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

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

一、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钰[1](2021)在《智慧生活质量的主客观指标体系建构 ——以初期智慧生活为中心》文中提出

褚雷[2](2021)在《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文中指出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病有所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基本目标是保障国民健康。自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医疗保险制度以来,该制度在保障人类身心健康、减轻个体及家庭经济负担、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止202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已达到13.6亿人,参保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制度整合并轨不断加快,筹资和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病有所医”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之一。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自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国内外学者主要聚焦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和相关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目前,幸福感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民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增进民生幸福业已成为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主题。在学界、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共同关注下,幸福感研究的成果开始逐渐应用到公共管理领域,成为监测评估公共政策效果的新兴方式与手段。那么,作为目前覆盖面最广泛的重要公共民生保障制度之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是本论文提出的核心研究问题。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国外研究主要基于福利国家改革的背景并结合医保政策实际运行来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国内研究集中出现于2010年以后,大多为对具体政策实施情况的经验性研究。总的来看,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分析,但是直接关注基本医疗保险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已有相关研究在理论逻辑分析、作用机制探讨及现实问题聚焦等几个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一些核心问题尚待深入探讨。鉴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公共政策视阈下,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围绕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的意义为: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公共政策视角的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分析评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通过对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作用机制的分析,能够为从提升居民幸福感入手,优化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幸福感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探讨和相关研究。在幸福感概念界定上,重点从主观生活质量核心内容的视角出发定义本研究所探讨的幸福感概念,并借鉴已有研究工具加以操作化处理;在基本医疗保险概念界定方面,主要考察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借鉴已有研究做法,分别以参与度、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和改善感加以操作化处理。本研究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居民健康、防范安全风险、调节收入分配、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融合并维护社会稳定等的基本功能,梳理了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中有关基本医疗保险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需要满足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融合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在归纳分析上述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的成果与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5个理论模型,分别为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直接影响效应模型、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基于社会融合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基于需要满足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和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同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分别基于全国层面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2012年数据(主要验证收入分层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和笔者自行开展的山东城乡居民2020年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主要验证需要满足机制和功能性活动机制),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实证研究结论为:(一)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方面:(1)基本医疗保险有利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直接效应在CGSS全国数据和山东调查数据中都得到证实;(2)基于CGSS全国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女性居民和35-59岁的中青年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更显着,而对城镇居民、男性居民和其他年龄层次居民的影响则不显着,此结果可能与数据调查年份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的政策调整变化有关,此外幸福感的性别、年龄差异也是重要因素;(3)基于山东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同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的居民在幸福感方面高于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可见商业医疗保险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的补充性作用。(二)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方面:(1)基于社会分层理论提出的收入分层效应机制在CGSS全国数据层面得到证实,可知基本医保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对增进居民幸福感发挥了积极作用;(2)基于社会融合理论的社会融合效应机制未得到证实,即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融合虽分别都与居民幸福感显着正相关,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着,有关理论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3)基于需要满足理论提出的健康、安全感和公平感中介效应机制在山东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可知现行基本医保在满足居民健康、减少生活风险和维护社会公平等需要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通过这些作用机制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4)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提出的功能性活动中介效应机制在山东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即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改善感等主观评价较高的居民比较低的居民功能性活动水平(包括社会参与、休闲参与和社会信任水平)要高,而较高的功能性活动水平又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发挥了显着的正向作用。(三)居民幸福感基本情况分析方面:(1)CGSS全国数据显示居民幸福感(包括身心健康体验指数、享有发展体验指数)以及10个维度的均分皆在理论中位数以上,但10个维度中知足充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得分相对其他维度要低而山东调查显示居民幸福感水平总体平稳,但心理健康指数和身体健康指数也有待提升。由此可知,当前居民幸福感总体平稳,但身心健康方面的幸福体验还有待增进;(2)CGSS全国层面数据和山东居民调查数据基本都显示了,女性居民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男性,务农群体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类别群体,但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幸福感水平较低,这与当前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四)基于山东居民调查数据的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效果居民评价情况分析:(1)调研样本居民的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2)调研样本居民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和公平感总体评价较高,但基本医疗保险改善感相对略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实施效果与居民体验的滞后性;(3)总体上,老年人群体、男性群体、低学历群体、非在婚群体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和改善感较其他群体要高,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得分则较低,农业户口群体的基本医保改善感显着高于非农业户口群体。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基本医保对于农村群体、老年人群体等较大投入力度所带来的直接效果,但也提醒有关部门应加强个体从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等非公经济就业人员和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保投入与保障力度。基于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研究从公共价值、制度结构和经办机制入手,分析归纳制约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功能发挥的因素,重点阐述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重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度结构(聚焦公平幸福价值取向)、政策实施(侧重需求分析与优化制度供给)、制度效能(凸显可行能力导向与共享发展)和管理服务(体现精准标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等保障机制)四个层面共11项建议。

