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胶纤维厂净水工段微孔过滤器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徐斌[1](2017)在《高硅高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硅酸钠为前驱体,通过将硅系阻燃剂添加到粘胶溶液,混合均匀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实现阻燃剂纳米化,利用湿法纺丝制备高硅高阻燃粘胶短纤维。采用高浓度硫酸锌作为交联剂,高温凝固成型,制得高度交联网络状的高硅含量高阻燃性粘胶纤维,阻燃纤维中无机成分含量可高达30~40%,产品中阻燃有效成分得以完整保留,大大减少了流失率,保证了产品的高阻燃性能。纤维燃烧时,仅产生烟气量非常低,不熔融且不产生熔滴、不释放有毒气体,且具有自灭效果。热分解温度≥300℃,阻燃性能比普通硅系阻燃纤维有较大提高。通过对其制备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在使得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的同时优化了阻燃剂的加入量,同时降低阻燃剂的加入对粘胶纤维自身性能的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与普通粘胶纤维相类似,吸湿透气好,穿着舒适,染色性能优良,织物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悬垂性。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线上,对工程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关键性工艺方案、装备方案、工业控制方案、土建工程、公用工程、节能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经济分析等产业化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完整的产业化工程技术方案,为项目成功实施产业化提供了完整成套技术。高硅高阻燃粘胶短纤维可用于家庭、交通工具、公共场所装饰用纺织品,以及儿童、老人服装,钢铁工、消防人员防护服等高危领域。提高企业在差别化粘胶纤维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为市场提供各项物理指标和阻燃性能优良的阻燃粘胶纤维。
郭刚[2](2007)在《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文中指出粘胶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他的数量和合成纤维的比率为1:9;自1905年工业化生产以来,产能一直不断扩大,中间虽因合成纤维的生产使其产量在一段时期停滞不前。但终因其优良的服用和吸色性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经过近50年来积极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在发达国家,因为环保的要求和环保投资数额以及运行成本的制约,不得不被迫停止生产,这无疑就给急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很大的投资和发展机会,特别在中国、东南亚及东欧一些国家因为劳动力成本低、高额利润的诱惑等诸多因素,使得这些国家争相投资;至今在我国粘胶纤维工业也是方兴未艾,扩建和新建的粘胶纤维项目相继投入建设或生产,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正在投入使用;本项目就是在我公司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具有前沿技术的、和最具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一个投资项目。在国际市场上,粘胶短纤维品种繁多,国外的大型粘胶纤维企业的产品中,普通粘胶纤维只占一半,另一半为差别化纤维,其品种日新月异,同时对下游产品得研究也在不断进行。我国粘胶工业起步较早,生产设备、技术以自主开发为主,因此存在生产技且质量不高、术和工艺滞后,设备陈旧,产品品种不多,差别化纤维比重很小。目前我国粘胶纤维品种是以棉型为主,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占比例很小,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弱。本次粘胶短纤维的设计综合了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及设备,采用了DCS自控系统、大容量黄化机、连续溶解工艺、KKF过滤机、碱液膜分离技术、大组合喷丝头,纺前注射,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水平。本项目产品粘胶差别化纤维,不仅可以满足生产高档服装面料及高档装饰的需求,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高湿模量纤维克服了普通粘胶短纤的缺陷,其织物在坚牢度,耐水洗性,抗皱性和形态稳定性等方面得到大大改善,能赋予织物美观大方的品质和多彩的风格,粘胶差别化纤维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其产品性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张霞恩,肖翔[3](1999)在《粘胶纤维厂净水工段微孔过滤器的改造》文中研究指明 我厂动二车间净水工段所用的8台微孔过滤器,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微孔管堵塞现象,拆洗、维修十分不便。特别是远远达不到设计能力,设计每台每天过滤水量为100吨,实际只能过滤10吨左右,过滤后的水浊度有时也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微孔过滤机结构如图一所示。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微孔过滤器进
李全明[4](2010)在《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对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作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不同种类的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由于活性碳纤维在应用上一般为活性碳纤维毡或布,因此首先探索了聚丙烯腈纤维毡的制备工艺,通过采用针刺法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聚丙烯腈基纤维毡,解决了聚丙烯腈制毡困难的问题。其次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于活性碳纤维制备的碳化活化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成功制备出不同种类的活性碳纤维,而且该实验装置价格低廉有效降低了活性碳纤维的制造成本,该实验装置的类似产品未见文献报道。