的霸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更表现在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全球的影响和渗透上。确切地说, 表现在美国“软权力”的扩张上。软霸权已成为时代的“焦点”,而其背后传播霸权的推力也彰显出战略价值。本文通过对美国“软权力”、媒介垄断及文化渗透等方面的论述,建立起对美国传播霸权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美国传播霸权的效能。本文指出,20 世纪末以来,美国在全球形成了庞大的传播体系,信息文化单向流动的问题愈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信息主权和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对于中国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应变被动守为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对外信息文化的传播力度。

尹辉[9](2015)在《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在两百多年间成为最复杂的概念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以理论化形态存在的思想观念体系,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心理等感性形式。安全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是指主体不受内外威胁的客观状态。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制度对立斗争的过程中,它是指一国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影响力,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从而实现国家稳定、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考察国家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它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其它内容关系密切,特别是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具有内在的关联。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安全,体现为人们对于主导意识形态内在价值主张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意识形态安全突出价值观安全、政治信仰安全和道德安全。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传播时代存在外部威胁和内部风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思想家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播,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向我国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进行创新与调整,以应对内外部威胁和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包括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体制、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因素。大众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它还深刻地影响社会形态,构筑一个媒介化社会。在大众传播视域中,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支持与维护,由于我国对大众媒体的严格规制及主导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大众传播对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现代观念塑造、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消极方面通过大众媒介传播,主导意识形态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被冲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被消解、社会主义道德核心被挑战,社会文化生态遭到破坏。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大众传播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呢?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是否危及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呢?笔者认为,当前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这源于主导意识形态始终具有主流化的传播压力,但是它没能很好地适应大众传播的发展变化,导致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分析原因,这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通过大众传播释放出负面影响,主导意识形态受到大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围和进攻及内外“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渗透影响,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远未实现,同时媒介公信力牵制主导意识形态权威、“数字鸿沟”掣肘民众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大众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影响很大,但现有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大众传播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尽管如此,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应当被充分重视。作为依赖大众媒介的传播形式,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众传播样态更加复杂,表现为媒介融合态势不断深化,传播受众圈子化、部落化、感性化,社会性媒介(主要指微博、微信、网络聊天室、网络论坛等)与私人媒介(主要指音乐播放器、DV、摄像机等私人使用的媒介)强化了信息流动的不确定性,容易传播颠覆性和选择性信息,这些信息内容鼓励个体权利和自由,使其容易与非主导、非主流的领域关连密切,蕴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建立大众传播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机制是应对大众传播消极影响的主要策略,具体来讲:第一,利用大众媒介解决好国内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将有利于夯实主导意识形态的基础。