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轴拉伸聚偏氟乙烯的小角激光散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尚清[1](2021)在《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简称TPV)是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得到一类特殊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它是通过在低含量(<40%)的热塑性塑料中混入高含量(>50%)的橡胶及其交联剂等,在熔融共混过程中橡胶被剪切破碎同时原位地产生化学交联(硫化),形成大量的微纳米颗粒分散在塑料基体中,最终得到大量交联的橡胶微粒为分散相、少量热塑性塑料为连续相的橡塑两相共混物。TPV在常温下的物理性能和弹性类似热固性橡胶,在高温下可像热塑性塑料一样加工成型,使之作为一类容易加工、可多次回收利用的“绿色”化工新材料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建筑行业等应用领域逐步替代热固性硫化橡胶。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人们开始对TPV提出相态足够精细、高性能化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性能TPV制备和加工成为热塑性弹性体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关键在于相态精细。目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仍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消耗量最多的TPV,但人们对其微相形成(尤其是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的本质影响因素、微相结构调控以及性能优化、加工流变等仍缺乏深入的认识。为此,本论文研究了EPDM/PP 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形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动态硫化和加工改性对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相态精细化调控与性能优化、以及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等内容。其中,创新性工作与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在BIMSM/PP与BIIR/PA不同共混体系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交联动力学、破碎动力学与融并动力学之间关系,揭示了橡胶微粒形成的本质。结果发现,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粒子的形成,是橡胶破碎动力学、融并动力学与交联动力学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橡塑黏度比有密切关系。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小于1的BIMSM/PP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小,橡胶相破碎与交联匹配起主导作用,大于橡胶相的融并,则最终生成小尺寸的橡胶粒子,相态精细。而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接近于1的BIIR/PA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大,橡胶相破碎与交联不匹配,融并占主导,则最终生成大粒径的橡胶分散相,相态粗糙。这一结论为指导动态硫化调控精细相态制备高性能TPV提供了理论支撑。(2)通过选用两种不同PP分子量和三种不同交联体系与同一种EPDM进行正交动态硫化实验,揭示了EPDM/PP TPV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等微相结构形成的本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PDM纳米粒子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或橡塑两相界面张力)、EPDM交联速率和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低塑料相分子量和较低的橡胶相交联速率、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形成。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和EPDM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高塑料相分子量和较高橡胶相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形成。这些发现为TPV的微相结构精细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通过高速注射成型加工EPDM/PP TPV,研究了加工过程中剪切作用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增大剪切速率不仅使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粒径明显减小;而且使更多PP晶体、PP链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发生在剪切方向上取向,还增加PP晶体中α和β晶型的结晶度。这些微相结构在各项异性上响应体现为:TPV在拉伸测试得到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剪切方向(注射方向)和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均增大,且两者在剪切方向上增幅更大。不仅如此,TPV在剪切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远高于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而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性能则相反。但剪切作用进一步增大会导致PP分子链降解,从而降低TPV所有性能。这些发现为加工调控TPV微相结构提供了方法指导。(4)研究了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工艺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优化TPV物理性能。通过热力学界面稳定铺展理论确定了EPDM/PP TPV的合适的界面包覆剂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简称POE)。采用高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改性工艺实现了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与热力学稳定分散,使TPV相态精细性能提高,这些结果得到了定量纳米力学表征以及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减小等实验和理论的验证;结果表明,在适量的界面包覆剂作用下,由于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下降,导致TPV中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粒径大幅较小,拉伸强度提高了46%左右、断裂伸长率提高了近40%、弹性模量和弹性明显改善。这一加工改性工艺为精细加工TPV和性能调控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新思路。(5)通过PP共混充稀EPDM/PP TPV设计不同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采用动态振荡扫描流变表征方法定量研究了TPV的微相结构与线性黏弹性、非线性黏弹性的响应关系,揭示了TPV在应变剪切流场下表现出弱应变过冲行为的屈服应力流体特性,它的屈服应力与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含量呈现指数关系。当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从网络结构向孤立分散状态变化时,TPV流变行为从弱应变过冲行为向应变稀化行为转变。此外,通过毛细管挤出流变研究发现,TPV的流动呈现拉伸变稀和剪切变稀的性质,且TPV中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对拉伸流场的响应比对剪切流场的要敏感。TPV的拉伸流动特性与熔体弹性主要受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的影响;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越是形成网络结构,TPV熔体拉伸应力或黏度越大、熔体弹性越显着。TPV的剪切流动行为主要受塑料相控制。这些结果为高性能TPV的加工提供指导。
李婧[2](2021)在《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电陶瓷具有极优的机电性能,是高效的电-力-声能量转换系统。功率超声换能器作为一类重要的能量转换振子,广泛应用在超声清洗、超声焊接、超声化学、超声加工等领域。压电材料已被证明具有出色的低介电损耗、优异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和大的机电耦合能力等集成特性,对超声能量传递、转换和损耗机理的研究在绿色能源应用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基于PZT的压电振子在高压-高温-大负载下工作,压电材料的机电性能参数高度敏感依赖于外界激励和负载工况的复杂动态特征,超声振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介电损耗和弹性损耗。避免压电振子机电性能发生突变,引起压电陶瓷严重的性能退化,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本文研究温度和机械应力对因极化引起的压电材料缺陷-能量域结构改变做了微观形貌和物相分析,揭示了温度场和一维力场下缺陷微观效应导致压电陶瓷畴域内部的铁电行为改变的机制,开展对压电材料介电弹性体的复杂机电行为演变的研究。探索接触界面的加工质量对声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声负载变化对超声换能系统的能量输出稳定性和声能量传输品质的影响规律,对超声压电振子的频率响应、转换效率和阻抗匹配及装配工艺参数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Pb(Ti0.52Zr0.48)O3在外界温度变化和机械应力加载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相变演化规律及升温或外部加载对PZT-8断口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升温效应下,断口SEM成像表明:晶体内部缺陷密度变大,多晶缺陷处出现残余可切换极化的逐渐累积,形成明显加深的晶界线,平均粒径变大;而在单轴压作用下,晶界间形成了具有更小晶粒的畴壁分界线,多晶行为逐渐演变成为晶粒间的多晶缺陷处出现的疲劳损伤,平均粒径变小。在单一温度场或一维力场下晶格结构会发生变化,不同于室温下,转变激活能低,容易产生多相的相结构的转变。加温下,三方相的一个衍射峰逐渐过渡成四方相的两个衍射峰,加压下,四方相的两个衍射峰逐渐过渡成三方相的一个衍射峰。说明结构域切换使得各晶粒中的剩余极化和内能阈值的平衡受到破坏,材料的压电性能和机电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2)研究加热温度(Tc)、加热时间(Tt)、轴向压力(Pp)在老化天数(ta)下对Pb(Ti0.52Zr0.48)O3谐振频率fs的影响规律,分别为预测压电陶瓷在使用工况中温度和压力对单片压电振子乃至整个谐振系统的频率漂移提供定量评价体系。