王磊[3](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徐宁珊[4](2021)在《可见光遥感图像质量评价与像质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见光遥感成像是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图像是遥感成像的输出,其应用意义在于从背景中辨识目标,进而研究目标。遥感图像的像质决定了图像中目标的可辨识性,因此,遥感器能否实现高质量成像是关乎航天遥感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空间光学遥感成像链路中,遥感成像会受到光照条件、大气环境、光学成像系统、电子电路系统和卫星平台等环节的退化作用,引起图像信息丢失和图像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后续的图像解译工作,严重制约遥感图像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地面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升遥感图像质量具有代价小、性价比高的特点,对于包含丰富地物场景信息的遥感图像而言,如何通过后处理算法恢复更多图像细节,以提升图像质量,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此外,遥感图像可作为衡量遥感成像质量的主要依据。对遥感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不仅有助于监测遥感器的在轨成像性能,进而指导遥感器在轨工作参数调整,还有助于定量化分析遥感图像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图像质量客观评价较主观评价而言具有简便易行、稳定性好的优点,但这类方法存在诸多瓶颈需要克服,如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不足、仅限于特定目标场景、功能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可见光遥感图像像质评价及提升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对空间光学遥感成像链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链路中各环节的像质影响因素,明确其成因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遥感成像过程中各影响单元的调制传递特性和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光学遥感成像的MTF链路和信号与噪声链路模型,实现了对遥感成像质量的定量化分析。2、针对像质评价的通用性和主客观一致性问题,对遥感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首次分析了遥感图像的空域自然场景统计特性,并构建了基于块匹配的图像特征提取框架来加强图像特征提取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场景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模型——BM-IQE,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与主观评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实现了不同地物场景下的通用性。3、开展了基于遥感图像的遥感器成像性能评价研究。对遥感图像的自然场景统计特征参量与成像性能表征量进行了一致性分析,验证了统计特征在成像质量描述中的有效性。进而,对基于自然场景统计而建立的BM-IQE模型与不同成像质量评价指标间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遥感器成像性能表征与评价方面具备有效性,为实际监测遥感器在轨成像性能提供了有效途径。4、开展了单幅含噪模糊遥感图像的图像盲复原技术研究。针对实际应用中先验信息缺乏,且现有算法细节恢复能力不足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图像高阶梯度的稀疏特性,构造了一种基于图像低-高阶梯度的混合梯度稀疏先验约束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熵的自适应调整策略来优化两种梯度先验约束项的比例,实现了更好的算法收敛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恢复更丰富的图像细节和更清晰的图像边缘,从而有效提升图像质量。

孙鹏飞[5](2021)在《农户分化视角下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以安徽金寨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村宅基地改革是当前中国农村“三块地”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村宅基地退出,可以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创新宅基地制度,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此外,伴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工业部分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加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松动,农户对土地依赖性下降,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农户分化现象出现,而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改变农户原有生产、生活方式,加剧农户分化程度。分化后农户与同质性纯农户相比,在生产行为、政策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行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先退后补”,且补偿缺乏多样性,未考虑宅基地退出后农户分化加剧的特征,未针对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政策(补偿)需求给予其补偿,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福利水平难以提升,阻碍了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顺利实施。可见,基于农户分化视角,探讨农户宅基地退出对其福利的影响,对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提升宅基地退出户福利水平和加快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回顾福利经济学理论、可行能力理论、满意度理论和社会分化理论基础上,构建宅基地退出、农户分化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逻辑框架,应用2018年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的农户调研数据,从农户分化视角出发,探究宅基地退出是否加剧农户职业分化和农户收入分化;对比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及其主要障碍因子的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具体需求;从家庭经济、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心理情感5个方面构建农户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的福利变化;探究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水平影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考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具体需求,进一步分析了农户在宅基地退出中获得的且存在高退出政策需求的补偿(即补偿额度、补偿方式、补偿账务公开、补偿资金监督管理等)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福利水平、加快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进程提供相应对策建议。按照上述视角和逻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现实状况及其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后在农户分化、所获补偿及其满意度、退出政策需求、家庭居住条件、家庭居住环境、社区活动参与、农户看病、孩子上学和日常消费支出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发现农户在宅基地退出后存在农户分化显着、所获补偿种类单一、不同类型农户对所获补偿评价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农户对退出政策的需求存在差异和农户退出后福利水平较难实现大幅度提升等现实问题。(2)对宅基地退出能否加剧农户分化进行计量分析。在构建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分化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有序Logit、有序Probit、PSM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宅基地退出加剧了农户分化,宅基地退出通过提高农业经营成本、增加家庭负债和提升外出务工便利性三个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加剧了农户职业分化;宅基地退出降低了农户经营性收入,提高了工资性收入,且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强度大于经营性收入,使其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加剧了农户收入分化。(3)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需求分析。在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方法、障碍度模型,从农户分化视角,对比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及其主要障碍因子的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具体需求。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需求存在差异。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较好,伴随农户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评价越高,这也说明低职业分化和低收入分化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更为不满,期望得到更多补偿,即存在较高的退出政策(补偿)需求。