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易》的五行说与领导者的修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灿[1](2021)在《宋代方士:方术、政治与文学》文中指出
张诏宣[2](2021)在《《诗经》物候叙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倾向于写实的先秦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意象大都具有现实意义。由此,《诗经》中那些与物候有关的意象便有了更深层的含义,成为先秦社会制度、习俗等人文社科的另一种佐证。《诗经》囊括各地民歌,反映了广阔时空范围内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谱写了绚丽多姿的先秦民俗乐章。在对《诗经》物候意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本文尊重了物候的时序性,用不同物候意象所代表的时间跨度作为分类依据,杂以其它天气物候意象和部分特殊物候意象,共将其划分为五类:十二时辰物候意象、十二月份物候意象、特殊时间物候意象、四季物候意象、天气物候意象。十二时辰物候意象表达短时间内人的思想感受,更多倾注了先秦人民对于生命、时间的认知。这些诗或表达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生死观,或描述游子思妇在难熬时光中的焦灼心态。十二月份物候意象体现先秦时期人们参考自然界各月份的物候,对不同月份赋予不同的人文色彩,婚嫁兵戎各有其时,独居中国特色。特殊时间物候意象则记录了先秦许多历史事件,或日食引爆了人们对于苛政的不满,或利用特殊时间的星象准确判断方位,其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并将之与社会活动结合。四季物候意象展现了先秦时期四季的不同人文风貌,表达了华夏民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意识,并由此生发的人文习俗。天气类物候意象集中体现了先秦人们对于雨的执念,此类物候意象都与将水情况有关。深究此类物候意象在诗中的引申义,除了《蝃蝀》中的“虹”采用了双重内涵,其隐晦的内涵“违礼、淫乱”与雨无关外,其余物候意象都是对天气的白描。《诗经》物候叙写对其同时代作品及其后世文学都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先秦,除先秦儒家典籍常引《诗经》来解说、证明其观点,其余诸子散文少有引用《诗经》来证明其观点。而且,除儒家外的其余诸家,就算是在其着述中有所引诗,所引的诗句在传世本《诗经》中也无迹可寻,这也可视为孔子整理《诗经》的佐证之一。从对后世的影响看,《诗经》物候叙写包含着人们无意识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为后世山水诗的兴起埋下伏笔。后世文人延续这种用山水比兴的手法,随着文学意识的觉醒,山水田园在魏晋成为有意识的主要描摹对象,成为文人放松自我的新天地。
张文浩[3](2020)在《魏晋玄学演变辙迹与士人精神呈现样态》文中研究表明魏晋玄学在演变中融合道家、儒家、佛教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循着玄学演变辙迹,魏晋士人精神的呈现样态也大致经历了六个互动相成的阶段:清谈玄学化与士人阶层的政治分化及学术冲突,政治身份归属与玄学精神的殊途同归,名士风度从竹林到元康的解放和解构,永嘉玄学的学理建设与士人生存方式的合法性解释,玄道儒融通与士人精神的家族化呈现,佛玄合流与魏晋士人精神的余波荡漾。从玄学演变的阐释史多维视野,反省魏晋士人精神底蕴的固存缺陷及其成因,开掘魏晋士人精神不同时段里的呈现样态,剖析其差异性、矛盾性、断裂性甚至悖论性,指向了价值评判的立体化、整体化和动态化。如此,或许能够纠偏弹正当代人过度美誉魏晋名士风流的倾向,也或许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魏晋士人精神的深情色彩和审美属性。
李润筱[4](2020)在《荀子的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分析荀子的治理思想,其主要包括组织治理和人事治理两部分内容。在组织治理思想上,解析荀子的“群”概念的义理内涵,“群”有社会组织的涵义,荀子通过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存在特征来揭示以等级名分为基础的组织结构所存在的合理性,并通过礼义之统的制度设计和以“仁义”为核心的制度伦理价值观来共同引导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并结合礼法兼治的治理手段,来进一步约束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在人事治理思想上,要实现物尽其用和人尽其才的治理目标,需要在组织推行“王者之法”和“尚贤使能”的治理方略,而治理方略得以实行的可能关键在于“君子”和“明君”之治,君子是荀子理想的管理人格,德才兼备的君子在治理组织时,能够秉承礼义之统的治理原则,行“王者之事”,最终达到正理平治的理想治理状态。最后荀子的治理思想受时代的影响,有其思想局限和逻辑矛盾之处,但观照其治理的精神内涵,可发现从荀子的治理思想中仍有实现现代之转化的可能。
李嘉梁[5](2020)在《基于化境论的翻译策略 ——The Reception in the West of the I Ching,or Book of Change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语料选自英国着名汉学家、翻译家约翰·闵福德在2016年于上海的一次关于《易经》翻译的报告全文,题为《易经在西方》。全文共分三部分:一是约翰讲自己当年学习汉文化的经历;二是他对翻译《易经》的经还是传的思考;最后是他概述西方历史上对《易经》的研究与反响。考虑到原文的语言特征,本报告选取中国当代翻译理论中的“化境论”来指导翻译,此论由中国着名学者钱钟书所提。简言之,化境要求有二:一是可读性,即译文能脱离译腔文质通达;二是忠实性,即译文不失原文意境风味。中国众多学者称此乃翻译的最高境界。本报告意基于这两点要求之上,总结出具体可用于指导翻译实践的策略。对于可读性,此策略强调译者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要脱开原文束缚。而束缚主要来自原文的标点、句序和句型,所以达到此点的做法便是看轻这三个方面带来的翻译限制,自行组织语言翻译,并注重语言的简洁。由此让译文尽可能摆脱翻译腔,语义清晰明确。如此便符合化境论的可读性要求。对于忠诚性,该策略着眼于原文的“强调”与“意象”在译文中的等值体现。这两方面常为原文语言色彩和内涵的体现,也是文字隐含意义的主要体现。具体来说,译文所强调之事应与原文一致,且不弱化原文的强调程度。其次,原文创造的意向也应该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做到这两方面,译文便能达到更高程度的“信”,也就是尽可能不失原文含蕴。总而言之,本报告通过对化境论的应用,希望为英汉翻译提供一些启发。
孙国良[6](2020)在《“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美术史上仙道题材的人物画研究较多,而对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关注较少,研究成果也较为单薄。通过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历代山水画作品的梳理,发现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美术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因此,文章依据此类山水画的母题、题材及主题等的特征,将之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并从“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角度对之展开研究。