第二,搞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从途径来说,就是要利用大众传播助推主导意识形态的创新、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改进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完善、有效治理大众文化“三俗”现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王东[10](2016)在《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例》文中指出技术变革教育的样式和形态,在人类历史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其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以至于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总是远离技术变革教育的实践研究。20世纪中叶,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革命之争开启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关于“新科技革命与教育”的热烈争论,拓展了技术与教育的学术研究;直至当前有关“互联网+教育”抑或“教育+互联网”的观点纷争,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教育实践变革的主动或被动的深刻影响,表明技术与教育的学理研究业已构成教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本研究选取的正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或谓之“教育信息化变革学校教育实践”)这一在当前的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不太受到重视,同时也是在教育社会学常规的学术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或许还能称之为“教育技术社会学”范畴的研究主题),研究的问题是:以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及其制约因素是什么?本文主要采取质性研究结合实地研究的方法,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运用“课堂结构一教育功能”的分析框架,以文献法、课堂观察、访谈录音、实物搜集、拍摄照片、课堂视频搜集、个案搜集等方法收集资料。研究者自2015年3月份进驻研究现场,尽可能以务真求实的态度,借助于同事、学习者、帮手、朋友多重身份与“未来教室”的建设运维者、研发者、使用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①,通过走进“未来教室”的研发建设现场、项目管理现场、课堂应用现场和走进教师的教学生活进行研究资料的搜集工作。经过近7个月的实地研究,笔者收集了大众媒体、学生、家长、教师和研发者对“未来教室”的认知、疑问和建议等资料;目睹了未来教室在学校中的境况、遭遇及课堂教学应用的场景;掌握了项目管理者推进未来教室课堂应用的策略和措施等材料。自2015年10月起,笔者采用录音文字整理、主题编码、选择性编码等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在多重角色不断重复、交叉、最终走向归位的资料分析过程中,尽可能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解释研究发现,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思考和反思发现的前提下对研究发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及发现如下:一、未来教室和未来课堂是一对歧异术语,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重新定位:未来教室是一种以技术为支撑的新教学环境,未来课堂是建立在未来教室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二、未来教室的课堂结构相比于传统课堂结构更加复杂,课堂结构的组成要素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五要素”(一个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学习的学生、固定的时间、封闭的空间)演变为技术背景下的“新教育五要素”(多位教师、分层分类的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的学生、灵活的时间、开放的空间)。三、在S市借助未来教室的课堂变革实践中,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了“承担展示参观场所的功能”、“承担做公开课场所的功能”、“成为常态化教学场所的功能”三个阶段,其过程是循序渐进和坎坷复杂的。四、概而言之,未来教室主要具有四项教育功能:①显性正功能重点表现为两方面: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接受和发现;更有利于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②显性负功能表现为由于技术的不稳定、教师操作技能的不熟练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性;③隐性正功能变现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④隐性负功能表现为削弱学生读写算能力的培养、导致思维方式的碎片化。五、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制于一项新的课堂教学规范,即教师的“课堂技术规范”的遵守和运用。这种课堂技术规范主要涉及教师对待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六、透过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型可以发现: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实践的前期目标基本达成;但是整体上尚处于适应阶段;未来教室能够整合传统教室的功能;未来课堂教学形态的维持模式正在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结构和结果,在延展和深化未来课堂教学教育正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鲜明的教育负功能。以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室一方面具有教育的正功能,表现为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和发现、有利于增强课堂内外的人际互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负功能,表现为受制于技术本身和教师操作技术的能力从而弱化了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学生读写算能力的限制以及思维碎片化的可能影响。二、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宏观和政策层面依赖于行政发动,在微观和实际操作层面取决并受制于一项新的课堂教学规范:本文称之为“课堂技术规范”,课堂技术规范是未来教室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育正功能、加强未来课堂教学秩序稳定性的重要变量,同时也是衡量和评判教师教育能力要素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录像电视两面夹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录像电视两面夹击(论文提纲范文)

