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风湿病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澜[1](2019)在《超声评价耳穴贴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高频骨肌超声观察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检验高频超声在反映药物干预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变化的灵敏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从2018年3月-2019年1月,选取80例在佛山市中医院风湿科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且无任何非入组指标的住院患者。以住院时间先后为序,查阅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随机入组,各纳入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2例因失访脱落,最终收集病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两组予基础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脏腑辨证耳穴贴压穴位及阿是穴等,疗程为4周。以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4周为观察时间节点,观察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包括T28等在内的常用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体征,1个月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天数、超声血流信号。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地评价耳穴压痛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有效性以及高频骨肌超声血流信号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受试对象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显示,分布均衡,可予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在炎症指标CRP、ESR,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关节压痛数等类风湿关节炎常用体征,疾病总体疗效评估如症状整体疗效评估等,高频超声下关节血流信号分级等方面可见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耳穴贴压试验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减少T28、SJ28、晨僵时间、患者自身VAS评分上有明显优势(P<0.05)。然而治疗后与两组间在C反应蛋白、医师评价VAS评分、DAS28评分以及超声血流信号未见明显不同(P>0.05);3.治疗后症状整体改善率:试验组整体有效率≧30%共34例(90.02%),其中显效7例(17.07%),进步19例(46.34%),有效11例(26.82%)。对照组整体改善率≧30%共26例(66.68%),当中显效0例(0.00%),进步9例(23.07%);有效17例(43.58%)。总体上看,试验组治疗效果更显着。4.治疗前后关节骨肌超声下滑膜炎血流信号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血流信号强度随疾病活动度升高而增强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改善疼痛症状及体征,没有胃肠道等内脏器官、内分泌等损害,安全可行。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药物治疗疗效评价客观、可靠。
韦雯冰[2](2019)在《祛湿活血方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祛湿活血方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痛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非布司他片40mg qd、碳酸氢钠片1.0g tid、秋水仙碱片0.5mg bid的基础治疗,并嘱患者多饮水、低嘌呤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祛湿活血方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观察三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以及肝功能、肾功能、CRP、ESR、UA水平、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24小时尿尿酸的变化。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3.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特点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使用Ridit分析来比较临床疗效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共入组病例120例,治疗过程中脱落5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115例。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2)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3)总体疗效对比分析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4.82%,对照组有效率为87.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对比:治疗组表面皮色、发热及受累关节数与对照组相比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及关节功能改善方面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治疗后CRP、ESR、UA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指标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组经治疗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较对照组增加(P<0.05)。(8)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9)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祛湿活血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痰湿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水平。(2)祛湿活血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痰湿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降低患者CRP、ESR、UA水平,促进尿尿酸的排泄。(3)祛湿活血方治疗痰湿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伟峰[3](2019)在《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为期12周观察。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片7.5mg qw开始,此后每周递增2.5mg,至15mg qw维持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 qd,仅关节疼痛明显时服用,疼痛缓解停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味煎煮汤剂口服治疗,日1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ESR、CRP、RF、抗CCP抗体、中医症候积分、DAS28评分等观察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本次临床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78例完成临床观察,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1例,脱落率为2.5%。2.两组内比较,治疗6周、12周后两组ESR、CRP、RF、抗CCP抗体、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等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12周后除抗CCP抗体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0.05)外,其余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判定方面,DAS28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4.两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时和用量组间比较,观察组使用天数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0.05)。5.