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治疗皮肤病148例疗效观察

苦参治疗皮肤病148例疗效观察

一、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丁佩兰[1](2004)在《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豆根和苦参均为豆科槐属植物来源的常用中药,其中山豆根为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参为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两者药用部位相仿,而且成分相似,都含有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异戊烯基类黄酮和齐墩果烯型三萜等成分,但两种药材的临床应用却有明显不同,山豆根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疾病,而苦参主要用于皮肤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另外,在药材的质量标准方面,山豆根和苦参都以苦参碱型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或槐定碱)作为定性指标缺乏专属性,且苦参药材仅以含量相对较小的苦参碱为质控指标,不尽合理。为了阐明山豆根和苦参药材的化学组成差异,以完善山豆根和苦参药材的质量标准并为两者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了寻找新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以更好地利用槐属药用植物资源,本文采用天然药化和分析化学等手段对山豆根和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建立了其有效部位的 HPLC 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药材的多种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同时结合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的要求对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进行了研究。一、山豆根和苦参的化学成分1、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 物的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22 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以及与对照品比 较的方法,鉴定了其中的 30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生物碱类成分(+)- 苦参碱(T1)、(+)-氧化苦参碱(T2)、(+)-槐花醇(T3)、(-)-14β-羟基苦 参碱(T4)、(-)-14β-羟基氧化苦参碱(T5)、(-)-槐果碱(T6)、(-)-5α-羟 基槐果碱(T7)、(-)-金雀花碱(T8)和 (-)-N-甲基金雀花碱(T9),黄酮 类成分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A(T10)、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B(T11)、山 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C(T12)、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D(T13)、山豆根色满 查耳酮 B(T14)、山豆根色满查耳酮 A(T15)、山豆根色满查耳酮 C(T16)、 芒柄花素(T17)、8-甲雷杜辛(T18)和(-)-三叶豆紫檀苷(T19),三萜类 i<WP=7>成分(+)-羽扇豆醇(T20)和(+)-槐花二醇(T21),小分子酚性成分番石榴酸乙酯(T22)、麦芽酚(T23)、香草酸(T24)、对羟基苯甲酸(T25)和咖啡酸十二醇酯(T26)以及大黄素甲醚(T27)、大黄素(T28)、flemichapparin(T29)和β-谷甾醇(T30)。其中化合物 T5、T10、T11、T12、T13、T14 和 T16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T22、T23、T27 和 T28 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T17、T18、T24、T25 和 T29 为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2、 苦参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 11 个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22 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结合单晶 X-衍射实验,鉴定了其中的 29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生物碱类成分(+)-氧化苦参碱(F1)、(+)-别苦参碱(F2)、(-)-9α-羟基苦参碱(F3)、(-)-槐果碱(F4)、(+)-氧化槐果碱(F5)、(+)-莱蔓碱(F6)、(-)-13,14-去氢槐定碱(F7)、(-)-9α-羟基槐果碱(F8)、(+)-12α-羟基槐果碱(F9)和(-)-臭豆碱(F10),黄酮类成分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B(F11)、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C(F12)、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D(F13)、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A(F14)、苦参色满黄酮 A(F15)、苦参色满黄酮 B(F16)、苦参色满黄酮 C(F17)、5-去羟山柰素(F18)、7,4′-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F19)、毛蕊异黄酮(F20)、鹰嘴豆素甲(F21)、大豆素(F22)和芒柄花素(F23),三萜类成分大豆皂醇 B(F24),小分子酚性成分番石榴酸二乙酯(F2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F26)和麦芽酚(F27)以及大黄酚(F28)和β-谷甾醇(F29)。其中化合物 F9、F11、F12、F13、F15、F16 和 F17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F25、F27 和 F28 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F18、F19、F20、F21、F22、F24 和 F26 为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 抗病毒活性试验:对实验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花醇、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莱蔓碱、9α-羟基苦参碱、13,14-去氢槐定碱、12α-羟基槐果碱和金雀花碱在 0.2μmol/mL 时,臭豆碱在 0.4μmol/mL 时对 HBsAg 的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1.0μmol/mL 时抑制率为 29.6%),其中槐果碱、莱蔓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抑制作用较明显,在 0.2μmol/mL 时抑制率均大于 50%。槐果碱在 0.2μmol/mL 时对 HBeAg 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 34.6%,和拉米呋啶相当(1.0μmol/mL 时抑制率为 35.4%)。槐果碱、氧化槐果碱、 ii<WP=8>莱蔓碱和 13,14-去氢槐定碱对 HBsAg 和 HBeAg 的抑制率均较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疾病的药物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相应抑制率高,值得深入研究。4、 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采用 HPLC-DAD-MS 的方法对实验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检测,发现本人分离得到的具有 2,2-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环取代的黄酮类?

