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33/150型氧气压缩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总结

2-2.833/150型氧气压缩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总结

一、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杭州制氧机厂设计科复式压缩机组[1](1977)在《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文中研究说明2-2.833/150型氧气压缩机(产品代号0328M),我厂已出产不少,遍布各地,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针对用户的反映,对其气缸、活塞等另部件的技术质量进行了攻关,作了一些工业性试验。对产品质量有所改进。现将我们近几年来的试验、改进小结如下,供用户参考,并望提出宝贵意见。

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办公室往复式压缩机组[2](1975)在《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2.833/150型氧气压缩机(产品代号0328),我厂已出产不少,遍布各地,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针对用户的反映,对其气缸、活塞等另部件的技术质量进行了攻关,作了一些工业性试验,对产品质量有所改进。现将我们近几年来的试验、改进小结如下,供用户参考,并望提出宝贵意见。

龚正[3](2019)在《重组竹材生产中自动化装模关键装置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依托于浙江省林业厅省院合作重大项目“重组竹材自动化连续生产线关键设备研制与应用”(计划编号:2017SY11),针对当前重组竹材竹方冷压装料生产中存在的自动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等问题,围绕重组竹材冷压装料环节展开研究,以经济、实用、自动化为原则,对现有的重组竹材竹方冷压装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合理的自动化优化设计与技术改造,提出了 一种可实现重组竹材竹方冷压装料工序自动化生产的生产线优化设计和技术方案。该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竹束运输装置、计重上料装置、模具进出输送装置、模具盖板放置装置、销钉锁紧装置、模具转向运输装置,可减少用工数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重组竹材竹方冷压装料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思路和借鉴。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国内外重组竹材发展以及研究现状,对现有重组竹材生产设备进行了分类和详细的介绍,分析总结了重组竹材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重组竹材发展趋势和建议。(2)重组竹材生产普遍采用先冷压后热固化成形方法,其中竹方冷压装模工序是重组竹材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论文以冷压装模工序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工序的原料称重、模具放置、原料装入、盖板放置、加压装模、销钉安装、模具取出共七个生产单元进行详细分析,针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之间存在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构建了冷压装模自动化生产线的总体设计思路。(3)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现有冷压装模生产工艺和各装置进行优化改进和设计,设计了竹束储存运输装置、计重上料装置、模具盖板运输装置、模具运输装置、模具输入输出装置、销钉入位锁紧装置共6个自动化装置;选用PLC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了 PLC硬件接线方式、控制顺序和控制程序,竹方冷压装模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均大大提高,每小时可装模20个以上,可减少人工50%以上。(4)设计了自动化冷压装料生产线的控制系统。选择西门子S7-200型PLC控制器,对PLC控制器的整体I/O进行分配,设计了硬件连接线路,根据系统控制顺序图使用STEP7-MicroWin软件编写控制系统整体代码,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5)优化试制出竹束计重上料装置、模具进出输送装置、销钉锁紧装置共三个自动化装置的样机,并进行了应用试验、数据统计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竹束上料装置提高生产效率64%;模具进出输送装置节省工人1名,提高生产效率2倍;销钉锁紧装置节省工人2名。冷压装料总体环节生产效率提升30%,节省工人6名,节省劳动力75%。

谢卫[4](2014)在《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艺优化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动力源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锌银负极片具有高比功率、高比能量等优点,因此负极片的自动化生产也得到国内外企业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关注。传统负极片采用手工方式制作,其原材料中添加汞等有害物质,严重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亟待用自动化生产线代替手工制作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介绍了东华大学研发的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深入分析了各关键工艺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工艺优化的主要内容和重点;(2)研究分析了锌膏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对自动出膏装置关键部件活塞及料筒进行精密检测并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提出了提高涂膏调节精度方案,使其具有更佳的出膏效果;(3)研究并改进锌银负极片自动包装系统。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包装的因素。完成了第一包装工位的再设计,包装材质的选取及包装压制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包装系统的优化;(4)对负极片自动成型的关键工序进行了优化改进。对锌膏压制溢出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设计了防溢出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及论证。对脱模机构进行了优化改进。以及负极片尺寸及漏网问题的解决。(5)在对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艺环节优化基础上,进行了自动化生产的实际工程验证,论证了方案可行性及其有益效果。