安全性生化指标方面,两组内比较,治疗2周、6周、12周后两组WBC、ALT、AST、BUN、Cr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后、6周、12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结论:以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为治疗基础,加用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ESR、CRP、RF、抗CCP抗体,在改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治疗,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明四妙散加味有增强疗效、安全性较好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施文[4](2004)在《上海市骨关节疾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讨我国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对1960-2002年的NSAIDs不良反应报道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并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指导原则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发现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大多在用药三个月内发生,以胃肠道损害最多,占57.8%,其次为皮肤及附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不良反应预后均较好,98.3% (2048/2083)的患者可痊愈或好转,只有少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或死亡。鉴于文献源查询只能对NSAIDs不良反应的既往发生情况作一概述,为掌握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对生命质量(QOL)的影响以及药品经济学方面的信息,本研究依次开展了文献资料的meta分析、NSAIDs不良反应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1990~2001关于NSAIDs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19篇。有效率统计累计入选病例共1732例,不良反应统计累计入选病例2925例。 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NSAI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效率:尼美舒利79.8%(75.7%~84%)、布洛芬77.2%(70.7%~83.8%)、双氯芬酸77.1%(69.2%~85.0%)、美洛昔康68.4%(59.2%~77.6%)、 萘丁美酮66.7%(61.9%~71.4%)、恶丙嗪65.8%(59.5%~72)、萘普生64.5%(59.8%~69.1%)。不良反应发生率:萘普生29.2%(24.8%~33.6%)、尼美舒利20.2%(16%~24.3%)、双氯芬酸19.3%(11.9%~26.7%)、布洛芬16.7%(14.7%~18.8%)、萘丁美酮16.3%(12.5%~20%)、美洛昔康10.2%(4.2%~16.2%)、恶丙嗪6.4%(8.9%~16.7%)。 <WP=7>为了调查上海市长期使用NSAIDs人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我们采用整群抽样、回顾性询问填表法,获取了10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疾病家族史、服用NSAIDs前生命质量评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NSAIDs服用、合并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治疗、预后等情况, 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中筛选NSAIDs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患者使用NSAIDs均在1年以上,ADR发生率较高为30.8~48.1 %,主要为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症状及皮疹,严重不良反应约7%,不良反应预后较好。不同NSAIDs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但“NSAIDs诱发的不良反应家族史”在美洛昔康、双氯芬酸、尼美舒利、萘丁美酮四组中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一重要的危险因子。萘丁美酮组145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 49例(33.8%),5个因子“NSAIDs诱发的不良反应家族史”、“情绪变化对生活和工作的负面影响”、“家庭收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程度”、“感觉生活有意义,充满挑战”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布洛芬组447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 144例(32.2%)。7个因子“合并用药史”、“吸烟”、“对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接受程度”、“服药前自身健康的总体评价”、“可乐的服用时间”、“与服药以前半年的健康状况比较”、“健康状况对活动的影响(第1主成分)”、“个人财务压力对生活的影响”与布洛芬不良反应相关。吲哚美辛组436例,212例(48.6%)发生不良反应。4个因子“合并药物治疗”、“饮酒史” 、“来自于健康问题的何种程度的紧张或压力会影响你的生活” 、“与六个月前比较,服用NSAIDs 前的健康状况如何”与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双氯芬酸组926例,384例(41.5%)发生不良反应。8个因子“家庭收入”、“服用双氯芬酸的时间”、“NSAIDs诱发的不良反应家族史”、“开始服药前身体和情绪问题对个人与家庭、朋友、邻居或同事的日常交往的影响程度”、“开始服药前感到有活力的程度”、“开始服药前感到<WP=8>沮丧的程度”、“开始服药前感到心情抑郁的程度”、“是否经历抑郁感受,并足以影响自己的生命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尼美舒利组266例,119例(44.7%)出现不良反应。4个因子“合并用药”、“与服药前半年的身体状况比较健康感觉(主成分值)”、“健康感觉(主成分值)”、“NSAIDs诱发的不良反应家族史” 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美洛昔康248例,92例(37.1%)出现不良反应。4个因子“原发疾病病程”、“NSAIDs诱发的不良反应家族史”、“协调冲突的能力”、“乐于迎接挑战”与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我国人群中最常用的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以及新型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进行6个月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并对生命质量、药品经济学进行研究。406名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疗程,其中双氯芬酸组脱落16例(12.2%)、萘丁美酮组脱落16例(12.2%)、美洛昔康组脱落17例(11.8%)、塞来昔布脱落5例(9.1%)。病例脱落多发生于治疗的前三个月。脱落原因在前三组主要是疗效不满意(44.9%)和不良反应(38.8%),而塞来昔布组脱落原因主要为费用问题(80%)。NSAIDs的不良反应常见于服药后前三个月内发生,4组六个月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双氯芬酸31.9%、萘丁美酮19.9%、美洛昔康25.2%和塞来昔布7.3%。前3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着(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有13个变量是与NSAIDs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的因素。NSAIDs的临床有效率与疗程呈正相关。治疗前四个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5](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谭洁[6](2019)在《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次研究主要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DAS28评分及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穴位贴敷联合西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药物(甲氨喋吟、叶酸片、来氟米特片)治疗,试验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穴位贴敷一周一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Das28、实验室指标、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ESR、CRP、RF;临床症状包括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五项;中医证候积分(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压痛、关节作冷、屈伸不利及次证:口淡不渴、恶风寒、肢体沉重);病情活动度使用DAS28评分评价。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如实记录。