此外,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准则层和指标层障碍因子的障碍度存在差异。(4)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分析框架,从家庭经济、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心理情感5个方面构建了农户福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计算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的福利值,探究不同职业分化、不同收入分化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的福利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福利水平有所提升,且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福利水平提升幅度有所差异,高职业分化和高收入分化农户宅基地退出后其福利水平提升幅度相对较大。从对农户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来看,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社会保障与居住条件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家庭经济、生活环境和心理情感仅略微提升。(5)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水平影响的分析。在构建宅基地退出、农户分化与农户福利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PSM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有正向显着影响。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宅基地退出对非农户福利的提升作用最强,兼业农户次之,纯农户最弱;宅基地退出对高收入农户福利的提升作用最强,中收入农户次之,低收入农户最弱。(6)农户所获退出补偿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影响的分析。考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具体需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所获退出补偿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宅基地退出中所获补偿额度、补偿方式、补偿账务公开、补偿资金监督管理、政策协议签订流程、补偿弥补损失效果和生活适应性对农户福利变化均有正向显着影响,且补偿额度、补偿账务公开和补偿资金监督管理对不同类型农户福利变化均正向影响显着,而补偿方式和政策协议签订流程仅对中收入、高收入、兼业和非农户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补偿弥补损失效果和生活适应性仅对低收入农户和纯农户正向影响显着。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根据农户类型逐步、差异化实施宅基地退出,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内容,重点关注宅基地退出政策对低收入农户、纯农户的补偿弥补损失效果和生活适应性的影响,丰富对中收入、高收入、兼业和非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降低中收入、高收入、兼业和非农户政策协议签订流程的复杂性,进一步优化宅基地退出补偿相关配套政策和所获补偿核算,加强安置区环境建设,丰富宅基地退出户心理情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福利水平提供一定借鉴。

郑屹[6](2021)在《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凯文·林奇的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内涵,以及其所关注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存在的偏差视角出发,将城市意象的感知过程归纳总结成为作为基础的客观环境表征,作为过程的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作为结果的主观环境感知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以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街道客观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街景大数据、机器学习、主观量化评价平台等方法,对南京市中心城区8720条街段的客观环境构成要素及表征,环境初级感知结果以及主观环境感知评价进行了量化解析,进而观察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感知模式及条件。本文所开展的城市意象研究,一方面将研究对象从单一的主观或者客观维度,转变为主客观相互关联、作用的双重维度。从人们观察客观环境,以及客观环境构成要素对人们视觉及进一步感知的影响出发,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两个维度对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及模式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出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的内在形成逻辑及关系。另一方面,本文根据城市意象形成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具有的偏差特征,主客观偏差特征所反映出的环境构成要素与人们主观感知之间的作用关系,梳理并总结出了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感知条件。另外,根据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在整体空间层面所显现出的结构性偏差特征,本文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了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包含意象感知核心、节点、廊道、圈层及盲区在内的意象结构五元素。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建构了城市意象的形成模式。基于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观察行为,归纳并提出了由城市客观环境,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主观环境感知三个阶段构成的城市意象感知模式,并分别对应人们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同时,通过分析三个阶段之间所存在的主客观分异和偏差特征,进一步地总结和提出了城市意象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视觉观察、信息分析和认知理解三层级偏差关系,并基于此探讨了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形成条件。2.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探索了对城市意象主客观双维度的量化解析方法。本文以街景数据为统一基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探索并尝试了对城市意象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双维度、同数据、大规模、随机化的量化解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意象研究领域中传统心智地图方法过于主观,样本量小,以及单纯依靠数据进行客观环境测度的单一维度分析方法,为城市意象以及城市规划中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探索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途径。3.重新梳理了意象结构五元素用于优化城市环境意象营造规划策略。根据在客观环境表征、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主观环境感知三个阶段的城市意象形式模式,以及上述三个阶段的意象感知结果在整体空间层面所显现出的结构性偏差特征。本文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偏差视角,将城市意象在整体空间层面的结构性特征归纳为由意象感知核心、节点、廊道、圈层和盲区所构成的五元素体系,用于优化相关规划实践策略。

唐晓莉[7](2020)在《认知特质视角下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时代,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消费习惯,但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现实特点,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存在天然的地域空间阻隔,人们在网络购物时无法亲身体验产品的质地性能,只能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推测判定产品的质量。在内容丰富的网络购物信息环境中,在线评论对于降低消费者的感知产品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消费者做出网络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在线评论呈现海量增长的发展态势,快速有效识别和使用有用性较高的在线评论,更能促进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的顺利达成。鉴于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消费者对评论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和信息采纳的过程,消费者自身的认知特质潜在影响着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大小和购买意愿的强弱。因而,从心理认知视角,深入探讨消费者关于评论感知有用性的认知机制,对于便利消费者的在线购买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基于消费者认知特质的视角,引入认知需要、认知闭合需要和调节定向这三种表征不同认知状态的个体特质变量,采用问卷调查和眼动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行为和心理认知两个层面,深入探索在线评论对异质性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并系统揭示个体认知特质对于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调节作用。首先,基于认知特质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引入认知需要、认知闭合需要和调节定向这三种表征不同认知状态的个体特质变量,并在细分在线评论类型为属性型评论和体验型评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行为层面,揭示了在线评论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直接效应,同时揭示了个体认知特质,对于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调节效应。从而,为后续认知层面的深入探索,奠定了行为层面的研究基础。其次,基于个体认知过程的视角,设计2在线评论类型(属性型/体验型)×2认知需要(高/低)的被试间眼动实验,基于行为数据和眼动指标的分析发现:在线评论类型和个体认知需要的认知特质,都显着影响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的认知加工过程(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认知结果(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购买意愿);在线评论类型与认知需要特质对于认知加工过程具有显着的交互效应,但对于评论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交互效应均不显着。