皇甫长明[5](2019)在《某新型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与强化工艺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汽车产品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动机高效化、轻量化、高功率化成为业内追求的目标。为实现以上目标,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高温EGR、涡轮增压、集成中冷、高压油轨、分层燃烧等技术逐步得到推广。曲轴作为发动机的核心运动部件受到的负载愈加苛刻。由于发动机曲轴结构复杂,其轴向多处存在截面突变,导致其在承受交变的扭转、弯曲及拉应力时易发生疲劳失效。以提高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可靠性为目的,拟对某新型号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动力学及疲劳强度开展研究,以便指导后期发动机曲轴的设计并改进现有的制造工艺。本文创新性利用发动机测功台架的燃烧分析仪实际采集的发动机全工况燃烧过程数据作为输入条件,通过对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获得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工作状态,在AVL EXCITE PU软件内缩减了相关的模型后构建了动力学模型。设置体单元类型并添加边界条件等约束,对曲轴进行了全工况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获得发动机曲轴的薄弱位置,为发动机曲轴的疲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输入。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动机曲轴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曲轴皮带轮飞轮系统的瞬态应力分析、模态的分析、发动机飞轮及皮带轮端位移及其频域分布情况。利用对模型特征值计算,获得了曲柄连杆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型等,通过分析获得了发动机曲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为发动机曲轴设计提供了支持。曲轴强化工艺对疲劳强度影响很大,通过对曲轴圆角滚压机理进行研究,获得滚压工艺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疲劳损伤理论及前期获得的分析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发动机曲轴进行了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通过添加滚压系数,对仿真模型机型修正,获得了发动机曲轴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进一步验证了发动机曲轴可靠性。最后利用试验室曲轴疲劳试验机对曲轴进行疲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满足要求。通过调整发动机曲轴各批次样件的滚压工艺参数对发动机曲轴滚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曲轴疲劳强度与滚压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此试验结果与前面章节的理论研究的基本吻合,为后期曲轴设计及加工工艺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管海清[6](2005)在《CO2跨临界循环膨胀机理与转子式膨胀机—压缩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的凸现,使自然工质CO2作为传统工质的替代物重新回到制冷空调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努力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性能,使之达到与传统工质相应的COP,促使CO2空调热泵系统早日走向实际有效应用,为传统工质的替代提供最终解决方案,实现空调热泵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对目前国内外对自然工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以提高系统效率为目标,对CO2热泵系统的性能提升潜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以CO2跨临界循环性能提高最具价值的膨胀机-压缩机技术研究为核心,为CO2空调热泵技术走向实际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CO2跨临界循环的特点为系统压力较高、简单循环运行效率较低。本文针对其高压特点,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及其最优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性能,对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的主要技术改进方案可分为两类:减小节流损失;减小放热过程不可逆损失,使放热过程向等温放热过程逼近。通过引入回热器、喷射器、经济器、膨胀机等辅助制冷部件来缩小实际循环与卡诺循环的差别。在热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于各种新型循环方式的系统性能提高潜力进行评价。本文根据热力学理论,对超临界CO2降压、闪蒸过程膨胀做功与能量输出特性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对气液相变中的亚稳平衡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相变延迟的因素。建立膨胀机膨胀过程中CO2过热液的成核长大热力学模型,计算CO2气化核心的临界半径和临界势垒。通过CO2过热液中能量涨落值与其临界势垒值的对比,分析非平衡相变发生的条件。探讨通过干扰降低膨胀过程生成气化核心的能量势垒,促进相变发生的机理与可行性。采用膨胀机对于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减小能量转换和储存损失,尽量提高系统效率,膨胀机所产生的机械功应该被直接利用,可使膨胀机和压缩机同轴联接。研制CO2膨胀机-压缩机是推动CO2走向有效应用的重要途径。以摆动转子式膨胀机-压缩机为开发对象,采用新型的轴向进气控制方案并根据系统容量计算出设计参数。运用摩擦学系统分析影响CO2膨胀机-压缩机润滑性能的因素。对用于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四类合成润滑油POE、PAG、PAO、AN/AB的主要性能如混合性、流动性、可溶性、粘温特性、稳定性和润滑性进行分析比较。以膨胀机-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排气;进气、膨胀、排气)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起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求出膨胀机-压缩机中工质的主要热力参数(如压力、温度、比容),以及其它特性(如泄漏

卢业佳,杭州制氧机厂氧压机质量攻关组[7](1980)在《2-1.67/150型氧压机质量攻关技术小结》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2—1.67/150型氧压机进行质量攻关,改进密封函、活门、活塞的试验情况,使之达到了企业一等品的要求。图4。

孟磊[8](2016)在《基于模型的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的持续增长,世界各国制定了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现阶段车用点燃式(Spark Ignition,SI)发动机的排放控制采用的是电控燃油喷射与三元催化转化器(Three 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结合的技术路线,实施的核心方法就是将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在燃料理论当量比附近很小的范围内,保证TWC能够以较高的转化效率同时净化尾气中的CO、HC和NOx。精确的空燃比控制方法是限制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实现基础,同时也是生物燃料应用和稀薄燃烧等技术发展方向的技术需求,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现实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目前车用SI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方法依赖于开发阶段大量的标定试验和先验知识,控制效果还不够理想且不具有应对实际应用中参数特性发生变化的自适应机制。