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教材课文训练重点瑕瑜说(上)(论文文献综述)
陶蒙[1](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研究 ——以七、八年级教材为例》文中认为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凭借,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助读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三大系统无法比拟的教学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价值、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对教师使用助读系统提出建议:教师要明确助读系统的价值,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重视插图的功用,区分不同课型助读系统的功能,有序开展“1+X”模式的教学活动,同时要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童志斌[2](2014)在《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其集中表现是,文言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异化为文言知识学习。新课改以来,课程标准有意扭转这种局面,文言文课程目标分别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来表述,显示出整合文言文学习各种要素的努力。然而,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三个向度目标的简单相加难以实现真正的整合,无法实现文言文课程的实质性转变,且给课程目标的落实造成了新的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须在梳理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课程取向、目标与内容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从现状来看,文言文课程与教学均存在突出问题。文言文课程研究,在艰难中前行。“言”“文”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凸显了文言文课程内容这一问题焦点。建构文言文课程内容的呼声渐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在导向上的分歧给教学带来困难,语文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摆脱教学困境的呼唤期待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有新的突破。对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问题产生的历史脉络进行审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民国时期,文言文学习渐变为文言学习。随着白话文地位的不断上升,文言文课程的实用取向逐渐成为主导,造成体制、章法等文言文特有的辞章元素被弱化甚至于忽略。1963年起,文言文课程以单一的“阅读能力”为取向,文言知识在文言文课程内容中的主体地位牢固确立,并进一步窄化为文言语法知识。新课改以来,试图将文言、文学、文化加以整合的努力渐成趋势。顺应这种趋势,文言文课程应该以文化为取向,建构以“辞章”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这需要从传统中吸纳文言文辞章知识,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辞章”。这种努力,致力于文言文课程目标实现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的内在融合,使文言文课程新内容的建构成为可能。
陈冬云[3](2012)在《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内容及要求往往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写作能力的培养,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教材设置了多少写作量?教材试图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哪些技能?教材关注了哪几种文体的训练?在写作内容上希望学生写些什么?如何规定的?对于语文教材的研究,历史悠久,但对教材的研究,随感性的评论较多,实证性的研究较少,因而导致教材研究中,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以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材(1-6册)中的写作活动作为考察范围,通过对写作量、训练方式、训练文体、写作内容等角度考察,以详细、相对准确的数据统计来关照该版本教材的所有写作活动,并结合现有的课程标准,来描述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教材的存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限的建议,为研究语文教材、为编写写作教材拓开一条新的思路。第一章主要讨论该版本教材的写作量设置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文体分布情况,第三章主要考察训练形式问题,而第四章则是从写作内容角度剖析该版本教材。经分析发现,此套教材在实践“写作活动的实践性”“写作主体的自主性”“写作内容的‘与生活相联系’”三方面落实较好。但也因为致力追求这三点内容,引出了其他几个较明显的问题:第一,写作活动量虚化。可能教材编写者出于“尊重写作主体自主性”这一点考虑,几乎忽视了写作活动对学生写作字数的明确规定,这容易导致学生基本的训练量落空。第二,写作训练量、训练方式和训练文体表现出不均衡性,甚至随意性。第三,写实和写虚的活动比例悬殊,并且,教材基本忽视“联想”能力的培养。
王明建[4](2013)在《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的正确是教育活动的底线,语文教育应“教什么”的不确定是其备受争议的根源。把“教什么”理解为课程,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知识,再细分为本体的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结构和纵向的课程组织,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视角和对象。中国传统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载体。把中国传统教育的课程作为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对比项,兼及课程文件关于现代化的规划与课程实践,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与其它学校课程的比较,和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创建语文课文数据库,作为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认同“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线索来探讨社会变化”就可以归属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晚清民国时期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非学科课程向现代学科课程的转变;动力上是迫于外力的模仿;步骤上异于内容决定形式的常识,走的是课程组织、结构的现代化在先,课程内容在后的道路;结果上表现为五方面的“囿于传统”和在三方面的“突围”。其中,“囿于传统”是指现代化的被接受凭借的是以部分中国传统教育作为论据的支持;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实践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运作;关于语文科课程现代化效果的评价惯于以对中国传统教育效果的想象为标尺;以对理想状态的中国传统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看待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有中国传统教育经历和素养的师生处于这一时期语文科课程现代化实施的主体之中。也正是在这几方面的意义上,把晚清民国的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称之为“早期”。“突围”是指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包括了推倒中国传统语文科课程“唯一”的课程结构、“多篇”的课程组织和“经验”的课程内容,分别以“之一”、“分段”和“知识”的重建之。重建的进行,于课程结构方面是中国传统类现代化课程结构的探索为西学学科课程在中国的被接受提供了论据;教会学校良好教学效果的示范和催化,学习洋务学堂的西学课程也可获得官阶,特别是西学获得科举科目的身份,显示出官方对西学的认可,促成了语文科课程从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全部被缩减为众多课程“之一”。在西学学科课程结构的影响和比照之下,作为“之一”的语文科课程由中国传统的“专书命名课程”现代化为“学科命名课程”,但作为其课程名称之一的“国文”依旧是书名出身;由中国传统的“分进合击”现代化为“齐头并进”,然而,由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初学难度不一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矛盾未能解决,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实践依然有“分进合击”的时候;针对随基础教育阶段读经教学的废除而不再存在的中国传统教育“同道异课”的学程联络,语文科课程现代化重建的学程联络和设置的选修课,呈现出的是繁复且随意的“异道异课”。在课程组织方面,迫于近代学制的中小学学段设置产生的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和专为学校系统编选的西学教材的催化,中国古代选本成为“专为学校系统编选”语文教材的立足点。由以“篇”改为以“册”称呼单位教材的出现,标志着语文科课程组织从中国传统的“多篇”现代化为了“分段”。为比附年级制度,“分段”样式的语文科课程把中国传统教材非专为学校系统而撰,以“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材与课程,现代化为制定教材编制规范和编制与年级制度相配套的教材;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从有序到无序的排列,现代化为经由课程文件的规划和教材编写的创新构建有序的课程内容。然而,较之专为学校系统所编的教材,师生更为喜欢的是专书、活叶文选一类的补充教材;课程标准的出现虽然表现出了区别课程、教材和教学的认识,但由于它制定的语文科课程内容标准的不明晰,现代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中国古代选本的编制是一样的原则性规范;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材关于生字的排列与中国传统单篇识字教材一样,都不强调生字的高重复率;因为不好说那种文体或问题是易还是难,语文教材的选文排列实际上仍处于“无序”之中。在课程内容方面,科学知识型成为了现代化语文科课程的理想;“前台”化处于“后台”的中国传统语文知识,并改变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德前知后”的形态;移植西学语文知识为我所用,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层叠累积”的生产方式,现代化为“另起炉灶”,加之替代“圈点评注”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一起把中国传统“经验”性的课程内容现代化为了学科“知识”。