试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统计,评价疗效。结果:1.在试验过程中,共脱落4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6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1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两组基线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3.组内前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五项基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ESR、CRP、RF)及DAS28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4.组间对比:试验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1.81%;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在关节作冷、屈伸不利、恶风寒、肢体沉重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对照组疗效均较试验组差(p<0.05)。两组口淡不渴症状均无明显缓解,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对寒湿痹阻型RA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实验室指标(ESR、CRP、RF),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依从性好,临床操作简便,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乔晓涵[7](2019)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在临床上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进而评定,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门诊收治的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片和依托考昔片联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疗程两周,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结果:分别观察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UA、ESR、CRP、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且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7%,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着。结论:1.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症状积分。2.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降低血尿酸疗效显着。3.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使用中未发现异常不良反应,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母叶[8](2020)在《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自愿参加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受试者60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火刃针点刺患肢手三阳经筋结点及病变局部阿是穴治疗。对照组运用毫针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及辩证取穴为主。疗程:两组每周治疗2次,两次治疗间隔需超过24h,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评估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后抽血化验,检测并统计分析两组血沉(ESR)、类风湿性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对两组受试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79.3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降低更显着(P<0.05)。4.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VA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VAS水平,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5.血清ERS、CRP和RF水平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ERS、CRP和RF水平,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ERS、CRP和RF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ERS、CRP和RF水平皆下降更显着(P<0.05)。结论:火刃针可有效改善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晨僵等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炎症指标。
朱林静[9](2019)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其患病率列首位,具有很高的致残率。目前治疗RA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等。临床上常用的一线药物有甲氨蝶呤(MTX)及来氟米特(LEF)。MTX是一种经典的DMARDs,因其有效性、安全性和低价格,广泛应用于RA治疗。来氟米特(LEF),是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免疫抑制剂,也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然而,临床上经常出现部分患者对以上药物无效,还存在部分患者因对上述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停药。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治疗RA的新的选择,但因价格昂贵,需要注射等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药物解决上述问题。艾拉莫德是一种新的小分子抗风湿药物,于2011年在中国首先上市,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也可以抑制环氧化酶COX-2,起到DMARDs及NSAIDs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广泛用于RA的治疗。因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目前国内研究一般集中在单药治疗RA的或其他疾病的疗效,有关艾拉莫德与常用的DMARDs的疗效对比、联合治疗疗效、副作用、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分别对艾拉莫德与MTX及LEF进行对比,并对其联合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符合ACR/EULAR诊断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200例,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MTX组、MTX+艾拉莫德组,第二部分为LEF组,LEF+艾拉莫德组,四个小组各入组50例患者。随访24周,收集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包括关节压痛数(28个关节计)、关节肿胀数(28个关节计)、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计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的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DAS28疾病活动度评价:缓解(<2.6);低疾病活动性(≥2.6且≤3.2);中度疾病活动性(>3.2且≤5.1)或重度疾病活动性(>5.1)。记录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安全性、联合MTX及LEF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为RA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在第0周,四组之间患者的各个指标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治疗12周,MTX+艾拉莫德组患者的ESR、CRP、DAS28水平显着低于MTX组,LEF+艾拉莫德组患者的ESR、RF、DAS28水平显着低于LEF组。在治疗第24周,MTX+艾拉莫德组患者的ESR、CRP、DAS28水平显着低于MTX组,LEF+艾拉莫德组患者的ESR、CRP、关节压痛数、RF、DAS28水平显着低于LEF组。随治疗时间延长的ESR(mm/h)、CRP(mg/L)、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RF(IU/ml)、DAS28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的疗效优于单用MTX组,艾拉莫德联合LEF的疗效优于单用lEF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和活动积分均显着改善,随着时间推移疗效逐渐增高。