本文依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内涵;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根源;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搜集与整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及母题意象;作为游仙山水画主题的游仙思想及其与山水画艺术的关系;游仙山水画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的关系;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探究游仙山水画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原因等方面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试图对历代游仙山水画艺术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与母题、意象、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范畴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反观山水画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一种视角。绪论部分从宏观角度讨论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本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及可行性等问题。第一章首先从中国山水画艺术门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游仙题材山水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此类题材的山水画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对其概念内涵作了基本的规范,并探讨了游仙山水画发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继而对历代传世的游仙山水画作品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其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讨论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与母题意象。母题构成了游仙山水画作品的基本单位,是作品最小的图像结构。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母题图像并非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客观与主观交融的结果,因此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通常又以“母题意象”来指代作品中的母题图像及其内涵。多个母题意象组成母题意象群,作品的主题便在母题图像的不同组合中而展现出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游仙山水画艺术,探讨母题、母题意象及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是文章重点之一。本节分析了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的构成,探讨了“松”“灵芝”“海”“云”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过程,并以此为例探讨游仙山水画作品母题图像的特征。通过此章的论述,从而达到对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的目的。第二章对游仙山水画的主题——游仙思想的内涵及对中国山水画家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创造行为的影响;从艺术作品本体的角度分析了游仙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等问题。继而通过对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整理和归类,将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分为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对长生富贵与及时行乐的向往、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三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作品母题图像特征、母题意象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发生与演变的脉络。第三章主要针对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艺术风格、意境主题、形式语言等问题展开讨论。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认为,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也是其重要的研究范围。关于题材,文章从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及与隐逸山水画题材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文章认为游仙思想这一主题决定着游仙山水画作品在整体上偏向于浪漫主义风格,但主题的多样性又让具体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丰富性。主题学方法论认为,意境是主题的呈现,而不同意境有不同的意境主题。文章认为游仙山水画可以划分神秘奇幻意境主题、幽深玄远意境主题及无意境主题三大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意境主题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等问题。从主题学的角度看,游仙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如笔墨、色彩、空间、构图、图式处理等方面,都和游仙主题密切相关。作品的形式语言往往随着游仙主题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作品游仙主题的表现也受到形式语言的制约,形式语言的更新又成为推动主题变迁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则聚焦于典型性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探讨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很多主题和题材被历代画家反复表现,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自唐代开始“仙山楼阁”成为历代山水画家钟情的题材之一,历代都有《仙山楼阁图》存世或为文献资料所记述。因此研究游仙山水画中这一典型样式,以此为视角探讨母题演化与主题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审视山水画史发展变迁路径的一个视角,便是文章第四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本章第一节对历代传世的《仙山楼阁图》作品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其发生、发展、兴盛到衰落的基本脉络。接着对《仙山楼阁图》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及其母题意象的生成渊源和内涵展开了分析。继而,从仙山与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仙山楼阁图》主题发生的过程。再次,对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的演化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仙山楼阁图》母题的演化和主题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母题的演化既是主题发生变迁的结果,又反过来推动着作品主题的变迁,主题与母题这种相互关系构成了山水画史发生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为建构美术史知识谱系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闵洁[7](2019)在《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品牌的构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与经典传统符号的分析,结合品牌理论、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社会、经济、时代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品牌背景、概念、特征进行梳理与归纳。