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金春明[1](2012)在《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文中认为背景:肾移植后因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明显下降,易发生各种类型感染,其中以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早期准确的检测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目的:对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多层次的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的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renal transplantation);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BK病毒(BK virus);疱疹病毒(herpes virus)"。巨细胞病毒是肾移植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与肾移植后肺炎、肝炎、视网膜炎及肾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检测方法较多,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方法可以早期及时准确检测出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是将血清学检测、荧光免疫标记检测、抗原抗体检测以及基因检测进行相结合来检测诊断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晚期抗原(pp65)检测迅速发展,提高了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陈惠,钟良宝[2](2008)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学术背景:巨细胞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除具有器官特异性损害外,也可增加移植物排斥危险,进一步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了解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目前常见防治手段十分重要。目的:就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综合分析。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7-01/2004-12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文章,检索词为"Kidney transplantation,CMV,infec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对资料进行初选,纳入标准:①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病因的研究。②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防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98篇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19篇符合要求被选为参考文献。其中5篇文章研究了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特征,6篇文章研究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8篇文章研究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问题。资料综合:①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于巨细胞大量复制达到较高的病毒载量引起,移植肾提供了复制的理想场所。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D+/R-是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极高危险因素;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肾移植手术时间均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③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避免感染、重视术前供受双方血清检测及筛选血制品是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重视肾移植术前供受双方血清检测,慎重选择血制品是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调整免疫抑制剂,选用适当抗病毒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抗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防止急性排斥反应和肾功能损害方面也表现出其优异特性。
郑康[3](2008)在《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ARDS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ARD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近期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ARDS的患者10例。入院后停用免疫抑制剂,给予抗病毒药物,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起始剂量为80~120mg/天,部分患者追加剂量至160mg/天。当临床情况好转后开始逐步减量,应用时间为15~19天。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院内死亡风险。结果:10例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后的24小时内,体温下降,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低氧血症得到纠正,APACHEⅡ评分及院内死亡风险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最终患者全部存活,并且均未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ARDS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适当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难治性低氧血症,并能够避免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的移植肾排斥反应,从而降低死亡率和避免移植肾功能的丧失。