其中,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的建设,把明确语文科课程的本质看作确定课程内容的前提;把观察和实验作为课程内容生产的唯一方式;采摘最新研究成果,细化课程内容生产环节等等,显示出语文科课程现代化具有科学意识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课程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首先,西学语文知识与中国语文科课程的特性相关不大,且中国传统语文知识的“前台”化也仅是物理的位移。这就易于导致或者语文科课程实践仅是这一类语文知识的教学,或者语文知识被忽视,语文科课程实践继续中国传统教育的样式。其次,关于语文科课程本质的讨论并没形成一致的认识,加上参与课程内容生产人员的增多,不一致的认识就更加不一致。由此形成的语文科课程实践或者如“圈点评注”的各自为政,或者是延续百科全书式课程内容。最后,语文科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虽然对新事物做了采摘,但除明显的意识形态类内容外,它并未把中国传统课程内容全都排斥出去。因为,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没有着力于对西学学科课程和中国传统课程的转化,仅止于从“过河拆桥”到“移花接木”的现代化逻辑,生成的传统与现代性的拼接。因此,早期现代化的语文科课程总让人有低效之忧,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要命的是20世纪后期至今,虽然中国传统课程基本消失殆尽,但是该时期语文科课程的影响却与晚清民国时期一样。这说明今天的语文科课程与晚清民国时期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好在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为今天提供了经验和资源。如基于创造性转化理论,创建关于20世纪前期语文课文的Access数据库,统计和分析出被选用次数较多的课文,就可作为当前课程现代化的资源范围。
靳彤[5](2018)在《“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论题是《“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试图在总结多年来关于语文知识的论争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提出“语文方法性知识”的概念,从学理上阐述这一概念的可行性,并以“阅读方法”为例进行方法性知识的炼制,希望能为推进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和语文学科的建设尽一份力。白话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中国现代语文诞生的重要标志。国语统一运动的推进,新文化运用的发展,新文学的诞生,促使了中国语文课程内容的彻底更新。白话文出现之初,绝大部分选文来自新文化、新文学的重要期刊,从这个角度看,是新文化、新文学孕育了中国现代语文。但后期新文学得以长足发展,成为独立学科,而中国语文始终未能独立。原因是多方面的,未能建构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知识体系,应当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语文课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904年独立设科之初,国文国语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即“文法知识”,主要来源于《马氏文通》。但由于《马氏文通》自身的问题和语言学发育的不成熟,筛选进入国文国语课程的“文法知识”也一直备受争议,甚至清末民初国文国语课程中的文法知识建设成为当时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从清末民初的国文国语到今天的语文新课程,语文知识的核心都是语言学知识。在一线教学中,这样的知识体系,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成为目的,忘却了“文法知识”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会通”、“析文”、“作文”。百年来争议不断,语文知识渐成“鸡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新世纪初启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开始。该份文件中有多条表述,直指备受诟病的语文知识,其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①等几条要求,是直接针对知识传授式的语文教学做出的力图纠偏的规定。但规定一出,引起了学界及教学一线更大的质疑。学界的讨论,从语文知识“怎么教”转向“教什么”语文知识。究竟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才是真正有效的?本文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寻找并炼制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知识——“语文方法性知识”,期望为突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瓶颈做一点贡献。第一章探讨“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存在。“方法性知识”在语文研究领域曾有研究者参照其他研究提及过,但“语文方法性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知识的一种类型尚未有人正式提出,它是否实际存在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中,这是本章要论证的主要问题。本章首先从“知识”概念入手,探讨“知识”的教育学界定,将话阈限定在语文学科中,探讨形而下的具体的知识问题。然后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分析了与本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周敏的语文“知识元”研究,进而提出本文的分类方法:语文内容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本章还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教育界提出的“八字宪法”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八字宪法”在百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史上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八字宪法”自提出以后,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纲领,但新课程改革以来受到质疑。本章指出学界指责“八字宪法”是静态的知识转授,是一种误读。“八字宪法”的提出,本身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培养与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在本质上是力图进行方法性知识的开发。本文以此为证,阐述方法性知识的需求其实始终贯穿在语文课程知识开发的历程中,也实际的存在于语文教学中。但随着误读的加深,就像遗忘“文法知识”“会通”“析文”的功效一样,我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建设离方法性功能的追求越来越远。本章最后分析了语文课程标准在知识供给上的不足,指出“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亟待展开的重要任务。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清理自清末语文独立设科至新中国成立,国文国语课程中语文知识从“文法知识”逐渐分化为文法、修辞、文体、论辩术等多个知识板块的情况,发现其中的文体知识、论辩知识已经有了“方法性知识”开发的意味。清末至民国末年,国文国语课程处于发生期和发展期,国文国语教科书的建设空前繁荣,本章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文国语教科书,以及主要的国文国语课程标准,进行知识建设状况的清理。经过清理,发现清末至民国末年,国文国语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大致走过了从单一的“文法知识”逐渐分化的过程,至民国末年已建构起包括文法、修辞、文体、辩论术等知识在内的现代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体系;这一时期语文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语言学、修辞学,以及教科书书编写者的自主开发;知识短文也在民国后期开始出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这一时期的语文知识开发开始出现写作取向。值得注意的是,独立设科之初将《马氏文通》的文法知识纳入国文国语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会通”“析文”“作文”,这是一种方法性的追求。第三章仍然从历史的的角度梳理新中国成立至新课程改革前,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与淘汰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国文国语更名为语文,这段时期我国的语文课程知识建设有收获也有遗憾。本章以“文革”十年为界(不包括文革十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清理了这两个阶段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科书的语文知识建设情况。前一个阶段最为突出的是1956~1958年的汉语、文学的分科实验,将语法、修辞及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体系化;分科实验后的语文知识建设虽是“写作知识”一枝独秀,站在“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的角度看看,这已是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语文知识有了新的增长——逻辑知识,这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积极成果;教科书编写中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彰显出方法性知识的价值。后一个阶段则明确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文知识选择标准,定格了以汉语言文学主要学科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分类框架。很遗憾的是,逻辑知识在这个时期被淘汰。经过两个阶段的建设,至新课程改革前,语文课程知识基本形成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四大板块,各板块也都有了较丰富的内容开发,但与自觉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还有很大的距离。第四章立足当下分析新课程改革初期语文知识的尴尬境遇。本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课改初期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分析,该份课程标准虽然针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语文知识框架的建设没有超越前一个时期。本章详细分析了课程标准有关语文知识的表述引发的争议,提出学界关于语文知识的思考重点,从是否需要系统的语文知识转向了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即语文知识的重构。