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品牌构建”的主要路径,并结合传统文化品牌案例来研究品牌构建的类型特征与营销应用,期望对丰富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方向有所助益。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量西方品牌充斥于市场,但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中国本土品牌明显不足。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与变革,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多元文化思潮交融与互动的局面加剧,这迫切需要深入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内涵,以此来激活中国品牌的内在基因。目前,面对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品牌的路径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传统文化的脉络与分类、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品牌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尝试以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为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对于我国当下品牌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继而从宏观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我国商业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其次,以传统文化品牌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品牌构建”,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趋势,形成产品与服务组合特色,并且伴随着城市商业文明互利共生加以思考。最后,立于品牌完整价值体系的立场,以系统的、深层次的视角来解析传统文化资源与品牌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传统文化创新不仅在品牌的视觉设计上,而且需要贯彻到品牌的整体塑造与管理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运用品牌构建路径把传统文化精神与文化符号进行重新演绎,并通过跨媒体的网络营销传播,以达到传统文化资源激活中国品牌的塑造,这对于促进我国本土品牌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绪论对如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提出了相关问题,通过阐述研究背景、依据、意义和范畴,对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品牌的观点做了初步分析。第二章分别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资源分类,以及对中国品牌塑造的影响,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品牌构建的意义。第三章概述了中国经典文化符号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集中表现,从其特征的角度分类并举例加以解析,对文化符号在品牌应用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其在中国品牌形象建设上的现代性考量。第四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品牌的构建。从其构成条件、路径步骤,到促进“品牌构建”的两大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品牌策划者与设计者要准确表达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成不变的复制,也不能曲解与盲目改动,而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成分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性开发。特别在品牌构建的三大步骤中,将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灌注的方式融入品牌,使其与现代的、世界性语言进行转换与再创新,尝试探寻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品牌发展的新路径。第五章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四大类型特征:文化思想特征、时代更新特征、传统文化识别特征、传奇功效特征,进一步规范品牌的优化与重塑的方法。第六章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叠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文化再造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解读,探究动态跨媒体营销策略对传统文化品牌发展带来的启示,以及品牌的管理与维护,从而达到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品牌发展。
刘新敖[8](2019)在《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文中指出人是时空中的存在物。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探寻、追索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方式,并以此来处理社会生活,投射到社会秩序之中,这成为古代社会思想的重要背景。这种人类文明之思,最终积淀为文化传统,融入艺术活动之中,中国古代诗学正是产生和发展于这种思想背景之中。中国古代的诗道、诗艺、诗评,无不与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首先,人们逐渐在时空的感性体验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并把日常经验中对时空的理解上升到了抽象层面,直接影响着中国哲学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延续。其次,诗学的时空本体,使古代诗学理论话语的表达,在想象与构思、文本结构组织和语言或范畴等方面,也表现为时空的形态。再次,古代诗论以时空意识作为方法的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时空意蕴的范畴。在这些体现作为中国文化本根意义的时空观而存在的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作为物理空间秩序在社会心理领域实现象征和转换的“兴”,作为社会心理秩序由艺术结构来呈现的“意境”,以及体现对自然、社会和审美时间理解的“神韵”,在时空思维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学范畴,基本都围绕物理时空的体察、社会历史伦理时空的建构和审美时空的体验而展开。