利用所开发出的装置制备出了微孔活性碳纤维,并研究了各活化工艺参数对活性碳纤维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BET、BJH、SEM等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微孔活性碳纤维进行了表征,得出了制备微孔活性碳纤维的工艺条件和所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参数。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出了用于生产中孔活性碳纤维和抗菌活性碳纤维的两种新型纳米粉体,把合成的纳米粉体添加到纺丝液中,利用自制的碳化活化装置通过添加量、碳化活化工艺的调节成功制备出了聚丙烯腈基中孔活性碳纤维和抗菌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在国内外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用该粉体制各活性碳纤维。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活性碳纤维在防护服上的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调节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参数等可以实现对芥子气的有效防护,为有效解决现有防护服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熊林根[5](2012)在《枫香树材制备粘胶纤维浆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生活的崇尚,人们对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粘胶纤维具有自然可降解性,人们对粘胶纤维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但面对“粮棉争地”的尴尬,以非棉粘胶纤维代替棉纤维的战略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以枫香树材为原料,制备符合粘胶纤维行业的浆粕。论文主要研究了枫香树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硫酸盐蒸煮工艺技术和蒸煮反应机理、二甲基二环氧乙烷漂白工艺技术及碱精制工艺。主要工艺技术和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纤维形态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发现:枫香木纤维平均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分别较三倍体毛白杨高14.6%和6.2%。;从化学组分来看,枫香树材的Klason木素含量比尾叶桉低8个百分点,而综纤维素含量却比尾叶桉高出3个百分点,可见,枫香树材比尾叶桉更适合制化学浆。2)通过对枫香树材硫酸盐蒸煮的用碱量、硫化度、最高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发现:用碱量对浆料得率和卡伯值的影响最大,硫化度对浆料得率和卡伯值的影响最小。在所选的工艺水平范围内,其适宜蒸煮工艺为:用碱量17%(以Na2O计),硫化度20%,最高温度165℃,保温时间60min,液比1:6;蒸煮结果:得率49.87%,卡伯值26.77,残碱3.44g/L。而添加蒽醌(AQ)的枫香树材硫酸盐法蒸煮结果:得率50.60%,卡伯值24.41,残碱7.41g/L。因此,枫香树材添加AQ的硫酸盐法蒸煮,不仅可以保护碳水化合物,而且能改善脱木素的选择性。3)对枫香树材热水预水解处理结果表明,水解后水解液pH值为3.61,水解液中的固形物含量为30.23g/L。与未预水解处理的木片相比,预处理后木片戊聚糖含量下降了60%左右, Klason木素含量下降了7.1%,灰分下降到0.11%,综纤维素含量下降了5%。4)水预处理的木片再经过硫酸盐蒸煮结果表明,经预处理木片可以降低用碱量。在相同硫酸盐蒸煮条件下,预水解硫酸盐浆比未水解硫酸盐浆卡伯值降低了10个单位,α-纤维素含量提高了2个百分点,纸浆黏度降低了240ml/g左右,得率损失了2.7个百分点。5)通过丙酮和过硫酸氢钾试验结果表明,丙酮能催化过硫酸氢钾的漂白,其作用非常明显,中间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二甲基二环氧乙烷(DMD)。DMD具有活化浆中残余木素的功能,放在氧脱木素之前,可提高浆粕的木素脱除率,改善氧脱木素的选择性。6)对经水预处理硫酸盐氧脱浆(W-MO)和未经水预处理硫酸盐浆(U-MO)进行碱处理(E),碱浓从6%增加到12%,W-MO浆粘度下降了10ml/g,U-MO浆粘度却下降了72ml/g.要使浆料达到相同α-纤维素含量(95%),W-MO浆只需8%的碱浓,U-MO浆需要10%的碱浓。7)在对浆粕进行过氧化氢漂白时,W-MOE浆粕粘度几乎没变化,而U-MOE浆粕一直在下降,要漂到相同的白度(83%ISO)时,后者浆粕需要4%H2O2,而前者只需2%H2O2。8)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浆经过MOEP漂白,可以达到使用的品质要求,浆粕中α-纤维素含量达到98%、白度达到85%(ISO)以上、而只含有0.06%的灰分。
车荣睿[6](1988)在《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科学技术文摘(1987)》文中研究指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10),946本文用氰尿酰氯为后交联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使低交联聚苯乙烯发生后交联,形成大孔树脂。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孔结构的影响,所得树脂的比表面积可达500m3/g以上,孔容在0.3-0.5ml/g之间,骨架密度可达到1.3g
杨艺程[7](2013)在《炼化废水中硫化物及氨氮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炼化行业中的含硫废水,主要产生于原油的加氢精制过程。含硫废水中的硫化物不但毒性大、金属腐蚀性强,而且极易挥发,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污染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水污染领域处理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和惩治三废的违规排放。因此,国内的石油炼化企业不得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纷纷对含硫废水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外用于处理含硫废水的主要方法是汽提法,汽提法虽然处理效果比较好,但存在着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以及运行费用大等缺点;对于中小型的炼油企业而言,根本无力承担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元人民币的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在这个背景下,本课题提出来一个新的处理思路,在保证出水达标排放或者回用标准的前提下,降低处理成本,以解决目前中小型石油炼化厂在含硫废水处理中的难题。