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建元件模型展示室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颜蕾[1](2021)在《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情境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信息化教学方式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加入,为中职院校的实践操作课程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在中职实践操作课堂中利用虚拟现实仿真平台搭建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上坚实基础。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践操作课程为基础,融合中职实践操作课程的特点,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训设备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学习兴趣有待提高、实训过程中,时间与空间受到限制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构建情境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创设“基础认知平台”、“技能提升平台”两个平台,实现了“元件初识”、“操作流程”、“重点训练”、“难点扩展”四大基本功能,为新型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几部分:(1)探究情境教学模式与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构建理论依据,并以“情境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沉浸理论”等教学理论作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理论基础,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构建情境教学模式下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2)利用“三维建模软件—3D MAX”设计计算机组装维修中各部分零件,并以“Unity3D”作为整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场景搭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头戴式显示器和体感手柄配合使用。在虚拟仿真的实践环境下增强了操作流程的真实性,学生们沉浸其中体验实践动手的意义。(3)通过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其中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目标分析、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完成了对情境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要素构建、模式设计,搭建了包含“基础认知平台”、“技能提升平台”两部分的虚拟仿真操作平台。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操作课程中“主板组装”、“接线安装”两个经典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分析,从而完善了情境教学模式下实践操作部分。(4)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包括平台“元件初识”、“操作流程”、“重点训练”、“难点扩展”四大基础模块。实验结束后对真实的实践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刚[2](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陈思骑[3](2021)在《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指出虚拟仿真技术目前正被广泛应用于实训教学活动中。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汽车装配”。然而,中职“汽车装配”传统实训教学普遍存在实训资源有限,实训室设备保养及维修成本较高等问题。中职院校一直尝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问题。本研究将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以解决“汽车装配”传统实训教学的问题,提高“汽车装配”实训教学效果,提升中职“汽车装配”人才培养质量。此外,研究还就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现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研究以某中职院校参与“汽车装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研究以该中职院校配置的两套适用于“汽车装配”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为平台,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装配与检测》两门专业必修课上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研究以“过程哲学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颜元的教育思想”和“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虚拟仿真教学案例分析,虚拟仿真教学程序设计,虚拟仿真背景下的考核形式等角度开展对虚拟演示、虚拟交互和虚拟考核的研究,以观察“汽车装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效果。研究发现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存在计算机及网络平台难以适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中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训教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从政府、企业、院校及师生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同时,研究认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具备可行性;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实训教学中实训资源有限,实训设备保养家维修成本高的问题;中职“汽车装配”实训课的“虚拟演示”、“虚拟互动”及“虚拟考核”需要一套具有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的教学流程;中职“汽车装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发展,需政府、企业、院校和师生的多方力量。
路行凯[4](2020)在《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对于高等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了重要的建议和批示。《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将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报考,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那么对于学生的实训与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在院校的实训空间进行,对于实训空间的布局、研究与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实训空间作为学生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训空间的建设中缺乏相关的参考标准以及相关意见,很多院校采用普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但是个实训空间的特点各不相同,很难满足对某一专业的需求。本研究以当前较为热门、招生量较多的高职院校的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为对象,从其实训空间和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通过五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调查问卷等,对道路检测与施工专业的实训空间的宏观规划布局、空间模式研究、空间利用率以及生均指标作出相关的总结和参考意见。为之后道路检测测量类专业的实训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对该专业的实训空间进行基础研究和分析。第二部分是调研部分,通过对4所高职院校实训空间和1所校外实训场地的调研、测绘、图纸绘制、访谈等,深入了解了该专业的教学特点、流程等,并对实训空间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与归纳。第三部分是论文第四到第七章的四个研究总结,首先是对实训空间在校园宏观规划和实训楼中布局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对道路测量类实训场地的校内、校外场地设计与布局进行研究。再次,对道路检测类专业实训空间布局研究,对实训空间的组合模式、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实训空间的利用率以及生均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建议值。