再次,基于个体认知速度的视角,开展2在线评论类型(属性型/体验型)×2认知闭合需要(高/低)的被试间眼动实验,研究表明:在线评论类型和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特质,都显着影响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的认知加工过程(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认知结果(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购买意愿);在线评论类型与认知闭合需要特质对于认知加工过程(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具有显着的交互效应,但对于评论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交互效应均不显着。然后,基于个体认知导向的视角,通过开展2在线评论类型(属性型/体验型)×2调节定向(促进/预防)的被试间眼动实验,研究发现:在线评论类型和调节定向的个体特质,均显着影响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的认知加工过程(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认知结果(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购买意愿);在线评论类型与个体调节定向特质对于认知加工过程(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认知结果(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购买意愿)均具有显着的交互效应。最后,基于本研究结果,针对如何提升在线评论助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问题,分别对消费者、网络营销者、网络购物平台三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对于消费者而言,既要关注评论类型,以提升消费满意度;又要了解自身特质,以避免非理性消费。对于网络营销商而言,一方面要分类管理在线评论,提升评论有用性;另一方面要识别消费者异质性,实行精细化营销。对于网络购物平台而言,不仅要监管网络营销商、保证评论真实性;而且要保护消费者隐私、保障消费者权益。

梁景宇[8](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文中研究说明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既是承担市民多种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同时在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中起到联系作用。街道空间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空间的感受,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城市街道空间的品质优化对于市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增强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宏观视角,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影响街道空间品质的内外作用机制。本文以街道空间与功能演化作为切入点,归纳街道空间品质的含义,并回顾既有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方法,聚焦于如何借助多源数据及新技术实现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此为索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在针对街道活力和建成环境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空间活力和环境评价两条线索、从客观分析到主客观结合两个方面,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实证对象,对其的街道空间品质作出了多维度的评价。在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方面,以空间句法对街道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并引入街道长度作为权重、步行适宜距离作为半径构建街道网络可达性模型,从步行角度分析街道网络的特征;在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面,以街道网络模型作为基础,引入互联网点评数据作为权重,构建了一个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模拟模型;在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方面,采集澳门特别行政区内的街景图像,通过语义分割技术对图像出现的要素进行识别统计,分析研究范围内各街道路段的环境要素组成以及各种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面,通过ELO评分法对小范围的街景图片进行评价,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街景图片的得分与其要素组成间的关系进行学习,对范围内所有街景图像进行自动评分,从而实现对研究范围内所有街道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最后从场所空间与流空间相互影响的视角下讨论街道空间品质的地方营造机制。研究发现,街道空间品质既是人的活动与物质环境的复合,也是客观对象与主观感知的复合。街道空间品质高低会影响使用者对街道空间的感知,并通过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媒介传播,影响街道空间的活力,并通过公众参与的模式影响街道的设计过程,助力街道建成环境质量提升。区别于以往将街道空间研究聚焦于中微观分析的局限,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至从宏观的城市尺度,试图丰富街道空间尤其是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的范围与层次。

林玉娟[9](2020)在《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测度与优化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进入新时代,随着鄱阳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如何有效提升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这对于鄱阳湖区居民福祉水平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迈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本论文认为,居民福祉提升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多阶段投入产出过程,据此运用了三阶段DEA模型方法对2007—2017年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平均对数离差、空间自相关、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时空分布及差异进行了分析,对鄱阳湖区各县的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进行类型划分并提出优化调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论文构建多投入、多产出的多阶段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测度模型,对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得出:2007—2017年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客观福祉产出效率仍整体较低。2017年鄱阳湖区居民主观福祉产出效率平均值为0.637,居民主观福祉产出效率均值远低于客观福祉产出效率。(2)2007—2017年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纯技术效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居民客观福祉产出规模效率情况较不乐观,但整体上呈现上升的积极趋势。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综合效率受居民客观福祉产出规模效率主导,居民福祉投入规模不足是制约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2017年鄱阳湖区各县居民主观福祉产出效率仅有彭泽县达到DEA有效状态,各县居民主观福祉产出纯技术效率普遍低于其居民主观福祉产出规模效率。居民主观福祉产出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转变为福祉投入结构。(3)2007—2017年,鄱阳湖区各县间的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差距缩小,滨湖区和外围区内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县际差异始终大于滨湖区和外围区之间的差异,各县间的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差异是推动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整体空间差异演变的主要动力。2007—2017年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的LL集聚区多位于滨湖区,HH集聚区主要分布于外围区,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的空间异质性格局较为稳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跃迁惰性与空间锁定特征。(4)依据鄱阳湖区各县居民福祉产出效率与福祉产出指标聚类结果,将鄱阳湖区各县划分为高效率高福祉型、高效率低福祉型、低效率高福祉型和低效率低福祉型,根据各县类型的差异提供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改进方向。居民福祉投入产出冗余与不足分析中,提升居民福祉产出效率需要对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人均GDP和居民生活满意度三方面相关指标进行改进。同时,根据回归分析可知,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占比指标对鄱阳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为负面影响,而城镇化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政自给能力对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为正向影响,需要加强对以上影响因素的调控。