本课题实验中所用的含硫废水均是模拟岳阳石化生产中产生的含硫废水。通过对硫化氨的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以及实验研究,得到绿矾最佳除硫反应条件参数为:绿矾投加量为16g/L、反应pH值为10、反应温度为35℃;以PAC+PAM为复配组合除油絮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参数为: PAC投加量300mg/L、PAM投加量为6mg/L,反应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40℃。在最佳条件下对含硫废水进行除硫除油试验,除硫率可高达99.69%,除油率可达91.97%,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此外,本课题结合了项目的合作企业萍乡庞泰实业有限公司在碳化硅陶瓷膜研发生产领域的优势,将碳化硅膜运用到含硫废水的后续深度过滤处理中,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出水效果。通过碳化硅过滤装置过滤试验,得到最优的操作条件为:过滤压力P1=0.3MP,反冲洗压力P2=0.4MP,反冲洗周期T设定为10h,反洗时间为25min,悬浮物去除率达到74.9%。本课题针对含硫废水提出的这个新的处理思路,经过试验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从工业化角度来讲也完全可行,为目前国内外各个石油炼化企业在含硫废水的处理问题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资雪琴[8](2005)在《熔融纺丝中心吹风装置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化学纤维的性能和品质要求提高以及对化学纤维需求量增大,纺丝设备向高速、多孔、短程、高效方向发展,故对冷却吹风装置提出新的工艺要求。中心吹风装置因其优异的冷却性能、宽幅的品种范围和工艺调节能力、合理的纺丝位置、小位距和紧凑的纺丝生产线,成为大容量短纤维设备的首选装置。 本文主要研究冷却中心吹风装置的上风室,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整流材料的选择:②气室形状的设计。整流材料直接影响上风室吹风气流的流态以及装置的阻力,气室形状决定冷却区气流的轴向速度分布及装置的阻力。 首先,通过对4种类型6种材料试验比较,最后确定以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制作整流筒。烧结金属筒实测结果显示,吹风径向不匀率小于10%,且气流稳定。此外,由理论分析知道,烧结金属多孔材料能使流过的流体随着雷诺数的变化,从层流状态逐渐地过渡到湍流状态。因此,以多孔介质理论来确定Reynolds数,并通过其反映冷却气流的层流状态,来计算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及烧结球的直径。 然后,针对上风室轴向整流,本文提出了3种方案,分别进行实测分析,最终选择多孔板圆锥筒,调节吹风的轴向速度分布。实测分析表明,多孔板圆锥筒轴向不匀率可通过改变锥筒锥角来调节。针对三种工艺要求的速度分布,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连续性方程建立上风室数学模型,应用Matlab工具计算得出圆锥筒直径,最终得到三种冷却吹风形式的上风室的结构。 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实验室实测结果显示,上风室径向不匀率最大为△u=2.09%、恒速分布轴向不匀率为△u=3.13%、△P=1581Pa。可见,上风室模型不匀率小于10%,上风室阻力低于1600Pa,装置是可靠的。生产现场实测结果,△u=9.34%、轴向不匀率为△u9.97%、△P=1381Pa,进一步表明,气室结构的合理性。 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冷却装置的改造,熔融纺丝工业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对化纤品质和性能的提高,新工艺制定和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孙渊君[9](2014)在《利用膜技术分离铜电解脱铜终液中酸和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研制出了具有高透过性的特种离子交换系列膜,确定了脱铜终液最佳酸盐分离方案,优化了各项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行性方案,对开展特种离子交换膜WB-M-03型酸盐分离脱铜终液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研究成果表明:脱铜终液处理后的硫酸镍溶液中:硫酸含量≤85g/L,Ni含量≥16g/L,酸盐分离效果显着,符合酸盐分离技术的要求;在处理量为15m3/d条件下,硫酸回收率≥70%,回收硫酸中Ni含量:3-6g/L,Ni截留率≥80,符合处理的技术要求,而且反洗再生均用自来水,再生清洗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酸盐分离效果连续稳定,稳定运行作业效率≥90%,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岗位操作的过程化、集成化,降低脱铜终液结晶蒸发岗位的劳动强度;由于在酸盐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不添加其他助剂,清洗再生均只用自来水,没有引进任何新的杂质,所以不会对生产体系造成污染;提供特种离子交换膜在复杂高酸、高盐溶液体系中的分离酸盐效果技术参考,同时开发使用方便高效的WB-M-03型酸盐分离设备在湿法冶金分离、提纯过程中积累经验。
任艳双[10](2006)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与离子交换工艺组合处理啤酒废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世界范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威胁着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啤酒工业迅速发展,啤酒废水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与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对啤酒工业排放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实验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对影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影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温度、水流上升流速、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浓度、进水有机物负荷及pH等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0℃~32℃,水力停留时间为0.111d,有机负荷为6.138kg/m3·d的条件下,COD最高去除率达到93.78 %,有机氮最高转化率可达95.7%。第二阶段采用静态实验方法对离子交换法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进行研究,实验主要对影响离子交换运行效果的铵离子筛粒径的大小、投加量、pH等因素进行研究。当铵离子筛投加量为1.2g,水样水质pH为7.12,氨氮浓度为34.2mg/L时,氨氮去除率达90.42%。最后又对离子交换剂的再生实验进行研究。再生液选Na2CO3溶液,当再生液浓度为1.0mol/L,再生时间为3.5h时,经一次再生的铵离子筛其氨氮的去除率最高为78.34%。