本章还专节研究了新课改以来目前尚在部分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三个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版本,发现这些教科书在知识建设上也没有超越课改前的知识建构。这一时期有不少学者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引入语文知识研究,这体现了学界的一种共识:语文课程亟需开发能真正有效帮助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知识,即“怎么做”的知识,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很难解决复杂的语文知识问题。“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可能才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最佳出路。第五章从学理上分析语文课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提出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应具有学科“特殊独立性”的意识,不能将语文知识放入一致性的知识或母体学科知识的框架中。“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知识的基本价值,也是进行语文课程知识建构的基本标准。语文学科要成立,要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必须跳下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立足语文本身,建设具有语文学科“独立性”的知识体系,不能将语文知识化约为普遍性知识或母体学科知识。最为重要的,就是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学理上建设语文课程的方法性知识,即“语文方法性知识”体系。本章还从“语文方法性知识”的视角,对新修订颁布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语文教科书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语文课程建设中“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还十分薄弱,与“语文方法性知识”还相距甚远。但“统编本”中已看不到把语文知识化约为一般知识的痕迹,也逐渐走出化约为母体学科知识的窠臼,向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迈出了积极的一步。第六章从内在结构和五个维度两方面进一步阐释“语文方法性知识”,为开发方法性知识奠定学理基础。历史的梳理,当下的分析,目的只有一个即科学地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支持,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供帮助。本章首先以阅读方法为例,阐释“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在结构。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从国文国语到语文,我们编辑、使用的一直都是文选型教科书,但在百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史上,得到充分开发的除了语法修辞知识外,就是写作知识;尽管教科书是一篇一篇文章,阅读教学也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阅读知识”却从未在百年语文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中出现过,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从未得到过系统开发。本章首先分析了国家阅读推广背景下,近年大量译介至我国的有关阅读方法的着作和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认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需的“阅读方法”,不能仅仅以阅读心理学的“眼动”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经验为基础进行开发,而应当有符合学生及课程与教学需求的开发思路,以确保语文知识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本章准确界定了“阅读方法”的概念,厘清了阅读方法与阅读能力、阅读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课文《伟大的悲剧》预习题中的“浏览”为例,剖析“阅读方法”的内部结构,为开发阅读方法搭建框架,也以此帮助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部结构。最后,从人文性、公共性、个体性、过程性、时代性五个维度进一步阐释如何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第七章探讨如何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并以“阅读方法”为例尝试进行炼制。启动“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首先要解决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的距离,强调方法性知识的开发,就是将学科母体知识转化为学生语言运用所需的知识。课程知识的“开发”,有诸多相近的词汇,如“建构”、“提炼”、“选择”、“炼制”等等,本文采用“炼制”一词,因为它能较准确地传达本研究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程序和方法的意蕴。课程研制领域有诸多的课程编制的模式,泰勒模式对“学生”、“社会”、“学科”的强调,给我们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以启发:以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需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目标,以众多母体学科及相关学科为知识的数据库,寻找,提炼,制作“语文方法性知识”。具体炼制程序为:寻找操作方法(包括方式和规则)、匹配基本知识、提炼操作策略、制作并呈现结果。为炼制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本章还依据阅读目的、学生的需求、阅读教学的需要,搭建了阅读方法炼制的“松塔”模型,将阅读方法分为基础性阅读、检视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在该框架下,尝试进行具体的阅读方法的炼制,炼制出19种具体的阅读方法,并以《紫藤萝瀑布》进行“比较式阅读”的知识匹配示例,以帮助教师备课时有效进行知识匹配,以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的“随文学习”。“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真正要炼制出一套科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体系,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合作,才有可能完成,本文仅仅是从学理上做了探讨,提出了基本思路。后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语文方法性知识”在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中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学生如何通过方法性知识有效提高能力等等问题,都是本文后续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李莉[6](2013)在《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键期”。教师初任阶段的专业成长会深刻地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品质。因此,许多国家都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当下,教师成为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任教师的发展态势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责难,作为其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任语文教师,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同时背负着改革和发展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压力。由此,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探寻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倾听故事,思考探究,以解释性理解的方式呈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实意涵和价值。研究首先对三所学校的三位初中初任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型教育叙事研究,三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处于初任成长的0-1年,1-2年,2-3年。研究关注合作教师的初任成长历程,按照其专业成长的时间顺序,展现每位合作教师在初任阶段经历的成长故事,以及这些成长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并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年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发现,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增长,三位初任语文教师都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入职适应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由于三位教师各自的主客观情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各自在初任成长阶段所遭遇到的关键事件的不同,其专业成长的具体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中用“展示”的方式呈现了27个成长故事,用“讲述”的方式展开了对这些故事的理性思考。故事不同,带来的感悟也不同。文中三位合作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具备可迁移性和可复制性,但一定具备可探索性和可思考性,这些故事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读者的参与和解读也会使故事的启示更为丰富。其次,在对三位合作教师展开叙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教育叙事视角还关注了由个体汇聚而成的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群体,期望获知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此,研究从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及其指导教师两个群体的访谈,扩大倾听和探寻的范围。一是通过众多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述说,了解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其成长需求,同时了解校方提供的相关支持的具体方式和有效程度。