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朝中期蒙古族政治家拜住(论文文献综述)
高敏[1](2021)在《元代山东进士研究》文中指出
马珊[2](2021)在《马袓常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冉诗泽[3](2020)在《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历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延绵不绝和中华民族走向一体的原动力,少数民族和汉族皆是感知和实行这一原动力的主体,其中少数民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中国历史,也是一部各民族追求“大一统”理想的历史,“大一统”始终是主流,分裂才是异态,这正是历史上王朝不断更迭,而“中国”却始终存在并向“大中国”嬗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在丰富和实践“大一统”理念上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们要么参与到中华“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中,要么以实现“大一统”为己任,为之努力奋斗,为推动中国成为一个牢固的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关切还不够,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作系统性论述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对此想作一番尝试性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即影响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产生与实践的因素;十六国北魏时期少数民族在“大一统”思想与实践上的初步探索;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调适与发展;清朝满洲族大一统思想的成熟与成功实践。以时间和少数民族“大一统”实践的特点与成效分阶段进行论述,以反映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在内容与实践上的阶段性特点,同时又将各个发展阶段联系起来,探寻各阶段之间的历史继承性。从刘渊建立“汉国”政权始,少数民族开始纷纷加入追求“大一统”的行列之中,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华正统王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华大一统王朝,建立清朝的满族集“大一统”思想之大成并成功实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并向多元一体化发展。在少数民族“大一统”实践历程中,“小中国”向“大中国”转变,“华夷之辨”向“华夷一家”转变,整体上来看,少数民族将汉人所主张的“华夷之辨”的“大一统”观整体向“华夷一家”的新“大一统”观的转变和发展,从而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多元一体化。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希望在充分借鉴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史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深入分析,力图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进行系统、综合性的考察,探寻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发展与特点,以期加深我们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我们对“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认同,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赵涌涛[4](2020)在《元代鲁斋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元统一全国之前,理学已经开始在北方传播,以许衡为代表的鲁斋学派是推广理学最有成就者。然而声名显赫的鲁斋学派基本止于许衡及其弟子两代人,之后再无以理学闻名者。研究鲁斋学派的兴衰有助于理解元代儒学和儒士的处境。从学术传承和学派发展来说,鲁斋学派的成员应仅包括窦默、姚枢、许衡三人及各自的弟子。窦默、姚枢、许衡三人结于布衣,学术相投,甚至拥有类似的人生经历,因此三人的关系最为亲密。跨代际时,师生关系是维系学派的强大凝聚力。与窦默、姚枢相比,许衡更专于教育,因此许衡的弟子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与弟子之间关系也颇为亲近。许门弟子,如姚枢、高凝、白栋、畅师文之间颇有来往,姚枢对本学派成员从仕自豪,仕途方面的成功是鲁斋学派自我认同的重要依据。鲁斋学派成员与王文统、阿合马等人的矛盾揭示儒学未被特别重视的现实。鲁斋学派的成功与其他群体的帮助密不可分。