二、粘胶纤维厂净水工段微孔过滤器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胶纤维厂净水工段微孔过滤器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高硅高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粘胶纤维及其阻燃简介 |
1.2.1 粘胶纤维 |
1.2.2 粘胶纤维反应机理 |
1.2.3 粘胶纤维阻燃化的意义 |
1.2.4 粘胶纤维的阻燃改性方法 |
1.2.5 阻燃剂种类 |
1.3 国内外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硅高阻燃粘胶纤维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设备 |
2.3 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 |
2.4 结果及讨论 |
2.4.1 极限氧指数分析(LOI) |
2.4.2 碱纤比对纤维指标的影响分析 |
2.4.3 纺丝浴和牵伸分配对阻燃性能分析 |
2.4.4 纤维表面形貌分析及其他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设计与计算 |
3.1 引言 |
3.2 设计产品产量和规格 |
3.3 生产线设备能力与生产计划 |
3.4 工程实施技术方案 |
3.4.1 国内粘胶生产工艺与装备概况 |
3.4.2 碱纤维素制备工艺选择 |
3.4.3 老成工艺选择 |
3.4.4 黄化工艺选择 |
3.4.5 熟成工艺选择 |
3.4.6 酸站工艺选择 |
3.4.7 工艺流程简介 |
3.5 工程实施主要设备方案 |
3.6 工程实施生产控制方案 |
3.7 原材料供应 |
3.7.1 主要原辅材料规格 |
3.7.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 |
3.7.3 主要原辅材料来源 |
3.7.4 主要原辅材料贮存 |
3.8 总图布置 |
3.8.1 设计依据 |
3.8.2 厂址概况 |
3.8.3 气象和水文条件 |
3.8.4 总平面布置 |
3.8.5 竖向布置 |
3.8.6 厂区道路和绿化 |
3.9 土建工程 |
3.9.1 建筑设计设计依据 |
3.9.2 主要结构设计及依据 |
3.10 基础方案 |
3.10.1 工程地质条件 |
3.10.2 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
3.10.3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 |
3.11 供电系统 |
3.12 暖通工程 |
3.12.1 编制依据及参数 |
3.12.2 空气调节 |
3.12.3 通风工程 |
3.12.4 供热系统 |
3.13 动力站 |
3.13.1 压缩空气系统 |
3.13.2 冷冻水系统 |
3.14 节能措施 |
3.1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3.14.2 能源供应状况 |
3.14.3 能源消耗状况 |
3.14.4 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
3.14.5 节能措施 |
3.15 环境影响评价 |
3.15.1 设计依据 |
3.15.2 废气及其处理 |
3.15.3 废水 |
3.15.4 废渣 |
3.15.5 噪声控制 |
3.1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经济分析 |
4.1 引言 |
4.2 市场需求 |
4.3 高硅高阻燃粘胶纤维的特性及用途 |
4.4 经济效益测算 |
4.5 社会效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可行性分析 |
(一) 项目产品及用途 |
(二) 市场容量现状分析与预测 |
(三) 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二章 总图运输与综合管线 |
第二节 |
2.2.1 总平面布置 |
2.2.2 竖向布置 |
2.2.3 道路设计 |
2.2.4 绿化设计 |
2.2.5 围墙挡土墙设计 |
2.2.6 门卫编制 |
第三节 厂区运输 |
第四节 综合管线 |
第三章 工艺 |
第一节 原液车间 |
第二节 纺练车间 |
第三节 酸站 |
第四节 压液处理车间 |
第四章 设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非定型设备 |
第三节 其它机械设备 |
第五章 自动控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控制方式及主要调节系统 |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 |
第四节 控制室 |
第五节 动力供应 |
第六节 安全技术措施 |
第七节 定员 |
第六章 土建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结构设计 |
第四节 建、构筑物一览表 |
第七章 给水排水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给水 |
第三节 排水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定员 |
第八章 暖通、空调 |
第一节 设计基础资料 |
第二节 空调 |
第三节 通风 |
第四节 采暖 |
第五节 能耗及定员 |
第九章 供电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用电负荷 |
第三节 10kV高压配电间 |
第四节 车间变配电室 |
第五节 设备的选型 |
第六节 车间配电 |
第七节 室外供电线路及户外照明 |
第八节 防雷与接地 |
第九节 节电措施 |
第十节 定员 |
第十章 电信 |
第十一章 热电站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全厂热、电负荷 |
第三节 供热系统 |
第四节 主要设备 |
第五节 消耗指标 |
第六节 定员 |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废气治理 |
第三节 污水处理 |
第四节 噪声控制 |
第五节 有害、有毒物质贮运防污染措施 |
第六节 环保机构及监测 |