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中草药小组[2](1976)在《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了贯彻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将中草药苦参制成针剂和片剂。针剂浓度为100%(1毫升含1克苦参生药),1安瓿2毫升,片剂每片含生药0.3克,用来治疗皮肤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苦参对148例湿疹、皮炎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一、制作方法:

刘冬莲[3](2019)在《中药外洗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泽肤洗方治疗血虚风燥证手足皲裂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选择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皲裂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用泽肤洗方(苦参、蛇床子、大枫子、火麻仁、亚麻子、桃仁、杏仁、川椒),将药物煎煮为约2000ml液体,药液温度30℃时,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浸泡时间30分钟,每日2次;对照组予以尿素软膏直接涂在患处,并加以搓擦,每日2次。以2周为一个疗程,详细记录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以及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综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比较两组有效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主、客观症状积分的组内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后主、客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进行治疗后主观症状(瘙痒感)积分的组间比较,得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主观症状(瘙痒感)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两组进行治疗后客观症状积分(HECSI积分)的组间比较,得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症状(HECSI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在客观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在脱屑、肥厚方面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皲裂、皮损面积方面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2.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出现2例患者正常皮肤处有轻度色素沉着,嘱患者避免强光照射,注意防晒,后症状缓解,未停止治疗;治疗组中1例患者浸泡中药后皮损处有轻微刺痛,与患者沟通,后继续坚持治疗,无明显不适感。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0%。对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泽肤洗方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有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组虽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率较低,采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未影响治疗。

杨彦洁[4](2014)在《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相关联的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第二部分为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1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目的:中药内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现代文献较多,但临床用药及辨证分型多样,缺乏系统总结。本研究在查阅近15年中医临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和总结中医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搜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日期为1998年1月至2013年8月的相关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排除重复的文献报道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使用Excel2007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文献中使用中药的情况和痤疮的辨证分型统计频次及频率。结果:1.共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72篇,包含128首方剂,195种中药材,43种痤疮证型。2.所有中药共出现2062次,中药频次最大的为79次,最小的为1次,中位数是31次。排名前十位的是:黄芩、生甘草、栀子、丹皮、连翘、生地、赤芍、蒲公英、丹参、金银花。195种中药被《中药学》记载的有192种,涵盖了中药品18个大类,28个小类。排名前五位的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祛瘀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3.192种中药,四气以寒最多,五味以苦最多,归经以肝经最多。4.43种痤疮证型排名前五的是:肺经风热证、胃肠湿热证、冲任不调证、肺胃湿热证、湿热蕴结证。43种证型共归纳出19类证型,排名前3位是:湿热类、肺热类与痰瘀类。5.治疗湿热类痤疮,用药排名前五位是茵陈、黄芩、栀子、生大黄、白花蛇舌草,中药类别排名前三位的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治疗肺热类痤疮,用药排名前五位是黄芩、桑白皮、枇杷叶、生地、甘草,中药类别排名前三位的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祛瘀药;治疗痰瘀类痤疮,用药排名前五位是夏枯草、陈皮、生甘草、红花、丹参,中药类别排名前三位的是清热药、活血祛瘀药、补虚药。结论:临床治疗痤疮运用清热药最多,清热是贯穿痤疮治疗过程始终的总原则。最常见的痤疮类型为湿热类、肺热类和痰瘀类。2中医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祛痘面膜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规范中药面膜外敷的操作流程;通过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本方案的安全性。方法:1.按先后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以3: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病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经风热证组、肺胃湿热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2.肺经风热证组口服Ⅰ号方,外用面膜Ⅰ号方治疗;肺胃湿热证组口服Ⅱ号方,外用面膜Ⅱ号方治疗;痰瘀互阻证组口服Ⅲ号方,外用面膜Ⅲ号方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外用0.3%维胺酯维E乳膏。共治疗6周。3.所有患者于初诊及治疗后2周、4周、6周分别填写观察表,记录皮损个数、痤疮等级、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治疗6周后计算疗效指数。4.在初诊及治疗后2周、4周、6周分别记录患者非炎性皮损和炎性皮损个数,两者相加的总皮损个数即为总皮损分数。根据治疗前后皮损分数变化来计算疗效指数。同时根据痤疮等级、中医症状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5.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验结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本次实验的安全性。6.