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灰粉煤灰稳定路面基层(利用粉煤灰铺筑沥青路面高强度基层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成,金娇,刘帅,高玉超,李锐,冯明珠,熊剑平,LIUPengfei[1](2021)在《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道路领域绿色、高效发展,对国内外绿色道路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综述,并对绿色道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多学科交叉以提高道路性能入手,系统归纳现阶段不同类型功能型道路的材料组成、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着重阐述自调温道路、自愈合道路以及自俘能道路的应用机理、方式和现状;基于再循环利用理念,介绍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建筑固废和废塑料等材料在道路中的应用技术及方式方法,阐述大宗工业固废在道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大宗工业固废路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法和建议;对冷补、温拌和清洁化等绿色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从工艺、实施角度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估。本综述可为绿色道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道路工程绿色化的创新与发展。
李强[2](2021)在《贵州公路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我国大量锰矿资源被陆续发现,电解锰行业得到长足发展,电解锰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电解锰渣是生产电解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固废材料,利用率低,堆存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锰渣中残留的可溶性锰(Mn)、氨氮(NH4+-N)等污染物,极易造成土壤、地表水、空气等污染。本文以锰渣的无害化处理为出发点,通过对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固化剂对锰渣的稳定固化效果,结合道路工程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稳定固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水泥、石灰和粉煤灰对锰渣的稳定固化效果和机理,并依据路用性能要求得到水泥、石灰、粉煤灰最佳组合。将稳定固化后的锰渣固结体替代部分集料,充分利用锰渣粒径较细能较均匀地分布填充骨架空隙的特性,通过合理的级配等级选择,使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获得具有较高强度、刚度和整体性较好的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通过对不同配比的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回弹模量等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得到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和刚度随锰渣添加量、水泥剂量、期龄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水泥剂量为4%和6%时锰渣添加量为20%,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满足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大多数交通情况下道路路面基层材料力学性能要求。通过柱浸试验模拟30年锰渣经稳定固化后制成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在雨水的长期冲刷、浸泡等作用下,可溶性锰和氨氮的淋溶特性,发现锰从第19年开始上升,而NH4+-N浓度一直缓慢下降,均低于相关环保指标要求。在满足环保要求和力学性能要求基础上,研究了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水稳定性、干燥收缩、温度收缩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水稳定性均超过70%,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4种水泥锰渣稳定碎石的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范围分别为44.3~67.3和7.3~8.8,干缩抗裂系数和温缩抗裂系数范围分别为7.6~11.3和56.0~68.0,干缩抗裂指数和温缩抗裂指数范围分别为0.27~0.56和0.74~0.89,经抗裂性能综合评价,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董学超[3](2021)在《铁尾矿活化工艺与技术指标分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尾矿是铁矿石选别后留下的固体废弃物,但在公路工程中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铁尾矿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石料性质不稳定,通常具有活性,与一般的工程集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限制了使用范围。本文依托山西国道108线改扩建项目研究了铁尾矿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技术指标对国内铁尾矿在公路工程领域进行性能分级研究。本文首先对收集到的五种铁尾矿基本性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铁尾矿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压碎值及耐酸碱性,其中由于工业废渣矿石本身具有较高的活性,耐酸碱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现有规范对此并无要求,因此采用施工中常见的石灰岩、花岗岩作为对照来评价铁尾矿耐酸碱性。接着从宏观以及微观的角度采用胶砂强度法和石灰吸附法对五种铁尾矿本身的活性值高低进行研究,综合评判其活性高低,认为对于活性低的铁尾矿可作为集料使用,而活性高的铁尾矿可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本文基于依托项目,利用山西红色铁尾矿与山西蓝色铁尾矿作为原材料,对水泥-铁尾矿胶凝体系和大掺量铁尾矿胶凝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研磨试验,确定了30min为研磨铁尾矿的关键时间,影响铁尾矿活性的关键筛孔为20μm。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的配比为: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灰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通过水胶比、养护温度试验确定最佳水胶比为0.44,最佳养护温度为50℃。对于大掺量铁尾矿胶凝体系,选取最佳的化学活性激发剂为4%的钠水玻璃或15%粉煤灰。鉴于现有规范缺乏对铁尾矿的技术评价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成果并结合现有规范指标,选取化学成分、压碎值、耐酸碱度、放射性、烧失量、界限含水率、自由膨胀率、颗粒级配等技术评价指标,提出了以多层次分级法为基础的针对国内几种铁尾矿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分级标准。