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炉温度场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

延迟焦化炉温度场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

一、延迟焦化炉温度场的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鹏[1](2021)在《利用石油焦生焦制备氮掺杂类石墨烯层片及其对含双酚A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近年来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塑料的生产和利用日益增加,大量双酚A被排入水体中,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污水中的双酚A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吸附法是去除污水中双酚A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其中碳质材料的吸附效果最为出色,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用石油焦这一种碳质固体废弃物,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利用煅烧与氮掺杂对石油焦进行改性,并探究了氮掺杂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SEM、XRD、FT-IR、XPS、BET和Zeta电位分析表明,石油焦生焦经过煅烧和氮掺杂改性,具有了更规整的类石墨烯片层结构,因此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在750℃煅烧6 h条件下可得到石墨化程度较高的氮掺杂石油焦,并且改性后的氮掺杂石油焦具有了带正电荷的表面,极大地提高了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性能,双酚A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环境因素对双酚A吸附效果的影响也通过吸附试验进行了相应的探究,研究表明50℃、pH=6以及48 h接触时间条件下可以得到最好的吸附效果。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均可解释吸附过程,其中Langmuir等温线可以更好地解释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静电吸附,π-π相互作用以及氢键作用是氮掺杂石油焦高效吸附双酚A的主要机理。本研究为石油焦这一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以及制备低成本、易制取的高效碳质吸附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样品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石油焦样品中已具有稳定的含氮基团,证明成功实现了氮掺杂改性。SEM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焦经过煅烧与氮掺杂后,具有规则明显的平滑片层结构,且随着煅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片层结构更加明显。XRD分析结果表明,氮掺杂与煅烧可以使石油焦获得更加明显的石墨化结构,且随着煅烧温度与时间的增加,石墨化程度增加。BET实验表明,氮掺杂与煅烧使石油焦比表面积以及孔体积显着增加,氮掺杂石油焦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分别能够达到96.6 m2/g和0.082 cm3/g,与石油焦生焦的比表面积(8.0 m2/g)与孔体积(0.013 cm3/g)相比均有明显提升。Zeta电位测定表明氮掺杂石油焦具有带正电荷的表面。(2)吸附实验表明,当氮掺杂石油焦的投加量为7g/L,含双酚A污水初始pH为6.0,接触时间为48 h,吸附温度为50℃时,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5%以上。(3)通过Langmuir温线模拟,氮掺杂石油焦对双酚A吸附的R2值为0.9982-0.9922。因此,Langmuir等温线模型适用于分析此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解释吸附过程。(4)氮掺杂石油焦吸附双酚A过程中,静电引力和π-π相互作用是主要作用力。存在于氮掺杂石油焦与双酚A之间的氢键也进一步增强了吸附效果。(5)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ΔG0的数值介于-0.97和-7.13之间,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物理吸附。ΔH0和ΔS0的值均>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的。(6)循环再生实验表明,氮掺杂石油焦对双酚A的吸附能力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是经历了六个循环之后仍然可以保持80%的双酚A去除率。

何仲文[2](2020)在《延迟焦化原位定向脱氮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焦化蜡油(Coker gas oil,CGO)是延迟焦化的主产物之一,也是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装置用于生产轻质燃料油的重要掺炼原料之一。CGO中含有的大量含氮化合物极大限制了其在FCC进料中的混合比,更严重的是,碱氮化合物会毒化裂化催化剂并引起焦炭沉积,且对油品的储存稳定性产生危害。因此探索CGO的不同脱氮方法,将含氮化合物脱除至FCC催化剂耐受的限量以下是目前石油加工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分别研究了新型金属有机框架高效吸附脱氮剂和原位定向脱氮技术。结合实际工业需求,深入研究了原位定向脱氮过程的工艺,构建了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的原位定向脱氮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为原位定向脱氮过程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首先,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101,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金属-有机框架的正八面体结构。进一步活化可将M101的比表面积增大近一倍。将其应用于对CGO中碱氮的吸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3/4和120℃的操作条件下吸附1h后达到平衡,CGO的碱氮脱除率达到了 72.5%;总氮脱除率达74.3%,可以满足催化裂化大比例掺炼的要求。其次,采用实沸点蒸馏的方法对焦化原料油(CFO)进行切割,分析其碱性氮含量和总氮含量分别为1957 ppm和5907ppm,不适合直接大比例FCC掺炼;随窄馏分的馏程温度升高碱氮和总氮含量均呈升高趋势,碱氮/总氮基本保持在30%范围。考察了多种焦化原位定向脱氮剂,优选葡萄糖进行原位定向脱氮反应。将葡萄糖稀释后加入到整个反应中能够得到最好的脱氮效果,液体产物碱氮含量最低可降至524ppm,脱除率达73.2%,总氮含量降至1780ppm,脱除率达71.1%,远低于FCC进料要求,且所得液体产物通过模拟延迟焦化分馏获得的CGO碱氮与总氮含量显着低于舟山石化延迟焦化装置所产CGO,证明了原位定向脱氮过程的可行性。该过程仅需将脱氮剂加入焦化反应塔,附加投入较少,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分析了葡萄糖的原位定向脱氮机理,主要是由其在焦化过程及水热条件下裂解生成具有含氧官能团的化学物质,能够与CFO中的含氮化合物相互作用,并最终附着于焦炭产物中,从而达到脱除氮化物的目的。