建立响应变量(谐振频率变化量(Δfs))与试验变量(Tc,Tt,Pp,ta)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建立输入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单片PZT-8压电振子谐振频率Δfs的影响评价。(3)分别探究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单片Pb(Ti0.52Zr0.48)O3电学参数的演化规律,用映射瀑布图表征Tc、Tt、Pp在ta下压电振子的电学参数(静态电容C1、动态电阻L1和动态电感R1)的演变趋势,在大功率条件下提供作为压电振子电学品质变化的判断依据;基于压电陶瓷畴结构的温度依赖性和大机械负载下的非线性行为,采用阻抗分析仪,得到单片压电振子在热-力环境下关键性能参数的变化,获得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eff和机械品质因数Qm的老化趋势,作为因老化效应对压电材料性能高精度影响的评价参考。(4)研究接触界面表面粗糙度(Sa)对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keff和Qm的影响规律,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和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得到加工工艺参数和界面质量表征,探讨超声频振动在接触界面因反射或衰减产生波形微变对超声谐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响应变量(Δfs)与输入变量(预紧螺栓直径M(mm)和面粗糙度Sa(μm))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预测模型。通过M-Sa响应曲面建立M和Sa之间交互作用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s的影响评价,探究界面粗糙度对压电振子机电性能的影响程度。(5)研究轻负载(液面高度HL(mm))和固体负载(单轴压Ps(MPa))对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keff和Qm的影响规律,探究因声负载的变化造成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吸收散射,对换能器的能量输出和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响应变量(Δfs)与输入变量(M和HL,M和Ps)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预测模型,通过M-HL和M-Ps响应曲面,分别建立M和HL、M和Ps之间交互作用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s的影响评价,探究不同负载下超声换能系统处于失谐、非匹配状态的可能程度。
杨家霁[3](2021)在《基于柔性PEDOT:PSS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文中研究说明世界上大约90%的能源是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导致社会和政治动荡急剧升级。同样,矿物燃料燃烧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令人担忧。此外,化石能源技术不能满足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开发新的能源转换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一个改善我们电力基础可持续性的方法是使用热电(TE)发电机利用废热直接转换成电能。家庭供暖、汽车尾气和工业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未使用的废热,这些废热可以通过热电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由于热电发电机是无需任何移动部件或产生运行噪声的固态设备,它们安静、可靠、可扩展,使其成为小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电子设备供电的理想选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作为最经典的有机热电材料,商业化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由于其高的柔韧性,无毒性,环境稳定性以及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学透明性等,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PEDOT:PSS的热电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寻求复合制备是主要策略之一。本论文基于PEDOT:PSS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柔性复合材料,旨在通过复合实现材料热电性能的提高,其次,通过有机溶剂后处理的方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一步优化,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本章通过将PEDOT:PSS与聚苯胺(PANI)原位复合,在静电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备了水分散的PEDOT:PSS:PANI杂化体,然后通过真空抽滤得到有机热电薄膜。系统的研究了苯胺单体的投入量以及多种有机溶剂后处理对薄膜热电性能的影响。此复合体系的优势在于两种聚合物具有协同效应,即PEDOT:PSS分子不仅能够为PANI的原位制备提供质子,而且还能提高PANI的溶解性和导电性。另外,互补掺杂形成的PANI:PSS盐又会增加PSS与PEDOT在主链上的静电斥力,从而提高聚合物链的线性度,进一步提高电导率。研究发现,当苯胺投料比为20 wt%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43.7 S cm-1这主要归功于PSS与PANI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DMSO&CSA处理后,其功率因子显着提高为4.26μW m-1 K-2。该原位复合方法可为各种氨基衍生物与导电聚合物的结合,以及优化复合薄膜的热电性能提供参考。2.本章系统的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和碲纳米线(Te NWs)含量对三元复合纤维热电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经乙二醇(EG)处理后的PEDOT:PSS/PVA/Te NWs纤维的热电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所得的复合纤维的功率因子在室温下为8.5μWm-1 K-2,更重要的是,它们机械柔韧,拉伸强度为76 MPa,断裂应变为12.3%。高抗拉强度和适当的断裂伸长率对于可穿戴的热电设备承受织物的编织和人类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个纤维基热电发电机(FTEGs)由十对EG-PEDOT:PSS/PVA/Te NWs复合纤维和铜线所组成,其在60 K温差下的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分别为5.03 m V和28.87μW cm-2。
刘言军,蔡文锋,李烨,唐宗元,何慧琳,王家伟,罗丹[4](2021)在《液晶随机激光:原理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机激光器达到阈值的方式并不是通过谐振腔,而是通过光子在增益随机散射介质中的多次散射带来的光学反馈实现的。将液晶用作散射介质,可以利用液晶易调控的特点,调整系统无序程度和染料分子的取向,使液晶随机激光器的激光阈值、强度、偏振等特性得到调控,由此可极大地拓宽随机激光器的应用范围。系统介绍了液晶随机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并分别介绍了向列相、胆甾相、蓝相和等离激元增强液晶随机激光的近期研究进展。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初学者提供基础知识,同时为有经验的研究人员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提供重要参考。
杨帆[5](2021)在《功能性缠绕膜拉伸内部结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市场上聚烯烃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高分子材料品种,聚烯烃材料包括非常多种类,其中聚乙烯缠绕膜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而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特殊的使用要求和特定的功能需要,对于薄膜拉伸时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工业缠绕膜,将单轴双向拉伸装置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装置联合使用,了解了薄膜拉伸时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了薄膜拉伸前后的结晶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区别,以及取向度和晶体尺寸的变化。通过使用DSC,SAXS,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聚乙烯蜡与聚乙烯混合物的结晶度,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的变化,了解了聚乙烯与聚乙烯蜡的相容性;使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添加剂的析出类型以及影响析出的因素,使用偏光显微镜量化了功能助剂的迁移析出。结果表明,拉伸可以使薄膜结晶度提高;拉伸过程中,片晶结构被破坏后在高应力的诱导下重新结晶,拉伸使薄膜晶体取向度和晶体尺寸明显增大。聚乙烯工业缠绕膜通常在拉伸1.5倍应变附近下使用,此时薄膜MD方向上已经高度取向并形成了拉伸诱导结晶,所以MD方向的力学强度较好;而TD方向上片晶结构仍未完全被破坏,仍保持着一定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较好的综合使用性能。当聚乙烯蜡与聚乙烯的比例为1∶9时,两者具有最好的相容性,该比例下的混合物在偏光显微镜及SEM所得到的的表面形貌中也未发现小分子抱团的现象,随着聚乙烯蜡加入量的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下降,片晶结构变薄;红外结果显示析出迁移到薄膜表面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蜡,而不是防锈剂,影响析出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溶剂类型等。