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4](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崔添毅[5](2020)在《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强度高、干缩和温缩小、耐久性好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土凝岩作为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减少对天然砂石料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多见,其路用经济与技术性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依托甘肃省二车公路芦家湾连接线改移道路土凝岩底基层试验段项目,通过研究土凝岩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性、耐久性,对比分析土凝岩固化土与其他类型固化剂固化土的上述路用性能,初步探究了土凝岩固化土用于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层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土凝岩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所用的土凝岩属于硅钙系胶凝材料,在硅酸盐词典中属于无熟料水泥。水胶比为0.4时,土凝岩净浆试件3天抗压、抗折强度比水泥净浆试件的相应强度偏低,但3~28天抗折、抗压强度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143%、318%,远大于水泥净浆的49%、88%。土凝岩固化土及对比混合料强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掺量下土凝岩固化土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水泥固化土,也高于水泥、粉煤灰等稳定材料复合固化土。土凝岩稳定土七天无侧限强度可达2.0-5.0MPa,通过调整掺量可满足路面各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土凝岩固化土、水泥固化土和水泥稳定碎石的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土凝岩固化土的早期水稳定性系数略优于水泥稳定土,后期则刚好相反;水稳定性远低于水稳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冻性优于水泥固化土,但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与水泥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十分接近,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冲刷性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干缩性能优于水泥固化土。施工及试验段验证方面,土凝岩固化土施工不推荐使用路拌法,条件允许时尽量选择厂拌法。土凝岩改良土(掺量4%-6%)不推荐代替水泥用于各等级公路路基换填。掺量在10%-12%时,土凝岩固化土代替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级配碎石用于路面结构层,相对传统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在砂石料匮乏区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可铺筑试验段进行初步验证,总结施工经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补充数据支撑与技术指导。
丁玉江[6](2020)在《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铁矿众多,每年会有大量的铁尾矿产生,铁尾矿是铁矿石选矿后的废弃物,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造成大量的铁尾矿堆积,不仅占用土地、堵塞河流,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受到了限制。砂石资源的紧缺激化了传统筑路材料的供需矛盾,造成了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日益增加的现状。若能将铁尾砂作为道路基层及底基层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既可以减少道路工程中对砂石资源的需求,缓解砂石资源紧张的现状,又可以有效解决铁尾矿大量堆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情况,本文综合室内试验数据、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试验路建设及后期检测结果等多个方面,对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将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和微观试验两个方面对改性铁尾砂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对其强度形成的影响。得出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主要由粘聚力和摩阻力构成的结论。2、开展了改性铁尾砂室内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质检测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冻融试验,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如下:铁尾砂和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各项物理化学性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能够应用于道路工程中;改性铁尾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传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相应技术指标;改性铁尾砂各项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铁尾砂自身级配及胶凝材料的掺量。3、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劈裂强度)试验等研究了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各项性能,并结合骨架填充理论,分析研究了级配和填充度对其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当填充度小于100%时,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与填充度呈正相关关系,填充度大于100%时,则呈负相关关系;级配和配合比是影响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各项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4、通过有限元模拟技术对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两种材料的无侧限抗压试件模型,并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的研究结论,为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5、铺筑试验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研究、试验路后期检测结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路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且将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应用于道路基层能够有效的节约工程成本。