李泰[4](2021)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性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聚类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系统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性临床研究证据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为深入研究及成果转化提供方法学支撑。方法:1)文献计量学分析:采用COOC 9.9及VOSviewer 1.6.10软件对国内外关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进行网络分析,探讨目前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及热点;2)RCT的质量评价:采用CONSORT 2010声明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相关的文献进行报告质量评价;3)系统评价再评价:应用AMSTAR量表对肾移植术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PRISMA量表对肾移植术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1)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及其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最终纳入46篇有关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预防相关的RCT,CONSORT 2010声明评价结果显示,文题摘要和引言部分,有17篇文献(37.0%)充分报告了文题,31篇文献(67.4%)按结构式充分报告了摘要,只有1篇文献(2.2%)未充分报告文献相关的背景知识;方法学部分,19篇文献(41.3%)进行了充分报告了受试者合格标准,45篇文献(97.8%)充分报告了干预措施,40篇文献(87.0%)未报告受试者样本量的确定;随机化部分,11篇文献(23.9%)报告了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5篇文献(10.1%)充分报告了随机方法的类型,有43篇文献(93.5%)未报告分配隐藏机制及试验进行的实施者,只有1篇文献(2.2%)报告盲法的实施;结果部分,只有11篇文献(23.9%)按照流程图报告了受试者纳入流程,有19篇文献(41.3%)报告了分组后受试者被剔除的例数及原因;讨论部分,有37篇文献(80.4%)充分解释了结果,只有11篇文献(23.9%)报告了试验的局限性;其他信息部分,有8篇文献试验前进行了注册,有18篇文献(39.1%)报告了资助来源。3)共纳入文献9篇肾移植术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工具评价的结果显示,AMSTAR量表评分5-9分,平均分7分,质量中等,没有1篇纳入研究报告研究的前期设计方案(条目1)和对提供纳入排除文献清单(条目5),9篇文献(100%)对纳入研究的选择和数据提取具有可重复性进行了报告,只有1篇文献报告内容未实施广泛全面的文献检索,有2篇文献报告灰色文献的纳入,只有1篇文献未报告纳入研究的特征描述,有1篇文献未评价和报告告了纳入研究的科学性,9篇文献均科学地推导结论,有2篇文献未评估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只有3篇文献说明了文献的资金来源及无相关利益冲突。运用PRISMA对纳入研究的报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PRISMA评价工具得分在13-23分之间,平均分18.3分,纳入研究报告总体质量中等,其中有只有1篇文献大于21分,报告相对完全,两篇文献小于15分,报告存在相对严重缺陷,纳入研究对标题、理论基础、概括效应指标、综合的分析方法、研究特征、单个研究结果、合并结果、结论完全报告,几乎所有纳入研究对方案和注册、检索、其他分析结果未报告。结论:当前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研究热点集中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及其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等领域。目前关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规范质量欠佳,仍需进一步提高。而肾移植术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为中等,有待提高。现有的关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的RCT,难以转化为证据等级更高的SR/MA,进行系统评价再评价或制定指南在应用本课题相关SR/MA文章时,需评估纳入SR的质量,选择高质量SR进行再评价进行。
赵奇,廖贵益[5](2014)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自1956年Smith[1]从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者颌下腺组织中分离获得人巨细胞病毒(CMV)以来,CMV逐步得到认识。CMV属β疱疹病毒亚科,具有种属特异性,是一种表面有脂质包膜的线状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2]。CMV DNA长230 kb,病毒直径150200 nm。CMV可感染人体的任何器官,包括潜伏性感染和活动性感染。由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潜伏的病毒易
吴国华,罗灿峤,赖英荣,梁惠珍,钟觉民,梁英杰,吴荣佩[6](2010)在《肾移植及骨髓移植受者术后巨细胞病毒早早期抗原的检测》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肾移植及骨髓移植后,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潜伏的巨细胞病毒都将被激活。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及时而有效地控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键是在血液中迅速、定量地检测到巨细胞病毒的复制。目的:检测肾移植及骨髓移植受者术后的巨细胞病毒早早期抗原,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15例肾移植及骨髓移植受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早早期抗原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巨细胞病毒早早期抗原指数阳性492例(占40.0%),早早期抗原指数阴性723例(占60.0%),巨细胞病毒抗体IgG明显升高318例(占26.0%),巨细胞病毒抗体IgM90例(占7.0%)。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检测技术对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同时对巨细胞病毒的发生还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诊断方法。
芮文斌[7](2019)在《中国肾移植受者缬更昔洛韦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缬更昔洛韦(VGCV)及其代谢产物更昔洛韦(GCV)的方法;研究两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肾移植初期的群体药代学模型;评估两种剂量在中国肾移植受者的暴露情况,并建立简化的GCV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计算公式。方法:选择电喷雾电离(ESI)作为电离源来源,以阿昔洛韦为内标,2mmol/L甲酸铵水溶液、2mmol/L甲醇作为流动相,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血浆VGCV、GCV浓度;40例肾移植受者均接受FK506或环孢素联合MMF、强的松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分二组,缬更昔洛韦450mg和900mg组,以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已建立并验证的LC-MS/MS法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3、4、6、8、12h的血浆VGCV与GCV浓度(C0、C0.5、C1.5、C1、C2、C3、C4、C6、C8、C12)。收集服药后不同时相的440份血样和相应的生理、病理及实验室数据,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GCV的群体药动学模型;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适合中国人群的GCV AUC0-24h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采用LC-MS/MS测定血浆VGCV和GCV浓度,电喷雾电离源采用正离子模式,GCV的m/z为256.2→135.1amu,VGCV为355.3→151.9amu,阿昔洛韦为226.2→151.9amu。