赵金星[6](2021)在《石墨/尼龙66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和高能量,因此对于传统的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散热良好的导热高分子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鳞片石墨不仅具有较好的热导率,满足于制备导热高分子的复合材料的要求,而且鳞片石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目前制备尼龙66和鳞片石墨导热复合材料的方法多为双螺杆挤出双螺杆挤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热率多为10 W·m-1·K-1,与鳞片石墨的导热性能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围绕制备工艺以及导热率偏低两个问题,以两种形式的尼龙66(粉体和板块)为基体,以鳞片石墨为填料通过单向热压炉烧结方式制备了填料两种排布形式(共混式排布和定向式排布)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将PA66粉末与鳞片石墨共混,然后将共混料单向热压烧结制备出共混排布导热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鳞片石墨含量息息相关,随着含量的上升而上升,机械抗弯性能则相反。当填料含量达到50%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率达到了13.68 W·m-1·K-1,抗弯强度达到了9.2 MPa。单向热压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面内方向明显高于面外方向。温度由25℃升高到75℃,填料量为50%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降低了20%,填料量为40%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降低了21%,填料量为30%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降低了23%;复合材料导热性能随着温度升高热扩散系数下降的程度与填料含量成正相关。2.制备了以尼龙66板为基体鳞片石墨定向排布其上的复合材料,以及将鳞片石墨石墨化处理后制备同样排布形式的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层状结构的复合材料的面内方向的导热十分优异,在填料含量为50%导热系数达到了66.3W·m-1·K-1,但其面外导热性能出现明显降低,表现出显着的各向异性。经过石墨化处理的鳞片石墨导热性能更加优异,其填充的复合材料在同等填料比的情况下导热提高了将近2倍。石墨化处理工艺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其中含量为50%时热稳定性最差。3.尝试通过偶联剂改善尼龙66与鳞片石墨的润湿性问题,通过偶联剂对鳞片石墨表面改性制备出填料含量为50%的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经过偶联剂KH570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导热达到了114 W·m-1·K-1,相对于未经过偶联剂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升了4%,同时热稳定性十分优异。
郑映[7](2021)在《温度依赖型多晶态脂肪族聚酯的结晶与相转变》文中研究说明多晶态结晶广泛存在于聚合物结晶中,基于结晶类型可将其分为同质多晶和异质多晶。同质多晶和异质多晶聚合物通常在低温结晶形成亚稳态晶型,在高温结晶形成热力学稳态晶型;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亚稳态晶型和热力学稳态晶型间会发生相转变。由于不同结晶凝聚态结构[如晶型和结晶度(Xc)]的多晶态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调控晶型和结晶结构是优化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然而,对于温度依赖型同质多晶和异质多晶聚合物,不同晶型的形成条件与结构特征、相转变行为与机理、结构-性能关系尚未明晰。本文选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乙丙交酯(PGLA)等脂肪族聚酯为模型体系,研究其结晶动力学、温度依赖的多晶态结构、相转变及结构-性能关系。首先,研究了 PPDO在不同结晶温度(Tc)下的多晶态结构、相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PPDO的多晶态结构和结晶动力学与Tc密切相关。PPDO的熔融焓和Xc随Tc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PPDO在低Tc(≤10℃)下结晶形成一种新的亚稳态晶型(定义为α’晶),不同于在高Tc(≥60℃)下结晶形成常规的α晶。与α晶相比,α’晶具有较弱的链间相互作用和较小的长周期,表明α’晶的链堆积较为疏松。PPDO α’晶是亚稳态的,在加热过程中转变为热力学稳态的α晶。与α晶相比,PPDO α’晶的降解速率较慢、韧性较高,但强度和杨氏模量较低。进一步研究了 PPDO在拉伸和退火过程中的多层次微观结构演变。PPDO的多晶态结构转变和片晶结构演变受退火和拉伸温度影响显着。高温退火促进PPDO α’晶到α晶的转变,伴随着Xc的提高和片晶增厚。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PPDO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增大,断裂应变减小。拉伸诱导PPDO的相转变依赖于初始晶体结构和拉伸温度。PPDO α晶在低温拉伸时转变成α’晶,该相转变是不可逆的,即拉伸形成的α’晶不会随着应力的释放而转变为α晶。然而,PPDO α晶在高温拉伸(≥40℃)时不发生相转变。在拉伸过程中,PPDO α晶通过熔融-重结晶机制从初始的片晶演变为纤维晶。其次,以顺-2-丁烯-1,4-二醇和不同的二元酸(戊二酸、庚二酸、壬二酸)为单体,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不饱和的聚二羧酸顺丁烯二酯,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晶行为、温度依赖的多晶态结构与相转变。聚二羧酸顺丁烯二酯的结晶行为取决于主链的亚甲基数目。聚庚二酸顺丁烯二酯(PcBP)和聚壬二酸顺丁烯二酯为半结晶态,而聚戊二酸顺丁烯二酯为无定形态。等温熔融结晶的PcBP表现出Tc依赖的多晶态结构。PcBP在Tc≥ 23℃时结晶形成α晶,在Tc≤10℃时结晶形成β晶;在中间温度范围内(10<Tc<23℃)α晶和β晶共存。PcBPβ晶属于单斜晶系,其晶胞参数为a=0.838nm,b=0.965nm,c=1.67 nm,β=64.5°;α晶属于单斜晶系,其晶胞参数为 a=0.725 nm,b=0.895 nm,c=1.69nm,β=58.1°。PcBPα晶和β晶具有不同的双重熔融行为,α晶的熔点更高。在低Tc下形成的β晶是亚稳态的,热处理过程中通过熔融-重结晶机制转变为α晶。然后,选择乙交酯占优的PGLA为含缺陷聚合物的模型体系,其中L-丙交酯(LA)共聚单元可视为化学缺陷单元。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不同共聚组成的乙交酯占优的PGLA,并研究了其结晶动力学、结晶结构以及加热和高温退火中的结构演变。共聚组成和Tc对PGLA的结晶动力学和结晶结构影响显着。PGLA的结晶速率随L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LA含量较高(≥40%)时,PGLA不结晶。在PGLA的结晶过程中,LA单元以缺陷的形式排入晶格,导致晶胞膨胀。LA单元排入PGLA晶格程度受动力学控制,低Tc有利于LA单元排入晶格,而高Tc不利于LA单元排入晶格,从而使晶胞随Tc的提高而收缩。在低Tc下形成的缺陷晶体是亚稳态的,加热和退火中转变为热力学稳态的晶体。最后,选择PLLA/CO2为聚合物/小分子化合物共结晶模型体系,研究了 PLLA在不同CO2处理条件下(CO2压力:1-13 MPa;Tc:10-110℃)的多晶态结构、相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PLLA在7-13 MPa CO2和Tc≤50℃时结晶形成PLLA/CO2复合晶,而在高压CO2和Tc≥70℃时结晶形成常规的α晶。固体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LLA/CO2复合晶的链间相互作用弱于常规的α晶。PLLA/CO2复合晶是亚稳态的,在加热和高温退火(>50℃)中通过固-固机制转变为热力学稳态的α晶。与常规的α晶相比,在低Tc下形成的PLLA/CO2复合晶具有较好的韧性,归因于较低的Xc和CO2的塑化作用。
隋丹丹[8](2021)在《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物联网与智能终端发展迅猛,为了更好地采集外界信息,柔性压力传感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其具有轻薄便携、可获取不规则表面压力信息,被广泛的应用在机器人、智能穿戴、人机交互及智能蒙皮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技术上变革与突破。近些年,柔性压力传感器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热点。虽然相关研究持续开展,但实现大面积、低成本、工艺简单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制备具有高灵敏、高柔韧、重复性好、成本低、结构简单以及可实现分布式测量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纤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传感监测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和耐腐蚀程度比较强等优点。与电容式、电阻式等柔性压力传感器相比,使用光纤作为传感元,更容易实现大面积分布测量,且光纤的质量轻、柔韧性好,可以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根据背向瑞利散射的光纤传感原理,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提出以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元,聚合物PDMS作为封装增敏材料,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增敏结构,同时对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分析出了压力与光纤应变的关系。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选取最优的增敏结构。利用搭建的测试平台对不同结构、尺寸以及配比的PDMS封装的传感器进行相应的静态性能试验,得出在0~160k Pa压力范围内,光纤压力灵敏度最好是海绵结构,可达到4.06336με/k Pa,并且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重复性、较小的迟滞性,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探索传感器的应用,将制备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贴附于鼠标与鞋底,检测点击鼠标的力以及监测足底压力分布;自制水下模拟环境,检测水下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的监测接触力的大小与分布情况。本文制备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在智能穿戴、医疗检测以及水下弧形物体表面压力的监测等方面具有潜力。
