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启锐,张菊明[1](1990)在《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层水矿化度不仅与地理坐标有关,而且与深度也有密切的关系。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矿化度资料。过去,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多限于一维的或平面的,往往不能充分揭示矿化度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三维分析的新技术,即用三维方法分析三维的资料。通过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分析,对该区油气的保存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的区域保存条件较好,有的区域由于地表水的淡化作用一直深入到几千米深,封隔条件差,对油气田的存在不利。
张庆峰[2](2010)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人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烃源岩特征、油源对比和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成藏期次,解剖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文东地堑带、文东滚动背斜带、文东反向屋脊带均受控于文东1、2号断层,构造带继承性发育程度高,构造形态完整,圈闭幅度大。文中早期地垒形成时间早,圈闭类型好,构造幅度大,油气富集程度高,文中后期地垒形成时间晚,定型时间晚,断块破碎,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文西近洼带直接受控于文西2号晚期定型断层,以断块类型居多,侧向封闭条件稍差,油气富集受局部构造背景控制。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原油的地化分析,剖析烃源岩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源-藏空间对应关系。油气源对比认为文留地区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纵向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应该来源同一套烃源岩,但原油成熟度有一定差异,浅层的成熟度较低,中深层成熟度高,近洼构造带的原油成熟度最高。文西与文东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有一定差异,文西地区原油具有高伽玛蜡烷,C27C29甾烷的分布模式为反“L”型分布,原油来源于文西及近洼的烃源岩,文东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文留地区及前梨园洼陷超盐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原油具有极高的伽玛蜡烷含量,C27C29甾烷以C27甾烷略占优势的不对称“V”型分布。以文西Ⅲ号断层为界,文西Ⅲ号断层西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文西及近洼沙三段烃源岩,以东则来源于前梨园洼陷及文留地区的烃源岩,文西Ⅲ号断层是文西文东油源分割断层。通过油源精细对比建立的源-藏空间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断层的活动时期、活动强度和砂体分布的研究,利用高压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指标确定油气运移路径。指出前梨园洼陷油气沿砂体向中央隆起带运移,至文中地区附近油气继续沿文东段层系和砂体的疏导体系向文中地区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文留地区油气藏成藏期主要在东营期。各地区成藏时间与期次略有差异,文东地区中深层沙三段油气藏有两期成藏特征,第一期为沙一东营沉积期(33Ma23Ma),在东营中后期为大规模充注,第二期在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0Ma0Ma)。文西地区沙三段也存在两期成藏的特征,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中后期(28Ma23Ma),第二期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3Ma0Ma)。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时间要晚于沙三段,主要为单期次成藏,主要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中末期抬升剥蚀期(30Ma17Ma),为沙三段油气藏在构造活跃期调整形成的油气藏;文留地区东营组油气藏成藏时间晚于沙二油气藏,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末期抬升期。总之,文留地区沙三段油气藏具有成藏早、定型晚,文东早于文西;剖面上具有中深层早、浅层晚的特征。综合分析文留油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及近洼自生型、油源断层控制的调整型、与浅层次生型。
王君,楼章华,朱蓉,何钰,朱振宏,王同军,钱月红[3](2014)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现今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断裂及盐岩发育,油气运聚过程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分析文留地区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氘、氧同位素测试资料确定地层水来源。结合文留地区构造以及水动力特征,深入研究文留地区古近系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油气富集、分布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解剖文218—文245井典型剖面,进一步分析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文留地区地层水以原生沉积水为主,局部曾经受到古大气水下渗影响,反映其地层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保存。纵向上,文留地区水化学可以分为(古)大气水下渗淡化带、越流泄水浓缩带、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带、断层越流淡化带和末端越流浓缩带等5个水化学垂向分带;平面上,文东滚动背斜带和文东地堑带为两侧凹陷离心流的共同指向区,地层水在越流过程中不断浓缩,矿化度、氯离子浓度增加,矿化度、氯离子浓度高值区与油气富集区有一致性。文留地区断裂连通性好,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
陈发亮[4](2006)在《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充分利用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油气成藏评价、地震储层预测等理论技术,采用多学科联合攻关,通过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东濮凹陷含盐盆地的地震地质综合油气勘探技术。通过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使含盐地层的层序划分更为合理,保证了层序与盐韵律的高度统一,利于盐韵律在各级层序单元中的归位,便于整个凹陷的进一步生产研究工作。通过层序划分和对比,指出盐岩在垂向上具有旋回性和韵律性、在横向上具有分区性和迁移性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准层序分析,明确了盐岩和砂岩的时空关系,提出了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和盐-砂指状交叉带的概念,指出盐-砂消长带随时间的不断迁移是导致东濮凹陷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为含盐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通过开展油气成藏研究,指出盐岩层对油气成藏具有积极意义,认为盐岩的沉积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提高了烃源岩的质量,盐岩层的存在形成的异常高压会抑制深层烃源岩热演化进程,拉长了生烃窗,对现今成藏有利。