刘鑫[7](2020)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块体路面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路就是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满足农村地区人流,物流等运输要求的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资金不足,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公路建设不能快速推进。因此,为尽快落实中央要求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应该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农村地区人口,环境的高质量高通行能力的农村地区公路。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现实需求,2019年,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块体路面是标准推荐的典型路面结构之一。本文针对块体路面在农村公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一系列块体路面结构优化研究,为块体路面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块体自身特征和基层技术指标对块体路面路用性能的结构和力学影响。块体的特征包括块体的几何条件、质量标准和块体的平面布置方式,其中块体的几何条件包括块体的几何尺寸、块体厚度和块体形状,块体的质量标准包括制作精度、强度和耐久性,块体形状有矩形、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或工字型等,平面布置方式有顺块铺筑、人字式铺筑、双V型铺筑等方式。基层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基层材料和基层厚度。选用最适合的结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进行力学性能及结构性能的分析,研究基层材料和块体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控制指标,提出最适合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建设的块体结构及各项参数的建议值,通过计算和仿真模拟试验得出块体路面各结构层的最佳结构设计组合,从而实现在相同的荷载条件下选择路用性能最好经济性最高的块体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仉健[8](2020)在《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路用耐久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尾矿是一种存储量巨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铁尾矿产生量逐年增加。铁尾矿的大量堆积给环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消耗铁尾矿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若能将铁尾矿应用于公路工程中,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路用耐久性能,为改良铁尾矿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通过干湿循环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耐干湿循环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建立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及大小次序。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抗冻融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建立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及大小次序。通过干缩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干缩性能,以及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对干缩性能的影响;进行温缩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温缩性能,以及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对温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强度经过5次循环后衰减明显变慢,9次循环后趋于稳定,此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强度分别衰减了18.2%、15.7%;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对强度均有显着的提升效果,养护前期(014d)强度提升迅速,随后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耐干湿循环能力优于水泥改良铁尾矿,但其强度低于水泥改良铁尾矿。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经历6次循环后强度逐渐趋于稳定,残留强度比均在80%左右,土凝岩残留强度比略高于水泥;增加固化剂掺量或提升压实度对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强度有更明显的提升效果;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冻融循环次数均对水泥或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强度有显着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冻融循环次数。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干缩应变及干缩系数在9d内呈线性趋势增长,9d后增长变缓并逐渐稳定,失水率在7d左右基本稳定,干缩应变及失水主要发生在前期,施工中应注意前期养护;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温缩应变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线性趋势增长,温缩系数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在100℃时,温缩系数达到极小值点;固化剂掺量的增加降低了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压实度的增加提升了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相比水泥改良铁尾矿,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具有更好的干缩特性和温缩特性。