二是通过其指导教师对指导经历的评说,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感受以及在指导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倾听他们对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指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在专业意识方面,应增强初任语文教师专业认同意识,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理念方面,应理解其专业理想在客观上存在不明晰性的现状,促使其信奉理念与使用理念不断切近;在专业知识方面,应优化其专业知识的内在结构,不断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应重视其语文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升。第三,本研究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究。把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看作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来思考,以初任为分界点,对其职前培养进行思考,对其职后成长进行审视。在其职前成长阶段,首先,要关注师范生的成长意愿,注重语文教师职前成长中幸福感的养成;其次,应该给予师范生成长的动力,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成长能力的养成;第三,要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四,要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质量,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反思能力的生成。通过这些培养,唤醒其专业意识,丰富其专业知识,锻炼其专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其职后成长阶段,首先,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唤醒其专业自觉,使他们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成长,从而把专业成长引向一条有目的、有系统、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其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意识的学做教育叙事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第三,聚焦语文课堂,锻炼和提高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第四,提供有效支持,完善和创新校内指导教师制度,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指导体系,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无意于探寻普适性的结构化的理论,而是注重于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与体会,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本研究走进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现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的思考,思考注重于点的深入而不是面的构架,侧重于从故事中获得的反思与体味,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空间,也邀请读者在研读故事中进行思考,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诠释。
罗树林[7](2018)在《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客观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教材语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建立数据库,以期在数字量化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展开深入的分析、总结和解释。本论文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丰富和完善教材语言研究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教育史理论;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全文共分八章,分别是“绪论”、“编写概况研究”、“选文研究”、“词语研究”、“汉字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和“结语”。本文的分析结论主要有三点: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有语言要素编排混乱、语言知识介绍种类残缺、语言政论语体色彩浓郁、语言崇拜和语言暴力现象并存、豪言壮语句的广泛使用、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倾向突出六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两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原因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和社会语言渗透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借鉴当下最新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了新课标的三维能力目标理论,试图用来分析语文教材语言的三大属性即工具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二是引进了语义韵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教材语言中词语的语义感染问题;三是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教材筛选理论、教材分类理论和教材语言特征理论的研究内容。比如提出教材筛选的五大原则(即“权威性”原则、“流行面”原则、“初始年”原则、“成熟期”原则和“学制段”原则),归纳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大种类(即教材名称种类、教材版本种类和教材使用种类),总结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比如农村常用字、农村常用词、语录体选篇等特色语言的运用)等。
马敬茹[8](2014)在《人教版与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态。将其纳入语文教材成为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巨大进步。人教版与冀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作为我省现行的两套语文教材,在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设计上各有特色,笔者在本文中对其综合性学习内容及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在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上,笔者从活动主题、组织形式和活动资源三方面对两套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附有大量的表格以便将教材相关内容更加客观清晰地呈现出来;在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上,从内容编排和设计特点两方面对两套教材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内容编排包括了内容构成和呈现方式两个角度,设计特点包括了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涉及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设计、活动组织形式设计、活动体现的学习方式、活动评价环节设计等五个角度。笔者从这些角度详细分析了人教版与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相同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母语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设计编排的成功经验,尝试为教材科学编排和教材合理使用提出一些建议:教材编排上,主要从教材的活动内容设计、参考资料设计和评价环节设计三方面来入手,如要加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活动环节的具体可行性、多一些程序性知识材料、增设可操作的评价环节等;教材使用上,教师首先要转变教材使用观念,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其次要明确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紧扣综合性学习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合理利用教材资源,补充教材空白,还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
陈勇[9](2010)在《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显着的实践品格。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这一重要品格却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漠视、误解和扭曲,这正是造成语文教育质量不如人意、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近年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发生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语文课程本体考辨,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深入论证“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考察和剖析,并由此提出“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为合理塑造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探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指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语文课程本体考辨。通过“‘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本章探讨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指出语文课程之“语文”当指“言语”而非“语言”,其基本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探明语文课程本体是判定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的前提。第二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指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内涵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课程。