盐岩层可作为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系统的良好划分边界。对各系统的生储盖组合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落实了与盐岩有关的7种油气藏类型,指出在盐间和盐下可形成多套含油气层系。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东濮含盐盆地油气勘探。通过地震地质研究和正演模拟分析,指出盐岩在测井上表现为低伽玛、低密度、中高速,在地震上表现为强振幅、高连续、中低频反射,具有比其它岩性更为明显、更易识别的地球物理特征,据此针对含盐地层形成了一套替代法地震地质层位精细标定技术解决了盐岩发育区大量缺少密度数据的老井层位标定难的问题。并结合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形成了一套基于逆向思维和层序地层学的双向式地震地质多信息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已见到初步效果。在东濮凹陷这一典型含盐富油气盆地开展这种地震地质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外类似盆地中并不多见,所提出的盐-砂消长及迁移模式、双向式地震地质多信息综合储层预测技术等也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独创性。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践,为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今后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仍将会继续发挥进一步指导作用。
陈湘飞[5](2017)在《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发育,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含盐区,膏盐岩对含盐层系烃源岩性质、生烃特征、油气成藏及对油气的后生改造影响研究薄弱。本论文在GC-MS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非常规分析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探讨了区内沙三段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与成藏效应。结果表明,膏盐岩的发育显着影响烃源岩的性质及其生烃过程。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均好于无盐层段,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中,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II1型和I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主要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随着盐岩厚度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生油窗范围,同时也能扩大生湿气范围;当膏盐岩厚度达到一定值时(约400 m),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主要扩大了生烃高峰期间湿气的深度范围。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综合地质、地化研究,本文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膏盐岩显着影响文留地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及相关原油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膏盐岩相关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含量(4.07%10.50%)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利用高分辨率质谱(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文留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S1、S2、N1S1、O1S1、N1O1S1、O1S2、O2S2等),其中以S1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O1S1类化合物,S1类化合物的分布受控于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盐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主要缘于盐湖沉积环境及成岩阶段早期硫酸盐还原菌活动。观察到研究区烃源岩及原油具有植烷优势、nC37与nC38异常高、伽玛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盐湖相特征;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一般呈斜直线型分布。利用GC-MS、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研究区含膏盐岩层系油气藏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异常,发现濮深18井区深层油气藏原油中较高丰度的芳香硫(8.95%10.50%)、检测到DBE=38的低热稳定性S1化合物,高成熟油气中此类化合物的检出,反映该油气藏目前和/或地史过程中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综合调查表明,文留地区膏盐岩还显着影响该区油气分布、储层质量、油气藏温压环境、地层水、油气运移等诸多方面。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上述显着的成烃与成藏效应,对揭示该区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赵磊[6](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郝建光[7](2012)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以及包裹体分析方法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探讨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深层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成藏模式。对文留地区深层油气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纵向上,深层原油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亚段,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亚段,其次为沙四段;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在文东地堑带,其次为文东滚动背斜带和文中地垒带。深层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量、高凝固点的“三低一高”的特点。研究区有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等三种成因类型的天然气。研究了文留地区深层烃源岩特征及其热演化历史。平面上,前梨园洼陷烃源岩总体要优于柳屯海通集洼陷,纵向上以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品质最好;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以太原组最好,其次为山西组和本溪组。沙三中、下亚段泥质烃源岩干酪根以II1型为主,其次为II2型;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以III型干酪根为主。文留主体埋藏浅、成熟度低,洼陷内沙三中亚段烃源岩已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沙三下亚段烃源岩主要处在过成熟阶段;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埋藏最深,热演化程度最高,古近系末期就已达到了过成熟阶段。对文留地区深层油气成藏作用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建立了深层油气成藏模式。环洼带深层油气总体上表现为由洼陷向斜坡、由南向北,并在构造高部位运聚成藏的特点,以侧向运移为主;文留地区煤成气以文东断层和沙四段储层接触点为充注点,分别向东、西两侧进行侧向运移。环洼带深层油气主要为两期成藏,分别为古近纪末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晚期~现今,且油藏埋深越大成藏期越复杂;文23煤成气藏主要为古近纪末期一期连续充注成藏。根据文留地区深层不同油气藏类型的控制因素可将文留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模式划分为自源两期压控“一”字型成藏模式和它源一期断控“Z”字型成藏模式两种类型。