例如受邢州学派李德辉的举荐,窦默得以进入忽必烈潜邸,然后姚枢、许衡才有机会与忽必烈接触。因此我们不能将鲁斋学派的成就仅归功于学派中人,正如不能将理学的传播仅归功于鲁斋学派一样。理学在元代大范围的推广,与鲁斋学派密不可分,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官方的推崇。包括学校建设和铨选制度,命许衡从祀孔庙,使天下士人视许衡为当代儒宗。第二个是由百姓或地方官员自发的纪念性活动。鲁斋书院、许衡祠等的建设起到教化士类的作用。第三个是许衡着作的流传。许衡通俗化的着述,使理学思想更易于理解,使理学的受众范围扩大。鲁斋学派两代之后便没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因方面,鲁斋学派成员易于入仕,因此对学术的追求消减。外因方面,一是“上层阶级”对理学的接受程度有限,在参与政治资源分配时,理学家并无特权,反而陷入激烈的竞争。二是社会的发展将儒者从精英世界拉向世俗社会,失去了崇高的社会地位之后,儒学沦落为一般的教育路径,对人们的吸引力降低。在一内一外综合影响下,已经获得政治地位的鲁斋学派,便转向巩固发展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非继续纯粹的学术研究,这便是鲁斋学派后继无人的根本原因。
胡慧娥[5](2019)在《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魏源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一位坐标式人物,生平跨越乾嘉道咸四个朝代。其毕生倡导以经术为治术,注重通经致用。他着述宏富,大都涉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考察。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形成背景可从两方面考察:嘉道政治概况与嘉道士人群体政治文化生态是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客观历史因素。魏源所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阅读史及与师友们的交往,则是考察其思想观念产生的主观历史因素。魏源的政治文化观主要包括天道观、德治观、法治观、民本思想与人才观等。他尊崇天道,认为以“天道”来参照人事,彰显“神道设教”的基调,于政治统治大有裨益;同时也重视人之主观能动作用,呼吁“造命”、“立命”君子,倡导常怀忧惧之心,以达天人合一之境。魏源主张德治,提出王道纯出乎道德,主张为政者需以仁德为本,又倡言“孝道”,认为“孝”是为学之本,亦是立身之本,治道之本;同时力主学古求变,以学古为名,求革新之实。也重视法治,明确倡导“法令是治之具”,后世循法而治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他强调人法兼备,才能成就善政。他还进一步弘扬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重视民之参政议政力、民之自治力以及民之合力等;还明确倡导开源兴利、本末皆富的富民思想。魏源还提出系统的人才观,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才虚患”问题,主张不仅在位者要重视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懂得识人用人,还呼吁士大夫群体关注经世之学,弘扬经世学风,使人有所学,学能致用等等。这些体现了他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关注与认知,其中有传承与肯定,亦有反思与超越。魏源政治文化观既涉及深刻的论理思考,亦有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思考。随着时势的发展和人生经历的变化,他对政治文化的思考重心亦有所不同。其早期饱读诗书,深受传统经典微言大义的影响,即已感知国家整体由盛而衰的态势,故从整体上倡导“王道”政治观,希望以传统理想治道为现实纠偏。这集中体现在《黙觚》一书中。道光五年魏源开始编纂《皇朝经世文编》后,他转向对现实时政的经世思考,针对“人心寐患”之积弊,以及河工、漕运、盐政等急务中涌现出的流弊,提出时势变革观,主张局部改革,认为政“熟”方能求治。鸦片战争后,他倡导全面改革,以应对内忧外患的现实政治危机,着重强调大一统思想,提出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以及“师夷”说等。这些是魏源改革现实社会的系列主张。与同时代人相比,魏源政治文化观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贵人重民;高扬事功,理性建言;实践品格,经世情怀;近代启蒙,与时俱进。魏源不仅关注民生,提倡重民、富民,且意识到人的普遍意义与价值。他强调人各有才,人尽其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人本精神的实质内涵。他将王道与事功连为一体,积极探讨富民强国之道,凸显出可贵的理性精神。魏源的很多思想观念源于对传统政治文化的认知,又注重关照当下实际政治社会,有些观念则直接从实践生活中产生,亦能反作用于现实政治当中,使其思想观念呈现明显的实践品格与经世情怀。魏源对时势发展有敏锐体察,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时俱进,对近代思想启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照,如科学启蒙、民主启蒙、地理世界观与外交观的启蒙等。