再次,以淀粉替代葡萄糖进行原位定向脱氮。增加淀粉添加量、水以及一定的预焦化过程和相容剂的加入有助于增强原位定向脱氮性能,最优条件下可将CFO碱氮和总氮含量分别降至500 ppm和1700ppm左右,脱氮效果显着;采用模拟蒸馏气相色谱分析原位脱氮过程的液相产物,汽油、柴油和蜡油的分布依次为58.6%、31.3%和10.1%,其中汽柴油分布较传统焦化提高了 6.4%,大幅改善了焦化产品的轻质油分布,对气体产物组成及固相产物的石墨化程度、缩合度、以及层定向方面影响较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和传统工艺相比,加入脱氮剂后的固相产物的氮含量显着增加,淀粉可有效实现原位固氮功能。最后,为建立原位定向脱氮过程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元素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技术对CFO的四组分的分子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改良的Brown-Ladner方法计算出CFO四组分的平均结构参数,并依据结构导向集总方法选取22个基本结构单元来描述原料油的分子,构建了 7004行×23列的分子结构矩阵描述原料油分子组成;对比CFO分子的平均结构参数及性质的模拟值与实验值,验证分子结构矩阵的准确性。根据原位定向脱氮反应的特性,设计了9大类共92条焦化反应规则。基于过渡态理论计算出各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编写计算机程序执行相应的反应规则,并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判定以确定反应途径,以此建立了脱氮过程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微分动力学方程对其中的各反应进行描述。将CFO的分子组成矩阵设置为模拟初值,通过龙格库塔法求解方程组,构建了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的淀粉原位定向脱氮过程反应动力学模型。采取模型对淀粉添加量在0-15%范围内的原位定向脱氮过程的产物分布和脱氮性能进行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在3%和5%以内,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徐斌[3](2020)在《油浆高温快速裂解特性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催化裂化加工过程中副产大量催化油浆,对催化油浆的利用至今尚无高效的方法,研究开发油浆高附加值转化与利用的方法是炼油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采用高温快速裂解的方式考察油浆在深度裂化时的裂解特性,并选取两种模型化合物采用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结合的方法研究其裂解机理,为开发油浆高温裂解生产高附加值不饱和烃的工艺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了一套高频率快速升温裂解装置,考察油浆在不同温度和载气流量下的裂解特性,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裂解气各组分产率的关键因素,升温可增加CH4和H2的产率,但过高的温度会加剧C2H4、C2H6和C3H6的二次反应导致其产率先增后减,升温也会加剧缩合反应,增加积炭产率,并使其微观形貌发生变化。另外,载气流量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裂解气产率。选取模型化合物十氢萘和乙苯分别代替油浆内的饱和分和带侧链芳香分,进行气流床高温快速裂解及快速冷却实验研究,考察了裂解温度和产物冷却温度对油浆快速裂解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各组分产率变化趋势与油浆裂解气组分的趋势相似,但十氢萘的小分子烃类产率明显高于乙苯的小分子烃类产率,作为饱和烷烃的十氢萘裂解性更好,对增加油浆的小分子烃类产率的贡献更大。为避免产物二次反应,采用不同温度的冷却剂对产物进行降温,发现快速冷却对十氢萘和乙苯产物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油浆不同组分的裂解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十氢萘和乙苯裂解反应的反应能垒和反应热,进而推导出较易进行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十氢萘易开环、断碳链生成小分子烃类,而乙苯的苯环稳定,小分子烃类主要由侧链断裂生成。

张楚欣[4](2019)在《圆筒型加热炉传热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热炉是石油石化装置的重要设备,其传热效果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操作安全。立管式圆筒炉是石油化工装置中应用较多的炉型,其结构特点是辐射室内炉管垂直排布,燃烧器位于辐射室底部。当加热炉热负荷过高时,该结构导致炉管轴向热强度分布不均,容易造成炉管局部过热引起炉管变形甚至破裂,影响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为优化圆筒炉热强度分布,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辐射出口双排炉管和中心反射墙方案进行研究,并通过热态试验对中心炉墙方案进行了试烧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排管方案炉管平均热强度为31.27 k W·m-2,沿炉膛高度方向,炉管热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与常规单排管方案相比,双排管热强度峰值较小仅为单排管的1/2。增加内排辐射管数量可显着降低炉管平均热强度,同时降低热强度峰值,改善高度方向炉管热强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对增设反射墙的模拟研究表明反射墙堵孔时炉管平均热强度为17.64 k W·m-2,反射墙开孔时炉管平均热强度为18.69 k W·m-2,与常规圆筒炉接近。反射墙堵孔时入口管迎火面的热强度最高,峰值为47.06 k W·m-2,炉管热强度分布不均匀;反射墙开孔可有效改善炉管热强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迎火面热强度峰值下降到37.28 k W·m-2。带反射墙的圆筒炉油膜温度最高值比常规圆筒炉低5~10℃左右。采用热态试烧考察了反射墙对传热效果和烟气NOx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反射墙后火焰高度增加,辐射室吸热量以及辐射炉管平均热强度略有下降,但烟气中NOx的含量无明显增加。