SI发动机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时变、时滞、参数不确定的复杂被控对象,尚存在传统理论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空燃比控制难点,需要在分析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研究空燃比的控制问题。同时,实现空燃比控制的发动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器技术被国外技术垄断,有待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并积累开发经验。为此,本文针对控制对象、控制方法和控制器实现三个层面开展了基于模型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统一的控制目标。结合SI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分析了空燃比对SI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TWC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原因;结合生物燃料的发展方向,开展了乙醇、丁醇、ABE(Acetone-butanol-ethanol,丙酮丁醇乙醇)等清洁生物燃料与汽油混掺的燃烧试验,分析了生物燃料应用对S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分析燃料改变后空燃比控制的异同点后,提出了统一的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目标和关键实施步骤。(2)构建了面向空燃比控制的SI发动机平均值模型与虚拟仿真平台。在由进气道动态模型、燃油蒸发模型和动力输出模型组成的平均值模型基础上,增加对空燃比动态过程的数学描述,为研究空燃比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应用enDYNA模型作为虚拟发动机控制对象并且进行了改进,增加对油膜蒸发过程、空燃比传输特性、参数不确定性扰动等空燃比动态特性的模型描述,搭建了面向空燃比控制的虚拟仿真平台,为空燃比控制策略的验证与测试提供仿真与应用环境。(3)提出了基于平均值模型的空燃比控制策略。结合SI发动机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对空燃比控制的需求,设计了瞬态工况下的前馈开环补偿策略和稳态工况下的前馈反馈闭环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平均值模型的卡尔曼状态观测器,实现对进气压力和不可测气缸进气量的最优估计;设计了针对油膜蒸发效应的动态补偿器,实现了对喷油量的前馈补偿;设计了基于宽带氧传感器的自校正控制器,实现对空燃比输出偏差的闭环反馈控制。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4)提出了基于多步预测自校正理论的空燃比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针对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误差、噪声以及模型参数未知、时变、时滞、不确定性引起的控制难点,在构建空燃比动态CARIMA(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步预测自校正理论设计了空燃比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对动态过程的在线预测自适应控制,能及时地校正因模型参数变化、测量噪声、扰动等造成的空燃比输出偏差。设计了系统参数选择、噪声抑制、参数时变以及enDYNA联合仿真四个方面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燃比反馈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干扰抑制能力和较理想的空燃比控制效果,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好。(5)实现了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电控平台设计方法。采用V字形开发流程完成了ECU的硬件开发和层次化软件设计,进行了应用层控制逻辑的建模与仿真,利用脚本文件实现了控制器软件集成过程的自动代码生成与一键式编译下载。利用xPC-Target和enDYNA工具搭建了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并且提出了一种有效降低仿真运算量的信号接口匹配电路的设计方法。(6)搭建了基于CCP(CAN Calibration Protocol)协议的标定测试系统,设计了空燃比控制的台架试验验证。在分析CC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ECU端的CCP模块化驱动,构建了试验用标定系统并且实现了A2L文件的自动化生成方法。在SGMW-B15发动机上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燃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发动机动态过程造成的空燃比输出波动;在某测试工况下与OEM ECU相比能够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可以将空燃比稳定在14-15的区间范围内;提出的多步预测自校正反馈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给定空燃比的自适应快速跟踪控制,解决了SI发动机参数未知、时变、不确定性造成的空燃比控制难题。

刘长鹏[9](2018)在《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机理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的浓燃改质燃烧是利用发动机的部分气缸运行在浓燃工况,将此改质缸的含有氢气(H2)和一氧化碳(CO)的尾气以废气再循环(EGR)的形式导入进气系统进行二次燃烧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本文以研究天然气改质燃烧的基础燃烧特性、探索其应用于发动机的最优燃烧策略为目标,对涉及的改质天然气的着火过程、火焰传播过程以及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解析了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的机理。首先,在快速压缩机上研究了改质天然气的着火燃烧特性。发现天然气浓燃时,燃烧产物中CO和H2的量随改质当量比增加线性增加,两者的摩尔比例接近1.01.2。H2对天然气的着火促进作用明显,缩短了着火延迟时间,而CO对天然气的着火延迟时间基本无影响。对着火延迟时间的敏感性分析显示,H2对着火的促进作用主要与自由基H基和OH基生成增多、化学反应H+O2=O+OH速率加快有关。改质天然气中H2和CO的存在,使得火焰传播速度加快,燃烧极限得到拓展。同时,测量了不同组分的改质天然气的火焰传播速度,建立了高温高压、弱湍流强度下天然气浓燃时火焰传播速度与燃空当量比的定量关系式。基于原理性单缸机研究了浓燃改质燃烧模式条件下改质缸和非改质缸的燃烧和排放特性,揭示了H2/CO掺入量和发动机参数如EGR率、压缩比等影响燃烧的规律和机理。H2/CO能够加快火焰传播速度,提高缸内燃烧温度,有效降低碳氢排放。H2/CO增加了天然气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和强度,主要原因在于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加速作用。通过对改质当量比、EGR率、点火策略和压缩比等发动机参数的优化,在改质缸的热效率损失有限的条件下,非改质缸内指示热效率可提高812%左右。为了降低改质缸的功率损失,提出了正庚烷/天然气预混压燃改质的新型浓燃改质燃烧方法。相比于火花点燃式的浓燃改质燃烧,指示热效率提高30%以上。为解析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机理,首先使用直接关系图谱法和温度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天然气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简化和改进,建立的改质天然气化学动力学模型在温度范围8501200 K内能够更好地预测改质天然气的着火燃烧特性。将该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一步耦合发动机三维流动模型,进行了改质天然气燃烧过程和排放物生成的模拟,研究其燃烧机理,并提出进一步改善改质燃烧的技术方案。另外,通过对正庚烷/天然气压燃改质的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解析了压燃改质燃烧模式能够显着提高热效率和拓宽改质当量比范围的机理。