景远[10](2020)在《基于主客观数据的城市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及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成绵乐高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热潮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噪声污染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之一。声景观概念的引入,对噪声控制提供了新视角的理解。声景观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发展、声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不同区域和人群的特征研究、声景图等。国外的理论研究早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系统和技术体系,国内关于声环境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所不同,其中交通廊道的研究关注度集中于噪声角度,甚少从声景角度综合考虑。在高铁建设热潮背景下,本研究结合声景观理念,运用声景图综合评价高铁廊道声环境,探讨声景优化及高铁噪声应对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高铁廊道声景图的制作方法及应用研究。首先对高铁廊道及其声学研究范围的界定,从整体声环境角度关注廊道沿线的声景观。通过对声景学的构成要素研究,分析高铁声景的构成要素。在研究范畴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讨论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方法及应用分析,提出高铁廊道声景图的研究框架。高铁廊道声景数据系统由客观声场数据、主观感知数据和廊道环境数据构成,分别阐述不同数据的收集方法,借助GIS平台完成主客观数据的图形化。根据声景数据库和声景图,研究高铁廊道声景数据的整合分析及声景图应用,从声景时空特性角度考虑,归纳出高铁廊道声环境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声景数据的整合评价方法,并提出基于IPA改进的声景改善优先级别的判定条件。本研究选择成都市成绵乐城际高铁,作为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及应用研究的案例,经筛选后确定四个具有典型性的声敏感点,包含绿地、学校和住区三大类。通过数据收集和转化,绘制出相应的声景图。通过对主客观数据的整合分析,发现当整体声环境满意度较高的区域,会影响人们对高铁噪声的敏感性从而降低烦恼程度。最后明确区域范围内的声景资源条件,对应不同优先级别的改善措施,将声景图的分析结果用于指导成绵乐高铁廊道声环境优化建设。并且针对一个实际测点,完成基于声景图研究的高铁廊道声景优化设计。综上所述,本研究是对目前声景观领域研究方向的扩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总结与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数据来源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讨论与相关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讨论
        (一) 对幸福含义的探讨
        (二) 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讨论
    二、相关理论分析
        (一) 幸福感相关理论
        (二) 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三、基本理论框架与分析路径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化影响
        (三) 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设计与处理
    三、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四、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二)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
        (三)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四)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影响机制分析
    一、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收入分层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二、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三、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需要满足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四、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分析
    一、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功能发挥的因素探讨
        (一) 公共价值的制约
        (二) 制度结构的制约
        (三) 经办机制的制约
    二、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建议
        (一) 制度结构层面: 凸显普惠公平与消除福利分割
        (二) 政策实施层面: 居民需求分析与高质量供给
        (三) 制度效能层面: 可行能力取向与成果共享
        (四) 管理服务层面: 精准标准施策与数字治理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三) 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建议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一 山东居民生活状况调査抽样框说明
附录二 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査问卷(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2.1.4 文献述评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3.1.1 因素筛选方法
        3.1.2 研究过程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3.2 因素界定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3.4 因素结构分析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4.2 研究假设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4.3.1 问卷题目类型
        4.3.2 问卷设计原则
        4.3.3 问卷题目设计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4.4.1 预调研
        4.4.2 正式调研
        4.4.3 结果分析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可见光遥感图像质量评价与像质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2 遥感图像质量提升方法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2章 光学遥感成像链路建模与像质影响因素研究
    2.1 光学遥感成像链路模型
    2.2 遥感成像退化因素分析
        2.2.1 大气传输特性及其影响
        2.2.2 光学成像系统传递特性及其影响
        2.2.3 卫星平台颤振的影响
        2.2.4 遥感器与目标相对运动的影响
    2.3 光学遥感成像质量分析
        2.3.1 在轨动态MTF分析
        2.3.2 在轨信噪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遥感图像无参考像质评价技术研究
    3.1 典型的遥感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3.1.1 有参考型像质评价指标
        3.1.2 无参考型像质评价指标
    3.2 遥感图像的自然场景统计特性研究
        3.2.1 基于MSCN系数的统计特性
        3.2.2 基于图像梯度的统计特性
        3.2.3 基于Log-Gabor滤波器的统计特性
        3.2.4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统计特性
        3.2.5 基于图像色彩的统计特性
    3.3 基于自然场景统计的无参考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模型
        3.3.1 特征参量提取
        3.3.2 参考模型
        3.3.3 基于图像块匹配的测试模型
        3.3.4 BM-IQE像质评价模型
        3.3.5 验证实验及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遥感图像的成像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4.1 成像性能指标获取
        4.1.1 MTF计算的理论基础
        4.1.2 刃边法提取MTF
        4.1.3 SNR指标计算
    4.2 成像性能指标与图像统计特征参量的一致性研究
        4.2.1 实验数据集
        4.2.2 基于MTF指标的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2.3 基于SNR指标的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3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与成像质量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研究
        4.3.1 BM-IQE模型与成像性能指标一致性分析
        4.3.2 BM-IQE模型与GSD一致性分析
        4.3.3 BM-IQE模型与IQM模型一致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遥感图像质量提升技术研究
    5.1 典型的图像复原方法
    5.2 基于混合梯度稀疏先验的遥感图像盲复原研究
        5.2.1 混合梯度稀疏先验模型
        5.2.2 基于Split Bregman的数值求解方法
        5.2.3 模型参数设置策略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有效性分析
        5.3.2 仿真图像复原结果与分析
        5.3.3 真实图像复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6.2 创新性总结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中英文名词对照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农户分化视角下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以安徽金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宅基地
        2.1.2 宅基地退出
        2.1.3 农户福利
        2.1.4 农户分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可行能力理论
        2.2.3 满意度理论
        2.2.4 社会分化理论
    2.3 研究框架
        2.3.1 总体逻辑框架
        2.3.2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分化影响的理论框架
        2.3.3 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需求的理论框架
        2.3.4 宅基地退出、农户分化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现实状况及其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3.1.1 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演变
        3.1.2 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历史演变的特征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研究区域选择
        3.2.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调查区域的确定及其样本选取
        3.3.3 调查数据的获得
        3.3.4 样本农户基本信息
        3.3.5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3.4 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现实状况