甄珍[9](2020)在《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焚烧垃圾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炉渣(MSWI-BA),即焚烧垃圾发电技术处理城市垃圾后的产物。炉渣不仅产量大,且属于一般废弃物,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炉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了炉渣替代天然集料掺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改善基层抗裂性能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炉渣的基本材料性能、化学成分以及微观形态,采用不同粒径、不同掺量的炉渣制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件,研究基层试件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此外文章基于国内学者提出的抗裂性能评价指标,综合考虑设计提出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c。得出以下结论:(1)炉渣表面粗糙不平且多孔,具有密度小、强度低、含水率和吸水率高的特性,通过SEM-EDS分析知炉渣属于CaO-SiO2-Al2O3-Fe2O3体系,表明炉渣存在一定火山灰活性和胶凝活性。(2)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设计,水泥剂量取4%,各档集料质量配合比为 19.0-31.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0-2.36mm=23:26:19:12:20,炉渣分 A 档(0-2.36mm)、B 档(2.36-4.75mm)以及 C 档(4.75-9.5mm),且每档按照0%、30%、50%的质量比替代石灰岩碎石集料掺入基层混合料。(3)力学性能试验表明,用炉渣替代天然石灰岩碎石集料掺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虽然会降低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且炉渣添加量越多对基层强度的影响越大,但均满足规范要求。回归曲线分析表明炉渣与水泥以及集料的生成物可促进基层强度快速增长,炉渣添加量越多,基层的力学强度增长速率越快。(4)干缩试验表明掺加炉渣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基层的干缩应变,且可降低基层对水的敏感性;温缩试验表明掺加炉渣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基层的温缩应变,且可减缓基层在不同温度下因固相收缩和液相收缩的变形程度。(5)文章根据已有评价指标推导提出了收缩抗裂比较指数βd、βt和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c。比较指数值越小代表基层收缩性能越好,综合评价指标系数数值越大代表基层征集抗裂性能较好。综合收缩抗裂比较指数和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c推荐最佳掺量配合比:炉渣掺量为50%,粒径为0-2.36mm或4.75-9.5mm。综上所述,适当掺加炉渣可有效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收缩性能以及提高基层的抗裂性能。
闫强[10](2020)在《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已经进入维修、养护阶段,早期道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面临着整修、改建。由于路面各层损坏程度不同,使得基层和面层的破坏厚度不一样。再加上结构层面位置关系,基层破坏后需将面层全部挖除;若基层部分损坏,应保留良好的基层厚度,挖除损坏的基层和面层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得到数量不同的两种旧料。本文结合实际道路铣刨厚度不同所产生不同掺量配比的两种旧料情况,对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复合冷再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初拟7种不同旧料掺配比例,采用重型击实法,成型试件。研究结合剂用量与不同旧料配比对混合料的成型参数的影响得出:同一水泥剂量下,RAP多的旧料配比混合料干密度大;同种旧料配比中,水泥剂量越多,混合料干密度越大。方差分析得出:结合料剂量与不同旧料配比对混合料干密度影响显着。2)改进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方法,得出方法B:第一次双面击实50次,60℃养护24小时后进行二次击实25次后继续养护16小时后,室温养护12小时,成型试件效果较好。利用AI再生法预估乳化沥青剂量,得出RAP多的配比预估乳化沥青量较低。研究水泥量对最佳乳化沥青剂量的影响,得出水泥剂量越多,最佳乳化沥青剂量减少幅度越大,但与旧料配比不同引起的乳化沥青变化量相比可以忽略,并确定不同旧料配比的最佳乳化沥青剂量。3)在最佳含水率下成型试件,研究不同水泥剂量和5种不同掺量配比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干缩性的影响。并对各个性能指标值进行汇总,得出综合性能较好的不同旧料配比所对应的水泥范围。在最佳乳化沥青剂量和最佳含水率下成型试件,研究不同水泥剂量和5种不同掺量配比对乳化沥青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水温性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各个性能指标值进行汇总,得出综合性能较好的不同旧料配比所对应的水泥范围。4)对冷再生的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性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泥与沥青之间的微观结构,得出水泥稳定RAP中的水泥石与水泥稳定新材料的水泥石形态类似,部分水化物插入旧沥青膜内形成嵌入链接强度。总结水泥对乳化沥青稳定旧料的影响,得出水泥的加入使其强度等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少量未水化水泥具有活性矿粉的作用。5)结合实际施工案例研究了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并对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得出:每公里成本节约209.04万元,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石灰粉煤灰稳定路面基层(利用粉煤灰铺筑沥青路面高强度基层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粉煤灰稳定路面基层(利用粉煤灰铺筑沥青路面高强度基层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型道路技术 |
1.1 自调温道路 |
1.1.1 相变调温道路 |
1.1.2 热反射道路 |
1.1.3 热阻式道路 |
1.1.4 保水道路 |
1.1.5 自调温道路发展前景 |
1.2 自愈合道路 |
1.2.1 基于感应加热技术的自愈合道路 |
1.2.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道路 |
1.2.3 纳米黏土改性沥青路面材料 |
1.2.4 自愈合道路发展展望 |
1.3 自俘能道路 |
1.3.1 压电集能道路 |
1.3.2 光伏发电道路 |
1.3.3 热电集能道路 |
1.3.4 自俘能道路发展前景 |
1.4 其他功能型道路 |
1.4.1 光催化道路 |
1.4.2 主动除冰雪道路 |
1.4.3 降噪道路 |
1.4.4 自发光道路 |
2 资源再利用技术 |
2.1 路面再生 |
2.1.1 热再生技术 |
2.1.2 冷再生技术 |
2.2 工业固废 |
2.2.1 钢渣 |
2.2.2 铜渣 |
2.2.3 赤泥 |
2.2.4 煤矸石 |
2.2.5 粉煤灰 |
2.3 建筑固废 |
2.3.1 建筑固废集料再生 |
2.3.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2.4 废轮胎 |
2.5 生物沥青 |
2.6 废塑料 |
3 绿色施工技术 |
3.1 冷补施工工艺 |
3.2 温拌施工工艺 |
3.2.1 发泡降黏温拌技术 |