当GCV和VGCV的浓度分别为0.048-9.5mg/L(r>0.999)和0.0048-0.96mg/L(r>0.999)时,观察到线性关系。VGCV和GCV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83.0-93.6%和86.2-98.9%;基质效应分别为107.7-125.3%和107.0-124.7%。VGCV的日内和日间变化为5.52-7.12%和8.66-10.4%,GCV为3.28-14.8%和6.33-12.3%。两者的稳定性都是可以接受的。日内和日间RSD值小于15%。中国肾移植受者VGCV的代谢产物GCV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差异,VGCV 450mg和900mg组的VGCV Cmax分别为0.2 mg/L、0.35mg/L,GCV Cmax分别为4.24mg/L、8.64mg/L,GCV AUC0-24h平均值分别为28.40±8.35mg.h/L、60.67±17.50 mg.h/L。一阶吸收和消除二室模型符合GCV的药代学过程,通过引入CLcr作为CL/F的协变量,CL/F个体间变异从26.3%下降为21.4%.C4、C6、C8、C12与GCV AUC0-24h的相关性好(r2分别为0.807、0.894、0.906、0.876)。采用3个时间点取样(C0、C2、C8),得出GCV AUC的简化计算公式:AUC=0.64+9.51×C0+2.05×C2+13.7×C8。该公式GCV AUC的预测值与真实的GCV AUC0-24 h相关性好(r2=0.984);采用2个时间点取样(C0、C4),得出GCV AUC的简化计算公式:AUC=9.43+24.4×C0+5.59×C4。该公式GCV AUC的预测值与真实的GCV AUC0-24 h相关性好(r2=0.922);两个公式得出的预测值的绝对误差为(10.8±8.72)%和(4.55±5.04)%;95%CI为0.08-0.79和8.97-9.78。结论:所建立的LC-MS/MS方法被证实可用于GCV和VGCV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西方人相比,服用VGCV的中国肾移植受者,GCV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差异。同时发现对于中国肾移植受者,VGCV 450mg与900mg组分别存在暴露不足和暴露过量。清除率受肾小球滤过率的显着影响,未检测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得出取样点少(2个时间点或3个时间点)、预测效果好的口服VGCV后GCV AUC简化计算公式,可用于中国肾移植受者VGCV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监测。
高文锋[8](2008)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3例临床回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情况,试为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上提供新思路。2方法:本研究收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23例,将研究时间界定在患者入院时到治疗一个月后之间,以入院时、入院三天、一周、两周、三周、一月后为观察点,研究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的方法。统计学检验应用SPASS13.0软件,主要选用频次法,百分率统计,均数标准差,X2检验等方法。3结果3.1 23例活动性CMV感染症状回顾入院时出现频率最多的症状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于住院治疗两周后开始明显下降。而入院三天后胸闷,气促,胸片示双肺间质侵润性改变等表现出现频率升高,并于一周左右达到最高峰,两周后开始下降,于治疗三周后明显下降。3.2 23例CMV-IgM及CMV-PP65抗原回顾CMV-IgM于入院时23例患者检测只有13例为阳性,入院一周后阳性检出率升高,检出19例,其中18例强阳性。23例患者PP65抗原于入院时即全检出阳性,高滴度为20例,与一周后复查时基本相同。CMV-IgM,PP65抗原于入院、入院一周时检测结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3.3 23例治疗情况及疗效回顾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病毒;更改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案;营养支持;辅助呼吸;增强免疫力;连续血液滤过;预防二重感染等治疗。总治愈18例,显效3例,无效2例;13例CMV肺炎患者治愈8例,显效3例,无效2例;其余10例CMV感染患者均治愈。4结论(1)活动性CMV感染早期症状以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为主,而CMV肺炎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咳嗽,少痰症状;而胸闷、气促、胸片检查发现间质性肺炎改变等表现多于发病一到两周内出现。(2)PP65抗原在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在敏感性方面优于IgM抗体测定。(3)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治疗上以抗病毒、免疫抑制剂用量的调整为主。重症感染者可行连续血液滤过、胸腺肽等治疗。(4)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早期新抗病毒,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营养支持等治疗极其重要。并发ARDS者及时进行辅助呼吸为关键。
黄云帆,陈虹,王旭,范铁艳[9](2014)在《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排斥反应与移植物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巨细胞病毒是肝移植后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病毒,它可以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直接或间接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应引起高度重视。目的:对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通过计算机分别检索康健外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有关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文献,以及通过手工查阅书籍,以"liver transplantation,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risk factors"为英文检索词,"肝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为中文检索词。共检出200余篇相关文献,选择代表性好、相关领域权威杂志的文献共40篇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人群中血清巨细胞病毒-IgG的阳性率较高,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供受者的血清巨细胞病毒状态、较低的肌酐清除率、女性患者、移植物排斥反应、使用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及供受者的MBL-2和FCN-2基因多态性等。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机体有直接和间接等多方面影响,如巨细胞病毒综合征、器官侵袭病变、移植物失功、加速肝移植后丙肝复发、增加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机会性或其他感染的发生率、免疫损失、加速动脉硬化、与β-疱疹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此预防及尽早诊治显得至关重要。用pp65抗原检测进行筛查,再用实时RT-PCR技术进一步诊断,将两者相结合可能是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个最佳、且成本较低的方案。目前更昔洛韦仍作为肝移植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而口服缬更昔洛韦与静脉更昔洛韦在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抢先治疗上同样安全有效。实体器官移植后对发生巨细胞病毒病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治疗前CXCL16、PTX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血浆水平与临床治疗失败有独立相关性。对于供受者血清巨细胞病毒状态不同的患者,应选用不同的预防方案。