        3.4.1 农户分化状况
        3.4.2 农户宅基地退出所获补偿及其满意度状况
        3.4.3 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需求状况
        3.4.4 农户家庭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状况
        3.4.5 农户社区活动参与状况
        3.4.6 农户看病、孩子上学状况
        3.4.7 农户日常消费支出状况
    3.5 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现实状况的问题分析
        3.5.1 农户分化显着
        3.5.2 农户宅基地退出所获补偿种类单一
        3.5.3 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所获补偿评价存在差异
        3.5.4 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需求存在差异
        3.5.5 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福利水平较难实现大幅度提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分化的影响:是否加剧了农户分化
    4.1 问题提出
    4.2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职业分化的影响:是否加剧了农户职业分化
        4.2.1 理论分析
        4.2.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4.2.3 农户职业分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4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职业分化的影响
        4.2.5 内生性检验——基于PSM模型
        4.2.6 进一步讨论
    4.3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收入分化的影响:是否加剧了农户收入分化
        4.3.1 理论分析
        4.3.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4.3.3 农户收入分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收入分化的影响
        4.3.5 内生性检验——基于PSM模型
        4.3.6 进一步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需求分析
    5.1 问题提出
    5.2 不同类型农户对退出政策的需求分析:基于农户退出政策评价视角
        5.2.1 理论分析
        5.2.2 模型构建
        5.2.3 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4 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的贴近度分析
        5.2.5 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的障碍因子诊断
    5.3 农户对退出政策需求的进一步验证:基于农户退出政策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
        5.3.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5.3.2 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福利变化分析
    6.1 问题提出
    6.2 农户福利测度及分析
        6.2.1 理论模型
        6.2.2 农户福利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农户福利测度方法的选择
        6.2.4 农户福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5 总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福利变化分析
    6.3 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福利变化: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6.3.1 不同职业分化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福利变化
        6.3.2 不同收入分化农户宅基地退出前后福利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及其变化的影响——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7.1 问题提出
    7.2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的影响——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7.2.1 理论分析
        7.2.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7.2.3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影响
        7.2.4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水平影响的组群差异分析
        7.2.5 稳健性检验
    7.3 农户所获退出补偿对其福利变化的影响——基于农户分化视角
        7.3.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7.3.2 农户所获退出补偿对其福利变化影响
        7.3.3 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户所获退出补偿对其福利变化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意象及其概念内涵
        1.1.1 意象与感知
        1.1.2 城市意象的概念内涵
    1.2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1.2.1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概述
        1.2.2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内容评析
        1.2.3 经典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评析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于客观环境感知的城市意象研究
        1.3.2 计算机科学理论驱动的城市意象研究
        1.3.3 图片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意象研究范式
        1.3.4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交互的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2.1 客观环境表征探析
        2.1.1 街道客观环境的可意象性
        2.1.2 基于街道的客观环境特征
        2.1.3 基于街道的环境感知条件
    2.2 环境初级感知探析
        2.2.1 基于观察的环境感知类型
        2.2.2 基于观察的环境感知内容
        2.2.3 基于观察的环境初级感知过程
    2.3 主观环境感知探析
        2.3.1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基础
        2.3.2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特征
        2.3.3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偏差
    2.4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的意象感知模型
        2.4.1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感知模型
        2.4.2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研究逻辑
        2.4.3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客观环境表征解析
    3.1 基于街道的客观环境表征解析方法
        3.1.1 街道环境基础测度数据采集
        3.1.2 街道客观环境量化测度方法
        3.1.3 街道环境量化测度流程
    3.2 基于街景数据的客观环境表征测度标签
        3.2.1 基于观察行为的环境构成要素测度标签
        3.2.2 基于视觉刺激的环境表征形式测度标签
    3.3 南京中心城区街道的环境构成要素特征
        3.3.1 街道客观环境构成要素统计特征
        3.3.2 街道客观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3.4 南京中心城区街道的环境表征形式特征
        3.4.1 街道客观环境表征形式统计特征
        3.4.2 街道客观环境表征形式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第四章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解析
    4.1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解析指标体系
        4.1.1 基于客观观察的街道环境生理感知测度指标
        4.1.2 基于主观感受的街道环境心理感知测度指标
        4.1.3 街道环境初级感知测度参数设置
    4.2 街道环境的初级生理感知特征
        4.2.1 主客观初级分异的街道环境安全性感知特征
        4.2.2 主客观交互强化的街道环境景观性感知特征
    4.3 街道环境的初级心理感知特征
        4.3.1 主客观交互进阶的街道环境色彩氛围感知特征
        4.3.2 主客观交互影响的街道环境社交氛围感知特征
    4.4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特征总结
        4.4.1 视觉刺激到主观响应的主客观交互进阶感知特征
        4.4.2 个体动机与需求驱动下的主客观交互偏差感知效应
第五章 个体量化评价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
    5.1 个体量化评价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方法
        5.1.1 个体动机与需求导向的主观环境感知评价标签
        5.1.2 基于街景数据的主观环境感知量化评价平台
        5.1.3 感知量化评价平台支持下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流程
    5.2 街道环境类型主观感知评价特征
        5.2.1 主客观正向关联的环境类型感知态势
        5.2.2 主客观偏差驱动的环境类型感知结构
    5.3 街道环境场景主观感知评价特征
        5.3.1 负面评价主导的主观场景感知态势
        5.3.2 个体需求和动机驱动下的主观场景感知结构
        5.3.3 主观环境感知与客观环境要素的关联作用关系
    5.4 需求与动机驱动下的主观环境感知特征总结
        5.4.1 基于环境个性、形式及意蕴的主观感知进阶特征
        5.4.2 动机与需求驱动下主观对客观环境信息的选择作用
第六章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
    6.1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形成模式
        6.1.1 环境感知基础:客观环境要素序列与整合形式
        6.1.2 环境初级感知:客观环境表征与主观基础需求