3.2.2 有机添加剂降黏温拌技术 |
3.2.3 化学添加剂降黏温拌技术 |
3.3 清洁化施工工艺 |
4 结论及展望 |
(2)贵州公路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解锰渣来源及理化特性 |
1.2.2 回收利用锰渣有价金属 |
1.2.3 生产制备建筑材料 |
1.2.4 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
1.2.5 道路建设领域应用研究 |
1.2.6 概述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锰渣理化性质分析及固化试验 |
2.1 锰渣理化性质分析 |
2.1.1 粒度及比表面积分析 |
2.1.2 化学组成分析 |
2.1.3 XRD分析 |
2.1.4 SEM分析 |
2.1.5 含水率测定 |
2.1.6 界限含水率 |
2.1.7 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
2.2 锰渣固化试验 |
2.2.1 锰渣浸出毒性分析 |
2.2.2 石灰、粉煤灰、水泥单因素试验 |
2.2.3 石灰、粉煤灰、水泥正交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公路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
3.1 原材料性质 |
3.1.1 水泥 |
3.1.2 石灰 |
3.1.3 粉煤灰 |
3.1.4 锰渣 |
3.1.5 石料 |
3.2 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3.2.1 水泥与锰渣的比例 |
3.2.2 水泥锰渣与集料之间的比例确定 |
3.2.3 集料级配设计 |
3.3 锰渣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
3.3.1 试验方法 |
3.3.2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 |
3.4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的强度性能 |
3.4.1 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件制备 |
3.4.2 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
3.4.3 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 |
3.4.4 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5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抗压的回弹模量和劈裂回弹模量 |
3.5.1 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回弹模量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3.5.2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劈裂回弹模量试验结果 |
3.5.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劈裂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3.6 影响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和刚度的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公路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环保和水稳定性研究 |
4.1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环保性能 |
4.1.1 柱浸试验方法 |
4.1.2 柱浸试验数据 |
4.1.3 柱浸试验数据分析 |
4.2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4.2.1 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4.2.2 水稳定性试验数据 |
4.2.3 水稳定性试验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公路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性能研究 |
5.1 收缩特性试验机理与方法 |
5.1.1 干燥收缩机理与试验方法 |
5.1.2 温度收缩机理及试验方法 |
5.2 抗裂性能评价指标 |
5.3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干缩性能 |
5.3.1 干缩试验结果 |
5.3.2 干缩结果分析 |
5.4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温缩性能 |
5.5 抗裂性能综合评价 |
5.6 收缩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铁尾矿活化工艺与技术指标分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内容 |
1.2.1 铁尾矿在道路集料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铁尾矿活化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铁尾矿应用存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于铁尾矿应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
2.1 铁尾矿生产工艺 |
2.1.1 破碎方式 |
2.1.2 铁尾矿的选矿方法 |
2.2 国内铁尾矿分类 |
2.3 铁尾矿工程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
2.4 影响铁尾矿活性的因素及活化方法 |
2.4.1 铁尾矿活性分析 |
2.4.2 影响铁尾矿活性的几种因素 |
2.4.3 激发铁尾矿活性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尾矿技术指标及活性研究 |
3.1 原材料介绍 |
3.2 铁尾矿基本性质研究 |
3.2.1 铁尾矿化学成分技术指标分析 |
3.2.2 铁尾矿物相组成研究 |
3.2.3 铁尾矿压碎值指标研究 |
3.2.4 铁尾矿耐酸碱性研究 |
3.3 铁尾矿活性测试试验 |
3.3.1 胶砂强度试验 |
3.3.2 石灰吸附法试验 |
3.4 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微观分析 |
3.4.1 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SEM分析 |
3.4.2 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XRD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尾矿活化工艺研究 |
4.1 铁尾矿使用现状简介 |
4.2 机械研磨的粒度研究 |
4.2.1 不同机械研磨的时间对铁尾矿比表面积研究 |
4.2.2 不同研磨时间下铁尾矿的粒径变化分布 |
4.3 胶凝活性与粒度关系分析 |
4.3.1 胶凝活性与比表面积的关系 |
4.3.2 灰色关联分析 |
4.4 铁尾矿胶凝材料研究 |
4.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正交实验 |
4.4.2 正交试验方案 |
4.4.3 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正交试验结果 |
4.4.4 极差分析 |
4.4.5 方差分析 |
4.5 最佳水胶比的确定 |
4.5.1 试验方案确定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最佳养护温度试验 |
4.6.1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大掺量铁尾矿胶凝材料活化研究 |