(1)对百年印度电影的国内相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阶段:中印先后独立-1958年
二、第二阶段:1980年-1999年
三、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

(3)“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六节 章节架构
第一章 何谓“情动力”——感觉的逻辑与情动力的转向
    第一节 感觉的聚块与情动力的系谱
        一、感觉的聚块(bloc de sensations):感动(percept)与情动力(affect)
        二、生成-非人与美学组合
        三、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与情动力的谱系学
    第二节 感觉的逻辑
        一、“思维-意象”:何谓“感觉”的“逻辑”
        二、“身体-意象”:培根绘画中“感觉的逻辑”与“身体”
    第三节 影像的情动力与情状-影像
        一、情状-影像:“容貌-特写”中的质性与力量
        二、情状-影像:任意空间(any-space-whatever)
    第四节 情动力的转向
第二章 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概念的厘定及其演变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界定
        一、概念迁徙
        二、概念再界定:中国录像艺术
    第二节 从录像到影像装置:中国录像艺术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录像艺术的发展阶段
        二、面向未来的影像:将至的(à venir)中国录像艺术
第三章 中国录像艺术中情动的(affective)影像表达
    第一节 运动的姿势:表演作为情动力的“表现-事件”
        一、从再现到表演:日常情动力
        二、“没有脸的微笑”:“容貌化”的纯粹情动力表达
        三、“停滞的表演”与缓慢的影像:身体-影像
    第二节 纯粹抽象影像中的“非人”风景
        一、“无人房间”:数码影像中的非人称观看
        二、非数码合成影像中的诗意抽象
    第三节 动画录像艺术中的情动力表现
        一、孙逊 版画-动画影像:生成-划痕
        二、邱黯雄:水墨动画影像
        三、吴俊勇:晦涩动画影像
    第四节 声音与情动力:语音-声音作为“无器官身体”的断裂、凹陷与缺失
        一、声音作为独立的连续体以及与影像的断裂
        二、声音作为无器官身体
    第五节 情动力的“加幂”:多屏间影像情动力的强度叠加
第四章 中国录像艺术中屏幕装置的“情动力”显现
    第一节 多屏影像:装置时间与游牧的观看者
        一、复调时间:时间并置
        二、晶体-影像到时间的褶子:现实与潜在的不可辨识性和“时间主体”
    第二节 屏幕相关的录像装置艺术
        一、大型建筑式录像装置
        二、雕塑式录像装置:“零度装置”与“物体挪用”
    第三节 交互界面的屏幕观看
        一、双重观看:“播放的影像与被播放的影像”的交互感应
        二、交互界面的“具身化”(embodiment):影像捕捉
    第四节 数码计算机屏幕
第五章 对中国录像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录像艺术存在的价值
        一、装置-影像:作为一种新的美学部署
        二、提供一种新的艺术感知方式
        三、迭奏与实存的“情动力”:语用学的潜在意义
    第二节 中国录像艺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形式化:为新而新与为装置而装置
        二、艺术自身内在意义的缺失
        三、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远离生活
    第三节 对中国录像艺术未来的展望
        一、装置-影像:感觉的共振与意义的生成
        二、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汲取营养
        三、以身为目,操干戚以舞
参考文献(仅列出文中引用部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附录:中国录像艺术大事记

(4)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电影——中国软实力国际竞争的重要文化符号
    一. 举世瞩目的“中国崛起”
    二. 软实力理论的产生与流行
    三. 电影: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文化符号
    四. 中国电影:颇受争议的软实力
    五. 客观评估电影国际竞争力,全力打造软实力强国形象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体系
    第一节 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背景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体系建构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概论
    第一节 中国电影软实力现状
    第二节 中国电影硬实力现状
第三章 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优势分析与研究(上)
    第一节 中国电影软实力优势
    第二节 中国电影硬实力优势
第四章 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劣势分析与研究(下)
    第一节 中国电影软实力劣势
    第二节 中国电影硬实力劣势
第五章 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强化策略及展望
    第一节 中国电影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强化策略
    第二节 中国电影硬实力国际竞争力强化策略
    第三节 在“大中华电影圈”和“泛亚洲电影圈”的建构与交汇中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消融与转变 ——消费文化中的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概述
        1.1.1 中国的“消费热”、“建筑热”和“建筑消费热”
        1.1.2 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困境
        1.1.3 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当代建筑之间的关系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
        1.2.4 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
        1.2.5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消费文化(consumer culture)
        1.3.2 建筑(architecture)
        1.3.3 消融与转变(melting and transforming)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框架结构图
上篇 消费理论篇