因此,本文拟选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诗学的发展,来管窥时空观念影响下,诗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无疑,清代诗学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一方面,从诗家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诗家所面临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样本,更具参照,可以清晰的观照诗家作为主体与社会和主流价值的距离,并进而呈现诗歌的位置感;另一方面清代诗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诗学传统的总结期,也是现代诗学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发掘诗学传承的逻辑脉络,无疑更具价值;此外,清代诗论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和理论资源,足够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本文力图从时间蕴藉和空间形象感的角度出发,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初年的王士祯、清代中期的袁枚以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所标举的诗学范畴中,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从诗学产生的外部思想文化环境与诗之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从诗学内部分析时空意识对其理论构建的作用。王夫之是清初诗学的代表。船山标举“现量”,通过整体化、生命化的创作,表现时间蕴藉和空间感觉。初清而入鼎盛的王士祯,标举“神韵”,时间与人生情思合一,谓之“神”;在空间感中展现诗境、宇宙本体同一,谓之“韵”,在时间与空间的各种组合方式中,在“人—诗—宇宙”的融合过程中,“神韵”天成。袁枚的“性灵”说,成长于乾隆以来思想解放的复兴之中之中。“性灵”是主体较社会之“远”,是与自然妙同,在大自然中感受时间之妙,在形象空间中感受审美之境。盛世之后,帝国日薄西山,彼时的王国维标举“境界”,其“隔”与“不隔”、“无我之境”、“赤子之心”等,交织着主体的生命空间、历史时间意识、艺术的审美空间等等诸多命题,将传统诗学得以传承和创造。概而言之,清代诗学的时空观念呈现了清代诗学演进的特点:从思想基础来说,清代诗学上承儒家的社会理念,在社会秩序中重新规范了诗学与社会政治的位置,更为谨慎地追求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复归,是在传承美学精神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环境以及艺术个体追求的协同统一发展,是对传统人生伦理与秩序规范的新的阐发;从主体条件来说,清代诗家主体意识觉醒,使清代“诗”家更为敏感地注重诗歌及诗话写作与学术文化的距离,追求心理感悟的时空形式,尤其在清中叶以后,主体的觉醒胜过以往,诗艺及其审美意味的追求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思辨意味;从诗学的理论形态来看,诗话写作仍以时空意识为逻辑基础,呈现出时空化的审美形态,诗论也就逐渐呈现出现代哲理与诗学审美形态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出新旧交替、转换的时代特征。
张磊[9](2019)在《先秦道家神明观念研究》文中认为“神明”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就学科门类而言,它贯穿宗教学、民俗学、哲学等领域;就形成背景而言,它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等畛域;就发展过程而言,它又经历了宗教化、学理化、工具化的演进阶段;就影响和作用而言,它已融入到了人的社会、道德、精神实践之中。先秦道家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源头之一,在神明观念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侧重从哲学层面对先秦道家神明观念进行研究。分为六章(按:含结语部分)。第一章“‘神明’考释”侧重对“神”“明”以及“神明”三词在文字学方面的探源,并简要分析、梳理了“神明”一词出现的时间及词义的演变过程,认为“神”之本字为“申”,本义为闪电,后因原始崇拜观念的影响而成为天神的代名词,是神秘不测、灵妙的象征;“明”原为日月之光或月照入牅,由于日月被先民奉为神只,“明”字也逐渐具有了“明神”之义,后逐渐具有明察之义;另,根据现有资料探知“神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春秋晚期的《左传》一书中,其含义为神只。其后,随着观念的演变,先后发展出明智如神、人之精神、神圣高超等含义。第二章“三代时期的神明观念”其有二旨:一在于介绍先秦道家神明观念产生的思想背景;二在于论证本为鬼神意蕴的“神明”向具有人文精神意蕴的“神明”转进的合理性。虽然三代时期并未出现“神明”一词,但是“神明”(“神只”)范畴下的“天”“帝”“命”等概念都在悄然向着道德化、人文化、理性化的方向演进,这也就为神明观念的演进和转变提供着契机。第三章“老子的神明观念”旨在昭示神明观念在老子思想里开始渐渐与宇宙之生成相联系,并出现了以“神明”指代人之内在精神的萌芽。通过对《老子》书中能够体现神明观念的“神”“明”“天”“帝”“命”“鬼”等概念的分析,以及与孔子、孙子对上述概念理解的对比,发现他虽然具有继承原始神明观念的保守性,但也具备了宇宙论层面的哲学思辨性,并且将神明思想引向“内在精神”层面。至于庄子时期,“神明”一词已经在《左传》《周易》中出现,故而第四章“庄子的神明观念”以《易传》为背景,探索庄子之神明思想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庄子“神明”一方面指向源于“道”的无可方的且能观照万物的一种力量和妙用意义;一方面将“神明”一词原有的指代圣贤道德的含义转变为契合自然之道的灵妙精神境界。此外庄子还进一步创造出将“神明”一词用来描绘人之内在精神的用法。第五章以《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三书为中心考察了战国中后期道家的神明观念,揭示了先秦道家在继老子自然哲学向庄子精神哲学转向后,又一次向政治哲学转向的大背景下,神明思想由以往的追求内在超越向服务于外在实践的转向,即“神明”由所具有的“道”之神秘不测作用义演变为万物之秩序与规律义;由灵妙境界义转化为人超凡的认知、体验能力义,此时期的“神明”展现出了可知性、规律性和工具性等特点。结语部分则重在概括先秦道家神明观念在此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揭示先秦道家神明观念对后世神明观念的影响和作用以及阐释对当下思想、实践所产生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万舒全[10](2019)在《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也对工程伦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工程伦理研究主要是在探讨工程师个体的伦理责任问题,认为只要提高工程师的道德敏感性和伦理责任意识就能很好地解决工程伦理问题,从而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然而,在现实中,作为人类集体实践的典范,工程活动是由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工程共同体共同实践的过程。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仅仅通过工程师个体的伦理决策来实现整个工程的道德发展很难成为现实,因为工程师的实践活动要受到工程共同体其他成员的限制与制约以及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因此,要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就要进一步扩展研究视野,从只关注工程师个体伦理责任的“个体主义工程伦理”转向研究工程共同体整体伦理责任的“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只有将工程共同体由技术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转变为道德共同体,使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一种道德的合力,实现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工程伦理问题,才能创造出善的工程。