夏翔[5](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提出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王致诚[6](2020)在《实验教学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现代物流行业的需要,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培养新形势下的物流人才,因此实验教学型设备愈加受到关注。在众多的物流设备中,堆垛机由于其系统复杂、功能繁多,具有跨多学科交叉学习的特点。并且作为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核心搬运设备,堆垛机的学习是物流设备学习和物流过程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教学型堆垛机存在易损坏、易缺失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代入感不强等问题,甚至发生学生操作不当引起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款用于教学条件下的堆垛机系统,旨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提升理论教学水平。考虑实际堆垛机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思路及原则提出总体方案,所设计的堆垛机在设计中突出教学功能,包括教师使用的教学指挥和渲染堆垛机作业过程的虚拟现实和增强感知。使用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仿真平台作为线上教学基础,线下教学使用地面实物控制柜操作,帮助学生实现因人而异和个性化发展。对堆垛机理论学习中的重点问题速度控制进行详细介绍,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堆垛机速度控制的仿真模型,得出堆垛机系统的速度控制优化结果。从教育角度分析所设计的堆垛机系统,搭建开放式实验平台,通过小样本测试判断堆垛机系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堆垛机运行控制的线下环节采用西门子SIMATIC S7-1200,线上环节采用三菱FX1N作为电气控制器。两种控制方式的通讯分别采用以太网通讯和串口通讯,帮助学生更多了解常用可编程逻辑单元的联通方式。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对堆垛机速度控制进行优化,具体设计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速度控制器,实现根据目标位置远近来判断加减速作业方式。结果显示采用模糊PID方法具有响应及时、鲁棒性好的特点,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期控制性能。在教育角度分析中,设立七个方面的评价反馈,结果表明使用该实验教学型堆垛机系统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显着效果。本文所设计的堆垛机设计初衷是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希望通过加强教学辅助设备的功能,为在校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所设计的堆垛机能满足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符合实际教学应用的可用性。
李伟刚,杜冬菊,杨继锋,张俊[7](2019)在《新型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对生长军官实施"本科教育加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的新模式,对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教学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新制定的课程大纲要求和军委关于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并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建设思路和目标、实验层次划分、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项目设置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机械工程基础专业教室、工程图学基础实验室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的建设实践,较好地满足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
刘茂祥[8](2017)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三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森文[9](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三,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三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三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康红兵[10](2017)在《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 ——以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为个案》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发展一直是困扰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千校一面的发展窘境不仅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更直接使得素质教育步履蹒跚。作为谋求教育转型的一种意识、一项策略和一种手段,课程统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诉求。本研究从课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把学习作为一种关系的存在,以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作为个案,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课程评价的重构三个课程统整的维度,探析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条件和路径。学习场域是以文化资本的习得与占有为目的、以有形与无形的整体集合和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为形态、以学习为中心的各类要素之间关系时空的总和。实践建构学习场域是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愿景,借助于改变学习场域内核心要素权力结构的变化、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育的转型是其建设目标。学习场域中的课程内容具有整体性、建构性和整合性等特点。空无课程、默会知识、情境学习等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R高中的情境英语课程基地以主题统整的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通过重建学习过程中的信任关系、关注课程实施中的班级规模和重视场域中的“非共识性”交往,加强课程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建构学习共同体,变革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学习场域课程评价的起点,情境设计与体验学习是学习场域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R高中重视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方法、过程和结果的使用,关注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情境设计与体验学习,检测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感知与情境性把握,评鉴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社会性支持,推动各关系主体形成行动的合力。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见证了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课程统整的理念与行动促进了学习情境的意义建构。在学习场域的实践建构中,社会支持增了学习场域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在学习场域的持续实践建构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重视学习场域的课程领导力,积极发挥各种力量对学习场域建构的作用,创设务实有效的学习情境,塑造虚实相融、具有实践合理性的学习场域;要持续加强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提升学习场域主体的行动力。