    第2章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理论
        2.1 本章简介
        2.2 基本概念
        2.2.1 消费(consumption)
        2.2.2 消费主义(consumerism)
        2.2.3 消费社会(consumer society)
        2.2.4 消费文化(consumer culture)
        2.2.5 消费主义文化(culture of consumerism)
        2.3 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2.3.1 个人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1.1 个人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认识变迁
        2.3.1.2 个人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手段目的关系之颠倒
        2.3.1.3 经济增长是否一定意味着消灭匮乏,实现社会平等?
        2.3.2 文化在消费经济中的意义
        2.3.2.1 商品的价值
        2.3.2.2 “商品文化化”
        2.3.2.3 “文化商品化”
        2.4 消费文化与社会分化(social differentiation)
        2.4.1 消费与社会分化的关系
        2.4.1.1 “社会分化”
        2.4.1.2 大众社会的社会关系
        2.4.1.3 通过消费实现社会分化
        2.4.2 文化在当代社会分化中的意义
        2.4.2.1 文化消费的增长
        2.4.2.2 文化消费的实质是符号消费
        2.4.2.3 通过文化消费实现社会区分
        2.4.2.4 新的文化秩序
        2.5 消费文化与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
        2.5.1 日常生活审美化
        2.5.1.1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层内涵
        2.5.1.2 艺术—文化收藏
        2.5.1.3 生活的风格化
        2.5.2 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2.5.2.1 消费社会的主导文化形式
        2.5.2.2 后现代的与过去的
        2.5.2.3 表意锁链的断裂
        2.5.2.4 歇斯底里式的崇高
        2.6 本章小结
下篇 建筑实践篇
    第3章 消费社会的建成环境
        3.1 本章简介
        3.2 消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研究“建成环境”的重要意义
        3.2.1 消费社会建筑的高度系统性
        3.2.2 消费社会建筑的高度复杂性
        3.2.3 消费社会建筑的高度经济社会性
        3.2.4 建筑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趋向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空间的全球性扩张
        4.1 本章简介
        4.2 “建筑空间”的概念
        4.2.1 “广义建筑空间”、“人居环境”与“建成环境”
        4.2.2 物质、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建筑空间”
        4.3 从“空间中的消费”到“空间的消费”
        4.3.1 生产方式转型
        4.3.2 消费方式转型
        4.3.3 现代旅游业发展
        4.4 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的生产”
        4.5 建筑空间的全球性扩张
        4.6 建筑空间扩张的地理模式
        4.6.1 发达国家的城市空间扩张和结构转型
        4.6.1.1 城市中心复兴
        4.6.1.2 内城的更新
        4.6.1.3 郊区化的继续推进
        4.6.1.4 发达国家城市空间的新结构
        4.6.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空间扩张和结构转型
        4.6.2.1 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
        4.6.2.2 都市扩展区
        4.6.2.3 “半城市化”地区
        4.6.2.4 发展中国家城市空间的结构特征
        4.7 建筑空间扩张的时间模式
        4.7.1 时间作为生产体系中扩大价值回报的主要手段
        4.7.2 “空间扩张的时间模式”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产物
        4.7.3 “空间扩张的时间模式”有效性趋于无限
        4.7.4 通过时间压缩实现空间扩张的主要途径
        4.7.4.1 “临时建筑”—作为物质环境的建筑空间的持续更新
        4.7.4.2 “周期性文化事件”—城市功能活动对建筑空间的季节性挥霍
        4.7.4.3 “大众媒介”—流行文化的符号建构和快速传播
        4.8 建筑空间扩张的主要特征
        4.8.1 自然空间已无可挽回地消逝
        4.8.2 建筑空间扩张的抽象性
        4.8.3 建筑空间扩张的不均衡性
        4.9 建筑空间全球性扩张影响下的建筑与建筑学
        4.9.1 “大是最终的建筑”
        4.9.2 从“砖块”到“气球”—失重的建筑
        4.9.3 从单一到混合—复杂的建筑
        4.9.4 从永恒到瞬间—短暂的建筑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符号与影像的泛滥
        5.1 本章简介
        5.2 建筑的符号与影像
        5.2.1 建筑是一种符号系统
        5.2.1.1 功能与符号
        5.2.1.2 建筑符号的社会依存
        5.2.1.3 建筑符号的历史变迁
        5.2.2 建筑影像作为一种视觉符号
        5.3 从物质的(生产)消费到符号的(生产)消费
        5.4 从物质的(生产)消费到影像的(生产)消费
        5.5 消费文化影响下建筑的符号化与影像化趋向
        5.6 当代建筑的符号化趋向
        5.6.1 初始功能的符号化
        5.6.1.1 功能符号化
        5.6.1.2 技术符号化
        5.6.1.3 材料符号化
        5.6.2 当代建筑的风格化
        5.6.3 当代建筑的时尚化
        5.6.3.1 不断变化
        5.6.3.2 追求新奇
        5.6.3.3 大众媒介推动
        5.7 当代建筑的影像化趋向
        5.7.1 建筑空间的影像化
        5.7.1.1 隐匿建筑、制造幻象的玻璃幕墙
        5.7.1.2 塑造梦幻形象的照明
        5.7.1.3 为城市文明打上烙印的广告
        5.7.1.4 作为时装或化妆品的印刷图案
        5.7.1.5 流动的建筑—活动影像的应用
        5.7.2 影像的建筑空间化
        5.7.3 建筑媒体化与媒体影像化
        5.7.3.1 建筑媒体影像化
        5.7.3.2 建筑媒体化
        5.7.3.3 建筑?还是媒体事件?