赵贺[9](2021)在《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协同多维填料调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微结构及性能》文中提出电介质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对推动现代电子器件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期,三元杂化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升聚合物电绝缘特性、机械和导热性能等方面崭露头角。通过合理挑选具有不同维度和特性的无机纳米填料进行杂化和结构设计,可以满足特定环境下不同工作需求,成为高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聚酰亚胺(PI)为基体,以零维纳米氮化铝(AlN)、一维微米钛酸纳米管(TNs)和二维微米扩层二硫化钼(E-MoS2)分别与二维纳米氮化硼(BN)构成杂化填料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能的新型三元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二维BN纳米片与不同维度填料形成的取向分布、界面结构、陷阱能级和空间电荷分布及对复合薄膜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耐电特性提升机理。研究发现,零维AlN与二维BN在PI基体中分散良好,形成“球片环绕结构”。适量掺杂(3 wt%-5 wt%)BN-AlN杂化填料,可以抑制界面态破坏,增强界面极化,在高频范围限制偶极子转向,提高复合薄膜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在掺杂3 wt%时,PI/BN-AlN复合薄膜交流击穿场强可达160 k V/mm,分别比纯PI和PI/AlN提高了45%、13%。随着掺杂组分增加,PI/BN-AlN复合薄膜耐电晕老化寿命和热稳定性均得到大幅提升。PI/BN-TNs三元复合薄膜中一维TN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存在许多氢键,BN附着TNs表面形成“空间网络桥接结构”,部分TNs经BN诱导在基体中呈现水平取向分布。小角X射线散射(SAXS)结果表明,随着BN-TNs组分增加,复合薄膜相间界面层厚度逐渐减小,质量分形维数逐渐增加,散射环具有各向异性,存在取向结构。PI/BN-TNs复合薄膜的填料均匀性、取向性和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有效抑制复合薄膜电学和力学性能劣化,呈现优异的介电性能、击穿性能、独特的抗拉伸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E-MoS2纳米片具有更大晶格间距,沿c轴(002)晶面层间距扩大至0.98nm,横向尺寸约为1.5μm,厚度约为2 nm,仅由2个单层构成,与二维BN形成“层状分离结构”。采用聚合物原位插层策略制备新型PI/BN-E-MoS2复合薄膜,极大改善填料在PI基体中分散性。SAXS结果表明,随着掺杂组分增加,PI/BN-E-MoS2复合薄膜相间界面层厚度和质量分形维数逐渐增大,结构更加致密。BN-E-MoS2填料显着增强复合薄膜内部界面极化,减小键合区对偶极取向极化的限制作用,保持较大介电常数,同时抑制介电损耗。当掺杂组分为0.25 wt%时,PI/BN-E-MoS2复合薄膜击穿场强为196 k V/mm;当掺杂组分为3wt%时,热导率为0.22 Wm-1K-1。BN-E-MoS2杂化填料在复合薄膜内部形成更多、更致密导热通路,延长声子平均自由程,减少界面处声子散射,提高复合薄膜热导率。采用准原位技术和微观尺度下陷阱能级分布、空间电荷注入与复合测试,结合有限元击穿模拟仿真,以多核模型、电双层模型、能量势垒和界面陷阱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长时击穿(电晕老化)和短时击穿失效行为,系统地研究多维杂化填料体系增强复合薄膜耐电特性机理,分别建立耐电晕老化模型、短时击穿机理模型以及双极性电荷传输模型,着重阐明二维BN纳米片在多维杂化填料体系调控复合薄膜耐电特性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为拓展二维材料在高绝缘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齐海娜[10](2021)在《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文中认为目前,各向异性导电膜(ACFs)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沿膜厚度方向导电,而沿膜面绝缘,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传感器等领域;I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沿着膜面两个垂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而沿着膜厚方向绝缘,目前正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新型多功能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研发已成为电子工业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多功能材料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与单一功能材料相比,荧光-导电-磁性多功能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当荧光、导电和磁性物质直接相互混合时存在不利影响。为了降低各种物质之间的不利影响,提高材料的性能并且满足特殊的电子器件等对导电方向的需求,需要构筑特殊结构的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本论文针对于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和各向异性导电膜两个科学研究热点,并将其结合起来进行详细地研究。以构筑的一维纳米结构为构筑单元,利用电纺技术构筑了Janus膜,并赋予其双各向异性导电、磁性和荧光等性能。在此基础上将二维(2D)的Janus膜以不同的策略进行卷曲得到了衍生新颖的三维(3D)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进一步创新性地将芴类光电导材料引入Janus膜中,得到各向异性光电导膜。利用光来控制各向异性光电导膜的绝缘与导电状态,实现非各向异性导电与各向异性导电的转换。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光电磁等特性,提出了不同于Janus结构的赝Janus结构。赝Janus结构与传统的Janus结构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在宏观上增加了功能分区,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高度集成,实现了优异的多功能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并轴以及单轴电纺技术制备了{[Eu(BA)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胺(PANI)/PMMA]}⊥{[Eu(BA)3phen/PMMA]//[PANI/PMMA]}&[Fe3O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红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双层Janus膜和{[PANI/PMMA]//[PMMA/Tb(BA)3phen]⊥[PANI/PMMA]//[PMMA/Tb(BA)3phen]}&[Fe3O4/聚丙烯腈(PAN)]绿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双层Janus膜,对其临界厚度、磁性、荧光和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详细地研究,阐明了光电磁相互作用影响机制。利用Janus纳米带为构筑单元,减少了荧光-导电-磁性三种物质之间的不利影响,使上层Janus膜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高的导电各向异性。通过改变稀土配合物,Fe3O4纳米颗粒以及PANI的含量,实现荧光-磁性和导电各向异性的可调性。在阵列膜中通过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的高度集成,实现了材料的优异的多功能性。2.首次提出了3D双壁Janus管以及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新概念。首先利用电纺技术,设计并构筑{[Eu(BA)3phen/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PANI/PMMA]}&(Fe3O4/PMMA)磁性-红绿双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Fe3O4/PMMA]//[PANI/PMMA]}⊥{[Eu(BA)3phen/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绿色荧光-磁性-红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和{[Fe3O4/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PANI/PMMA]}&[Eu(BA)3phen/PMMA]红色荧光-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然后将三种Janus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卷曲即可得到3D双壁Janus管以及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双壁Janus管的内管或外管为Janus结构,完全旗帜形结构是2D Janus膜与3D双壁Janus管的结合。3D双壁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具有与2D Janus膜类似的性能。此外,通过改变不同功能区的性质和Janus纳米带的排列方式,可以调节3D或3D+2D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特性。为设计和构筑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思路。3.利用光电导现象实现了各向异性导电,提出了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和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的新概念。设计并利用电纺技术构筑了[高浓度2,7-二溴-9-芴酮(H-DF)/聚偏二氟乙烯(PVDF)/PVP]//[低浓度DF(L-DF)/PVDF/PVP]各向异性光电导膜、[PANI/DF/PMMA]//[Eu(TTA)3(TPPO)2/PMMA]&(Na YF4:Yb3+,Tm3+/PAN)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和[H-DF/PVDF/PVP]//[Fe3O4/PVDF/PVP]&[低浓度DF(L-DF)/PMMA]开关型各向异性光导Janus膜。在紫外光照射下,沿Janus纳米纤维/带的长度方向具有导电性,垂直于Janus纳米纤维/带的长度方向具有绝缘性,导致各向异性导电。当ACFs中含有PANI时,通过无光照到有光照的转变,可以提高ACFs的导电性以及各向异性程度。研究了DF的含量和不同模板聚合物对样品光电导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其影响机制。通过调节DF的浓度和存在环境,实现了DF从单体发光(紫色荧光)到聚集态发光(绿色荧光)的转变。采用不同的卷曲策略对二维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进行卷曲,得到了具有良好各向异性光电导、磁性和荧光特性的3D和3D+2D材料。4.受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启发,提出了一种与Janus结构不同的结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赝Janus结构。赝Janus结构可以看作是通过垂直翻转Janus结构的一侧得到的新结构。阴阳鱼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赝Janus结构,本文中以阴阳鱼结构膜为例通过电纺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多模发光和双各向异性导电的赝Janus结构膜(简称PF)。PF的两个鱼状结构区域由[(Na YF4:Yb3+,Er3+)/PMMA]//[PANI/PMMA]和[(Na YF4:Yb3+,Er3+)/PMMA]//[PANI/PMMA]Janus纳米带构成,两个眼睛区域由Tb(BA)3phen/PVP和Eu(BA)3phen/PVP纳米纤维组成。宏观上,PF实现了四个功能分区;微观上,利用Janus纳米带实现了两个功能分区。在PF中,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高度集成避免了不同功能间的不利的相互干扰。因此PF具有良好的双各向异性导电、上下转换多模发光。赝Janus结构的设计也适用于构筑其它具有不同结构或性能的多功能材料。
二、单轴拉伸聚偏氟乙烯的小角激光散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轴拉伸聚偏氟乙烯的小角激光散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热塑性弹性体 |