第十三章 安全与工业卫生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概述 |
第三节 设计原则与措施 |
第十四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节能 |
第三节 综合利用 |
第十五章 厂区管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管线设计 |
第三节 管道防腐及保温 |
第十六章 冷冻、空压 |
第一节 冷冻站 |
第二节 空压站 |
第三节 能耗及定员 |
第十七章 机修 |
第一节 机修车间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年维修工作量及机床台数的确定 |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
第四节 车间组成及面积 |
第五节 工作制度及定员 |
第十八章 其它 |
第一节 分析化验 |
第二节 计量 |
第三节 仓储 |
附表 |
(4)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活性碳纤维起源 |
1.2 活性碳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活性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活性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 活性碳纤维的分类 |
1.4 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吸附理论 |
1.4.1 活性碳纤维的结构 |
1.4.2 孔径的大小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关系 |
1.4.3 吸附理论 |
1.4.4 孔结构的表征方法 |
1.5 活性碳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
1.5.1 活性碳纤维的性能特点 |
1.5.2 活性碳纤维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
2.1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
2.1.1 预氧化 |
2.1.2 碳化、活化 |
2.2 活性碳纤维碘吸附值测定方法 |
2.2.1 原理 |
2.2.2 试剂和溶液配制 |
2.2.3 主要仪器 |
2.2.4 测定步骤 |
2.2.5 结果计算 |
2.3 活性碳纤维对四氯化碳蒸汽吸附率测定方法 |
2.3.1 原理 |
2.3.2 试样条件 |
2.3.3 试剂与仪器 |
2.3.4 测定步骤 |
2.3.5 结果计算 |
2.4 活性碳纤维对苯的吸附测定方法 |
2.4.1 原理 |
2.4.2 仪器 |
2.4.3 测定步骤 |
2.4.4 结果计算 |
2.5 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的测定—BET容量法 |
2.5.1 原理 |
2.5.2 仪器与试剂 |
2.5.3 测定步骤 |
2.5.4 结果计算 |
2.6 H-K法 |
2.7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活性碳纤维用毡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方案 |
3.1.2 实验原料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ACF用毡的制备 |
3.1.5 梳理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梳理结果与讨论 |
3.2.2 制毡结果与讨论 |
3.2.3 扫描电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方案 |
4.1.2 主要原料 |
4.1.3 仪器设备 |
4.1.4 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多因素正交试验 |
4.2.2 单因素试验 |
4.2.3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2.4 H-K法测定孔径分布 |
4.2.5 活性碳纤维对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
4.2.6 活性碳纤维对苯的吸附 |
4.2.7 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的测定—BET容量法 |
4.2.8 孔容和平均孔径的计算 |
4.2.9 扫描电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孔活性碳纤维用纳米粉体的制备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方案 |
5.1.2 主要原料 |
5.1.3 实验工艺流程 |
5.1.4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原料配比对粉体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5.2.2 XRD分析 |
5.2.3 红外光谱分析 |
5.2.4 热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方案 |
6.1.2 主要原料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1.4 中孔ACF制备工艺流程 |
6.1.5 孔径及比表面积的表征 |
6.1.6 中孔活性碳纤维吸附能力的表征 |
6.1.7 扫描电镜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添加固体颗粒量的影响 |
6.2.2 活化温度对中孔形成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3 活化时间对中孔形成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4 活化剂浓度对中孔形成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5 扫描电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抗菌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7.1 纳米氧化锌抗菌剂的制备实验 |
7.1.1 实验方案 |
7.1.2 实验原料 |
7.1.3 仪器设备 |
7.1.4 材料制备 |
7.1.5 测试方法 |
7.2 纳米氧化锌抗菌剂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7.2.1 XRD结果与讨论 |
7.2.2 SEM结果与讨论 |
7.3 抗菌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实验 |
7.3.1 实验方案 |
7.3.2 实验原料 |
7.3.3 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
7.3.4 孔径及比表面积的表征 |
7.3.5 抗菌性能测试 |