陈圣[5](2019)在《超临界非临氢氧化脱除重质油硫化物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持续严格,高硫石油焦将被限制出厂,因此对石油焦脱硫十分迫切。高硫石油焦脱硫困难,现行石油焦脱硫办法存在影响石油焦质量、脱硫率低等问题。而从石油焦上游渣油脱硫则相对容易得多,其中加氢脱硫是最传统的石油馏分脱硫技术,能脱除大部分硫化物。但加氢脱硫难以脱除噻吩类硫化物,而噻吩类硫化物却是渣油中的主要硫化物。本文利用噻吩类硫化物氧化后的极性增加,同时在超临界条件下强化相际传质,提高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深度脱除重油硫化物。首先以二苯并噻吩(DBT)与十四烷为模型油,甲醇为超临界介质,考察了无催化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反应条件对超临界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不同催化氧化体系的脱硫效率;再利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以研究脱硫机理;同时,对渣油进行四组分分离分析,在模型物脱硫研究基础上考察了渣油及渣油组分中沥青质的超临界氧化脱硫程度,并探究不同超临界介质的脱硫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模型化合物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反应温度260℃,反应压力8.5~9.0 MPa,反应时间3 h,过氧化二叔丁基作氧化剂且氧硫摩尔比达到3:1时,噻吩模型物的脱硫率最高,达42%;以辛醛/CoCl2、辛醛/Na2WO4为催化氧化体系时,催化剂用量与硫的摩尔比为1:10时催化剂使用效率最高;三种较好的催化氧化体系过氧化二叔丁基/Co3O4、辛醛/CoCl2、过氧化二叔丁基/Na2WO4,脱硫率分别达到了 47%、45%、45%。2.碳化实验及TG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的噻吩类硫化物容易受高温从延迟焦化体系逸出,而进入焦炭中的硫化物多是分子量较高的稠环类噻吩硫化物;渣油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硫含量分别占总硫的2.3%、45.2%、37.9%、14.6%;反应脱硫率与介质极性有关,乙腈作为超临界介质时渣油的脱硫效果最佳,脱硫率超20%。3.模型化合物最高脱硫率达47%,渣油最高脱硫率超20%,最高脱硫率受原料初始含硫量影响;渣油中沥青质经超临界非临氢氧化脱硫率可超20%,而渣油在相同条件下脱硫率仅为12%,沥青质中硫化物相较渣油中硫化物更易于脱除,即超临界非临氢氧化更易于脱除重组分中硫化物;FT-IR、GC-MS结果表明二苯并噻吩被氧化为相应亚砜并转移至甲醇相,从而实现了硫化物的脱除。

房健[6](2018)在《小型含油污泥连续式热解炉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成分复杂并且难以无害化处理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水系、植被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热解法能彻底分解有机物,并且能固化重金属,无二次污染,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目前,流化床热解炉系统庞大,操作复杂;回转窑热解炉中污泥容易粘结,阻碍物料运动,均不适于油田现场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本文针对油田现场含油污泥分散分布的特点,开发设计了一种小型含油污泥连续热解炉,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含油污泥热解实验和热重分析,确定无害化热解温度为550℃,干污泥热解反应热为235.26kJ/kg。在热工计算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新型热解炉,计算得到了关键部件的应力分布,分析了其可靠性,并且进行了传动设计和保温设计。该新型热解炉采用两段式多回程逆流加热模式,加热段内设推进螺旋,并设计有热解气自循环燃烧室、自封式进出料结构、水冷式轴端密封,整体实现小型化、集装式和撬装化,热利用率高,适于边际油区含油污泥的连续无害化处理。在基本型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烟气和污泥通过壁面进行对流换热的过程,对热解炉作了结构优化。研究表明加热烟道中应用弓形折流板时存在较多传热死区,流体滞留,换热效率较低;采用螺旋形折流板,基本消除了烟道传热死区,传热效果明显优于弓形折流板,而且在压降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螺距越小,换热效果越好。在保证处理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螺旋轴径时,污泥温度更均匀。烟道平均流速不超过15m/s时,采用较小的烟道外径,污泥温度更均匀,换热效率更高。基于烟气量和保温段长度,优化了加热烟道长度,并适当减小保温段螺旋轴径,增加了污泥保温时间,获得了热解炉的优化结构。能效分析表明,采用优化结构,不考虑热解固渣废热再用,需用1099℃加热烟气的量为102.6kg/h,折算天然气耗量为5.59Nm3/h,热解炉热效率为57.6%;采用优化结构能有效提高热解炉的用能效率,热解气自循环燃烧,省去了回收系统,并在一定程度节约了外加燃料。论文研究成果对小型连续式含油污泥热解炉的开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仲雷[7](2018)在《基于流程模拟和风险分析的原油选择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油选择方案是炼油企业一切加工的开始,保证原油质量性质稳定是整个企业安全平稳生产的基础。论文首先采用Petro-SIM模型模拟分析M石化公司在掺炼不同比例俄罗斯原油的加工方案下全厂的硫分布,通过对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随着俄罗斯原油掺炼比例增加,全公司产品及半产品硫含量变化情况。随着原油中硫含量的升高,炼厂一、二次加工装置运行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论文随后对炼厂硫腐蚀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硫腐蚀在炼油企业中的一些具体形式。结合Petro-SIM模型模拟分析结果与M石化公司的实际生产工艺特点着重对硫化氢中毒、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超负荷、硫磺车间酸性气外排、含硫污水装置酸性水外排等装置运行风险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风险分析找出影响M石化公司原油选择方案的一些具体限制性因素,同时也为企业加工其他种原油时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好准备。由于不同原油性质不同且价格也各有差异,所以如何进行原油优选、实现原油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当前流程模拟和线性规划技术在炼油生产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流程优化、选购原油和优化排产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篇论文利用H/CAMS软件以及使用快速评价设备构建M石化公司的原油快速评价系统,与所建立Petro-Sim和PIMS模型集成进行关联,以给定的计划方案测算经济效益,并结合对M石化公司的风险分析最终确定原油选择方案。

薛鹏[8](2017)在《委内瑞拉重油焦化技术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委内瑞拉重油是当今世界上最难加工的劣质重油的典型代表,具有高金属、高残炭、高沥青质、高黏度特性。即使采用原料适应性最强的延迟焦化工艺进行加工仍然富有挑战性。加热炉管提前生焦、弹丸焦频发、焦粉携带、焦化液收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延迟焦化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转和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实际加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系统的实验室焦化基础研究,并加以中试试验,目的在于考察委内瑞拉重油的焦化特性,探索劣质重油的焦化适应性并提高液收,为开发针对劣质重油的高效焦化技术奠定理论和数据基础。首先系统考察了委内瑞拉重油减压馏分及减压渣油的性质,结果表明,从结构组成特性来看,减压馏分油,甚至是深拔减压馏分油,在转化过程中可以转化为低分子质量产物。