采用SPSS for window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治疗6周后,试验组痊愈27例,显效77例,有效5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7.6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肺经风热组总有效率为87.50%,肺胃湿热组总有效率为88.33%,痰瘀互阻组总有效率为87.0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20和0.040)2.在痤疮等级变化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痤疮等级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值<0.05。试验组在治疗6周后Ⅲ级、Ⅳ级痤疮患者数明显减少,Ⅱ级痤疮患者数基本不变,Ⅰ级痤疮患者数量增加。3.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6周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出现显着性差异,P值<0.05。患者包括口臭、腹胀、便秘、小便赤黄、痛经等中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本次试验共完成241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在治疗全过程患者未发现与药物有关和可能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中药配合面膜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显着减少患者不同类型皮损数目。2.能够降低患者痤疮等级,改善痤疮的严重程度。3.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4.本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高凯敏[5](2014)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文中认为目前,中西医结合是一支与中医、西医并列的医疗卫生力量。皮肤病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进步。本文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对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学术发展史包括6部分内容: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中西医皮肤病名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几种诊疗模式;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和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和药理实验的研究。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分别介绍了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方法、当代西医的皮肤病分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通过对皮肤病分类方法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示了对皮肤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西医传入之后,中西医学术的交流,首先面临着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的问题。近代最早的皮肤病专科着作中,西医皮肤病名都是直接音译的词汇,后来才出现固定、通用的中文名称。现代医家对于中西皮肤病名的对照研究不断成熟,开始对皮肤病名命名规律及中西皮肤病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出版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和《国际皮肤病分类与名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演变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时期、背景下,有不同的诊疗模式的出现。本文分别阐述了皮肤病的诊疗模式由单纯中西药相加使用,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再到辨证微观化的发展过程。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等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并且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皮肤科工作者不但对这些重要法则的适应证进行了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而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现代实验研究,本文对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这些中医治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等疾病是目前皮肤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已经彰显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分别对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和研究概况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目前,对于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本文对现代药理证实的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抑制变态反应的20味皮肤科常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学科发展史分3部分,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的创刊与贡献;代表性专业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建设及专业教育概况;几部代表着作的主要内容和几位代表人物的贡献和学术思想等。

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皮肤科、中草药小组[6](1976)在《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苦参注射液及苦参片的制作方法,报道了苦参(以苦参注射液为主)治疗皮肤病148例,痊愈9例(6.1%),显效44例(29.7%),改善64例(43.2%),无效31例(20.9%)。

陈双双[7](2019)在《苦参颗粒溶液对兔耳痤疮P38MAPK、ERK信号通路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苦参颗粒溶液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ERK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对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浓度苦参颗粒溶液组,中浓度苦参颗粒溶液组和高浓度苦参颗粒溶液组。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五组使用Kligman方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建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浓度苦参颗粒溶液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夫西地酸乳膏和高、中、低浓度苦参颗粒溶液,局部涂抹,每日一次,连续涂抹14d。