魏源政治文化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影响。一是他的很多着作在当时即已流行甚广,其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时人的关注和认可;二是其人本思想、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与“师夷”说等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效应,不仅直接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且对维新思想家们亦有很多启发,特别是“师夷”说成为近代一百多年来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滥觞。
付明易[6](2019)在《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元代唐兀人,是元朝後期才艺较广、政治地位较高的色目士大夫之一,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本文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层面,通过查检与余阙相关的文献资料,爬梳余阙文集的各个版本,对余阙进行文学、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收集和目验大量余阙文集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对其着述进行整理。本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附録、结语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余阙及其着述的研究意义、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研究篇共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爲余阙的家世、生平考,包括其家世渊源、生平简谱及诗文系年、族属及身份辨析和对余阙的评价;第二章着力於对余阙生平的交游网络进行分析和构建,按照士人、同年、方外人士三个类别划分,以期梳理余阙在文学、思想、爲人处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传承谱系。第三章爲余阙忠义形象对後世影响的研究,余阙於元末殉节,阖家随之,爲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本章通过对余阙殉节的时代背景、明清及近代余阙忠义形象的构建等方面的论述,力图还原余阙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第四章爲余阙的着述研究,包含对其着述和书法作品的留存情况进行介绍,对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着録、版本特点、内容、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展开论述,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并充分挖掘《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篇主要对余阙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七年(1538)郑锡麒刻本(正集六卷,附録二卷)爲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正集九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青阳先生文集》(正集九卷,《附録》二卷)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间张毅刻本《青阳先生忠节附録》二卷爲参校本,并增加包含佚文、序跋、传记、目録题跋着録、书影在内的附録内容,以期爲学界呈现一个内容充实完善的《青阳先生文集》整理本。结语部分对余阙及《青阳先生文集》作总体的述评和研究展望,总结了《青阳先生文集》的校勘原则。
李娇[7](2019)在《李齐贤在元创作诗词中国意象考》文中指出益斋李齐贤(1287-1367)是高丽时朝“三大文豪”之一,是高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人和屈指可数的词作家。李齐贤传世的诗词主要收录于《益斋乱藁》《栎翁稗说》等文集之中。李齐贤所处的高丽末期,高丽在元朝的武力威慑下不得已成为其藩属国,并与元朝进行皇室联姻。在这样特殊的外交背景下,高丽忠宣王作为质子长期滞留元朝大都,并在元大都建立“万卷堂”,召命时任内府副令的李齐贤来到“万卷堂”与元朝文人切磋学问,以壮声势。李齐贤28岁(1314)第一次到达大都,前后在中国实际生活停留超过12年。在此期间,李齐贤曾有三次主要的在中国游历的经历,即峨眉之行、普陀之行和临洮之行。本文以李齐贤在中国游历期间所作的70首诗和22首词为研究范围,以这些诗词中体现的中国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中流露出的李齐贤对元朝的认识和态度。