        6.1.3 主观环境感知:客观环境内涵与主观认知理解
    6.2 主观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形成条件
        6.2.1 客观环境要素对主观感知的驱动力
        6.2.2 环境信息负载对主观感知的刺激度
        6.2.3 感知个体对客观环境的主观判断力
    6.3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结构五元素
        6.3.1 意象感知核心
        6.3.2 意象感知节点
        6.3.3 意象感知廊道
        6.3.4 意象感知圈层
        6.3.5 意象感知盲区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意象形成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偏差关系
        7.1.2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三阶段形成模式
        7.1.3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三项基础形成条件
        7.1.4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结构五元素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2.1 理论层面: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建构了城市意象的形成模式
        7.2.2 方法层面: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实现了对城市意象主客观双维的量化解析
        7.2.3 实践层面:归纳梳理了意象结构五元素用于优化城市环境意象营造规划策略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7.3.1 研究维度的局限性:忽视了非物质性要素及其它环境方面对城市意象的影响
        7.3.2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街景数据对于反映城市真实客观环境存在缺陷
        7.3.3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颗粒度仍相对较粗
    7.4 研究展望:信息时代的城市意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基于Info GAN模型与Res Net有监督学习网络的建筑风貌识别说明
    附录二:街道客观环境感知意象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7)认知特质视角下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在线评论
        2.1.1 在线评论的概念
        2.1.2 在线评论的类型
        2.1.3 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
    2.2 信息加工相关理论
        2.2.1 信息传播与说服理论
        2.2.2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
        2.2.3 信息采纳理论
    2.3 认知特质相关理论
        2.3.1 认知需要理论
        2.3.2 认知闭合需要理论
        2.3.3 调节定向理论
    2.4 相关方法
        2.4.1 结构方程模型
        2.4.2 眼动实验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认知特质视角下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分析
    3.1 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3.1.1 研究模型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2.1 情境材料
        3.2.2 变量测量
        3.2.3 数据收集
    3.3 问卷数据分析
        3.3.1 样本特征
        3.3.2 操纵检验
        3.3.3 信度检验
        3.3.4 效度检验
    3.4 模型评价与假设检验
        3.4.1 模型评价
        3.4.2 假设检验
    3.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认知需要视角下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眼动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行为数据假设
        4.1.2 眼动指标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被试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材料
        4.2.5 实验流程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操纵检验
        4.3.2 行为数据分析
        4.3.3 眼动指标分析
    4.4 结果讨论
        4.4.1 行为结果讨论
        4.4.2 眼动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认知闭合需要视角下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眼动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行为数据假设
        5.1.2 眼动指标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被试
        5.2.3 实验仪器
        5.2.4 实验材料
        5.2.5 实验流程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操纵检验
        5.3.2 行为数据分析
        5.3.3 眼动指标分析
    5.4 结果讨论
        5.4.1 行为结果讨论
        5.4.2 眼动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节定向视角下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眼动分析
    6.1 研究假设
        6.1.1 行为数据假设
        6.1.2 眼动指标假设
    6.2 研究方法
        6.2.1 实验设计
        6.2.2 实验被试
        6.2.3 实验仪器
        6.2.4 实验材料
        6.2.5 实验流程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操纵检验
        6.3.2 行为数据分析
        6.3.3 眼动指标分析
    6.4 结果讨论
        6.4.1 行为结果讨论
        6.4.2 眼动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在线评论助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对策建议
    7.1 对于消费者的对策建议
        7.1.1 关注在线评论类型
        7.1.2 了解自身认知特质
    7.2 对于网络营销商的对策建议
        7.2.1 分类管理在线评论
        7.2.2 识别个体认知特质
    7.3 对于网络平台的对策建议
        7.3.1 监管网络营销商
        7.3.2 保障消费者权益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街道空间的含义与功能
        1.1.2 街道空间品质优化的重要性
        1.1.3 信息技术时代下街道空间品质的认识与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街道的空间形成与功能演化
        2.1.1 街道空间形成
        2.1.2 街道功能的演化
    2.2 街道空间品质的内涵
    2.3 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方法
        2.3.1 物质要素和空间指标
        2.3.2 基于主观认知构建评价体系
        2.3.3 基于新数据新技术的客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街道空间的网络结构
    3.1 相关理论与方法
        3.1.1 城市街道网络
        3.1.2 基于密度分析的街道网络几何特征研究方法
        3.1.3 空间句法的街道网络的拓扑特征研究方法
        3.1.4 街道网络的可达性研究方法
    3.2 街道网络空间句法模型
        3.2.1 街道网络可达性模型原理
        3.2.2 街道网络模型构建过程
    3.3 街道网络结构分析
        3.3.1 街道空间形态基本分析
    3.4 街道空间网络几何特征
        3.4.1 空间句法结果分析
        3.4.2 街道可达性模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模拟
    4.1 既有理论及方法
        4.1.1 街道活力的内涵
        4.1.2 大数据对街道活力研究的应用
        4.1.3 街道空间活力的定量研究方法
        4.1.4 权重网络的研究方法
    4.2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构建
        4.2.1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原理
        4.2.2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构建过程
    4.3 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分析
        4.3.1 设施与评论数的空间分布
        4.3.2 街道活力模型分析
        4.3.3 街道空间活力带动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道空间环境的图像分析
    5.1 使用街景图像的优势
        5.1.1 覆盖范围广
        5.1.2 客观真实
        5.1.3 要素丰富
        5.1.4 采集方便
    5.2 基于街景的图像分析方法
        5.2.1 图像数据特征
        5.2.2 街道环境要素
        5.2.3 街道环境要素提取方法
    5.3 建成环境街景图像识别过程
        5.3.1 数据采集
        5.3.2 图像识别模型
    5.4 建成环境特征
        5.4.1 特征分类
        5.4.2 单项要素特征分析
        5.4.3 组合要素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街道空间环境的景观评价
    6.1 街道环境评价方法
        6.1.1 街道环境传统评价方法
        6.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街道环境评价方法
    6.2 建成环境景观质量评价模型
        6.2.1 基于ELO评价系统的街景图像样本评分原理与过程
        6.2.2 基于ANN神经网络环境评价
        6.2.3 街道空间环境评价结果
    6.3 环境景观评价的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街道空间品质的营造机制
    7.1 街道空间品质对市民认知影响
        7.1.1 场所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7.1.2 街道空间构成的城市意象
    7.2 空间认知的媒介传播
        7.2.1 网络传媒的代表性
        7.2.2 网络传媒的空间反馈
    7.3 地方营造的公众参与
        7.3.1 互联网公众意见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7.3.2 公众参与下空间设计的符号化趋势