采用HE染色,观察和判断其治疗效果;采用IHC法(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IL-6和IL-8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P38MAPK和P-ERK蛋白的表达;采用WB法(免疫印迹法)检测P-P38MAPK,P-ERK,P38MAPK和ER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NF-α、IL-6、IL-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增高,P-P38MAPK、P-ERK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38MAPK、ERK蛋白含量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苦参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TNF-α、IL-6和IL-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P38MAPK、P-ERK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38MAPK、ERK蛋白含量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TNF-α、IL-6和IL-8蛋白平均光密度值相似,P-P38MAPK、P-ERK、P38MAPK和ERK的蛋白含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低浓度组TNF-α、IL-6和IL-8蛋白的平均光密度逐渐增加,P-P38MAPK、P-ERK蛋白含量逐渐增高,P38MAPK和ERK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低浓度的苦参颗粒溶液都能降低TNF-α、IL-6、IL-8、P-P38MAPK、P-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38MAPK、ERK蛋白水平,通过介入P38MAPK、ERK信号通路,从而干预痤疮的形成,对痤疮治疗有效,治疗效果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蔡晓政[8](2006)在《痤疮辨证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寻常痤疮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很高,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损坏患者容颜、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寻常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雄性激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目前西医主要使用雄激素拮抗剂、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等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但是也有较明显毒副作用,如肝功能受损、致畸、骨生成迟缓、内分泌紊乱、性功能受影响等。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痤疮的中药成为皮肤科医师研究的一个重点。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为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治疗和研究概况,包括了中医古代文献中对痤疮的论述,近现代名老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用药的特点,以及近十年来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第二篇为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对痤疮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临床研究:痤疮辨证用药规律的研究痤疮的临床证侯分型较杂乱,在用药方面各家有各家的用法,尚未形成规律性,临床重复性较差。为了规范临床分型,用药规律化,导师李映琳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痤疮的经验,认为痤疮的证侯分为肺胃蕴热型、胃肠湿热型、冲任不调型、痰湿瘀滞型、肝郁气滞型五型较为合理。本研究通过对161例痤疮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辨证分型,用药,进而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现代医学研究进行了探讨,并且对痤疮辨证分型用药、皮损不同用药和女性迟发性痤疮用药的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疗效判定,认为有一定规律性。这样不仅中医药治疗痤疮有规律可循,而且为今后进一步开发研制治疗痤疮的有效药物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麦国威(Mak Kwok Wai)[9](2014)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一、本研究探讨以针刺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陈氏飞针进针手法及分级补泻手法,达到调理气血,调治脏腑经络。二、利用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表(EPQOLS)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变化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价针刺后改善瘙痒症状的有效性,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及皮损疗效评分来评价治疗后皮损改善的情况。三、希望找出能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复发率,和减轻复发症状等安全可重复的有效方案。方法选择脾虚湿蕴型和阴虚挟湿型的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SPSS19.0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颗粒冲剂内服,对照组单纯中药颗粒冲剂内服,两组以EASI、EPQOLS、VAS、皮损疗效等作为检测疗效指标,治疗组针刺处方选用曲池穴、合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运用陈氏飞针迅速地刺入皮内,调整刺入深度与传统穴位刺入深度一致,在动留针阶段,以分级补泻中的平补平泻手法,再以导气手法加强针感,针尖朝向皮损的病灶或根据经络的迎随补泻,每5分钟运针1次,动留针时间30分钟,每周3次,连续治疗3周,并配合服用中药颗粒冲剂,方法与对照组同。对照组每天依据中医证候分型选择服用健脾除湿汤和滋阴除湿汤中药颗粒冲剂,将颗粒放在容器内,用合适温度的开水约200毫升冲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3周。两组均配合皮肤常规护理,如保持皮肤的湿润,避免接触洗手液、清洁剂等日常清洁用品、沐浴洗手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等。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两组均需依从专责人员作问卷调查评分,客观地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问卷,从皮肤的皮损表现,病者瘙痒的主观感觉和一些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分析检测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脾虚湿蕴型及阴虚夹湿型慢性湿疹的疗效。从有效控制瘙痒、改善皮损、优化生存质量等多方面说明其疗效的稳定性、重复性。研究结果证明针刺配合中药组(治疗组)与单纯中药组(对照组)两组均对慢性湿疹具有疗效,但两组比较,由于针刺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案可互补的关系,所以在各方面的疗效探讨均优于单纯中药组。通过本研究得出的结果:(Ⅰ)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Ⅱ)两组治疗前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视觉模拟评分(VAS)、皮损疗效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EASI)评分、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等方面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病情具有可比性。(Ⅲ)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在各研究指标中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具有可比性。(Ⅳ)两组在总有效率均超过60%,但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进行统计检验后(P<0.05)说明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中的改善瘙痒总有效率为96.87%、痊愈率为34.37%;皮损疗效评分总有效率为93.75%、痊愈率为25%;EASI评分总有效率为93.75%、痊愈率为50%。而对照组的改善瘙痒总有效率为86.68%、痊愈率为10%;皮损疗效总有效率为86.66%、痊愈率为10%;EASI有效率为86.66%、痊愈率为13.33%。