陶焰[8](2014)在《东濮凹陷可利用地热资源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位于我国中原地区,地壳结构相对比较完整,是一个典型的以第三系沉积为主的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类型为沉积盆地型,依据《地热资源评价方法》,该区的地热资源量选择热储法进行计算。东濮凹陷地热异常区域地热资源总量为61 × 1016KJ,折合标准煤约为207.5亿吨。地热可采资源量为1525102.34×1011KJ,折合标准煤约51.87亿吨,地热水资源量为2370749.23 × 1011KJ,折合标准煤80.64亿吨。分析目前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可利用地热能主要分采油污水的尾热利用和废弃油井的地热开发。运用Petrasim和MATLAB软件,模拟了废弃油井的两种开发模式。Petrasim模拟多井注采模式,结果显示,以30kg/s速度注入井内,对应每口开采井每日产热水量达648t;不同注入速度,相同井距和相同井深得到的流体温度相差不大;同意注入速度,相同井深,不同井距,得到的流体温度变化很小。在MATLAB软件中,采用体积法模拟单井注采模式,结果显示,在地温梯度代表值3.4℃/100m的情况下,井深3000米时,以0.02m/s的速度注入井内,通过换热,从采出井中采出的流体温度达七十多摄氏度。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结合东濮凹陷实际地热地质条件,通过模拟结果的分析,认为孟岗集、文留、桥口区块、地温梯度比较大。其中孟岗集地温梯度高达3.7℃/100m,在古近系地面,温度高达200℃,能获得较高的地热资源量。其次文留区块,地温梯度约3.5℃/100m,桥口区块中心地温梯度也有3.4℃/100m,在深度3000米以上时,所获地温高于130摄氏度。以上区块,我认为是高热能区所在,利用这些地区的废弃油井一定能有很喜人的收获。多井注采还是单井注采,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定夺。
杨承林[9](2008)在《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两大支柱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静态和动态、从地质和开发不同角度对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进行综合研究,预测剩余油分布,探讨一条老油田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思路。采取沉积旋回-岩相厚度法,将本区划分了8个砂组58个细分小层,建立了对比骨架剖面和细分小层基础数据库。从区域构造发育展布规律入手,重点理顺断块西部、北部复杂带的断层格局及小断层组合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北部复杂带自西向东主要发育三个条带。西部复杂带断层有规律展布,由一系列西倾的、文东断层的补偿断层组成,是文东断层和文140断层所夹持的地堑带。研究地层沉积特征表明,本区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道、前缘砂、水道间、远砂及泥坪等5种微相。在测井资料环境校正及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根据水淹井与邻近老油井测井资料的变化关系,分析注入水对四性关系的影响及其在测井资料上的反映,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本区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渗透率在平面上变化快,分布极不均匀,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储层参数的三维模型,以细分小层为基础输出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直接用于数值模拟模型,实现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通过垂向上细分层策略、细化相渗曲线类型及其辅助技术应用,实现非均质属性在油藏数值模型中的表征;通过精细历史拟合,储量拟合相对误差仅0.5%,各项开发指标拟合程度比较高。通过动态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有机结合,分别以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有效厚度和剩余油丰度表征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带、储层非均质性和开发因素的控制。断层附近、断层夹角区域、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富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前缘砂、水道间和远砂微相采出程度相对低,水淹较轻,剩余油基本上连片分布;平面上井网不完善、注采不配套的部位是剩余油的相对富集区。分析了剩余油潜力,提出挖潜思路。
慕小水[10](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认为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二、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科学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
1.2.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油气藏基本特征 |
3.1 油气藏分布特征 |
3.2 地层水性质 |
3.3 断裂特征与分布 |
3.3.1 主要断裂的分布特征 |
3.3.2 二级断裂系展布特征 |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
4.1 烃源岩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可溶有机质的性质与类型 |
4.2 文东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2.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2.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2.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3 文中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3.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3.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3.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4 文西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4.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4.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4.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5 油源分析 |
第5章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分析 |
5.1 断层对砂体分布控制作用 |
5.1.1 文85 块沙二下、沙三上砂体展布特征 |
5.1.2 文33 块沙三上砂体分布特征 |
5.1.3 文95 块沙三中砂体展布特征 |
5.2 构造区带对油气分布富集控制 |
5.2.1 文东滚动背斜—反向屋脊构造带 |
5.2.2 文留地垒带 |
5.2.3 文西地垒和文西顺向屋脊构造带 |
5.3 油气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 |
5.3.1 连通砂体输导体系 |
5.3.2 断层疏导体系 |
5.3.3 油气运移效应 |
第6章 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机理研究 |