对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本章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维度给予了理论阐释。第三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理论领域的命题,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存在。我国古代语文课程在体现实践性上既积累了“熟读精思”、“多写多改”、“勤学多练”等宝贵经验,也存在着语文实践“暗中摸索”、“脱离语言实际和运用实际”等缺憾;现代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既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旗帜下有了科学合理的拓展,又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迷失;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则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制、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语文课程的发展史表明:只有正确把握并合理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语文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第四章,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本章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两方面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教材方面,“文选型”教材容易造成对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遮蔽,教材练习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学方面,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主要表现为遭受漠视、异化变形、虚化窄化三种情况。造成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文课程本体观游移错位、课程与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课程设计以知识为本位,等等。漠视、扭曲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导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第五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针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本章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第一,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经验”本性和工具属性,使语文课程实践回归语文课程本体;第二,基于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构建以语文实践为轴心的“生态—实践”语文课程,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语文实践生态环境的设计;第三,变语文教学“授受范式”为“导练范式”,促成有效语文实践;第四,课程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彰显导向。
温斯斯[10](2020)在《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四大类文学体裁当中,小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我们进行母语教学的最佳文体之一。小说教学内容包含方方面面的组成部分,而人物形象的教学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也一直是一线语文老师们在教学课堂和教学过程中所注重的。本研究也主要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探讨语文课中的小说教学,对初中阶段小说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教学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同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笔者尝试去总结、继承小说这一文体中人物形象的教学早已存在的、好的传统和经验,包括重视小说典型人物形象的教学、对人物精神品质的鉴赏、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等;同时去发现那些尚存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缺乏人物细节品读、忽略次要人物、人物分析模式僵化、缺乏对原着的补充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性的措施,为改善小说人物形象的教学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由于个人阅历和能力有限,本文的思考和探究也许是不够成熟和完善的,仅以部编本(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关于初中语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的研究。第一章立足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对教材中的小说选文,以及选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统计;第二章通过搜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分析目前初中小说教学在人物形象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第三章则是在调查基础上,对目前人物形象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立足于部编本初中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的现状,结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访谈,针对目前小说人物形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对教学策略的改进做出了探索,即首先要注重把握小说中人物多方面的细节描写,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去分析人物形象;其次,要改善以往轻视小说中次要人物教学的状况,进一步重视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最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并在对角色的沉浸式体验中升华情感,使学生真正走近小说中的人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初中语文教材课文训练重点瑕瑜说(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语文教材课文训练重点瑕瑜说(上)(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研究 ——以七、八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概述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相关概念 |
一、助读系统的概念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概念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概念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内容分类 |
一、提示类 |
二、注释类 |
三、图像类 |
四、练习类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价值 |
一、有助于开展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 |
二、有助于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法 |
三、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掌握学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特点 |
第一节 单元导读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一、“工具性”渗透在方方面面 |
二、“人文性”着重反映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 |
第二节 “预习”将单元导读要求落到实处 |
一、预习内容是单元导读内容的具体化 |
二、预习兼具助读和作业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自读课文的“旁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
一、旁批语言精炼,注重层次性和启发性 |
二、旁批内容注重单元之间知识、能力的迁移与运用 |
第四节 插图形式多样,丰富了教学内容 |
一、插图类型全面且形式多样 |
二、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 |
三、插图的选取体现核心素养 |
第五节 课后练习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结合紧密 |
一、练习题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
二、练习题的设计利于感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六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的不足之处 |
一、插图编排,瑕瑜互见 |
二、练习题的设置,有的偏难,有的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使用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助读系统价值,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一、充分发挥助读系统的“桥梁”作用 |
二、提高学生使用助读系统的频率 |
三、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重视插图的功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
一、巧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借用插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三、细看插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第三节 区分不同课型助读系统的功能,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
一、教读课文助读系统各部分配合使用 |
二、引导学生关注旁批,自主探究自读课文 |
第四节 借助助读系统,有序开展“1+X”模式的教学活动 |
一、借助助读系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