减压深拔渣油R5(>565oC)热转化过程热量差示扫描分析显示,转化过程中除了吸热效应之外,还存在放热效应,当生焦率超过45.8wt%时,转化体系将从吸热转变为放热。随后研究了委内瑞拉重油减压渣油受热生焦趋势以及馏分油循环对其在炉管中流动性的改善作用,委内瑞拉>500℃渣油适宜作为焦化原料,>500℃渣油在炉管中生焦过程主要受温度影响,压力和注汽速率影响很小,且极易在炉管内结焦,三种工业供氢剂对减压渣油流动性的改善均有效果,且在焦化加热炉中,焦化轻蜡油馏分段B对减压渣油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最好。通过适宜的焦化馏分油循环,可以实现加热炉管程油膜厚度的有效调控。系统研究了减压渣油热转化动力学,建立了焦化产物分布模型,采用Marquart法对模型进行参数拟合,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模型求解,求取了反应过程中3个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和反应速率常数,并检验了该六集总反应模型中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建立了焦化成焦形貌快速评价的方法,对焦化过程中弹丸焦的成焦机理和抑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弹丸焦的生成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原料→不稳定中间相小球→镶嵌型中间相→弹丸焦,降低反应温度(至460oC以下)可以抑制弹丸焦的形成,不同馏分油循环对弹丸焦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焦化重蜡油对弹丸焦形成的抑制效果最好。同时,对减压渣油在焦化过程中起泡规律和起泡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起泡/抑泡评价装置和方法,考察了馏分油循环对泡沫层的抑制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渣油起泡规律,发现渣油中胶质含量越高则其起泡性能越强,而沥青质增大了起泡的刚性和泡沫层的稳定性,进而形成了有效的抑泡手段。最后对委内瑞拉重油中>500oC渣油开展延迟焦化实验室小试和中试试验,发现发现采用中段循环油馏分进行循环可以显着改善产物分布,并且循环比能显着影响物料平衡。液体产物收率随着循环比的升高而提高,当循环比超过0.3时,液体产物收率变化不明显。采用中段循环油馏分进行循环,既可以延缓加热炉管的结焦,避免焦炭塔中弹丸焦的生成,又可保证较高的焦化液体产物收率,显示了高效的焦化转化特性。采用委内瑞拉>500oC渣油作为延迟焦化原料时的推荐焦化操作条件为:循环比约0.10.6,加热炉出口温度490oC495oC,注汽量1%2%,焦炭塔顶压力0.1MPa0.2MPa。

尹华卿[9](2016)在《延迟焦化焦炭塔喷雾冷焦工艺流固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延迟焦化为背景,焦炭塔研究对象,借助ANSYS-WORKBENCH平台建立二维轴对称焦炭塔流固耦合模型,对延迟焦化大吹气阶段两种不同冷焦工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计算得出了传统纯蒸汽冷焦工艺下焦炭塔温度分布并进行现场数据验证,预测了喷雾冷焦工艺下焦炭塔瞬态温度分布,分析了液态水含量对冷焦效果的影响及其规律,定量评价其经济性;再次,建立焦炭塔三维模型,对喷雾冷焦工艺下焦炭塔结构应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焦炭塔应力随喷雾冷焦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借助分析设计标准JB4732对喷雾冷焦工艺中焦炭塔的应力进行了评定与校核。综合考虑喷雾冷焦工艺对焦炭塔冷却效果的改善情况和设备安全性的考虑给出了喷雾冷焦工艺的最优液态水质量分数。研究表明:喷雾冷焦工艺流量一定时,冷焦效果随液态水含量的提高先显着改善后趋于稳定再受到抑制,当液态水质量分数为0.8时,冷焦效果达到最优;压力为0.4MPa,喷雾流量7.5 t/h时,液态水质量分数分别为0.4-0.9时,相对传统工艺可节约36%一84%的蒸汽消耗;焦炭塔应力水平随液态水含量的提高而增大;最优液态水质量分数为0.7;较传统工艺节约31.4%的成本。

尚建龙,何康,孙兰义[10](2015)在《夹点技术在延迟焦化换热网络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某石化企业处理量为1.20 Mt/a的延迟焦化装置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应用夹点技术对其能量利用进行分析与优化。首先确定换热网络夹点位置和能量目标,消除违背夹点规则的换热,然后对优化后换热网络的热负荷回路进一步优化,提高原料渣油进炉温度,并得到最终换热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换热网络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年降低能耗11.89×104 GJ,改造总投资77.82万元,年增经济效益457.7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2个月。夹点技术对延迟焦化装置的节能降耗、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延迟焦化炉温度场的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迟焦化炉温度场的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石油焦生焦制备氮掺杂类石墨烯层片及其对含双酚A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双酚A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2 双酚A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1.2.1 电化学氧化法
        1.2.2 臭氧氧化法
        1.2.3 微生物法
        1.2.4 吸附法
    1.3 石油焦
        1.3.1 石油焦的来源与组成
        1.3.2 石油焦的物理性质与分类
        1.3.3 石油焦的生产状况
        1.3.4 石油焦的应用
        1.3.5 石油焦的改性
    1.4 三聚氰胺
        1.4.1 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
        1.4.2 三聚氰胺的氮掺杂应用现状
    1.5 课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提出背景及意义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石油焦熟焦的制备
        2.2.2 氮掺杂石油焦的制备
        2.2.3 双酚A模拟废水配制及标准曲线绘制
        2.2.4 吸附实验
        2.2.5 再生实验
    2.3 材料表征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5 比表面积(BET)测定
        2.3.6 Zeta电位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煅烧对石油焦生焦的影响
    3.2 氮掺杂温度对氮掺杂石油焦的影响
        3.2.1 SEM分析
        3.2.2 XRD谱图分析
        3.2.3 FT-IR谱图分析
        3.2.4 BET分析
        3.2.5 XPS分析
        3.2.6 总结
    3.3 氮掺杂时间对氮掺杂石油焦的影响
        3.3.1 SEM分析
        3.3.2 XRD谱图分析
        3.3.3 FT-IR谱图分析
        3.3.4 BET分析
        3.3.5 XPS分析
        3.3.6 总结
    3.4 吸附实验