这不仅是李齐贤诗词研究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李齐贤诗词的文学内容,为中韩两国的历史交流和文学研究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贡献。为了充分研究李齐贤在元创作诗词所表现的中国意象,本文第二章以当时元丽关系为前提背景,主要通过社会历史批评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结合李齐贤个人的生平经历和学问修养,以及在元朝的交游情况,对李齐贤三次中国行迹的政治历史背景和文学创作动机做了阐释。本论第三章主要划分为三节。第一节背景是李齐贤奉使降香峨眉去往西南巴蜀地区,在此期间作诗29首,词18首,这些诗词描写了西南地区奇绝险峻的巴蜀风貌,李齐贤不顾巴蜀地区艰难险阻顺利完成峨眉降香任务,体现出他在巴蜀之行中将元朝视为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第二节是李齐贤陪同忠宣王去往普陀山降香时期,这次的旅程中作诗13首,词4首。这次旅程所作诗词描绘了东吴地区灵秀繁华的江南风貌,通过对“多景楼”、“道场山”等美妙景致的刻画,体现了他在升平合和的江南盛景之中流连忘返的心境。最后一部分研究了李齐贤远赴临洮拜谒忠宣王时期创作诗词。李齐贤一路经过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在这一路上作诗28首,在这次西北之行中,李齐贤见证了中国北方特有的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对元朝统治下中国的地域辽阔和民族多样性,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兴盛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了中国大一统盛世的磅礴意象。他此行还经过许多中国历史遗迹,创作了大量咏史怀古诗。李齐贤在这些咏史怀古的作品中,多处流露出了性理学的价值观念。如他以性理学的标准评价南宋政权正统性问题和君臣关系问题,体现了李齐贤对中国历史的熟稔及其试图通过性理学来认识和解决元丽现实问题的意识。最后通过对李齐贤在元创作诗词的分析,总结了李齐贤诗词中表现的中国意象对中国自然和社会风貌的如实展现,将客观形象与主观认识结合,以性理学的儒学基底进行现实关照等的文学特征。
高雪[8](2019)在《虞集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虞集是元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堪称元诗巨擘。据王颋点校的《虞集全集》,虞集的诗歌现存1500多首。虞集于文坛崭露头角,大致始于仁宗延佑年间,到了文宗朝,其地位与声名达到了人生顶峰。延佑、天历年间正是统治者大兴文治的盛世,虞集作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也是“治世之音”的抒写者。论文第一章探索虞集诗歌的思想来源。首先梳理虞集的家世生平,其次从元代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学风尚来分析对虞集诗歌创作的影响。虞集的诗歌主张,是他对蜀学、许衡和吴澄的学术进行学习吸收、兼容并包的结果。提倡儒家诗教、追求雅正清和的诗歌;主张宗唐得古、倡导平易正大之风是虞集诗歌的创作倾向。论文第二章用分类研究法具体分析归纳虞集诗歌的思想内涵。虞集诗歌的内容广泛,大致可分为反映朝务活动的诗歌、社会文化交流的诗歌和抒发内心情致的诗歌。反映朝务活动的作品中,应制颂圣诗显示出诗人的公忠体国心迹,馆阁宫廷诗流露出诗人对政治民生的深切关心。社会文化交流的篇章中,题图咏画诗展现了诗人高度的艺术审美水准,酬唱赠答诗隐藏着作者的理想和抱负。抒发内心情致的创作中,家国情怀诗表达了诗人拳拳赤子之心,隐逸访道诗透露出世事人生的苦闷彷徨和对山林野趣的由衷向往。论文第三章研究虞集诗歌的艺术特色。虞集的诗歌,以雅正着称,典雅丽泽,但也有意境淡远、潇洒豪放、委婉深沉、自然清新等特点,“光芒变化”并且“诸体皆备”,呈现出繁复多彩的诗歌风貌。作为宗唐得古的倡导者,虞集的诗歌讲究对仗,注重炼字;善于用典,恰切深微;以唐为法,惜缺气度。论文第四章阐述虞集诗歌的价值和影响。抒写元蒙统治者的政治,这不仅是虞集作为一名馆阁文臣的应有之职,还是虞集倡导诗歌教化讽谏、颂扬盛世的诗学实践,也是他作为名门之后延续和传播文化的责任。虞集的诗歌对世人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他任职馆阁时和退隐山林之后的两个时期。生活在元代承平之时的虞集,不仅见证了元诗的发展,而且以自己的实际创作推动着元诗的兴盛,引领着元中后期诗歌风气的变迁。
范先立[9](2018)在《苏天爵《元文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文类》出现于元代中后期,是苏天爵花费二十余年时间坚持搜集、整理、编排而成的文学选本,也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文选集。