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不足,为工程伦理研究提供新进路。从工程哲学的角度看,工程是整体性、复杂性地存在。工程的实践过程是工程共同体根据特定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集成各种自然和社会要素,创造性地改造物质世界,构建人工实在的造物过程。工程是工程共同体的造物活动和结果,要研究工程伦理、解决工程伦理问题不能脱离开工程共同体来谈。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关注工程共同体整体伦理的实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论述为进一步研究整体主义工程伦理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整体主义工程伦理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转向缘自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困境。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仅仅关注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的伦理责任,而忽视工程共同体其他成员在实现工程伦理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将工程共同体的实践过程还原为工程师的个体实践过程,在现实中不断遭遇具体工程情境的挑战,反映出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困境。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困境体现在责任困境、还原论困境和外在主义困境三个方面。在责任困境方面,是由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只关注工程师的伦理责任,而忽略其他工程共同体成员的伦理责任,导致在责任界定、责任履行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困境;在还原论困境方面,是由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还原论思维,将工程共同体整体的实践活动还原为工程师个体的实践活动,将工程共同体诸多的实践环节还原为工程师的设计环节,将工程共同体的整体责任还原为工程师的个体责任,从而导致还原论困境;在外在主义困境方面,是由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外在主义思维,将工程师的技术活动外在于工程共同体的技术活动,将工程师的实践过程外在于工程共同体的关系网络,将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外在于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责任,从而导致外在主义困境。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弥补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不足,有必要对整体主义工程伦理进行深入地研究。工程的本质是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建立的基础,工程是工程共同体根据确定的目的,组织各方面有效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改造物质世界,构建人工实在的实践。其本质是整体性的。它具有工程的整体性、共同体的整体性以及工程的实践生成的整体性。工程的整体性本质以及工程共同体的整体性为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奠基整体性本质基础和集合性主体根基。工程的集成性、系统性和复合性等工程的整体性特性为阐明整体主义工程伦理提供客体角度的实存的现实性基础。工程的社会建构、主体间性和场域性等工程整体性的实践生成方式为阐明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奠基实践整体性基础。工程的整体性本质、工程的整体性特性和工程整体性的实践生成构成了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基础。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目标和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内涵是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重要向度。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目标是安全至上、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虽然个体主义工程伦理也具有这些目标向度,但是却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使这些目标很难真正达成。整体主义工程伦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关注工程的复杂性和整体性,从工程共同体整体的视角来探索工程伦理目标的实现,在工程的社会语境下解读工程伦理责任的共同担当,从而使安全至上、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这些目标奠基于工程的现实场域之上,也使这些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内涵包括网格化分布的工程伦理责任、工程伦理责任的实践延展和以负责任创新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整合三个方面。整体主义工程伦理进一步扩展了工程伦理的研究视野,不是仅仅关注工程师个体的伦理责任问题,而是将工程共同体所有成员都纳入到伦理语境,努力促成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对实现工程伦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向度明确了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道德目标。整体主义工程伦理追求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要求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工程实践中都能够承担起其相应的伦理责任,并且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合力。交往共同体的先在性、共同体视域融合的可能性、集体意向性的现实性成为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前提,使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成为可能。以工程师为主导的道德领导、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道德商谈、以企业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和政府的制度伦理环境是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方法。指出为了实现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工程师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应该努力发挥道德领导作用,促进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工程共同体成员间应该进行广泛的道德商谈,努力促成工程共同体成员的伦理共识与道德实践;企业应该营造一种伦理的风气,使伦理话语成为工程共同体成员交流的重要语言形式,促使工程共同体成员的道德敏感性和责任意识都有所增强;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构建制度伦理环境,为工程共同体整体伦理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道德领导-道德商谈-伦理文化-制度伦理构成了四位一体的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方法。整体主义工程伦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可能导致个体伦理责任界定困境、可能弱化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意识、可能增加工程伦理教育难度,需要在实践中努力避免和超越。