二、组建元件模型展示室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建元件模型展示室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情境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情境教学模式 |
2.1.1 情境教学模式的概念 |
2.1.2 情境教学模式的特点 |
2.2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
2.2.1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概念 |
2.2.2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特点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戴尔的经验之塔 |
2.3.3 沉浸理论 |
2.4 虚拟仿真实训操作平台开发关键技术与设备 |
2.4.1 三维建模软件—3D MAX |
2.4.2 Unity3D |
2.4.3 HTC头戴式显示器设备 |
3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3.1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与特点 |
3.2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目标及特点 |
3.3 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操作现状分析 |
3.3.1 实训设备资源不足 |
3.3.2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
3.3.3 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
3.3.4 实训过程中,时间与空间受到限制 |
4 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情境教学模式构建 |
4.1 情境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模式设计 |
4.1.1 情境教学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设计意义 |
4.1.2 情境教学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设计原则 |
4.1.3 情境教学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设计框图 |
4.2 情境教学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要素 |
4.2.1 情境教学模式下实训教学目标 |
4.2.2 情境教学模式下实训教学条件 |
4.2.3 情境教学模式下实训教学活动 |
5 基于情境教学环境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开发与使用效果 |
5.1 情境教学环境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案例设计 |
5.1.1 案例一——“主板组装”教学设计 |
5.1.2 案例二——“主板接线”教学设计 |
5.2 情境教学模式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施效果分析 |
5.2.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5.2.2 成绩分析 |
5.2.3 成果分析 |
5.3 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
6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习问卷调查前测 |
附录B 情境教学模式实施后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习问卷调查后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问题和局限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缘起 |
一、我国汽车装配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二、我国汽车装配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
三、汽车装配人才培养的趋势 |
四、传统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现状 |
五、传统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五、问卷调查法 |
第五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我国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应用与研究现状 |
一、基于虚拟仿真的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强调与学科的整合 |
二、基于虚拟仿真的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模式 |
三、基于虚拟仿真的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状况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虚拟仿真技术 |
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
三、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过程哲学教育理论基础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三、颜元的教育思想 |
四、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
第四章 两种中职汽车装配虚拟仿真系统介绍 |
第一节 CAR++汽车仿真模型实训系统——汽车改装演示系统 |
一、系统的操作界面简介 |
二、系统可执行的虚拟操作 |
三、CAR++汽车仿真模型实训系统可开展的实训项目 |
第二节 汽车构造仿真教学系统 |
一、汽车构造仿真教学系统特点 |
二、汽车构造仿真教学系统功能模块 |
第五章 基于虚拟仿真系统下的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 |
第一节 汽车改装大赛——虚拟演示 |
一、案例概述 |
二、虚拟演示实训过程 |
三、 《汽车装配与检测》课程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总结 |
四、虚拟演示仿真实训教学的效果 |
五、CAR++汽车改装演示系统在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
六、CAR++汽车改装演示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使用建议 |
第二节 汽车起动机的拆装——虚拟互动 |
一、案例概述 |
二、虚拟互动实训过程 |
三、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总结 |
四、虚拟演示仿真实训教学的效果 |
五、浙科汽车构造仿真教学系统在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
六、浙科汽车构造仿真教学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使用建议 |
第三节 汽车组件的装配——虚拟考核 |
一、案例概述 |
二、虚拟考核实训过程 |
三、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虚拟仿真实训考核应用总结 |
四、虚拟考核在中职汽车装配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
五、虚拟考核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使用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中职“汽车装配”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存在的困难 |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及网络平台难以适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
二、中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训教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
三、部分中职学生不了解使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意义 |
四、中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与传统实训教学并未实现整合 |
第二节 中职“汽车装配”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建议 |