吴波[10](2015)在《内燃机活塞裙部减磨降阻仿生形态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多年不断完善优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然成为内燃机市场的最大消耗源。内燃机燃烧总能量的15%损耗在机械运动中,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损耗由摩擦引起,活塞-缸套系统摩擦副产生的摩擦功耗可高达整个内燃机摩擦损耗的50%左右。本研究考虑到巨大的内燃机使用量,即使将活塞-缸套系统的摩擦损耗降低很小幅度,也可以对减少能源消耗和改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故将研究重点放在活塞-缸套系统的减阻、耐磨上。生物界中很多物种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减阻、耐磨的体表形态,本文拟选取运动形式最接近活塞缸套系统的仿生原型,针对减小活塞缸套系统间的摩擦、磨损和散热、增润,设计仿生形态于活塞裙部上,以提高内燃机的整机可靠性和稳定性。蚯蚓在土壤中的穿梭运动与活塞在缸套中的往复运动十分相似,均为较软材质与较硬材质间的固固接触摩擦。贝壳在泥沙中冲蚀与活塞在缸套内运动情况亦类似,均为固固接触且接触面存在润滑液体。本文将蚯蚓和贝壳做为仿生原型,将它们体表的减阻耐磨形态加工于活塞裙部表面,以达到减小磨损、摩擦和摩擦热的目的。本文首先对标准活塞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建模,然后根据受试内燃机活塞连杆总成相关参数,进行二阶动力学和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参考内燃机十五工况标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根据本文设计重点,选定三种工况作为后续分析基础。将上述计算结果作为活塞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边界条件,提取活塞正常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根据标准活塞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结果,结合仿生原型表面的减阻形态,在活塞裙部设计了两种仿生形态即仿生横条纹形和仿生竖凹槽形。仿生横条纹形活塞根据蚯蚓体表形态进行设计,横条纹沿活塞轴向加工,距离应力较集中的活塞顶越近条纹深宽越大、间距越大,根据正交表制定三水平三因素试验方案,三因素为条纹排布形式、条纹深度、条纹宽度,每个因素均包含三个水平。仿生竖凹槽形活塞根据毛蚶壳表形态进行设计,竖凹槽沿活塞裙部轴向贯穿设计,根据正交表制定三水平三因素试验方案,三因素为凹槽分布类型、凹槽深宽、凹槽间距,每个因素均包含三个水平。对两组仿生活塞进行热-机耦合分析,并将活塞各个部位最大应力与标准活塞进行对比,仿生横条纹形活塞,对于距离仿生形态较远且高温区域应力的卸载条纹内打孔排布效果最佳,对于距离仿生形态较近且应力较集中的区域条纹形排布使集中应力更小。仿生竖凹槽形活塞,对于距离仿生形态较远且高温区域应力的卸载宽凹槽间夹窄凹槽排布、大深宽、小间距效果最佳,对于距离仿生形态较近且应力较集中的区域凹槽形排布、大深宽、中等间距使集中应力更小。分别对两组仿生活塞各个部位最大应力进行极差分析,仿生横条纹形活塞,影响力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条纹分布类型、条纹深度、条纹宽度,最优组合为条纹形排布类型、条纹深度由裙部下端至上端依次为0.5、0.6、0.7、0.8mm和0.6、0.7、0.8、0.9mm、条纹宽度由裙部下端至上端依次为0.5、0.6、0.7、0.8mm和0.7、0.8、0.9、1mm;仿生竖凹槽形活塞,影响力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凹槽分布类型、凹槽深宽、凹槽间距,最优组合为凹槽形和宽凹槽间夹窄凹槽形分布类型、凹槽深宽为1mm、凹槽间距为12o。跟据标准和仿生活塞工况情况制定低频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案,采用曼森和科芬提出的方法计算活塞起动——运行——停车循环次数。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找出每组仿生活塞三水平和三因素与其各个部位疲劳寿命的内在规律。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疲劳循环次数对比,所有仿生活塞各部位疲劳寿命均高于标准活塞,仿生活塞整体平均寿命比标准活塞提高了8.8%,一行条纹一行通孔的排布方式、条纹深度和条纹宽度(孔径)从上至下依次为0.8、0.7、0.6、0.5mm时,仿生活塞最大变形最小,疲劳寿命最长;回归分析表明对疲劳寿命影响最大的为条纹宽度其次为条纹深度,浅宽类条纹可以更好的保证活塞刚度,同时卸载集中应力、分散热量、减小摩擦。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疲劳循环次数对比,所有仿生活塞疲劳寿命都大于标准活塞,仿生活塞整体平均寿命比标准活塞提高了7.8%,凹槽形设计更有利于减小活塞各部位最大变形,凹槽深宽为0.8mm、凹槽间距为10°和12°时,活塞变形更小、活塞抗疲劳性更高;回归分析表明对疲劳寿命影响最大为凹槽深宽,其次对于活塞顶部来说为凹槽间距、对于活塞中下部分来说为凹槽分布类型,从各个因素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可以看凹槽形排布、凹槽深宽为0.8mm、凹槽间距为12°时活塞疲劳寿命较长。采用平均雷诺方程对标准和仿生活塞裙部油膜厚度、润滑油动压、裙部法向压力和摩擦力进行对比分析。所有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裙部各个部位的润滑情况均优于标准活塞,条纹内打孔排布使整个裙部油膜厚度更厚,油膜承压面积为标准活塞的81-86%时法向压力最小,油膜承压面积为标准活塞的81-84%时摩擦力最小,裙部上端排布深宽为0.8-0.9mm条纹和通孔下端排布深宽为0.7-0.8mm条纹和通孔时裙部润滑效果更佳。所有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裙部各个部位的润滑情况均优于标准活塞,凹槽深宽为0.8mm、间距为10°时裙部油膜厚度最厚,油膜承压面积为标准活塞的74-87%时法向压力最小,油膜承压面积为标准活塞的74-85%时摩擦力最小,裙部上端排布凹槽形下端排布宽凹槽间夹窄凹槽形时润滑效果更佳。搭建内燃机耐久性试验台,对标准和仿生活塞进行对比试验,由于耐久性台架试验周期长,故仅在前述每种仿真分析中每组选取最优仿生活塞3个进行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磨损量检测发现仿生横条纹形活塞平均比标准活塞磨损量减小79.5%;仿生竖凹槽形活塞平均比标准活塞磨损量减小40.9%。活塞顶部最高温度检测发现仿生横条纹形活塞平均比标准活塞温度减小9.5%;仿生竖凹槽形活塞平均比标准活塞温度减小6.4%。试验后活塞裙部表面粗糙度检测发现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裙部粗糙度平均比标准活塞减小60.1%;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裙部粗糙度平均比标准活塞减小47.6%。台架试验检测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最终结合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对仿生形态进行机理分析。仿生横条纹形活塞,条纹形排布可以将小应力沿裙部纵向传递,一行条纹一行通孔形排布中通孔将大应力集中于裙部表面、小应力分散在裙部内部,条纹内打孔形排布在裙部内部将小应力传递至大应力区;仿生凹槽形活塞,凹槽可以沿裙部周向传递小应力,在应力大于54MPa时宽凹槽会在其底部聚集应力以分散减小周边大应力,在应力小于27MPa时通孔或窄凹槽在无需集中大应力的前提下可在其周边形成更小的应力圈。两种仿生形态均可储油、存屑、减小摩擦,仿生横条纹可以阻断裙部纵向方向刮痕,制止其延伸加大、影响活塞疲劳寿命;仿生竖凹槽可以沿裙部周向减小磨损面积。

二、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3)重组竹材生产中自动化装模关键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重组竹材发展现状