苏天爵以保存一代之文献为己任,其所编撰书籍在反映元代政治、文化以及文学审美风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前提之下,本论文以《元文类》作为个案,将之置于元中后期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综合考察,以认识元代中后期文坛生态的历史渊源,考察其在整个元代文学以及史学中的地位,此对厘清元代南北学术分野以及中后期的学术转向都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文章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从苏天爵与《元文类》的关系入手,探究苏天爵的家世渊源与其思想形成之间的联系,考索苏天爵的生平、交游对《元文类》成书之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文献秩序与人文维度的视角梳理《元文类》的版本刊行情况,认识其在参与知识生产和学术建构中的作用,并从中析出显性与隐性两条线索,对《元文类》的编撰体例从选人、选文、诗文配比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与认识。第二章着眼于探讨《元文类》呈现出来的文学理念。苏天爵通过《元文类》的文献编排,展现出一种宏观的文学理念,使其超越单纯的文学文本,成为符合社会语境与政治语境的文化观念,是对儒家文道关系的追认与适当修正。《元文类》所收录的诗文一方面体现了上追风雅,渊源有自的特点,另一方面展现出了鲜明的社会功用价值。第三章集中论述了《元文类》与元代南北学术转向的问题。苏天爵秉持儒家士人的经世致用的文献观念,其所从事的学术活动不纯粹是一种知识研究或人生信仰,更是儒家实现其“外王”理想的实用动机。《元文类》的编撰集中展示了元代前期到中期的南北学术发展历程。在延佑复科之前,读书人的仕进之路受阻,南方士人通过北游大都的方式求取功名,改变其在政治上的边缘地位,争取在政治以及文坛上的一席话语权,带动了南北学术的交流。而延佑之后科举改变了大批读书人的政治地位,加强了南北学术的融合,尤其是朱子之学成为学术主流,南北学术走向融合。苏天爵编选《元文类》,主动肩负起重建文统与道统的责任与使命,将其春秋笔法与现实关怀蕴含在这一选本之中,正是苏天爵“外王”儒学思想的体现。第四章从元代中后期的史学发展状况与苏天爵编撰《元文类》的理念入手,探求其史学思想的渊源,继而考察其史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在蒙古地域统合与族群聚合的政治背景之下,士人需要面对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朝正统的来源问题,即辽、金、宋三朝何为正统和当朝历史叙述中华夷关系的话语重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伴随王朝几十年的时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苏天爵生于斯世,以盛衰治道与典雅中正为史学指导,秉承了历代治史学者以历史为鉴、知盛衰治道的基本立场,在元中后期的史学构建和政治环境构建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晓凤[10](2018)在《元代汪古赵氏家族研究》文中认为有元一代,赵氏作为汪古部重要的官僚世家之一,其军政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倾向的形成与发展极具典型性,是研究元代军事制度、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及文化变迁的重要家族个案。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首先论述了汪古赵氏家族的世系与居地,家族成员主要包括元明时期的十三代近六十余人,大多家族成员各执现政,各代皆有世袭祖爵,其家族居地从云中地区逐渐转向内地的川陕、云南等地,最重要的家族根据地则为礼店军民元帅府,是戍守西北、扼守边疆的重要军事机构。其次,考证了元代汪古赵氏一族六代二十三人的任职情况,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入仕途径、仕进品级、任职领域、任职地域等相关情况作了进一步考证与统计。第三,按照交往人群种类,赵氏一族的社会交往主要包括蒙古宗王、统军将帅、文人儒士和汉族官僚。值得注意的是,该家族的社会交往在第三、四代上出现了代次分野,主要是以赵世荣一支为代表的军事官僚和以赵世延一支为代表的行政文化官僚。赵氏一族为元代色目人官僚世家,其社会交往的对象首先以军事官僚和行政文化官僚为主,其次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多族文人儒士为社交对象。最后,讨论了赵氏一族的文化倾向,进入中原之前,汪古部流行景教,赵氏深受景教文化的影响,随着与蒙古官僚与汉族儒士的交往,也受到了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习染,并且程度较深,这也是元代大多数色目人家族文化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二、元朝中期蒙古族政治家拜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朝中期蒙古族政治家拜住(论文提纲范文)
(3)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
(二)大一统思想与传统夷夏观研究 |
(三)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相关研究 |
(四)大一统思想与中国疆域、边疆治理研究 |
(五)少数民族与大一统思想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影响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产生与实践的因素 |
第一节 东亚大陆自成体系的地理环境 |
第二节 东亚大陆各民族间的频繁互动 |