二、利用助读系统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
三、以助读系统为纽带连接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
第五节 针对助读系统的不足之处,采用相应的教学对策 |
一、针对具体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插图 |
二、精选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三、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自读课文练习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2)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核心概念:文言、文言文课程、辞章 |
上编:问题现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艰难前行的文言文课程研究 |
第一节 言、文关系热点讨论凸显问题焦点 |
第二节 文言文课程内容建设呼声渐起 |
第二章 现实写照:文言文教学遭遇多重困扰 |
第一节 考纲与课标存在明显分歧 |
第二节 教材落实课标多向度目标有困难 |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困难 |
中编:历史脉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文言文学习渐变为文言学习 |
第一节 文言文辞章地位逐渐弱化 |
一、国文课标对文言文辞章较为重视 |
二、民国早期国文教材重视辞章 |
三、1930 年代以后文言文辞章地位逐渐弱化 |
第二节 文言文学习被文言学习取代 |
一、文言水平成为中学生国文程度的重要指标 |
二、民国文言文课程的实用取向强化文言 |
三、古文语译成为文言文课程内容的主体 |
第四章 1963 年起文言文学习变成文言知识学习 |
第一节 单一的“阅读能力”取向强化文言学习 |
一、1950 年代古典文学短暂回归 |
二、1963 年起文言知识的主体地位确立 |
三、不同时期语文教材持续强化文言知识 |
第二节 文言知识进一步窄化为文言语法知识 |
一、文言语法知识逐渐成为文言知识的主体 |
二、文言语法知识由手段变成课程的内容 |
下编:建构路径 |
第五章 文言文课程应以文化为取向 |
第一节 新课标文言文课程目标的调整 |
一、提出文言文多向度的课程目标 |
二、语文教材相应作出调整 |
三、转向的真正实现存在诸多困难 |
第二节 新时期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取向 |
一、能力取向对文言文课程实施造成牵制 |
二、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取向转变 |
第六章 文言文课程内容应以辞章为核心 |
第一节 辞章是文、道的会合点 |
一、注重文辞是古文载道之必需 |
二、文、道会合于辞章 |
三、辞章的构成元素 |
四、重视辞章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 |
第二节 以辞章为核心的文言文课程内容 |
一、以辞章为核心是文言文课程的内在要求 |
二、从传统中吸纳文言文辞章知识 |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辞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民国国文教材课文影印选辑 |
附录二:高中文言文教学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编着等科研成果 |
(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第一章 新课标人教初中教材中的作文训练量设置 |
第一节 数据统计和现状描述 |
第二节 现状分析和简要评价 |
第二章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作文文体类型分布 |
第一节 文体分类及数据统计 |
第二节 现状描述及简要分析 |
第三章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方式要求 |
第一节 训练方式分类及数据统计 |
第二节 现状描述及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文的内容指向 |
第一节 题材类别的统计和分析 |
第二节 内容虚实的统计和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 |
一、“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辨证 |
二、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必要性 |
三、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破与立 |
四、关于Microsoft Office Access语文课文数据库的说明 |
第一章 从“唯一”到“之一” |
一、“体用一原”的中国传统课程结构 |
(一) 以专书而非学科定课程 |
(二) 异“课”同道 |
(三) 同“道”异课 |
(四) “分进合击” |
二、从“体用一原”到“体用之分” |
(一) “中学”化“西学”:打破语文科课程“唯一”地位的可行性论证 |
(二) “耶稣”挟“孔子”:早期传教士的“催化” |
(三) “西艺”挤“中学”:官方对“西学”课程的认可 |
(四) “西学”进“科举”:“之一”课程结构的盖棺定论 |
三、学科课程结构建设 |
(一) 采用学科课程形式 |
(二) 各学程齐头并进 |
(三) 重建学程联络 |
(四) 设置选修学程 |
四、“之一”的形,“唯一”的质 |
第二章 从“多篇”到“分段” |
一、实践生成的中国传统课程组织 |
(一) “篇”非为学校系统而撰 |
(二) 由“碰篇”进学校 |
(三) “篇”因“学”相组 |
(四) 从“有序”到“无序” |
二、从“实践生成”到“系统开发” |
(一) “中小学”分“小学”:产生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 |
(二) 选本化教材:找到教材编选的立足点 |
(三) 教材替专书:对“为学校系统编选教材”的催化 |
(四) “册”换“篇”:基于教材的“分段”课程组织地形成 |
三、年级制课程组织建设 |
(一) 构建课程内容的序 |
(二) 制定语文教材编制规范 |
(三) 编制与年级相配套的语文教材 |
四、“分段”其外,“多篇”其中 |
第三章 从“经验”到“知识” |
一、暗中摸索的中国传统课程内容 |
(一) 层叠累积 |
(二) 德前知后 |
(三) 圈点评注 |
二、从“暗中摸索”到“明里探讨” |
(一) “西学”塑“中学”:科学知识型成为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 |
(二) “前台”化“小学”:“语识”研究提供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
(三) “国语”入“课程”:语文科急需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
(四) “教员”替“塾师”:“明里探讨”被可能 |
三、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生产 |
(一) 辨析明确语文科课程的“质” |
(二) 实验得出课程内容的“真” |
(三) 采摘增添课程内容的“新” |
(四) 分工形成课程内容生产的“链” |
四、“经验”“知识”总相“离” |
第四章 从“囿于传统”向“创造性转化” |
一、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逻辑 |
(一) “过河拆桥” |
(二) “移花接木” |
二、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影响 |
(一) 造成阴魂不散的低效之忧 |
(二) 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 |
三、语文科课程现代化路径初建 |
(一) 当传统与现代性拼接路径的前提已不存在 |
(二) 低效与厚古薄今的评价反映出现代化路径依然固我 |
(三) 创造性转化应为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四) 语文科课程现代化的“奇理斯玛”权威构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四、核心概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存在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 |
一、教育理论对知识的理解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 |
三、本研究的语文课程知识分类 |
第二节 “八字宪法”的探索及后来对它的误读 |
一、“八字宪法”的诞生 |
二、对“八字宪法”的误读 |
第三节 语文教学呼唤方法性知识 |
一、课程标准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二、知识供给不足: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
三、亟需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二章 语文课程知识由初建到分化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涣然冰释”的文法知识 |
一、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二、几套主要的教科书的语文课程知识的清理 |
三、文法知识:“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初建 |
第二节 民国中后期:文法知识的分化 |
一、民国中后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二、1930~1949几套重要版本教科书的知识清理 |
三、文法与文章作法:语文课程知识的分化 |
第三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与淘汰 |
第一节 汉语、文学分科实验的知识建构 |
一、弱化“语文知识”的过渡性教材 |
二、汉语、文学分科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建设 |
第二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 |
一、实为“写作知识”的“读写知识” |
二、教科书中“写作知识”一枝独秀 |
三、语文知识的增长:逻辑知识 |
四、关于听、说、读的方法性知识缺失 |
五、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彰显方法性价值 |
第三节 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六字”标准 |
一、确立“精要、好懂、有用”的知识选择标准 |
二、定格以汉语言文学主要学科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分类框架 |
三、夯实四大知识板块 |
四、“逻辑知识”被淘汰 |
第四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科学化追求 |
一、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化 |
二、学科知识向语文知识转化的意识 |
三、语文知识的“科学化”的追求 |
第四章 语文新课程呼唤方法性知识 |
第一节 淡化与重构:课程改革中的知识尴尬 |
一、缺乏具体内容建构的语文课程知识 |
二、课程标准引发的争议 |
三、语文知识:“淡化”还是“重构”? |
第二节 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 |
一、人教版:从“文体写作”转向“文体阅读” |
二、苏教版:“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
第三节 淡化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新认识 |
一、语法修辞知识的淡化 |
二、认知心理学能彻底解决语文课程的知识问题吗? |