        3.4.1 接触时间和双酚A初始浓度的影响
        3.4.2 初始pH的影响
        3.4.3 温度的影响
        3.4.4 吸附等温线
    3.5 热力学研究
    3.6 解吸和再生实验
    3.7 吸附机理探讨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延迟焦化原位定向脱氮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延迟焦化技术
    1.2 原料油中氮化物对FCC催化剂的毒害作用
    1.3 脱氮技术
        1.3.1 加氢脱氮技术
        1.3.2 非加氢脱氮技术
    1.4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
        1.4.1 分子集总和反应规则
        1.4.2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和传统集总方法的区别
        1.4.3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化工模拟计算软件及优化算法
        1.5.1 常用化工模拟计算软件
        1.5.2 分子模拟方法
        1.5.3 智能优化算法
        1.5.4 龙格-库塔法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IL-101对焦化蜡油中碱氮的吸附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属有机框架M101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3.2 M101-a作为脱氮剂的吸附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迟焦化原位定向脱氮剂的筛选及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焦化原料油实沸点评价
        3.3.2 原位定向脱氮剂的选择
        3.3.3 焦化方式对液体产物脱氮率的影响
        3.3.4 稀释剂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3.3.5 葡萄糖原位定向脱氮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淀粉的原位定向脱氮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淀粉添加量对CFO中含氮化合物的脱除作用
        4.3.2 稀释剂对淀粉脱氮作用的影响
        4.3.3 预焦化时间的影响
        4.3.4 相容剂对焦化过程的影响
        4.3.5 乳化作用对焦化过程的影响
        4.3.6 焦化过程热分析
        4.3.7 焦化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构建基于淀粉的原位定向焦化反应动力学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FO组成分析
        5.3.2 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CFO分子描述
        5.3.3 反应规则
        5.3.4 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5.3.5 反应网络构建
        5.3.6 模型模拟计算
        5.3.7 通过结构导向集总模型预测原位定向焦化脱氮产物分布及脱氮效果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进一步工作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3)油浆高温快速裂解特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油浆性质及应用现状
        2.1.1 油浆的性质
        2.1.2 油浆的应用现状
    2.2 油浆加工工艺
        2.2.1 减压蒸馏
        2.2.2 溶剂脱沥青
        2.2.3 延迟焦化
        2.2.4 油浆加氢技术
    2.3 重质油裂解研究进展
        2.3.1 重质油裂解制低碳烃的研究进展
        2.3.2 重质油裂解过程积炭研究进展
        2.3.3 重质油裂解过程二次反应研究进展
    2.4 热裂解机理
        2.4.1 链烃裂解机理
        2.4.2 环烷烃裂解机理
        2.4.3 芳烃裂解机理
    2.5 量子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2.5.1 理论基础
        2.5.2 量子化学计算在烃类裂解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浆高温快速裂解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条件
        3.2.3 实验流程
        3.2.4 原料性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与载气流量对气相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3.3.2 掺混柴油对气相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3.3.3 温度与载气流量对积炭产率和形貌的影响
        3.3.4 掺混柴油对积炭产率的影响
        3.3.5 积炭生成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化合物气流床高温快速裂解及快速冷却实验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及流程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条件
        4.2.3 实验流程
    4.3 十氢萘高温快速裂解及快速冷却实验
        4.3.1 温度对气相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4.3.2 温度对液相产物组成的影响
        4.3.3 温度对积炭产率的影响
        4.3.4 冷却温度对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4.4 乙苯高温快速裂解及快速冷却实验
        4.4.1 温度对气相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4.4.2 温度对液相产物组成的影响
        4.4.3 温度对积炭产率的影响
        4.4.4 冷却温度对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化合物裂解反应机理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十氢萘裂解机理模拟计算
        5.3.1 十氢萘的引发反应
        5.3.2 b-C_(10)H_(17).的三种开环反应
        5.3.3 R3氢转移异构化和裂解反应
        5.3.4 C-C_(10)H_(17).的两种开环反应
        5.3.5 R4氢转移异构化和裂解反应
        5.3.6 十氢萘裂解机理总结
    5.4 乙苯裂解机理模拟计算
        5.4.1 乙苯的引发反应
        5.4.2 CH_3.和H.攻击C_8H_(10)
        5.4.3 R6自成环缩合生成稠环芳烃
        5.4.4 R2、R1裂解及缩合生成稠环芳烃
        5.4.5 A1缩合成稠环芳烃