7.4 制备抗菌活性碳纤维的结果与讨论 |
7.4.1 抗菌剂种类及含量对ACF抗菌能力的影响 |
7.4.2 活化温度对活性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 |
7.4.3 活化剂浓度对活性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 |
7.4.4 活化时间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7.4.5 扫描电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防护用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8.1 防护用活性碳纤维制备实验 |
8.1.1 实验方案 |
8.1.2 实验设备 |
8.1.3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8.1.4 样品的性能表征 |
8.2 活性碳纤维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8.2.1 ACF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8.2.2 ACF的孔径分布分析 |
8.2.3 ACF的孔结构分析 |
8.2.4 ACF的形貌分析 |
8.3 活性碳纤维防毒性能实验 |
8.3.1 防毒衣用材料的制备 |
8.3.2 防毒测试方法 |
8.3.3 活性碳纤维防毒的结果与分析 |
8.3.4 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5 活性碳纤维平均孔直径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6 活性碳纤维中孔直径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7 活性碳纤维中孔容积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8 活性碳纤维微孔容积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9 活化温度对活性碳纤维防毒性能影响 |
8.3.10 活化时间对活性碳纤维防毒性能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5)枫香树材制备粘胶纤维浆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粘胶纤维的发展历程 |
1.2 粘胶纤维的特性 |
1.3 我国粘胶纤维工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1.3.1 我国粘胶企业存在的问题 |
1.3.2 我国粘胶企业应对国际新环境的对策 |
1.4 粘胶纤维原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枫香树种的生物特性 |
2.2 枫香树材的制浆造纸性能 |
2.3 溶解浆 |
2.4 预水解 |
2.5 硫酸盐法制浆方法的研究进展 |
2.5.1 快速置换加热蒸煮技术 |
2.5.2 改良连续蒸煮(MCC)与深度脱木素连续蒸煮(EMCC) |
2.5.3 添加助剂和预处理木片蒸煮 |
2.6 纸浆漂白 |
2.6.1 无元素氯漂白(ECF) |
2.6.2 全无元素氯漂白(TCF) |
第三章 枫香树材纤维形态及其化学成分组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及设备与试剂 |
3.2.1 试样准备及其测定方法 |
3.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枫香木硫酸盐法制浆工艺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及设备与试剂 |
4.2.1 试样准备及其测定方法 |
4.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四因素三水平对纸浆得率的影响 |
4.3.2 四因素三水平对纸浆卡伯值的影响 |
4.3.3 四因素三水平对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4.3.4 四因素三水平对黑液残碱的影响 |
4.3.5 预水解对枫香木片化学成分和水解液的影响 |
4.3.6 预水解对枫香树材硫酸盐制浆的影响 |
4.3.7 红外光谱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枫香硫酸盐浆漂白工艺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及设备与试剂 |
5.2.1 试样准备及其测定方法 |
5.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MD 预处理对硫酸盐浆漂白的影响 |
5.3.2 碱浓对 MO 浆粕漂白的影响 |
5.3.3 过氧化氢用量对 MOE 浆粕漂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7)炼化废水中硫化物及氨氮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炼油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1 世界各国炼油技术发展概况 |
1.1.2 我国炼油技术发展简介 |
1.2 炼油工业生产工艺 |
1.2.1 石油的性状与成分组成: |
1.2.2 工艺流程图说明 |
1.2.2.1 常减压蒸馏工艺 |
1.2.2.2 催化裂化工艺 |
1.2.2.3 加氢裂化工艺 |
1.2.2.4 焦化工艺 |
1.2.2.5 催化重整工艺 |
1.2.2.6 加氢精制工艺 |
1.3 炼化废水中硫化物的来源 |
1.4 炼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
1.5 含硫废水的综合治理现状 |
1.6 我国目前含硫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1.6.1 蒸汽汽提法 |
1.6.2 氧化法 |
1.6.2.1 空气催化氧化法 |
1.6.2.2 湿式氧化法(WAO) |
1.6.2.3 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 |
1.6.2.4 光催化氧化法 |
1.6.3 酸化吸收法 |
1.6.4 混凝沉淀法 |
1.6.5 生物法处理含硫废水 |
1.7 陶瓷膜在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
1.8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1.8.1 课题研究背景 |
1.8.2 课题研究内容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检测方法 |
2.1 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剂 |
2.2 硫化物的检测方法—碘量法(A)[58] |
2.2.1 方法原理 |
2.2.2 实验药剂及配制方法 |
2.2.3 含硫废水中硫的滴定 |
2.3 含油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
2.3.1 方法原理 |