对两组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表明治疗2周后开始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EAS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表明在治疗1周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EPQOLS评分比较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治疗2周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在生理维度、心理维度评分比较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两组均在治疗后2周开始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社会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治疗1周后开始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分析得出治疗组在病程上、治愈时间上、病情严重程度的改善上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该种方案可值得推广应用。结论一、本研究表明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脾虚湿蕴证型和阴虚挟湿证型慢性湿疹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皮肤瘙痒、皮疹、皮损,以相对较短时间达到较好的疗效。二、针药并施的互补作用能弥补单一方法的限制,从整体的角度来调节改善患者病情,精神情绪、睡眠饮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是治疗本病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值得继作深入的研究和推广。三、针刺不管在阴虚挟湿证型,脾虚湿蕴证型,都能快速地减轻瘙痒,加强脾胃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使慢性湿疹趋向痊愈方向发展,皮损相对地较速愈合,可避免受到细菌等感染而使病情恶化。四、现代的医学模式已渐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意识到疾病的发生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由于慢性湿疹病患者常受到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因抓破肌肤而出现渗水,或出现红班丘疹苔癣样病变,干燥皮肤皲裂等表现。引致仪容受损导致心灵遭受损害的负性情绪、失眠、抑郁焦虑、自卑感加重的现象,在心理行为学上更容易以回避、屈服或产生不成熟防御方式的行为表现如投射、被动攻擎、潜意识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躯体化等心理防御方式。因而使患者在情感上、社会交际等容易产生受歧视的感觉。所以除在生理病理医学上的治疗外,也必须顾及一些心理行为上治疗。

卢菊昭[10](2008)在《当归饮子加味治疗皮肤病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皮肤疾病的致病因素和致病机理,是复杂而多样的。皮肤病患者的症状如皮损、自觉症状、舌象、脉象、全身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等,随着不同的皮肤病种及不同的个体各有其特殊的外在表现。中医对皮肤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如同其他疾病一般从整体观出发。认为皮肤病虽表现于皮表,其病因多是由于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或偏衰,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尽管各种皮肤病,各有其特殊的病因病机及症状,但必定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中医治疗皮肤病时,一方面针对皮肤损害做辨证,另一方面从整体检视,明辨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和所有相关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临证之时只要能掌握住这样的规律性,从整体观,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分型治疗。不论是多么复杂变化的皮肤病,都可经由这些法则所立方药达到良好的疗效。因此本文搜集并研究阴虚血燥型或血虚风燥型的各种不同的皮肤疾病的病例,拟定养血润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治疗法则,以当归饮子加味来治疗,并研究讨论其疗效。本研究的文献研究部份,第一章首先对传统医学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做一整体的回顾,内容包含一、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古今医家认为皮肤病的病因一如其他内科疾病般,不外(一)内因:即内伤七情,内发自脏腑,外形于肢体;饮食饥饱不节,房劳损伤。(二)外因:外感六淫,起于经络,发于脏腑;虎狼虫毒,金疮压溺等二种;二、皮肤病的辨证方法:皮肤病在辨证施治时,还是要依据舌、脉、症等客观指标反应疾病之根源,并如辨明其他内科疾病般,立法用药时需辨明致病的阴阳属性、与脏腑、气血、经络的相关性等之外。它的特殊点在于皮肤外在的表现是肉眼可见的,故察看皮损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如痒、痛、麻等感觉,便成为治疗皮肤病时重要的诊断参考依据。察查皮损则需细究皮疹的形态(如斑疹、丘疹、水疱、脓疱、风团、结节、鳞屑、糜烂、痂皮、溃疡、脓性分泌物等)、色泽(如白色、鲜红、粉红、暗红、暗黑、发黯或亮)、皮损的分布排列、数量的多寡等以明其病势;三、皮肤病的预防与护理:从饮食而言,适当摄取营养,并掌握饮食宜忌,从生活及环境而言,注意起居不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及虫、兽毒物之袭,并注意环境卫生。七情方面,平日宜保持心情愉快,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勿过度,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或怠于运动等,均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对古籍古代医家治疗皮肤病的概况摘要举例,对于药物治疗及针灸、放血治疗法做简短的论述。其次对近代中医以针灸治疗皮肤病的文献回顾。最后对近代中医医家用当归饮子治疗皮肤病的文献回顾。第二章则探讨当归饮子出处,以及当归饮子及其他加味药物的方药分析。第三章临床研究部份,研究目的为以当归饮子加味治疗阴血虚燥或血虚风燥,兼有风热、或风寒、或挟瘀滞之多种皮肤疾患的疗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独特的诊病论治方法。本研究即为凸显辨证论治在临床诊疗时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研究方法中详述研究对象是搜集自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期间,和扬中医诊所之门诊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之皮肤病患者80例。详细列出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治疗方法则以当归饮子加紫草根、丹参为基本方,偏寒者加桂枝;偏热者加金银花;热甚者加苦参根、黄连;阴虚甚者加黄精、玄参;瘀滞者加牡丹皮、茜草、赤芍;痒甚者加白藓皮、并加重蒺藜剂量。药品采用台湾省顺天GMP制药厂制造之浓缩科学中药粉当归饮子及其他加味药物,依患者年龄调整剂量,每天总剂量最少不低于10公克,最多不超过15公克。每天分三次,各于三餐后服用一次,以温开水冲服。每次给七日份药,每周覆诊一次,连续给药并按时服用药物,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并按规定服用药物二个疗程。于治疗二个疗程后总结疗效。并订定复发标准,对停止治疗后对所有研究中治愈、显效、有效患者,三个月内,每个月一次追踪观察。订定疗效评定标准,分四个层面:疾病疗效评定、主要指标疗效评定、次要指标疗效评定、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在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方面,对病名及性别统计、年龄分布状况、病程、治疗前皮肤症状分布轻重程度、治疗前中医证候病情轻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发病期间使用药物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为治疗结果,(一)疾病的疗效评定方面,综合治疗效果评价搔痒程度、皮损面积、皮疹形态的总积分,计算出疗效率,共分为四级判定。其中痊愈者有22例,占总例数的27.50%;显效者有31例,占总例数的38.75%;有效者有23例,占总例数的28.75%;无效者有4例,占总例数的5.00%,总有效率为95.00%。(二)主要指标疗效有皮损面积疗效与搔痒程度疗效评定。治疗结果皮损面积的疗效:临床痊愈者有29例,包含来诊时皮损面积不足1个手掌面积的手足皲裂患者1例,有效率36.25%;显效者有18例,有效率22.50%;有效者有29例,有效率36.25%;无效者有4例,有效率5.00%,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结果搔痒程度的疗效:临床痊愈完全不痒者有38例,包含来诊时即无搔痒症状的手足皲裂患者4例,有效率47.50%;显效者有17例,有效率21.25%;有效者有23例,有效率28.75%;无效者有2例,有效率2.50%,总有效率为97.50%。