4.7.1 石膏对大掺量铁尾矿胶凝活性的影响 |
4.7.2 强化剂对大掺量铁尾矿胶凝活性的影响 |
4.7.3 粉煤灰对铁尾矿胶凝活性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尾矿技术评价指标与分级研究 |
5.1 分级的原则 |
5.2 铁尾矿技术评价指标研究 |
5.2.1 已研究指标的汇总 |
5.2.2 规范要求的指标研究 |
5.3 铁尾矿路用分级指标 |
5.3.1 现有规范的指标归纳 |
5.3.2 铁尾矿公路工程分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尾矿的工程应用 |
6.1 试验段室内试验 |
6.1.1 原材料指标检测 |
6.1.2 试验路方案设计 |
6.1.3 试验路配合比设计 |
6.2 试验段铺筑 |
6.2.1 混合料运输及摊铺 |
6.2.2 现场碾压及养生 |
6.3 试验段施工质量检测 |
6.3.1 含水率及水泥剂量检测 |
6.3.2 压实度及路面厚度检测 |
6.3.3 芯样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5)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赤泥基类固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赤泥基类固化剂固化土研究现状 |
1.2.3 土凝岩固化剂概述 |
1.3 赤泥基固化剂土凝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1.1 土 |
2.1.2 土凝岩 |
2.1.3 水泥 |
2.1.4 粉煤灰 |
2.1.5 石粉 |
2.2 试验方案 |
2.2.1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
2.2.2 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试验方案 |
2.2.3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试验段铺筑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强度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 水稳定性 |
4.2 抗冻性 |
4.3 抗冲刷性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设备介绍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干缩特性 |
4.5 外观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验证分析 |
5.1 试验段工程概况 |
5.2 施工工艺 |
5.3 现场检测结果与施工总结 |
5.3.1 压实度 |
5.3.2 弯沉 |
5.3.3 施工总结 |
5.4 后期监测研究 |
5.5 土凝岩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5.5.1 产品成本分析 |
5.5.2 与传统路基路面材料成本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性铁尾砂及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2.1 改性铁尾砂原材料试验研究 |
2.1.1 铁尾砂 |
2.1.2 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 |
2.2 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2.2.1 改性铁尾砂混合料强度构成 |
2.2.2 强度形成机理 |
2.2.3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2.2.4 微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铁尾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铁尾砂级配设计 |
3.1.2 改性铁尾砂配合比设计 |
3.2 标准击实试验 |
3.2.1 试验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1 试验仪器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冻融试验 |
3.5 不同改性铁尾砂胶凝材料掺量对改性铁尾砂强度的影响研究 |
3.5.1 标准击实试验 |
3.5.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5.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 |
3.5.4 弹性模量试验 |
3.6 其他矿山改性铁尾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6.1 南山矿铁尾砂 |
3.6.2 东山矿铁尾砂 |
3.6.3 和尚桥矿铁尾砂 |
3.6.4 向山矿铁尾砂 |
3.6.5 当涂矿铁尾砂 |
3.7 改性铁尾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
3.7.1 试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
3.7.2 改性铁尾砂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材料 |
4.1.1 改性铁尾砂 |
4.1.2 碎石 |
4.1.3 试验用水 |
4.2 骨架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级配设计 |
4.2.1 骨料级配设计,测定VCADRC |
4.2.2 按照不同VCADRC填充密度程度计算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合成级配 |
4.3 三种级配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不同填充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3.1 标准击实试验 |
4.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3.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 |
4.3.4 骨架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小结 |
4.4 悬浮密实型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级配设计与试验研究 |
4.4.1 级配设计 |
4.4.2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5 其他矿山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
4.5.1 南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
4.5.2 东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
4.5.3 和尚桥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
4.5.4 向山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
4.5.5 当涂矿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
4.6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
4.6.1 试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
4.6.2 改性铁尾砂稳定碎石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以马鞍山市向黄路为例) |
5.1 试验路段的选择 |
5.2 项目简介 |
5.3 向黄路改性铁尾砂路面结构验算 |