一、政府层面:促进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二、企业层面:关注用户体验,完善产品功能 |
三、院校层面:重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打通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通道 |
四、师生层面:增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
第七章 研究启示、创新、局限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具备可行性 |
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实训教学中实训资源有限,实训设备保养家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
三、中职“汽车装配”实训课的“虚拟演示”、“虚拟互动”及“虚拟考核”需要一套具有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教学流程 |
四、中职“汽车装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发展,需政府、企业、院校和师生的多方力量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第四节 研究的展望 |
一、要打破专业的界限,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专业群建设 |
二、继续跟踪研究中职“汽车装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
三、继续跟踪研究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的远期效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虚拟仿真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B CAR++虚拟演示实训教学反馈调查问卷 |
附录C 虚拟考核指标权重分配问卷调查 |
附录D “汽车改装大赛”虚拟演示教学流程 |
附录E “汽车起动机的拆装”虚拟互动教学流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4)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所依托的课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
1.2.2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与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状总结分析 |
1.3.4 实训空间的现状总结与分析 |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4.1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
1.4.2 关于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介绍 |
1.4.3 关于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主要的检测内容 |
1.4.4 道路检测的重要性 |
1.4.5 实训空间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
1.7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8 课题的研究框架 |
2.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发展与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
2.1 行业发展对专业教育的影响 |
2.2 专业及其实训空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2.2.1 发展现状 |
2.2.2 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发展 |
2.3 实训教学的特点 |
2.3.1 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特点 |
2.3.2 实训教学模式 |
2.4 专业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
2.4.1 实训设备 |
2.4.2 使用对象 |
2.4.3 教学模式 |
2.4.4 实训设备的操作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实训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 概况 |
3.2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2.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
3.2.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
3.2.3 实训空间现状 |
3.2.4 调研与总结 |
3.3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太白山实训基地 |
3.3.1 建设总体布局 |
3.3.2 野外实习阶段计划 |
3.3.3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
3.3.4 专业实训空间现状 |
3.3.5 实训基地使用总结 |
3.4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3.4.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
3.4.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
3.4.3 实训空间现状 |
3.4.4 实训空间的调研与总结 |
3.5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
3.5.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
3.5.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
3.5.3 实训空间现状 |
3.5.4 实训空间的调研与总结 |
3.6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3.6.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
3.6.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
3.6.3 实训空间现状 |
3.6.4 实训空间使用总结 |
3.7 调研小结 |
4.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
4.1 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
4.1.1 规划方面的影响因素 |
4.1.2 实训教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
4.2 实训实训空间规划布局模式 |
4.3 三种规划布局模式的总结 |
4.4 在实训楼中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道路测量实训场地设计与布局研究 |
5.1 道路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意义 |
5.1.1 课程理论结合实际的需求 |
5.1.2 测量协会和测量大赛的需求 |
5.2 道路测量实训场地的现状与不足 |
5.3 高职院校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场地建设差异 |
5.4 校内测量实训场地的平面布局与研究 |
5.4.1 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
5.4.2 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研究 |
5.4.3 校内测量实训基地的建设意见 |
5.5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规划布局与研究 |
5.5.1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思路 |
5.5.2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重要性 |
5.5.3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研究 |
5.5.4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规划布局总结 |
5.6 对于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意见 |
5.7 本章小结 |
6.道路检测类专业实训空间布局研究 |
6.1 实训空间的分类 |
6.2 实训空间的组合模式 |
6.2.1 单层式空间组合模式 |
6.2.2 多层式实训空间组合模式 |
6.2.3 标准空间的走廊组合方式 |
6.3 实训空间的组成与平面布局模式研究 |
6.3.1 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布局模式的影响因素 |
6.3.2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
6.3.3 水泥混凝土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