唐婕[10](2020)在《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的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共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A、B、C组)和对照组(D组),各20例,D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A组采用自拟痛风方+秋水仙碱片、B组采用三黄散外敷+秋水仙碱片、C组采用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7天后对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评估,NRS疼痛评分,病情相关指标如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SUA)等及安全相关指标尿常规、肝肾功能等。评估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1)四组患者疾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痛风方组有效率是84.21%,三黄散组是78.94%,痛风方联合三黄散组是95.00%,对照组总疗效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四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经治疗后,四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差异显着(P<0.05);四组间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四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R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疗效为:C组>B组>A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下降的更快,与对照组比差异显着(P<0.05)。(5)实验室指标比较:四组治疗均可以使血白细胞计数、ESR、CR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四组间白WBC、ESR、CRP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疗效为:C组>B组>A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组和C组UA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对照组SUA无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组间SUA比较,A组和C组疗效优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间无差异(P>0.05),B组和D组间无差异(P>0.05)。(6)安全性指标比较:经治疗后各组安全指标(ALT、AST、BUN、Cr)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单纯服用西药相比,临床疗效更佳,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降低疾病相关指标。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风湿病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风湿病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评价耳穴贴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
1.1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的研究现状 |
1.1.1 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2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2.1 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病因、发病机制 |
1.2.2 诊断标准 |
1.2.3 类风湿关节炎的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3 耳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3.1 耳穴的中医认识 |
1.3.2 耳穴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4 类风湿关节炎的超声应用的进展 |
1.4.1 类风湿关节炎的超声改变 |
1.4.2 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 |
1.4.3 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 |
1.5. 小结 |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疾病诊断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0 临床病例来源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病例分组 |
2.2.3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主要疗效指标观察项目 |
2.3.2 症状整体改善率 |
2.3.3 安全性指标 |
2.4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2.4.1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
3.1 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3.1.1 性别比较 |
3.1.2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 |
3.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滑膜炎血流信号比较 |
3.2 主要疗效指标 |
3.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
3.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比较 |
3.2.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2.4 滑膜炎血流信号分级比较 |
3.2.5 DAS28评分分级与滑膜炎血流信号分级的相关性 |
3.3 安全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部分 讨论 |
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基础 |
4.2 耳穴贴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
4.2.1 耳穴贴压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 |
4.2.2 耳穴贴压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次数 |
4.3 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 |
结语 |
5.1 小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祛湿活血方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与辨证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2.1 一般治疗 |
2.2.2 药物治疗 |
2.3 观察指标 |
2.3.1 基本资料 |
2.3.2 安全性检测 |
2.3.3 疗效性指标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3.1.1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3.1.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 |
3.1.3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比较 |
3.2 观察指标对比 |
3.2.1 总体疗效对比分析 |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3.2.3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比较 |
3.2.4 两组治疗前后CRP、ESR、UA指标变化比较 |
3.2.5 两组治疗前后24 小时尿尿酸水平比较 |
3.2.6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比较 |
3.3 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 |
3.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 |
1.1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 |
1.2 发病机制 |
1.2.1 尿酸盐结晶 |
1.2.2 痛风发病的免疫机制 |
1.2.3 炎性因子的作用 |
1.3 西医治疗痛风的用药 |
1.3.1 痛风急性发作期用药 |
1.3.2 痛风缓解期治疗 |
2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与研究 |
2.1 古医籍论述 |
2.2 病因病机认识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 |
2.4.1 内服法 |
2.4.2 外治法 |
2.4.3 内外兼治 |
3 组方理论依据 |
4 组方分析 |
4.1 方解 |