二、《周易》的五行说与领导者的修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易》的五行说与领导者的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2)《诗经》物候叙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经》物候叙写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物候叙写分类及其意蕴 |
第一节 特定时节物候意象与时间观 |
一、十二时辰物候意象与写“时”传情 |
二、十二月份物候意象与季节感表达 |
三、特殊时间物候意象与“得其时”的文化内核 |
第二节 四季物候意象与诗化的周礼 |
一、春季物候意象与脉脉温情的表达 |
二、夏季物候意象与整齐万物的讽颂 |
三、秋季物候意象与杀害敛藏的悲喜 |
四、冬季物候意象与休养生息的渴望 |
第三节 天气物候意象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
一、降雨物候意象与先民生活的关系 |
二、降雪物候意象与农业丰收的关系 |
三、旱灾物候意象与社会治安的关系 |
第二章 物候叙写与《诗经》体类 |
第一节 物候叙写反映的审美倾向差异 |
一、温柔敦厚与“二南” |
二、哀厉为美与《邶风》 |
第二节 物候叙写表达的人文风俗差异 |
一、表达爱慕与《郑风》 |
二、庆祝婚姻与《周南》 |
三、发泄不安与《邶风》 |
四、社会写照与“二雅” |
第三章 《诗经》物候叙写渊源 |
第一节 对神话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
一、对社会习俗、制度的继承 |
二、对集体意识的发展 |
三、灾异谴告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对审美内涵的扩充与追求 |
一、典雅含蓄的兴象美之发掘 |
二、对美的懵懂、不懈追求 |
第三节 对“法天地”自然观的接受 |
一、三才思想指导下的物候叙写 |
二、和谐生态观生发的“得其时”哲学观 |
第四节 对现实主义的文学性表达 |
一、物候叙写中的务实心理 |
二、物候叙写对农业活动的如实反应 |
第五节 对生活环境的隐晦表述 |
一、星土与物候意象的选择与表述 |
二、个人活动范围对物候意象的选择 |
第四章 《诗经》物候叙写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先秦文献引诗看其影响 |
一、《左传》中的歌诗外交 |
二、《论语》中的内涵阐释 |
三、《孟子》中的直接引用 |
四、《大学》中的鸣琴而治 |
第二节 由后世文学思想看其影响 |
一、对自然之美自觉追求的萌芽 |
二、山水田园意识的引导 |
第三节 由后世文学内容看其影响 |
一、文本典故价值 |
二、意象的丰富 |
三、后世诗文的引用状况 |
四、伤时之作对时间概念的凸显 |
第四节 由后世文学艺术看其影响 |
一、由景语到“景语皆情语”的发展 |
二、以三叠艺术描摹自然景物的延续 |
三、物候叙写的句式、格式之继承 |
第五节 由后世价值取向看其影响 |
一、对民间文化的重视 |
二、关注现实的民族心理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荀子的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及研究目的 |
二、研究范围 |
(一) “治理”的本义 |
(二) 治理、统治与管理 |
(三) 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治理”学 |
(四) 管理哲学视角下的荀子的“治理”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概念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荀子的治理思想渊源与理想 |
一、时代背景 |
二、学术渊源 |
(一) 治理思想的包容性与融合性 |
(二) 回归孔子的儒家立场 |
三、哲学基础 |
(一) 自然主义的天人观 |
(二) 性朴论的人性观 |
四、治理理想 |
第二章 荀子的组织治理思想 |
一、“群”的义理解析 |
二、明分使群的组织结构 |
(一) “分”:合群的基础 |
(二) “义”:能群的关键 |
三、礼义之统的组织制度 |
(一) 礼义的制度标准化 |
(二) 以仁义为核心的组织制度伦理 |
(三) 礼与法的组织制度功能 |
第三章 荀子的人事治理思想 |
一、人事治理目标 |
(一) “王者之法”—物尽其用 |
(二) “尚贤使能”,—人尽其才 |
二、“君子”“明君”之治 |
(一) “君子理天地” |
(二) “明君”行“王者之事”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化境论的翻译策略 ——The Reception in the West of the I Ching,or Book of Change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
2.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
2.2 Translating |
2.3 Revision |
3.Theoretical Foundation |
4.Case Analysis |
4.1 Readability |
4.1.1 Punctuation |
4.1.2 Sentence Sequence |
4.1.3 Sentence Pattern |
4.1.4 Concision |
4.2 Loyalty |
4.2.1 Emphasis |
4.2.2 Image |
5.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6)“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山水画史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动态 |
一、与游仙山水画相关的史料文献综述 |
二、游仙思想与山水画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相关方法与研究理论综述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游仙山水画概述 |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的概念及其发生渊源 |
一、游仙山水画概念的界定 |
二、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渊源 |
三、从仙山图像到游仙山水画艺术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发展几个阶段 |
一、游仙山水画的滥觞 |
二、游仙山水画的兴盛 |
三、游仙山水画的衰落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
一、母题意象理论 |
二、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构成 |
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 |
第二章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及其类型 |
第一节 游仙思想与山水画 |
一、古人“仙化”的生活观念 |
二、山水画家与游仙思想 |
三、山水画作品中的游仙思想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一: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 |
一、“仙境”观念的构建 |
二、“世外仙境”的想象 |