        5.4.6 乙苯裂解机理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4)圆筒型加热炉传热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圆筒型加热炉
        1.1.1 结构特点
        1.1.2 工艺指标
    1.2 低NO_x燃烧器
    1.3 加热炉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 控制微分方程
    2.2 离散化
        2.2.1 数值离散化
        2.2.2 区域离散化
    2.3 数学模型
        2.3.1 湍流模型
        2.3.2 燃烧反应模型
        2.3.3 辐射模型
        2.3.4 热量传输模型
    2.4 求解方案
第三章 双排管圆筒炉传热研究
    3.1 数值模拟方案
        3.1.1 几何结构
        3.1.2 网格划分
        3.1.3 边界条件
        3.1.4 数学模型
        3.1.5 求解方案
        3.1.6 模型检验
    3.2 模拟结果分析
        3.2.1 温度场
        3.2.2 流场及速度场
    3.3 热强度及油膜温度分布
        3.3.1 炉管热强度分布
        3.3.2 油膜温度
        3.3.3 双排管数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心反射墙圆筒炉传热研究
    4.1 模型构建
        4.1.1 物理结构及网格划分
        4.1.2 边界条件
        4.1.3 数学模型以及求解方案
    4.2 物理场分布
        4.2.1 温度场
        4.2.2 烟气回流
        4.2.3 NO_x分布特征
    4.3 炉管热强度
        4.3.1 炉管平均热强度
        4.3.2 炉管轴向热强度
        4.3.3 油膜温度
    4.4 热态试烧
        4.4.1 试烧装置
        4.4.2 试烧方案
        4.4.3 检测设备
        4.4.4 试烧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超临界非临氢氧化脱除重质油硫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石油焦工业简介
        2.1.1 石油焦概况
        2.1.2 石油焦硫含量及评价标准
        2.1.3 石油焦品质及相应用途
        2.1.4 石油焦环境法
    2.2 石油焦、渣油硫形态及表征方法
        2.2.1 石油焦、渣油硫形态
        2.2.2 石油焦、石油馏分硫表征方法
    2.3 高硫石油焦脱硫技术及局限性
        2.3.1 高温煅烧法
        2.3.2 碱金属法
        2.3.3 化学氧化法
        2.3.4 电化学法
        2.3.5 微生物法
        2.3.6 溶剂抽提法
    2.4 石油馏分现有脱硫方法
        2.4.1 加氢脱硫
        2.4.2 非临氢脱硫技术
    2.5 重质油超临界脱硫研究进展
第3章 模型油的配制及硫含量的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和装置
    3.2 模型油的选择与配制
        3.2.1 硫化物的选择
        3.2.2 模型油溶剂的选择
        3.2.3 模型化合物的配制
    3.3 硫含量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模型物超临界非临氢氧化脱硫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1.2 实验装置
        4.1.3 实验流程
    4.2 工艺参数优化
        4.2.1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2.2 反应压力对脱硫率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4.3 氧化剂优选
        4.3.1 氧化剂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3.2 不同氧化剂脱硫效果对比
    4.4 小结
第5章 模型油超临界非临氢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1.2 实验装置及流程
    5.2 测试方法
        5.2.1 傅里叶红外光谱
        5.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5.3 催化剂用量及催化氧化体系优选
        5.3.1 催化剂及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5.3.2 催化氧化体系优选
    5.4 硫化物转移机理
    5.5 小结
第6章 渣油超临界非临氢催化氧化脱硫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药品、仪器
        6.1.2 实验装置及流程
    6.2 分离及分析方法
        6.2.1 热重分析
        6.2.2 四组分分离分析
    6.3 渣油性质
    6.4 渣油硫形态分析
    6.5 渣油及沥青质超临界氧化脱硫
    6.6 超临界介质优选
    6.7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小型含油污泥连续式热解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含油污泥简介
        1.2.1 含油污泥的定义和组成
        1.2.2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危害
    1.3 热解技术及热解设备发展现状
        1.3.1 热解技术基本原理
        1.3.2 含油污泥热解特性研究进展
        1.3.3 热解设备发展现状
    1.4 加热设备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热解炉设计参数研究
    2.1 污泥热解温度实验研究
        2.1.1 实验原理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步骤
        2.1.4 实验结果分析
    2.2 热解反应热的测定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器材
        2.2.3 实验步骤
        2.2.4 实验结果分析
    2.3 炉体传热面积计算
        2.3.1 设计要求
        2.3.2 热流量计算
        2.3.3 传热面积估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解炉结构设计
    3.1 设计思路
    3.2 热解炉总体结构
    3.3 主要部件结构设计
        3.3.1 螺旋推进器
        3.3.2 热解炉壳体
        3.3.3 水冷式轴封
        3.3.4 自密封进出料口
    3.4 传动设计
        3.4.1 电动机
        3.4.2 减速器
        3.4.3 联轴器
        3.4.4 轴承
    3.5 保温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解炉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4.1 热解炉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方法
        4.1.1 简化假设
        4.1.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4.1.3 物理模型