6.3.4 力学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
6.3.5 其他设计要点 |
6.4 教学模式对实训空间布局的影响 |
6.5 易产生有害气体实训空间的排气系统与平面布局设计 |
6.5.1 影响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的因素 |
6.5.2 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设备 |
6.5.3 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的平面布局 |
6.6 本章小结 |
7.实训空间利用率及生均指标研究 |
7.1 实训空间利用率研究 |
7.1.1 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7.1.2 道路检测类实训空间利用率分析 |
7.1.3 提高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建议 |
7.2 生均指标研究 |
7.2.1 生均指标研究的意义 |
7.2.2 生均指标现状 |
7.2.3 实训空间生均指标的影响因素 |
7.2.4 生均指标的适宜性调节 |
7.4 本章小结 |
8.结论 |
8.1 本研究结论 |
8.1.1 实训空间模式及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
8.1.2 实训空间利用率研究 |
8.1.3 实训空间生均指标的研究 |
8.2 研究展望及不足 |
8.2.1 本研究的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实践和研究 |
附录-Ⅰ 调研问卷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5)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实验教学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系统概述 |
1.2 系统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堆垛机系统在高校教学中应用情况 |
1.3.2 教学型堆垛机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堆垛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堆垛机功能需求 |
2.2 堆垛机设计思路及原则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
2.4.1 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
2.4.2 水平导轨设计 |
2.4.3 载货台设计 |
2.4.4 提升机构设计 |
2.5 辅助系统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堆垛机系统运行与控制 |
3.1 堆垛机位置控制方案 |
3.1.1 货位编码 |
3.1.2 认址方式 |
3.2 硬件控制方案设计 |
3.2.1 堆垛机控制方式 |
3.2.2 PLC技术与选型 |
3.3 信号映射 |
3.4 软件程序设计 |
3.4.1 堆垛机系统工作流程 |
3.4.2 软件编程及实现 |
3.5 通讯方式 |
3.5.1 以太网通讯方式 |
3.5.2 串口通讯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堆垛机系统速度控制优化实例 |
4.1 主要控制算法介绍 |
4.1.1 传统PID控制算法 |
4.1.2 模糊控制算法 |
4.1.3 模糊PID控制算法 |
4.2 堆垛机速度控制器设计 |
4.2.1 堆垛机速度控制曲线 |
4.2.2 堆垛机速度控制系统 |
4.2.3 堆垛机速度控制方案 |
4.2.4 堆垛机速度控制实现 |
4.3 堆垛机速度控制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堆垛机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5.1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
5.2 堆垛机系统开放实验教学平台 |
5.2.1 开放实验平台 |
5.2.2 开放实验平台网络结构 |
5.2.3 开放实验平台教学内容组织 |
5.3 从教育角度分析堆垛机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型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设先进性的定位 |
2 建设思路和目标 |
2.1 建设思路 |
2.2 建设目标 |
3 建设实践 |
3.1 设置多层次实验 |
3.2 组建不同层次实验平台 |
3.3 实验项目设置 |
4 建设成效 |
5 结语 |
(8)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价值 |
1.2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 |
1.2.2 普职沟通 |
1.2.3 动力机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分析基础 |
2.1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整体协同的重要引擎 |
2.1.1“序参数”支配与高中教育系统的整体宏观行为 |
2.1.2“新结构”产生与高中教育系统的创新能量 |
2.1.3“自组织”运行与高中教育系统的竞争协作 |
2.2 普职沟通是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系统合作的关键因素 |
2.2.1 凸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性 |
2.2.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互补性 |
2.2.3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开放性 |
2.3 普职沟通是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育人本源的持续追求 |
2.3.1 突破瓶颈效应与最大信息原理 |
2.3.2 促进补偿效应与最强场域生成 |
2.3.3 激活催化效应与最优资源整合 |
2.4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类型发展的驱动力量 |
2.4.1 纵向贯通衔接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基石 |
2.4.2 创新素养培育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突破 |
2.4.3 特色多样发展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延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系统 |
3.1 动力系统的力量认识——沟通必要性的理性判断 |
3.1.1 问卷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1.2 访谈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2 动力系统的序参数追寻——沟通的核心动力源 |
3.2.1 人才培养立交桥 |
3.2.2 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
3.3 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体沟通要素分析 |
3.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具体沟通要素调研 |
3.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要素配置关系 |
3.4 动力系统的优化组合——沟通要素配置的动力描述 |
3.4.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要素的自组织 |
3.4.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自组织运行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内发驱动力”要素能量 |
4.1 沟通要素“校长思维的突破”的能量探讨 |
4.1.1 视域现象的有限与无限求索 |
4.1.2 聚焦现象的有焦与无焦思考 |
4.1.3 光环现象的乌托邦与敌托邦应对 |
4.2 沟通要素“教师育人观念变革”的能量释放 |
4.2.1 孕育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
4.2.2 双师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与教学特色创建 |
4.3 沟通要素“课程的互通与整合”的能量开发 |
4.3.1“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序参数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
4.3.2 基于“课程互通与整合”的项目载体建设 |
4.4 沟通要素“评价系统改革”的能量激活 |
4.4.1 普职沟通视角下普通高中评价激励 |
4.4.2 普职沟通视角下职业院校评价导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外烁驱动力”要素能量 |
5.1 沟通要素“教育政策导引”的能量集聚 |
5.1.1 建构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合适生态圈 |