1.2.2 热塑性硫化橡胶 |
1.2.3 动态硫化技术 |
1.3 TPV微观相态研究进展 |
1.3.1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形成机理 |
1.3.2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演变发展研究进展 |
1.3.3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3.4 TPV微相结构和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
1.3.5 TPV加工性能与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
1.3.5.1 TPV流变响应表征方法 |
1.3.5.2 TPV流变性能影响因素 |
1.4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1.5.2 动态硫化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5.3 加工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性能优化 |
1.5.4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橡塑两相黏度表征 |
2.2.4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2.2.5 静态硫化曲线 |
2.3 橡胶交联动力学 |
2.4 橡胶相在交联过程中破碎与融并 |
2.5 橡胶微粒形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微相形成的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3.2.2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3.2.3 橡塑两相表观黏度测试 |
3.2.4 橡塑快慢交联体系设计 |
3.2.5 样品制备与体系设计 |
3.2.6 溶胀法表征交联程度 |
3.2.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2.8 样品溶解实验 |
3.3 PP分子量与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的耦合影响 |
3.3.1 橡塑硫化体系的交联动力学 |
3.3.2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的影响 |
3.3.2.1 橡塑硫化体系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2.2 变形破碎理论计算EPDM/PH体系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3 临界毛细管破碎方程计算EPDM/PL体系中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4 橡胶粒子粒径 |
3.3.3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3.3.3.1 PP分子量的影响 |
3.3.3.2 EPDM交联动力学的影响 |
3.4 分子量和交联动力学耦合影响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微相结构表征 |
4.2.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2.3.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4.2.3.3 偏光显微镜(POM) |
4.2.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2.5.1 拉伸性能测试 |
4.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4.3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响应关系 |
4.3.1 注射成型剪切速率的确定 |
4.3.2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的影响 |
4.3.2.1 剪切速率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破碎和排列取向的影响 |
4.3.2.2 剪切速率对TPV结晶结构、结晶度的影响 |
4.3.2.3 剪切速率对TPV中PP相取向的影响 |
4.3.3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纳米力学模量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4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5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弹性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6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的形成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相态加工调控与性能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5.2.2 样品制备 |
5.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5.2.4 动态振荡应变扫描 |
5.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5.2.5.1 拉伸性能测试 |
5.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5.3 强剪切作用和POE界面包覆对TPV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1 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热力学不稳定现象 |
5.3.2 界面包覆剂的确定 |
5.3.3 POE界面包覆实验验证 |
5.3.4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5.3.5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TPV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PDM/PP TPV的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6.2.2 样品制备 |
6.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6.2.4 流变行为表征 |
6.2.4.1 动态振荡剪切扫描 |
6.2.4.2 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 |
6.2.5 流变方法分析 |
6.2.5.1 拉伸流变与剪切流变 |
6.2.5.2 振荡频率扫描确定松弛时间谱 |
6.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在线性与非线性黏弹性上的响应 |
6.3.1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变化 |
6.3.2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动态黏弹性的响应关系 |
6.3.2.1 非线性黏弹性 |
6.3.2.2 线性黏弹性 |
6.3.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稳态流变行为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压电陶瓷发展概况 |
1.1.1 压电材料分类 |
1.1.2 硬性压电材料制备方法概述 |
1.1.3 PZT在热-力环境下的老化效应研究现状 |
1.1.4 压电陶瓷机电特性研究现状 |
1.2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损失研究概述 |
1.2.1 功率超声振子研究进展 |
1.2.2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转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损失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在接触界面的研究进展 |
1.3 功率超声振子在不同负载下机电性能的研究概述 |
1.3.1 功率超声振子在硬性负载下的研究现状 |
1.3.2 功率超声振子在软性负载下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纵向振动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设计 |
2.1 引言 |
2.2 33k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理论设计 |
2.2.1 压电陶瓷元件振动模式与压电方程 |
2.2.2 压电材料及压电换能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3 有损耗的晶片级联的机电等效图 |
2.2.4 压电换能器的机械共振频率方程 |
2.2.5 功率超声电源的选型 |
2.3 33k纵向振动变幅杆理论设计 |
2.3.1 变幅杆主要性能参数 |
2.3.2 变幅杆分类 |
2.3.3 超声变幅杆的选型和固定 |
2.3.4 半波长圆截面阶梯型变幅杆频率方程 |
2.3.5 复合棒纵向振动超声压电振子共振频率方程 |
2.4 33k超声压电振子COMSOL有限元分析 |
2.4.1 压电振子模型建立 |
2.4.2 压电振子模态分析 |
2.4.3 压电振子谐响应分析 |
2.5 试验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单片纵向压电振子在温度场下的机电性能演变 |
3.1 引言 |
3.2 加温下Pb(Ti_(0.52)Zr_(0.48))O_3的老化理论模型 |
3.3 加温下Pb(Ti_(0.52)Zr_(0.48))O_3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
3.3.1 加温试验平台 |
3.3.2 显微结构 |
3.3.3 物相结构 |
3.4 不同温度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电学参数的演变 |
3.4.1 温度影响下的单片PZT-8等效电路模型 |
3.4.2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容C_1的老化影响 |
3.4.3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感L_1的老化影响 |
3.4.4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阻R_1的老化影响 |
3.5 不同温度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机电性能演变 |
3.5.1 温度对单片PZT-8谐振频率f_s的老化影响 |
3.5.2 温度对单片PZT-8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老化影响 |
3.5.3 温度对单片PZT-8机械品质因数Q_m的老化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单片纵向压电振子在一维力场下的机电性能演变 |
4.1 引言 |
4.2 一维轴向压力下Pb(Ti_(0.52)Zr_(0.48))O_3的老化理论模型 |
4.3 一维轴向压力下Pb(Ti_(0.52)Zr_(0.48))O_3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
4.3.1 加力试验平台 |
4.3.2 显微结构 |
4.3.3 物相结构 |
4.4 一维轴向压力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电学参数的演变 |