第三节“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
第二章 走向华夏:十六国北魏时期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十六国“五胡”民族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
一、塑造正统王朝形象 |
二、否定“夷不可为君”论 |
三、追求混一六合之疆域 |
四、谋求六合为一家 |
第二节 北魏拓跋鲜卑的“大一统”的思想与实践 |
一、建立代国与入主中原之志 |
二、向中华正统王朝转变 |
三、混一戎华之志 |
四、建立众星拱极的朝贡体系 |
五、混各民族为一家 |
第三章 重塑“中国”: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调试与发展 |
第一节 辽契丹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
一、“大中央国”的建设与实践 |
二、“北极之下为中国”之“大中国” |
三、“华夷同风”观与正统构建 |
第二节 金女真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
一、“中外一统”与“混一天下”之志 |
二、明确提出“天下一家”思想 |
三、“大中国”观的继续发展 |
第三节 元蒙古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
一、建立世界帝国的雄心 |
二、统一海内与威服海外 |
三、天下与中国首次重合 |
第四章 多元一体:清朝“大一统”思想成熟与成功实践 |
第一节 从“满汉一体”到“万物一体” |
第二节“天下一统”与清朝中国观的发展 |
结语 |
一、“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 |
二、从“华夷之辨”走向“华夷一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元代鲁斋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鲁斋学派概述 |
第一节 《宋元学案》中的鲁斋学派 |
第二节 《宋元学案补遗》中的鲁斋学派 |
第三节 元人对鲁斋学派的认识 |
第二章 鲁斋学派的内部关系 |
第一节 鲁斋学派第一代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鲁斋学派代际之间:许衡师门关系 |
一 在大名与苏门时的师生情谊 |
二 在京兆时的师生情谊 |
三 在河内时的师生情谊 |
四 在国子学时的师生情谊 |
五 其他门生概况 |
第三节 鲁斋学派代际之间:窦默师门关系 |
一 窦默与许衎 |
二 窦默与刘执中 |
第四节 鲁斋学派代际之间:姚燧师门关系 |
一 姚燧与刘致 |
二 姚燧与阎宏 |
第三章 与鲁斋学派对立之关系 |
第一节 与王文统之争 |
一 三人两次授职的具体情况 |
二 三人首授与改授的原因 |
三 许衡等人与王文统的矛盾根源 |
第二节 与阿合马之争 |
第三节 许衡弟子与权臣之争 |
第四章 与鲁斋学派友好之团体 |
第一节 鲁斋学派与邢州学派 |
一 窦默与邢州学派 |
二 许衡与邢州学派 |
三 姚枢与邢州学派 |
第二节 鲁斋学派与关中士人 |
一 鲁斋学派与奉天之学 |
二 鲁斋学派与高陵之学 |
三 鲁斋学派与奉元之学 |
第三节 鲁斋学派与金源遗士 |
第五章 鲁斋学派与理学推广 |
第一节 元朝官方政策 |
一 学校建设 |
二 铨选制度 |
第二节 地方纪念活动 |
一 鲁斋书院的建设 |
二 许衡祠的建设 |
三 其他形式的活动 |
第三节 许衡着作流传 |
第六章 鲁斋学派没落的原因 |
第一节 学术传承情况 |
一 许衡本身的学术成就 |
二 许衡门生的继承情况 |
第二节 元廷崇儒力度 |
第三节 元代社会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1.1 缘起 |
1.1.2 题旨 |
1.1.3 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魏源政治思想研究概述 |
1.2.2 魏源文化思想研究概述 |
1.2.3 魏源历史定位问题研究概述 |
1.2.4 史学界有关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综述 |
1.2.5 近十余年来魏源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
1.3 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魏源生平及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
2.1 魏源生平 |
2.1.1 魏源的政治人生 |
2.1.2 魏源的学术人生 |
2.2 魏源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
2.2.1 嘉道政治统治简论 |
2.2.2 嘉道时期士人群体的政治文化生态 |
2.2.3 家庭成长背景及所受教育 |
2.2.4 阅读史及主要师友交往 |
第3章 魏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 |
3.1 尊崇天道,常怀忧惧 |
3.1.1 天命观 |
3.1.2 幽明观 |
3.1.3 忧患观 |
3.2 崇尚德性,学古求变 |
3.2.1 王道纯出乎道德 |
3.2.2 王道是学古变易之道 |
3.3 重视法治,人法兼备 |
3.3.1 法之功用 |