5.3.1 路面结构计算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试验路工程现场研究 |
5.4.1 试验路相关试验 |
5.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5 试验路段质量检测 |
5.5.1 取芯情况 |
5.5.2 试验路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
5.6 试验路段通车跟踪观测 |
5.7 经济效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块体路面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块体路面有限元分析模型与方案 |
2.1 块体路面破坏形式 |
2.2 块体路面结构性能指标 |
2.3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轮胎与路面接触面 |
2.3.3 模型尺寸与边界条件 |
2.3.4 基本材料属性 |
2.3.5 网格划分 |
2.4 有限元分析方案 |
2.4.1 块体路面性能影响因素 |
2.4.2 主要分析内容 |
2.4.3 分析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块体基本几何条件的影响 |
3.1 路面块体厚度分析 |
3.1.1 块体厚度对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3.1.2 块体厚度对材料受力特性的影响 |
3.2 路面块体平面尺寸分析 |
3.2.1 块体尺寸对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3.2.2 块体尺寸对材料受力特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块体形状和平面布置方式的影响 |
4.1 路面块体形状分析 |
4.1.1 块体形状对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2 块体形状对材料受力特性的影响 |
4.2 矩形块体平面布置方式分析 |
4.2.1 矩形块体平面布置方式对块体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
4.2.2 矩形块体平面布置方式对块体材料受力特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层状况的影响 |
5.1 基层条件对块体路面性能的影响 |
5.1.1 基层材料的影响 |
5.1.2 粒料类基层厚度的影响 |
5.2 半刚性基层材料受力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路用耐久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
1.2.2 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现状 |
1.2.3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4 半刚性基层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试验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固化剂作用机理 |
2.1.2 半刚性基层强度的衰减 |
2.1.3 半刚性基层开裂机理 |
2.1.4 均匀设计法 |
2.2 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质 |
2.2.1 铁尾矿 |
2.2.2 水泥 |
2.2.3 土凝岩 |
第3章 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耐干湿特性研究 |
3.1 干湿循环试验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方案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耐干湿循环能力分析 |
3.2.2 强度影响因素 |
3.2.3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化剂改良铁尾矿抗冻融耐久性研究 |
4.1 冻融循环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方案 |
4.1.3 评价指标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抗冻耐久性分析 |
4.2.2 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化剂改良铁尾矿收缩特性研究 |
5.1 干缩试验 |
5.1.1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 |
5.1.2 评价指标 |
5.2 干缩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干缩应变 |
5.2.2 失水率 |
5.2.3 干缩系数 |
5.3 温缩试验 |
5.3.1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 |
5.3.2 评价指标 |
5.4 温缩试验结果分析 |
5.4.1 温缩应变 |
5.4.2 温缩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关于半刚性基层裂缝的研究现状 |
1.3.1 干缩裂缝研究现状 |
1.3.2 温缩裂缝研究现状 |
1.3.3 半刚性基层抗裂措施研究现状 |
1.4 炉渣应用于半刚性基层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炉渣基本性质研究 |
2.1 炉渣组成 |
2.2 炉渣粒径分布 |
2.3 炉渣工程特性 |
2.4 炉渣的化学成分及微观形态表征 |
2.4.1 SEM-EDS试验方法 |
2.4.2 炉渣矿物组成 |
2.4.3 炉渣微观形态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3.1 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1 半刚性基层级配理论 |
3.1.2 半刚性基层结构类型 |
3.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3 原材料性能 |
3.3.1 水泥 |
3.3.2 碎石 |
3.3.3 拌合水 |
3.4 配合比设计 |
3.4.1 水泥剂量确定 |
3.4.2 级配设计 |
3.4.3 炉渣掺量设计 |
3.4.4 配合比设计 |
3.5 击实试验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
4.1 性能机理 |
4.1.1 强度形成机理 |
4.1.2 干燥收缩机理 |
4.1.3 温度收缩机理 |
4.2 性能试验方法 |
4.2.1 试件制备 |
4.2.1.1 圆柱形试件成型 |
4.2.1.2 梁式试件成型 |
4.2.2 试件养生 |
4.2.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4.2.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4.2.3.2 劈裂强度(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
4.2.4 收缩性能试验方法 |
4.2.4.1 干缩试验方法 |
4.2.4.2 温缩试验方法 |
4.3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2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3 基于力学性能的炉渣推荐掺量 |
4.4 收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干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2 温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3 基于收缩性能的炉渣推荐掺量 |
4.5 炉渣对水稳基层收缩性能的改善机理 |
4.5.1 炉渣对水稳基层干缩性能的改善机理 |