5.1.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治理的整体思维 |
5.2 沟通要素“社会与企业参与”的能量集结 |
5.2.1 亦道亦术的社会实践 |
5.2.2 亦趣亦能的企业见习 |
5.3 沟通要素“技术环境的支撑”的能量集合 |
5.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构架 |
5.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技术环境创建选择 |
5.4 沟通要素“沟通文化的自信”的能量集成 |
5.4.1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5.4.2 文化的颜值与价值 |
5.4.3 文化的宽容与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行动路径 |
6.1 促进“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沟通行动路径 |
6.1.1 找准普职协作的契合点 |
6.1.2 促进校长间的共同研修 |
6.1.3 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 |
6.1.4 张扬双方育人的优势 |
6.1.5 关注普职沟通的生长空间 |
6.1.6 建构人才培养链 |
6.2 促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2.1 注重学生合适发展取向选择 |
6.2.2 注重教师研修一体化建设 |
6.2.3 注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6.2.4 注重实施平台的开放性 |
6.2.5 注重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 |
6.2.6 注重教育政策引领力量的释放 |
6.3 促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3.1 明晰综合与分类分层的评价导向 |
6.3.2 以治理的姿态理顺评价激励的环境 |
6.3.3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长思维变革 |
6.3.4 探究开放格局中的普职融通 |
6.3.5 创设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多元平台 |
6.3.6 用发展的视野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变革 |
6.4.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动力机制的生成夯实普职沟通根基 |
7.1.2 动力机制的创设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 |
7.1.3 动力机制的运行促进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 |
7.1.4 动力机制的选择因地因时制宜 |
7.2 几点建议 |
7.2.1 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 |
7.2.2 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 |
7.2.3 实现对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 |
7.2.4 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的多样化 |
7.3 问题反思 |
7.3.1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效能研究 |
7.3.2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 1:创新素养问卷(学生) |
二、问 2:普职沟通问卷(学生) |
三、问 2:普职沟通问卷(专家/教师/其他人员) |
四、访谈 1:“沟通机制”访谈提纲(院士/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专家/教师/学生) |
五、访谈 2:创新素养访谈提纲(学生) |
六、深入调研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所中职示范校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发表论文 |
致谢: 今生与上师大有缘 |
(9)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问题意识 |
1.1.3 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的研究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设计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学科的丰富 |
1.2.2 对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
1.2.3 设计生态系统与地域文化发展的研究 |
1.2.4 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
1.3.2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观点 |
1.3.3 设计与协同创新资源 |
1.3.4 文献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3 研究路线与论文架构 |
1.5 研究难点 |
1.6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概念约定 |
第2章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辨析与方法论 |
2.1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演进与学术价值 |
2.1.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观 |
2.1.2 文化生态研究的演进与扩展 |
2.2 文化生态观的思想特征与学术价值 |
2.2.1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全观” |
2.2.2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远观” |
2.2.3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功能观” |
2.2.4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批评观” |
2.3 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
2.3.1 系统结构论 |
2.3.2 生态功能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生态理论构架 |
3.1 设计的生态系统 |
3.1.1 设计的领域与范畴 |
3.1.2 设计与文化生态 |
3.1.3 设计文化系统 |
3.2 设计的文化系统论 |
3.2.1 基于传统文化哲理的设计文化系统 |
3.2.2 基于“需求理论”的设计文化系统 |
3.2.3 设计文化系统批评理论 |
3.3 设计的文化“生态位” |
3.3.1 文化生态位的意义 |
3.3.2 设计生态位 |
3.3.3 设计生态位的历史演进 |
3.4 设计生态位的回归与成熟 |
3.4.1 回归真实 |
3.4.2 回归人文 |
3.4.3 回归生态 |
3.4.4 回归历史 |
3.4.5 回归大地 |
3.5 设计生态位法则与策略 |
3.5.1 竞争增值策略 |
3.5.2 跨域拓展策略 |
3.5.3 上位“争权”策略 |
3.6 小结:设计的文化生态责任 |
第4章 本土设计模式与设计生态系统构建 |
4.1 本土设计模式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
4.1.1 本土设计方法的研究 |
4.1.2 本土设计模式的研究 |
4.1.3 比较与借鉴:本土设计的价值取向 |
4.1.4 启示与思考:本土设计模式的文化生态性 |
4.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模式 |
4.2.1 文化生态观对本土设计的定义 |
4.2.2 本土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共同目标 |
4.2.3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框架 |
4.3 设计生态系统的可借鉴案例: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行动 |
4.3.1 生态博物馆实践 |
4.3.2 文化生态保护区案例 |
4.3.3 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
4.3.4 实践案例的启示——保护与开发的双轨思路 |
4.4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 |
4.4.1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 |
4.4.2 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生态系统实践与案例研究 |
5.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创新方法实践 |
5.1.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实验 |
5.1.2 跨专业的综合设计实践:傣族传统乡村的文化振兴项目 |
5.1.3 实验研究小结 |