        7.3.3 从公众意见挖掘街道空间的改造潜力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方法与模型
        8.1.1 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方法
        8.1.2 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
        8.1.3 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方法
        8.1.4 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
    8.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8.2.1 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结论
        8.2.2 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结论
        8.2.3 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结论
        8.2.4 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结论
        8.2.5 空间品质的营造机制
    8.3 研究创新点
        8.3.1 多线索多维度的空间品质认知
        8.3.2 新数据新技术的街道空间应用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测度与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区域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福利经济学
        2.1.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需求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2.1 关于福祉概念及测度研究
        2.2.2 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2.2.3 关于公共服务需求研究
        2.2.4 关于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研究
        2.2.5 鄱阳湖区相关研究
        2.2.6 已有文献评述
第3章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评价
    3.1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过程的理论分析
    3.2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3.2.1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投入指标选取
        3.2.2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指标选取
        3.2.3 环境变量选取
    3.3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评价的三阶段DEA模型构建
    3.4 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评价
        3.4.1 第一阶段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
        3.4.2 第二阶段SFA模型调整
        3.4.3 第三阶段鄱阳湖区居民客观福祉产出效率
    3.5 鄱阳湖区居民主观福祉产出效率评价
        3.5.1 鄱阳湖区居民主观福祉统计性描述
        3.5.2 鄱阳湖区居民主观福祉产出效率测算
        3.5.3 鄱阳湖区居民主客观福祉产出效率比较
第4章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时空差异演变分析
    4.1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时空演变分析
    4.2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县际差异分析
    4.3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空间集聚分析
        4.3.1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全局莫兰指数
        4.3.2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局部莫兰指数
        4.3.3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时空跃迁分析
第5章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优化调控
    5.1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聚类分析
        5.1.1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的地域类型分析
        5.1.2 基于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聚类结果的优化方向
    5.2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松弛变量调控
    5.3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影响因素调控
        5.3.1 影响因素选择
        5.3.2 模型选择
        5.3.3 运算结果
        5.3.4 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提升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主客观数据的城市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及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成绵乐高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交通噪声污染问题
        1.1.2 高铁廊道噪声污染防治
        1.1.3 声景学与高铁廊道噪声控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3.1 声景学研究发展
        1.3.2 高速铁路噪声影响研究
        1.3.3 声景图的研究与进展
        1.3.4 小结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铁廊道声景与声景图
    2.1 相关概念分析
        2.1.1 相关概念阐述
        2.1.2 声景构成要素分析
    2.2 高铁廊道声景特性分析
        2.2.1 高速铁路噪声特性
        2.2.2 高铁廊道沿线自然声特性
        2.2.3 高铁廊道沿线生活声特性
    2.3 高铁廊道声景图的构成及应用意义
        2.3.1 高铁廊道声景图的构成
        2.3.2 高铁廊道声景图的应用价值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主客观数据的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方法及应用研究
    3.1 高铁廊道声景图的研究框架
    3.2 高铁廊道声景数据系统构成与收集方式
        3.2.1 客观声场数据
        3.2.2 主观感知数据
        3.2.3 廊道环境数据
    3.3 高铁廊道声景数据库
        3.3.1 廊道环境基础数据库
        3.3.2 声景主客观数据库
    3.4 高铁廊道声景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3.4.1 主客观数据的图形化
        3.4.2 声景数据的整合分析及声景图应用
        3.4.3 栅格插值方法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案例研究——以成绵乐城际高铁为例
    4.1 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对象
        4.1.1 制作对象的选择
        4.1.2 研究选线概况
        4.1.3 研究选点概况
    4.2 廊道环境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理
        4.2.2 坐标系选取及转换
        4.2.3 地理配准
    4.3 声景主客观数据库的构建
        4.3.1 客观声场数据的测量与整理
        4.3.2 主观感知数据的调查
    4.4 声景图的绘制
        4.4.1 客观声场分布图
        4.4.2 主观评价分布图
    4.5 小结
第五章 高铁廊道声景图应用案例研究——以成绵乐城际高铁为例
    5.1 基于高铁廊道声景图的声景时空特性分析
        5.1.1 声场分布特征
        5.1.2 声要素分布特性
    5.2 基于高铁廊道声景图的声景整合评价分析
        5.2.1 主客观数据整体评价分析
        5.2.2 声要素评价整合分析
    5.3 基于声景图评价的高铁廊道声景优化建议
        5.3.1 声景优化措施
        5.3.2 声景营造原则
        5.3.3 高铁廊道声景的分级优化策略及规划设计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声景图研究的高铁廊道声景优化设计实例
    6.1 研究点特征分析
        6.1.1 廊道环境特征
        6.1.2 声景图特性分析
    6.2 声景优化改善的优先顺序判定
        6.2.1 声景优先改善区域的判定
        6.2.2 声要素的优先改善顺序
        6.2.3 声景优化策略
    6.3 声景优化设计方案
    6.4 小结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速铁路廊道沿线声测量记录表
附录2 成绵乐城际高铁运行路线情况统计表
附录3 成绵乐城际高铁廊道的声环境声音监测记录图
附录4 成绵乐城际高铁廊道的声环境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生活质量的主客观指标体系建构 ——以初期智慧生活为中心[D]. 王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 褚雷. 山东大学, 2021(11)
  • [3]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4]可见光遥感图像质量评价与像质提升技术研究[D]. 徐宁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5]农户分化视角下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以安徽金寨县为例[D]. 孙鹏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D]. 郑屹. 东南大学, 2021
  • [7]认知特质视角下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机制研究[D]. 唐晓莉. 燕山大学, 2020(01)
  • [8]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D]. 梁景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鄱阳湖区居民福祉产出效率测度与优化调控研究[D]. 林玉娟.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基于主客观数据的城市高铁廊道声景图制作及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成绵乐高铁为例[D]. 景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