4.5.2 炉渣对水稳基层温缩性能的改善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评价 |
5.1 我国抗裂性能评价指标研究发展 |
5.1.1 收缩系数 |
5.1.2 抗裂系数 |
5.1.3 抗裂性指数 |
5.1.4 抗裂性指标——开裂指标 |
5.1.5 收缩能抗裂系数 |
5.1.6 综合评价指标 |
5.2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指标评价 |
5.2.1 抗裂指标评价方法 |
5.2.2 干缩抗裂比较指数β_d |
5.2.3 温缩抗裂比较指数β_t |
5.2.4 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_c |
5.2.5 基于抗裂指标的炉渣推荐掺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圆柱形试件用量 |
附录 B 梁式试件用量 |
附录 C 收缩能抗裂系数公式 |
(10)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再生技术的简介 |
1.2.2 冷再生存在的问题 |
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2.1 RAP的冷再生利用 |
1.3.2.2 旧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再生利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路面材料的性能分析 |
2.1 旧沥青混合料(RAP)的性能分析 |
2.1.1 RAP原样级配分析 |
2.1.2 RAP抽提筛分 |
2.1.3 RAP基本特性分析 |
2.2 旧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分析 |
2.2.1 旧水泥稳定碎石分析 |
2.2.2 旧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分析 |
2.2.3 旧水泥稳定碎石与天然集料基本性能分析 |
2.3 RAP与旧水稳材料混合再生的结合料选择 |
2.3.1 常见结合料的性质 |
2.3.2 水泥、乳化沥青基本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国内外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
3.2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
3.2.1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2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稳碎石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 |
3.3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成型参数研究 |
3.3.1 冷再生击实方法的确定 |
3.3.2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成型参数 |
3.3.3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成型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
4.1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
4.1.1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研究 |
4.1.1.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1.2 间接抗拉强度 |
4.1.2 水泥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收缩性能研究 |
4.2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
4.2.1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研究 |
4.2.1.1 劈裂强度 |
4.2.2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研究 |
4.2.1.1 马歇尔稳定度 |
4.2.1.2 冻融劈裂强度 |
4.2.3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
4.2.4 乳化沥青稳定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机理分析 |
5.1 路面材料性状分析 |
5.2 水泥冷再生旧路面材料强度机理分析 |
5.2.2 水泥对于RAP再生作用 |
5.2.3 水泥对旧水稳碎石材料的再生作用 |
5.3 乳化沥青冷再生强度机理分析 |
5.3.1 乳化沥青乳化、破乳机理的分析 |
5.3.1.1 乳化沥青的乳化机理 |
5.3.1.2 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 |
5.3.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
5.3.3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施工工艺和综合效益分析 |
6.1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 |
6.2 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综合效益分析 |
6.2.1 经济效益分析 |
6.2.2 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石灰粉煤灰稳定路面基层(利用粉煤灰铺筑沥青路面高强度基层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海成,金娇,刘帅,高玉超,李锐,冯明珠,熊剑平,LIUPengfe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7)
- [2]贵州公路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D]. 李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铁尾矿活化工艺与技术指标分级研究[D]. 董学超. 长安大学, 2021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5]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D]. 崔添毅. 长安大学, 2020(06)
- [6]改性铁尾砂混合料于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 丁玉江.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7]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块体路面结构优化研究[D]. 刘鑫.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路用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 仉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9]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D]. 甄珍.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10]RAP与旧水泥稳定碎石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D]. 闫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水泥稳定碎石; 路面基层; 水泥密度;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