        5.7.4 建筑观念与经验的影像化
        5.8 当代建筑符号与影像生产的主要范式
        5.8.1 主题公园(Theme Park)
        5.8.1.1 消费主义主题公园—购物中心
        5.8.1.2 历史主义主题公园—建筑遗产与城市历史保护区
        5.8.1.3 地方主义主题公园—“新都市主义”与世界博览会
        5.8.1.4 超现实主义主题公园—迪斯尼世界
        5.8.1.5 审美主义主题公园—博物馆或 SOHO区
        5.8.1.6 技术主义主题公园—生态建筑
        5.8.2 形象工程(Iconic Building)
        5.8.3 建筑表皮(Architectural Surface)
        5.8.3.1 作为意义载体的建筑表皮
        5.8.3.2 作为纯粹文本的建筑表皮
        5.8.4 明星建筑师(Star Architect)
        5.8.4.1 明星建筑师与文化工业
        5.8.4.2 明星建筑师与品牌
        5.8.4.3 明星建筑师与先锋派
        5.8.4.4 明星建筑师与符号权力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建筑的价值转向
        6.1 本章简介
        6.2 建筑中的价值问题
        6.3 从功能到开放—当代建筑的物质价值转向
        6.3.1 从单一到混杂
        6.3.2 从确定到流动
        6.3.3 从计划到协商
        6.3.4 从使用到体验
        6.3.5 从系列到模式
        6.4 从物质财富到符号资本—当代建筑的经济价值转向
        6.5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当代建筑的社会价值转向
        6.5.1 从纯粹性到多样性—关注社会平等
        6.5.2 从普遍性到独特性—关注身份认同
        6.5.3 建成环境的私有化和军事化—关注公共文化
        6.5.3.1 封闭社区与居住隔离
        6.5.3.2 公共空间的私有化和军事化
        6.5.3.3 恐惧美学和可防御空间
        6.5.4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理想的现实化和现实的理想化
        6.5.5 从时代英雄到大众明星—建筑师社会功能的转变
        6.6 从区分到内爆—当代建筑的艺术价值转向
        6.6.1 从艺术自律到消费逻辑
        6.6.2 从区分到内爆
        6.6.2.1 建筑艺术与日常生活界线的消融
        6.6.2.2 建筑与其他艺术门类界线的消融
        6.6.2.3 精英与大众界线的消融
        6.6.3 从精神救赎到互动游戏
        6.7 建筑领域对消费文化的批判和抵御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当代建筑实践
        7.1 本章简介
        7.2 消费主义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主导文化
        7.3 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当代建筑的关系
        7.4 建成环境的无限扩张
        7.4.1 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建成环境扩张的典型现象
        7.4.2 消费主义文化成为促进建成环境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7.5 中国当代建筑的符号化
        7.5.1 中国建筑的风格化
        7.5.1.1 西式与中式
        7.5.1.2 高技与低技
        7.5.2 中国建筑的流行化
        7.5.3 建筑师的符号化
        7.5.3.1 洋建筑师
        7.5.3.2 中国的实验建筑师
        7.5.4 建筑事件的符号化
        7.5.4.1 大型公共工程国际设计竞赛
        7.5.4.2 集群设计现象
        7.6 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像化趋向
        7.7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建筑的价值转向
        7.7.1 “物质乌托邦”—中国当代建筑的物质价值
        7.7.2 “权力的景观”—中国当代建筑的社会价值
        7.7.3 “奇观的世界”—中国当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7.8 与西方状况的对比
        7.9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中国建筑可能的发展契机
        7.10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消费文化与现代性
        8.2 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8.3 论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点
        8.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A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的历史沿革
附录B 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
附录C “符号”与“影像”的概念
附录D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与影像
附录E 本雅明的“复制”理论
附录F 鲍德里亚的“仿真与仿象”理论
附录G 鲍德里亚的“仿象的等级”理论
附录H 鲍德里亚的“超真实与超美学”理论
附录J “绘画?还是演出?—伦勃朗《夜巡》参观体验”
附录K 英汉人名索引
附录L 英汉术语索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康区:流动电影引入之边地场域
    三、论文结构
第一章 国家理论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视角中的“国家”与“制度”
        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
        二、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主义的模型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流动电影放映实践
        一、适用性分析
        二、本土化的路径
第二章 国家与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第一节 “乡约”与“官学”:晚清国家意识形态的下渗
        一、“乡约”:现代中国早期乡村意识形态控制
        二、官学:康区教育之“国家意识”
    第二节 电化教育运动与康区早期流动电影
        一、教育电影之肇始
        二、电影教育运动及巡回放映制度之建立
        三、康区早期电影放映实践
        四、早期国家电影与现代性建制
    第三节 共和国与康区乡村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一、乡村电影放映网之建构与城乡放映制度之统一
        二、商业利益的重新发现与城乡放映结构失衡
        三、技术变迁与国家治理:双重冲击下的农村电影放映
        四、作为公共产品的新农村电影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下的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
    第一节 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之群体身份与代际更迭
        一、作为“党的文化战士”的红色放映员
        二、乡土之精明:个体放映员
        三、身份杂糅的第三代放映员
    第二节 国家权力对流动电影放映员之规训
        一、纪律:一种持续性的改造
        二、规训之时空技术的失效
        三、GPRS与监控的升级:全景敞视主义原则
        四、权力下的职业建构
    第三节 权力的回声: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的战术
        一、老放映员的“维权”:抗争的战术
        二、新放映员的身份焦虑与协商
        三、“墙里墙外”:放映员个案分析
第四章 流动电影放映与康区受众
    第一节 流动电影与受众的形成
        一、作为“技术-政治”的流动电影
        二、“梦幻体验”:早期城市放映的受众
        三、“真实体验”:流动放映的受众
    第二节 “电影下乡”:流动电影放映笔记
        一、“电来啦!”