程素芬[10](2020)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enio,PJP)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肾移植受者相关风险因素及发生PJ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利于早期采取有效防治,降低移植术后PJP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共收集22例肾移植术后确诊为PJP患者资料,将其设置为病例组;根据22例肾移植术后PJP患者移植时间(前后2月)按照1:4的比例[1]挑选88例未发生PJP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肾移植患者相关变量对肾移植术后PJP发生的影响及两医院PJ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肾移植受者相关风险因素及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中,预防使用磺胺时间(PJP组,1.36±2.57非PJP组,4.94±1.70)、血透时间(PJP组20±19.104,非PJP组,1.9±6.51,)、术前透析方式(术前腹透PJP组45.5%,非PJP组81.8%)、高血压病史(PJP组63.6%,非PJP组22.7%)、既往CMV病毒感染史(PJP组45.5%,非PJP组1.1%,)、血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阳性PJP组63.6%,非PJP组21.6%)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预防使用磺胺时间(P=0.001),既往CMV感染史(P=0.008)是PJ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中,PJP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使用磺胺时间、术前血透时间、术前透析方式、高血压病史、既往CMV感染史、血清CMV抗体检测;其中预防使用磺胺时间、既往CMV感染史是肾移植术后PJ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清CMV-IgM、CMV-IgG抗体效价增高时建议延长预防性使用磺胺药物时间。肾移植术后PJP患者期待以移植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共同诊治,最大程度减轻病人痛苦、经济负担及药物毒副作用。
二、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资料提取 |
1.4 分析指标 |
2 结果 |
2.1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1 文献出版数量分析 |
2.1.2 学科类别分析 |
2.1.3 来源期刊分析见表2。 |
2.1.4 研究机构分析 |
2.1.5 文献作者分布见图3。 |
2.1.6 关键词分析 |
2.1.7 基金资助项目 |
2.1.8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
2.1.9 文献下载频次分析见表6。 |
2.2 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分析 |
2.3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分析 |
2.4 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分析 |
2.5 CNKI数据库2002/2011收录肾移植后BK病毒感染检测的研究文献分析 |
2.6 CNKI数据库2002/2011收录肾移植后疱疹病毒感染检测的研究文献分析 |
3 讨论 |
(2)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资料检索 |
2.2 检索方法 |
3 综合评价 |
3.1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特征 |
3.2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
3.3.1 供者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 |
3.3.2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
3.4.1 避免感染 |
3.4.2 预防性抗巨细胞病毒治疗 |
3.4.3 抗病毒治疗 |
3.4.4 调整免疫抑制剂 |
3.4.5 万乃洛韦的应用 |
4 结论 |
(3)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ARDS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文缩略词表 |
二、论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三、论文正文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参考文献 |
五、综述 |
六、致谢 |
(4)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性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文献计量学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肾移植术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纳入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清单 |
综述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
2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
2. 1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
2. 2 脱氧核糖核酸检测 |
2. 3 低基质磷酸化蛋白抗原检测 |
2. 4 基质表层蛋白信使核糖核酸的检测 |
2. 5 病毒培养 |
2. 6 免疫细胞检测 |
2. 7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
3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
3. 1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 |
3. 2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抢先治疗 |
3. 3 肾移植术后显性巨细胞病毒病的治疗 |
3. 4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耐药和药物不耐受的治疗 |
4 结 语 |
(6)肾移植及骨髓移植受者术后巨细胞病毒早早期抗原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中国肾移植受者缬更昔洛韦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LC-MS/MS测定肾移植受者血浆中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方法建立和验证 |