三、“人间仙境”的愿景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二:对及时行乐与长生不死的向往 |
一、“实用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
二、世俗生活及时行乐的放大 |
三、心灵深处长生不死的渴求 |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三: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
一、隐士与仙人的相通性 |
二、“仙隐合流”文化思潮 |
三、文人游仙观念与游仙山水画 |
第三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 |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 |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道教渊源 |
三、山水画中游仙题材与隐逸题材的比较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 |
一、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与风格分析法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特征 |
三、游仙主题的多样化与风格的多样性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意境 |
一、游仙山水画意境主题的生成 |
二、神秘与奇幻的意境主题 |
三、幽深玄远的意境主题 |
四、无意境主题 |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与形式语言 |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笔墨”和“色彩”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空间” |
三、游仙山水画主题与“图式” |
第四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 |
第一节 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梳理 |
一、李思训与《仙山楼阁图》样式的开创 |
二、“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成熟时期 |
三、文人画思潮影响下的《仙山楼阁图》 |
四、“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
第二节 《仙山楼阁图》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
一、山岳崇拜的传统 |
二、仙山观念的生成 |
三、名山神化的过程 |
四、“楼阁”与游仙观念 |
第三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的生成 |
一、山岳与建筑结合的文化传统 |
二、仙人、仙山与仙境结合的宗教传统 |
三、“仙山”与“楼阁”母题图像的结合与主题的生成 |
第四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其原因 |
一、“仙山”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
二、“楼阁”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
三、《仙山楼阁图》母题演化与主题变迁的原因 |
结语 |
附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与品牌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 |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资源 |
一、传统文化资源的分类 |
二、传统文化与品牌的关系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支撑品牌构建的基础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
二、中国文化根植入品牌的基因 |
第二章 传统文化资源的符号转换特征 |
第一节 经典中国文化符号概述 |
一、符号的概念 |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
第二节 经典中国文化符号的解析 |
一、中国文化符号的资源类型 |
二、中国文化符号的特征分类 |
第三节 传统文化符号在品牌上的应用方式 |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常见运用形式 |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品牌上的误用 |
三、传统与现代在品牌战略中的考量 |
第三章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条件 |
一、品牌构建中的文化意识构成 |
二、品牌构建中的趋向 |
第二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路径 |
一、文化精神提炼 |
二、文化灌注方法 |
三、文化形象成形 |
四、文化传播演绎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契合性 |
二、传统文化品牌的精神共鸣性 |
第四章 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的特征 |
第一节 品牌构建的文化思想特征 |
一、文化价值评估 |
二、文化思想创造价值 |
第二节 品牌构建的时代更新特征 |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
二、结合时代潮流理念 |
三、品牌的生命再造 |
第三节 品牌构建的传统文化识别特征 |
一、发掘历史遗产 |
二、传统文化视觉识别 |
第四节 品牌构建的传奇功效特征 |
一、传奇品质保证 |
二、传奇延伸价值 |
三、品牌的资产组合 |
第五章 传统文化品牌的营销拓展与管理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品牌的市场营销 |
一、文化再造市场营销策略 |
二、品牌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
第二节 文化在跨媒体传播策略中的运用 |
一、跨媒体营销策略 |
二、文化与技术的互动 |
三、品牌的跨媒体营销策略 |
第三节 传统文化品牌的管理 |
一、管理与释放文化理念 |
二、传统文化品牌的管理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8)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时空观与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诗学的时空依据:时空观与诗道 |
一、经验的时空: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秩序 |
二、抽象的时空:从人生体验到文化本根 |
三、审美的时空:从宇宙之思到诗学之道 |
第二节 诗学的时空形态:时空观与诗艺 |
一、时空心理与诗学想象 |
二、时空超越与诗学构思 |
三、时空结构与诗学文本 |
第三节 诗学的时空范畴:时空观与诗论 |
一、兴的源起:空间秩序的内在转换 |
二、意境的形成:社会时空的艺术呈现 |
三、韵味的把玩:诗学理解的时空历程 |
第二章 时空观与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时代背景 |
一、清代诗学展开的历史背景 |
二、清代诗学展开的学术之风 |
第二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理论路径 |
一、清代诗学的理论路径 |
二、清代诗学的理论特质 |
第三节 清代诗学的发生及其时空观念的生成 |
一、对于明代诗学的批判和反思 |
二、清代诗学的重建 |
三、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三章 时空观与艺术思维:王夫之“现量”说 |
第一节 王夫之及其诗学研究探源 |
一、船山诗学的家学渊源 |
二、船山诗学的研究探源 |
第二节 “现量”:时空化的思维特征 |
一、心目即会:时空化的构思方式 |
二、通天尽人之怀:时空化的创造方式 |