        1.2.2 重组竹材生产现状
        1.2.3 重组竹材生产主要设备
    1.3 存在的问题
        1.3.1 自动化水平较低
        1.3.2 研发投入仍然不足
        1.3.3 结构性矛盾突出
        1.3.4 标准制定相对滞后
    1.4 发展趋势
        1.4.1 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1.4.2 研制成套加工设备
        1.4.3 制定相关标准政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2 自动化冷压装模总体方案设计
    2.1 重组竹材成形工艺
    2.2 冷压装模工艺流程
    2.3 冷压装模存在问题
    2.4 总体设计方案
        2.4.1 技术指标
        2.4.2 工序节拍
        2.4.3 控制系统
    2.5 本章小结
3 冷压装料生产装置设计
    3.1 竹束运输装置
    3.2 计重上料装置
    3.3 模具进出输送装置
    3.4 模具盖板放置装置
    3.5 销钉锁紧装置
    3.6 模具转向运输装置
    3.7 生产线总视图
    3.8 本章小结
4 冷压装料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PLC硬件设计
        4.1.1 PLC选型
        4.1.2 I/O分配
    4.2 PLC硬件连接
    4.3 PLC软件设计
        4.3.1 程序框图设计
        4.3.2 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应用试验
    5.1 竹束计重上料装置
    5.2 模具进出输送装置
    5.3 模具销钉自动锁紧装置
    5.4 总体数据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PLC程序梯形图
    附录2: 各装置装配图
个人简介
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4)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艺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锌银电池的应用价值及原理
        1.1.2 传统锌银电池负极片的制备
    1.2 课题来源目标及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课题目标
        1.2.3 课题研究意义
        1.2.4 课题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1.3.2 国内外锌银电池技术现状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2.1 锌银负极片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2.2 锌银负极片的规格及质量要求
        2.2.1 锌银负极片的规格
        2.2.2 负极片的质量要求
    2.3 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
    2.4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功能模块及性能要求
        2.4.1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功能介绍
        2.4.2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的性能指标
    2.5 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艺的难点及缺陷
        2.5.1 负极片自动包装工序的难点及缺陷
        2.5.2 涂膏工序的难点及缺陷
        2.5.3 脱模工序的难点及缺陷
        2.5.4 压制成型工艺的难点及缺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锌膏性质研究及出膏装置优化与应用
    3.1 流体的种类及特性研究
        3.1.1 流体的分类
        3.1.2 锌膏的特性分析及归类
        3.1.3 假塑性流体的特性
        3.1.4 锌膏制备工艺优化及粘度测量
    3.2 基于螺杆泵原理的自动出膏装置
        3.2.1 自动出膏装置需求分析
        3.2.2 基于螺杆泵原理的自动出膏装置研究
        3.2.3 自动涂膏实验和问题分析
    3.3 料筒及活塞圆度测量及优化
        3.3.1 高精密圆度-Talyrond 565介绍
        3.3.2 圆度测量及数据分析
        3.3.3 解决方案及实验总结
    3.4 单次涂膏调节精度提高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锌银负极片自动包装工艺的优化及应用
    4.1 负极片自动包装概述
    4.2 自动包装工艺参数优化求解
        4.2.1 自动包装工艺分析
        4.2.2 影响负极片自动包装的工艺参数
        4.2.3 自动包装工位位置优化求解
        4.2.4 自动包装折边间隙优化
        4.2.5 工艺参数优化效果及应用
    4.3 自动包装各工位改进及应用
        4.3.1 第一包装工位优化方案设计、研究及分析
        4.3.2 包装压制材料选取,分析及应用
        4.3.3 包装压制结构、压力、速度的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锌银负极片自动成型关键工艺的优化及应用
    5.1 负极片自动成型中锌膏溢出的研究与改进
        5.1.1 锌膏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5.1.2 反溢出方案研究及应用
    5.2 负极片尺寸及漏网问题解决方案
        5.2.1 负极片尺寸及漏网问题分析
        5.2.2 模框及压制机构调平校正
    5.3 脱模机构改进及优化
        5.3.1 脱模压板改进及应用
        5.3.2 脱模电磁吸力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验与应用
    6.1 实验概述
    6.2 自动包装工程实验及应用
    6.3 压制防溢出及锌膏质量稳定性实验
        6.3.1 出膏工艺参数稳定性实验
        6.3.2 压制防溢出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某新型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与强化工艺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曲轴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1.2.2 曲轴圆角滚压强化工艺研究现状
    1.3 曲轴疲劳强度分析的主要方法
        1.3.1 试验研究法
        1.3.2 分析计算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曲轴受力分析及建模
    2.1 引言
    2.2 曲轴的主要失效形式
    2.3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2.3.1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计算
        2.3.2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2.3.3 曲轴三维力学模型
    2.4 曲柄连杆机构的建模
        2.4.1 UG软件介绍
        2.4.2 曲柄连杆机构的模型分析及简化
        2.4.3 三维模型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曲轴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研究
    3.1 引言
    3.2 EXCITE PU软件介绍