        4.1.4 边界条件
        4.1.5 求解器设置
        4.1.6 网格无关性验证
        4.1.7 结果正确性验证
    4.2 折流板结构优化
        4.2.1 不同折流板结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4.2.2 结果对比与分析
    4.3 螺旋轴结构优化
        4.3.1 不同螺旋轴直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4.3.2 优化后的螺旋轴校核
    4.4 烟道长度优化
        4.4.1 不同烟道长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4.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烟道外径优化
        4.5.1 不同烟道外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4.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保温段结构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解炉能效分析
    5.1 优化结构的热解炉温度场模拟
        5.1.1 热解炉优化结构
        5.1.2 温度场数值计算
    5.2 烟风阻力计算
        5.2.1 炉膛阻力
        5.2.2 烟道阻力
    5.3 热解炉能效分析
        5.3.1 需用燃料计算
        5.3.2 热解炉热效率计算
        5.3.3 自循环燃烧计算
        5.3.4 污泥热解处理成本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流程模拟和风险分析的原油选择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流程模拟技术概述
        1.3.1 流程模拟软件简介
        1.3.2 流程模拟软件的发展
        1.3.3 流程模拟软件在化工装置中的应用
    1.4 Petro-SIM软件
        1.4.1 Petro-SIM软件介绍
        1.4.2 催化裂化装置建模原理
    1.5 线性规划技术介绍
        1.5.1 线性规划简介
        1.5.2 线性规划技术的发展历程
        1.5.3 线性规划模型软件介绍
    1.6 PIMS软件
        1.6.1 PIMS原理介绍
        1.6.2 PIMS模型应用的发展方向
    1.7 PIMS建模的关键点
        1.7.1 原油评价数据
        1.7.2 PIMS软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建立Petro-SIM模型模拟炼厂硫分布
    2.1 催化裂化装置建模
        2.1.1 装置简介
        2.1.2 模型的应用
    2.2 常减压装置过程模拟
        2.2.1 装置简介
        2.2.2 建立流程模拟模型
    2.3 建立全厂Petro-SIM模型
    2.4 建立M石化公司线性规划全厂模型
    2.5 利用Petro-SIM模型模拟全厂硫分布
        2.5.1 模拟计算
        2.5.2 模拟结果
第三章 基于Petro-SIM模拟结果的风险分析
    3.1 俄罗斯原油的原油评价
        3.1.1 一般性质
        3.1.2 直馏馏份性质
        3.1.3 原油评价小结
    3.2 炼厂硫迁移规律分析
        3.2.1 硫形态迁移分析
        3.2.2 蒸馏和催化裂化装置中硫分布
    3.3 炼厂中硫腐蚀机理
        3.3.1 炼厂中的硫
        3.3.2 H2S-HCl-H2O腐蚀
        3.3.3 高温硫、硫化氢腐蚀
    3.4 硫腐蚀风险分析
    3.5 烟气脱硫设施超负荷运行风险分析
    3.6 硫磺车间酸性气外排火炬风险分析
    3.7 含硫污水处理厂超负荷风险分析
    3.8 Fe S自燃风险分析
    3.9 液态烃脱硫装置风险分析
    3.10 催化裂化装置风险分析
        3.10.1 M 石化公司液态烃脱硫装置现状
        3.10.2 硫形态分析
        3.10.3 结论
    3.11 催化裂化装置风险分析
        3.11.1 俄罗斯原油掺炼对催化裂化装置影响
        3.11.2 催化裂化装置泄露事故树风险分析
    3.12 应对措施及建议
        3.12.1 优选原油调整掺炼
        3.12.2 升级设备材质
        3.12.3 增加防腐蚀监测和产品分析
        3.12.4 建议装置防腐专业升级
第四章 基于流程模拟与风险分析的原油选择方案应用实例
    4.1 原油快速评价
        4.1.1 原油评价
        4.1.2 原油快速评价技术
        4.1.3 H/CAMS软件简介
        4.1.4 H/CAMS软件的应用
        4.1.5 实例应用
    4.2 原油优选方法
        4.2.1 确定可掺炼原油品种
        4.2.2 利用优化模型进行多方案排序组合
        4.2.3 模拟效益对比选择
    4.3 风险分析在原油选择方案中的作用
        4.3.1 对安全生产的作用
        4.3.2 指导原油选择方案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委内瑞拉重油焦化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焦化现状
        1.2.1 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1.2.2 延迟焦化工艺应用现状
    1.3 重油渣油的流变性
        1.3.1 加热炉管生焦行为
        1.3.2 加热炉管结焦的控制因素
    1.4 重油渣油的热转化起泡特性
        1.4.1 重油渣油焦化起泡成因
        1.4.2 重油渣油焦化起泡的影响因素
        1.4.3 重油渣油焦化泡沫层的抑制手段
    1.5 重油渣油热转化生焦特性
        1.5.1 生焦机理和抑焦机理
        1.5.2 弹丸焦的生成与抑制
    1.6 渣油焦化循环物流及循环比对产物性质和分布的影响
        1.6.1 循环物流的影响
        1.6.2 循环比的影响
    1.7 不同渣油焦化吸放热效应
        1.7.1 吸放热效应的测定方法
        1.7.2 渣油焦化吸放热效应
    1.8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性质
    2.2 实验主要试剂
    2.3 实验主要仪器
    2.4 主要实验手段
        2.4.1馏分油及渣油制备实验
        2.4.2 热重-差式扫描量热分析(TG-DSC)
        2.4.3焦化小试实验
        2.4.4 重油冷模拟起泡性能试验方法
        2.4.5 重油热模拟起泡性能试验方法
        2.4.6 中型焦化试验操作
第三章 委内瑞拉重油焦化反应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委内瑞拉重油作为焦化原料的适应性研究
        3.2.1 委内瑞拉重油减压馏分及渣油原料
        3.2.2 减压馏分与渣油一般性质研究
        3.2.3 减压馏分与渣油焦化热效应研究
        3.2.4 渣油生焦趋势研究
    3.3 委内瑞拉重油热转化动力学研究
        3.3.1 重油热转化动力学模型
        3.3.2 重油热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