        二、“弹棉花”与“抗日”
        三、“失灵”的战争片
        四、观众都哪儿去了?
    第三节 一个藏族村庄中的传播、权力与社会身份
        一、权力、赋权与社会身份
        二、一个村庄中的两个世界:权力、阶层与身份
        三、嵌入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媒介与ICTs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言媒介与文学形象
    第一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和文学形象
        二、基于语言媒介的文学形象类型
    第二节 文学形象与语言媒介的关系
        一、文学形象的语言媒介形态
        二、语言媒介构建文学形象
    第三节 不同时代语言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言语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二、文字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第二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
    第一节 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一、语言和图像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二、多重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二节 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
        一、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创作
        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传播
        三、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接受
    第三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的生产
        一、同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叠加
        二、异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增殖
        三、媒介融合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三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一、媒介的变化
        二、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学的媒介技术的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传播者的职业化和媒介组织的市场化
        二、媒介市场中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贯穿产业链
        三、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第四节 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商品美学与审美化商品
        二、经济审美化
        三、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第一章 传播霸权:美国霸权形式的战略拓展
    一、权力拓展——软霸权的膨胀与扩张
    二、战略取向——软霸权的核心与力度
    三、全球传播——跨境传播体系的发展
第二章 媒介垄断:美国传播的“硬件”强度
    一、资源集中——传媒基础发展失衡
    二、单向流动——操控信息文化流向
    三、市场划分——跨国传媒公司重构
第三章 文化渗透:美国传播的“软件”势能
    一、无处不在——文化渗透的基点
    二、内容选控——文化渗透的手段
    三、利益驱使——文化渗透的动因
第四章 战略启示:美国传播霸权的效能分析
    一、媒体实力演化为一种战略实力
    二、传播霸权推动软霸权全球播撒
    三、传播弱国信息主权面临的威胁
第五章 战略对策: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前瞻
    一、理性抉择——传播困境与压力再观照
    二、传媒转型——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
    三、文化安全——建构对内对外的发展战略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9)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当代世界的突出问题
        (二)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传播面临复杂局面
        (三)大众传播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提出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当前我国学术界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成绩、困难与不足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一、安全、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内涵
        (一)安全与国家安全含义的厘定
        (二)文化安全的内涵与定位
    二、意识形态概念分析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本质与形式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三)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安全分析
        (一)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系统中的位置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
        (三)意识形态安全的构成要素
    四、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分析
        (一)大众传播的含义与特征
        (二)大众文化概念与理论
        (三)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播的多维度分析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分析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的主要构成及角色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的隐忧与问题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信息分析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新闻信息分析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广告信息分析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娱乐信息分析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体制分析
        (一)当代中国大众媒体的工作体制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的规制力量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发展动力分析
    四、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分析
        (一)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主要构成与特点
        (二)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
        (三)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趋势
    五、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受众分析
        (一)西方语境中的受众观
        (二)中国语境中的受众观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受众特征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与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影响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建设
        (四)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思想
        (五)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阐释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三)斯大林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四)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五)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三、中国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发展与困境
        (一)毛泽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曲折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变革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支持与维护