第三节 “气”“势”与“景”“意”:时空化的形象思维 |
一、“气”:形象思维的本体特征 |
二、“势”:形象思维的外在特征 |
三、“景”:艺术境界时空转换的依据 |
四、“意”:时空之境的统领 |
第四章 时空观与风格形成:王士祯的“神韵”说 |
第一节 “神韵”批评论的理论渊源 |
一、“神韵”的主体条件 |
二、“神韵”的历史源流 |
第二节 “神韵”时空意识的形成 |
一、“味”外空间的探寻 |
二、“象”中时间的体味 |
三、心理机制的形成 |
第三节 “神韵”时空蕴藉的凸显 |
一、“神韵”的风格形成 |
二、“神韵”的风格显现 |
三、“神韵”的风格旨归 |
第五章 时空观与真情抒写:袁枚的“性灵”说 |
第一节 “立世”与“立言”:文化坐标的找寻 |
一、盛世和晦暗中立世的近与远 |
二、勃兴和压抑下思想的破与立 |
第二节 “真”与“情”:主体的时空存在 |
一、“性灵”之辨:主体生存的诗意境界 |
二、“性灵”之真:主体与社会张力形成的驱动 |
三、“性灵”之情:主体与社会张力空间的充盈 |
第三节 “味”与“天籁”:艺境和生存的时空延展 |
一、“味”:审美时空的韵味余长 |
二、“天籁”:自由妙境的生成 |
第六章 时空观与审美意蕴:王国维的“境界”说 |
第一节 “赤子之心”的生命伦理空间 |
一、“赤子之心”的悲剧人生历程 |
二、“身”与“欲”的身份张力 |
第二节 “隔”与“不隔”的诗学时空形式 |
一、“境界”时空形式的基本内涵 |
二、“境界”时空形式的主体维度 |
三、“境界”时空形式的内外结构 |
第三节 “有我”到“无我”的审美人生至境 |
一、艺术和人生境界之“道”的本源 |
二、艺术和人生境界的主体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先秦道家神明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难点和重点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神明”考释 |
第一节 “神”字考释 |
一、“神”之本字本义 |
二、“天神曰神” |
第二节 “明”字考释 |
一、“明”之本字本义 |
二、“明”与“明神” |
第三节 “神明”出现时间与含义考 |
一、“神明”一词溯源 |
二、对“神明”的哲学语义学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三代时期的神明观念 |
第一节 宗教巫术观念的接续 |
一、夏之“赏于祖”与“戮于社” |
二、殷商之“宾于帝”与“兆于卜” |
三、西周之天命、宗神与社稷 |
第二节 道德价值的凸显 |
一、鬼神逊位与肃警维德 |
二、观念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自然主义的表达 |
一、宗教之天的瓦解 |
二、宇宙理论的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老子的神明观念 |
第一节 《老子》中“神”“明”的哲理义考察 |
一、神:亦鬼亦精神 |
二、明:明达之境 |
第二节 自然与鬼神 |
一、天:自然之天 |
二、帝:道在帝先 |
三、命:自然之常 |
四、鬼:鬼祟灵爽 |
小结 |
第四章 庄子的神明观念 |
第一节 庄子神明观念之埻的:《易传》神明观念 |
一、“神明”妙生万物 |
二、神明之德 |
三、《易传》中的推类思维与道德秩序 |
第二节 庄子神明观念内涵 |
一、庄子论“神明” |
二、庄子论“神” |
三、庄子论“精” |
第三节 精神本体论下神明观念的价值意蕴 |
一、“道”之神妙作用 |
二、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
三、人之内在精神 |
小结 |
第五章 战国中后期的道家神明思想 |
第一节 《黄帝四经》的神明思想 |
一、神明与法式 |
二、神明为道之神妙作用 |
第二节 《管子四篇》的神明思想 |
一、神明:《内业》中的实践倾向 |
二、神明:《心术》中的因应功效 |
第三节 《鹖冠子》的神明思想 |
一、神明:道之效用 |
二、神明:神性智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相关概念界说 |
2.1 工程 |
2.1.1 工程的定义 |
2.1.2 工程与科学、技术 |
2.2 工程伦理 |
2.2.1 个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 |
2.2.2 整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工程伦理 |
3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缘起——个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困境 |
3.1 责任困境 |
3.1.1 责任界定困境 |
3.1.2 责任履行困境 |
3.1.3 责任追究困境 |
3.2 还原论困境 |
3.2.1 主体还原困境 |
3.2.2 过程还原困境 |
3.2.3 责任还原困境 |
3.3 外在主义困境 |
3.3.1 技术外在主义困境 |
3.3.2 关系外在主义困境 |
3.3.3 责任外在主义困境 |
4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基础 |
4.1 工程的整体性本质 |
4.2 工程的整体性特性 |
4.2.1 集成性 |
4.2.2 系统性 |
4.2.3 复合性 |
4.3 工程整体性的实践生成 |
4.3.1 工程的社会建构 |
4.3.2 工程的主体间性 |
4.3.3 工程的场域性 |
5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向度 |
5.1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目标 |
5.1.1 安全至上 |
5.1.2 可持续发展 |
5.1.3 公平正义 |
5.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内涵 |
5.2.1 网格化分布的工程伦理责任 |
5.2.2 工程伦理责任的实践延展 |
5.2.3 以负责任创新为导向的工程伦理整合 |
6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途径 |
6.1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前提 |
6.1.1 交往共同体的先在性 |
6.1.2 共同体视域融合的可能性 |
6.1.3 集体意向性的现实性 |
6.2 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的实现方法 |
6.2.1 以工程师为主导的道德领导 |
6.2.2 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道德商谈 |
6.2.3 以企业为核心的伦理文化 |
6.2.4 政府的制度伦理环境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周易》的五行说与领导者的修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方士:方术、政治与文学[D]. 陈灿.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诗经》物候叙写研究[D]. 张诏宣.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魏晋玄学演变辙迹与士人精神呈现样态[J]. 张文浩. 中国美学研究, 2020(02)
- [4]荀子的治理思想研究[D]. 李润筱. 苏州大学, 2020(03)
- [5]基于化境论的翻译策略 ——The Reception in the West of the I Ching,or Book of Change汉译实践报告[D]. 李嘉梁.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D]. 孙国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构建研究[D]. 闵洁. 上海戏剧学院, 2019(10)
- [8]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D]. 刘新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先秦道家神明观念研究[D]. 张磊.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D]. 万舒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