    3.3 EXCITE的仿真模型建立
        3.3.1 曲轴、连杆、机体的模态缩减
        3.3.2 EXCITE PU模型的建立
        3.3.3 载荷边界条件的施加
    3.4 动力学分析结果
        3.4.1 曲轴瞬态应力分析
        3.4.2 模态分析
        3.4.3 全工况位移分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曲轴疲劳强度预测及疲劳试验
    4.1 引言
    4.2 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4.3 材料的S-N曲线
    4.4 疲劳损伤累积方法
    4.5 曲轴疲劳强度分析
    4.6 曲轴疲劳试验
    4.7 试验内容
        4.7.1 试验设备
        4.7.2 试验过程
        4.7.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曲轴圆角滚压强化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曲轴常见强化工艺
    5.3 曲轴圆角滚压强化机理
    5.4 工艺参数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5.4.1 滚压力对结果的影响
        5.4.2 滚压圈数对结果的影响
        5.4.3 滚压速度对结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CO2跨临界循环膨胀机理与转子式膨胀机—压缩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CO_2跨临界循环的应用研究
    1.3 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关键部件的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O_2跨临界循环的理论分析
    2.1 CO_2跨临界循环特点分析
    2.2 CO_2热泵循环性能提高技术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_2膨胀机内膨胀过程的机理分析
    3.1 液体的准晶格理论
    3.2 CO_2膨胀机的膨胀功分析
    3.3 气液相变中的亚稳平衡分析
    3.4 CO_2膨胀机膨胀过程的相变延迟分析
    3.5 亚稳态过热极限分析
    3.6 亚稳平衡下的成核机理模型
    3.7 干扰对相变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2跨临界循环膨胀机-压缩机的设计分析
    4.1 膨胀机的由来
    4.2 膨胀机的最优容积比
    4.3 CO_2摆动转子膨胀机-压缩机的设计计算
    4.4 摆动转子式膨胀机的进气控制阀
    4.5 CO_2膨胀机-压缩机的摩擦学系统分析
    4.6 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润滑油分析
    4.7 将来新型膨胀机的发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_2摆动转子膨胀机-压缩机的模拟
    5.1 膨胀机-压缩机的模拟模型
    5.2 膨胀机-压缩机转子的运动分析
    5.3 膨胀机-压缩机转子的动力学分析
    5.4 膨胀机-压缩机的泄漏损失分析
    5.5 摆动转子压缩机的模拟
    5.6 摆动转子膨胀机的模拟
    5.7 模拟计算过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O_2膨胀机-压缩机的研制与实验
    6.1 CO_2膨胀机-压缩机的研制加工过程
    6.2 CO_2膨胀机-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
    6.3 性能测试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6.4 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干扰因素对CO_2膨胀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基于模型的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清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生物燃料在SI发动机上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1.2.2 发动机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发展现状
    1.3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的提出
    1.4 全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2章 空燃比对SI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及控制目标
    2.1 SI发动机工作过程及理论空燃比的计算
    2.2 空燃比对S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3 空燃比对应用生物燃料SI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2.3.1 生物燃料特性分析
        2.3.2 试验装置与方案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空燃比控制目标的提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空燃比控制的SI发动机建模及仿真研究
    3.1 基于平均值模型的SI发动机空燃比动态建模分析
        3.1.1 进气道空气动态模型
        3.1.2 燃油动态模型
        3.1.3 发动机动力输出模型
        3.1.4 空燃比传输动态特性建模
    3.2 面向空燃比控制的发动机虚拟仿真平台设计
        3.2.1 基于enDYNA的发动机动力学仿真系统应用
        3.2.2 空燃比动态响应模型改进
        3.2.3 模型匹配与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平均值模型的空燃比控制策略研究
    4.1 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设计
        4.1.1 空燃比控制的工况划分与控制需求
        4.1.2 基于事件的采样方法
        4.1.3 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
    4.2 基于观测器的气缸进气量估计
        4.2.1 进气道内空气流动的特性及压力测量方法
        4.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气缸进气量估计
    4.3 油膜蒸发的动态补偿控制
        4.3.1 油膜动态前馈补偿器设计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步预测自校正理论的空燃比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5.1 反馈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法
    5.2 基于CARIMA模型的空燃比传输特性建模
    5.3 多步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的原理
        5.3.1 滚动优化目标
        5.3.2 输出预测与控制律求取
        5.3.3 在线预测自校正
    5.4 多步预测自校正算法的实现及稳定性分析
        5.4.1 基于多步预测自校正算法的空燃比反馈控制器实现
        5.4.2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电控平台设计
    6.1 发动机电控ECU硬件设计
        6.1.1 发动机ECU控制器硬件结构
        6.1.2 主控制器MCU与电源管理设计
        6.1.3 传感器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