4.4.1 单轴压影响下单片PZT-8的等效电路模型 |
4.4.2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容C_1的老化影响 |
4.4.3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感L_1的老化影响 |
4.4.4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阻R_1的老化影响 |
4.5 一维轴向压力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的机电性能演变 |
4.5.1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谐振频率f_s的老化影响 |
4.5.2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老化影响 |
4.5.3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机械品质因数Q_m的老化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接触界面的机电特性 |
5.1 引言 |
5.2 接触界面建模 |
5.3 激光加工接触界面的表征 |
5.3.1 超声压电振子的装配 |
5.3.2 激光加工接触界面的工艺参数 |
5.3.3 接触界面微观形貌表征 |
5.3.4 接触界面粗糙度表征 |
5.4 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不同接触界面下的机电特性分析 |
5.4.1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
5.4.2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
5.4.3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不同负载下的机电特性 |
6.1 引言 |
6.2 负载分类 |
6.3 液体负载下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的机电特性分析 |
6.3.1 液体负载试验平台 |
6.3.2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
6.3.3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
6.3.4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
6.4 固体负载下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的机电特性分析 |
6.4.1 固体负载试验平台 |
6.4.2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
6.4.3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
6.4.4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柔性PEDOT:PSS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电材料 |
1.2.1 热电效应 |
1.2.1.1 Seebeck效应 |
1.2.1.2 Peltier效应 |
1.2.1.3 Thomson效应 |
1.2.1.4 Kelvin关系 |
1.2.2 热电效应的应用 |
1.2.2.1 温差发电 |
1.2.2.2 热电制冷 |
1.2.3 热电材料的性能参数 |
1.2.3.1 电导率 |
1.2.3.2 Seebeck系数 |
1.2.3.3 热导率 |
1.3 导电聚合物概述 |
1.3.1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2 导电聚合物的转运机制 |
1.3.3 导电聚合物的掺杂 |
1.4 PEDOT:PSS概述 |
1.4.1 PEDOT:PSS的简介 |
1.4.2 PEDOT:PSS热电性能的研究 |
1.4.3 PEDOT:PSS基热电复合材料 |
1.4.3.1 PEDOT:PSS/无机复合材料 |
1.4.3.2 PEDOT:PSS/碳基复合材料 |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剂与仪器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第三章 柔性PEDOT:PSS:PANI薄膜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PNAI |
3.2.2 PEDOT:PSS:PANI薄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3.3.2 热电性能的讨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DOT:PSS/PVA/Te NWs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制备Te NWs |
4.2.2 制备PEDOT:PSS/PVA/Te NWs复合纤维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4.3.2 热电性能的讨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液晶随机激光:原理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液晶随机激光原理 |
2.1 随机激光辐射原理 |
2.2 液晶随机激光辐射原理 |
3 向列相液晶随机激光 |
3.1 向列相液晶随机激光 |
3.2 聚合物分散液晶随机激光 |
4 胆甾相液晶随机激光 |
5 蓝相液晶随机激光 |
6 等离激元增强液晶随机激光 |
7 结 论 |
(5)功能性缠绕膜拉伸内部结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1.1.1 LLDPE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LLDPE的制备 |
1.1.3 LLDPE的应用 |
1.2 高分子薄膜材料 |
1.2.1 高分子薄膜材料简介 |
1.2.2 高分子薄膜表征技术 |
1.3 聚乙烯缠绕膜的应用及特点 |
1.3.1 缠绕膜的应用 |
1.3.2 缠绕膜的特点 |
1.3.3 薄膜拉伸过程中变化的研究进展 |
1.4 添加剂的种类及扩散模型 |
1.4.1 小分子添加剂的种类 |
1.4.2 小分子析出通道及理论析出模型 |
1.4.3 薄膜小分子添加剂析出研究进展 |
1.5 聚乙烯与聚乙烯蜡相容性研究 |
1.5.1 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聚乙烯薄膜拉伸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原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表征与测试 |
2.3.1 热分析 |
2.3.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 |
2.3.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
2.3.4 拉伸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始薄膜与拉伸1.5 倍应变薄膜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分析 |
2.4.2 薄膜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2.4.3 薄膜拉伸过程中MD、TD、及45°方向的结构变化 |
2.4.4 薄膜MD、TD方向的晶体结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乙烯蜡与LLDPE相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配方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3 实验表征与测试 |
3.3.1 热分析 |
3.3.2 同步辐射SAXS测试 |
3.3.3 偏光显微镜测试 |
3.3.4 SEM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分析 |
3.4.2 聚乙烯蜡不同配比共混物晶体结构的变化 |
3.4.3 聚乙烯蜡不同配比样品偏光显微镜形貌 |
3.4.4 聚乙烯蜡不同配比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性缠绕膜添加剂表面析出问题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种类添加剂的红外光谱图 |
4.3.2 不同添加剂提取条件薄膜的红外光谱图 |
4.3.3 不同种类薄膜的红外光谱图 |
4.3.4 功能助剂组分红外定量分析方法 |
4.3.5 功能助剂组分偏光定量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石墨/尼龙66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导热高分子的研究现状 |
1.3.1 本征型导热高分子材料 |
1.3.2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 |
1.4 影响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 |
1.4.1 填料的填充量 |
1.4.2 填料形状 |
1.4.3 填料排布形式 |
1.4.4 表面改性 |
1.5 导热机理与测试方法 |
1.5.1 导热机理 |
1.5.2 导热模型 |
1.5.3 导热测试原理 |
1.6 石墨/尼龙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试样的测试与表征 |
2.3.1 微观形貌表征 |
2.3.2 导热性能测试 |
2.3.3 力学性能测试 |
2.3.4 其它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共混式鳞片石墨/PA66 粉末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热压工艺参数确定 |
3.1.1 尼龙66 粉末基体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
3.1.2 热压工艺的确定 |
3.2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3.2.1 导热性能 |
3.2.2 热稳定性能 |
3.3 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3.3.1 热膨胀性能 |
3.3.2 抗弯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向鳞片石墨/尼龙66 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鳞片石墨石墨化 |
4.2 鳞片石墨XRD表征 |
4.3 热压工艺参数确定 |
4.3.1 尼龙66 板基体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
4.3.2 热压工艺的确定 |
4.3.3 热压流程 |
4.4 试样形貌 |
4.4.1 复合材料宏观形貌 |
4.4.2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
4.5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4.5.1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5.2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4.6 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4.6.1 热膨胀性能 |
4.6.2 抗弯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烷偶联剂对于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5.1 偶联剂作用机理 |
5.2 偶联剂处理 |
5.3 红外光学检测 |