(三)在次要指标皮疹形态的疗效方面,临床痊愈者有34例,有效率42.50%;显效者有11例,有效率13.75%;有效者有26例,有效率32.50%;无效者有9例,有效率11.25%,总有效率为88.75%。(四)中医证候的疗效评定则分为主证、次证疗效和总的评定。治疗前中医证候没有轻度者,中度者有55例,占总例数的68.75%;重度有25例,占总例数的31.25%。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的总疗效,痊愈者有2例,占总例数的2.50%;轻度者有76例,占总例数的95.00%;中度者有2例,占总例数的2.50%;没有重度者。治疗前中医证候主证的平均值为19.53±4.40,治疗后的平均值为5.19±3.28,治疗前后的平均差值为14.35±4.09,中医证候主证的疗效指数为73.45%。经t检验显示对主证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次证的平均值为12.19±3.66,治疗后的平均值为3.76±2.30,治疗前后总的平均差值为8.57±3.43,中医证候次证的疗效指数为70.26%。经t检验显示对主证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的平均值为32.13±5.66,治疗后的平均值为9.03±5.06,治疗前后的平均差值为23.10±5.84,中医证候的疗效指数为71.91%。经t检验显示对中医证候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上的意义。第五章讨论当归饮子加味的临床疗效,不但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更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最后将当归饮子加味对于中医证候和个别皮肤症状的疗效做分析比较的结果:临床观察症状治疗和中医证候治疗的结果,当归饮子加味的对于各皮肤疾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对于中医证候的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于皮损面积的疗效率为95.00%;对于搔痒程度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于皮疹形态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显示当归饮子加味对中医证候尤为显着;对皮损面积和搔痒程度的治疗具相等的疗效;对于皮疹形态的疗效就比较差。结论:皮肤病非仅只是”皮毛之疾”,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非仅因于单一因素所致,它的发生常因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病因同时作用引起。因此在治疗皮肤疾患时,辨证审因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皮肤表面的症状,如皮损面积、发痒程度、皮疹形态等的观察之外,更应依患者的中医证候辨别其是属自身阴阳气血的偏盛或偏衰;或者脏腑功能失调;或经络疏泄失调;或六淫、虫毒等直接浸淫或外伤所致。故高锦庭《疡科临证心得集》云:“夫外疡之发也,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尽管各类的皮肤病各具不同的特点及外在表现,依中医的整体观,以四诊、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归纳,辨证施治,立定正确的治疗法则。谨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概念,灵活应用各类药物,便可收到预期的疗效。本文所研究的各式皮肤病,即依各患者的皮肤症状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候归纳为阴虚血燥、血虚风燥型,选用当归饮子加味治疗。全部共80例,评定疾病疗效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00%。证明了任何疾病都可以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加以辨证施治。

二、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化学成分的研究
    第一节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
        一、 结果与讨论
        二、 实验部分
    第二节 苦参的化学成分
        一、 结果与讨论
        二、 实验部分
    第三节 抗病毒活性试验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抗病毒试验
        三、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第二章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第一节 生物碱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二、 方法
        三、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黄酮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二、 方法
        三、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生物碱成分 HPCE 定量分析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二、 方法与结果
    三、 讨论
第四章 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研究
    第一节 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
        一、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文献综述
        二、 化学对照品的确定依据
        三、 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工艺
        四、 化学对照品的结构研究
        五、 化学对照品的性质研究
        六、 讨论
    第二节 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标准
        一、 资源分布与样品收集
        二、 药材中对照品的含量测定
        三、 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四、 药材鉴别方法研究
        五、 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物检测
        六、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质量研究概况
致谢
附录
附图

(3)中药外洗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3.研究方法
    3.统计分析方法
    4.不良反应观察
    5.研究结果
    6.讨论
    7.结论
    8.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手足皲裂性湿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文献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情况
        3.2 用药情况统计
        3.3 痤疮中医证型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探讨
        4.2 药物的性味和归经
        4.3 痤疮的中医证型探讨
        4.4 三种常见类型的痤疮组方用药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1.3 随机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方法
    2 疗效评价
        2.1 疗效评价方法
        2.2 疗效评价标准
        2.3 安全性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
        3.3 对照组与三组比较
        3.4 安全性评价
    4 脱落情况
    5 讨论
        5.1 疗效分析
        5.2 安全性分析
        5.3 导师经验
        5.4 组方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5)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1. 前言
    1.1 概念界定
        1.1.1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