3.3.2 法之实行 |
3.4 民本思想 |
3.4.1 重民思想 |
3.4.2 富民思想 |
3.5 人才观 |
3.5.1 人才缺失之缘由 |
3.5.2 人主应重视人才 |
3.5.3 如何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
第4章 魏源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政治文化思考 |
4.1 重申王道,彰显事功——早期“王道”政治观 |
4.1.1 《默觚》概述 |
4.1.2 早期“王道”政治观的内涵 |
4.1.3 如何成就“王道” |
4.2 政“熟”求治,因势而变——中后期时势变革观的确立与发展 |
4.2.1 批判“人心之寐患” |
4.2.2 变革观的确立 |
4.2.3 变革观的发展 |
4.3 全面改革,师夷长技——鸦片战争后的政治文化思考 |
4.3.1 《圣武记》、《海国图志》概述 |
4.3.2 大一统观念 |
4.3.3 地理世界观 |
4.3.4 外交观 |
4.3.5 “师夷”说 |
第5章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和影响 |
5.1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 |
5.1.1 以人为本,贵人重民 |
5.1.2 高扬事功,理性建言 |
5.1.3 实践品格,经世情怀 |
5.1.4 近代启蒙,与时俱进 |
5.2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影响 |
5.2.1 声名渐显,受时人关注 |
5.2.2 启迪后世,影响深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默觚》与《皇朝经世文编》学体、治体部分文章内容之比较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篇 |
第一章 余阙家世、生平研究 |
第二章 余阙交游研究 |
第三章 余阙殉节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余阙文献着述研究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青阳余公文集序[刘瑞] |
青阳先生文集序[程国儒] |
青阳先生文集序[李祁] |
重刊青阳文集引[高谷] |
余左丞传[宋濂] |
青阳先生文集目录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一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三 |
青阳先生文集卷四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
青阳先生文集卷六 |
附录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王汝玉]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跋彭韶] |
[青阳先生文集附録跋张文锦] |
续编青阳附录序[徐杰]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一]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二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柯忠]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郑锡麒] |
附録 |
一、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相关文献资料 |
二、《青阳先生文集》主要版本书影 |
结语 |
一、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了解余阙在历史中的地位 |
二、补充大量与余阙有关的研究资料,有裨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三、《青阳先生文集》校勘浅谈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当代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
(7)李齐贤在元创作诗词中国意象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二章 时代背景及李齐贤生平 |
一、时代背景 |
1.蒙丽之争 |
2.元丽和亲 |
二、李齐贤生平 |
1.生平经历 |
2.在元交游 |
3.学问素养 |
第三章 李齐贤三次纪行诗词表现的中国意象 |
一、峨眉降香时期 |
1.奇绝险峻的西南巴蜀 |
2.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
二、普陀降香时期 |
1.灵秀繁华的三吴都会 |
2.心驰神往的升平之地 |
三、临洮谒王时期 |
1.辽阔太平的北方盛景 |
2.以史为鉴之性理关照 |
第四章 李齐贤诗词中国意象的文学特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虞集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虞集诗歌的思想来源及主张 |
第一节 虞集家世生平 |
第二节 元代社会状况 |
(一)文人地位与科举制度 |