        6.1.4 执行器驱动输出电路
        6.1.5 通信接口电路
    6.2 基于模型的电控系统软件开发
        6.2.1 基于模型的电控系统软件结构
        6.2.2 应用层控制策略的实现与验证
        6.2.3 软件代码集成流程
    6.3 基于xPC-Target的发动机控制HIL仿真系统设计
        6.3.1 xPC-Target仿真平台与enDYNA模型接口配置
        6.3.2 HIL仿真过程中的信号匹配电路设计
        6.3.3 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器HIL仿真系统搭建及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CCP协议的标定系统构建与空燃比控制台架试验验证
    7.1 基于CCP协议的发动机标定系统构建
        7.1.1 CCP协议解析及ECU端驱动设计
        7.1.2 基于CCP协议的标定系统结构与实现方法
    7.2 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台架试验验证
        7.2.1 空燃比控制台架试验系统设计
        7.2.2 台架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机理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CH_4/H_2/CO着火燃烧特性
        2.1.1 着火延迟时间
        2.1.2 着火极限与火焰传播速度
    2.2 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技术研究综述
        2.2.1 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废气稀释燃烧
        2.2.2 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掺氢燃烧
        2.2.3 发动机的改质燃烧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快速压缩机的改质天然气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3.1 试验设备与计算方法介绍
        3.1.1 快速压缩机
        3.1.2 快速采样系统
        3.1.3 计算方法
    3.2 改质天然气的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3.2.1 天然气改质燃烧中H_2/CO生成特性
        3.2.2 H_2/CO对天然气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3.2.3 着火延迟时间的敏感性与化学反应路径分析
        3.2.4 改质天然气的火焰传播速度特性
        3.2.5 改质天然气的着火极限
        3.2.6 改质天然气火焰传播过程的光学诊断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原理性单缸机的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台架和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4.1.1 发动机台架介绍
        4.1.2 燃烧特性计算分析方法
    4.2 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排放特性和爆震特性
        4.2.1 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4.2.2 天然气发动机的爆震特性
    4.3 H_2/CO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和爆震特性的影响
        4.3.1 H_2/CO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4.3.2 H_2/CO对天然气发动机爆震特性的影响
    4.4 浓燃改质燃烧模式下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4.4.1 改质缸内燃烧特性分析
        4.4.2 非改质缸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分析
    4.5 高压缩比下天然气改质燃烧模式的节能潜力研究
        4.5.1 高压缩比对改质缸燃烧性能的影响
        4.5.2 高压缩比对非改质缸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4.5.3 高压缩比对改质燃烧模式热效率和热负荷的影响
    4.6 正庚烷/天然气压燃改质燃烧研究
        4.6.1 压燃改质燃烧的燃烧过程
        4.6.2 压燃改质燃烧的发动机燃烧特性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的数值模拟
    5.1 改质天然气化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1.1 当前化学动力学模型的问题
        5.1.2 改质天然气化学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1.3 改质天然气化学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5.2 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5.2.1 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三维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2.2 非改质缸内燃烧过程解析
        5.2.3 改质缸内燃烧过程解析
    5.3 压燃改质模式的缸内燃烧过程解析
        5.3.1 压燃改质燃烧模型的建立
        5.3.2 正庚烷/天然气压燃改质燃烧过程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及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模式的多缸机模型
附录B CH_4/H_2/CO的着火延迟时间数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内燃机活塞裙部减磨降阻仿生形态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1.2 内燃机活塞的研究现状
        1.2.1 内燃机活塞材料改进
        1.2.1.1 铝基复合材料改进
        1.2.1.2 锻钢材料改进
        1.2.1.3 陶瓷材料改进
        1.2.1.4 碳复合材料改进
        1.2.2 内燃机活塞结构改进
        1.2.3 内燃机活塞制造工艺改进
        1.2.4 内燃机活塞轻量化改进
        1.2.4.1 活塞结构轻量化改进
        1.2.4.2 活塞材料轻量化改进
    1.3 仿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形态仿生研究
        1.3.2 结构仿生研究
        1.3.2.1 减阻表面仿生研究
        1.3.2.2 疏水自洁表面仿生研究
        1.3.2.3 变色表面仿生研究
        1.3.2.4 耐磨抗冲蚀表面仿生研究
        1.3.3 材料仿生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仿生活塞设计及其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
    2.1 引言
    2.2 标准活塞建模及内燃机工况分析
        2.2.1 标准活塞建模
        2.2.2 受试内燃机工况分析
    2.3 标准活塞动力学分析
        2.3.1 标准活塞顶部燃气压力
        2.3.2 标准活塞二阶动力学分析
    2.4 标准活塞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
    2.5 仿生活塞设计及正交试验方案确定