2.3.2 实验试剂 |
2.3.3 含油量测定 |
2.4 含硫废水中氨氮的检测方法纳氏试剂光度法(A)[58] |
2.4.1 方法原理 |
2.4.2 方法使用范围 |
2.4.3 药剂的配制 |
2.4.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5 水样的测定 |
2.4.6 氨氮的计算 |
2.5 铁离子的检测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B)[58] |
2.5.1 方法原理 |
2.5.2 实验试剂 |
2.5.3 测定步骤 |
2.5.4 总铁计算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硫废水中硫的理论分析及脱硫试验 |
3.1 硫化氨各离子组分形态分布 |
3.1.1 NH~(4+)的形态分布 |
3.1.2 S~(2-)的形态分布 |
3.1.3 H~S-的形态分布 |
3.1.4 H_2S 的形态分布 |
3.1.5 含硫废水中 S2-、HS-、H_2S 形态分布模拟 |
3.2 H_2S—H_2O 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3.3 硫化物的脱除实验 |
3.3.1 除硫药剂选用 |
3.3.2 金属盐除硫的理论分析及除硫药剂的筛选 |
3.3.3 PH 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4 原水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5 绿矾投加量对除硫率的影响 |
3.3.6 绿矾投加方式对硫化物去除率的影响 |
3.3.7 硫化亚铁沉降实验 |
3.3.7.1 沉淀的基本原理 |
3.3.7.2 沉降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7.3 FeS 溶解度 S 与 pH 值的关系 |
3.3.8 主要因素正交实验 |
3.4 炼化废水中油的去除实验 |
3.4.1 絮凝除油的原理 |
3.4.2 除油絮凝剂的选择 |
3.4.3 pH 值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3.4.5 主要因素正交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化硅陶瓷膜深度处理实验 |
4.1 SiC 陶瓷膜扫描电镜图分析 |
4.2 碳化硅膜过滤工艺设计 |
4.3 膜过滤试验 |
4.4 反洗压力及反洗时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熔融纺丝中心吹风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化纤的发展 |
1.1.2 目前采用的冷却吹风装置 |
1.1.3 中心吹风装置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预期目标 |
2 熔融纺丝生产工艺 |
2.1 熔融纺丝工艺条件 |
2.1.1 熔融纺丝车间的通风要求 |
2.1.2 熔融纺丝车间温湿度要求 |
2.1.3 中心冷却吹风温湿度要求 |
2.1.4 洁净要求 |
2.2 熔融纺丝生产工艺 |
2.3 冷却吹风对熔体纺丝产品质量的影响 |
2.3.1 非稳态纺丝 |
2.3.2 丝传热对丝质量的影响 |
2.3.3 熔纺丝条在冷却气流中的扰动 |
2.4 本章小结 |
3 多孔整流材料的研究 |
3.1 概述 |
3.1.1 多孔整流材料的种类 |
3.1.2 多孔整流材料的特性 |
3.2 几种多孔介质的性能分析与对比 |
3.2.1 多孔板 |
3.2.2 金属筛网 |
3.2.3 烧结金属多孔介质 |
3.3 多孔整流材料渗流理论 |
3.3.1 渗流速度 |
3.3.2 Darcy定律 |
3.3.3 多孔介质渗流连续方程的推导 |
3.3.4 多孔介质渗流的运动微分方程 |
3.3.5 多孔介质不可压缩气体稳定渗流微分方程的推导 |
3.4 整流材料参数的确定 |
3.4.1 金属烧结筒参数 |
3.4.2 多孔板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试验平台的设计与试验仪器 |
4.1 试验台系统设计 |
4.2 主要试验仪器及其性能 |
4.2.1 数字微压计 |
4.2.2 流量测量仪表 |
4.2.3 毕托管的校正 |
4.2.4 热线式风速计 |
4.2.5 孔板流量计的标定 |
5 整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5.1 上风室的设计 |
5.1.1 熔体纺丝线的冷却长度L_K |
5.1.2 上风室形状的设计 |
5.2 试验风速测点的分布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u_pi恒速分布 |
5.3.2 u_pi上区有最大速区分布 |
5.3.3 u_pi下区有最大速区分布 |
5.4 试验结论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上风室实际应用 |
6.1 生产现场冷却装置 |
6.2 试验数据分析 |
6.2.1 试验平台阻力 |
6.2.1 u_pi恒速分布 |
6.2.2 u_pi上区有最大速度分布 |
6.2.3 u_pi下区有最大速度分布 |
6.3 试验结果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9)利用膜技术分离铜电解脱铜终液中酸和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的种类 |
1.2.2 膜分离技术特点 |
1.2.3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
1.2.4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2.5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废酸回收技术 |
1.3.1 树脂吸附法 |
1.3.2 离子交换法 |
1.3.3 阴离子交换膜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酸盐分离小试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实验工艺及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索性试验 |
2.3.2 脱酸液与回收酸不同流速比的影响 |
2.3.3 脱酸液与回收酸流速比1:1时不同进液流速的影响 |
2.3.4 试验存在的问题 |
2.4 结论 |
第三章 酸盐分离扩大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设备工艺流程及安装连接图 |
3.2.4 部分现场实验设备 |
3.2.5 酸盐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 |
3.3 试验方案及步骤 |
3.3.1 试验计划方案 |
3.3.2 实验步骤 |
3.4 数据记录 |
3.4.1 料液比1:1(实验编号1)数据记录表 |
3.4.2 料液比2:1(实验编号2)数据记录表 |
3.4.3 料液比1:2(实验编号3)数据记录表 |
3.5 数据分析 |
3.5.1 运行时间与酸、镍的回收率两者的变化关系曲线图 |
3.5.2 料液比=1:1条件下运行时间与酸、镍回收率关系 |