        (一)大众媒介助推社会发展
        (二)大众传播成为民众现代观念的重要来源
        (三)大众传播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优势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与挑战
        (一)大众传播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主要矛盾
        (二)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三)大众传播冲击主导意识形态的原因分析
    三、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影响主导意识形态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一)浙江农村青少年大众传媒接触及影响实证研究
        (二)大众文化实例—长沙“琴岛之夜”演出分析
第五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思考
    一、大众传播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机制与策略
        (一)解决好国内的具体问题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
        (二)搞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
        (三)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是关键
    二、国外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经验与改革教训
        (一)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特点与传播经验
        (二)前苏联社会改革过程中新闻舆论失控的教训
    三、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的途径方法
        (一)利用大众传播助推主导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二)利用大众媒介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
        (三)利用大众传播改进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
        (四)利用大众传播者提高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五)利用大众媒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完善
        (六)治理大众文化“三俗”现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技术在日益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教育
        二、学校课堂教学形态正在发生着变革
        三、个性与创新凸显为未来教学的目标
        四、大数据有助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定制
        五、技术的应用承担着教育价值和目标
    第二节 研究问题
        一、问题缘起
        二、问题变更
        三、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概念和理论基础
        二、研究对象和观察单位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
第一章 未来教室与课堂变革研究综述
    第一节 未来教室的研究与启示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状分析与研究启示
    第二节 课堂变革综述
        一、教室、课堂与课堂形态
        二、课堂的五种形态
        三、技术在课堂变革中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的课堂变革
        一、课堂变革动因的系统分析
        二、课堂变革主体的冲突分析
        三、教育要素的结构功能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未来教室认知及结构分析
    第一节 传媒眼中的未来教室
        一、昂贵的教室
        二、先进的教室
        三、“落后”的教室
    第二节 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未来教室
        一、可触控双屏,整合黑板和投影
        二、希望稳定、更加便捷、智能化
        三、希望老师与时俱进、互动关爱
        四、家长的建议
    第三节 教师眼中的未来教室
        一、数字环境,优势突出
        二、常态化教学是个考验
        三、学生的适应性不乐观
        四、大班教学的现实困难
    第四节 研发者眼中的未来教室
        一、StarC电子双板系统
        二、Clicker师生互动系统
        三、远程交互式教学系统
        四、基于StarC的资源平台
        五、多样化布局的课桌椅
        六、研发者期望的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未来教室教育功能发挥的演进过程
    第一节 承担展示参观场所的功能
        一、校际交流参观的亮点
        二、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绩
    第二节 承担做公开课场所的功能
        一、录制一师一优课的教室
        二、开设市级优质课的教室
        三、开设校内公开课的教室
    第三节 成为常态化教学场所的功能
        一、未来教室“罢工”暴露其致命弱点
        二、映射不同教师的课堂技术价值观
        三、未来教室满足教师的需求很关键
    第四节 未来教室应用过程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师专业成长遭遇瓶颈
        二、成为未来教室种子教师
        三、成为未来教室专家型教师
        四、建立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分析
    第一节 显性正功能
        一、优化知识传递和增强课堂互动
        二、支持情境教学和自主探究学习
        三、便利翻转课堂和小组协作学习
    第二节 显性负功能
        一、破坏课堂系统稳定性
        二、导致课堂交互不通畅
    第三节 隐性正功能
        一、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发展
        三、有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四节 隐性负功能
        一、削弱学生读写算能力的培养
        二、导致学生思维方式碎片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未来教室发挥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 未来教室的功能发挥依赖于行政发动
        一、培养种子教师
        二、培养专家型教师
        三、培训部分学校全体教师
        四、评价驱动未来教室应用
        五、开办信息化教改实验班
    第二节 未来教室的功能发挥有赖于系统模式重建
        一、尚在适应环境之中
        二、前期目标基本达成
        三、能够整合传统教室
        四、维持模式正在形成
    第三节 未来教室教育功能发挥的基础条件
        一、意识和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三、应用与创新
        四、责任与义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结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录像电视两面夹击(论文参考文献)

  • [1]对百年印度电影的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 焦玲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录像电视两面夹击[J]. 王安平. 电影评介, 1990(01)
  • [3]“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D]. 杨国柱. 上海大学, 2016(02)
  • [4]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晓灵. 兰州大学, 2008(12)
  • [5]消融与转变 ——消费文化中的建筑[D]. 华霞虹. 同济大学, 2007(03)
  • [6]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D]. 陈静静. 云南大学, 2015(05)
  • [7]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D]. 阎怀兰. 云南大学, 2016(05)
  • [8]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 程雪峰. 吉林大学, 2005(06)
  • [9]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尹辉. 兰州大学, 2015(03)
  • [10]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例[D]. 王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印度电影陷入危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