绪论 |
1.1 LC-MS方法的建立 |
1.1.1 实验仪器 |
1.1.2 药物和试剂 |
1.1.3 溶液的配制 |
1.1.4 血浆的预处理方法 |
1.1.5 LC-MS分析条件 |
1.2 LC-MS方法验证 |
1.2.1 质谱扫描 |
1.2.2 色谱行为 |
1.2.3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
1.2.4 灵敏度 |
1.2.5 精密度和准确度 |
1.2.6 提取回收率 |
1.2.7 基质效应 |
1.2.8 稳定性试验 |
1.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国成人肾移植受者VGCV和GCV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绪论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及纳入标准 |
2.1.2 药代动力学分析及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2 VGCV和GCV药代动力学参数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中国肾移植受者服用缬更昔洛韦后更昔洛韦的群体药代动动学研究 |
绪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药品、试剂和仪器 |
3.1.3 数据分析程序 |
3.1.4 血浆浓度监测方法 |
3.1.5 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6 模型的评价 |
3.2 结果 |
3.2.1 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资料 |
3.2.2 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
3.3 讨论 |
第四部分 采用有限取样法建立中国成人肾移植受者口服缬更昔洛韦后更昔洛韦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估算模型和公式 |
绪论 |
4.1 口服VGCV后GCV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模型及简化计算公式的建立 |
4.1.1 数据拆分和模型构建 |
4.1.2 统计分析 |
4.1.3 结果 |
4.2 所选模型和公式对真实GCV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预测性能的验证 |
4.2.1 结果 |
4.3 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8)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3例临床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巨细胞病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感染的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诊断标准 |
结果 |
1 23例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变化情况 |
2 23 例患者CMV-IgM 及 PP65 抗原在各时段变化 |
3 治疗概况及疗效评定 |
讨论 |
1 CMV 感染的症状表现情况 |
2 CMV-IgM及CMV PP65抗原的变化情况 |
3 CMV 感染的治疗方法 |
4 CMV 肺炎并发 ARDS 的救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临床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排斥反应与移植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0引言Introduction |
1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质量评估 |
2结果Results |
2.1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
2.2 肝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
2.3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2.4 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影响 |
2.5 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病的治疗 |
2.6 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 |
3总结及展望Conclusion and Prospects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要求: |
学术术语: |
作者声明: |
(10)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收集与分组 |
2.3 观察指标及定义 |
2.4 免疫抑制方案 |
2.5 PCP诊断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PJP组与非PJP组间分析 |
3.2.1 对PJP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
3.2.2 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
3.3 两医院PJP患者相关变量分析 |
3.3.1 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段 |
3.3.2 两医院PJP患者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J]. 金春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40)
- [2]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 陈惠,钟良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05)
- [3]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并发ARDS患者中的应用[D]. 郑康.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4]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性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价[D]. 李泰.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5]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进展[J]. 赵奇,廖贵益. 器官移植, 2014(06)
- [6]肾移植及骨髓移植受者术后巨细胞病毒早早期抗原的检测[J]. 吴国华,罗灿峤,赖英荣,梁惠珍,钟觉民,梁英杰,吴荣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4)
- [7]中国肾移植受者缬更昔洛韦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芮文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3例临床回顾分析[D]. 高文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9]肝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排斥反应与移植物的影响[J]. 黄云帆,陈虹,王旭,范铁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27)
- [10]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D]. 程素芬. 南昌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