5.2 地域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研究 |
5.2.1 地区项目研究过程概述 |
5.2.2 地区案例的工作方法分析 |
5.2.3 个案分析:产业转型城市的设计生态系统实践模式 |
5.2.4 综合性实践项目分析 |
5.2.5 案例思考 |
5.3 小结:案例的学术意义与实际价值 |
5.3.1 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
5.3.2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
5.3.3 本土设计生态的建设意义 |
5.3.4 设计文化生态的建设模式启发 |
结论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10)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 ——以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对教育转型中课程统整思潮的关注 |
(二) 对课程变革中教学关系愿景的憧憬 |
(三) 对课程实施中“学的课程”的追问 |
(四) 对课改推进中项目实验进展的审视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一) 课程统整及其相关研究 |
(二) 学习场域及其相关研究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六、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个案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背景追问 |
一、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深度转型 |
二、“学的课程”需要拓展课程实施的途径 |
三、社会境脉对学习活动的关系性意蕴 |
(一) 学习活动的社会境脉 |
(二) 对学习活动的再认识 |
(三) 作为文化实践的学习活动 |
(四) 课程基地建设,从关系说起 |
四、个案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性探索 |
(一) 依据校情选择特色发展的主题 |
(二) 依据教育转型的需要选择特色发展的策略 |
(三) 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特色发展的路径 |
第二章 学习场域:课程基地的隐喻和愿景 |
一、学习场域的自组织 |
(一) 学习场域自组织的形成条件 |
(二) 学习场域自组织的表现形式 |
二、学习场域的他组织 |
(一) 学习场域他组织的形成条件 |
(二) 学习场域他组织的表现形式 |
三、学习场域的“非学校化”方略 |
(一) 把学习的责任和权力还给学生 |
(二) 建立交互帮助的学习网络 |
(三) 开放课程的权力市场 |
(四) 充分利用学习场域的社会支持 |
四、学习场域的课程改造 |
(一) 学习场域的课程领导 |
(二) 学习场域的技术控制 |
(三) 学习场域中的学生、学校与学习 |
(四)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愿景 |
第三章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内容的整合 |
一、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表征 |
(一) 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
(二) 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建构性 |
(三) 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
二、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一) 从空无课程看课程内容的选择 |
(二) 从默会知识看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三) 从情境学习看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三、学习场域中课程内容的统整策略 |
(一) 内容相关策略 |
(二) 逻辑相关策略 |
(三) 价值相关策略 |
四、个案学校课程内容的主题统整模式 |
(一) 由一则课例说起 |
(二) 课程内容主题统整的内涵 |
(三) 课程内容主题统整的步骤 |
(四) 课程内容主题统整设计实例 |
第四章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实施的变革 |
一、学习场域中课程实施的价值追求 |
(一) 发生·发育·发展 |
(二) 共享·共创·共赢 |
(三) 整体设计·整体对象·整体发展 |
二、学习场域中课程实施的策略 |
(一) 重建学习过程中的信任关系 |
(二) 关注课程组织实施变革中的班级规模 |
(三) 重视学习场域中的“非共识性”交往 |
三、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的变革 |
(一) “做中学”与“创中学” |
(二) 小组合作学习关系的建立 |
(三) 建构学习场域中的学习共同体 |
四、学习场域中课程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 |
(一) 学习场域中的家庭、学校与社会 |
(二) 学习场域中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
(三) 学习场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与学习活动 |
第五章 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的重构 |
一、核心素养:学习场域中课程评价的价值旨归 |
(一) 核心素养及其特征 |
(二) 在学习场域中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
(三) 核心素养视野中学习场域的课程评价 |
二、情境设计和体验学习:学习场域中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
(一) 学习场域中的情境设计 |
(二) 学习场域中的体验学习 |
三、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的特征 |
(一) 反映学习场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
(二) 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感知 |
(三) 评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境性把握 |
(四) 评鉴学习场域实践建构的社会性支持 |
四、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评价的使用 |
(一) 学习场域中评价方法的使用 |
(二) 学习场域中评价过程的使用 |
(三) 学习场域中评价结果的使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一) 课程基地见证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
(二) 课程统整提升学习情境创设的效度 |
(三) 社会支持影响学习场域的实践建构 |
二、建议 |
(一) 努力建构基于学校情境特征的学习场域 |
(二) 持续加强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
(三) 积极提升学习场域主体的行动力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访谈提纲 |
附录三:“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四:“江苏省R高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学习价值观”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组建元件模型展示室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情境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D]. 颜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汽车装配”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陈思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D]. 路行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实验教学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系统设计[D]. 王致诚.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新型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J]. 李伟刚,杜冬菊,杨继锋,张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1)
- [8]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9]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06)
- [10]学习场域实践建构中课程统整策略的研究 ——以江苏省R高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为个案[D]. 康红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