5.4 试样形貌 |
5.5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5.5.1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5.5.2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5.6 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5.6.1 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 |
5.6.2 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温度依赖型多晶态脂肪族聚酯的结晶与相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试剂、聚合物与测试方法缩写说明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多晶态聚合物结晶的基本理论 |
2.3 聚酯多晶态结构的调控方法 |
2.3.1 温度依赖型聚酯的同质多晶 |
2.3.2 温度依赖型聚酯的异质多晶 |
2.3.3 其他调控方法 |
2.4 多晶间相转变 |
2.4.1 热致相转变 |
2.4.2 拉伸诱导相转变 |
2.5 结构-性能关系 |
2.5.1 晶型的影响 |
2.5.2 结晶度和结晶形貌的影响 |
2.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 聚对二氧环己酮的多晶态结构与相转变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晶动力学和熔融行为 |
3.3.2 结晶形貌 |
3.3.3 T_c依赖的多晶态结构 |
3.3.4 加热引起的相转变 |
3.3.5 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退火和拉伸诱导聚对二氧环己酮的多层次微观结构演变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样品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退火温度对熔融行为的影响 |
4.3.2 退火温度对α'晶相转变的影响 |
4.3.3 退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拉伸温度对α'晶相转变的影响 |
4.3.5 拉伸温度对α晶相转变的影响 |
4.3.6 原位拉伸诱导α晶到α'晶的转变 |
4.3.7 原位拉伸诱导片晶结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聚庚二酸顺丁烯二酯的多晶态结构与相转变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样品合成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与表征 |
5.3.2 T_c依赖的多晶态结构 |
5.3.3 晶体结构解析 |
5.3.4 熔融行为 |
5.3.5 片晶结构 |
5.3.6 加热引起的相转变 |
5.4 本章小结 |
6 聚乙丙交酯中缺陷晶体的形成与相转变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样品合成 |
6.2.3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合成与表征 |
6.3.2 结晶动力学与熔融行为 |
6.3.3 结晶形貌 |
6.3.4 共聚组成和T_c依赖的晶体结构 |
6.3.5 加热引起的结构演变 |
6.3.6 退火引起的结构演变 |
6.4 本章小结 |
7 聚乳酸/CO_2复合晶的形成与相转变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材料 |
7.2.2 样品制备 |
7.2.3 测试与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熔融行为和CO_2吸收率 |
7.3.2 PLLA/CO_2复合晶的形成 |
7.3.3 多晶态结构相图 |
7.3.4 PLLA/CO_2复合晶的相转变 |
7.3.5 CO_2处理的PLLA的力学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柔性压力传感器概述 |
1.2.1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分类 |
1.2.2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基本性能 |
1.2.3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
1.3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工作机理 |
2.1 传感光纤结构及物理参数 |
2.2 柔性光纤压力敏感机理 |
2.2.1 光纤受力分析 |
2.2.2 封装后的光纤传感器受力分析 |
2.3 OFDR传感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设计 |
3.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 |
3.1.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原则 |
3.1.2 弹性材料的选择 |
3.1.3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 PDMS的弹性模量测试 |
3.3 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加载 |
3.3.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备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流程 |
4.2.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制作 |
4.2.2 传感器的实物及微观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5.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测试及分析 |
5.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系统 |
5.1.1 柔性光纤压力测试系统 |
5.1.2 传感器性能测试方法 |
5.2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5.2.1 不同结构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2 不同厚度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3 不同宽度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4 不同配比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5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及尺寸的确定 |
5.3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研究 |
5.3.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重复性与迟滞性 |
5.3.2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抗电磁干扰 |
5.4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
5.4.1 手指点击力测试 |
5.4.2 足底压力测量 |
5.4.3 水下压力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协同多维填料调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微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二维氮化硼改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2.1 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简介 |
1.2.2 二维氮化硼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
1.3 多维杂化填料调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3.1 零维/二维杂化填料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3.2 一维/二维杂化填料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3.3 二维/二维杂化填料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4 电介质微观结构调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
1.4.1 填料分布取向构筑界面结构 |
1.4.2 构造核壳结构 |
1.4.3 填料基体多层结构 |
1.4.4 二维材料插层调控层间距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多维无机填料的选择 |
2.1.1 零维纳米材料的选择 |
2.1.2 一维纳米材料的选择 |
2.1.3 二维纳米材料的选择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结构表征 |
2.3.1 XRD测试 |
2.3.2 FTIR测试 |
2.3.3 ZETA电位测试 |
2.3.4 SEM测试 |
2.3.5 TEM测试 |
2.3.6 AFM测试 |
2.3.7 SAXS测试 |
2.4 性能测试及有限元仿真模拟 |
2.4.1 介电性能测试 |
2.4.2 交流击穿性能测试 |
2.4.3 耐电晕老化性能测试 |
2.4.4 热激电流测试 |
2.4.5 空间电荷分布测试 |
2.4.6 拉伸性能测试 |
2.4.7 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 |
2.4.8 热失重性能测试 |
2.4.9 导热性能测试 |
2.4.10 有限元仿真模拟 |
2.5 PI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PI/BN-AlN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 |
3.1 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微观形貌 |
3.2 PI/AlN和 PI/BN-AlN复合薄膜结构表征 |
3.2.1 物相结构 |
3.2.2 分子价键 |
3.2.3 表面及断面形貌 |
3.2.4 界面及分形特征 |
3.3 PI/AlN和 PI/BN-AlN复合薄膜电学性能 |
3.3.1 介电性能 |
3.3.2 交流击穿性能 |
3.3.3 耐电晕老化性能 |
3.4 PI/AlN和 PI/BN-AlN复合薄膜热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I/BN-TNs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 |
4.1 一维钛酸纳米管制备及微观形貌 |
4.1.1 一维钛酸纳米管制备 |
4.1.2 一维钛酸纳米管微观形貌 |
4.2 PI/BN-TNs复合薄膜制备 |
4.3 PI/TNs和 PI/BN-TNs复合薄膜结构特性 |
4.3.1 物相结构 |
4.3.2 分子价键 |
4.3.3 微观形貌 |
4.3.4 界面及分形特征 |
4.4 PI/TNs和 PI/BN-TNs复合薄膜电学性能 |
4.4.1 介电性能 |
4.4.2 交流击穿性能 |
4.5 PI/TNs和 PI/BN-TNs复合薄膜力学性能 |
4.5.1 拉伸性能 |
4.5.2 动态热机械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PI/BN-E-MoS_2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 |
5.1 二维扩层MoS_2纳米片制备和结构表征 |