4.2 方药分析 |
4.3 本方中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4 本方临床作用机制讨论 |
4.4.1 消炎止痛 |
4.4.2 降低血尿酸 |
4.4.3 调节免疫 |
4.4.4 其他功效 |
5 综合疗效结果分析 |
5.1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分析 |
5.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单项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的分析 |
5.3 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7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2015年ACR/EULAR发布的痛风分类评分标准 |
附表2 痛风性关节炎症状评分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湿热痹阻证的证候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病例脱落标准 |
4 临床研究方法 |
4.1 随机分组 |
4.2 临床治疗方案 |
4.3 临床观察项目 |
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5.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纳入病例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布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关节压痛及肿胀数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DAS28 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ESR、CRP、RF、抗CCP抗体指标比较 |
3 治疗结果分析 |
3.1 治疗前后ESR指标比较 |
3.2 治疗前后CRP指标比较 |
3.3 治疗前后RF指标比较 |
3.4 治疗前后抗CCP抗体指标比较 |
3.5 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比较 |
3.6 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比较 |
3.7 治疗前后DAS28 评分及疗效比较 |
3.8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
3.9 两组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情况比较 |
4 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ESR、CRP、RF、抗CCP抗体与RA关系 |
1.3 西医治疗现状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当代医家辨治经验 |
3 导师关于RA的学术经验 |
4 四妙散加味组方的特点 |
4.1 理法方药分析 |
4.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5 四妙散加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上海市骨关节疾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NSAIDs不良反应国内43年文献源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NSAIDs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NSAIDs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1 入选患者人口学资料 |
2 NSAIDs服用情况 |
3 总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4 其他患者资料 |
5 NSAIDs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及筛选 |
6 不同NSAID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筛选 |
讨论 |
第四部分 NSAIDs前瞻性队列研究 |
一. NSAIDs不良反应队列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
1 样本量估计的前提条件 |
2 根据研究目的以及统计分析计划来选择和决定样本量的估算方法 |
3 讨论 |
二. NSAIDs疗效和安全性队列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三. NSAIDs不良反应生存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NSAIDs总体不良反应生存分析 |
3 NSAIDs胃肠道不良反应生存分析 |
讨论 |
四. NS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队列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五. NSAIDs成本-效果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五部分 NSAIDs治疗受益和风险模型 |
一. 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
1 管理系统框架 |
2 系统特征 |
3 系统运行环境 |
4 系统主要界面及功能 |
二. 系统应用示例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课题综述 1.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2 环氧化酶COX家族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
附录I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6篇) |
附录II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代码表 |
附录III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计划书 |
附录IV非甾体抗炎药前瞻性队列研究计划书 |
附录V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病例报告表(CRF) |
附录V1非甾体抗炎药前瞻性队列研究风湿科病例报告表 (CRF) |
致谢 |
(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定义 |
1.1.2 流行病学 |
1.1.3 自然病程 |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5 病理变化 |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
1.1.7 诊断标准 |
1.1.8 活动性评价 |
1.1.9 西医治疗 |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1.2.3 辨证论治 |
1.2.4 中医药疗法 |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脱落标准 |
2.3 分组方法 |
2.3.1 样本量 |
2.3.2 随机化 |
2.3.3 对照 |
2.3.4 盲法 |
2.4 治疗方案 |
2.4.1 治疗耗材 |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
2.4.6 疗程 |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观察时间 |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
2.9 疗效评价标准 |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
3.3.2 血沉 |
3.3.3 C反应蛋白 |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
3.4 中医证候积分 |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
3.5.2 脊柱痛VAS评分 |
3.5.3 病人总体评价 |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
3.6.3 功能指数 |
3.6.4 测量学指数 |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
3.8 临床疗效评价 |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
4.2.2 学术内涵 |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
4.3.2 药对配伍 |
4.4 结局指标选择 |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
4.4.2 量表选择 |
4.5 结果分析 |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
4.6 结果讨论 |
4.7 研究的创新性 |
4.8 不足与展望 |
4.9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6)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引言 |
1.RA的流行病学 |
2.中西医对RA的病因及治疗的认识 |
3.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RA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
1 临床研究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受试者入组及脱落标准 |
1.4 脱落剔除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 |