(二)元朝雅正之风的形成 |
第三节 儒学对虞集的影响 |
(一)蜀学对虞集的浸润 |
(二)许衡和吴澄的濡染 |
第四节 虞集诗歌主张 |
(一)儒家诗教,雅正清和 |
(二)宗唐得古,平易正大 |
第二章 虞集诗歌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反映朝务活动的诗歌 |
(一)应制颂圣诗中的公忠体国 |
(二)馆阁宫廷诗中的政治民生 |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交流的诗歌 |
(一)题图咏画诗中的审美艺术 |
(二)酬唱赠答诗中的理想抱负 |
第三节 抒发内心情致的诗歌 |
(一)家国情怀诗中的赤子之心 |
(二)退隐访道诗中的彷徨苦闷 |
第三章 虞集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诸体皆备,风格多样 |
第二节 讲究对仗,注重炼字 |
第三节 善于用典,恰切深微 |
第四节 以唐为法,惜缺气度 |
第四章 虞集诗歌的价值影响 |
第一节 主导诗风,抒写盛世 |
第二节 追求雅正,影响深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苏天爵《元文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苏天爵与《元文类》的编撰 |
第一节 苏天爵的生平、交游与《元文类》的成书过程 |
一、名门之后与家学渊源:苏天爵家世述略 |
二、从苏天爵的生平、交游看《元文类》的成书 |
第二节 《元文类》的版本及编撰体例 |
一、文献秩序与人文维度:《元文类》版本论 |
二、显性线索与隐性线索:《元文类》的编纂体例 |
第二章 《元文类》的文学理念论 |
第一节 风雅正传:《元文类》的文学审美取向 |
第二节 美刺兼备:《元文类》的文学功用论 |
第三章 《元文类》与元代的南北学术转向 |
第一节 元代科举存废与士人群体的互动 |
一、尚实学风与南士北游:《元文类》对学术风气的反映与思考 |
二、延佑开科与理学复兴:《元文类》的理学思想 |
第二节 从《元文类》看苏天爵的文道并重观念 |
一、经典重述与“文统”聚合:《元文类》的精神底蕴 |
二、权利诉求与“道统”重建:《元文类》春秋笔法与现实关怀 |
第四章 《元文类》的编纂理念与元中后期的史学 |
第一节 元中后期的史学生态与苏天爵的史学理念 |
一、三史正统与元朝中后期的史学环境 |
二、盛衰治道与典雅中正:苏天爵的史学观念 |
三、存一代之“文”“献”:苏天爵的史学系统 |
第二节 史学视域下的《元文类》结构与思想研究 |
一、文体结构与权力结构:《元文类》的文章格局 |
二、斯文任道与国之耆献:《元文类》中所见“文”“献”意识 |
结语 |
附录 《元文类》部分版本书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元代汪古赵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汪古赵氏家族的世系与居地 |
一、汪古赵氏家族的世袭 |
二、汪古赵氏家族的居地 |
三、小结 |
第二章 汪古赵氏家族任职与仕宦 |
一、汪古赵氏家族的任职情况辑考 |
二、汪古赵氏家族的仕宦活动辑补 |
三、小结 |
第三章 汪古赵氏家族的社会交往 |
一、按竺迩的社会交往 |
二、赵世延的社会交往 |
三、汪古赵氏家族的婚姻关系 |
四、小结 |
第四章 汪古赵氏家族的文化倾向 |
一、汪古赵氏家族的基督教信仰 |
二、汪古赵氏家族的汉化 |
三、汪古赵氏家族的蒙古化 |
四、汪古赵氏家族的姓名改易 |
五、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雍古公神道碑铭有序》 |
二、《赵氏先庙碑》 |
三、《大元崖石镇东岳庙之记》 |
四、《湫山观音圣境之碑》 |
五、《赵氏寿考墓碑》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四、元朝中期蒙古族政治家拜住(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代山东进士研究[D]. 高敏. 安徽大学, 2021
- [2]马袓常散文研究[D]. 马珊.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3]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D]. 冉诗泽. 兰州大学, 2020(01)
- [4]元代鲁斋学派研究[D]. 赵涌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5]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D]. 胡慧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6]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付明易. 宁夏大学, 2019(02)
- [7]李齐贤在元创作诗词中国意象考[D]. 李娇.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2)
- [8]虞集诗歌研究[D]. 高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苏天爵《元文类》研究[D]. 范先立. 河南大学, 2018(01)
- [10]元代汪古赵氏家族研究[D]. 李晓凤. 宁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