        3.3.3 重油热转化动力学模型的预测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委内瑞拉渣油焦化起泡/抑泡机制及成焦形貌研究
    4.1 引言
    4.2 委内瑞拉减压渣油焦化过程弹丸焦成焦机理及抑制措施研究
        4.2.1 成焦形貌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4.2.2 弹丸焦成焦机理研究
        4.2.3 弹丸焦抑制措施研究
    4.3 委内瑞拉减压渣油焦化起泡/抑泡机制研究与抑制剂开发
        4.3.1 渣油焦化过程中起泡机制研究
        4.3.2 物料循环的抑泡机制研究
        4.3.3 抑泡剂的抑泡机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委内瑞拉渣油焦化工艺研究
    5.1 委内瑞拉渣油焦化管中油膜厚度及其调控研究
        5.1.1 渣油快速加热过程中裂化转化率研究
        5.1.2 馏分循环物理稀释改善管程中油品流动性能研究
        5.1.3 供氢作用改善炉管内焦化原料流动性研究
    5.2 委内瑞拉减压渣油焦化产物分布研究
        5.2.1 循环物流供氢能力评定
        5.2.2 循环馏分油种类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5.2.3 焦化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5.2.4 焦化压力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5.2.5 焦化循环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5.3 委内瑞拉重油渣油焦化中试技术研究
        5.3.1 中试试验的物料平衡和反应特性
        5.3.2 推荐的工业焦化试验操作条件
    5.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延迟焦化焦炭塔喷雾冷焦工艺流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延迟焦化工艺概述
        1.1.2 延迟焦化焦炭塔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进展
        1.2.1 焦炭塔冷却工艺的研究进展
        1.2.2 焦炭塔应力研究进展
    1.3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内容与技术核心
第2章 传统纯蒸汽冷焦工艺数值分析研究
    2.1 焦炭塔结构与模型理论
        2.1.1 湍流模型理论
        2.1.2 多孔介质模型理论
        2.1.3 焦炭塔结构模型理论
    2.2 参数调研与数值模型的建立
        2.2.1 结构参数
        2.2.2 材料属性与工艺参数
        2.2.3 模型设置与边界条件
        2.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2.3 过热蒸汽冷焦过程数值模拟与结论分析
        2.3.1 冷焦高度的定义
        2.3.2 孔隙率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2.3.3 轴向冷却规律
        2.3.4 径向冷却规律
    2.4 现场温度测试与模型验证
        2.4.1 温度测试方法
        2.4.2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液混合喷雾冷焦工艺数值分析研究
    3.1 喷雾概述与基本理论
        3.1.1 混合模型与假设
        3.1.2 等效流体模型
    3.2 汽液混合喷雾冷焦模型的构建
        3.2.1 模型计算参数
        3.2.2 边界条件
    3.3 喷雾新工艺冷焦过程数值模拟与结论分析
        3.3.1 液态水含量对焦炭塔整体冷却效果的影响
        3.3.2 液态水含量对冷焦高度的影响
        3.3.3 液态水含量对焦炭塔径向温度分布的影响
        3.3.4 液态水含量对冷却时间的影响
    3.4 喷雾新工艺冷焦优化效果与成本分析
    3.5 喷雾冷焦新工艺参数优化原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焦炭塔耦合热应力的喷雾冷焦工艺参数优化
    4.1 焦炭塔结构与物性参数
        4.1.1 结构参数
        4.1.2 材料物性参数
    4.2 有限元流—热—固耦合模型的构建
        4.2.1 焦炭塔有限元模型
        4.2.3 边界条件与耦合设置
    4.3 焦炭塔耦合应力分析
        4.3.1 冷却结束时刻焦炭塔应力分析
        4.3.2 冷焦过程中焦炭塔应力随时间变化规律
        4.3.3 液态水质量分数对焦炭塔应力的影响
    4.4 焦炭塔热应力分类与强度评定
        4.4.1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方法
        4.4.2 焦炭塔的应力分类
        4.4.3 焦炭塔的强度评定方法
        4.4.4 焦炭塔应力分类与强度评定结果分析
    4.5 喷雾冷焦工艺经济效益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夹点技术在延迟焦化换热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延迟焦化工艺
2延迟焦化装置基础数据
3焦化装置用能现状分析
    3.1最优夹点温差ΔTmin的确定
    3.2夹点技术用能分析
4改进方案与经济分析
    4.1消除违背夹点规则的换热
    4.2换热网络的进一步调优
    4.3经济分析
5结论

四、延迟焦化炉温度场的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石油焦生焦制备氮掺杂类石墨烯层片及其对含双酚A废水的处理研究[D]. 刘志鹏. 山东大学, 2021(12)
  • [2]延迟焦化原位定向脱氮过程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 何仲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油浆高温快速裂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 徐斌.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4]圆筒型加热炉传热过程研究[D]. 张楚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超临界非临氢氧化脱除重质油硫化物的研究[D]. 陈圣.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6]小型含油污泥连续式热解炉设计研究[D]. 房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基于流程模拟和风险分析的原油选择方案研究[D]. 仲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委内瑞拉重油焦化技术基础研究[D]. 薛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延迟焦化焦炭塔喷雾冷焦工艺流固耦合研究[D]. 尹华卿.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10]夹点技术在延迟焦化换热网络中的应用[J]. 尚建龙,何康,孙兰义.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10)

标签:;  ;  ;  ;  ;  

延迟焦化炉温度场分析软件(一)——理论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