        1.1.2 “皮肤病学”与“皮肤性病学”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中国近现代皮肤病分类方法的沿革
    2.1 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
    2.2 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
    2.3 当代西医学的皮肤病分类
    2.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
    2.5 小结
3. 中西医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3.1 近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3.2 现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几种诊疗模式
    4.1 中西药并用的综合治疗
    4.2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4.3 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
    4.4 “引中西用”——西药中药化
5. 关于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
    5.1 活血化瘀法适应证的研究
        5.1.1 硬皮病
        5.1.2 银屑病
        5.1.3 红斑狼疮
        5.1.4 带状疱疹
        5.1.5 疣类赘生物和其他皮肤病
    5.2 养血润肤法适应证的研究
        5.2.1 老年皮肤瘙痒症
        5.2.2 慢性湿疹
        5.2.3 银屑病
        5.2.4 慢性荨麻疹和其他皮肤病
    5.3 清热凉血法适应证的研究
        5.3.1 银屑病
        5.3.2 过敏性紫癜
        5.3.3 皮炎湿疹类
        5.3.4 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病
    5.4 补肾法适应证的研究
        5.4.1 脱发
        5.4.2 黄褐斑
        5.4.3 系统性红斑狼疮
        5.4.4 硬皮病及其他皮肤病
6. 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
    6.1 红斑狼疮
    6.2 银屑病
    6.3 湿疹
    6.4 硬皮病
    6.5 天疱疮
7. 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药理研究
    7.1 调节免疫中药
        7.1.1 雷公藤
        7.1.2 黄芪
        7.1.3 青蒿
        7.1.4 白芍
    7.2 抑制变态反应中药
        7.2.1 甘草
        7.2.2 白鲜皮
        7.2.3 黄芩
        7.2.4 徐长卿
    7.3 改善微循环中药
        7.3.1 益母草
        7.3.2 川芎
        7.3.3 丹参
        7.3.4 夏枯草
    7.4 抑菌消炎中药
        7.4.1 苦参
        7.4.2 地肤子
        7.4.3 紫草
        7.4.4 青黛
    7.5 抗病毒中药
        7.5.1 大青叶
        7.5.2 马齿苋
        7.5.3 薏苡仁
        7.5.4 板蓝根
8. 专业学会与专业期刊
    8.1 专业学会的成立和发展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9.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与专业教育概况
    9.1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
        9.1.1 天津市长征医院
        9.1.2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9.1.3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9.1.4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9.1.5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
    9.2 专业教育概况
        9.2.1 “西学中”教育
        9.2.2 院校学历教育
10. 代表着作与代表人物
    10.1 代表着作
        10.1.1 《皮肤新编》
        10.1.2 《中西皮肤病学讲义》
        10.1.3 《中西医学汇综》
        10.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
        10.1.5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10.1.6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10.1.7 《皮肤病研究》
        10.1.8 《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皮肤科》
        10.1.9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10.1.10 《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
        10.1.11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10.2 代表人物
        10.2.1 赵炳南
        10.2.2 朱仁康
        10.2.3 边天羽
        10.2.4 张志礼
        10.2.5 秦万章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个人简历

(7)苦参颗粒溶液对兔耳痤疮P38MAPK、ERK信号通路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痤疮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8)痤疮辨证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痤疮辨证用药规律的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5. 临床轻重分级
        6.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
        7. 疗效判定标准
    研究结果及分析
        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分析
        2. 治疗结果及分析
讨论
附图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湿疹的定义
    第二节 慢性湿疹发病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湿疹的成因探讨
        一、从免疫方面探讨发病机理
        二、从细菌、真菌致敏方面探讨发病机理
        三、从食物致敏方面探讨发病机理
        四、从日常生活接触物质致敏源探讨发病机理
        五、从机体的遗传、生理、疾病因素诱发该病的机制
    第四节 现代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一、西药内服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二、西药外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第五节 古代医家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治疗
        一、古代医家对湿疹的外因描述
        二、古代医家对湿疹的内因描述
        三、古代医家对湿疹定名
        四、古代医家对局部湿疹定名
    第六节 慢性湿疹的中医药进展
        一、中药内服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二、中药外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三、中药内服联合外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第七节 现代名医专家对慢性湿疹治疗用药经验
    第八节 民族药物治疗慢性湿疹概况
        一、民族药物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二、民族药物配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第九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进展