5.1.1 二维E-MoS_2纳米片制备 |
5.1.2 二维E-MoS_2纳米片微结构表征 |
5.2 E-MoS_2的聚合物原位插层策略 |
5.3 PI/E-MoS_2和PI/BN-E-MoS_2复合薄膜微结构 |
5.3.1 物相结构 |
5.3.2 分子价键 |
5.3.3 微观形貌 |
5.3.4 界面及分形特征 |
5.4 PI/E-MoS_2和PI/BN-E-MoS_2复合薄膜电学性能 |
5.4.1 介电性能 |
5.4.2 交流击穿性能 |
5.5 PI/E-MoS_2和PI/BN-E-MoS_2复合薄膜导热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维BN协同多维填料增强复合薄膜耐电性能机理 |
6.1 二维BN协同零维AlN增强复合薄膜耐电晕机理 |
6.1.1 准原位SEM和 AFM表征复合薄膜形貌 |
6.1.2 准原位FT-IR分析复合薄膜分子价键 |
6.1.3 准原位XRD分析复合薄膜相结构 |
6.1.4 准原位SAXS分析复合薄膜微观结构 |
6.1.5 准原位电晕仿真模拟 |
6.1.6 PI/BN-AlN复合薄膜耐电晕机理 |
6.2 二维BN协同一维TNs增强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
6.2.1 TSDC研究复合薄膜陷阱能级分布 |
6.2.2 复合薄膜击穿仿真模拟 |
6.2.3 PI/BN-TNs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
6.3 二维 BN协同二维 E-MoS_2增强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
6.3.1 PEA研究复合薄膜空间电荷分布 |
6.3.2 复合薄膜击穿仿真模拟 |
6.3.3 PI/BN-E-MoS_2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
6.4 多维填料体系对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
1.1.2 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 |
1.2.2 磁性材料的研究 |
1.2.3 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研究 |
1.2.4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 |
1.3 Janus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Janus结构材料的概述 |
1.3.2 Janus结构材料的研究 |
1.4 芴酮类光电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量色散谱(EDS)分析 |
2.3.3 荧光显微镜(FM)分析 |
2.3.4 光学显微镜(OM)分析 |
2.3.5 光电导和导电性质分析 |
2.3.6 力学性能分析 |
2.3.7 荧光光谱分析 |
2.3.8 磁性质分析 |
第3章 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Eu(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3.2.1.2 Fe_3O_4 NPs的制备 |
3.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2.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XRD与超顺磁性研究 |
3.2.2.2 形貌和结构研究 |
3.2.2.3 机械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3.2.2.4 导电性质分析 |
3.2.2.5 荧光性能分析 |
3.2.3 小结 |
3.3 绿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3.3.1.2 Fe_3O_4 NPs的制备 |
3.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XRD和磁性质分析 |
3.3.2.2 外观和内部结构分析 |
3.3.2.3 机械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3.3.2.4 导电性能分析 |
3.3.2.5 荧光性能研究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Janus膜及三维双壁Janus管和三维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性-红绿双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双壁Janus管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2.1.2 Fe3O4 NPs的制备 |
4.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2.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二维双层Janus膜构筑单元的设计 |
4.2.2.2 形貌与内部结构研究 |
4.2.2.3 XRD和磁性能的分析 |
4.2.2.4 荧光性能分析 |
4.2.2.5 导电性质分析 |
4.2.3 3D双壁Janus管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
4.2.4 小结 |
4.3 绿色荧光-磁性-红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双壁Janus管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3.1.2 Fe3O4 NPs的制备 |
4.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样品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 |
4.3.2.2 XRD与磁性分析 |
4.3.2.3 发光性能分析 |
4.3.2.4 导电性能分析 |
4.3.2.5 三维双壁Janus管的设计、构筑和性能研究 |
4.3.3 小结 |
4.4 红色荧光-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Janus管和三维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特性研究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4.1.2 Fe3O4 NPs的制备 |
4.4.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4.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4.4.1.5 3D双壁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设计和构筑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2.1 XRD和超顺磁性分析 |
4.4.2.2 内部结构分析 |
4.4.2.3 荧光性质分析 |
4.4.2.4 导电性能分析 |
4.4.3 3D双壁Janus管和3D加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性能研究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Janus膜及其衍生三维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2.1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形貌分析 |
5.2.2.2 荧光性能研究 |
5.2.2.3 光电导性能分析 |
5.2.3 小结 |
5.3 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3.1 实验部分 |
5.3.1.1 NaYF_4:Yb~(3+),Tm~(3+)NPs的制备 |
5.3.1.2 Eu(TTA)_3(TPPO)_2配合物的制备 |
5.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5.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2.1 XRD与形貌分析 |
5.3.2.2 荧光性质分析 |
5.3.2.4 导电性能分析 |
5.3.3 小结 |
5.4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 Janus管和三维 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4.1 实验部分 |
5.4.1.1 Fe_3O_4 NPs的制备 |
5.4.1.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5.4.1.3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5.4.2 结果与讨论 |
5.4.2.1 XRD与超顺磁性分析 |
5.4.2.2 形貌分析 |
5.4.2.3 荧光性能分析 |
5.4.2.4 光电导性能分析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下转换发光-双各向异性导电赝Janus结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6.2.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6.2.3 NaYF_4:Eu~(3+)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4 NaYF_4:Yb~(3+),Er~(3+)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5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RD分析 |
6.3.2 形貌分析 |
6.3.3 荧光性能研究 |
6.3.4 导电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单轴拉伸聚偏氟乙烯的小角激光散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D]. 李尚清.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D]. 李婧. 中北大学, 2021
- [3]基于柔性PEDOT:PSS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D]. 杨家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4]液晶随机激光:原理与研究进展[J]. 刘言军,蔡文锋,李烨,唐宗元,何慧琳,王家伟,罗丹. 中国激光, 2021(12)
- [5]功能性缠绕膜拉伸内部结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D]. 杨帆.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6]石墨/尼龙66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赵金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7]温度依赖型多晶态脂肪族聚酯的结晶与相转变[D]. 郑映. 浙江大学, 2021
- [8]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研究[D]. 隋丹丹. 中北大学, 2021(09)
- [9]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协同多维填料调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微结构及性能[D]. 赵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10]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D]. 齐海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