6.1 埋藏史与热演化史恢复 |
6.2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期分析 |
6.2.1 地质综合法 |
6.2.2 油气包裹体法 |
6.3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3)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现今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文留地区水化学特征 |
2.1 垂向水化学特征 |
2.2 平面分布特征 |
2.3 地层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与流体 |
2.4 典型剖面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 |
3 结论 |
(4)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二节 区域构造特征 |
第二章 盐湖层序地层特征 |
第一节 层序地层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层序地层划分 |
第三节 层序界面识别特征 |
第四节 准层序成因分析 |
第五节 层序地层模式 |
第三章 盐湖盆地盐岩发育规律 |
第一节 盐岩识别特征 |
第二节 盐岩垂向发育特征 |
第三节 盐岩横向发育特征 |
第四节 盐岩时空分布规律 |
第四章 东濮盐湖沉积环境 |
第一节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古环境特征 |
第二节 沉积岩相特征 |
第五章 盐湖盆地储层预测对策及技术 |
第一节 东濮凹陷储层预测难点分析 |
第二节 采取的主要工作对策 |
第三节 针对含盐地层的双向式综合储层预测思路 |
第六章 盐湖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
第一节 东濮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
第二节 烃源岩特征及油气生成 |
第三节 盐岩与储集层 |
第四节 盐岩与盖层 |
第五节 盐岩与生储盖组合 |
第六节 盐岩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和影响 |
第七章 油气成藏及富集规律 |
第一节 盐湖盆地压力场特征及油气运移 |
第二节 盐湖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及特征 |
第三节 与盐岩有关的油气藏类型 |
第四节 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含油气盆地膏盐岩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1.3.2 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研究现状 |
1.3.4 东濮凹陷膏盐岩相关研究现状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 |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分布 |
3.2 实验方法 |
第4章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
4.1 含膏盐岩层系膏盐岩的分布与类型 |
4.2 烃源岩与膏盐岩的伴生组合关系 |
4.3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3.2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4 含膏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的识别 |
第5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及其机制 |
5.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1 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
5.1.2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过程的作用机制 |
5.1.3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的地球化学与油气勘探意义 |
5.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可溶有机质/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及其机制 |
5.2.1 膏盐岩、非膏盐岩相关原油的物性差异 |
5.2.2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5.2.3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富集机制 |
5.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 |
5.3.1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5.3.2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碳同位素组成 |
第6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及其机制 |
6.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控制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
6.1.1 膏盐岩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 |
6.1.2 膏盐岩控制油气纵向富集层位 |
6.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制约油气藏的温压 |
6.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影响储层质量与油气运聚 |
6.3.1 膏盐岩有利于改善盐下储层物性 |
6.3.2 膏盐岩影响油气运聚 |
6.4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油气藏内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6.4.1 TSR作用反应条件 |
6.4.2 GC-MS芳香硫化合物识别 |
6.4.3 高分辨率质谱(FT-ICRMS)含硫化合物识别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1.2 标志层识别 |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
3.1.1 沉积环境分析 |
3.1.2 沉积相特征 |
3.1.3 沉积相模式 |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
3.2.4 构型结构模式 |
3.2.5 物性平面特征 |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
5.2 理论模型优化 |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
5.2.2 优化时机 |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
6.7.2 预测方案优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勘探现状 |
1.2.2 理论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古生界 |
2.3.2 新生界 |
第三章 深层油气藏特征 |
3.1 油气分布特征 |
3.1.1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
3.1.2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
3.2 油气藏类型 |
3.3 流体性质 |
3.3.1 原油性质 |
3.3.2 天然气性质 |
3.3.3 地层水性质 |
3.4 温压场特征 |
3.4.1 地温场特征 |
3.4.2 压力场特征 |
第四章 深层烃源岩特征及其演化 |
4.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4.1.1 古近系烃源岩 |
4.1.2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 |
4.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4.3 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