        2.5.1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设计及正交试验方案确定
        2.5.2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设计及正交试验方案确定
    2.6 仿生活塞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
        2.6.1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
        2.6.2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极差分析
        2.6.3 仿生横竖凹槽形活塞热-机耦合有限单元分析
        2.6.4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极差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仿生活塞疲劳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活塞温度场边界条件计算
        3.2.1 传热基本理论
        3.2.2 温度场边界条件
        3.2.3 受试活塞温度场边界条件确定
    3.3 活塞疲劳寿命计算
        3.3.1 影响活塞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
        3.3.2 内燃机热负荷分类
        3.3.3 内燃机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3.4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疲劳寿命分析
        3.4.1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疲劳寿命计算
        3.4.2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疲劳寿命回归设计
    3.5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疲劳寿命分析
        3.5.1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疲劳寿命计算
        3.5.2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疲劳寿命回归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生活塞润滑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活塞裙部润滑模型
        4.2.1 油膜压力计算
        4.2.2 油膜厚度计算
        4.2.3 活塞裙部平均剪切应力及摩擦力计算
        4.2.4 活塞-缸套系统混合润滑状态分析
    4.3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润滑仿真分析
        4.3.1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裙部总体润滑情况分析
        4.3.2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裙部顶端润滑情况分析
        4.3.3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裙部中部润滑情况分析
        4.3.4 标准活塞与仿生横条纹形活塞裙部底端润滑情况分析
    4.4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润滑仿真分析
        4.4.1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裙部总体润滑情况分析
        4.4.2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裙部顶端润滑情况分析
        4.4.3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裙部中部润滑情况分析
        4.4.4 标准活塞与仿生竖凹槽形活塞裙部底端润滑情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生活塞耐久性台架试验
    5.1 引言
    5.2 内燃机耐久性试验台设计
        5.2.1 试验台设计
        5.2.2 试验方法
    5.3 仿生活塞制备
        5.3.1 试验用活塞选取
        5.3.2 仿生活塞制造技术与加工工艺研发
    5.4 试验数据检测及分析
        5.4.1 磨损量检测及分析
        5.4.2 温度检测及分析
        5.4.3 粗糙度检测及分析
        5.4.3.1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与标准活塞粗糙度对比分析
        5.4.3.2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与标准活塞粗糙度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仿生活塞机理分析
    6.1 引言
    6.2 仿生活塞机理分析
        6.2.1 仿生活塞散热和分散集中应力机理分析
        6.2.1.1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散热和分散集中应力机理分析
        6.2.1.2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散热和分散集中应力机理分析
        6.2.2 仿生活塞减磨机理分析
        6.2.2.1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减磨机理分析
        6.2.2.2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减磨机理分析
        6.2.3 仿生活塞润滑机理分析
        6.2.3.1 仿生横条纹形活塞润滑机理分析
        6.2.3.2 仿生竖凹槽形活塞润滑机理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J]. 杭州制氧机厂设计科复式压缩机组. 深冷技术, 1977(S1)
  • [2]2—2.833/150型氧压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小结[J]. 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办公室往复式压缩机组. 深冷技术, 1975(03)
  • [3]重组竹材生产中自动化装模关键装置研究[D]. 龚正.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锌银负极片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艺优化及应用[D]. 谢卫. 东华大学, 2014(05)
  • [5]某新型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与强化工艺改进研究[D]. 皇甫长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CO2跨临界循环膨胀机理与转子式膨胀机—压缩机研究[D]. 管海清. 天津大学, 2005(07)
  • [7]2-1.67/150型氧压机质量攻关技术小结[J]. 卢业佳,杭州制氧机厂氧压机质量攻关组. 深冷技术, 1980(02)
  • [8]基于模型的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D]. 孟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9]天然气浓燃改质燃烧机理与试验研究[D]. 刘长鹏. 清华大学, 2018(06)
  • [10]内燃机活塞裙部减磨降阻仿生形态设计与研究[D]. 吴波. 吉林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2-2.833/150型氧气压缩机气缸、活塞等技术质量试验改进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