2.3 盲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3.治疗方案 |
3.1 分组及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4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4.1 疗效评价 |
4.2 随访 |
4.3 安全性评价 |
4.4 依从性评价 |
4.5 不良事件及其处理措施 |
4.6 统计分析 |
4.7 试验质量 |
4.8 伦理学原则 |
5 研究结果 |
5.1 病例完成情况 |
5.2 治疗前基线比较 |
5.3 治疗后组间比较 |
5.4 治疗前后组内对比 |
5.5 总有效率 |
5.6 安全性观察 |
5.7 随访 |
6 讨论 |
6.1 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
6.2 祖国医学对RA的认识及治疗 |
7.立论依据 |
7.1 流行病学 |
7.2 穴位贴敷治病的历史 |
7.3 穴位贴敷治疗RA寒湿痹阻证的机理探讨 |
7.4 本课题中穴位贴敷取穴及用药的依据 |
7.5 穴位贴敷疗法的优势 |
7.6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概况 |
1 祖国医学对RA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正虚 |
1.2 外邪侵袭 |
1.3 血瘀 |
2 中医对RA的治疗概况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 1.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表 2 知情同意书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 |
(7)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
1.1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溯源及分类 |
1.2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针灸对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 |
1.3.1 传统医学对针灸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论述 |
1.3.2 单纯针刺治疗 |
1.3.3 以针刺为主的综合治疗 |
1.3.4 其他综合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1 遗传因素 |
2.2.2 环境因素 |
2.2.3 免疫因素 |
2.2.4 感染因素 |
2.3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研究 |
2.3.1 药物治疗 |
2.3.1.1 非甾体类药物治疗 |
2.3.1.2 抗风湿药物治疗 |
2.3.1.3 糖皮质激素治疗 |
2.3.1.4 植物药治疗 |
2.3.2 免疫净化治疗 |
2.3.3 物理治疗 |
2.3.4 外科手术治疗 |
3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RA 诊断标准 |
1.2.2 RA 分级诊断标准 |
1.2.3 RA 证型的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脱落和剔除标准 |
1.7 盲法 |
1.8 分组 |
1.8.1 随机分组方法 |
1.8.2 病例收集数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观察组(火刃针治疗) |
2.1.2 对照组(毫针针刺治疗) |
2.1.3 疗程 |
2.1.4 健康宣教 |
2.2 疗效评定与观察 |
2.2.1 人口学资料 |
2.2.2 疗效评价方法 |
2.3 病例随访 |
2.4 疗效观察 |
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评估比较 |
3.2 临床疗效评估比较 |
3.3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评估比较 |
3.4 VAS评分比较 |
3.5 血清学评估比较 |
4 两组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1 外邪侵袭与气机不畅和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关系密切 |
1.1 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是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的重致病因素 |
1.2 气机不畅是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的主要病机 |
1.3 “温阳散寒除湿,理筋解结调气”法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概述 |
2 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选用依据 |
2.1 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依据 |
2.2 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选穴原则 |
2.3 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优势 |
3 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 |
3.1 对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 |
3.2 对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的评价 |
3.3 对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VAS评分的评价 |
3.4 对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ERS、CRP、RF的评价 |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常见针灸不良事件/反应及处理 |
综述 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实验方案 |
4 随访 |
5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 病历完成情况 |
2 一般情况描述 |
3 临床疗效判定 |
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伦理审查 |
致谢 |
(10)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四组患者治疗前病例资料均衡性比较与分析 |
1.1 四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
1.2 四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均衡性对比 |
2 临床疗效比较 |
2.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比较 |
2.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的比较 |
2.3 四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缓解时间的比较 |
2.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2.5 四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分析 |
4 不良事件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与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与治疗 |
3 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探讨 |
4 自拟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立方依据 |
5 痛风方联合三黄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风湿病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评价耳穴贴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李佩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祛湿活血方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D]. 韦雯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张伟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上海市骨关节疾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D]. 施文. 复旦大学, 2004(01)
- [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谭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D]. 乔晓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火刃针治疗早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母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朱林静. 青岛大学, 2019(03)
- [10]自拟痛风方联合三黄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唐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