三、呼之欲出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五章 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 |
一、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决定什么样的语文课程知识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独特的价值判断“应该”是什么呢 |
第二节 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一、课程标准中“方法”的类别 |
二、课程标准对方法性知识的建设 |
第三节 迈向方法:“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努力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方法性知识清理 |
二、“统编本”在“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上的努力 |
第六章 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以阅读方法为例 |
第一节 阅读方法是“眼动”“经验”还是“技能” |
一、近年我国对西方国家的“阅读方法”的引进 |
二、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 |
三、阅读方法:“阅读方式”和“阅读规则”之和 |
第二节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在结构--以阅读方法为例 |
一、从《伟大的悲剧》看“阅读方法”的内在结构 |
二、从“阅读方法”看“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结构 |
第三节 从五个维度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 |
一、维度1:“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人文性 |
二、维度2-3:“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公共性和个体性 |
三、维度4:“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过程性 |
四、维度5:“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时代性 |
第七章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以阅读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汉语言文学学科与语文的距离 |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缺失 |
二、建设“语文学”的呼声 |
第二节 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学科基础 |
一、语文能力: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唯一标准 |
二、警惕“语用学”的简单植入 |
第三节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以阅读方法为例 |
一、“炼制”:提炼与制作 |
二、“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程序 |
三、阅读方法的炼制 |
结语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论文类 |
着作类 |
中小学语文教材类 |
工具书类 |
标准、文件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核心概念 |
二、方法选择 |
(一) 选择教育叙事研究 |
(二) 构建教育叙事研究思路 |
(三) 亲历教育叙事研究 |
第二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一:A老师 |
一、素描:关于A老师和A学校 |
二、起点:入职考核和岗前培训 |
(一) 入职:考核是这样展开的 |
(二) 岗前培训:培训是这样进行的 |
三、行程:这一年,这些点点滴滴 |
(一) 从“我的时间不见了”谈起 |
(二) 行进中的那些重要点滴 |
(三) 别人眼中的A老师 |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
(一) A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
(二) A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
第三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二:B老师 |
一、素描:关于B老师和B学校 |
二、回望:第一年,走得有点艰难 |
(一) 招教入职 |
(二) 遭遇瓶颈 |
三、行程:第二年,且行且思 |
(一) 我的语文课 |
(二) 我和学生们 |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
(一) B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
(二) B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
第四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三:C老师 |
一、素描:关于C老师和C学校 |
二、回望:前两年,那些深刻记忆 |
(一) 入职,我有我的主张 |
(二) 在摸索中前行 |
三、行程:这一年,经历课改,走过中考 |
(一) 初三的那些日子 |
(二) 这样告别 |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
(一) C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
(二) C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
第五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四:老师们 |
一、勾勒:老师们 |
二、历程:“言语事件”的展开 |
三、倾听:成长的述说与评说 |
(一) 选择与发展:专业意识 |
(二) 目标与信念:专业理念 |
(三)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专业知识 |
(四) 实施与探究:专业能力 |
(五) 帮助与引领:校方支持 |
四、体悟:成长现状认识与成长关键点分析 |
(一) 专业意识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
(二) 专业理念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
(三) 专业知识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
(四) 专业能力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
第六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回望与面对 |
一、回望:对职前培养的思考 |
(一) 思考一:关注成长意愿——幸福感的养成 |
(二) 思考二:给予成长动力——成长能力的养成 |
(三) 思考三:完善知识结构——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
(四) 思考四:提升实践质量——反思能力的生成 |
二、面对:对职后成长的审视 |
(一) 思考一:主动规划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 |
(二) 思考二:结合语文特点——学做教育叙事研究 |
(三) 思考三:聚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生成能力 |
(四) 思考四:提供有效支持——构建多元指导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所带课班级学生访谈的基本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带班主任班级家长访谈的基本提纲 |
附录3:与初中初任语文老师访谈的基本提纲 |
附录4:与初中初任语文老师的指导教师访谈的基本提纲 |
附录5:合作教师的校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选 |
附录6:合作教师的语文教案选(三位合作教师的同题教案) |
附录7:合作教师的课后反思选 |
附录8: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故事述说选 |
附录9:我的田野笔记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语料、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概况研究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开设 |
一、语文课程的实施 |
二、指导思想的影响 |
三、语文教材的编纂 |
第二节 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
一、教材名称分类 |
二、教材版本分类 |
三、教材使用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 |
第一节 选文分布 |
一、选文篇数分布及重复度 |
二、选文篇幅分布及年级增幅 |
第二节 选文出处 |
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署名作者选文占重要地位 |
二、“报纸”和“文集”是选文的两大资料来源 |
第三节 选文内容 |
一、“革命”成了选文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题 |
二、选文知识教育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展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语研究 |
第一节 词语的使用 |
一、词种的界定与阶段分布 |
二、高频词语的界定及其在词语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词语的大量存在不符合词语复现规律 |
四、从词语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词语教学的阶段性 |
五、成语、习语和缩略语是三种固定格式的词语 |
第二节 词类 |
一、词类知识教学 |
二、广义词类与狭义词类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 |
三、前100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情况分析 |
四、其他狭义词类的词种排序 |
第三节 词语的释义 |
一、词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二、短语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第四节 农村常用词 |
一、农村常用词词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词在中小学词语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研究 |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 |
一、字种的界定与年级分布 |
二、高频汉字的界定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汉字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汉字学习 |
四、从字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阶段性 |
五、字的笔画数难度基本符合中小学汉字教学特点 |
六、非常用字比例偏高 |
七、生字难字的超纲、缺漏与重复 |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 |
一、字音教学贯穿于五大教学环节中 |