4.3.1 古近系烃源岩 |
4.3.2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 |
第五章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5.1 深层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5.1.1 环洼带深层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5.1.2 中央地垒带煤成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5.2 深层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 |
5.2.1 环洼带深层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 |
5.2.2 中央地垒带煤成气成藏期次及时间 |
5.3 深层油气动态成藏过程 |
5.3.1 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生气阶段划分 |
5.3.2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恢复 |
5.4 深层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东濮凹陷可利用地热资源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地热研究现状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东濮凹陷地热地质条件 |
2.1 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3.1 东濮凹陷地层特征 |
2.3.2 基岩地层特征 |
2.4 主要地热事件(岩浆活动情况) |
2.5 地热地质特征 |
2.5.1 现今地温场 |
2.5.2 地热储层特征 |
2.5.3 地热盖层特征 |
2.5.4 地热通道特征 |
2.5.5 地热热源特征 |
2.6 地温及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
2.6.1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
2.6.2 地层温度分布特点 |
2.6.3 地温场影响因素分析 |
2.7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评价方法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
3.1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简介 |
3.2 东濮凹陷地热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1 计算方法 |
3.2.2 参数确定 |
3.3 计算结果 |
3.3.1 东濮凹陷地热资源量 |
3.3.2 基岩地热资源量 |
3.3.3 东濮凹陷总的地热资源量 |
第4章 目前可利用地热资源 |
4.1 中原油田污水余热利用 |
4.2 废弃油井的地热能评估 |
4.2.1 多井注采模式 |
4.2.2 单井注采模式 |
4.3 有利区域预测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1 油藏评价一体化研究特点 |
1.2.2 现代油藏描述动态 |
1.2.3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2 油藏基本特征及开发简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油藏基本特征 |
2.3 油藏开发简历 |
2.4 油藏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油藏精细描述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小层划分依据和原则 |
3.1.2 文33 块沙二下小层划分与对比 |
3.2 精细构造模型 |
3.2.1 构造研究思路和步骤 |
3.2.2 构造特征 |
3.2.3 微构造研究 |
3.2.4 构造新认识 |
3.3 沉积相模型 |
3.3.1 地层沉积特征 |
3.3.2 沉积微相 |
3.4 储层参数模型 |
3.4.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3.4.2 储层四性关系 |
3.4.3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
3.5 储层非均质性模型 |
3.5.1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
3.5.2 层内非均质性 |
3.5.3 平面非均质性 |
3.5.4 微观非均质性 |
3.6 储层三维建模 |
3.6.1 储层建模方法 |
3.6.2 三维地质模型 |
3.6.3 油藏模型特征分析 |
4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 油藏模拟模型 |
4.1.1 网格粗化 |
4.1.2 油藏模拟地质模型 |
4.1.3 油藏数值模拟中非均质性的表征 |
4.1.4 油藏模拟动态模型 |
4.2 油藏历史拟合 |
4.2.1 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调参原则 |
4.2.2 储量拟合 |
4.2.3 开发指标拟合 |
5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 研究方法 |
5.2 剩余油分布的表征 |
5.2.1 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
5.2.2 剩余油储量丰度分布 |
5.3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
5.3.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6.3.2 构造因素影响 |
5.3.3 储层因素影响 |
5.3.4 开发因素影响 |
5.4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4.1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4.2 剩余油潜力评价 |
5.5 调整挖潜思路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历 |
(10)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
6.4 油气成藏模式 |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
7.1 油气富集规律 |
7.2 有利勘探方向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原油田文留地区矿化度数据的三维分析[J]. 张启锐,张菊明. 地质科学, 1990(01)
- [2]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张庆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3]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现今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J]. 王君,楼章华,朱蓉,何钰,朱振宏,王同军,钱月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4)
- [4]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D]. 陈发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09)
- [5]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D]. 陈湘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6]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研究[D]. 郝建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
- [8]东濮凹陷可利用地热资源量评价[D]. 陶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7)
- [9]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D]. 杨承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10]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