3.5.3 料液比=2:1条件下运行时间与酸、镍回收率关系 |
3.5.4 料液比=1:2条件下运行时间与酸、镍回收率关系 |
3.5.5 脱铜前液及后液中硫酸及镍离子浓度与运行时间的关系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与离子交换工艺组合处理啤酒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啤酒废水的来源、特点、危害 |
1.1.1 来源 |
1.1.2 特点 |
1.1.3 啤酒废水对水生物环境的危害 |
1.2 现代处理啤酒废水的技术综述 |
1.2.1 酸化-SBR 处理啤酒废水 |
1.2.2 UASB-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
1.2.3 新型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 |
1.2.4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 |
1.2.5 内循环UASB 反应器+氧化沟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
1.2.6 UASB+SBR 法处理啤酒废水 |
1.3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膜分离得基本概念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2 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征 |
1.3.3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概况 |
1.4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发展 |
1.5 氨氮的产生、危害 |
1.6 氨氮的处理技术综述 |
1.6.1 物化化学法 |
1.6.1.1 吹脱法除氨 |
1.6.1.2 折点加氯法 |
1.6.1.3 化学沉淀法 |
1.6.1.4 离子交换法 |
1.6.2 生物法 |
1.6.3 氨氮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试验目的及试验原理 |
2.1 试验研究方案选择 |
2.1.1 厌氧生物降解的技术特点 |
2.1.2 离子交换技术特点 |
2.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2.2.1 工艺可行性 |
2.2.2 各因素影响及变化规律 |
2.2.3 最佳运行工况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 水质及接种污泥的选择 |
3.2 工艺流程及设备 |
3.2.1 工艺流程 |
3.2.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设备 |
3.3 水质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3.4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二次启动 |
3.4.1 启动试验步骤及条件 |
3.4.2 试验结果 |
3.4.3 讨论 |
3.4.3.1 COD 去除率分析 |
3.4.3.2 总氮去除效果分析 |
3.4.3.3 有机氮、氨氮分析 |
3.4.3.4 悬浮物去除分析 |
3.5 反应器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水利停留时间 |
3.5.2 冲击负荷 |
3.5.3 温度 |
3.5.3.1 温度与产气活性 |
3.5.3.2 温度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3.5.3.3 温度对沼气溶解度的影响 |
3.5.3.4 温度对系统pH 的影响 |
3.5.4 挥发性脂肪酸 |
3.6 反应器的正式运行 |
3.7 膜污染分析及防治办法 |
3.7.1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出水通量变化 |
3.7.2 膜污染机理 |
3.7.3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3.7.3.1 膜的固有性质 |
3.7.3.2 混合液性质 |
3.7.3.3 膜组件的运行条件与方式 |
3.7.4 膜污染的防治 |
3.7.4.1 膜污染的预防措施 |
3.7.4.2 膜污染后的清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五章 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氨氮脱除的试验研究 |
5.1 铵离子筛介绍 |
5.2 间歇实验去除水中氨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铵离子筛粒径对除氨效果的影响 |
5.2.2 水中pH 对除氨的影响 |
5.2.3 铵离子筛加入量对除氨的影响 |
5.2.4 铵离子筛对氨氮去除效果的研究 |
5.2.5 小结 |
5.3 铵离子筛再生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论文: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粘胶纤维厂净水工段微孔过滤器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硅高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斌. 天津工业大学, 2017(10)
- [2]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D]. 郭刚.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9)
- [3]粘胶纤维厂净水工段微孔过滤器的改造[J]. 张霞恩,肖翔. 人造纤维, 1999(06)
- [4]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全明. 吉林大学, 2010(10)
- [5]枫香树材制备粘胶纤维浆粕技术研究[D]. 熊林根.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6]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科学技术文摘(1987)[J]. 车荣睿. 离子交换与吸附, 1988(05)
- [7]炼化废水中硫化物及氨氮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D]. 杨艺程.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8]熔融纺丝中心吹风装置的研究[D]. 资雪琴. 东华大学, 2005(04)
- [9]利用膜技术分离铜电解脱铜终液中酸和镍的试验研究[D]. 孙渊君. 兰州大学, 2014(04)
- [10]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与离子交换工艺组合处理啤酒废水试验研究[D]. 任艳双. 天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