        一、中药内服联合西药内服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二、中药内服西药外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三、中药内服外用联合西药外用概况
        四、中药西药联合外用概况
        五、中药内服联合西药内服配合外用西药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六、单纯药物注射、静脉点滴及联合中西药治疗概况
        七、单用物理治疗、理疗联合中西药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概况
    第十节 针刺、针灸联合和其它治疗概况
        一、传统针刺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二、叩刺拔罐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三、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四、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五、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六、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的报导
    第十一节 选用方药、针刺穴位的依据
        一、滋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报导
        二、健脾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报导
        三、治疗慢性湿疹针刺穴位的临床疗效报导
    第十二节 立题依据
        一、选择患者属于阴虚挟湿证型和脾虚湿蕴证型的依据
        二、选择滋阴除湿汤和健脾除湿汤的依据
        三、选择EPQOLS量表依据
        四、选择针刺的依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临床研究
        一、病例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第三节 疗效评估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
        二、皮损疗效评价
        三、皮损情况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计分
        四、问卷评价采用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
    第四节 实施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案
    第五节 观察方法
    第六节 临床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第七节 技术路线图
    第八节 研究结果
    第九节 讨论
        一、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二、皮损评分和EASI指数评分比较
        三、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
        四、皮肤屏障的生理功能与慢性湿疹的关系
        五、皮肤瘙痒的分型和机制
        六、中医止痒的研究进展
        七、治疗慢性湿疹运用针刺止痒的机制
        八、选用穴位对治疗慢性湿疹的有关研究文献报导
        九、临床结果
        十、临床治疗的体会
    第十节 本研究的存在问题和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当归饮子加味治疗皮肤病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传统医学治疗皮肤病的理论依据
        一、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二、皮肤病的辨证方法
        三、皮肤病的预防与护理原则
    第二节 古代医家治疗皮肤病的概况
        一、药物治疗法
        二、针灸、放血治疗法
    第三节 近代中医用针灸治疗皮肤病的概况
        一、针灸治疗荨麻疹的概况
        二、针灸治疗湿疹、异位性皮炎的概况
        三、针灸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的概况
        四、针灸治疗皮肤搔痒症的概况
        五、针灸治疗其他皮肤病的概况
    第四节 近代中医用当归饮子治疗各类皮肤病的概况
        一、治疗荨麻疹的概况
        二、治疗湿疹的概况
        三、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的概况
        四、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概况
        五、治疗皮肤搔痒症的概况
        六、治疗其他皮肤病的概况
第二章 当归饮子与加味药物的研究
    第一节 当归饮子出处与应用
        一、当归饮子出处
        二、古今医家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方药分析研究
        一、当归饮子的药物组成与主要功用
        二、当归饮子组成药物的药理分析
        三、其他加味药物药理分析方药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一般资料
        一、研究对象之病名及性别统计
        二、年龄分布状况
        三、病程分析
        四、治疗前皮肤症状分布轻重程度分析
        五、治疗前中医证候病情轻重程度分析
        六、治疗前发病期间使用药物状况分析
第四章 治疗结果
    第一节 疗效性观察
        一、疾病的疗效评定
        二、主要指标的疗效评定
        三、次要指标的疗效评定
        四、中医证候的疗效评定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当归饮子加味的临床疗效
        一、当归饮子加味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二、当归饮子加味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第二节 当归饮子加味的疗效比较
        一、当归饮子加味对于中医证候和个别皮肤症状的疗效比较
        二、病案举例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之处及展望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状况
致谢

四、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D]. 丁佩兰. 复旦大学, 2004(01)
  • [2]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J]. 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中草药小组.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76(02)
  • [3]中药外洗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冬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4]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杨彦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5]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D]. 高凯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6]苦参治疗148例皮肤病疗效观察[J]. 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皮肤科、中草药小组. 中草药通讯, 1976(01)
  • [7]苦参颗粒溶液对兔耳痤疮P38MAPK、ERK信号通路影响[D]. 陈双双.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8]痤疮辨证用药规律的研究[D]. 蔡晓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9]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观察[D]. 麦国威(Mak Kwok Wa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当归饮子加味治疗皮肤病之研究[D]. 卢菊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苦参治疗皮肤病148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