二、字形教学以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教学为主 |
三、字义教学以字义释例为主 |
第三节 农村常用字 |
一、农村常用字字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字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 |
第一节 语言教学分析 |
一、正文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
二、语言知识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
三、语言练习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和巩固语言知识 |
第二节 语言能力分析 |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二、阅读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三、写作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第三节 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一、正文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二、语言知识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三、语言练习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教材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 |
第一节 语言使用特征 |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语言使用特征 |
二、基于“革命”主题的语言使用特征 |
三、基于情感表达的语言使用特征 |
四、基于少年儿童的语言使用特征 |
第二节 语言使用功能 |
一、知识教育功能 |
二、思想教育功能 |
第三节 语言使用原因 |
一、语文课程性质方面的原因 |
二、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
三、社会语言渗透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余论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人教版与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
一、综合性 |
二、实践性 |
三、自主合作探究性 |
四、开放灵活性 |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编入教材的意义 |
一、促进了语文课程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
二、实现语文教材改革的重大突破 |
三、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变革 |
第二章 两套初中语文教材简介及其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冀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
一、冀教版语文教材内容简介 |
二、冀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简介 |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分析 |
第三章 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设计的比较 |
第一节 两套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编排的比较 |
一、内容构成上的对比 |
二、呈现方式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两套教材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比较 |
一、活动目标设计 |
二、活动涉及的写作、口语交际设计 |
三、活动组织形式设计 |
四、活动体现的学习方式 |
五、活动评价环节设计 |
第四章 两套教材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比较的启示 |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教材设计的科学化 |
一、活动内容设计 |
二、参考资料设计 |
三、评价环节的设计 |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教材使用的合理化 |
一、转变教材使用观念 |
二、明确教学内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语文课程本体考辨——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立论基点 |
一、"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 |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 |
三、语文课程本体的澄明 |
第二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 |
一、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 |
二、"语文实践"的解读 |
三、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理论阐释 |
第三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 |
一、古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呈现与缺憾 |
二、现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拓展与分化 |
三、国外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实践:现状及启示 |
第四章 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 |
一、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材中的迷失 |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迷失 |
第五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 |
一、本体回归: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前导 |
二、"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形式新探 |
三、教学范式变革:促成有效语文实践 |
四、课程评价:指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叙事学理论 |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 |
(三)小说人物形象理论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初中阶段的小说选文及主要人物形象 |
第一节 初中小说选文统计 |
第二节 初中小说选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
第二章 初中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的现状 |
第一节 既往人物形象教学中取得的成绩 |
一、重视典型人物形象的教学 |
二、重视对人物精神品质的鉴赏 |
三、注重由小说人物进行情感熏陶 |
第二节 人物形象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
一、缺乏对人物细节的品读 |
二、对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不足 |
三、人物形象分析模式僵化 |
四、缺乏对小说原着内容的必要补充 |
第三章 人物形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差异 |
二、文化环境的差异 |
三、考试“参考答案”的影响 |
四、新教材变化的影响 |
第四章 初中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的改进措施 |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分析 |
一、抓住语言细节,感受人物心境 |
二、把握动作细节,挖掘人物性格 |
三、关注心理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
第二节 注重次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
一、对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形象进行整合 |
二、将主次人物密切联系 |
三、将次要人物置于社会背景中 |
四、挖掘次要人物的内涵 |
第三节 关注个性化解读 |
一、结合整本书,拓展教学内容 |
二、扩大学生课外小说阅读量 |
三、组织课本剧,开展体验式教学 |
第四节 《智取生辰纲》中人物形象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初中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访谈问题 |
附录二: |
初中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访谈实录 |
(一)访谈对象情况 |
(二)访谈内容实录 |
(三)访谈实录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初中语文教材课文训练重点瑕瑜说(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研究 ——以七、八年级教材为例[D]. 陶蒙. 苏州大学, 2019(04)
- [2]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 童志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1)
- [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研究[D]. 陈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4]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 王明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
- [5]“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D]. 靳彤. 山东大学, 2018(01)
- [6]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 李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 [7]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D]. 罗树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8]人教版与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研究[D]. 马敬茹.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9]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 陈勇. 西南大学, 2010(08)
- [10]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D]. 温斯斯. 青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